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教案 (8)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4.了解重力的作用点,理解物体重心的概念,并能找出一些简单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的存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讲解重力的作用点,即物体重心,通过实际物体展示,让学生找出物体的重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重力的方向为什么总是竖直向下?”“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等。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达成共识。
4.分组讨论,促进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重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案例分析,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桥梁设计、电梯原理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学要求:查阅资料,了解重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5.鼓励学生思考重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预习下一节课关于“重力势能”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和探索,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应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引力的图像,如苹果落地、瀑布流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重力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重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的产生。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象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身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方向、大小难点:重力的方向【教法与学法】1.教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观察分析法。

2.学法: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探究新课堂】【课前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重垂线、制作的不倒翁、乒乓球【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播放蹦极运动视频,展示教材图7.3-1两幅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做蹦极运动时,人跳出后总是向下落?为什么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为什么向空中撒开的鱼网,要飘落到水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新授课】(一)重力分析视频或图片中的人、水、鱼网的运动有何共同点?说明了什么?是谁给了他们向下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附近的物体是否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呢?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重力的概念和符号。

然后让学生再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重力的大小让学生体验搬起不同的重物,为什么所用力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重力的大小呢?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请大家做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板书学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它相对地面的位置;⑤物体的密度有关。

(说明:上面的几种猜想中,其中体积和密度对重力的影响都可归纳到质量当中。

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重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重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重力一、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m/s²。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受到的重力也越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重力的作用点。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力计、地球仪、悬挂装置。

2. 学具:学生测力计、质量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重力的存在,例如拿起一个物体,感受手对物体的吸引力。

2. 讲解重力的概念:向学生讲解重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3. 演示重力的方向:使用地球仪和悬挂装置,演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讲解重力的作用点:向学生讲解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5. 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向学生讲解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

6. 学生实验:让学生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观察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重力的问题,例如:重力的方向是什么?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重力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与质量:G=mg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重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 重力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节活动课程。

在本节课中,我将结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节“重力”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力的基本概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情境引入、互动探究、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和作用,并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和作用。

难点:重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力演示仪、地球仪、气球等;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播放地球引力作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重力现象。

2. 互动探究:提问学生对重力的理解和认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3. 知识讲解:介绍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作用,并通过地球仪等教具进行演示。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如悬挂的气球、地球仪上的物体等。

5.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东西会掉下来、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不会飘起来等。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重力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难点:重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查找关于重力的资料、进行家庭小实验等,以加深对重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7.3重力--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7.3重力--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7.3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具体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作用点,能够找出常见物体的重心。

3.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方向,能够描述重力的方向特点。

4. 让学生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够运用公式 G=mg 计算物体的重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重力的作用点及重心的概念。

3. 重力的方向特点。

4.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重锤、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受到重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存在。

2. 知识讲解:讲解重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作用点、方向特点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运用教具演示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地球仪、重锤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重力的概念和方向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重力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物体掉落到地面上、为什么抛出去的球会落回地面等。

5. 重心概念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找出物体的重心,如天平实验、砝码实验等,让学生掌握重心的概念和找重心的方法。

6.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应用:让学生运用公式 G=mg 计算不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1. 重力概念2. 施力物体:地球3.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物体4. 作用点:重心5. 方向特点:竖直向下6.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不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重力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重力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幼儿对重力概念产生兴趣,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重力的基本原理。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探索重力的奥秘。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并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的作用;2. 能够观察和描述重力对物体的影响;3. 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重力的概念和作用,能够观察和描述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则是让幼儿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模型、重物(如球体)、轻物(如泡沫球)、桌子、绳子;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和胶棒。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上的物体,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物体不会飘起来吗?”让幼儿思考重力的概念。

2. 实验一:重力的作用a. 将重物(球体)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重物的位置;b. 用绳子将重物吊起来,让幼儿观察重物是否仍然保持下垂状态;c. 讨论重物的下垂状态与重力的关系。

3. 实验二:重力对物体的影响a. 将轻物(泡沫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轻物的位置;b. 用绳子将轻物吊起来,让幼儿观察轻物是否仍然保持下垂状态;c. 讨论轻物的下垂状态与重力的关系。

4. 实践环节:重力画a. 给每个幼儿发放白纸、彩笔和胶棒;b. 让幼儿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d. 讨论重力对画中物体的影响。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够理解重力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重力》教学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具体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以及重力的方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重力的性质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难点:重力的作用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悬挂重物的绳子、测量工具(如磅秤)。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重力的存在。

将一个物体悬挂在绳子上,让学生观察物体下垂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向下垂?”2. 讲解:讲解重力的概念,强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解释重力的作用点,并通过地球仪模型来展示重力的作用点。

讲解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介绍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给出公式G=mg。

3. 实践与探究: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 巩固与练习:通过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重力知识解决问题。

如:计算一个物体的重力,或者判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重力: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物体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7.3 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7.3 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1.实验:
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
1.学生观察。
2.引导提问:
小球为什么不会飞走?
同样的,月亮在绕地球做类似的运动,为何不会飞走?
让学生认识到做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2.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原因:
1. 猜想:重力大小可能与其质量有关?可能与体积有关?
2. 引导学生做实验,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设计步骤:
i.增加质量,看重力的变化情况。
ii.表格记录数据,要求能表现出质量与重力的对应关系。
iii.根据数据做图,用图线表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动手实验:
iv.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
4.学生可分组议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播放动画“万有引力”。
5.引入课题:重力,特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5.明确学习内容:重力,包括研究其大小,方向,作用点。
播放动画“重力”。





1. 探究活动:在地面上拿大小两个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后,一个重一个轻,为什么呢?什么是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呢?
《7.3 重力》
【课题】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知道重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 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大小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大小。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重力计、质量不同的物体。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提问学生:“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重力。

”2. 知识讲解(1)重力的概念教师讲解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一种吸引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作用点教师提问:“重力在物体的哪个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3)重力的方向教师讲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

”(4)重力的大小教师讲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重力的大小还与地球表面的纬度有关。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重力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

5. 实验探究6. 知识巩固教师提问:“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3. 方向:竖直向下4.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地球表面纬度有关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重力的概念。

2.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哪个位置?3. 重力的方向是什么?4.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重力的概念、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重力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描述重力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的重力作用,并能够解决与重力相关的问题。

•掌握通过重力加速度计算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重力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掌握通过重力加速度计算自由落体速度和位移的方法。

3.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通过重力加速度计算自由落体速度和位移的方法。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实验记录本。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给出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你是否知道为什么物体会掉下来而不会飞起来?”让学生尝试回答。

5.2 概念讲解•教师首先提出“重力”的概念,并解释重力的特点和作用。

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摔碎的鸡蛋会落地而不会反弹?5.3 实验操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学生对重力的理解。

实验可以是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例如从不同高度抛掷小球,并观察小球的落地情况。

5.4 计算练习•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

可以练习计算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或者计算抛体的运动轨迹等。

5.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带领学生讨论和探究。

例如,为什么跳伞运动员要在跳下飞机后才打开降落伞?为什么铁路上的火车不会掉下来?5.6 总结归纳•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让学生对重力的概念和作用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6.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上网搜索,了解更多与重力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7.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7.3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7.3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7.3重力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重力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重力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重力的存在,理解重力的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重物,弹簧测力计,天平。

学具: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地球仪,让孩子们观察地球,引导他们思考地球对物体的作用。

2. 实验一:将重物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让孩子们观察并记录重物受到的力的大小。

重复实验几次,让孩子们观察到重力的大小是恒定的。

3. 实验二:让孩子们将重物放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 实验三:让孩子们拿取不同质量的物体,观察它们受到的重力是否相同。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重力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并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验中,有些孩子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力的概念是孩子们理解重力的基础。

在活动中,我通过地球仪让孩子们观察地球,引导他们思考地球对物体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重力的存在,理解重力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重力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重力的定义、重力的作用。

2. 难点:重力的大小、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重力计、水果、玩具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力。

2. 探究重力的定义:观察地球仪,让孩子们了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3. 实验演示:利用重力计展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重力大小,并用记录本记录。

6. 重力的大小与方向:讲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距离地球表面的距离有关,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 课后拓展:让孩子们思考: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那么太空中呢?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重力的定义、重力的作用。

2. 难点:重力的大小、方向。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了重力的基本概念。

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孩子对重力大小的理解仍有困难。

在课后,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拓展延伸,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探究重力的定义在引入重力概念时,我选择了提问方式:“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个问题紧密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我接着引导他们观察地球仪,让他们了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重力的定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七章第三节,主要涉及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

3.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可以用公式 G=mg 表示,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4.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能够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重力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重力的大小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3. 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悬挂重物的绳子、测量重力的仪器(如弹簧测力计)、质量不同的物体。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一个物体,感受一下重力的存在,并思考重力是什么。

2. 讲解重力的概念: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 演示重力的方向:用悬挂重物的绳子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确认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 讲解重力的大小: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掌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5. 实验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大小,并记录数据。

7. 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重力的公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3.强调重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4.结束语:强调重力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重力概念、计算和应用等相关知识。这些练习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重力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计算给定物体所受的重力,以及在不同高度、纬度下重力的变化。
2.提高作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并分析身边的重力现象,撰写一篇关于重力应用的小短文。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探讨重力在建筑、体育运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以及重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实践作业:布置一项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重力方向、大小等特性。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力相关知识。
4.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涵盖重力概念、计算、作用效果等方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强调重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育学生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重力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吸引物体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一、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介绍重力是什么,它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2. 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解释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 重力的大小:介绍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5. 重力的测量:学习使用重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2.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方向,明白重力总是竖直向下。

3.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作用点,理解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大小与质量、高度的关系。

5. 培养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重力的作用点及重力的大小。

3. 重力与质量、高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重力计、地球仪。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学生为什么物体总是往地上掉,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存在。

2. 讲解重力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3. 讲解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总是竖直向下,使用地球仪演示重力的方向。

4. 讲解重力的作用点:解释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举例说明。

5. 讲解重力的大小:介绍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演示实验。

6. 重力计的使用:讲解重力计的原理,让学生动手操作重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重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2. 方向:竖直向下。

3. 作用点:重心。

4.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高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学到的重力知识,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的重力大小。

答案:2kg × 9.8m/s² = 19.6N2. 请解释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7.3 重力教案 (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7.3 重力教案 (8)

重力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教学内容分析: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难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媒体教具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1.._____________ ______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2.已知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 _ __,其中G表示物体的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m表示物体的_____ 它的单位是____.3.重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________和______,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______.(空气阻力不计)4.物体在月球受重力是地球上的1/6,将12 kg 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___ kg,重力是_________N.5.质量是10 kg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 N,方向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 _6.重5 N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___力和_____力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和_____7.重垂线是根据__ ___ 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 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8.一座限重为4.9×104N的桥,一辆质量为1.1t 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 kg.9.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0.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4、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规则形物体或质地不均匀不规则形物体重心位置。
论:1、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0 N/Kg。3、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你从例子中得出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在日常生活
课堂小结:
1、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沾到尘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的概念: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或G=mg。
(1)先绕手做圆周运动,后放手,橡皮会飞出去。分析:还能做圆周运动吗?为什么?
(2)再做实验,绕手做圆周运动,不放手。分析:此时为什么橡皮不会跑掉?
教师引导学生引入万有引力。
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力的定义
2、重力:
板书:(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知道了什么是重力,你能否像牛顿一样提出“对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中有哪些应用?1、
2、检验桌面是否水平的仪器(水平器)
学生举例,并体会规则形物体的重心位置。
学生观察实验并举例,体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并记忆。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实例,再上升到理论。再回到生活。
通过科学想象,来感悟知识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体会物体重心的位置。
了解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教案

第 3节重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的产生(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的精神。

(2)明白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探索与研究而取得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难点:重力的方向。

(三)教具: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教学:1、观看图片,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上的物体。

3、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2)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①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描点并连接这些点,如下图所示:③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为9.8kg N /,用于表示这个比值,有时g也取10kg N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 mG=,或mg G = ④kg N g /8.9=的物理意义。

表示质量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g 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不同,如在月球上地日=g g 61。

在地球的不同位置,g 的数值也略有不同。

⑤例题:质量为0.25kg 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 。

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 取10kg N /。

解:已知kg m 25.0=木,人G =450N ,kg N g /10= 木块受到的重力:N kg N kg g m G 5.2/1025.0=⨯==木木 人的质量:kg kgN NgG m 45/10450===人人答: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5N ,人的质量为45kg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由重垂线确定。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重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物重
二、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三、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学生观察重垂线实验;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在引导下,归纳得出重力的方向。
明白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能运用重垂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心
给出重心概念;利用圆形薄板、直尺等规则物体给学生演示实验,指出重心所在;让学生明白重心的平衡特点。
观察教师试验,讨论交流。
理解重心的概念,并能找出物体的重心。




内容标准
本课时主要落实课标“重力的由来”;“重力的大小、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教学重点
重力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解读方法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不同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指导学生讨论,填写表格
学生观看教师实验,认真记录数据,讨论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明白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9.8牛/千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重力的方向
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让学生观察;指导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重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力由来与重力大小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方案
知新
1、阅读教材“重力的由来”,完成下列问题: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着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由于的力叫做重力。

2、阅读教材“重力的大小”,完成下列问题: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表示,单位是,m表示,单位是,g= 。

3、阅读教材“重力的方向”,完成下列问题:重力的方向是。

4、阅读教材“重心”,完成下列问题:
(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

(2)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如: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球的重心在。

二、课堂导学方案
教学点1 重力的由来
1、学生做教材中的“模拟引力”实验,体验一个物体绕着另一个物体运动时两者之间要有引力(靠绳子拉力提供引力)。

2、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月球绕着地球转,那么,月球和地球之间是否有引力呢?只不过这种引力不需要绳子来提供而已。

月球和地球之间自然存在着这种引力。

3、学生阅读教材第1、2段内容,了解牛顿对上述类似现象的研究成果: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力。

4、正是因为万有引力,地球对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有引力,所以投出去的铅球会落向地面,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我们称之为。

【学点训练】
1、下列各力中属于引力性质的力是()
教学建议:
教学点2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重力的大小呢?
2、学生猜想:。

3、确定研究内容: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4、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要研究重力中量的关系,就必须测出物体的和。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用天平测量或从钩码上读数。

然后用图象法分析重力跟质
量的关系。

分组实验: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重量m/kg
重力G/N
重力/质量
5、根据实验数据,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线
6、根据图象分析得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7、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表示,单位是;m表示,单位是;g= 。

【学点训练】
2、质量为1.2t的重物,所受重力是N,当其被吊车加速向上吊起时,物体重力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吊车吊升距离与地球半径相比可忽略不计)。

教学建议:
教学点3 重力的方向
1、观察体验重力的方向:手拿橡皮擦在空中松手,观察橡皮擦的运动方向,用细线拴住橡皮擦悬挂起来,观察细线的方向。

2、观察体验后回答: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时,线的方向跟物体的重力方向应该是的。

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产的“ ”的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的。

3、建筑工人砌墙时用的重垂线就是根据原理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学点训练】
3、利用三角尺及其他物品,测量桌面是否水平。

教学建议:
教学点4 重心
1、阅读教材“重心”内容,了解重心的概念。

重心就是重力的。

2、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等关。

3、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

【学点训练】
4、如图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三、当堂评价方案
1、当你在跳高运动中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你只受到力作用,这个力是由施加的。

2、(最新中考题)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物体将失去质量
C、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3、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
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
4、关于比值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9.8N等于1kg
B、9.8N等于1N
C、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5、质量为10kg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