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合集下载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024-2025学年数学湘教九年级上册课件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024-2025学年数学湘教九年级上册课件

小结与复习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哪些?
1.根据定义判定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判定方法 3.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判定方法 4.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
5.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判定方法
当我们在应用这些判定方法解题的时候一定要做正确的选择!
中考试题
1.如









A1
B1C1和
A2
B
C B'
C'
一个是三角形相似的定义(显然条件不具备);
二是利用平行线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已知:在△ABC 和△ A'B'C' 中,
求证:ΔABC∽ △ A'B'C'
证明:在ΔABC的边AB、AC上,分别 A
截取AD=A'B',AE=A'C' ,连结DE.
A'
∵ AD=A'B ,∠A=∠A',AE=A'C'
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都相似;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练习 判断4×4方格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D 想一想:找角的关系容易,
还是找边的关系容易?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CA 2 AB 2 2 BC 10 E B
A C
DE 5 EF 2 5 FD 5
CA AB BC 2
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相似.
A B
如果
AB A'B'
AC A'C'
A
∠A=∠A',

泰州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图形的相似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

泰州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图形的相似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

【素养提升】 18.(12 分)如图所示,已知 AB∥CD,AD 与 BC 相交于点 E, EF∥AB,交 BD 于点 F,求证:A1B +C1D =E1F .
证明:∵AB∥CD,EF∥AB,∴AB∥EF∥CD. ∴EAFB =BDDF ,CEDF =BBDF ,EAFB +CEDF =BDDF +BBDF =1, 故A1B +C1D =E1F .
〕.
〔重点〕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1.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
2+6=8
没有未知数
2x+3
代数式
5x+6=22 x+3y=8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
x-5<18
不等式
2.什么叫方程 ?我们学过哪些方程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我们学过的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 分式方程 , 其中前两种方程是整式方程.
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知识要点
u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 , 并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
(a,b,c为常数, a≠0)的形式 ,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u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2+bx +c = 0(a , b , c为常数, a≠0)
3x2-8x-10=0.
其中二次项是3x2,系数是3 ; 一次项是-8x,
当堂练习
1.以下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为什么?
(1)7x2 - 6x = 0

(2)2x2 - 5xy + 6y = 0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①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相等;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3、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BC,∴△ABC∽△ADE;(双A型)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1、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例2、如图,E 、F 分别是△AB C的边BC 上的点,DE∥AB,D F∥AC , 求证:△ABC ∽△DEF.判定定理2:如果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 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学习、上课课件)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  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知3-讲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 特别提醒 运用该定理证明相似时,一定要注意边角的关 系,相等的角一定是成比例的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AS的方法.
感悟新知
2. 数学表达式:如图3.4-7 所示, 在△ABC和△DEF 中, ∵DABE=BEFC,且∠B=∠E, ∴△ABC∽△DEF.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紧扣“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 证明. 由于∠BFA是公共角,因此只 需说明∠B=∠4即可.
感悟新知
证明:∵ EF垂直平分AD,∴ AF=DF. ∴∠FAD=∠3. ∵ AD平分∠BAC,∴∠ 1 =∠ 2. ∵∠B=∠3-∠1,∠4 =∠FAD -∠ 2, ∴∠B =∠ 4. ∵∠BFA=∠AFC,∴△ABF∽△CAF.
感悟新知
知1-练
2-1. [ 模拟·株洲荷塘区 ] 如图,在 ▱ABCD中, 点 E
在 AD 上,且 BE 平分∠ ABC,交AC 于点 O,若
AB=3,BC=4,则
AOOC=
3 ___4___.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角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知2-讲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相似.
和AC上的点,DE∥BC,若ABDD=21,那么DBCE=( )
A.
4 9

C.
1 3
B.
1 2
D.
2 3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掌握平行线截三角形相似的定理和相似三角形 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解:∵ ABDD=21,∴AADB=23. ∵ DE∥BC,∴△ADE ∽△ABC,∴ DBCE=AADB=23. 答案:D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
1、两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5、用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去比另一个三角形与之相对应的两边,分别对应成比例,如果三组对应边相比都相同,则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介绍
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重要的证明模型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推广。

全等三角形可以被理解为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其实是一套定理的集合,它主要描述了在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两个三角形中,边、角的关系。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A.8
B.10
C.16
16
D.
3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3.如图, ∥

,、相交于点E,

=
2

,则
3

=
2
3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4.如图,在中,//, = 9, = 3, = 2,则的长
为( C )
A.6
B.7
C.8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按定义判定:
利用平行线:
习题讲解书写部分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 ∥ , ∥
2
A.
3
B.5
C.6
D.15

,

=
2
,
3
= 9,则 的长为( C )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2.如图,点O是矩形 的对角线AC的中点, ∥ 交 于点M,
结论还成立吗?
解:∵ ∠A = ∠A,∠ADE=∠B,∠AED=∠C,
AD AE DE
= =
AB AC BC
. A
∴△ADE∽△ABC.
D
E
只要 DE∥ BC, 那么△ADE与△ABC是相似
的.
B
F
C
新知讲解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 截得的三角形
与原三角形相似.
A
几何语言:
D
∵DE∥ BC
形.
按定义判定:
A
∵∠A=∠A′,∠B=∠B′,∠C=∠C′,
A'
AB BC CA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①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相等;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3、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BC,∴△ABC∽△ADE;(双A型)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1、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例2、如图,E 、F 分别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DE ∥AB,DF ∥AC , 求证:△ABC ∽△DEF.判定定理2:如果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 数学九年级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 数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2-1. [ 模拟·株洲荷塘区 ] 如图,在 ▱ABCD中, 点 E
在 AD 上,且 BE 平分∠ ABC,交AC 于点 O,若
AB=3,BC=4,则
AOOC=
3 ___4___.
课堂新授
知识点 2 角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相似.
∴ AB=CD, AB∥CD,AD∥BC,∴△BEF ∽△CDF,
△BEF ∽ △AED. ∴△CDF ∽△AED.
∵ AB=CD,AB=3BE,∴ CD=3BE,AE=4BE. ∴△BEF ∽△CDF,相似比k1=CBDE=13; △BEF ∽△AED,相似比k2=BAEE=14; △CDF ∽△AED,相似比k3=CADE=34.

12=
2= 2
10= 5
2,
∴图3.4-11 ②中的三角形与图3.4-10 中的△ABC相似.
感悟新知
5-1.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 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 △ ACB 和△ DCE 的 顶点都在格点上, ED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 F.
求证: (1) △ ACB ∽△ DCE; 证明:∵DACC=32,BECC=64=32, DABE=32 55=32,∴DACC=BECC=DABE. ∴△ACB∽△DCE.
课堂新授
解题秘方:利用网格的特征用勾股定理求三角形 三边的长,紧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 三角形相似”判断.
课堂新授
解:易知AC= 2,BC=2,AB= 10 . 图3.4-11 ①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 5,2 2; 图3.4-11 ②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 2 , 5 ; 图3.4-11 ③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5,3; 图3.4-11 ④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 5, 13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4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4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4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进一步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其中,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学会运用AA、SSS、SAS三种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三角形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仍存在以下困难:1.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全等三角形混淆。

2.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不牢固,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灵活运用。

3.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理解不透彻,无法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直观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直观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定理等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让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在Δ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DC。

求证:ΔABD∽ΔACD。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例题,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两角对应相等;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3.三边对应成比例。

4.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1.判断ΔABC与ΔA’B’C’是否相似。

2.判断ΔABD与ΔACD是否相似。

3.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进行讲解。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初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需要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例题和练习题等。

2.教学案例: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相似三角形的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练习题: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相似三角形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本节课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总结。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三角形的变化过程,直观地演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引导学生发现判定方法。

3.小组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归纳,得出正确的判定方法。

4.课堂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判定方法进行点评,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

3.4.1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3.4.1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如图3-4-22,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AC=6,AB=9,则AD的长是()图3-4-22A.6 B.5C.4 D.32.[2018·永州]如图3-4-23,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AC的长为()图3-4-23A.2 B.4C.6 D.83.如图3-4-24,已知∠A=∠D,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图3-4-244.如图3-4-25所示,∠C=∠E=90°,AC=3,BC=4,AE=2,则AD=________.图3-4-255.[2018·杭州]如图3-4-26,在△ABC中,AB=AC,AD为BC 边上的中线,DE⊥AB于点E.(1)求证:△BDE∽△CAD.(2)若AB=13,BC=10,求线段DE的长.图3-4-266.[2018·江西]如图3-4-27,在△ABC中,AB=8,BC=4,CA =6,CD∥AB,BD是∠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E.求AE的长.图3-4-277.[2018·株洲]如图3-4-28所示,Rt △ABM 和Rt △ADN 的斜边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和AD ,其中AM =AN .(1)求证:Rt △ABM ≌Rt △ADN .(2)线段MN 与线段AD 相交于点T .若AT =14AD ,求tan ∠ABM的值.图3-4-288.如图3-4-29所示,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DAB ,∠ADC =∠ACB =90°,E 为AB 边的中点.(1)求证:AC 2=AB ·AD ; (2)求证:CE ∥AD;(3)若AD =4,AB =6,求ACAF 的值.图3-4-29参考答案1.C 2.B3.∠B =∠DEF (答案不唯一) 4.103 5.(1)略 (2)DE =6013 6.AE =4 7.(1)略 (2)tan ∠ABM =138.(1)略 (2)略 (3)74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3.4.1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

3.4.1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

第3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重点,难点)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的相关应用.(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和“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教学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及应用.【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及应用.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几组图形,探究其中规律.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A=120°,AB=7cm,AC=14cm,∠A′=120°,A′B′=3cm,A′C′=6cm.解析:根据已知条件,两夹角相等,证两边是否成比例,即可判断是否相似.解:∵ABAC=7cm14cm=12,A′B′A′C′=3cm6cm=12,∴ABAC=A′B′A′C′,又∵∠A=∠A′=120°,∴△ABC∽△A′B′C′.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已知条件中给出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一般可以考虑判断两边所夹的角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探究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的应用 【类型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求值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B =AE AC =12,BC =6,则DE = W.解析:∵∠A =∠A ,AD AB =AE AC =12,∴△ADE ∽△ABC .∵△ADE ∽△ABC ,∴DE BC =AE AC=AD AB =12,又∵BC =6,∴DE =3,故填3.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的应用,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两三角形相似,再利用相似得出相应结论求解.【类型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证明相似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OA =1,OB =1.5,OC =3,OD =2,求证:△OAD ∽△OBC .解析:已有对顶角相等,再证两边对应成比例,即可得△OAD ∽△OBC .解:∵OA OB =11.5=23,OD OC =23,∴OA OB =OD OC,且∠AOD =∠BO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得△OAD ∽△OBC ,即证.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应先找成比例线段,再利用判定定理2证三角形相似.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此次教学过程中,对前一课时内容进行拓展.而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多出现在综合应用问题中,综合性和变化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学生应用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F E D C
B
A 3.4.1.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预备定理并能运用预备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初步识别8字型和A 字型相似图形; 【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学习难点:运用预备定理进行相似的判定
一、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若ABC ∆~
,则对应角 ,对应边 ;
即∠A= ,∠B= , =,
C ∠,
AC
C B AB
=
=
,
,;
若k B A AB =,
,
:,那么,
,,C B A ∆~ABC ∆的相似比为 。

例如:3:2:,
,
=B A AB ,那么ABC ∆和,
,,C B A ∆的相似比为 ,而'
'
'
C B A ∆~
ABC ∆的相似比为 。

若1:1:''=B A AB ,那么ABC ∆和'''C B A ∆的相似比
是 ,ABC ∆和'
''C B A ∆的关系是 。

二、探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问题1:D 、E 是ABC ∆中AB 、AC 的中点,那么ABC ∆和ADE ∆相似吗?为什么?
如相似,相似比k= .
问题2:在ABC ∆中,D 是AB 边的中点,DE//BC 交AC 于E ,那么ABC ∆和ADE ∆相似吗?为什么?(分两步:1、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
结论:1、E 点是中点(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2、若AD=DB ,DE//BC ,则ABC ∆~ADE ∆,相似比k=1:2.
问题3:在ABC ∆中,D 是AB 边上任一点,DE//BC 交AC 于E ,那么ABC ∆和ADE ∆相似吗?为什么?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猜测: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索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否也相似呢?请验证你的猜测。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1、①如图1,已知:DE//FG//BC ,D 、F 将AB 三等分。

(1)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及对应边的比。

E
D
C
B
A
(2)如果BC=6,则DE= ,FG= 。

②已知DE//BC ,CD 、BE 相交于点O ,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及对应边的比。

③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

若AB=6,BC=8,AE=2,求AF 。

提示:若△1~△2,△2~△3,则△1~△3
小结:预备定理的作用: 例2、如图,G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C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G 交对角线AC 于E ,交AD 于F ,则:(1)图中与△AEF 相似的三角形有 。

(2)图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有 。

(3)图中与△GDF 相似的三角形有 。

例3、如图,在ABC ∆中,DE//BC 。

(1) 如果AD=2,DB=3,求DE :BC 的值。

(2) 如果AD=8,DB=12,AC=15,DE=10,求AE
和BC 的长。

(3) AD=EC ,DB=1,AE=4,BC=5,求DE 。

四 小结
五 作业
六拓展1、⊿ABC 中,D 是BC 的中点,M 是AD 的中点,求A N:NC
的值.
2.如图,在ABC ∆中,M 是AC 的中点,E 是AB 上一点,且BE=3AE ,求CD
BC
的值。

比例线段字型字型相似三角形平行线⇒⎩
⎨⎧⇒8A E D C B
A
O E D C B A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M
E
D
C
B
A N
M D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