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0f12be6ba417866fb84a8e5b.png)
从公路主线外侧行车道引出的、供制动失效车辆驾驶员操纵车辆驶离主线进入制动床的专用车道。
3
沿驶离匝道方向铺设的、以一定宽度、一定厚度和一定坡度的集料,可使制动失效货车减速停车。
3
制动失效货车驶入制动床的瞬时速度。
3
设置于制动床尾部、使驶入制动床的制动失效货车进一步消能减速的设施。
3
紧邻制动床设置、供救援车辆和维护车辆使用的专用车道。
1
1
1
在距避险车道2km、1km、500m和100m处应分别设置避险车道预告标志。条件受限时,应设置至少2块避险车道预告标志。在避险车道驶离匝道入口处设置避险车道标志。同一段连续长、陡下坡存在多处避险车道时,宜在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中给出编号信息。
图7避险车道位置预告标志
在避险车道驶离匝道与主线分流鼻端应设置“刹车失灵货车专用”标志。在驶离匝道路侧应设置“禁止停车”标志。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F3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目
前
为了更好地规范普通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建设,促进避险车道建设科学化和设计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留红、孙传夏、张高强、谢梁萍、刘晓萌、张奇、梁桦林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等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等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https://img.taocdn.com/s3/m/e93b1f73804d2b160b4ec045.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等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程》标准修改单、废止《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4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公告《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等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2019年第1批,见附件1)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程》(JT/T 999-2015)第1号修改单(见附件2)业经审查通过,现予发布。
发布的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上公告。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经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复审,决定废止《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4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见附件3),废止的标准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施行。
附件:1.发布的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2.《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程》(JT/T 999-2015)第1号修改单3.废止的4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等一览表交通运输部2019年1月2日附件1:发布的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附件2:《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程》(JT/T 999-2015)第1号修改单增加以下条款:5.3.4 遇乘客威胁、袭击或抢夺方向盘等事件5.3.4.1 应立即靠边停车,拨打“110”电话报警,向运营单位报告。
5.3.4.2 当事人强行逃逸时,驾驶员应注意观察其体貌特征及逃跑方向,向公安机关提供侦破线索。
5.3.4.3 现场处置过程中,应听从公安机关指挥。
附件3:废止的4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等一览表来源: /fg/detail2096262.html。
2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交通运输部
![2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交通运输部](https://img.taocdn.com/s3/m/5088c09ec77da26925c5b074.png)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六月目次一、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2)2. 主要工作过程 (2)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1. 编制原则和标准化需求 (3)2. 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三、预期效果 (5)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6)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6)《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声屏障作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之一,由于其易实施、效果好等特点,已在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被广泛使用。
为保障公路声屏障区域内人身安全、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能够由逃生口快速撤离现场、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合理设置公路声屏障的消防安全紧急疏散出口,制定和完善公路声屏障系列相关标准。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6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6〕506号)的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计划编号:JT 2016-119 )的编制任务。
2. 主要工作过程2016年6月~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本标准起草课题组,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项目调研,资料收集。
2017年1月~2017年2月,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根据调研,建设部门建议公路逃生门侧重研究其设置的技术要求更符合行业要求和工程特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作为一个产品标准,只是对逃生门本身的结构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做了规定,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指导作用有限。
因此在调研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组与标委会充分讨论,建议将标准名称改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并把公路声屏障逃生门扩展为逃生口,将适用于公路声屏障的紧急逃生门、紧急逃生通道等多种形式的逃生设施的设置要求、结构形式和性能要求纳入标准中,从而对标准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展,标委会对此建议表示认可。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年第51号)第七章 技术规范(校对版)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年第51号)第七章 技术规范(校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71d703bcd126fff6050b1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第七章技术规范目录章节号说明100 总则101 通则102 工程管理103 临时工程与设施104 承包人驻地建设105 施工标准化200 路基201 通则202 场地清理203 挖方路基204 填方路基205 特殊地区路基处理206 路基整修207 坡面排水208 护坡、护面墙209 挡土墙210 锚杆、锚定板挡土墙211 加筋土挡土墙212 喷射混凝土和喷浆边坡防护213 预应力锚索边坡加固214 抗滑桩205 河道防护300 路面301 通则302 垫层303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基层304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基层305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基层306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基层307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308 透层和黏层309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310 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311 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312 水泥混凝土面板313 培土路肩、中央分隔带回填土、土路肩加固及路缘石314 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400 桥梁、涵洞401 通则402 模板、拱架和支架403 钢筋404 基础挖方及回填405 钻孔灌注桩406 沉桩407 挖孔灌注桩408 桩的垂直静荷载试验409 沉井410 结构混凝土工程411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412 预制构件的安装413 砌石工程414 小型钢构件415 桥面铺装416 桥梁支座417 桥梁接缝和伸缩装置418 防水处理419 圆管涵及倒虹吸管涵420 盖板涵、箱涵421 拱涵500 隧道501 通则502 洞口与明洞工程503 洞身开挖504 洞身衬砌505 防水与排水506 洞内防火涂料和装饰工程507 风水电作业及通风防尘508 监控量测509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与地质预报510 洞内机电设施预埋件和消防设施600 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601 通则602 护栏603 隔离栅和防落网604 道路交通标志605 道路交通标线606 防眩设施607 通信和电力管道与预埋(预留)基础608 收费设施及地下通道700 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701 通则702 铺设表土703 撒播草种和铺植草皮704 种植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705 植物养护和管理706 声屏障第100章总则第101节通则101.01范围1.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项目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施工与管理。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避难与救援预案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避难与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b63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c.png)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避难与救援预案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然而,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避难与救援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路隧道应急避难预案1.隧道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在每个隧道入口、出口、隧道内等关键位置安装隧道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实时获取隧道内部环境数据,如氧气浓度、温度、火灾、烟雾等情况,并及时报警。
2.应急疏散通道设置公路隧道应设置多条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疏散的顺畅和迅速。
同时,在通道内设置防火门、疏散标志等设施,以提供疏散途中的保护和指示。
3.疏散演练定期组织隧道疏散演练,让隧道内的工作人员和过往车辆的驾驶员熟悉疏散路线和应急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和人员的自救能力。
4.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公路隧道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是确保隧道内外空气流通畅通的关键。
科学的通风系统能够减少烟雾的扩散和污染,提供疏散过程中的舒适环境。
二、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救援预案1.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隧道内设备应自动报警并将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
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如疏散人员、阻止车辆进入事故现场等,确保事故不进一步蔓延。
2.应急车辆及救援设备配备为应对各类事故,隧道应随时配备应急车辆、消防救援车辆、救援装备等,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事故处置协调机制隧道应与相关部门建立事故处置协调机制,及时调动救援力量,并组织协调各方合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4.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三、总结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避难与救援预案的建立对于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完善的预案,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快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公路隧道逃生通道
![公路隧道逃生通道](https://img.taocdn.com/s3/m/159839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7.png)
公路隧道逃生通道公路隧道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出行方式,然而,在日常使用和突发情况下,隧道内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能力,保障行车安全。
本文将探讨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重要性、设计要点以及如何提高逃生通道的效能。
一、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重要性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设置对保障行车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隧道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人们的逃生面临很大的困难。
而逃生通道的设置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疏散的通道,增加逃生的机会。
其次,逃生通道也可以用于救援人员的进入,以便及时进行灭火、抢救伤员等工作。
因此,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设置对提高隧道安全,减少伤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设计要点在设计公路隧道逃生通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通道的位置应该便于人们触达。
通常情况下,逃生通道应设置在道路两侧,距离出口适中。
其次,通道的通风和照明设施要齐全,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逃生通道内部应该有足够的照明光线,确保人们在黑暗环境中也能够辨识出逃生路径。
此外,通道应该设有紧急电话或求救装置,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外界沟通。
最后,逃生通道的出口应该通向安全的区域,远离火灾或事故现场,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提高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效能为了提高公路隧道逃生通道的效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逃生通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逃生意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开展逃生通道的使用培训和演练活动,让人们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其次,隧道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逃生通道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通道设施的完好性。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通道始终处于可用状态。
再次,可以借鉴智能化技术,例如在逃生通道内进行视频监控,及时观察和反馈隧道内部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在逃生通道内设置紧急求生物资储备,例如急救箱、防毒面具等,提高人们在逃生过程中的应急能力和生存几率。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8317d1df111f18583d05ab7.png)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山区公路克服高差设置连续长陡坡难以避免。
连续长大下坡和重型车辆的结合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而我国货车制动性能相对较差,超载超限又加剧了危险。
近年来,我国的事故统计表明,山区公路的事故主要集中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而且事故后果严重。
目前许多事故频发的连续长大下陡坡被驾驶员喻为“死亡之路”或“通天之路”。
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是连续制动导致刹车毂温度急剧上升,引发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严重时会完全丧失制动,进而引发车辆失控。
根据国外的经验,解决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的工程方法之一是修建避险车道。
在欧美国家,避险车道已有60余年的使用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我国避险车道起步较晚,1998年,京藏高速(G6)北京段(原八达岭高速公路)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避险车道。
近年来,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引发的交通事故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国内避险车道设置数量也增长较快,我省山区普通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也设置了多条避险车道。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避险车道方面的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条文虽然明确提出连续长下坡应设置避险车道,但缺乏设置条件、铺装材料、几何结构尺寸及附属设施等关键内容的技术要求,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基本参照国外的标准,并加入设计或管理人员的主观想法进行设计。
尽管现有的避险车道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设置经验有限,且缺乏指导避险车道设计的规范,避险车道设计缺陷也引发了一些安全、救援困难等问题:如避险车道设施位置不合适或角度过大引起失控车辆驶入困难;几何线形的不合理或附属设施设置不当导致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却发生侧翻、冲出避险车道或冲撞端头防撞墙等二次事故;因未设置辅助救援设施,事故车辆不能尽快拖离避险车道,导致失控车辆连环相撞。
另外铺装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制动效果不佳也是避险车道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隧道逃生通道设置方案
![隧道逃生通道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db8911a300a6c30c229fc4.png)
四川巴中至南充至广安(川渝界)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隧道逃生管道设置方案报审表承包单位: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TJ3监理单位: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编号:TJ3-4 -015监表:08四川巴中至南充至广安(川渝界)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隧道逃生管道设置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巴南广高速公路TJ3-4分部2014年6月巴南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鹞儿岩隧道逃生管道设置方案一、目的根据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组织编写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并参照巴广渝公司有关文件要求。
为加强鹞儿岩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确保隧道掘进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适用范围1.本方案适用于巴南广高速鹞儿岩隧道掘进施工,要求隧道施工时在Ⅳ、Ⅴ级及以上围岩地段必须预先设置逃生通道及救生管道,以确保隧道掘进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掌子面距仰拱之间的安全步距不得小于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距离。
在隧道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通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通道距离开挖掌子面应不大于15m。
三、材质及设置要求1.保障逃生通道的刚度、强度及抗冲击能力。
通常使用的逃生钢管采用内径φ600mm壁厚10mm的热扩无缝钢管,管节长度6m,也可以使用通过验证后,使用其它新材料制成的逃生通道,但必须满足相应的安全性能要求。
2.为便于安装及拆装,在每节钢管距端头1.5m处各设一个吊环、焊接在同一纵断面上。
在吊环垂直方向,位于钢管1/2高度处的管端焊接连接钢板,中间设连接孔,用U型插销将两节钢管连接,钢管连接细部构造(尺寸单位:cm)如下图所示:为3.为保证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对采用的材质管材,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头的牢固,并经试验室具体试验后,方可用于隧道中。
4.施工现场应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等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道外,应同时备足1米、2米、3米短节管道、转接接头(135°)等。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隔音墙与屏障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隔音墙与屏障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d891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3.png)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隔音墙与屏障设计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隔音墙与屏障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隔音墙与屏障的功能是降低公路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本文将以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隔音墙与屏障设计为主题,探讨其设计原则、材料选择、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原则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隔音墙与屏障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噪音控制原则:隔音墙与屏障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公路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噪音来源、噪音传播路径等因素,合理选择合适数量和位置的隔音墙与屏障。
2.结构强度原则:隔音墙与屏障的设计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承受风压、震动和外力等不利环境因素。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使用寿命原则:隔音墙与屏障的设计需要考虑其使用寿命,以保证其长期有效的噪音控制效果。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以提高隔音墙与屏障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材料选择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隔音墙与屏障的材料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吸音性能: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吸音性能,以有效降低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通常采用吸音隔音板、吸音垫等材料,具有较高的吸声系数。
2.抗腐蚀性能:由于公路交通环境的特殊性,材料应具备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以防止因环境气候和车辆尾气等因素导致的材料的损坏。
3.耐久性能:由于隔音墙与屏障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久性能,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紫外线、酸雨等。
施工要求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隔音墙与屏障的施工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结构连接:隔音墙与屏障的结构连接应牢固可靠,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适当的连接件和固定方法,以适应风压和振动等不利环境因素。
2.防水措施:由于隔音墙与屏障通常位于公路两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以防止雨水渗透和土壤侵蚀。
可使用防水涂料、防水板等材料,确保结构的防水性能。
3.表面处理:隔音墙与屏障的表面处理应考虑美观和环保要求。
可以采用涂料、石材等材料进行表面装饰,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ff2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7.png)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第一章概述为了确保公路隧道中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可以迅速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地带,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本文档适用于某公路工程隧道。
第二章逃生设备及应急通道1. 逃生设备(1)有序排列的逃生标志,以便在低照明状况下能清晰辨认。
(2)隧道内部设有灭火器、应急电话、应急照明设施等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指导。
(3)隧道内配备应急医疗设施,包括急救箱、紧急医疗联系人等。
2. 应急通道(1)隧道两侧设有足够宽度和高度的逃生通道,通道内应保持无障碍状态,并安装紧急照明设施。
(2)通道设有防火门,确保火势无法蔓延至逃生通道。
第三章预案执行1. 报警与通知a. 第一时间内,发现隧道内有煤气泄漏、火灾、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并告知事发位置。
b. 应急指挥中心收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救援。
c.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通知隧道出口的相关单位,确保隧道两端的出口保持畅通的状态,以便人员撤离。
2. 逃生指引a. 隧道内的应急照明设施会提供照明,人员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前进到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安全地带。
b. 如遇到短暂的停电,应尽量保持冷静,紧握逃生人员的手臂,紧跟前行。
c. 切勿盲目奔跑,以免引起踩踏事故。
d. 如遇烟雾弥漫,应蹲下或趴下,贴近地面逃生,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3. 紧急疏散a. 当达到安全地带后,逃生人员应按照现场指示和救援人员的指引有序疏散,保持秩序和谨慎。
b. 切勿返回隧道或逆行。
4. 救援与医疗a. 救援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助和转运。
b. 有序安排伤员的医疗救治,将伤员送往附近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第四章预案测试与演练为确保员工熟悉逃生流程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定期进行逃生演练和模拟测试。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报警流程、逃生指引、疏散流程等,以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第五章预案的修订与更新随着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隧道逃生预案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声屏障基础验算的说明
![声屏障基础验算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239817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c.png)
声屏障基础验算的说明xx⾼速xx互通AK1+600-AK2+000声屏障基础抗风稳定及连接件验算的说明⼀、概况1、声屏障结构参数声屏障⾼3.0m,纵向每2m⼀个单元,每4m设置⼀个Φ1m的挖孔桩基础(桩基长度根据⽔平承载⼒计算确定,桩长取8.0m)。
声屏障与桩基础间通过⾼60cm的地系梁(宽度40cm)连接,系梁采⽤C30混凝⼟。
声屏障⽴柱采⽤HW150×150×7×10mm的H型钢,⾼度3.0m,纵向间距2m;每2延⽶单元声屏障⾯积5.88m2,⾯密度80kg/m2~100kg/m2。
路基声屏障⽰意图桥梁声屏障与护栏底座连接⽰意图2、⼟体参数(1)根据《xx互通⼯程地质勘查报告》,原地表⼟为软塑黏⼟,查阅“岩⼟物理⼒学试验统计表”,其液性指数I L=0.52,内摩擦⾓φ=6.8°,凝聚⼒c=17.6kPa。
⼟体的综合内摩擦⾓φ0=atan(tan(φ)+c/(h×γ))=30.2°(上式中h=2m,γ偏安全取19kN/m3)。
(2)根据⼟质类别“软塑黏⼟”查阅《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表P.0.2-1,软塑黏⼟的⾮岩⽯地基⽔平向抗⼒系数m=5000kN/m4~10000kN/m4。
由于路基侧为⼀条排⽔沟,⾬季时路基受⽔浸泡液性指数变⼤,本次m值按软塑性黏⼟取4000kN/m4。
基础底⾯的地基系数m0=7500kN/m4。
(3)⼟体容重对于路基填⼟γ取19kN/m3,⽽原地⾯⼟体由于地下⽔⽔位较⾼,⼟体容重采⽤浮容重γ=9KN/m3。
3、路基参数路基宽度10.5m,路基横断⾯组成为75cm(⼟路肩)+100cm(硬路肩)+2×350cm(⾏车道)+100cm(硬路肩)+75cm(⼟路肩)=1050cm。
路基边坡坡⽐1:1.5(路基边坡与⽔平⾯夹⾓为33.7°)。
声屏障段落路基⾼度为2.9m~4.5m。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7cd36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d.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2.01.13•【文号】交规划发[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0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水运,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沿海主要港口管理局、港口企业,部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明确“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
本规划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前言一、形势与要求(一)公路水路交通环保的主要成绩(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三)“十二五”新形势和新要求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和重点(一)发展目标(二)发展重点四、主要任务(一)行业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二)行业环保监管体系建设(三)行业环保科研体系建设(四)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五)公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六)水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七)废弃物循环利用五、政策措施(一)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二)强化行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四)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前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声屏障)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声屏障)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ca6c15caaedd3383c4d3c1.png)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声屏障)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工程概况 (1)2.工程管理目标及违约责任 (1)3.工程特点 (2)4.工程难点 (3)5.编制依据 (3)第二章、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 (4)1.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总说明 (4)2.声屏障施工测量 (6)3.城市声屏障砼基础施工 (7)4.农村声屏障砼基础施工 (13)5.声屏障制作 (13)6.声屏障安装 (17)第三章、施工质量及保证措施 (22)1.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 (22)2.声屏障砼基础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2)3.声屏障制作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4)4.声屏障包装、运输、卸货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4)5.声屏障安装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5)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26)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6)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6)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7)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7)5.周围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29)6.渣土“渣土垃圾”整治措施 (29)第五章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及保证措施 (30)1.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30)2.施工进度控制方法 (30)3.施工进度计划表 (30)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0)第六章、施工总体布置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 (32)1.现场施工总体安排 (32)2.劳动力计划表 (32)3.主要施工机械表 (33)4.施工总平面布置 (33)第七章、声屏障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35)1.交通方案组织原则 (35)2.施工占道立面示意图 (37)3.施工占道平面布置图 (38)第八章、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及拟派主要管理人员 (40)1.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管理网络如下 (40)2.拟派项目管理人员 (40)第九章、公司近二年完成道路设施工程业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说明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外环线噪音治理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声屏障)1.2工程范围:外环线(某路-某路)1.3工程内容:某大道浦发绿地城1段城市大型声屏障加上某和某大道沿线12段农村声屏障,合计13段。
交通运输系统的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要求
![交通运输系统的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0f95f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交通运输系统的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系统对于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公路、铁路、航空还是水路交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危险,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人员疏散和应急逃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的要求。
一、规划与设计在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的要求。
首先,交通设施的建设应满足逃生通道的需求。
例如,在地铁站、车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的规划中,应设置充足的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其次,在道路和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中,应合理设置紧急停车带和紧急车道,以便应急车辆顺利通行,并确保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二、应急设备与装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交通运输系统应配备应急设备与装备。
例如,交通工具中应配备灭火器、逃生锤等紧急工具,以便乘客在遇到火灾或事故时能够及时自救。
同时,交通运输系统应配备安全设施,例如放置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地铁和轻轨系统中,应设置避难所和应急报警装置,便于乘客及时获得帮助。
在飞机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应配备救生艇、救生衣等应急装备,并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习,提高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三、人员疏散管理交通运输系统在日常运营中,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员疏散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和队伍,明确各级组织的责任和职责。
例如,在地铁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逃生与人员疏散的组织与协调。
其次,要加强对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乘务员、驾驶员等应急救援人员应针对不同紧急情况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要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应急预案的执行力度,并不断完善改进。
四、信息发布与沟通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布信息和与相关部门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交通运输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指示牌、广播系统、电子屏幕等,及时向乘客提供关于疏散方向、安全区域等信息,避免产生恐慌和混乱。
2023年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
![2023年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1d2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b.png)
06
应急救援协作
Emergency rescue cooperation
1. 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军警协作的沟通协作机制是保障隧道逃生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军队和警察部门应建立联络通道,定期召开会议,并确定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协同行动。
2. 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军警双方应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支持逃生行动。通过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交流隧道状况、人员分布和道路情况等关键信息,实时掌握救援进展,确保合理安排各方力量,提高逃生效率。
motor vehicle driver
Emergency plan
指挥中心行动
指挥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行动指挥组,由军警高级指挥官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以确保协调一致且高效的逃生行动。
指挥中心应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和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情况,并与事故现场、救援车辆、医护人员等各方进行联络和指挥。
1. 逃生路线规划 根据隧道的特点和结构,确定主要逃生通道和备用逃生通道,并标识明确的出口指示牌。同时,为了确保逃生的安全性,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逃生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2. 应急照明设施 在隧道内配备应急照明设施,如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逃生者能够清晰地辨别方向,减少混乱和恐慌的可能性,并提供足够的光线来检查和处理可能的伤害。
军警应当在隧道内和外设立有效的通信系统,以便及时了解逃生情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在紧急情况下,军警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逃生行动,并指挥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逃生过程有序进行,减少人员伤亡。
军警在逃生过程中应当维持秩序和安全。他们应指导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有序行动,确保没有人员拥挤和踩踏的情况发生。军警还应当与其他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地震等,确保隧道内的人员安全撤离。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c43e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6.png)
信息报告与发布
建立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隧道逃生事故 情况和救援进展。
配合媒体和当地政府宣传部门,及时发布准确、透明的信息 ,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事故调查与总结
对隧道逃生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 出改进措施。
对事故救援过程和预案实施进行总结评估,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08
附录
相关应急预案文件
预案文件
包括逃生路线图、应急照明灯具安装位置图、应急电话设置位置图等。
逃生出口布置图
包括隧道内逃生出口的布置、隧道内应急通道的布置等。
相关照片及示意图
隧道入口照片
隧道入口处照片,包括隧道入口处的地形、地貌及周边建筑物等 。
维护社会稳定
隧道作为交通要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 义。在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援,保 障交通畅通,维护社会稳定。
编制依据
1 2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行业标准及规范
如《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施工规 范》、《隧道抢险救援指南》等。
应急物资的种类与数量
逃生设备
救援设备
如防毒面具、呼吸器、逃生绳、手电筒等;
如生命探测仪、急救箱、多功能救援担架等 ;
施工设备
如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
其他设备
如发电机组、抽水机等。
应急物资的储存与保管
分类储存
将各种应急物资按使用类别分 类储存,并明确标识;
安全措施
确保储存场所的安全,如防火、 防水、防潮等;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a809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5.png)
某公路工程隧道逃生应急预案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CT •引言•隧道概况•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物资及装备•应急预案启动及响应程序•人员逃生及救援方案•安全警示及宣传教育•预案演练及评估改进01引言010203确保隧道内人员的安全,减少人员伤亡保障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安全目的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路工程安全标准》其他相关法规和规定01020304编制依据0102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内作业人员、过往车辆及行人等遇险情况的应急处置适用于某公路工程隧道的逃生应急工作02隧道概况010*******45%50%75%85%95%隧道名称:XX公路隧道隧道长度:XX公里隧道宽度:XX米隧道高度:XX米隧道位置:位于XX公路沿线隧道基本情况隧道周边地形隧道周边交通隧道周边建筑物隧道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有山岭、河流、村庄等。
隧道所在公路交通流量大,周边道路网发达。
隧道周边有居民区、工厂、商业区等建筑物。
隧道周边环境80%80%100%隧道内设施情况隧道内设有LED照明灯具,确保隧道内亮度充足。
隧道内设有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同时还有紧急呼叫装置、安全出口等安全设施。
隧道内设有通风机、通风口等设施,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
照明设施安全设施通风设施03应急组织及职责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应急指挥部组成及职责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开展。
各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
负责全面统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各方面资源。
负责现场的专业救援工作,如搜救、医疗救治等。
专业救援队志愿者队伍专家组协助专业救援队,提供后勤保障、疏散人员等辅助工作。
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确保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30201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工程管理部门与安全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内部联动与政府、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和保护
![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和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5bbbd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和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应急疏散问题日益凸显。
在紧急情况下,有效的疏散通道是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和保护,以提供更安全的疏散环境。
一、合理布局疏散通道合理布局疏散通道是保障疏散效率的基础。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定适当的通道数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用途,确定合理数量的疏散通道。
建筑设计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每个疏散出口的搬运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1.2 划定明确的疏散路线对于建筑物内部,应划定明确的疏散路线标识,并确保其易于辨认和遵循。
在重要位置,例如楼梯口和走廊交叉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引导疏散人员快速找到出口。
1.3 分散设置疏散通道为了增加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应在建筑物内合理分散设置疏散通道。
这样可以减少拥挤和堵塞,提高疏散速度,并降低事故风险。
二、保护疏散通道的安全除了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外,保护疏散通道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2.1 确保通道畅通无阻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垃圾箱等物品。
同时,应定期检查通道是否被堵塞,如有问题及时清理。
2.2 安装适当的照明设备在疏散通道中应安装适当数量和位置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应选用高亮度、低能耗的照明设备,以便在断电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2.3 配备紧急疏散设施在疏散通道中应配备紧急疏散设施,如安全门、隔离帘等,以应对可能的灾害情况。
这些设施应易于使用,能够快速打开,提供安全通道供人员疏散。
2.4 安装疏散标识和应急照明应在疏散通道周围和重要位置设置疏散标识和应急照明。
疏散标识应清晰可见,指示疏散方向,应急照明应能够在电力中断时提供照明。
三、加强应急疏散通道管理除了合理布局和保护疏散通道外,加强应急疏散通道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
3.1 建立应急疏散通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应急疏散通道管理制度,包括通道巡查、维护和修复等。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https://img.taocdn.com/s3/m/1c359d988762caaedd33d4de.png)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六月目次一、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2)2. 主要工作过程 (2)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1. 编制原则和标准化需求 (3)2. 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三、预期效果 (5)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6)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6)《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声屏障作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之一,由于其易实施、效果好等特点,已在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被广泛使用。
为保障公路声屏障区域内人身安全、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能够由逃生口快速撤离现场、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合理设置公路声屏障的消防安全紧急疏散出口,制定和完善公路声屏障系列相关标准。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6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6〕506号)的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计划编号:JT 2016-119 )的编制任务。
2. 主要工作过程2016年6月~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本标准起草课题组,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项目调研,资料收集。
2017年1月~2017年2月,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根据调研,建设部门建议公路逃生门侧重研究其设置的技术要求更符合行业要求和工程特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作为一个产品标准,只是对逃生门本身的结构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做了规定,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指导作用有限。
因此在调研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组与标委会充分讨论,建议将标准名称改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并把公路声屏障逃生门扩展为逃生口,将适用于公路声屏障的紧急逃生门、紧急逃生通道等多种形式的逃生设施的设置要求、结构形式和性能要求纳入标准中,从而对标准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展,标委会对此建议表示认可。
交通部关于进—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
![交通部关于进—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0f8c29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b.png)
交通部关于进—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5.10.27
•【文号】交公路发[2005]495号
•【施行日期】2005.10.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
正文
交通部关于进—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
(交公路发[2005]495号)
各有关单位:
公路紧急报警设施是保证用户及时准确地向公路管理部门报告公路上发生意外事故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尽快处理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措施。
为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营维护费用,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等公共资源,我部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03)中“公路两侧应设置紧急报警设施”的规定修订为“公路两侧应合理设置紧急报警设施”。
为合理执行此条规定,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有效运用。
(一)新建公路项目应根据相邻地区已通车项目的紧急报警设施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合理设置紧急报警设施,原则上不再设置紧急报警电话,确有需要的可以设置。
对于长和特长隧道等特殊地段,应加强设置紧急报警设施,以保证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传出。
(二)取消紧急电话设置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专用服务电话的宣传和管理,例如增加救援电话的标志牌和宣传材料,或采用在通行卡
上印刷紧急电话信息等形式,向用路者公告救援电话号码,以保证发生意外事故后,相关信息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到有关管理部门和救援单位。
交通部
二00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次
一、工作简况 (2)
1. 任务来源 (2)
2. 主要工作过程 (2)
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3)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
1. 编制原则和标准化需求 (3)
2. 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3)
三、预期效果 (5)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6)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
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6)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声屏障作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之一,由于其易实施、效果好等特点,已在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被广泛使用。
为保障公路声屏障区域内人身安全、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能够由逃生口快速撤离现场、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合理设置公路声屏障的消防安全紧急疏散出口,制定和完善公路声屏障系列相关标准。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6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6〕506号)的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计划编号:JT 2016-119 )的编制任务。
2. 主要工作过程
2016年6月~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本标准起草课
题组,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项目调研,资料收集。
2017年1月~2017年2月,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根据调研,建设部门建议公路逃生门侧重研究其设置的技术要求更符合行业要求和工程特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作为一个产品标准,只是对逃生门本身的结构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做了规定,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指导作用有限。
因此在调研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组与标委会充分讨论,建议将标准名称改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并把公路声屏障逃生门扩展为逃生口,将适用于公路声屏障的紧急逃生门、紧急逃生通道等多种形式的逃生设施的设置要求、结构形式和性能要求纳入标准中,从而对标准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展,标委会对此建议表示认可。
在此基础上编制组完成了项目研究的详细技术方案及实施计划,完成《公路
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标准草案。
2017年3月~2017年5月,进行资料汇总、评价,编制完成《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征求意见稿)。
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王彦琴、魏显威、刘欢、黄述芳、袁旻忞。
工作内容如下表。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1. 编制原则和标准化需求
本标准的修订工作遵循“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适用性”的原则,尽可能全面反映我国公路声屏障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科研成果,并注重标准的适用性和协调性。
标准内容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和表述。
公路声屏障目前国内已经形成系统化的标准体系,但关于声屏障逃生口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不能充分反映声屏障工程特点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此标准,以完善声屏障工程建设和管理标准体系,为交通事业发展的决策、规划以及交通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标准主要内容依据
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是为保障公路声屏障区域内人身安全、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能够由逃生口快速撤离现场、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合理设置的公
路声屏障的安全紧急疏散出口。
逃生口设置的合理性是声屏障建设最关键的环节,逃生口设置位置是否合理,结构形式是否合适,设置标志是否清晰,声学设计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关系到紧急情况下人身安全。
据此本标准在立项阶段协议书规定,《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的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已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现状调查;(2)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设置条件研究;(3)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基本要求;(4)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性能要求。
编制组通过对紧急逃生门的调研,发现《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作为产品标准,标准只是对逃生门本身的结构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做了规定,对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门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指导作用有限。
根据调研,建设部门建议公路逃生门侧重研究其设置的技术要求更符合行业要求和工程特点。
因此在调研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组与标委会充分讨论,建议将标准名称改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并把公路声屏障逃生门扩展为逃生口,将适用于公路声屏障的紧急逃生门、紧急逃生通道等多种形式的逃生设施的设置要求、结构形式和性能要求纳入标准中,从而对标准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展,从而更有利于指导和规范公路声屏障建设工作,标委会对此建议表示认可。
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召开了初审会,会上专家一致同意将标准名称改为《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要求》,确定了公路声屏障紧急逃生口设置的一般要求、结构形式、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等作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包括七章内容,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要求、结构形式、性能要求、安全要求。
(1) 一般要求
公路声屏障逃生口主要用于发生紧急情况下从公路行车一侧穿过声屏障,逃往路外安全地带。
根据逃生时间需要,参照JT/T 646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其设置位置,即:当声屏障连续长度大于1000m时,应至少每隔500m设置1处逃生口。
公路声屏障逃生口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声屏障结构特点及公路外侧条件,可采用逃生门、逃生通道等形式。
设置了逃生口的声屏障,其整体降噪性能、力学性能、结构安全性、景观等应满足JT/T 646.4声屏障的相关规定。
逃生门作为声屏障的一部分,其设置应不影响公路声屏障的整体降噪性能、力学性能、结构安全性、景观,因此逃生门的设置应符合JT/T 646中的相关规定。
(2) 结构形式
公路声屏障逃生门主要用于紧急情况疏散人群,因此结构形式要求门扇采用轻量化设计,并可由一人通过推压方式迅速开启,便于紧急情况逃生。
逃生门的几何尺寸应至少满足一个成年人轻松通过,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室内消防安全疏散门的尺寸规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因此规定逃生门高度应不小于1.8m,宽度应不小于0.9m。
同时逃生门不应设置门槛,以方便紧急情况的通行。
逃生口主要是通过前后两个声屏障来实现声屏障降噪功能不受影响,同时开启一个通道便于紧急情况通行,因此其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1m,以满足通行。
(3) 性能要求
逃生门作为公路声屏障的一部分,其声学性能、力学性能、防腐性能等符合JT/T 646.4的要求。
(4) 安全要求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行车道人员能够紧急快速疏散,对公路声屏障逃生口的安全提出了要求,特别对逃生门的标志、标识、使用方法和开启方式,以及穿过声屏障后的安全区域的应具备通行条件。
三、预期效果
本标准在编制时参考了国外有关公路声屏障的设计手册、技术指南。
结合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特点,标准中的设计方法符合我国公路交通噪声影响特点,可用于指导公路声屏障逃生口的设置。
同时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加强公路沿线声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无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无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