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75岁及以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75岁及以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全文)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冠心患者群的生活质量和二级预防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运动康复是心血管康复的核心措施之一,是指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处方或运动指导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机体运动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康复手段。
为推动我国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保证运动康复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特组织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及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与帮助。
年龄≥75周岁人群;"稳定性冠心病"的人群范畴,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后稳定期、无症状缺血性心脏病,以及痉挛性心绞痛和微血管病性心绞痛[1,2,3]。
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人群特点及运动康复获益的证据高龄冠心病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其特点是共病多,并发症多,合并用药多,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增多,病情往往比较复杂。
除了常合并心肺功能障碍、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外,还常合并肌肉减少症、认知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情绪睡眠障碍、膝或髋关节损伤及股骨头坏死等。
同时由于生理性的退行性改变,运动耐量减退,运动能力下降,机体平衡性、协调能力下降,视觉、听觉功能减退。
因此,高龄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时不能仅关注一个脏器,还需要兼顾全身各器官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做好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管理,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QOL)为首要目标,同时做好二级预防工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改善远期预后。
高龄冠心病患者康复获益的资料尚少。
一项研究连续观察了54例75岁以上心脏康复患者,在完成心脏康复和运动训练项目后,患者运动耐量增加39%(MET:4.4比6.2)(MET为代谢当量),总胆固醇水平下降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6%,焦虑评分下降66%,抑郁评分下降56%,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增加29%[4]。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
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
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荟萃分析显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15%~28%,心源性死亡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
同时,其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结局得到了极大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尚未得到控制,使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其发病后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医疗开支不堪重负。
因此,开展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在中国非常迫切。
目前我国心脏康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全国90%以上的心血管科没有开展心脏康复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心血管预防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文就“共识”内容给予一定的解读。
1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心脏康复的定义为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国际上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运动康复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已经得到国际专业协会的推荐,200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心脏康复和运动生理工作组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下属运动心脏康复和预防分会建议,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运动锻炼应作为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应用于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
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ⅠA类推荐[2]。
我国一项对35~74岁城乡居民15 518人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患者约400万,且随着年龄增高呈增加态势,有临床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3]。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处于发展阶段,仅在少数地区开展,未得到大多数地区及医院的重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得不到规范的运动康复指导,因而反复发病、住院,增加了医疗负担,甚至出现不恰当运动引发猝死等不良事件。
为了促进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发展,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将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定义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研究现状运动分耐力运动、抗阻运动、弹性运动。
耐力运动可最大程度地增加最大摄氧量(VO2max),有氧运动为其中一种运动方式,建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辅助抗阻运动和弹性运动。
进行运动康复,首先应关注安全性问题。
2007年AHA发布,进行60 000~80 000 h的运动训练,发生运动康复严重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猝死)者仅1例[4]。
HF-ACTION研究[5]同样证实有氧运动对于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各级医疗机构运动康复实施原则
✓低危的CCS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心脏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包括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在医学监护(包括血压、血氧、心电、呼吸和 症状等)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患者能耐受运动训练且运动安全可控时建议 转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通过远程医学指导患者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
附件3:计算1RM方法及抗阻训练负荷确定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 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天津中研附院 Dr. HAN
背景
CCS心脏康复概述
CCS定义
✓CCS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过程,其临床类型包括: (1)疑似冠心病,伴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和(或)呼吸困难; (2)新发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冠心病; (3)ACS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1年,无症状或症状稳定; (4)初诊或血运重建后>1年; (5)怀疑血管痉挛或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心绞痛; (6)筛查时发现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CCS患者通过维持健康的生
✓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应通过定期随访持续动态观察CCS患者的 运动耐受性,并依据心肺运动试验等评估结果判断运动耐力变化,为CCS患 者制订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随访
不同类型CCS患者运动康复随访时间节点与项目建议
附件1:Duke活动状态指数(DASI)
附件2:自我感觉劳累程度评分
活方式、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等可促进病情稳定或症状好转,减少急性 冠状动脉事件再次发生,控制远期心血管病风险,改善预后。
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指应用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各种心脏疾 病的综合性医疗措施,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其措施包括医学评估、运动处方、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 式指导等,为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社 会综合医学干预。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摘要以运动康复治疗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对稳定性冠心病疗效确切,目前已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在临床实践中正逐渐推广和普及。
近年来国内外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技术规范和护理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康复师护理联盟组织相关专家撰写本共识,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和护理实践的快速规范发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1]。
研究显示,心脏康复(cardiacrehabilitation,CR同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全因病死率降低8%~37%,心血管病死率降低7%~38%[2];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出基于运动的康复治疗与心血管疾病全因病死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运动康复可使不良事件减少20%~30%[3]z有效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CR 已被中华医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ESC等多个权威学会纳入临床指南,推荐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康复(A类证据/1级推荐)[4,5]。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coronaryarterydisease z SCAD)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是冠心病康复治疗和护理实践的重要阶段[6]。
本共识对稳定性冠心病在心脏康复评估、运动危险分层、运动处方、物理治疗与护理实践等核心环节明确流程和方法要点,通过康复团队合作,致力于推动稳定性冠心病在住院期、门诊康复和家庭康复过程中,高质量实施康复治疗和护理,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强调SCAD的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2021年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1年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是一门融合了心血管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学科体系,为心血管疾病(CVD)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
CR在发达国家已开展多年,其疗效已获得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均将CR列为CVD防治的Ⅰ级推荐[1, 2, 3, 4]。
日本、美国、欧洲、部分亚洲国家认识到CR对冠心病防治的重要价值,均将之纳入医疗保险。
然而CR在我国发展缓慢,迄今绝大多数的医院没有开展相关工作。
主要原因包括3个方面:(1)患者方面:由于家庭距离医院较远或活动能力受限或工作时间受限等诸多实际问题,无法到医院接受CR治疗;(2)医疗机构:医院缺乏足够的空间、设备以及专业人员,使医院建设CR中心能力受限;(3)政策方面:目前CR服务在大部分地区未纳入医保支付,部分患者无法或不愿意自付CR费用。
欧美国家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虽然有很好的医保政策支持,也只有40%的患者接受CR[5]。
自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探索家庭心脏康复(HBCR)模式对CVD预后的疗效。
2010年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低危患者,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centerguided hom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CHBCR)模式和心脏康复中心(center-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CBCR)模式在死亡、心血管事件、运动能力和可纠正危险因素方面获益相似,而且CHBCR的依从性优于CBCR[6]。
CHBCR将医院和家庭链接起来,患者的系统评估均在医院完成,患者实施CR的场所在家庭,通过自我监测和管理实现CR。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和生活能力的过程。
二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采取药物、运动、饮食等方面的干预措施,预防病情加重和复发。
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对于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依从性等方面。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的深入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心脏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等。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营养康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控制饮食。
戒烟限酒: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以改善心血管健康。
药物管理:对患者进行药物调整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
最近,中国专家们发布了一份关于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共识。
这份共识对于那些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为他们提供了如何进行康复以及如何预防病情再次恶化的建议。
让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它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在这份共识中,专家们强调了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重要性。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心理支持、营养建议等方式来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最新心脏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制作流程
发起人:胡大一教授 组织:
➢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 ➢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 ➢ 全国各省心脏康复和心血管专家参与,3次讨论定稿
专家写作团队 发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四期
心脏康复治疗的历史
心脏康复是心脏病慢性期治疗的 最佳载体——包含二级预防
开展心脏康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人员基本要求
➢ 心脏康复医师1名和心脏康复治疗师1-2名、护士1名 ➢ 心理师、营养师可专职或兼职
场地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必备设备包括四个部分
➢ 常规急救设备 ✓ 除颤仪 ✓ 抢救车
➢ 评估设备 ✓ 运动负荷心电图或运动心肺仪
➢ 监护设备(可选) ✓ 遥测运动心电监护系统,有一定的抗运动干扰能力
➢ 运动训练设备(可选) ✓ 固定踏车、跑步机 ✓ 弹力带
对心脏康复医师的要求
康复医师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熟练掌握运动康复适应证和禁忌证,能恰当地危险分层 对运动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能正确处理 能正确解读运动试验的相关数据,能根据运动试验结果开
具个体化运动处方,并能顺利实施运动方案 具备总结与科研能力,积累数据,促进心脏康复发展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现状
全国仅有数家心脏康复中心或康复科内心脏康复小组 更关注肢体康复和神经康复 更关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使用率非常低
– 医师缺乏意识和相关知识 – 患者缺乏意识,但非常期待 大医院因空间和人员不足,心脏康复发展受限,社区 心脏康复有发展空间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具体内容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获益(IA)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 ( 运动康复 )
总死亡率
↓ 8%-37%
心血管死亡率 ↓ 7%- 38%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一、定义和循证医学证据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是一门融合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的专业防治体系,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全程的综合管理与服务。
是集预防、治疗、康复、随访一体化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模式,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目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基石。
20 世纪80 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 、心血管病死率7%~38%。
另有诸多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都可从心脏康复项目中获益。
心脏康复还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的基础和前提。
心脏康复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反复住院和血运重建率;二是帮助患者恢复最佳体力、精神状态及社会能力。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通过综合评估首先明确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方案。
因此,全面的评估从首次接触患者开始,贯穿心脏康复的全过程。
心脏康复评估一般包括生物学病史、生活习惯、危险因素、营养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心脏功能、运动风险、生活质量及疾病的自我认知状况等。
部分患者还要对心肌缺血及是否需要血运重建进行评估。
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问卷、CCS分级量表进行严重程度初评,慢性心衰患者可以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堪萨斯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等进行生活质量初评。
2023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康复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申国心血雷疾病患者居家康复专家共识(最全版)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国约有3.3亿CVD患者,这亟需有效策略来管理CVD并改善患者预后。
心脏康复是一种墓于循证证据,采用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改变相运动训练等干预来改善CVD患者预后的综合干预措施,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减少CVD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是现代CV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脏康复中心的门诊心脏康复真安全性和有效性己被证实,在2018年全球约再55%的国家及地区提供了心脏康复项目,但真转诊率、参与率以及完成率都不甚理想。
据美国医疗保险系统数据显示,2007~2011年出院患者中参与心脏康复者仅占16.3%。
美国一项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注册研究显示,2007~2010年,62.4%的患者被转诊至心脏康复,而真中32.6%参与了至少一次心脏康复,参与者中仅约一半患者完成了26次以上原复。
我国人口基数大,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数量为13.2家/1亿人口,且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只手言少数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参加门诊心脏康复,参与率及完成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一项新研究显示,2017~2019军参与门诊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中完成24次以上康复次数者仅占18.7%。
鉴于此,当前迫切需要有效策略来提高患者的参与度,而居家心脏康复(home-basedcardiacrehabilitation , HB C R)则是目前国际认可的潜在策略之一。
HBCR医疗模式是心脏康复不可或缺的环节,与卫生机构的心脏康复中心共同形成连续的心脏康复医疗体系,主要提供以家庭为场景的、以长期乃至终身康复指导而进行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正常心肺功能、参加社会活动和提高生活质量。
2019牢美国心血管与肺康复协会( M C VP R)、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表的《基于家庭的心脏康复科学声明》,推荐一部分低危患者居家进行心脏康复。
心脏期康复专家共识解读
呼吸锻炼
非机械通气的患者 ➢ 包括:腹式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有效咳嗽、体疗
仪、拍背、呼吸操 ➢ 评估合格,排除禁忌症。(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第
三部分呼吸锻炼) ➢ (3)疼痛: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干预,包括:心理疗法
、自控止痛泵、止痛药物及其他,并可酌情采用中医 辨证处方、针灸及手法按摩等方式综合干预。 ➢ (4)睡眠、心理干预同第三部分相关干预。 ➢ (5)营养: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对症给予营养干预。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整体的康复医疗,包括采用主动积极的身 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改善心血管疾病引 起的心脏和全身功能低下,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再发,改善生活质 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而进行的系统性治疗。心脏康复可以大幅 度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提高临床心血管治疗 的有效性,降低医疗费用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心脏康 复分为三期,即Ⅰ期康复(院内康复期)、Ⅱ期康复(门诊康复 期)、Ⅲ期康复(院外长期康复),主要包括九大部分:运动康 复、营养支持、呼吸锻炼、疼痛管理、二级预防用药、心理疏导、 睡眠管理、戒烟指导、中医药干预管理。
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 适用人群及相对禁忌症 ✓ 评估及宣教 ✓ 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 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 内科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 康复处方与指导 ✓ 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开始前
➢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是否正常 ➢ 食欲、睡眠等身体状况 ➢ 胸痛、呼吸困难、心慌、眩晕、疲劳感等自觉
段下移) ➢ 各种原因无法自行检测心率的(包括语言交流障碍的
)
停止运动治疗
➢ 安静时心率>120次/分(包括瞬间上升) ➢ 血压不稳定,SBP过度上升(160~200mmHg以上),有眩晕、出冷汗、呕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一、定义和循证医学证据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是一门融合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的专业防治体系,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全程的综合管理与服务。
是集预防、治疗、康复、随访一体化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模式,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目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基石。
20 世纪80 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 、心血管病死率7%~38%。
另有诸多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都可从心脏康复项目中获益。
心脏康复还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的基础和前提。
心脏康复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反复住院和血运重建率;二是帮助患者恢复最佳体力、精神状态及社会能力。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通过综合评估首先明确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方案。
因此,全面的评估从首次接触患者开始,贯穿心脏康复的全过程。
心脏康复评估一般包括生物学病史、生活习惯、危险因素、营养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心脏功能、运动风险、生活质量及疾病的自我认知状况等。
部分患者还要对心肌缺血及是否需要血运重建进行评估。
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问卷、CCS分级量表进行严重程度初评,慢性心衰患者可以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堪萨斯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等进行生活质量初评。
心脏康复及二级预防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丁荣晶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血运重建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仍然严峻,患病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快速攀升,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人数不断增加,这些患者不仅劳动能力下降,而且需更多医疗服务维护,给家庭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
如何使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活得有尊严,避免心血管事件再发、反复住院和英年早逝,更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是临床医学目前最值得研究的话题之一。
国外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经验可我们借鉴。
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结束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经济危机,冠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开始在人群中“泛滥”,开始了与心血管疾病的斗争,到1980年代后期,美国冠心病死亡率较1960年代下降50%。
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持久改善心血管病患者预后,通过综合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坚持循证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在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就是现代心脏康复的精髓。
关于心脏康复的发展,西方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建立了很多康复模式。
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再发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和反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延长健康寿命。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均将心脏康复列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高级别I级推荐。
国内心脏康复发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由于人们对心脏康复缺乏重视,而且心脏康复专业性强,流程相对复杂,存在一定操作风险,康复模式与肢体康复完全不同,经过30年发展后,仍处于早期阶段,心脏康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肢体康复,90%的医院没有开展心脏康复。
而同期,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都已认识到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均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实现了三级医院-社区-家庭的心脏康复体系。
二级预防名词解释
二级预防名词解释
二级预防是指在已发生疾病或损伤的早期阶段,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疾病的进展或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以达到减少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确诊的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通过治疗和康复措施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级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发现:通过定期体检、筛查检查等手段,对常见疾病或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在疾病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严重发展。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可以通过定期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波检查,以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病变。
2. 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疾病存在,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阻断疾病的发展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例如,对于心脏病发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功能,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以稳定患者的病情。
3. 干预措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和生活方式,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疾病和促进康复。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规律的体育锻炼,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受伤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中风后遗症
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康复措施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语言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总之,二级预防是在已经发生疾病或损伤的早期阶段,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疾病的进展或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达到减少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级预防的核心思想是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参与。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占40%。
2010家国家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导致我国人群平均寿命缩短近5年。
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是改善我国慢性病流行病学现状的重要突破口。
虽然心脏急性事件的治疗技术飞速发展,但心脏康复是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手段。
心脏康复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多年,其疗效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均将心脏康复列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Ⅰ级推荐。
日本、美国、欧洲、部分亚洲国家认识到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价值,均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
我国从2012年"中国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专家共识"发表以来,心脏康复治疗得到迅猛发展。
2015年颁布了"中国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2015版)",在此基础上,参考2017年和2018年新近发表的国际相关指南,择其更新的重要学术内容,编写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精要。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定义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一门融合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专业防治体系,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将心血管病预防管理措施系统化、结构化、数字化和个体化,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和戒烟限酒处方]的综合模型干预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评估:初始评估、阶段评估和结局评估是实施心脏康复的前提和基础。
(2)循证用药: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3)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烟、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期: 门诊康复体系或社区家庭康复
I期康复/二级预防
目标
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恢复 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并为Ⅱ期康复做准备
内容
病情评估
患者教育 运动指导 日常生活指导
反复PCI/CABG
医疗费用
↓ ↓
↓
医患关系和谐
↑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现状
老龄化加
医疗技术
的进步
剧,发病
心脏康复/二级 预防缺失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
年轻化
危险因素 人数增加
带病生存人数增加
控制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 减少再发心血管事件 改善生活质量 维持正常社会功能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现状
全国仅有数家心脏康复中心或康复科内心脏康复小组 更关注肢体康复和神经康复 更关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使用率非常低 – 医师缺乏意识和相关知识 – 患者缺乏意识,但非常期待 大医院因空间和人员不足,心脏康复发展受限,社区
PCI/CABG
稳定性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管病
心脏瓣膜手术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暂不适用人群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IV级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 未控制的高血压(静息收缩压>160mmHg或静
息舒张压>100mmHg)
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分期
I期: MI/ACS住院期间康复服务 II期:出院后早期门诊康复服务
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制作流程
发起人:胡大一教授 组织: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 全国各省心脏康复和心血管专家参与,3次讨论定稿
专家写作团队
发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四期
心脏康复治疗的历史
20世纪50年 1940s,Levine/ 代末, Brunmer建
开展心脏康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人员基本要求
心脏康复医师1名和心脏康复治疗师1-2名、护士1名 心理师、营养师可专职或兼职
场地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必备设备包括四个部分
常规急救设备 除颤仪 抢救车 评估设备 运动负荷心电图或运动心肺仪 监护设备(可选) 遥测运动心电监护系统,有一定的抗运动干扰能力 运动训练设备(可选) 固定踏车、跑步机 弹力带
II期康复/二级预防
内容 一般出院后1—6个月进行,是心脏康复的核心阶
段,是I期康复的延续,又是III期康复的基础
增加了每周3—5次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 等强度的训练
III期康复/二级预防
III期康复又称院外长期康复,为一年后为心血管 病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
内容
此期维持已经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纠正危险因素,心理社会支持
Lowe 质疑MI长
期卧床,提出 “椅子疗法”
1970s, Wenger 发表MI 康复14 步法议第源自周开始活动20世纪50
1957年
21世纪
年代,
Newma建 议第4周开 始活动
美国启
动心脏 康复计 划
初,MI
第1天开 始活动
心脏康复是心脏病慢性期治疗的 最佳载体——包含二级预防
• 定义: – 对CVD患者提供综合长期医疗关爱(Care)/服务(Service)
对心脏康复医师的要求
康复医师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熟练掌握运动康复适应证和禁忌证,能恰当地危险分层
对运动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能正确处理 能正确解读运动试验的相关数据,能根据运动试验结果开 具个体化运动处方,并能顺利实施运动方案 具备总结与科研能力,积累数据,促进心脏康复发展
谢谢
心脏康复有发展空间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具体内容
生活方式治疗:
运动康复治疗 戒烟方法指导/营养处方
循证用药:个体化用药达标 提高依从性 双心健康和睡眠管理:心理处方 日常生活指导
职业康复指导
随访管理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适用人群
一年内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患者 MI/ACS 心脏或心肺移植
• 内容: – 医疗评估、运动处方、危险因素控制、教育和咨询
• 目的: – 最大程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对身心的不良影响 – 降低猝死/再梗死的危险 – 控制心脏症状 – 稳定/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改善心理社会和职业状态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获益(IA)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 ( 总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率 一年内猝死风险 反复住院 运动康复 ) ↓ 8%-37% ↓ 7%- 38%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