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3年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行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受伤史(2)髅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行走。
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扣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短缩,呈外旋、外展、屈毓、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动。
(3)髓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参照《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版)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1)外伤史老年人遭受轻微的扭转暴力可发生骨折,多数是在走路时滑倒,身体扭转,臀部着地而发生。
青壮年发生骨折较少,多由车祸、高处下坠等强大暴力而引起。
(2)症状髓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部分嵌插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活动受限不明显,能站立和行走,但不能排除骨折。
(3)体征①畸形:患肢多有不同程度的屈髓屈膝、短缩、内收、外旋畸形。
②压痛和叩击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大粗隆部压痛明显,患肢纵轴叩击痛阳性。
③肿胀:囊内骨折略肿胀,囊外骨折及移位明显者可有明显瘀肿出现。
④功能障碍:酸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少数无移位和嵌插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活动障碍可表现不明显。
(4)辅助检查①X线:摄骸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部分患者受伤后骨折无移位X线检查可呈假阴性,需两周时复诊检查。
②CT或MRI:若根据患者外伤史、症状、体征怀疑为股骨颈骨折,但X线检查未见骨折线,可行CT或MR1.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严重粉碎性骨折行三维CT重建,以直观地了解骨折块的移位方向。
(二)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医院股骨颈骨折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XX省医院股骨颈骨折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数为关节囊内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
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是常用的手术方法,虽然治愈率较高,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医疗单位需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条件。
一、中医诊断、分期及分型(一)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二)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1、早期:伤后2周内。
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症属血瘀气滞。
2、中期:伤后2-4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症属肝肾气血亏虚。
(三)分型同《XX省股骨颈骨折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二、治疗中医疗法。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按照骨折三期辨证治疗:1、骨折早期。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枳壳、香附、延胡索等。
中成药: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
2、骨折中期。
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
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
中成药:应用和营止痛,接骨续筋类。
3、骨折后期。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壮骨养血汤加减。
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牛膝、牡丹皮、杜仲等。
中成药:应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类。
其他同《XX省股骨颈骨折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属中医骨折病范畴。
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受伤史。
2.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
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3.髋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证属血瘀气滞。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枳壳、香附、延胡索。
2.中期:伤后2-4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筋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方药:壮筋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牛膝,牡丹皮,杜仲。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1.内治法股骨颈骨折术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通,舌质瘀暗的血瘀证患者,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枳壳、香附、延胡索。
若见纳差痞满,舌红苔黄腻,以湿热为主的患者,选用三仁汤加减;治法: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方药:杏仁、滑石、通草、白寇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术后气血虚损,神疲懈怠,舌淡脉细,以气血两虚为主的患者,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颈骨折(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提出股骨颈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凡发生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均称为股骨颈骨折。
3 诊断[1]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3.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3.2.1症状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青紫肿胀。
3.2.2体征无移位、嵌插型骨折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有压痛,纵轴叩击患肢足跟或大转子部时髋部有疼痛;移位的骨折可见短缩、外旋、外展及轻度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粗隆上移等。
3.3影像检查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如早期X线片征像不明显而临床怀疑骨折,需进一步行 CT或MRI检查。
3.4 分型3.4.1 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经颈型;股骨颈基底型。
3.4.2 按骨折线分型( Pauwels 角分型)Ⅰ型:Pauwels 角为 0 °~ 30 ° ;Ⅱ型:Pauwels 角为30°~ 50°;Ⅲ型:Pauwels 角为大于 50°。
3.4.3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 Garden 分类)[2]Ⅰ型: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股骨颈完全骨折不过没有移位;Ⅲ型:股骨颈完全骨折,出现移位不过保持接触;Ⅳ型:完全移位,股骨头以及股骨颈间无连续性。
3.5 鉴别诊断股骨颈骨折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往往诊断较为明确,但有时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相鉴别。
3.5.1 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大,平均70岁;粗隆间骨折属关节外骨折,没有关节囊束缚,外旋短缩畸形更明显,外旋可达90度;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丰富,肿胀和瘀斑大都明显,疼痛也较股骨颈骨折更剧烈;粗隆间骨折压痛点在粗隆部,股骨颈骨折压痛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外下方。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诊断方案(2022)一、定义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年于老年人,女性为多。
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 TCD 编码:BGG000)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 ICD-10 编码为:S72.0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 (中医骨伤科学。
高等教育第一版社(北京) :118-119)⑴ 有外伤史;⑵ 症状与体征:髋部痛苦、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交流中点下方邻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⑶ 辅助检查:髋部正侧位X 光片检查能够明确骨折部位、种类和移位状况。
(二)西医诊断⑴有跌倒受伤历史。
⑵ 伤后感髋部痛苦,下肢活动受限,不可以站立和行走。
患肢浮现外旋、短缩畸形。
⑶ X 线片显示:股骨颈部浮现骨折线。
(如初期X 线片阴性,而临床思疑骨折可能,应卧床歇息,穿防旋转鞋制动, 2 ~ 3 周后再次摄片以清除骨折。
兴许即将行MR 或者CT 检查以明确诊断。
)分型(影像学评估):依据骨折线的地点可分为头颈型、头下型和颈中型;依据骨折线的走形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
Garden 分型法是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Ⅰ型:为不完整骨折或者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必然程度后倾。
Ⅱ型:完整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整骨折部份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Ⅳ型:完整骨折完整移位,股骨颈显然上移外旋。
(二)疾病分期依据病程,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期:1. 初期:伤后2 周内。
症见髋部痛苦,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证属气滞血瘀。
2. 中期:伤后2~4 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3. 后期:伤后4 周以上。
髋部痛苦基本消失或者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稍微活动,但还没有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颈骨折(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提出股骨颈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凡发生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均称为股骨颈骨折。
3 诊断[1]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3.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3.2.1症状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青紫肿胀。
3.2.2体征无移位、嵌插型骨折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有压痛,纵轴叩击患肢足跟或大转子部时髋部有疼痛;移位的骨折可见短缩、外旋、外展及轻度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粗隆上移等。
3.3影像检查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如早期X线片征像不明显而临床怀疑骨折,需进一步行 CT或MRI检查。
3.4 分型3.4.1 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经颈型;股骨颈基底型。
3.4.2 按骨折线分型( Pauwels 角分型)Ⅰ型:Pauwels 角为 0 °~ 30 ° ;Ⅱ型:Pauwels 角为30°~ 50°;Ⅲ型:Pauwels 角为大于 50°。
3.4.3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 Garden 分类)[2]Ⅰ型: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股骨颈完全骨折不过没有移位;Ⅲ型:股骨颈完全骨折,出现移位不过保持接触;Ⅳ型:完全移位,股骨头以及股骨颈间无连续性。
3.5 鉴别诊断股骨颈骨折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往往诊断较为明确,但有时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相鉴别。
3.5.1 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大,平均70岁;粗隆间骨折属关节外骨折,没有关节囊束缚,外旋短缩畸形更明显,外旋可达90度;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丰富,肿胀和瘀斑大都明显,疼痛也较股骨颈骨折更剧烈;粗隆间骨折压痛点在粗隆部,股骨颈骨折压痛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外下方。
0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受伤史(2)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直立和行走,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3)髋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病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 .早期:伤后2 周内。
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证属血瘀气滞。
2 .中期:伤后2 一4 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3 .后期:伤后4 周以上。
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三)分型1 .按骨折线部位分型:(1)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发出的营养血管支损伤.中断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仅有供血量很少的股管头小凹动脉供血,致使股骨头严重缺血,故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 2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常呈斜形,多有一三角骨块与股骨头相连。
骨折使由股骨干发出的滋养动脉升支损伤,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折不愈合。
( 3 )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间连线处。
由于有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吻合成的动脉环提供血循环,对骨折部血液供应的干扰较小,骨折容易愈合。
2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 分型法)Garden 于1961 年提出这一分型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
骨伤科股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
由于老人股骨颈部骨质疏松,因此,在较轻的外力下,如行走时碰撞、跌倒,即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诊断】1.老人跌跤后,髅部疼痛剧烈,失去站立及行走能力。
2.患肢呈现外旋和短缩畸形。
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50。
者,属内收型,畸形明显,患肢短缩可达3cm左右,明显外旋。
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30。
者,属外展型,患肢仅有轻度外旋或短缩。
3.伤处瘀肿多不明显。
压痛以鼠蹊中部为明显。
如骨折发生于股骨颈之基底部,则局部瘀肿较重,压痛明显。
4.股骨颈不完全性骨折,患肢稍能伸屈,畸形不明显。
可作足跟叩击试验,如引起鼠蹊部明显疼痛,骨外展型内收型折的可能性较大。
股骨颈骨折5.X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及移位情况。
无移位的骨折在X片上仅见微细的骨折线或仅有一侧骨皮质不连续。
个别病员X片无明显的骨折征,但老人跌跤后璇部疼痛,功能障碍,足跟叩击痛明显者,宜按不完全骨折处理。
【治疗】1.无移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可作胶布皮肤牵引患肢,重量2~4kg,置患肢于轻度屈胸、屈膝和轻度外展位。
合适的牵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
6.牵引过程中注意勿使扩展板抵及床栏或滑轮,否则失去牵引作用,甚至使断骨移位。
如牵引后疼痛迅速减轻,则6~8周后可摄X片复查,如骨折线消失,可停止牵引,练习扶双拐行走。
7.对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可作手术治疗。
较常用的为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无需牵引,可扶双拐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
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因断骨愈合困难,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髅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线位于股骨大粗隆与股骨小粗隆之间的骨折。
由于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所以骨折后比较容易愈合。
【诊断】1.多见于老年患者,有外伤史,如从高处坠跌或重物撞击等。
受伤时患者常自己感觉有骨擦音。
2.患肢大粗隆周围瘀肿明显,触痛较重,患肢可有外旋及短缩畸形,或有轻度内收成角畸形3.患肢功能障碍,部分病员可触及骨擦音。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2.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①股骨头下骨折;②经股骨颈骨折;③股骨颈骨基底骨折。
(2)按骨折移位的程度分(Garden分型法)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位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4.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涩,舌下络脉青紫。
营血不调证髋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肿胀不显,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气血两虚证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志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
2.分期:属于早、中期;分型:(1)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GardenⅠ-Ⅲ型;(2)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GardenⅠ-Ⅱ;(3)所有基底型的患者。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疗策略与注意事项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682020年 第28期一提到“股骨颈骨折”这个词语,很多人并不是特别陌生。
顾名思义,股骨颈骨折指的是股骨颈这个身体部位,也就是从股骨头下一直到股骨颈基底的地方,发生骨折的疾病类型,在骨科较为常见。
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非常痛苦,如果要坐起来,可能动一下髋部,就会疼痛,生命质量下降。
若治疗不当,还可增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治疗的难度。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因此,如何促进病情尽快康复,也是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我国传统中医在医治股骨颈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股骨颈骨折?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股骨颈骨折属中医“伤骨”范畴,其病因病机与外伤、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等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因患者遭受坠落伤、或遭受侧方的摔倒撞击,或股骨颈长期的遭受高负荷的负重刺激,或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股骨颈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血溢到筋脉外,并淤堵在皮下筋膜,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等症状。
股骨颈骨折发病一般急骤,若治疗不及时,伤处可因外邪入侵,寒、湿、风、浊、淤相互作用,引发慢性疼痛,导致病情迁延难愈。
一般认为,若伴有明显股骨颈外伤史、疼痛、肿胀,无法负重行走,应及时就医,接受患髋的X 线片检查,由医生根据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开展早期医治。
二、中医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势针对大部分地股骨颈骨折疾病而言,西医首选手术疗法,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医治。
但是由于股骨颈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多处于较差水平,且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对于手术疗法并不能够耐受。
这种情况下,西医并没有很好地保守治疗之法。
而中医疗法能够很好地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治疗方法比较简单,见效比较快,后期功能康复也非常快,费用也比较低廉,而且副作用比较小。
股骨颈骨折中医药方
股骨颈骨折各时期的中医药方中医辩证分型1.气滞血瘀型多为骨折早期,筋脉骨骼受损,血逸脉外,离经之血失去濡养作用而成为瘀血,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之症。
早期是指骨折1~2 周内,相当于炎症期和修复期的第一阶段,以瘀血肿痛为主要病理表现,辨证属气滞血瘀之证,治拟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具体方药如下:桃仁10g 红花10g赤芍15g 生地20g血竭10g 白芨10g 2.气血亏虚, 肝肾不足型当归15g 川芎15g 乳香10g 没药10g 三七(冲服)10g 甘草10g多见于骨折中后期,凡外伤筋骨、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等耗伤气血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之证。
中、后期指骨折损伤 3 周后(相当于修复期中、后期),原始骨痂已开始形成,由于骨折早、中期调动了整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为使脏腑气血趋于平和,促进骨折部骨痂的不断生长改建,故本期治疗以补为主。
本期辨证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治拟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具体方药如下:黄芪40g当归20g熟地30g川芎15g 白芍20g鹿胶30g血竭15g续断15g 补骨脂10g骨碎补30g杜仲20g枸杞20g 2. 传统中医操作:① 推拿:以促进症状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
在关节部位推拿,能增强肌腱、韧带的弹性,方法有:髋部推揉法、髋关节痛点揉压弹拔法②薰洗:中后期,为促进关节恢复可行关节熏洗,具体方如下海桐皮汤: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功能:活血舒筋,通瘀止痛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一、闭合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的适应证原则上适合于所有各种类型骨折, 包括无移位或者有移位。
自1930 年Smith2petersen 首创应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不断改进, 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已成为常规方法之一。
目前, 关于初次治疗采用内固定还是全髋置换术仍有争议,Bhandari 等综合298 位骨科医师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骨科医师主张对较年轻患者( < 50 岁)采用内固定,对老年患者( > 70 岁)采用关节置换术。
中医整复手法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
行上述任何一种复位手法后 , 都应检查 患肢畸形 是否改 善, 掌跟试验是 否 阳性 ( 好 X线摄 片 ) 最 。配合 中药外 敷, 每周换药 1次 , 外 侧长 夹 板 绑扎 好 后 , 附前 侧 将 再 板, 固定 8 1 ~ 0周 X线拍 片 复查 , 骨 已愈 合 , 若 即解 除 固定 , 若未完全 愈合 , 再继续 固定 3 ~5周 。视 患者身 体 情况作 皮肤牵引 , 患肢 呈中立位 , 必要时穿丁字鞋 。
患者 取 坐位 并把 患 肢 屈膝 约
4 。使足跟 紧抵 臀部 , 膝关 节 内侧面 紧贴 床 板 , 为 5, 而 此
股骨颈骨折 是 老 年人 常 见 的一 种 骨折 , 医学认 中
“ 雄腿 ” 。健侧膝关节 屈 曲使 足跟 抵于耻 骨处 而 膝关 节 内侧面 向上 , 即为“ 雌腿” 。一助手立于患 者背后稳住上 身 以防移动 。术者立 于患侧 用双 手掌抵 于大 粗 隆部 并
22 中药 .
月对 6 0例 股骨颈骨折 的患 者采用 中 医整复手 法治 疗 , 疗效 较好 , 分析报告如下 。
1 一 般 资 料
2 2 中药 外 敷 . .1
消 炎 活 血 止 痛 膏 [ 卫 药 准 字 苏
6 0例 中 , 院 患 者 1 住 0例 , 庭 病 床 5 家 0例 ; 2 男 5 例, 3 女 5例 }0岁 以下 5例 ,0 7 5 5 ~ 0岁 3 5例 ,0岁 以 7 上 2 0例 ; 骨折类型 : 内收型 3 8பைடு நூலகம்( 中有 移位者 1 其 8例 ,
运用此手法进行保守 治疗股骨颈骨 折 , 使部 分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定义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年于老年人,女性为多。
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TCD编码:BGG000)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编码为:S72.0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中医骨伤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18-119)⑴有外伤史;⑵症状与体征: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沟通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⑶辅助检查:髋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可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西医诊断⑴有摔倒受伤历史。
⑵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患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
⑶ X线片显示: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
(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转鞋制动,2 ~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
或者当即行MR 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分型(影像学评估):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可分为头颈型、头下型和颈中型;根据骨折线的走形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
Garden分型法是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二)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1.早期:伤后2周内。
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证属气滞血瘀。
2.中期:伤后2~4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严格来讲,各型股骨颈骨折均具备手术指征。
四、入院检查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髋关节CT、MRI、骨密度等。
3.详细询问病史以及既往史,积极处理全并症。
对老年患者尤其注意全并症的处理,合并高血压病者,血压控制在17.3-20/11-12Kpa(130-150/80-90mmHg)之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2mmol/L以下,肺部感染者应在控制感染后,贫血患者应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贫血。
对于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术前应请麻醉师会诊讨论手术方案。
4.加强护理,翻身防褥疮,腰骶部按摩,女性要进行会阴部清洁。
五、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术式的选择应根据骨折分型、预后,以及病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经济情况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治疗原则下个体量化选择术式。
对于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更应选择,以期早期恢复患肢功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
(1)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60-80岁,身体状况较佳、骨质较佳患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
多选择生物型假体。
(2)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80岁以上,身体情况较差,骨质疏松严重者。
多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以即刻稳定,早日下地活动。
(3)加压空芯钉内固定闭合或开放复位,适用于60岁以下患者,尤其是青壮年患者,这类患者应尽力保留股骨头,恢复股骨头自身功能或延迟初次置换时间。
我院内固定病人绝大多数均采用开放复位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治疗。
开放复位多枚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手术采用仰卧位,麻醉后做髋部Jone’s切口,自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入,显露前方关节囊做T形切开,释放干净囊内积血,直视下复位,选取直径2.5mm导针于大粗隆下4cm处经皮将导针沿股骨颈下缘皮质钻入,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3~5mm。
分别于大粗隆下3cm和2cm处经皮沿股骨颈中线和股骨颈上缘骨皮质将导针钻入,使3枚导针在侧位尽量散开,在股骨颈内呈多平面三角形分布(不必使三针在骨折面上呈严格的品字形)。
沿导针分别做长0.5cm皮肤切口,分离导针周围组织达骨膜,分别测量所需空芯钉的长度。
扩孔后,选择长度合适的空心钉拧入。
空心钉螺纹均要超过骨折线以外,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3~5mm,空心钉尾部使用垫圈,以增强骨折端的加压作用。
拔出导针,透视三枚空芯钉固定可靠后,缝合切口。
六、围手术期(一)术前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预防性用药时间为切皮前30分钟;(2)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3)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根据骨科手术抗生素使用的理论依据,结合我院具体实际,制定我科具体用药:①开放复位加压空芯钉内固定手术用药:头孢呋辛,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1.5g,然后1.5g,Bid*(1~3)天。
或头孢孟多,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2g,然后2g,Bid*(1~3)天。
或头孢替安,切皮前30~60分钟前给2g,然后2g,Bid*(1~3)天。
②关节置换术者:头孢曲松1~2克,qd*(1~3)天③对于青霉素类过敏者,选择克林霉素0.9~1.2g,Bid*(1~3)天。
一般予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但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1)静滴红花或参麦注射液。
(2)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0.4ml IH qd。
3、老年病人术前可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注射用鲑鱼降钙素50iu + NS 2ml IH qd;口服补充钙剂。
4、中药应用:(1)骨折早期: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0g、川芎12g、白芍15g、熟地20g,酌加北芪30g,乳香6g、没药6g。
(2)中成药:伤科接骨片、独一味胶囊等。
(3)中药外治:早期局部外敷消瘀止痛药膏,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消瘀止痛药膏(木瓜粉18g,蒲公英粉18g,乳香粉9g,栀子粉9g,土鳖粉9g,没药粉9g,大黄粉45g加蜂蜜调配而成)。
(二)术后中药辩证内服气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是相互依存的,“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老年人因神经内分泌功能衰减,组织新陈代谢减缓,血管壁类脂质物质沉积,弹性减弱,趋于硬化,血小板的聚集明显增多,纤维蛋白原增高,因而血液粘稠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
再合骨折后局部筋骨损伤,血溢于脉外或聚于局部成瘀;上述均属于中医瘀血证的范畴。
患者本身高龄,正气虚弱,加之手术失血,进一步耗伤正气,另外根据老年人的体质辩证特点多阴虚、阳虚和气虚。
故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多属虚中挟实,即本虚标实1、阳虚夹瘀型(多因年老体弱,各种机能减退或低下为主)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伴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舌淡暗苔白脉沉弱。
治疗:温补肾阳、活血散瘀。
方药:临床以金匮肾气丸(制附子15、肉桂15、熟地15、山药15、山茱萸15、茯苓15、泽泻15、丹皮15)为基本方化载,常加用川牛膝15、川木瓜15、鸡血藤15等活血之品。
2、阴虚夹瘀型: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皮温稍高,多见头目眩晕,偶发骨痛不适、遗精滑泄、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
舌淡暗苔少脉沉细或细数治疗:滋阴补肾、活血散瘀。
方药:以知柏地黄丸(知母9、黄柏9、熟地24、山药12、山茱萸12、茯苓9、泽泻9、丹皮9)为基本方化载.常加用酒川牛膝12、川木瓜12、鸡血藤12等活血之品。
3、气虚夹瘀型(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慢性疾患暗耗所致)症见:局部疼痛,肿胀不甚,皮温不高,纳少不思饮食,腹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舌淡暗苔少脉沉细。
治疗:益气健脾、活血散瘀方药:以四君子汤(党参15、白术15、茯苓15、甘草15)临症化载,常加用黄芪20、砂仁6、川牛膝9、川木瓜9、鸡血藤12 刺五加12等活血之品。
4、气滞血瘀型症见:局部肿痛明显,活动受限,昼轻夜重,常有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苔薄脉弦。
治疗:活血化瘀兼补气行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0g、川芎12g、白芍15g、熟地20g) 为基本化载,酌加北芪30g,乳香6g、没药6g。
术后伤口拆线后中药外治:局部当归透骨汤熏洗,以舒筋通络。
当归透骨汤:当归、透骨草、赤芍、15g,蒲公英、苏木、紫花地丁各12g,没药、白芨、刘寄奴、生蒲黄、红花、茜草、海桐皮、桂枝、五加皮各10g,煎水外洗。
七、并发症的处理1.胃肠功能紊乱:常由创伤和手术、麻醉引起腹胀、腹痛和便秘等症状。
治法:通腑调气、缓急止痛。
取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学为主主穴: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配穴:气滞血瘀者,配曲泉、血海;脾阳不振者,配脾俞、胃俞、章门操作: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
配穴以虚补实泻法。
寒证可配艾灸。
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运针1-3分钟,直到痛止或缓解。
2.腹胀便秘:每日做腹部按摩,自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
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采取腹部热敷、饮食疗法,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针刺疗法,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
3.针灸或艾灸防治术后尿潴留: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
可进行腹部热敷,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1000下左右。
针灸疗法:活血通窍、调补肾气。
取任脉和膀胱经穴为主主穴:秩边肾俞关元阴陵泉配穴:湿热下注者配中极、次髎;肾阴不足者,配太溪、三阴交;肾阳不足者,配命门、腰阳关。
操作:秩边用泻法;关元向下斜刺1.5寸,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下腹部传导;肾俞用补法。
针后加艾灸关元、中极效果更好。
以上处理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八、功能锻炼及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
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足踝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抬臀运动及双上肢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每日观察并指导患者练功,嘱患者锻炼时勿急躁,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保头治疗者可以根据内固定稳固情况决定是否早期下地锻炼,但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应根据x线照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考虑患肢逐步负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