从拉魂腔到泗州戏——浅谈泗州戏剧种的发展与变革
泗州戏歌《拉魂腔》随想
泗州戏艺术特征探究
文艺研究泗州戏艺术特征探究孙玉楼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泗州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有“一鞭残照里,开口即拉魂”之韵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泗州戏在改革中发展。
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试从其发展历史、唱腔、伴奏乐器、剧目四个方面探索泗州戏的艺术特点,进一步挖掘泗州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泗州戏;发展历史;唱腔;伴奏;剧目一、泗州戏发展历史泗州戏流行于广大的淮北地区,包括宿县、灵璧、泗县等市县,与柳琴戏、淮海戏是同出一源的姊妹剧种。
50年代前统称“拉魂腔”,因艺人多为泗县籍的农民,又因唱腔有“泗州调”的叫法,故于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
早期的泗州戏是用“地雄子”、“唱门子”等方式在农村中流动演出的简单戏剧形式,艺人生活极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成立了固定的剧团,艺人们开始在城市舞台流动演出。
泗州戏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不断革新自己,丰富自身的艺术形式。
那么在传承过程中,哪些事项是始终保持不变?改革后的泗州戏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二、泗州戏唱腔泗州戏的唱腔以说唱形式为主,生动活泼。
淮北大平原造就了泗州戏敞亮、粗犷的演唱风格,男腔嘹亮畅快,女腔华美炫彩,勾魂摄魄,有“一鞭残照里,开口即拉魂”之韵味。
(一)传统腔的保留泗州戏的音乐唱腔结构由基本腔、花腔调门、专用小调和当地一部分民歌组成。
组腔方式之一是基本腔变化、反复组成唱段;二是以基本腔为主,加入泗州戏特有的花腔调门;三是一些专用民间小调和通俗民歌,即民间小调、小曲组成唱段。
拉腔是泗州戏唱腔的一种艺术手法。
泗州戏唱腔结构基本上是四句式,也就是四句一拉腔形成一个音乐旋律上的小段落。
拉腔具有结构上的意义,构成音乐段落上的完整性和段落终止式。
女腔的“拉腔”又名“小嗓子”,句尾多为上行小七度的跳进音程,常以衬词“嗯”等其他花腔调门演唱。
男腔的“拉腔”,又名“后腔”,句尾有一个下行二度的级进音程,常用“安衣”、“安哪”等衬词演唱。
漫谈从拉魂腔到泗州戏
漫谈从拉魂腔到泗州戏■ 张 廷摘 要: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起源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经民间艺人记录、整理逐步形成拉魂腔的固定唱腔,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
清朝后期,泗州戏主要分布于泗洪境内上塘、魏营、峰山、归仁、朱湖、梅花等二十个乡镇。
泗州戏淳朴、热烈的剧种风格,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如今泗州戏是安徽省皖北地区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种,乃安徽四大剧种之一,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拉魂腔;泗州戏;发展;繁荣在泗州戏初期阶段,演唱者都是三三两两在农村唱门子,以说唱的形式代替乞讨,到处流浪。
在这个阶段,表演的形式很简陋,没有乐器伴奏,只是用两块竹板敲击掌握节拍,所唱的内容都是祈盼丰年、歌颂大好河山的吉利词儿,以及生活中的男女爱情、人伦五常的小篇子。
之后,艺人们在唱腔上有所丰富与改进,自制发明了土琵琶,一个人就自弹自唱,两个人就一个打板兼唱,一个弹琴伴奏。
内容上也由演唱的小篇子发展到有故事情节的折子戏。
一、泗州戏的雏形及发展在拉魂腔刚刚形成时,艺人们的生存比较困难。
在这种艰难的情境下,由于拉魂腔深受淮北一带农民群众的喜爱,在广大人民的热心帮助下,拉魂腔艺人有了生存的空间,使拉魂腔逐渐发展起来。
当时在民间有着“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俺不唱”的谚语,由此可见拉魂腔的魅力所在。
到邱、葛、张后期,剧目就增加了不少,不过那个时候,由于经济和人力的限制,仍然没有力量正式登台演唱,直到乾隆年间才从一二人的说唱形式,发展到七八个人登台演戏,但当时并没有固定的班子,除了少数职业演员,大多数表演者都是当地的农民。
拉魂腔剧目,老旦的看家戏有《断双钉》《大盘山》《三踡寒桥》《割肉救母》等,青衣的看家戏有《点兵》《四告》《大书观》《观灯》等,花旦的看家戏有《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等。
随着剧目增多,唱腔也有了改进,伴奏增加了笛子、胡琴、唢呐、二胡等,武场则吸收了京剧的打法。
如冲头、慢长锤、快长锤、小锣抽头、滚头子、大锣水底鱼、小锣水底鱼、四边静、扑灯蛾、小锣扑灯蛾、急急风、四击头等。
泗州戏的发展与传承之我见
泗州戏的发展与传承之我见
钦 媛 , 金 碉
( 宿州学 院 音 乐学 院 , 安徽 宿州 2 3 4 0 0 0 )
摘
要: 泗 州戏 是典型的地 方戏剧 类型之一 , 主要是起 源和发展 于 苏北地 区, 因此 受到 当地的文化影 响
两个 发展 阶段 , 只是 形 成 了一 个戏 曲的雏 形 , 最终
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百多年的传承和
变迁 , 最 终 形 成 了 极 具 地 方 特 色 的传 统 戏 剧 种
目。但是在人类社会的不 断发展和变迁过程 中,
由于 生产 方 式 的变 化 与信 息 水 平 的不 断 发 达 , 一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 学版 )
第3 6卷 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J o u na r l o f Hua i b e i No r ma l Un i v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祈求五谷 丰登 、 社会安定 。由于这种 曲调在农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并存在 , 因此有着非常 明显的地 方 秧 歌 或号 子 的色 彩 , 被称 为“ 太平 调 ” 。后 来 这 种 曲调被越来越广泛 的传开 , 被 当地 的猎户们也 传唱和吸收 , 然后又根据 自己的打猎习惯形成了
另一 种 唱腔 , 被 称作 “ 猎户腔” 或“ 拉后腔” 。 在这
一
上 。我 国丰 富 的文 化 成 就 了不 同地 区 的方 言 , 而 这 种 元 素在 地 方戏 种 里表 现 一览 无余 。泗州 戏 也 不 例 外 。泗 州戏 表 演 中对 演 唱 的语 言要 求就 是 要 用 能 够 被 当地 的老 百 姓 所 熟 知 的语 言 和 吐字 、 发 音 方 法 来 完 成 戏 曲艺 术 表 现 , 吐 字 清 晰 是 最 基 本 要求 。因此在基本功练习时 , 首先要 以当地方言
泗州戏的民俗学解析
泗州戏的民俗学解析泗州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对该项目的研究价值,除了对它独特的表演艺术的介绍外,更多的是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民俗学解析。
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泗州戏的内容大多为农民生活题材,生动鲜明,雅俗共赏。
它与黄梅戏的情况不同。
黄梅戏最早由安徽安庆的采茶调演变而来,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而泗州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拉魂腔”。
经过多年发展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泗州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
主要特点: 1、以“说唱”形式为主。
唱腔是该剧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由于泗州戏在曲调创作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运用,使它在曲调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戏剧《李二嫂改嫁》和《徐龙断桥》的音乐,既有新的音乐结构,又保留着传统的调性和节奏,演员唱腔时能在高、低音区自由转换。
这样做是为了适应人物感情变化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并通过音乐语言揭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对比。
2、以泗州方言为基础,地方性强。
泗州戏流行于宿州、泗县、灵璧、五河四县的广大地区。
唱腔是该剧种的基本特征之一,泗州戏在曲调创作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运用,使它在曲调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戏剧《李二嫂改嫁》和《徐龙断桥》的音乐,既有新的音乐结构,又保留着传统的调性和节奏,演员唱腔时能在高、低音区自由转换。
这样做是为了适应人物感情变化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并通过音乐语言揭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对比。
3、以及在服装上的特征也很显著,脸谱化倾向浓厚,有比较固定的谱式和程式。
由于泗州戏在曲调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戏剧《李二嫂改嫁》和《徐龙断桥》的音乐,既有新的音乐结构,又保留着传统的调性和节奏,演员唱腔时能在高、低音区自由转换。
这样做是为了适应人物感情变化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并通过音乐语言揭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对比。
5、是男女声腔的区别,泗州戏在声腔系统上十分丰富。
但在人们日常口头交际中,男声称为男声,女声称为女声,一般把男声归为阳声,女声归为阴声,所以戏班里就只有男声而没有女声。
浅谈泗州戏及其艺术特色
央 电视 台戏 曲频 道两 次热 播 ( 2 o o 8年 ) 。《 打 干棒》 曾
赴京 汇 演 。 剧 组 人员 受 到 毛泽 东 、 周恩来 、 刘 少 奇 等
上, 都 取 得 了较 显著 的进 步和 发 展 , 它拥 有 包 桂 珍 、
吴 之兴 、 陈 金凤 、 周凤 云 、 苏 婉琴 、 荣爱 坡 、 陈若梅 、 李
充 满浓 郁 的皖北 乡土气 息 , 一些表 演技 巧 , 是 在 民 间 舞 蹈如 “ 压花 场 ” 、 “ 小 车舞 ” 、 “ 旱船 舞 ” 的基础 上 发展
起来 的。
新 时期 , 在 党 和政府 的重视 和培 养下 。 泗 州戏无
论 在声 腔 艺术 、表演 艺术 和剧 目的创作 、整理 工作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 0 9 — 2 5
【 作者简介 l 张梅 ( 1 9 6 4 一 ) , 女, 安徽宿州人 , 安徽 宿州市艺术研 究所副所长 , 高级政工师。
安 徽蕾 宫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2 0 1 6・ 6
张梅 : 浅 谈 泗 州戏 及 其 艺 术 特 色
【 摘 要 】 国家级非遗剧 种泗 州戏历史悠久 , 发展延递 至今 已有 2 0 0余年 , 其剧 目丰富 , 艺术特 色鲜明, 地方 色彩 突出, 表 现特点
主要 集 中在 唱 腔 道 白、 压花场 、 音 乐伴 奏 上 。
【 关键词 】 泅 州戏 ; 唱腔 道白; 压花场; 音 乐伴奏
传统 、 现 代剧 目, 内容 非 常 丰富 , 能统 计 出 的传 统 大 戏有 8 0余 出 , 小戏 和折 子戏 也有 6 0多个 , 并 且 以现
代 生活 小戏 为多 。正 因为它 与现 实 生活 的如 此 紧密
泗州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
泗州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话题:休闲阅读物质文化遗产淮北摘要:泗州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北地区及苏北鲁南等部分区域的地方剧种,它起源于“拉魂腔”,后融合了淮北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元素,逐渐成熟于淮北大地,成为独具安徽地方特色的泗州戏。
为其更好的传承发展,探讨其起源及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泗州戏;拉魂腔;清代;淮海地区泗州戏是深受皖北民众喜爱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为“安徽四大剧种”,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它起源于”拉魂腔”,故旧称“拉魂腔”,后融合了淮北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并吸收了当地生活劳动的情景,逐渐成熟于淮北大地,成为独具安徽地方特色的泗州戏。
一、泗州戏的起源时间《安徽省志·文化艺术志》也记载拉魂腔“距今约200余年,相当于乾隆年间”。
[1]1986年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探讨会期间,霍守义在《“拉魂腔”源头初考》一文中,记录过一份口碑资料。
完艺舟先生也曾经整理过一份原灵璧县大众泗州戏剧团老艺人魏光才(现已故)的口碑资料。
[2]根据老人生前的回忆、推算,泗州戏的发生时间与老艺人王曾启所说的时间基本一致。
1959年,魏广才八十岁,他拜房有凤为师,房拜耿天宝为师,耿则是泗州戏祖师爷丘老门下的学徒,是正宗的“丘门腿”。
由此推算,耿随丘老学艺的时间,大概就是在清乾隆年间。
《宿迁特色文化》记载,丘老是“清乾隆时泗州人,他凭着自己的口艺,沿街卖唱,收获甚丰,当地饥民纷纷效仿,拜师学艺,并代代相传”。
[3]直到现在,泗州戏艺人都自称为“丘门腿”。
方志所载与民间老艺人的回忆互相印证,应该说“拉魂腔”滥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另外,结合戏曲史的发展概况也可以为此说的可信性提供一个旁证。
从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看,清代是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时期。
许多具有浓厚乡土色彩的地方声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滋生。
“拉魂腔”应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
论泗州戏的发展
老艺人却说 , 是 由海州 的 “ 葛” 姓带 着拉魂 腔去 山东 传授后 才
形成柳琴戏的 ; 而安徽的泗州 戏 , 也是 由海州 的“ 邱” 姓带着拉 魂腔去传授后 才形成 的。这种一赛 一说 法与安徽 的传 说又是 致的. 是得到安徽大多数唱泗州戏的“ 邱 门腿” 认可 的。但不 管怎么说 , 苏、 鲁、 豫、 皖的柳琴 戏 、 泗州戏 、 淮海戏 的所有 艺人 们都承认 , 它们 三个剧种是兄弟 姐妹 的关 系 当 地 各 种 民 间 曲调 予 以 收 集 整 理 , 不 断 丰富, 并且编 出简单的人物故事 , 进行 演唱 , 这便形 成了最原 始 的“ 拉魂腔 ” 。后来 , 这三位 民间音乐 家为生活所 迫 , 不得不 四处流浪 , 以演 唱为生 。张老则 仍然 留在 苏北 , 葛 老流浪 到鲁
文主要从泗 州戏的渊源、 流传与发展 还有 唱腔特点三方 面进行论述 , 初步探 索 了泗 州戏 的唱腔风格 和其发展 。
[ 关键词] 泗州戏 ; 唱腔特点 ; 发 展
[ 中图分类号】J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5 ) 0 1 — 0 1 9 2 - 0 3 [ 本刊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二原是 唱‘ 周姑子 ’ 出身的。所 以群众都称他们 武大周 姑子 、 武 二周姑子 。其后武大和武二 的门徒 们为了尊敬师傅 , 避叫他们 的名讳 , 便把周姑子 改称 ‘ 拉 呼腔 ’ ( 即拉 魂腔 ) 。据老艺 人吴 学勤( 他是北路 ) 说, 武 大曾收徒八人 , 他 的第 八个徒弟 李八爷 曾来 安徽传过艺 , 便 派生 出安徽的拉魂腔。 ( 四) 源 于 山 东省 临 沂 市 据山东省柳琴戏介绍一文中指 出: “ 拉魂腔” 是发源于 山东 临沂的 , 该文也提及 到武大和武 二 , 并认 为他们是把 “ 周 姑子 ” “ 和拉魂腔 ” 逐 步糅 合成 一种 形式 , 仍称“ 拉魂 腔 ” 的创始 人。 这 也 是 一种 未 可厚 非 的意 见 。 早 在 二 十 年 前 的 1 9 8 6年 1 1月 举行的“ 首次苏鲁豫 皖柳 琴 、 泗 州戏学术 讨论会 ” 上, 就对 “ 拉 魂腔” 的渊源进行过热 烈而友好 地交流 和探讨 , 大家达 成过一
泗州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泗州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泗州戏,又称淮剧或苏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安徽省泾县泗州。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泗州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泗州戏作为安徽的地方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底蕴。
自20世纪40年代起,泗州戏吸纳了京剧、黄梅戏等多种剧种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剧目和表演风格。
泗州戏的唱腔优美动人,行腔婉转抑扬顿挫,以其细腻的表演方式和温婉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目前,泗州戏在全国各地的演出范围广泛,尤其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备受推崇。
泗州戏团队在剧目选择和演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
同时,泗州戏的教育和培训也在积极进行,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的行列中。
然而,泗州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主流媒体和综艺节目的兴起,使得传统戏曲剧种的观众数量逐渐减少。
随着大众文化的浸淫,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戏曲的接受程度有所降低。
此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也导致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然而,泗州戏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首先,泗州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群体。
这些观众不仅关注于泗州戏的演出,还积极参与到泗州戏的研究和传承中。
其次,随着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统戏曲的保护力度增强,泗州戏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这为泗州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为了更好地发展泗州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文化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演出活动、制作优质的艺术作品、开展戏曲主题的展览和讲座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
其次,注重传统戏曲的教育和培养,培养一批年轻的优秀演员和传承人。
通过在学校开设戏曲课程,或者与专业戏曲学院和工作室合作,为年轻人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同时,可以通过以泗州戏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等形式,向更广泛的观众传递泗州戏的魅力。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泗县拉魂腔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
文章介绍了拉魂腔的起源与传承历史,其在当地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接着分析了拉魂腔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揭示其表演形式与特点。
文中还探讨了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以及拉魂腔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总结了拉魂腔对当地文化传统的贡献,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泗县拉魂腔的发展历程,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也为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起源与传承、文化地位、影响因素、表演形式、特点、文化保护、传承策略、现状、展望、文化传统、贡献、结论。
1. 引言1.1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的意义泗县拉魂腔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文化内涵。
对于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泗县拉魂腔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民间艺术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拉魂腔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泗县拉魂腔的发展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探讨民间艺术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如何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拉魂腔发展脉络的研究,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加深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做出贡献。
1.2 研究背景泗县拉魂腔是中国江苏泗县地区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泗县拉魂腔一直是当地乡村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是当地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泗县拉魂腔逐渐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传统拉魂腔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亟需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试析泗州戏音乐改革与发展
『 1 1 陈建 宪 . 文 化 创 新 与 母 题 重 构 —— 论 非 物
用创新 的传播方式提 高传播效 率 ,这样才能让传 承工作起 到 质 文 化 遗 产 在 现 代 社 会 的 功 能 整 合 Ⅱ ] . 民 间 文 化 论 创新效果 。另外 ,民族之 间文化 的差异化也是传 承的难度之 坛 , 2 0 0 6 , ( 4 ) : 1 4 — 2 0 . 而泗州戏音乐是安徽地 区文化 的产物 ,这不仅仅是表演 f 2 1 王艳伟 . 论 中国戏 曲音 乐的传承和发展 叩. 东方
以泗州戏为代表 的传统戏 曲已经重新焕发活力 ,但仍然任重 的音乐文化活 动 ,包括 演出 、交 流 、教学 、商业活动等等不 而道远 。 断 开展 。从 2 0 1 2年开始 ,我 国首部 展现安徽 泗州戏 文化 内
涵与魅力 的数字高 清电影 《 情 系拉魂腔 》正式拍摄 ,地点就 选 择 在 了泗 州 县 城 里 ,整 部 影 片 充 满 了浓 浓 的 地 域 特 色 和文 在 安 徽 省 ,泗 州 戏 这 朵 艳 丽 的艺 术 奇 葩 ,是 与 徽 剧 、黄 梅戏 、庐剧并列 的四大优秀地方剧种之一 ,她具有深厚的群 化 元 素 ,这 种 方 式 势 必 会 为 泗 州 戏 音 乐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带 来 真
一
采用社会传 承和家庭传承 双管 齐下 的方式 ,就可 以让戏 曲音
乐 重 新 走 人 人们 的世 界 。通 过 实 践 的 摸 索 , 不 断发 展 、创新 ,
( 四) 当地 泗 州戏 音 乐 文 化 活 动 。 开 展 泗 州 戏 音 乐 文 化
活动对 于推动泗州 戏音乐具有积极的实践作用 。 目前各方面
一
和池州政府共 同举行 了泗州戏音乐人 才培养揭 牌仪 式 ,这代 表着人才培养正式进入 了高校 。这些举措势必会为人才 的培
浅析泗州戏唱腔艺术特点
浅析泗州戏唱腔艺术特点摘要:泗州戏为皖北民间的重要剧种,已经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列入。
泗州戏具备独特的唱腔艺术特征,并且以其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结合起动人唱腔,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深受淮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喜欢。
本文本文对泗州戏的唱腔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推广优秀的泗州戏艺术进行传承和推广。
关键词:泗州戏;拉魂腔;唱腔艺术泗州戏的起源是在民间,具有简单的曲调结构,同时富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优美动人。
结合起民间小调以及山歌号子等音乐素材,也注入给泗州戏更多的生命源泉和活力,展示出朴实和风趣的演出风格。
在泗州戏发展的两百年时间里,经历了由随心所欲、没有固定的规律形式,发展到当今的富含文化底蕴、接近人心情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艺术。
一、“拉魂腔”的唱腔特点泗州戏唱腔曲调源于苏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及农民生产劳动,如赶牛耕地打场,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和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
在唱腔的谱音处,女腔常用小嗓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委委婉尽致,动人心魂呈现出“拉魂腔”,这也是泗州戏独特的风格。
若从“拉魂腔”的概念上来讲,广义上说,是指一种声腔艺术、而从狭义上说,是一种剧种的称谓。
唱腔粗犷豪放,节奏比较整齐单一,曲调音程跳进比较大,具有北方剧种的唱腔特征,单从演唱的方法也不难看出“拉魂腔”是借鉴了高腔、平调等唱腔。
“拉魂腔”是由基本曲调、专用花腔曲调、专用版式曲调以及民族小调等曲调结构演变而来。
具体表现在大跳的音程中的运用,五声、七声调式的并用、切分音的连续运用、近关系调之间的自由转换等特点。
在唱腔曲调中分为上下对句式、四句、八句、十二句分为一个音乐单元,在伴奏乐器上,柳琴是主奏乐器,泗州戏的版式分为慢板和行板两大类以及自身独有的“五字紧”和“连扳起”两种特殊板式。
而且后半拍起唱的形式也比较多,给人以欢快跳跃之感,但也常使人感受不到板眼,有不稳定的感觉。
由于唱腔语言和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音程大跳也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感觉新奇多变,又自然和谐。
家乡文化传承--泗州戏的历史与未来
家乡文化传承——泗州戏的历史与未来“拉魂腔,拉魂腔,不怕我不听,就怕你不唱。
”——淮北老乡语浮山峡对岸的淮北,在安徽与江苏相邻的地方,泗县、泗洪、泗阳三县,都以古泗水而得名。
古老的泗水,与淮河相伴而生,它长达1000多里,由山东泰山以西,自北向南流入淮河,成为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
提到泗县,或许人们并不熟悉,但若提到传说“水漫泗州城”中的泗州,或许知道的人就多了许多。
传说,有个水漫娘娘的女妖,经常在泗州兴风作浪,坑害百姓,仙人张果老,巧施妙计,将女妖擒住。
为防止女妖用水淹了泗州城,生灵涂炭,用铁链将女妖锁在龟山脚下的深井里。
而如今,龟山还在,那口老井还在,铁链还在,但泗州城却深深地淹没在沧桑的淮河里。
水漫泗州城的灾荒,并没有因吞没古城而停止。
随着清代康乾盛世的衰落,淮河水旱灾害频仍,淮北人背井离乡,毫无顾恋,游食四方,乞讨成风。
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却使鲁南、苏北、淮北一代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传播与交流,产生了淮北地方特色浓郁的戏曲艺术。
早先的灾民沿着泗水向上往山东逃荒,学得山东大鼓书,回来用乡音演唱,逐渐形成“安徽大鼓”,流行于沿淮一带。
在全省20多种曲艺中,它拥有艺人和听众最多。
当然,影响最广泛的要数“泗州戏”——泗州戏拉魂腔。
据说,清乾隆年间,从临沂来到泗水下游徐州的三位流民,他们都是拉魂腔的艺人。
因为性情相投,就在徐州云龙山一棵树下,撮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为金兰。
老大姓张、老二姓葛、老三姓邱。
三人共同立下誓愿,要把拉魂腔传遍四方,流于后世。
经分工,张姓艺人向东,邱姓艺人向南,葛姓艺人留在徐州一带。
由于传播的路线不同,产生了许多“戏路”。
其中由东路向南,到了安徽的泗县、灵璧、宿县、蚌埠、滁州一带的称为“南路”。
泗县到蚌埠一带,当时已是花鼓灯盛行的地方。
南路的艺人们把花鼓灯灯歌及后场小戏吸引进去,又把淮北农家妇女的哭腔、男人们田野里赶车的号子也吸收到自己的旋律和唱法中来,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改名为“泗州戏”。
论泗州戏的发展
论泗州戏的发展许洁【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泗州戏是皖北民间剧种之一。
本文主要从泗州戏的渊源、流传与发展还有唱腔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探索了泗州戏的唱腔风格和其发展。
%Opera is a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and arts,and it occupies a unique place in the world art treasure house.Sizhou Opera is one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folk operas.This article,mainly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of Sizhou opera in-cluding the origin,spread and development,and singing characteristics.It preliminary explored singing style and development of Sizhou opera .【总页数】3页(P192-194)【作者】许洁【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淮南 232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相关文献】1.从拉魂腔到泗州戏--浅谈泗州戏剧种的发展与变革 [J], 李荣2.泗州戏在高校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开发探讨r——以鉴赏泗州戏《秦香莲》为例[J], 周雪3.浅谈安徽泗州戏“拉魂腔”的传承与发展 [J], 许艳4.泗州戏的继承与发展探究 [J], 侯贝贝5.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J], 蒋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1. 引言1.1 泗县拉魂腔的起源泗县拉魂腔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传统戏曲形式,起源于江苏省宿迁市泗县地区。
据史料记载,泗县拉魂腔的发展可以追溯至明代,当时在泗县地区就已经有了相应的表演形式。
拉魂腔最初起源于民间,以其深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闻名。
传说在当地有一位叫做张招鲲的艺人,他以其出色的表演技艺和独特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从而开创了拉魂腔这一艺术形式。
张招鲲将当地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戏曲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融合了生活化元素的剧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泗县拉魂腔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富有地方文化传统的戏曲形式。
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泗县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也为后人传承和发扬了泗县地区的文化传统。
1.2 泗县拉魂腔的意义泗县拉魂腔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戏曲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其意义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泗县拉魂腔在当地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效益。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可以实现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与地方经济繁荣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泗县拉魂腔的发展历史泗县拉魂腔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泗县拉魂腔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最初起源于当地民间活动。
据史料记载,泗县拉魂腔最初是由当地民间艺人在祭祀、娱乐等活动中表演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泗县拉魂腔逐渐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开始在当地乡村广为流传。
在清代时期,泗县拉魂腔逐渐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赞扬。
在民国时期,泗县拉魂腔更是风靡一时,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欣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泗县拉魂腔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剧目得到了现代化的改编,演员们的表演技艺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浅谈泗州戏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泗州戏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05-17T15:12:29.557Z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作者:袁阔阔[导读] 摘要:泗州戏即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又是流行与皖北的地方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泗州戏的剧本内容编写、音乐表现形式、人才培养、媒介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当今泗州戏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因对策略。
本文对安徽泗州戏的传承提供了一些方法,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阔阔宿州学院音乐学院 234000 摘要:泗州戏即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又是流行与皖北的地方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泗州戏的剧本内容编写、音乐表现形式、人才培养、媒介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当今泗州戏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因对策略。
本文对安徽泗州戏的传承提供了一些方法,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泗州戏;唱腔;传承;发展 0 前言泗州戏的诞生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与戏与鲁南的柳琴戏、苏北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板腔体戏曲。
因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多彩的表演形式,在近些年来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且泗州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 [1]。
泗州戏唱腔的起源与近代 1. 泗州戏的起源 1.1 经初步探究 , 安徽泗州戏的起源现主要有三种说法 : 第一类说法指其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其构成为当地民众的“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等即兴演唱,传入皖北后,在相当长的时期,泗州戏主要是艺人串门卖唱,早期表演形式非常简单。
民国初期泗州戏才逐渐成型,并构成演出形式。
第二类说法指其与江苏徐州一带的柳琴戏及海州地带的淮海戏属于同一剧种。
其中,淮海戏与柳琴戏属于泗州戏原称“拉魂腔”的北派戏曲,而泗州戏的唱法属于南派“拉魂腔”,因其最终成熟于泗州,故起名为泗州戏。
第三类说法是泗州戏起源于个人演唱形式 , 伴奏或为打板、或为拉琴、其形式趋于沿街乞讨与说唱,后逐渐形成多人构成的戏曲形式。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泗县拉魂腔是安徽省淮南市泗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
该艺术形式在当地民众中非常流行,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泗县拉魂腔逐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并且在其演员群体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潮流。
泗县拉魂腔起源于泗县的乡村,最初是由劳动者抽空时在田间地头演出,因其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分析和反映,很快就在村庄中广为流传。
受到广泛欢迎后,拉魂腔就成为了泗县当地的一项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唱腔都十分优美和具有地方特色。
由于拉魂腔具有抒发自己感情、反映社会现状的作用,所以其演出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深入人心。
在现代社会中,泗县拉魂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从传统的剧目演出变化到演出形式上的改变,泗县拉魂腔在不断地发掘和发展自己共性的同时也在保持其独特性。
拉魂腔以其传统的剧目为基础,但在演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如增加了电子合成人声、灯光及景物效果的运用,使之更加生动。
同时,他们也注重对年轻演员的选角,通过加入部分现代元素,让年轻人更好理解和诠释这一艺术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这些变化和创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拉魂腔表演队伍中,从而推动了这一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
另外,泗县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泗县拉魂腔的发展和保护,在政策上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扶持和保障。
在文化节庆、旅游推广等方面都加大了对拉魂腔的宣传推广。
同时,政府也推广泗县拉魂腔的带动产业,如餐饮、酒店、特色产品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区域发展。
总之,泗县拉魂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与时俱进的传承发展,是当地独特的文化形式和品牌,为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使之成为更为广泛接受和承继的文化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荣(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摘要:泗州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旧称拉魂腔,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安徽四大剧种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主要探讨了该剧种的历史传承与变迁,揭示其从民间腔调到地方剧种的动态变化过程。
关键词:泗州戏;拉魂腔;发展;变革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31-02泗州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乃安徽四大剧种之一,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州戏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色彩,有“皖北黄梅”之称,被誉为“梨园拉魂第一腔”。
泗州戏脱胎于清代中叶的拉魂腔,故旧称“拉魂腔”,1952年正式改名为泗州戏,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成熟剧种。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说唱阶段(一)“唱门子”清代乾隆年间,贫苦农民在荒年时,经常以说唱的形式走街串巷沿门乞讨,即“游食”。
其形式非常简单,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和化妆,只是演唱者以两块竹板或柳树挖成板或梆子敲击,自打节拍掌握节奏。
所唱的是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篇子”。
后在唱腔和表演形式上又有所改进。
自制了柳叶琴,俗称“土琵琶”。
或自弹自唱,或一人打梆子一人弹奏。
此时,伴奏和演唱还没有完全分化成独立的职业。
这种原始的说唱形式,就是“拉魂腔”。
(二)“跑坡”此后,由于农民生活困难,乞食者渐多。
他们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推着独轮车,四处逃荒卖唱。
这就是“跑坡”。
所唱内容也逐渐发展为民间故事或小唱本。
演出形式极其简单,艺人们用板凳分隔出表演区与观众区,没有服饰行头,最多用毛巾、礼帽、长衫、短褂、裙子等作为演出服饰。
演出结束后用铜锣或者礼帽向围观的农民收取演出报酬,俗称“盘凳子”。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泗州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艺术。
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1]后在《宋元戏曲史》中进一步阐述:“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2]并把从叙事体到代言体的转变作为戏曲最终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
他认为戏曲的成熟必须是两者兼备之时。
但这个时期的泗州戏尚不具备以上条件,它更多地具有曲艺说唱的特征。
首先,从演唱内容上看,当时艺人多演唱“篇子”。
这些“篇子”不是“故事”,而是类似于曲艺中的“小段子”、赋赞等。
如:西北风,阵阵寒,小二姐失落一只环;有心打一个新环配,新旧两样不一般。
哪个大姐拾了去,奴家给她二百钱;哪一个小哥哥拾了去,小奴家与他配凤鸾。
这些“篇子”采用说唱的形式,将简单的故事情节加以说明,而不是扮成人物进行表演。
其次,从演唱形式上看,在泗州戏传统剧目中,仍保留着大量说唱形式的痕迹。
如在演唱中,生角和旦角的“留口”与“接口”。
它不是采用第一人称,而是采用第三人称,类似于说书人向观众作介绍。
如旦唱上句:“不说小姐回楼去……”生接唱下句:“再说公子张万郎。
”“不说”和“再说”,显然不是剧中人物的口吻,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介绍。
再如生角第一次出场,首先会以说书人的身份自报家门,念上一段“引子”、坐场诗,简明扼要的自叙身份、经历、处境、性格,志趣抱负等。
再次,其作用带有明显地实用性与功利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表演。
即在沿门乞讨时,以歌舞、说唱等形式,变换一些花样,以获得更多的施舍。
这种做法古已有之。
由此可见,泗州戏是从说唱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此时它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戏曲,而是以歌舞、说唱为手段的一种表演形式。
二、戏曲萌芽阶段1840年左右,泗州一带陆续出现职业性的戏曲艺人。
这意味着泗州戏已由说唱形式发展到戏曲的初期萌芽阶段。
至晚到咸丰初年,泗州戏就已出现了“玩班子”的演出形式。
即组成班社演出。
这样,在清代咸丰年间,泗州戏有了班社组织结构的雏形,并有了职业性的演出。
这个时期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压花场”“压花场”是泗州戏表演的基础和根本。
所谓“压花场”是指在演员们正式演唱前,为了吸引观众,由一生一旦或一生二旦对舞对唱、并做出各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身段和步法的表演方式。
其目的是等待观众,聚齐坐定。
其作用类似于宋金杂剧中的艳段及说话中的入话等。
“压花场”是从说唱中演变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
它吸收了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元素,以舞为主,以唱为辅,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但还不是“戏”。
它仅是初具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近似于一种化妆说唱,但又加进了很多的身段与步法,如提领、顿袖、舒懒腰等。
它已具有了构成戏曲的雏形。
(二)“二小戏”、“三小戏”这个时期,除了“篇子”外,也演出一些小戏。
这些小戏主要是“对子戏”,即“二小戏”(小旦、小生或小丑)、“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
“二小戏”、“三小戏”的出现,一方面是戏曲发展的必然,更主要的是因为受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演出大型剧目,因此,只能在演唱“篇子”之余,增演一些人物不多又具有故事情节的生活小戏,即“二小戏”、“三小戏”。
如《打干棒》(小丑、小旦)、《小书房》(小生、小旦)、《王小赶脚》(小丑、小旦)等。
“二小戏”、“三小戏”正是王国维所说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演出形式,而这则意味着泗州戏的真正出现。
(三)“马踹雪”“马踹雪”中,“马”指的是《拦马》;“雪”与“薛”谐音,指《跑窑》中的薛平贵。
所谓“马踹雪”,是把《拦马》《打干棒》和《跑窑》三个小戏同台穿插演出。
演出时人物上下场次的穿插安排新颖巧妙、别具特色,颇受观众的欢迎。
“马踹雪”仍属于“对子戏”,但是,从“两小戏”、“三小戏”到“马踹雪”演出形式的变化,却是泗州戏表演艺术的一次变革。
(四)“七装”在“马踹雪”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的要求,就需要有人物更多、故事情节更复杂的剧目来吸引观众。
但是由于班子小,人力不足,行当不全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于是就出现了“当场变”这样一种过渡的演出形式。
演员借助变换简单的服装道具,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其代表剧目为《七装》。
《七装》又名《夏玉娥探病》,其演出形式很有特色和代表性。
此剧共六个人物,仅由两个演员(一丑一旦)换装扮演。
除旦扮玉娥外,男演员一人要扮其他五个角色,换六次装,再加上玉娥的一装,共换装七次,艺人们称之为“七装”。
还一种观点认为“七”这个数字只是代表“多”的意思,与传统数字“三”所代表的意思相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七”在民间是“巧”的意思,“七装”有装扮巧妙之意。
虽然难以判断“七装”的具体所指,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促进了对子戏的进一步发展,为泗州戏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三、小型班社阶段大约在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泗州戏出现了职业性的小型演出班子。
如滕县的武家班,苏北一带的大锣班。
这个时期,最大的突破就是出现了职业女艺人。
如大转子、大毛子、盖山东小李等。
女演员扮相妩媚,身段轻快窈窕,唱腔动听,更受大众欢迎。
泗州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成熟阶段到1920年左右,随着班社人员增多,班社组织已初具规模,角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泗州戏板腔体系基本形成,有了行头和乐队,并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的舞台剧场演出,泗州戏进入了成熟期。
为了适应市民观众的审美趋向,艺人们对泗州戏的艺术形式做了较大的改革。
一是剧目方面。
除本剧种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了京剧、梆子等剧的一些剧目,如《黑旋风李逵》《莲花庵》等,并编演了一些没有固定唱词和道白的“连台本戏”,如《孟丽君》《千里姻缘》《五女兴唐》等。
演出剧目更丰富,更投合市民口味,受到市民阶层的喜爱。
二是角色行当。
在长期的城市演出中,角色行当也逐渐发展完善起来。
如大生(须生)、小生、武生、老头(老旦)、二头(青衣)、小头(花旦)、跟娘旦(儿童角色)、毛腿子(花脸)、尖白脸、黑脸、丑等。
三是板式唱腔。
泗州戏以成熟的戏曲为榜样,吸收了大剧种的板式声腔。
如“慢板”(又名澄清板、幽板)、“二行板”(分紧、慢两种)、“五字紧板”等等。
其唱腔则吸收了淮河号子、民歌小调,并借鉴了梆子、花鼓、琴书、坠子等的唱腔,华丽多变,且泗州戏唱腔自由,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需要自由发挥,不受伴奏约束,因此,更具有艺术魅力。
五、辉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为配合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编演了一大批现代戏。
如《全家抗日》《嫦娥冤》(又名《活埋嫦娥》)、《打泗州》等。
这些剧目紧密联系抗日和反霸主题,对丰富根据地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组织群众抗日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建国后,在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泗州戏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进入了辉煌时期。
1957年,泗州戏《打干棒》《思盼》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演员们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张治中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虽遭遇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但始终与时俱进,表现出反映现实的主动与热情。
先后排演了《摔猪盆》《拙大姐》《懒大嫂》等大量贴近市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小戏,受到市民欢迎。
2006年5月,泗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她已成为当地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泗州戏的发展演变,代表了从原生态的乡村小调到城市小调、从民间腔调到地方剧种的动态变化过程,展示了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变革,也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和社会的互动与交融。
为其更好的发展,这种系统地总结与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对其个案的研究,对同类型的其它剧种,也具有某些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