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又贤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思想方法透视
【政治】浅释郑观应政治民主思想
【关键字】政治浅释郑观应政治思想主要特征刘晓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硕士25)内容摘要:作为清朝末期著名的改革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的政治思想对当时及以后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议会政治和“君民共主”的变法主张,是对“中学为体”的思想的一种叛逆和挑战,是在近代民主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本文拟从郑观应的人生经历入手,梳理其政治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探究其与时俱进的政治主张,分析其在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郑观应政治思想体用兼学改革吏治郑观应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他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政治改良主张,这些主张打破了中国历史的沉寂,超越一个个历史的局限,这些主张对当时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较早具有完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为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体现他政治改革思想的《盛世危言》不仅当时影响广泛,也是近代中国发行量较大的书籍之一,同时该书对此后的孙中山、毛泽东等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曲折人生,盛世危言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运衰败。
国情国势的险恶也促成了仁人志士的崛起,成为一个豪俊辈出的时代。
“十年寒窗”、“学而优则仕”是清朝晚期年轻学子们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必由之路。
然而,刚满年轻气盛的郑观应参加科举应试,却名落孙山。
父亲郑文瑞是个睿智而果断的人,毅然送他去上海当买办,为他选择了经商之道。
经过艰苦努力,不懈的奋斗,郑观应以他的精明才干和十多年洋行买办的身份背景,赢得了盛宣怀的好感和李鸿章的赏识,他致力于经营近代企业、把西方的经营管理经验推行到企业管理中,利用招股、专利等手段进行经营和整顿,颇具成效。
郑观应成为当时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资本家。
正当郑观应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上海,给了他致命打击。
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治理
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治理在现代社会,公共决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公共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和谐。
而民主参与治理则是提高公共决策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治理,首先体现在它能够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传统的决策模式中,决策往往由少数决策者做出,他们可能由于信息不全面、视角有限等原因,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而当广大民众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时,就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利益诉求的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使决策能够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更加科学合理。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如果只是由政府部门和少数专家来制定规划方案,可能会忽略居民对于生活便利性、社区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需求。
而通过民主参与,居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规划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期望。
民主参与治理还能够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当决策是在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充分尊重民众意愿的基础上做出的,民众就会更愿意接受和支持这样的决策。
相反,如果决策是在民众不知情、不参与的情况下做出的,即使决策本身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民众的理解和认同而难以推行。
比如,某项税收政策的调整,如果没有事先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就可能引发纳税人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而通过公开讨论、听证等民主参与方式,让纳税人了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目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就能够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减少政策推行的阻力。
此外,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治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一个民主参与的决策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避免某些群体的利益被忽视或损害。
这样可以使决策更加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以教育政策为例,如果在制定教育资源分配方案时,能够让家长、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就能够更好地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求,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探析
的分 配 过 程 ,其 目的 是 为 了解 决 社会 公 共 事 务 问题 ,分 配 ( )民主 党 派能 广 泛收 集 民意 ,对 实现 公共 决 策 民 三 社 会 公 共 资 源 ,实 现 社 会 共 同 目标 而 制 定 或 选 择 行 动 方 主 性 与科 学性 的 高度 统 一 起 到 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邓 小平 指 有 案 。”u 中国 的政 党制 度 下 ,中国共 产 党是 执 政党 ,民 主 出 : “ 监督 比没有 监督 好 ,一部分 人 出 主意 不 如大 家出 主 在
党派是参政党 ,民主监督是 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这 意 。共 产 党总是 从一 个角 度看 问题 ,民主党派 就 可以从 另一 种监督 ,不仅体现在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监督 个角 度看 问题 ,出主意 。这样 ,反 映 的问题更 多 ,处理 问题
上 ,还 包 括 对公 共 决 策 领域 的有 效 监 督上 。 “ 策 能否 做 会 更全 面 ,对 下决 心 会 更 有 利 ,制 定 的 方针 政 策 会 比较 恰 决 到科 学 ,科 学决 策 能 否 得 到 实施 ,一 个重 要 的 因素 就是 监 当 ,即使发 生 了 问题 也 比较 容易 纠 正 。 ” 民主 党 派 的信 息 督 职 能 是 否 到位 。决 策 缺 乏监 督 时 ,决策 者 没 有 决 策失 误 渠道 广 ,能够 收集 到大量 有价 值 的意见 和建议 ,并 进行 有效 的压 力 。 ” 公共 决 策 的过 程需 要 监督 ,有效 的 监督 是公 共 的整 理 ,这对 于在公 共领 域进 行科 学决 策具有 至关 重要 的作 决 策 实 现 科 学化 与 民主 化 的 必然 要 求 。 而 民 主党 派 的监 督 用 。各 民主党 派的 成员来 自不 同 的社会 阶层 和群体 ,可以表 达 出不 同社会 阶层 和群众 的利 益诉 求 。民 主党派 联系 广泛 , 有 着 自身 的特 点 和优 势 ,是其 中最 行 之有 效 的途径 之 一 。 ( )民 主 党派 对 公 共 决 策的 监 督 有 制度 和 组 织 上 的 一 不仅 代表 着其 成员 的意 见 ,而 且代 表着 民 主党派 成员 所联 系
浅探新形势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
经济地位 的平 等则 会促 使人 们去诉求 自己的政 治地位 。 所 以, 增强我 国公 民的参 与意识 , 提 高我 国公 民的政治参 与能力离 不开市场经济 的大力发展 。 二 、健全 和完善扩大公 民有序 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 。 实现政治参与制度化 政治参与制度化是指 “ 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府对政治参与 的管理都依据法制原则 ,以法律规定或确定 的方式和程序进 行”,也就是 使我国的政治参与做 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实 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扩大公 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根本保 证。正如邓小平 同志所言 : “ 为 了保障人民民主 , 必须加强法 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变 , 不 因领导人 的看法和注意力 的改变而改变。 ” 目 前, 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快速发展, 人们政治参与 的要求也随之提 高, 我们必须健全和完善扩大公 民有序政治参 与的制度和机制 , 不 断为公民创造 出一个机会均等的政治参与 制度环境 。 完善的公 民政治参与制度是实现人 民当家作主的具 体形式 ,为此,我们可以从 以下三个方 面采取措施 : ( 一 )健 全和 完善人 民代表 大会制度 人 民代表 大会 制度是我 们国家 的根本政治 制度 , 是适合 我 国国情 的能体现人 民当家作 主的制度形式 ,是公 民进行政 治参 与的重要渠道 。因此 ,扩大公 民有序政治参 与 , 必须健 全与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 制度 。健全人大制度 ,其 中很重要 的 个方面就是密切人大及其 常委会 与人 民群众之 间的联系 , 使人 民群众更好地行使 自己关心 、支持与监督 自己的代表的 权力, 使人大真正成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首先 , 各级人大代表要密切联 系选 民。实践证 明 : 作为本选 区的代 表只有广泛经常地联系选 民 , 才能使选 民随时反映 自己的意 见和要求 ,进行政治参 与。其次 ,人大代表要通过各种形式 积极 向人 民群众进行宣传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知 识 ,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选 出的代表 ,人民代 表大会是行使 国家权力 的机关 ,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关系到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 民群众只有认识到了这一 点才会去关心 、支持 自己选 出的人大代表 。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发展方向
社会 主 义民主制 度的重 要组成 部 分 , 也 是各 民主党派 和 于尔根 . 哈 贝马斯等 , 也 先后 发表了协 商 民主方面 的
推动 了协商 民主理 论的完善和发展 。 ’ 参与 重大公共决策 的重要形式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 论 文和著作 ,
策, 是 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建设 的内在 要求 , 也是 当前公
在党 的第 十八 次全 国代 表 大会上 , 胡锦 涛 同志指
民主和 选举 民主制 度 的反思 , 从 自由主义传 统和 批 判
出: “ 加 强同 民主党派 的政治协 商 , 把 政治协 商纳 入决 理论 中汲取 营养 , 强调 公 民参 与和政 治协 商对于 民主
策程序 , 坚持协商于决策 之前和决策 之中 , 增强民主协 政 治制 度 的重要 性 。约 瑟夫 ・ 毕塞 特 教授 在 《 协 商 民
广 阔的发展 空间。
对于 协商 民主 的内涵 , 不同的研 究者 见仁见智 , 大
共决 策实践的客观需 要 ; 具备 良好 的参 与基 础 , 也具 有 体 上来看 , 主要有三种 不同的认识 , 一是将协商 民主视
为一种决策体制 , 抑 或决 策 方式 , 即公共决策是在相 关 利 益群体 公开讨 论 的基础上 做 出的 ; 二 是将协 商 民主
其前提是坚持 中国共产 党的领 导 , 的分歧 。在此种 社会利 益格局 中 , 要 维护社 会 的团结 社 会主义协商 民主 , 和 稳定 , 公共决策就 必需得 到各方的认 同, 而利 益相 关 政 治协商 中有 个核 心和 领导 力量 : 共产党 与各 民主党 者 的参与和协商就至 关重 要。这正是协商 民主理论 的 现 实基 点。在公 共决 策中 , 不同的利 益主体 需要基于 理性, 积极参与相 关的事 项并进行公开 的讨论 、 对话和 商 民主理 论 的核 心就在于理 性 的公 共协商 。 协商 的 过 程本 身就赋予 了公共政 策 以合 法性 , 公众 的参与是 协 商的基础 , 也是政 策合法化 的关键 。 ( 二)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协 商民主制度的发展 社 会主 义协商 民主是 我国人 民 民主 的重 要形式 , 完 善协商 民主制度 和工作 机制 , 推 进其 广泛 、 多层、 制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与决策制定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与决策制定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是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为了保证政策的公正合理性,并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满意度,必须建立一种开放、透明、民主的决策机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与决策制定的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是保证政策的合法性和民主性的重要手段。
公众参与不仅有助于增加政策的合法性,使公共事业管理更加民主化,还可以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和透明度。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公开听证会、社区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收集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升政府的决策质量。
其次,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果。
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多样的思考和创新的可能性,还可以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使政策制定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
同时,公众参与也可以促进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升社会稳定性和和谐发展。
然而,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许多人对政策制定过程缺乏兴趣或信心,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其中。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的参与,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供相关的信息、培训参与者等,以增加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
其次,因为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多样化,决策过程可能会出现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争议。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尊重公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并通过公正的程序来解决冲突和分歧。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机制,与公众保持积极的互动,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最后,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众参与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同时,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公共决策的民主原则及其限度
【 关键词 】 公共决策 民主原则 透明 参与 协商
亚 里士 多 德 认 为 ,“ 理 学 研 究 的是 个人 的善 , 治 学 研 严重损失, 伦 政 甚至给 国家和人 民带来灾难 为了保证公共决策 的 究 的是 群 体 的善 , 者 说 是 公 共 的善 和 公 共 利 益 ” ① 决 策 正 确 , 须 保 证 决 策 的 民主 化 , 就 是 广 泛 听 取 各 个 方 面 的 或 。 而 必 也 是 实 现 “ 共 的善 ” 源 头和 根 本 。 共 决 策 是 中国政 治 发 展 意见。 公 的 公 只有让相关利益群体充分表达 自己的看法, 能集 思广 才
或公共政策? 国政治学家伊斯顿认为 ,“ 美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 共政策 的发展呈现渐进性的特征 , “ 从 被动 回应” 策范式主 政 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 。 这一界定抓住了公共决策的本质, ” 导的政治发展到 “ 主动回应 ” 政策范式主导的政治发展, 再到
即社会价值分配。 我国政 治学者宁骚认为,“ 公共 决策是公共 当今 “ 积极进取 ” 政策范式主导的政治发展, 民主机制逐渐被
只有 政 府 一家 , 着 公 民社会 的发 展 , 会 组 织 和 公 民 个人 也 随 社
民主在公共决 策中的运 用
从 实际操作 的意义上来说 , 民主决策 就是要使人 民的意
更多地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 。 重大决策更是要广泛征求全社会 各方面各阶层意见 。 总之 , 公共决策关 系到社会资源 的权威性
的核心问题 , 只有保障了 公共决策的善, 才可能实现善治。
益, 从而更好地 协调 各方利 益关系 , 公共政策 的制定更全 使
面。
公共决策是政 治发展的核心问题
解释中国改革开放 以来政治发展 的变 量很多。 笔者 比较 赞同史为 民在 《 政策 主导型的渐 进式改革 :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
对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Vol.30 No.4 Aug.2019
对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刘君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 510280)
摘 要: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各项工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的工 作机制存在由惯例产生实现形式、由实践形成具体形式、由规则优化为有效形式的历史规律。目 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协商准备工作的衔接不足、会议协商的实效性不足、书面协商的专业化 不足、协商服务的覆盖面不足。应在协商准备精准化、会议协商规范化、书面协商专业化、协商保 障多维化等方面实现机制创新。
一、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机制的发展 历程
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参加单位,民主党 派参与人民政协各项工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民 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的机制历经探索、确立和 完善的过程,从实践中发展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参
收稿日期:2019-07-25 基金项目: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 2019 年课题。 作者简介:刘君,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与基层治理。
(二)由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的工作实践确立 机制的具体形式
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的具体形式由人民 政协的多党合作实践经验发展而来。人民政协内的 多党合作实践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不断 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的机制得 以逐步完整地建立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确立了民主 党派的角色和定位,人民政协内多党合作的诸项规 定明确了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的具体形式,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组成比例得 以量化。2005 年 2 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规定:“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 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 少于百分之六十,政协常委不少于百分之六十五,政 协副主席不少于百分之五十。”[2]2006 年 2 月,《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阐明了民主党 派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即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参 与部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 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要保证民 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 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政协各专门委员会 要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机关中应有 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 务。文件规定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议政的具体形式,民主党派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人民政协平台上履行着上述三项职能。具 体来看,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为政协全体会议、常务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支撑
民主党派爹与公共决策的制度支撑★丁葵桃*【摘要】如何减少公共决策失误,把社会上的各种有效要求通过法定的程序转换成政府的实际政策,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一直以来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对决策问题讨论的核心和关注焦点。
推进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
既是民主党派政党职能充分发挥的需要,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
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政策上措施得力,制度和程序上健全规范,使我国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走上制度化轨道,就必然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民主党派;公共决策;制度体系;运行机制【D O I】10.3969/j.i ssn.1009—2293.2011.04.003【中图分类号】D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93(2011)04—0011-03作者简介:丁葵桃,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图书信息部副教授。
邮编:410001木本文系2010年度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重点招标课题“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分析(课题编号:10Z SY ZB01)”阶段成果。
我国政党制度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个制度到制度体系的发展过程。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我国的政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的陆续颁布,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为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制度资源。
一、制度体系分析(一)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实体性制度1、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内容。
1989年《意见》明确“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2005年《意见》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并进一步完善了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
思想政治学原理郑永廷第三版
思想政治学原理郑永廷第三版1、对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B.两者的领导者都是中国共产党C.两者的目的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D. 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彼此促进2、96.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它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中美的贸易战争引发多方关注,人们担心带来经济复苏缓慢乃至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单选题] *A消费不足B.消费过剩C.生产不足D.生产过剩(正确答案)4、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单选题] *A.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众志成城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确答案)C.同仇敌忾团结全世界打击恐怖主义D.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5、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的战略是()[单选题]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正确答案)C.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努力实现多元平衡6、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是()[单选题] *A.毛泽东思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答案)D.科学发展观7、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 ?)[单选题] *A.古典政治经济学B.西方经济学C.黑格尔哲学D.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8、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18世纪的法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英国,但在哲学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德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在哲学上却高于英国和法国。
这说明()。
[单选题] *A.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正确答案)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没有普遍性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9、8.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私有制的出现B.贫富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国家机器的出现10、82.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民主党派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角色分析
民主党派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角色分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1(总125期)思想理论双月:FiJ103民蚕党派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角色分析●周光琴(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使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成为多种利益集团和不同社会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民主党派如何有效地介入公共决策,更好地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关键词:公共决策公共利益民主党派参政能力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0)01—001O3—03公共决策是政府为处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体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管理而制定的行政策略.政府通过公共决策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最大程度地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执政党在政府公共决策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民主党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参与者的角色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民主党派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参与是咨询性的政治参与,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角色是辅助性的.尽管民主党派对决策过程的参与是咨询性,辅助性的,但这种参与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有利于加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监督和制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参政议政成为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和存在价值的突出体现.一,公共决策的价值目标公共决策是政府为达到某种公共利益目标或目的,通过某种程序和手段而做出的决策.包括法律,法规,政令,政策和具体办法等.公共决策是一项高度综合而又极为复杂的公共组织行为,利益问题是核心要素,其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价值取向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和谐统一.1.公共决策以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为目的.公共决策作为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活动,利益问题是决策的核心问题.政府在对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进行分配时,首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公正,公平.目的是通过特定的利益配置机制,满足民众需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政府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公共决策的效率和公信力.然而,现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利益格局.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社会利益如何向每一个社会成员分配,就构成了社会成员之间利害关系上的相互对立态势.于是,政府在对所掌作者简介:周光琴,女,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副教授. 握的社会资源进行分配时,既要考虑公共利益在全社会的公正合理配置,又要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具体利益要求,还要考虑政府自身利益,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公共决策要做到公正合理,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要求,从一定利益取向出发,对不同利益要求进行整合.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共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因此,政府要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矛盾的双方在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协调.政府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共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民众才能自觉拥护公共决策系统,自觉维护公共权威".2.公共决策以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为目标.科学决策的原则是功能效率,强调技术性特征,并进而合乎逻辑地加强对内行专家或技术精英的依赖. 而民主决策的原则是社会平等,要求公民的参与,具有政治化色彩圈.公共决策民主化是指具有参与国家公共事务权利的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宪法,法律,制度规定的各项权利,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把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解决各种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影响公共权力的运用与发挥和公共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决策民主化实际上是公民意愿表达和公民利益整合的过程.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是指决策的过程符合科学的规范,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决策的实施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能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公共利益.公共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广泛倾听不同社会集团不同的利益诉求, 广泛征询不同层面社会成员的意见建议,争取获得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随着社会进步,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愈发显得重要,有关它的社会价值,可能带来的结果,实施效果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1(总125期)思想理论双月刊和公平性都要进行决策前的广泛地征询意见和事后的评价.特别是决策的科学性和科学化的程序尤为重要.二,参与公共决策是民主党派的政治使命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政党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既维护了多数,又体现了不同群体的意愿与利益,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参政议政是我国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是以"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责任的参政党『3].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公共决策,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公共决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1.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民主化中的作用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一是指决策方式的民主化,即决策方案的制订,必须源源不断地从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中获取具有广泛性和连贯性的信息来源,体现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二是决策目标的民主化,即公共决策要体现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尽可能使决策能够体现绝大多数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随着社会改革,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已在我国逐步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牵制,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从事决策时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避免不公正,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发生,使自己的决策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惟一的途径就是要不断疏通民意,增强公共组织与公民之间的联系性,在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搭起畅通的桥梁.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是决策方式民主化的体现.从政治结构地位和政治体制机制上,民主党派代表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不同文化的许多方面,在接近社会各阶层和老百姓,体察民情,了解实际情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民主党派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对于公众利益的权衡与考量角色更为超脱与重要[41.民主党派具有超脱于不同利益集体之外的视野,在政治上具有很大限度的包容性, 在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具有调和社会矛盾的优势.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的客观要求.群众利益是公共决策的唯一依据,体现民意是公共权力机构——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前提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公共决策,必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则,对不同个人和群众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均衡,尽可能使自己的决策能够体现绝大多数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公共决策虽然以公共利益为政策制定的最初出发点,以公共利益为政策的最高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政策与公民权利,公共利益必然会完全一致.由于各种原因,公共政策可能出现背离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的情况.如,政府部门往往在决策过程自觉不自觉地受眼前利益的驱使或以GDP为导向的偏离既定目标的决策,决策者往往忽视决策涉及的对象感受或者长远的利益,结果是事与愿违或者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性.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民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形成,公民不再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利益诉求逐渐增多,于是要求参与社会公共决策.如广州番禺拟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遭到了周边高达97.1%民众的反对(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民调显示),虽然政府的决策初衷是善意的,甚至从长远和宏观看,有利于民众的根本利益,但由于忽略了信息公开,解释,沟通,疏导乃至必要的修正,这种缺乏公众参与政府"千里走单骑"式的决策,引来群众的不满甚至反对.因此,在当今没有更有效更科学更民主的决策方法情况下,就更需要听取最广泛的意见,包括民主党派的意见.2.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科学化中的作用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是指决策的过程符合科学的规范,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决策的实施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公共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事业的发展,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活动的效力.民主党派在参加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主党派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其成员绝大多数是科教文卫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对政府公共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民主党派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对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的公共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以及可能的结果,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因此,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会专注技术环节和关键环节的研究,对于一些重大议案,能通过专业性,技术性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政策评估影响公共决策].民主党派还可通过政协,人大等多种渠道向上反映实际情况,从而影响决策者决策的方向,策略,并对实施中的效果进行反馈,及时修正,对于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走样等行为及时举报,避免重大影响公众事件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1.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能力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1(总125期)思想理论双月刊105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规范参政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增强参政党意识的重要条件.参政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建言献策能力,民主监督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等五个方面.政治把握能力是前提,建言献策能力,民主监督能力是核心,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是保障.高素质的参政党才会意识到保持其政党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会开创性地履行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参政职能;才能视人民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客观的反映和集中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I6].民主党派只有做到胸怀全局,关注民生,从全局的高度,从维护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的角度,才能提出具有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2.调查研究是民主党派参加公共决策的基础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的基础,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履行职能的重要环节.参政议政如果离开了对社会问题的广泛调查,离开了对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参政议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主党派要发挥其参政议政的群体优势和整体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该党派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就党派所熟悉的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包括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社会发展中一些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翔实, 客观全面的第一手材料,通过透彻的研究分析,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探讨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民主党派通过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影响公共决策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对政府权力运作过程的监督,主要内容是监督政府重大公共决策是否正确,所推荐的重要干部人选是否恰当,公权代表人物是否依法廉洁奉公等.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把脉诊断,及时发现并指出潜在的风险,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损失.民主监督的方式是把民主党派成员个人监督行为上升为组织监督行为, 把分散的监督活动整合为集中的监督活动,把零星的批评建议上升为集体的监督建议.四,加强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机制建设从发展趋势看,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前景是令人乐观的,还有不少潜在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挖掘和开发.但就现实看,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过程中作用还十分有限,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民主党派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境和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工作机制,使民主党派成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制度履行参政职能,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参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民主党派自身履行职责的制度.通过建立公共决策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组织行为,必然要求提高参政议政的组织化水平,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整体功能,加强以党派组织名义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提案.三是加强参政议政的队伍建设,整合参政议政的人才资源,把广大成员的力量和智慧有效地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出整体优势,特别要充分发挥党派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工作人员,各类特约人员的作用,加强与他们联系,把他们作为参政议政的骨干和联系各界的代表.四是拓宽参与公共决策渠道.公共决策信息的了解和把握是参与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通过民主协商,通报会,联席会,特约监督员等途径,为各民主党派创造了解情况,参与决策,建言献策的机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邀请民主党派成员中一些专家,学者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或重大事件的决策,检查和监督,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可以借助网络进一步拓宽.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通过办好党建网站等具体措施,不断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_8].现在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现已基本开设了网站.民主党派要充分利用网络,最大限度的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参政议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和延伸,促使参政议政工作更加及时有效,促使执政党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注释:[1】黄子建,申永丰,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决策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湖南社会学网2008-1—11. 【2]范秀青.试论公共决策的价值机理U]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3).[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4]李凤念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U]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oo8(10).【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探索U】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7】郑宪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8】《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R].责任编辑陈黔珍。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决策与民主参与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决策与民主参与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公共决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涉及政府机构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以确保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民主参与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它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和监督政府决策的机会。
首先,公共决策需要考虑到各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和需求。
无论是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还是经济发展等方面,公共决策必须综合各方意见,并寻求达成共识。
这就要求政府机构主动与公众沟通,并努力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福祉和共同利益的政策。
其次,在公共决策中,民主参与可以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民主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公民论坛、公众听证会、调查问卷等。
这些参与形式使公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兴趣,不仅可以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提醒政府机构注意到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通过民主参与,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并制定出更加符合民意的政策。
然而,公共决策中的民主参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可能使得政府很难汇总和整合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利用公众参与的机会来推动自身利益,而忽视其他群体的需求。
这需要政府机构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平衡各方利益,并准确反映出公众的利益。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公共管理需要借鉴一些灵活的参与机制。
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在线平台,让公众随时随地参与和表达意见。
政府还可以通过社区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等方式,将公众参与与专业意见相结合,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
此外,公共教育和培训也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公共决策。
总之,公共决策中的民主参与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然而,公共决策中的民主参与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机构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灵活的参与机制。
通过不断改进公共决策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民主参与的目标,为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与民主治理
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与民主治理近年来,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民主治理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尤其在信息时代,公众对决策的表达意见和权利要求越来越强烈。
本文将从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公众参与的途径、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的途径等方面,探讨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与民主治理。
首先,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是一种提高决策质量和合法性的重要方式。
在民主治理中,政府依法行政是一项基本原则。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透明决策能够减少政府权力的滥用,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而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能够避免独断专行,减少决策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其次,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态度和满意度。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的意见往往能够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政府决策经过公众的参与,能够使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公众对决策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更容易收集到关于影响决策选项不同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了解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然而,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对于公众所拥有的信息了解程度有限,而公众则通常对政府拥有的信息相对薄弱。
这导致很多时候公众所参与的决策中,只能从表面现象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其次是公众参与的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公众参与活动多以公示公告和听证会的形式开展,而这样的方式的参与者较少,易被少数利益集团所把持。
最后,公众对政府的决策制定程序和结果缺乏监督渠道。
缺少权威的监察机构,导致在公众参与活动中,并不能真正保证公众参与的成果得到落实。
为了改进现行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途径。
首先是加强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及时向公众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使得公众可以基于较为全面的信息去了解政策的涉及范围和影响。
其次是丰富公众参与形式。
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社交媒体、网络问卷调查等,扩大参与的人群,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
网络反腐的主要难点透视
作者: 郑又贤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民主政治建设 网络反腐 群众参与 学习型政党 选举法修改
摘要:2010年的"两会",带给大家许多新的亮点和启发。
民主政治建设是"两会"和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理论界所热议的话题。
《网络反腐的主要难点透视》抓住当前反腐倡廉建设新的生长点,指出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反腐工作的复杂性,必须认真分析并攻克网络反腐的主要难题,特别要创造条件促进反腐教育客体向网络反腐主体的转化、网络行为自由性向网络举报规范性的转化和网络信息复杂性向调查取证客观性的转化,以不断提高网络反腐的实际效果。
《群众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从最基础的民主政治建设入手,指出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是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并强调要通过培育群众参与能力、营造群众参与文化、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创新群众参与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建设学习型政党三题》则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出发,认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此,就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着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发扬优良学风和建立健全学习机制。
《略论选举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则凸显全国人大对选举法所作的最新修改,分别阐述了这一修改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宏观决策的思想方法解读
作者: 郑又贤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108
出版物刊名: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全面深化改革 宏观决策 思想方法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决策,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阐释和运用。
改革的客观依据是中国现实的发展要求,体现着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改革的宏观定位是“全面深化”,体现着坚持改革的全面覆盖与层次深化的有机统一;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市场经济改革”,体现着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改革的主线主旨是三个“进一步解放”,体现着坚持改革与解放思想、增强社会活力、生产力决定论的有机统一。
略论完善民主党派工作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基于福建成功经验的理论反思
略论完善民主党派工作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基于福建成功
经验的理论反思
郑又贤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0()12
【摘要】推进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化,是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工作制度、体制和机制,则是作为推进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一环。
文章就如何完善民主党派工作制度,如何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四个主要着力点。
【总页数】7页(P10-16)
【关键词】民主党派;工作制度;科学化
【作者】郑又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5
【相关文献】
1.略论优化民主党派工作方法的主要着力点 [J], 郑又贤
2.完善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着力点 [J], 谢永芳
3.现代化改造: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着力点——基于英格尔斯的人格框架理论 [J], 高长江;杜连森
4.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的着力点初探——基于ERG理论为视角 [J], 张小燕
5.培育民主党派工作优势特色的主要着力点——基于福建成功经验的理论反思 [J], 郑又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发参政觉悟 健全参政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作用的新思考
激发参政觉悟健全参政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作用
的新思考
郑又贤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11)005
【摘要】在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相互联系的两件事:一是激发民主党派的参政觉悟.即要强化其参政意识,由"听政"向"参政"转化;强化其主体意识,由"应邀参政"向"主动参政"转化;强化其履职意识,由"思想参政"向"行动参政"转化.二是健全民主党派的参政平台.即要构筑和健全民主党派的调研平台、建言平台和监督平台.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郑又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01
【相关文献】
1.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中的作用 [J], 王耀辉;杨永
2.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关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思考[J], 李建平
3.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作用 [J], 罗振建
4.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水平发挥参政党作用 [J], 沈其晏
5.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在富民强省中的积极作用——在2008年度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成果汇报会上的讲话 [J], 张春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郑又贤【期刊名称】《福建理论学习》【年(卷),期】2003(000)008【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明确指出:"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本身就包含着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而且其重要成果就是体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其最终目标来说,就是为了发展更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上新的台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首先包含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即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习和掌握位于科学前沿的文化知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归宿,体现党在政治上的追求,反映着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进步状态。
"三个代表"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总页数】3页(P31-33)【作者】郑又贤【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1【相关文献】1.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解 [J], 白苏太2.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 [J], 罗红英3.促进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J], 周春燕;高食堂4.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J], 张美琴;5.江泽民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协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J], 郭天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沿海开放区领导决策科学化的若干新思考
关于沿海开放区领导决策科学化的若干新思考
郑又贤
【期刊名称】《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在沿海开放区的建设实践中,领导决策的正误,越来越成为取得工作成功的首要保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沿海开放区的领导决策,虽然和内地的领导决策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因其地理环境、实施政策乃至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具有某些相异的特征和规律。
针对以往所存在的不足,本文拟从沿海开放区的这种相异性,谈谈如何促进领导决策科学化的问题。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郑又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列室主任、教授,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树立决策主体多元化思想提高领导决策科学化水平 [J], 赵小兵
2.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评廖雄军、赵如锋著《现代领导决策学》[J], 胡彬
3.邓小平决策思想与领导决策科学化 [J], 公兵;徐徕水
4.学习邓小平决策思想推进领导决策科学化 [J], 公兵;徐徕水
5.河北省沿海开放区经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 [J], 司有元;张荣芝;贾淑英;高士平;杨一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思想方法透视郑又贤※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作用,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或不足,亟待人们去探讨和解决。
深究其中的原因,最具关键性影响的,是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支配下的思想方法问题。
本文拟从端正思想方法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但愿能引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鸣。
一、坚持矛盾同一性观点,充分肯定民主党派参政与共产党执政的内在联系充分肯定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参政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关系。
在现实的政党关系中,民主党派参政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也是一对矛盾,虽然具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但也具有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一面。
针对现实中所存在的片面性倾向,从端正思想方法入手,特别需要强调坚持矛盾同一性的观点,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参政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相互联结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在总体上也属于这种相互联结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在统一战线内部,民主党派的利益虽然不同于共产党的利益,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
现在有的人就是因为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了,认为※作者简介:郑又贤(1948—),男,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
民主党派只要说真话就难免同共产党对立起来;要想不对立起来,就必须说假话。
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
关于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2003年3月7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就曾明确指出:‚作为民主党派,我们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和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党派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意愿,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①她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长远要求,各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有驾驭任何复杂形势、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总是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既定的目标,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充满了信任和期望。
2、民主党派的参政与共产党的执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矛盾双方虽然具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民主党派的参政与共产党的执政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也必然作为执政党;但它又不是单纯的一党执政,而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制,即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坚持共产党执政就必须有民主党派参政,否则就会偏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意;坚持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参政,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任何摆脱或否定共产党领导的做法,都同民主党派的‚参政‛制度相违背。
①《民主党派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与中国共产党一致》,新华网北京2003年3月7日电。
现在有的人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同民主党派参政的相辅相成,或是主张多党‚轮流执政‛,或是认为民主党派‚参政‛只是一种‚摆设‛,没有实质性意义。
其实不然。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11月15日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一方面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另一方面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各民主党派可能参政,也应该参政,并有着丰富的‚合作‛内容。
例如:中国共产党就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同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实行相互监督。
而且,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占有适当数量,有的还担任国家及地方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他们依法发挥自己的参政、议政作用。
3、民主党派的理念与共产党的主张是互通的、可以转化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作为矛盾双方的民主党派的理念与共产党的主张,也是这样一种关系。
固然这二者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难免具有一定的相异性或区别性;但是,由于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目标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念或主张从本质上说,是相融和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辩证转化。
事实也是如此。
一方面,如《中国的政党制度》的白皮书所言,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广泛认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也已经成为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
①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每当中国共产党作出重大决策前,总是坦诚地提出各种各①《中共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据中新网2007年11月15日电。
样的批评或建议,其中许多合理化的批评建议也往往被吸纳到共产党的主张中去,而成为所作出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中国的政党制度》的白皮书所指出的,民主党派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
从1990年至2006年,各民主党派和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共提交提案2400余件,如尽快就反分裂国家行为立法、农村税费改革、大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良好发展环境、建立社保基金监督机制、创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其中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或促成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或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①从上述意义上说,坚持共产党执政和民主党派参政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执政的共产党,要有实现民主党派参政的自觉意识,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的作用;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也要有坚持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意识,而且要以对国家、民族、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坦诚献计献策,以造成共产党执政和民主党派参政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双方互赢、人民共赢的目的。
二、坚持矛盾特殊性观点,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特殊优势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任何事物及其矛盾都是各各特殊的,它们相互区别,并具有使之成为自身的性质和特点。
坚持矛盾特殊性的观点,就是要从这种相异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对其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或‚一概而论‛。
对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特殊优势,也要坚持矛盾特殊性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出肯定的判断和结论。
1、从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来分析,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可以①《民主党派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据中新网2007年11月15日电。
大有作为。
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不但是对共产党执政行为的规范,即要求其必须主动同民主党派‚合作‛,特别是作出重大的决策时,必须充分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批评或建议,并最大程度地吸纳其中合理的意见;而且是对民主党派的要求和鞭策,即鼓励其自觉同执政的共产党‚合作‛,并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出积极的批评或建议,以充分实现‚政治协商‛的目的。
在这种政治制度的保障下,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既是大有可为的,又是大有作为的。
2、从公共决策的特殊性来分析,民主党派必须也往往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共决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或领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必要条件的创造和提供,无一不涉及公共决策问题。
其中的任何一项决策,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息息相关,从而也都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其决策的正确与否,最终也都取决于能否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尽管党和国家进行公共决策尚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就总趋势而言,必须承认其决策理念更科学,比较普遍地树立起了民主决策的观念,注意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坚持集体决策,实行民主监督、尤其是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其决策程序更明确、更规范,能够较好地避免任何个人、任何政党独断专行或搞一言堂;其决策手段更先进,比较充分地发挥了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在各类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重构过程中的作用,确保决策具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并能形成快捷、高效、灵敏的信息运作和反馈系统。
有了上述条件的保障,再加上实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就使得各民主党派在党和国家的民主决策过程中,有责任履行自己‚合作‛和‚协商‛的职能,而且也往往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从民主党派的特殊性来分析,其参与公共决策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民主党派的构成及其性质和特点,都不同于国外的‚在野党‛;而且通过长期的参政实践,已经形成自身参与公共决策的独特优势。
其一,民主党派具有社会主义制度所赋予的特殊政治优势。
它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参政党,要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为其参与公共决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它是共产党执政的主要‚政治协商‛对象,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协商‛而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其二,民主党派具有‚参政‛和‚政治协商‛的经验优势。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决策提出许多批评或建议,其中有不少被采纳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三,民主党派具有参与公共决策的信息资源优势。
因为,各民主党派成员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人群中,社会联系广泛,而且耳目众多;特别是由于它作为参政党和共产党主要协商对象的角色出现,普通群众往往会向其倾诉疾苦和意见,从而使之听到和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或要求。
其四,民主党派具有参与公共决策的知识技术优势。
在民主党派中,集聚非常众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才,是实施公共决策不可忽缺的人力资源。
上述优势,必然使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坚持求真务实观点,科学定位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目标要求如何正确定位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目标要求?若从思想方法上考虑,最重要的是坚持求真务实的观点,回答和解决如下三个问题:1、民主党派能做什么?从总体上说,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就最主要的而言,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公共决策过程的需要和民主党派参与决策的可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
其一,民主党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或是直接参与,或是提出批评和建议,影响特定公共事务解决的原则、政策、方案、措施、办法等的制定。
这是民主党派对公共决策最直接的参与和影响。
其二,民主党派可以督促既成决策的实施,包括纠正歪曲既定决策的行为或倾向,以及消极抵制或故意拖延实施等现象。
其三,监督既成决策实施的程序性、公正性和公平性,揭露和批评其间的任何以权谋私、腐败行为或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