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1.2《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教学课件
(1)a ac (c 0); 3b 3bc
( 2)
x(x y) x2 y2
x x
y
小试牛刀
C A C D B
B
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的分子分 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并将分 子与分母按降幂排列:
(1)6 y2 4 y 18y
(2)
5m 21 2m3 4m 1 7m2
学习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进行简单 的恒等变形。
复习引入 1.什么是分式? 2.在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
分式的值为零?
3(. 1)当a为何值时,分式2a 5 有意义? a6
(2)使分式 4 x 无意义的x值为( )。 x 5
自学提纲
(3) a b 1 ;
a ab ab b ( ) 解: (1) x x x
(4) a ab
(
2a
。 )
2xy 2 y (2) a a
5b 5b
(3) a b
1
a ab ab b ab
(4) a 2a a b 2a 2b
例3、不改变分式的值,把
1.什么是分式? 2.在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 的值为零? 3、完成下面等式的填空,并说出从左到右变化的 依据:
9.1 第1课时 分式的概念【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设计
第9章 分式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第1课时 分式的概念
一、本节目标:
1.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会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
二、导学提纲:
(一) 阅读教材,组内合作,探究。
(二)自主学习:
1.完成教材问题1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S m 2,如果它的长为am ,那么它的宽为 m.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两题,发现所得的式子与我们原来所学的整式有什么不同?
那么这种类型的式子我们称为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种式子的特征?(在理解分式的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母不为0.)
3.对于分式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数线起除号和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一定含有字母。
(3)分母不为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分数还分式,分母为零都没有意义。
4.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x 1 3a y x x - a ab 22-+x x π1+x ()y x -4
1, 0, 12-a 整式有:
分式有:
归纳: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关键是 。
5.与上学期学过的有理数类比,明确有理式的概念。
6.自学教材例1,根据要求,解下列各题。
(1)当x 为何值时,分式
322-+x x 有意义?
(2)当x 为何值时,分式
32-+x x 无意义?
(3)当x 为何值时,分式
2
2-+x x 的值为零?
7.教材练习第3 题。(答案可以在书上写)
8.教材习题9.1第1、2两题(答案可以在书上写)。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沪科版12七年级下册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的练习,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表示方法。
2.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如约分、通分等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对分式运算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作业内容
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式的概念与表示:
- 练习题一:请用分式表示下列比值关系。
- 练习题二:判断下列哪些是分式,并说明理由。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 练习题三:请通过约分将下列分式化简。
- 练习题四:请使用通分方法将两个异母分式进行同母处理。
- 练习题五:结合题目给出的实际情境,利用分式性质进行应用计算。
3. 分式的简单计算与运算规则:
- 练习题六: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计算,巩固分式的计算能力。
- 练习题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分式运算问题。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作业中应详细写出解题步骤和思路,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
3.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4. 对于计算类题目,要求学生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对可能出现错误的步骤应给予重视和复查。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
2. 对于出现错误较多的学生,教师将提供必要的辅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优秀解题思路和方法,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9.1.2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课件
9.1.2分式的基本性质课题第2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运用“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数学思考渗透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学习和研究一些问题.
问题解决
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
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培
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及其初步运用.
教学
难点
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及分式符号的变化.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1.分式的定义是什么?
2.小学里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3.分解因式:(1)x2-2x;(2)3x2+3xy.
温故知新,
为本节课
作知识铺
垫.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
3
4与
15
20相等吗?
9
24与
3
8相等吗?你是怎样得出答
案的,为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对分母进行变化分析)
(2)说出
3
4与
15
20之间变形的过程,
9
24与
3
8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
形依据.
(要求学生将各小组活动的意见表述出来)
利用分数
与分式的
相似之处,
通过分数
的变化进
行导引,实
现两方面
双结合,轻
易地导入
(3)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思考:由于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你能利用上述分数的基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约分
课题: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
第二课时 分式的约分
主备人:王刚喜 审核人: 杨明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 强化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能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3.能通过分式的约分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学习重点: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
学习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约分
一、学前准备
【回顾】 1.化简:
812
=____; 12545
=____; 2613
=_____.依据是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4b ab -=_________; (2)_________422=-y x (3)___________4422=+-y xy x (4) ___________232=+-x x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首项都不含“-”号.
a b 56--, y x 3-, 2m n m --+, x y
y -+-. 试总结符号变化的一般规律:
4.思考:下列分式是怎样从左边变形到右边的?。 (1))0(22≠=y xy
by x
b ; (2)
y
x
xy
x
2
3
=
;
二、探究活动
【探究新知】 1.填空:(1)
()
2
15()
5xy x y
=
(2)
()
_______1
4
22
=
-+y y
2.思考:○
1完成以上两小题填空的依据是什么?
3.归纳定义:约分----
4.练一练:给下列各式约分
(1)c
ab b a 2
2
63 (2)
5
3
2164xyz
yz x - (3)
34
82a b ab
5.约分的目的: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最简分式:
6.想一想:下列分式如何约分? (1)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二)》 课件(共21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aamam(a、 b、 m 都是整 m 式 0), b bm bm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例题讲解
例1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 0.5x + 2 中的各
-2b
2y
2a
分式的符号法则:(1) - a a -b b
分式的符号法则:
分式的分子、分母和 分式本身的三个符号 中,任意改变其中的
(2)
-a a - a
b -b
b
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4、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的分 子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并 将分子与分母按降幂排列:
具体办法:
(1)当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先找出分子、分 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对分子、分母进 行因式分解,把分子分母转化为几个因式的积后,再 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例3
解:(1) 8xy2 Biblioteka Baidu2x2y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9.1.2 分式的基本性质(课件)(沪科版)(共27张PPT)
再将分子与分母 都乘以 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的所有分 母的最小公倍数.
变式练习 一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
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
(3)
4 5 1 2
a+0.25b a-0.25b
( =
(
4 5
a+
1 2
a-
1 4
b) ×20
=
1 4
b
) ×20
16a+5b 10a-5b
方法总结:
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时,当分子 与分母的各项系数中有小数或分数时, 则把所有小数化 成分数,再将分子与分母 都乘以 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 的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的分子等于零 且分母不等于零
课前热身 1、完成下面等式的填空,并说出从左到右变化的依据:
×2
×2
(1)
1 3
=
(
2 6
)
=( 4
12
)
×2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3
(2)
6 18
=
(
3 9
)
=( 1
3
)
÷2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前热身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 于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第一篇:《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黄大恩教材与目标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分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的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基础,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的关键,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一方面可能会对原有知识有所遗忘,从心理上愿意去验证,愿意去猜想,从而激活原有知识;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归纳总结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通过类比、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3)通过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变形。
二、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
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自主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以旧知识类比得出新知识的能力。三.教学过程
沪科版七下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郎溪县涛城镇初级中学闵应喜
教材分析:
本节课先复习回顾单项式、多形式、整式等特殊代数式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用实例中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式的特点,类比分数得出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最后探究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概念,而分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旧知识,由于分数是分式的特例,分式是分数的普遍形式,因此一要抓住“分数”与“分式”中的“同”——“分”都是除的意思、二要抓住“分数”与“分式”中的“异”——“数与式”,培养学生类比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会求使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值为零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判断和识别整式与分式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
分式的概念;
2、让学生在体会从分数到分式的变化过程中,从中感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入手进行教学,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类比的思维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合理猜想、大胆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式的概念;
2、难点:求使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进行,复习提问:
1、什么是整式?
2、什么是单项式呢?
3、什么又是多形式呢?
(学生口答.)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引入:
(快到油菜收割的季节了)
学校东边有一块油菜田:
(1)面积为3 hm 2,共收油菜籽8000kg ,那么这块油菜田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kg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沪科版 教案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会求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将分式变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的变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已经学过了整式,知道可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学习了整式四则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是有些数量关系,只用整式表示是不够的。
例题: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
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
分析:设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那么乙每小时做(x-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是90÷x (或x
90
)
小时,乙做60个的用的时间是[60÷(x-6)](或6
60
-x )小时,根据题意列方程
x 90=660-x
可以看出x 90、6
60
-x 都不是整式。列出的方程也不是已学过的方程。学习本章内容就可以正确认识这
样的式子及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1.分式
在算术里,两个数相除可以表示在分数的形式。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因为零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数中的分母不能是零。
在代数里,整式的除法也有类似的表示。如前面的例题中,(90÷x )小时可表示成x
90
小时,[60÷(x-6)]小时可表示成
6
60
-x 小时。 又如n 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 吨,平均每公顷产量(m ÷n )吨,可用式子n
m
吨表示。
再如轮船的静水速度为a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b 千米/小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 千米所需时间[s
【教案】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案】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小组探讨,经历由类比猜想获得分式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来源:1ZXXK]
体会符号美,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重 点 分式概念及基本性质的获得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Z 。X 。X 。K]
[来源:学.科.网]
难 点
分式概念的抽象过程 教 法 学 法
【一】预习导航 1.分式都是
B
A
的形式,其中A,B 都是 ,并且B 中含有 .要想使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不能是 . 2. 如果分式
4
x 1
-无意义,那么x= .
3. 下面等式成立吗?为什么? ①
x y
= 2
x xy ②y x x +4=y x x +20
③2b ab =b a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以下式子:①x 2 ②31-a ③61-π ④62x + ⑤m 2
1
⑥y 31 其中是分式的有: 〔提示:要按照分式的特征来判断〕
2.当x 时,分式
3x
+x 有意义. 当x 时,分式634
-x 没有意义.
当x 时,分式3
1
+-x x 的值为零.
.思考: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使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呢? 2.某超市为了促销,把售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m 千克和售价为20元/千克的乙种糖果n 千克混合销售〔混合均匀〕,混合后糖果的定价应定为多少?
6.填表(后面两格中的X 可任意取自己喜欢的数值)
X=1 X=2 X=3 X=4 x 318
6 2318x x
3 x
沪科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第9章 分式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说指导思想:本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主体性与研究性的学习,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本阶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两段式教学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的让学生自主练习,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教师加以辅导,最终达到学习练习的目的。说教材:《认识分式》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分式是初中数学中继整式之后学习的又一个代数基础知识,是对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学好本节课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同时,也为今后解决更为复杂的代数问题,诸如“函数”、“方程”等,提供重要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学情:由于我班优等生很少,中等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居多,甚至中等生也较少,之前在分数和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对分数和整式的理解掌握的不熟练,这给本节分式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针对这种状况,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复习和探究新知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说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2.体会分式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符号感。3.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现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5.培养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学会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6.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与意义
(设计意图: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分式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新版)沪科版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类比的方法,是学生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列式,由分数的式子自然转到分式的式子,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导入新课.
2.通过相应的习题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分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 2m ,如果它的长为a m ,那么它的宽为_____m . 上面的问题中出现了s a
,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一般的,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
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数.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是: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
先思考约分的方法,再解题,并总结如何约分: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
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1)赋值法
(2)增值代入作商法
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4.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即为最简公分母.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章分式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教案_5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并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2. 掌握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重点、难点)。
3. 会求分式的值。
4. 通过分数与分式的对比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类比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学生猜谜语:七上八下(打一数字)。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问题① 有两块稻田,第一块是4公顷,每公顷收水稻10500 kg,第二块是
3公顷,每公顷收水稻9000 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 o 如果第一块是m公顷,每公顷收水稻a kg,第二块是n公顷,每公顷收水稻b kg,则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ko
问题②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 m2 ,如果它的长为a m,那么它的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A
归纳分式的概念:一般的,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
B
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类型一判断代数式是否为分式
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 (2)X
(3)-
2Xy
(4)
2X y
x 2 x y 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强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现学现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分式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1课时分式的概念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9章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第1课时分式的概念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再探究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并通过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有两块稻田,第一块是4hm2,每公顷收水稻10500kg,第二块是3hm2,每公顷收水稻9000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_____kg.
如果第一块是mhm2,每公顷收水稻akg,第二块是nhm2,每公顷收水稻bkg,则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___kg.
问题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m2,如果它的长为am,那么它的宽为____m.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学生很容易列出式子,初步感受分式的特征.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分式的概念问题: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am bn
m n ++和S a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然后共同归纳分式的概念.
【归纳结论】一般地,如果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