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师德教育

合集下载

《德育和师德教育》测试题

《德育和师德教育》测试题

《德育和师德教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是 D )的总称。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C.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D.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 C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3.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反映了德育的( B ) A.长善救失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4、提出儿童道德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教育家是(C )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课尔伯格5、衡量个体品德形成发展水平最客观的标志是( D )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6、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通常称作为( B )A.德育形式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途径7、德育对象千差万别,德育目标、任务、职责多种多样,这突出体现出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C )A.示范性特点B.主体性特点C.复杂性特点D.连续性特性8、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D )。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9、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C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10、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B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11、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A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品德构成的关键是( 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1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 )上。

用心教学用德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教育理念

用心教学用德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教育理念

用心教学用德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用心教学用德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用心教学用德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教育理念”为题,探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该活动。

一、师德师风的概念和特征师德,即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准则,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师风,是指教师为人师表的风范和职业风采,体现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风范。

“用心教学用德育人”是师德师风的核心要求,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责任意识。

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以身作则: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意识。

2.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发展,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积极引导和帮助。

3. 严格要求:教师在学术上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4. 善于沟通: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性1. 彰显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促进学校教育追求真善美的目标。

2. 增强教育质量: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能够加强教师权威性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增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教师能够增强自我认知和专业成长意识,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仅影响教师自身,更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生追求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策略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通过讲座、研讨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职业修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一、师德是德育的核心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德育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而在德育的过程中,师德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教师的师德高尚,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楷模,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个教师身上的师德不佳,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个教师的师德高尚,往往可以通过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德育来体现出来。

一个有爱心、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细心呵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其高尚的师德。

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师德是必不可少的。

三、师德能够为德育提供支撑德育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一个教师高尚的师德可以为其提供一个极好的支撑。

例如,一个教师如果具备高尚的师德,那么就会充满爱心和耐心,能够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工作的难度和风险都会降低,教育目标也能够更好地达到。

一个高尚的师德是时刻需要不断地维护和加强的。

而德育工作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帮助教师不断地精进自己的师德。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辞,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自己的道德力量,提升师德水准。

总之,师德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教育工作来说,二者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师师德和德育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积极营造一个正向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讲师德是谁的需要?讲师德,首先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自身事业发展和生命快乐的需要,然后才是他人的需要,才是职业使命的需要,才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这样理解和认识师德,我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做为我要做,变他人的需要为我自身的需要。

老师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或者说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等于把希望交给了学校,把孩子的未来和家庭的未来都寄托在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家长的希望和社会的希望,要靠老师来完成,良好的师德是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支撑点。

1、生活观——阳光的看待生活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神圣的使命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扬着我们对与丑恶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抨击。

但是,必须注意方式,用辨证的眼光客观看待社会发展。

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进步,我们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希望而愤怒。

要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学生,我们的身后有孩子。

以阳光的心情,欣赏的眼光,开放的胸襟看社会生活,看各行各业的闪光点,并且为我所用。

为什么强调教师要多看积极面我们自身需要好心情。

我们的教育对象需要好心情。

需要我们微笑。

需要我们愉快。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2、职业观——不懈的成长自己教师的定理是:今天您一旦停止成长,明天就应该停止教学。

教师应该是一本深刻厚重的大书——这本大书是写给学生的,他的质量是平庸、浅陋,还是丰富、深刻,学生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有教养;反思可以使人变得更加高尚。

用心读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尼日利亚)伊芒《非洲夜话》4页。

几乎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中,书上的语言都起过无可比拟的作用,谁要是没有被一本好书俘虏过,那将是最大的遗憾。

——(苏)尤里·帮达列夫《瞬间》271页。

1、向书本和专家学习2、向家长和学生学习(好教师是学生“培养”出来的,李镇西老师)3、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教训)4、向社会和自然学习(从无字处学习——向动物学习、向植物学习)举例:猎人与藏羚羊、狼、山东省枣庄青檀寺千年银杏树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地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弘扬德育精神,提高师德修养

 弘扬德育精神,提高师德修养

弘扬德育精神,提高师德修养1. 引言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提高师德修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教育界、社会各界以及个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弘扬德育精神,并提供一些提高师德修养的建议和方法。

2. 弘扬德育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德育精神,即传承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体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领域中,弘扬德育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2.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师德修养的核心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教师对学生和同事的尊重、关心和关爱。

通过弘扬德育精神,可以塑造出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格。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通过弘扬德育精神,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对待各种价值观。

2.3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

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追求,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因此,弘扬德育精神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提高师德修养的建议和方法3.1 加强师德教育培训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将良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教师,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3.2 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机制,可以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这个评价机制应该综合考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道德品质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价教师的师德水平。

3.3 加强师德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师德修养的宣传教育,引导教师们自觉践行师德,使师德修养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德育和师德的区别

德育和师德的区别

德育和师德的区别(一则)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师德建设目标: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教师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

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

落实好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做好教师用语“十提倡”,加大查处力度,坚决遏制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现象。

学生未通过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评价,使良好的师德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三、具体措施:<一>、健全组织,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学校要把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部署教师师德建设活动,以“现代教育”理念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的师德观。

在师德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树立起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教师用语“十提倡”等。

“十不准”即:①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②不准从事有偿家教和收费补课;③不准上课时吸烟和接打手机;④不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⑤不准在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以及其他娱乐活动;⑥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⑦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学生家长;⑧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摊派读物及推销商品;⑨不准赌博、酗酒以及说脏话;⑩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妆艳抹,留怪发型。

A6-德育、师德教育与班主任(新增内容)

A6-德育、师德教育与班主任(新增内容)

特别认真,而且能够身身先士卒。一学期下来,我班的卫生
红旗成了常青树。这时,我及时召开了一个“比谁贡献大” 的主题班会,全班学生一致推荐了他,当时他开心地笑了。 请问,教师运用了什么德育原则?
德育途径 赫尔巴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德育
1.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蕴含着教育性
2.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蕴含着教育性 3.教学方法具有教育性 4.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教育性
5.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A.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1.流行最广泛、占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皮亚杰提出,科尔
伯格作了深化。
2.德育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道德思维力发展) 3.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 4.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
育刘某时遵循了德育中的那些原理?
凡是要求分析运用了什么德育原理的案例,主要要从德育过
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四个大的方面着
手分析。
1.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 提高的过程。联系案例分析。 2.德育原则: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 性和连贯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因势利导)与长善救失的区别
疏导性原则 (因势利导)
积极性
(兴趣)
中性词
长善救失原则
积极因素 (优点)
褒义词
一般来说,涉及到疏导性原则(因势利导)的案例,此案 例中的学生问题因为就是由他的某一积极性(兴趣)引发
的,此时,教师通过诱导,把其拉向良好的行为。而涉及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师德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而德育则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

在教育中,师德和德育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下面就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其师德行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典范。

如果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不够高尚,言行不端,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道德宣传和教育,学生也难以接受和信服。

教师不仅要在道德品质上做出表率,更要注重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师德,才能给学生传递出正能量,才能在德育教育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师德也会影响到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并不是简单地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识。

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和公德心,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这些品质。

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才能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师德和德育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教育教学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养成。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往往能够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诱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实践。

相反,缺乏师德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引导和培养。

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注重师德和德育的培养。

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估和鼓励,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加强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尚的师德,学校德育教育才能够向前迈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以师德为本,以德育为先

 以师德为本,以德育为先

以师德为本,以德育为先1. 引言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其具备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以师德为本,以德育为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2. 以师德为本的重要性2.1 师德在塑造学生的品行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行为和品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具备高尚的师德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2 师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师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品行,还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会更加关心和尊重每个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这样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以德育为先的重要性3.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

只有通过德育,学校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品德优良的人才。

因此,以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3.2 德育是塑造社会未来的基石德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他们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社会中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更容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注重德育,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4. 以师德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方法与策略4.1 建立健全的师德培养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德培养机制,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分享经验和心得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

4.2 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应该注重创建一种强调师德和德育的学校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师德师风三德主题教育

师德师风三德主题教育

师德师风三德主题教育师德师风三德主题教育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更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句古话说:“立德树人”。

而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师德师风的建设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师风是教师的工作风格。

当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师风时,才能够真正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为此,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主题教育探讨,这就是师德师风的三德。

第一德:道德德。

作为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心存善念,舍己为人。

教师是孩子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有道德修养、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深深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行为中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做到以身作则。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时刻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第二德:德育德。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要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的重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道德准则。

德育的载体可以是课堂教学,可以是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

而德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个性特点。

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榜样去塑造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行的培养。

第三德:领导德。

教师要有教育的触角,善于把握教育的节奏和方向,做到正确引导和善于创新。

教师要具备领导能力,做到以身作则、举足轻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未来。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经验,为班级、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师德师风的三德主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当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德、德育德和领导德时,才能够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德育指的是人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所强调、实践和培养的一系列道德、心理和文化素质,是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必备思想品德、基本礼仪规范、优良道德风尚、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师德则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敬业乐群、遵纪守法、诚信守约等价值取向。

两者是关联密切而又相互独立的概念。

第一,师德是德育的前提和保证。

教育工作者进入教育教学行业,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守约、遵纪守法、敬业乐群。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充分发挥教育的正面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师德方面,教师还需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准确、地有效地授课,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足够的收获。

第二,德育是师德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路径。

德育的实现在于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地培养、丰富学生成长所需的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教师除了要强化对自己的师德教育,还要将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从模仿中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师德的体现和培养。

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践教育,通过仪式感和文化符号的引导,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友爱团结的感情和态度。

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教师也需要注重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德育知识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品位和素质。

第三,师德和德育的互动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师德和德育在互动中相互促进,使得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

教师通过弘扬自己的师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使得学生在认识自我、关爱他人、尊重规则、自我管理等方面定位更加清晰,价值取向更加突出。

而德育的实现,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断思考和探讨德育的教育模式和策略,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使得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师德和德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概念。

师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德育则是师德的具体表现和实现路径。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是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具备的道德和职业规范,而德育则是指学校和教育机构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师德和德育既相互影响和促进,又相互依存和制约。

师德对于德育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深远影响。

如果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师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那么学生德育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相反,如果教师自身存在道德问题,缺乏职业操守,其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德育活动为教师的师德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德育是在教育环境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课堂教学、寒暑假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

这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监督者和指导者,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这就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要求。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有能力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德育活动,让学生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

师德和德育相互依存和制约。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所依附的对象。

教师的德育行为和师德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德育效果。

而德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

师德和德育都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教师师德的形成和提升需要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

而德育的开展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局面。

中职德育老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中职德育老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中职德育老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老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我认为德育教师应当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必须坚守教育的初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面对不同背景、性格的学生,我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我相信,只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教育,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内在成长。

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职业操守。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道德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

在实践中,我也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

因此,我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让他们在服务中学会感恩,学会责任,学会合作。

同时,我也意识到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惑,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发现并引导他们去实现这些潜能。

我深知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时刻警醒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尊敬、同行敬仰的教师。

中职德育老师的师德师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德育教育教师师德师风培训ppt课件(2024)

德育教育教师师德师风培训ppt课件(2024)

2024/1/28
17
案例二:某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01
02
03
04
班级文化定位
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和教育目标 ,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
定位。
班级环境营造
打造温馨、和谐、富有教育意 义的班级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班级活动开展
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班 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
集体温暖和成长快乐。
家校合作共育
持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1/28
03
推进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
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师风
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是教师职业风范的具体体现。
2024/1/28
9
良好师德师风对教育事业推动作用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 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 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28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做到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影 响学生。
2024/1/28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5
04
案例分析:成功德育教育 实践分享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师德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而德育则是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

师德和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师德是德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高度责任的事业,而师德正是教育责任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良好的道德风范。

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楷模和榜样,只有在教师们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品质时,才能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师德是德育的基础,是德育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

德育工作是师德的实践。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在日常的言传身教中,教师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师们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修养,时刻以端正的操守和崇高的情操来引领学生。

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师德和德育是相互促进的。

良好的师德品质是德育教育能够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而德育教育的成功又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检验。

教师的良好师德品质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学生们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汲取知识和力量。

而德育教育的成功也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检验,只有在良好的师德引领下,德育教育才能得以成功实施。

师德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教师的师德和德育的关系也体现在教师日常工作中。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能够做到教学相长,言传身教。

他们会以身作则,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努力开展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

而德育教育的成功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

师德和德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培养良好的师德品质,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教学事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的保证。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分别是什么?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包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尊重学生等方面。

而德育是指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

师德和德育在内容上有何特点?师德具有道德规范性和行为规范性。

具体包括教师要秉持高尚的人生理想,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等。

而德育注重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强调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道德品质。

师德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师德是德育的基础,教师的师德对学生德育的影响非常重要。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学生的全面成长。

优秀的师德可以带动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德育也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师德和德育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师德和德育素养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而教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促进者,师德的高尚和良好的德育是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

师德和德育的有效结合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教师应以身作则,恪守师德,以德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也应该尊重教师的师德,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只有在师德和德育的良好结合下,学校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才能取得实效。

师德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以高尚的品格和专业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成长。

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

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

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教学叙事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片断‎一一办公室‎里,教师指着学‎生的脑袋大‎声责问:“你为什么骂‎人?”学生怯怯地‎回答:“老师,您不是也经‎常骂人吗?”教师哑然……。

教师为什么‎哑然,学生又为何‎反唇相讥呢‎?追溯根源,是这位教师‎素质和德育‎教育产生了‎矛盾,引起学生的‎怀疑,这是一个非‎常幽默而寓‎意深刻的片‎断,它引人发笑‎,但笑之余让‎人深思一个‎严肃的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从‎哪儿入手:一、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德育‎教育起到积‎极作用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可见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因此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德育‎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位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点明了教‎和学的目的‎是教师不但‎要教学生探‎求趔,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做真‎诚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记得有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学生对教师‎的思想、行为的模仿‎性、信赖性最强‎烈,教师的道德‎水平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参与坐标。

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楷‎模,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航标,把学生带到‎光明的彼岸‎。

2、教师带之以‎行,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言传身教,是对教师工‎作的总括,但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行之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斗‎虽令不从”。

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提高,师德师风问题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关系以及提升师德师风的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不仅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还涉及教师自身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

具体来说,师德师风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应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个人规范和职业操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同时,教师还应保护学生的权益,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关系师德师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相连,可以说师德师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首先,教师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其师德师风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其次,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再次,学校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督导和评估,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教师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德育水平。

三、提升师德师风的措施为了提升师德师风,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明确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办法,对教师进行定期、全面的评估和考核。

2.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

浅谈师德和德育的关系师德和德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基本准则。

德育则是指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教师的师德对于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要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为学生树立榜样。

当教师有良好的师德,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会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启迪学生精神境界,影响学生的德育学习。

其次,德育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师德。

教育是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自我提升。

德育工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的思考、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师德观念和良好的教育习惯。

通过与学生的交互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教育素养,从而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再者,师德和德育是相互传递、相互激励的。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等形式将道德情感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从学生身上获得精神动力和生命力的滋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提高自己的师德。

从而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建立深厚的师生关系。

最后,师德和德育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师德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德育环境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只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良好的师德规范,才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而实施良好的德育需要有具备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来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师德和德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教师的师德对于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而德育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师德。

师德和德育是相互传递、相互激励的,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 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练习题
(1)在我国德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科学发展观教育
A.道德教育 B. 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 法制教育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基本
路线、国情)教育是属于德育中的( ) A.道德教育 B. 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 法制教育
2.题干直接问选项中哪一个属于(不属于)某品质教育 (1)以下属于德育中的道德教育范畴的是( ) A.诚实教育 B. 理想教育 C.世界观教育 D. 阶级教育 (2)以下属于德育中的思想教育范畴的是( ) A.理想教育 B. 国际关系教育 C.阶级教育 D. 爱国主义教育 (3)以下属于德育中的政治教育范畴的是( ) A.“三个代表”教育 B. 邓小平理论教育 C.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D. 民主制度教育
2、案例中含有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的因素,即可判定 教师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势”:学生的特点 活泼好动 精力旺盛
导致其做出有违道德的事 让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出现较多的是学生“爱劳动”,则委以劳动委员的职务;爱 唱歌,则委以文娱委员的职务;爱体育,则委以体育委员的 职务!爱画画,则委任为负责班上的黑板报工作……
(3)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过程,而 在德育的具体实施中,应该要( )
A.以“知”作为德育的开端 B.以“情”作为德育的开端
C.以“行”作为德育的开端 D.视情况而定
(4)个体接受外在道德要求的起点是( )
A.主观能动性 B.现有品德状况
C.活动
D.最近发展区
(5)品德发展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 开始兼之以知和行。这说明品德发展具有( )
育”,这种德育主要违背了德育目标的( ) A.全面性 B. 层次性 C.基础性 D. 稳定性
(4)我国高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发展“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的要求,这反映了新时期德育目标 ()。
A.强调基础性 B. 强调道德思维力培养 C.强调全面性 D.强调层次性 (5)德育强调要“灭私”,这违背了德育目标的( ) A.全面性 B. 层次性 C.基础性 D. 稳定性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德育与师德教育
第一章 德育概念、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概念
德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品质的教育 (一)西方国家的理解:品质只是道德品质
小德育 (包含范围小)
(二)中国的理解:品质是指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 质、心理品质和法制品质
德育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法制教育
A.进行心理治疗
B. 实施心理咨询
C.促进心理机能发展与完善 D. 预防心理疾病发生
2.小学德育的重点
基础性品格
小学德育应该要以培养学生的何种品格为主要目标( ) A.心理品格 B. 道德品格 C.思想品格 D. 法制品格
(二)德育目标 (一)区分出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小学:培养“五爱”品质 初中: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高中: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掌握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征
案例:我曾接任一个年级班主任,班上有一学生特别调皮、 贪玩、任性,不求上进。老师、家长对他都没有办法,也只 好放任自流。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学生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劳动很积极,也乐于帮助人,对 某些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而且脑子特别灵活。于是我决定 任命他为劳动委员,他工作特别认真,而且能够身身先士卒。 对于他的表现我及时给予肯定,逐步教育他。慢慢地这学生 从中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优点,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学习也有 了进步。由于享受到了学习中的趣味,学习兴趣骤然增加, 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到一个学期,他不那么贪玩儿了,并 特别喜欢课外读物,学习成绩一跃而居全班前列。
选择题 (1)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作用,并且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
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的是( ) A.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外在道德要求与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本小节还有可能考到的知识点
1.心理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心理教育的任务: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人格的发
展与完善 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
病的发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4)理想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理想教育包含了( ) A.生活理想教育 B.职业理想教育
C. 社会理想教育 D.国家理想教育
第二章 德育过程
一、 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掌握德育过程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的区别
德育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
品德教育过程 品德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品德 教育)是个体的 品德形成(品德 发展)的一个重
(1)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心理教育的任务是( )
A.排除心理障碍
B. 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
C.促进心理机能发展与完善 D. 预防心理疾病发生
(2)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来说,心理教育的任务是( )
A.排除心理障碍
B. 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
C.促进心理机能发展与完善 D. 预防心理疾病发生
(3)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心理教育的任务是( )
案例:我班有这样一位女生,上初一时父母离异了。作为监 护人的母亲因忙于赚钱养家,对她不闻不问,于是她开始无 心学习,把心思放在穿着打扮上,成绩滑坡。母亲的多次打 骂,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都被她当作耳旁风,一时间弄得 我束手无策。正在这时,学校组织艺术节活动。她的舞蹈在 小学时获过奖,于是我找她,让她代表班级参加演出,而且 告诉她,老师相信她能为班级拿来一个好的奖项。接受任务 以后,她似乎变了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编舞工作中去。 果然,艺术节中她不负众望,一举夺得舞蹈一等奖,同学们 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她获奖。捧着来之不易的奖状,望着全班 同学的笑脸,她流泪了。从此,她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成 绩也慢慢提高了。请问:这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运用了什么 德育原则?
(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 (2)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 (4)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3、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 (3)德育要有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1、个体品德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主观能动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要途径。
选择题:1、德育过程是一种( )
A.教育活动过程
B. 品德发展过程
C.品德形成过程
D. 矛盾运动过程
2.对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德育过程是品德形成过程的简称
B.德育过程强调的是发展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过程
C.德育过程强调的是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阶级、政党、国家、政权、 社会制度、国际关系
设置考试题目的两种方式 1.题干中直接呈现某种品质,而后问是属于哪一种教育 (1)对学生进行诚实(同情、公正、尊重、关爱)教育是
属于德育中的( ) A.道德教育 B. 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 心理教育
(2)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辩证唯物主义、人 生观、世界观)教育是属于德育中的( )
D.德育过程是品德形成过程的途径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
学校德育 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
客体 主体
校领导 学科老师
班主任 其他人员
选择题:
(1)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处于何种地位( )
A.主体
B. 客体
C.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D. 主导 (2)德育过程中的学校教育者有( )
A.品德课老师
B.数学(物理)课老师
大德育 (包含范围大)
本小节重点:对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辨别 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同情、无私、正义、诚实、宽容、尊重、关爱、公道
思想教育: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
两大类型的思想
“马列毛邓三发”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 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
政治教育:通过教育认识和认同某种政治机构和政党理念
A.全面性 B.特殊性 C. 多开端性 D.针对性 (6)对个体品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先天因素 B.活动 C.环境 D.教育
(7)品德结构中各要素的不同组合,有些事知与行组合较好, 有些则是知与情组合较好,也有情与行组合较好。这说明品 德的发展,要注重其( ) A.全面性 B.特殊性 C. 统一性 D.针对性
C.校长
D.班主任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 已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次要矛盾
基本矛盾
决定德育德育过程 本质的特殊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 展的过程 1、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经常受欺负。经过家访,我发现他的后妈并不像他说得那么 不讲理,而是小邓有一些坏习惯,比如放学后什么也不做, 先看电视,说他几句,他就认为后妈不喜欢他。我调查清楚 情况后,开导他:“后妈非常了不起,做了那么多的家务。 作为一个妈妈,不管是亲的还是后的,都有责任教育孩子。 以后妈妈老了,你还有赡养她的义务呢。”小邓听到这儿, 低头无语,默默地点了点头。第二天,我在班里讲了同学之 间要互相帮助,不要歧视同学。从那以后,小邓变得开朗多 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请问:这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 运用了什么德育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