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1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2)-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 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预习案【知识链接】(一)关于词的常识1、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2、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

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

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二)背景介绍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题目简介】“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为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自主预习】①沁园春(qìn)②峥嵘岁月(zhēngróng )③百舸争流(gě )④怅寥廓(liáo )(kuò)⑤挥斥方遒(qiú )⑥浪遏飞舟(è )课堂案【整体感知】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分别找到统领上下片的关键字词。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精品学案【学习指引】《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与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生活,开始高中学习的时间节点密切相连,与高中生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时间段紧密相连。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紧扣“青春”的主题,将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入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中,号召生命的崭新活力。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

【素养目标】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从写景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学习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

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导案主备人:冯亮、宋亚静使用时间:第一周(9月1日)【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信息。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写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重点难点】1.把握词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作品:文章:《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晚秋。

1925年春天,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一边养病,一边开展农民运动。

后来他离开韶山,去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经过长沙,重游了橘子洲。

其时,毛泽东欣赏着湘江上美丽动人的秋景,回忆起昔日的革命好友,又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沁园春长沙》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沁园春·长沙》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一、文本解读《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1925年春季所作,分前后两篇,前一篇“沁园春·雪”是在北平所作,后一篇“沁园春·长沙”则是在湖南长沙所写。

本文主要分析《沁园春·长沙》。

1. 诗歌基本信息《沁园春·长沙》分上下两篇,下篇原题“沁园春·雪次韵”,共分五句,每句十一字。

整篇诗歌形式为“词章”,即类似于辞章,结构比较严谨,采用什么叫什么的手法对情感和思想宣泄具有显著作用。

2. 诗歌主旨《沁园春·长沙》的主旨为表达作者爱国之情,感慨祖国民族加速崛起,同时表达自己理想远大,准备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终身的决心。

3. 诗歌思想内容(1) 雄心壮志。

首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提出独立于俗俗之中,秋晨时思侣、联想江北,那是秀美壮阔的地方,再将思绪放回到长沙橘子洲。

表明作者雄心壮志,心系家国,既非流俗,又有情怀远异。

(2) 振兴中华。

第二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展现了祖国秀美多彩的山水景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之景。

(3) 对民族意识的认同。

第三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表达自主意识、探索自然的兴趣和了解、自由的范围的思想。

(4) 反对封建制度。

第四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对天下大势和时代潮流感到震撼,并对旧世界和新兴世界的对比现状深感慨叹,表现了反对封建制度的思乡,生活的期望。

(5) 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

最后一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深深吸入霜冷的空气后,回首往事,有思归之意。

去年这个时候,与那些志同道合,有过较好的时间,有过思想共鸣,所以称为“百侣”,寓意着美好的伙伴关系。

最后强调自己一只小小的,曾在红旗看台上跃跃欲试,今天要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大事和自己工作的事,成为社会、国家和民族需要带头的人材。

1.1沁园春长沙导教案-1.1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新版必修上册

1.1沁园春长沙导教案-1.1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新版必修上册
板书设计
①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应包含诗歌的标题、作者、背景等基本信息,以及诗歌的主要形式要素如韵律、节奏、意象等。通过条理清楚的布局,帮助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把握诗歌的基本情况。
②重点突出:在板书设计中,对于《沁园春长沙》中的重点知识点,如诗歌的主题、修辞手法等,应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进行强调,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重点内容。
4.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诗歌创作或改写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5.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诗歌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实践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改写,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沁园春长沙》的诗歌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_长沙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_长沙 》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温故知新】1、词又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长短不一。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兴起于兴盛于。

2、词根据字数可以分为(≤58字)(59-90)(≧91字)根据段落片数分,又可分为、、、、根据创作风格又可分为两大类。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它决定词的、、和、《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长沙”是词的。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代表作:《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但同时,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心潮起伏,写下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默字纠错】子头江碧透百争流击长空鱼翔底万类天自由怅寥茫大地往昔岁月书生气挥斥方土当年万户浪飞舟【问题探究】1.上阙写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有什么写景手法?2.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怡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景表现出来,试从上阙炼字方面分析写景的特点和效果。

3.请试着概括“同学少年”的群体形象。

这群像有什么特点?【链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登观信亭司马光西风连夜雨,草树已萧条。

宿霭稍零落,寒山更寂寥。

林红犹带日,岸白欲生潮。

新雁来何处?离离天际遥。

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精妙之处。

【板书设计】【作业练习】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素材积累】毛泽东经典语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含答案)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后附习题答案解析)一、记——文学常识要点填空1.毛泽东,字________,中国无产阶级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家。

2.毛泽东的诗词很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3.词,形成于________代而极盛于________代。

从篇幅长短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沁园春是________名。

相关拓展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其中《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采桑子·重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学常识1.词: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从篇幅长短角度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58字及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又叫“慢词”。

2.沁园春:词牌名。

相传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有一座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得名。

该词属长调,上下两阕,114字。

二、明——写作背景1925年,中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在全国十几个省蔓延开来。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在韶山等地成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夺革命领导权,而在共产党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体会诗歌通过意象构成意境表达情感的特点,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奔放的革命精神。

一、走进作者毛泽东,字润之。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

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

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一首《赠父诗》,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二、、了解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

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

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

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在全国十几个省蔓延开来。

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先后在韶山等地建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成立雪耻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

国民党右派势力了想篡夺立功难道权利,而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

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注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军阀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他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

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三、文体知识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导入七一将至,我校学生会干部准备自己拍摄一部以《沁园春·长沙》为原型的微电影,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豪情和凌云壮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走进电影拍摄工作活动现场。

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宏阔意境。

2、抓关键词,体会意象,理解本词寓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

3、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壮志,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二、活动任务一:我们班有两位同学拍摄诵读视频,为电影配画外音,在配音演员的海选中脱颖而出。

假如你是评委,请对两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选出最佳配音演员。

(评价标准:仪表形象: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

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内容。

态势神情: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

朗诵效果: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沁园春·长沙独立/ 寒秋,湘江/ 北去,橘子洲/ 头。

看/ 万山/ 红遍,层林/ 尽染;漫江/ 碧透,百舸/ 争流。

鹰击/ 长空,鱼翔/ 浅底,万类/ 霜天/ 竞/ 自由。

怅/ 寥廓,问/ 苍茫/ 大地,谁主/ 沉浮?携来/ 百侣/ 曾游。

忆/ 往昔/ 峥嵘/ 岁月/ 稠。

恰/ 同学/ 少年,风华/ 正茂;书生/ 意气,挥斥/ 方遒。

指点/ 江山,激扬/ 文字,粪土/ 当年/ 万户/ 侯。

曾/ 记否到/ 中流/ 击水,浪遏/ 飞舟?三、活动任务二听了配音演员的诵读后,大家对诗歌有了自己的认识,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场景。

假如你是导演,你将主要拍摄哪几个场景呢?请你根据内容层次,提取关键词,概括画面内容。

展示: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再次品读画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和关键意象,体会意境和情感,旁批写下阅读体会。

选出小组代表就某一个画面,从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分享。

《沁园春 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 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想《沁园春·长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所属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

《沁园春·长沙》豪迈大气,洋溢着不可抗拒的青春热情,特别是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以天下为已任的雄心壮志在当今依然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用《沁园春·长沙》引导青年学生审视青春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抱青春,放飞梦想,走向未来。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关键词、抓取典型意象等方式深入理解作者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

《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豪情。

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抓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意象―意境―画面―情感)(重点)3.了解革命领袖的青春理想和远大报负。

(难点)4.背诵并用楷书默写《沁园春·长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金秋九月,你们带着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青春之旅。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人民领袖的青春理想和远大报负。

自主学习(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二)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

192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

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面对的不光是绚丽的秋景,还有大好的革命形势。

而今,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与此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将成“星火燎原”之势。

(三)文体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乐府、曲子词、曲词、诗余。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背景。

2. 诗歌意象分析:自然意象、社会意象。

3. 修辞手法分析:比喻、拟人、对偶等。

4. 表达技巧分析:抒情、描写、议论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3. 课堂讲解:分析诗歌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提高: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提高自学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点评法: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评价3.1 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解析等。

3.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

3.2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讨论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诗歌解析、心得体会等。

3. 单元测试成绩:诗歌理解、鉴赏能力测试。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与其他相关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如《沁园春·雪》。

2.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同主题或风格的诗歌。

4.2 教学延伸1. 文化探究:了解毛泽东及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诗歌、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诗歌背景介绍与意象分析。

2. 第3-4课时: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分析。

《沁园春·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沁园春·长沙》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毛泽东的成长历程和本词的写作背景,通过反复阅读,能从观察角度、色彩、动静、情景等方面来解读词作2、过程与方法反复阅读,用心体会,通过师生交流探讨,学生能理解词作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求学创新、立志高远、胸怀天下重点与难点词作的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一首《沁园春·雪》,将北国雪飘万里,山河银装素裹描摹得妖娆而精神。

江山多娇,英雄折腰;历史沧桑,人才辈出,而风流人物,尽在今朝,这是何其自信的表白,又是何其不凡的手笔。

引入《沁园春·雪》的姊妹篇《沁园春·长沙》。

二、作品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时正值深秋季节,毛泽东重游当年读书时常去的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老师范读,学生倾听之后,用心感受这首词的特点1、形式上押韵,朗朗上口用词精炼2、内容上词作的核心词——自由四、词作鉴赏首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接下来,“看”字统领七句(不同的写作角度)远看:万山、层林(枫林)红——色静近观:绿——彩仰视:击——雄鹰之矫健俯视:翔——鱼儿之轻快自如动——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呈现自由的生命状态。

(湘江秋景图)——写景思考:古人多悲秋,为何作者却把秋天写的如此激情四溢,生机勃勃?(胸襟和气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面是问自然规律,实际上这是词人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民,发出了胸怀天下的浩然一问,苍茫、寥廓大地上不自由的国家与人民让词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更加浓郁与强烈,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下阕:故地重游自然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回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朋友(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了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沁园春+长沙》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学案沁园春长沙一、导语100年前,一条红船,劈开了南湖的巨浪。

一群青年,运筹了一个红色的理想。

时年28岁的毛泽东在红船上,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年后,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沁园春长沙》,感受青年毛泽东的雄才大略。

二、学习、鉴赏、感悟(展板一)首先,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诵读《沁园春长沙》,赏鉴词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感悟诗人无畏而豪放的情怀,体会诗人关切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责任感。

板书:沁园春长沙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诵本文。

(板书:独,看,问,忆)三、学习、鉴赏、感悟大家刚才朗诵了全词,哪些字把整首词串了起来呢?明确:独。

看、问、忆。

毛主席这首词,一个独字,统摄全篇。

主席之独古人说,君子慎独。

就是说当一个人独自面对天地良心时,所看、所问、所忆最能展现真实的自我。

所以这首词,最能展现真实的毛主席。

我们今天学习就是要感受真实的毛主席,百年的共产党。

1、主席之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主席独立江头所看到的景象。

我们请史邓同学为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词的上阙,(请同学上台朗诵,用动作演绎写景手法)大家思考一下上阙的意象和意境。

(展板二)史邓同学的朗诵,声情并茂,一定对上阙了解的很深刻,下面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上阙的画面吧。

回答:因为词中的写景手法:远近、俯仰、动静...结合明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红字,既体现了景物的颜色特点,也写出了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期许,一个染字,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山林如同在染缸中染过一样色彩深厚。

这是远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一个碧字,写出江水至清,争字写出千帆竞发的活力,这是近看;鹰击长空,一个击字,尽显敏捷,这是仰观,鱼翔浅底,一个翔字,写出了鱼儿的自由自在,这是俯视。

山水层林是静,鱼鹰是动。

教师总结:作者用远近结合,俯仰有致,动静结合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湘江秋景图。

《沁园春 长沙》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 长沙》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 通过分析词中描写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赏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4. 背诵并默写全词。

学习重难点: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沁.园春( ) 怅.寥廓.( )( ) 浪遏.飞舟( ) 橘.子洲( ) 方遒.( ) 百舸.争流( ) 峥嵘..( )( ) 百侣.( ) 【答案】 q ìn ch àn ɡ ku ò è j ú qi ú ɡě zh ēn ɡ r ón ɡ l ǚ(2)多音字(1)当 ⎩⎨⎧ 当.面 当.铺 (2)曾⎩⎨⎧ 曾.经 曾.祖(3)中⎩⎨⎧中.流 中.伤(4)空⎩⎨⎧天空.空.白【答案】 (1) d ān ɡ d àn ɡ (2) c én ɡ z ēn ɡ (3) zh ōng zh òng (4) k ōng k òng 2.写对字形(1)⎩⎨⎧ j ìng自由究j ìng (2)⎩⎨⎧ 岁月ch óuch óu怅(3)⎩⎨⎧ c āng 茫c āng海(4)⎩⎨⎧ xi é来ju ān刻(5)⎩⎨⎧m àn江碧透轻m àn(6)⎩⎨⎧万户h óuh òu鸟【答案】 (1)竞 竟 (2)稠 惆 (3)苍 沧 (4)携 镌 (5)漫 慢 (6)侯 候3.词语辨析(1)寥廓·辽阔都有“广阔”“空旷”的意思。

“寥廓”侧重于指立体的范围。

常用来形容天空等;“辽阔”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

常用来形容大地、海洋等。

(2)苍茫·苍莽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

1.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的

1.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的

1.1 《沁园春·长沙》导教案班级:组别:姓名:【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毛泽东不单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并且仍是一位优秀的圣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期间都有诗作,或抒怀或怀古或咏物,显现那汹涌澎拜、瞬间万变的世界。

有名诗人克家曾说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资料片段一:毛泽东( 1893- 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

1910 年毛泽东走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

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张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充足表达了17 岁的少年的弘弘愿向。

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 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当年10 月毛泽东走开韶山前去广州,门路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灿烂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局势,回想往昔的战斗光阴,不由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词。

【预习检查】(一)给以下加点字标明读音,写出括号内相应汉字。

橘()子 zhōu( ) 头层林尽 r án ()问 cāngmáng()大地百舸()争流鱼 xi áng()浅底万类霜天 j ìng()自由怅()li áo kuò()挥斥方 qi ú()浪è()飞舟Zhēng r óng()光阴稠万户 hóu()màn()江碧透(二)解说以下词语。

漫江:舸:寥廓:遒:苍莽:主:峥嵘:激扬文字:稠:风华正茂:遏:挥斥:击水:指点江山粪土:三、品读上阙,研究以下问题。

(一)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光景(意象)来写的吗?意象:(二)依据什么次序来描述的?(三)试归纳上阙描述的光景的特色:(四)对于秋景你知道先人是如何描述的吗?写出先人描绘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先人有何不同。

(五)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同样,你能调整好并谈谈它的粗心吗?(六)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漂亮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沁园春长沙》教教案-1.1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新版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教教案-1.1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新版必修上册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诗词鉴赏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沁园春长沙》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诗意理解、情感抒发和关键词语解读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沁园春长沙》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诗文内容、时代背景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视频:播放毛泽东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辞典和文学鉴赏工具,辅助学生查阅词语含义和分析诗文特点。
-文学作品集:提供毛泽东的诗词选集,供学生阅读和参考,加深对诗人风格的理解。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文,对古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有一定的了解。而《沁园春长沙》作为一首现代诗,其在语言表达、情感抒发等方面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符合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传承中华文化,符合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此外,通过分析诗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符合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沁园春长沙》诗意理解和情感抒发
2.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解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名师导学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名师导学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名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注意重音与节奏,体会本文语言的精炼、准确。

2.分析艺术手法,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3.找出意象,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

1949至1976年,担任最高领导人。

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

2.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

3.文学常识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4.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例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初读 1.读诗入境(1)自由读:读准字音,自读注释,梳理词意。

(2)个人读:将个人情感融入诗情。

(3)齐读:把握节奏,揣摩感情,初步感知。

(4)听读:要求静听,用心感受。

(5)试读:突出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著名诗人克家曾说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资料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

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

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预习检查】(一)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写出括号内相应汉字。

橘()子zhōu()头层林尽rán ()问cāngmáng()大地百舸()争流鱼xiáng()浅底万类霜天jìng()自由怅()liáo kuò()挥斥方qiú()浪è()飞舟Zhēng róng()岁月稠万户hóu()màn()江碧透(二)解释下列词语。

漫江:舸:寥廓:遒:苍茫:主:峥嵘:激扬文字:稠:风华正茂:遏:挥斥:击水:指点江山粪土:三、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

(一)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意象:(二)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三)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四)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吗?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

(五)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六)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四、品读下阙,探究以下问题。

(一)导读:阙的上下片写法上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下片首句称过片,起过渡作用。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忆”的是____________,由哪个字统领____________ ,表现了毛泽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探究: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达标训练】(一)填空选择题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成形于,盛行于;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派和派两种。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寥郭B、沉浮携带仓茫C、挥斥酋劲峥嵘D、遏阻惆怅激扬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B、怅寥廓(失意)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D、浪遏飞舟(阻止)5、诗词讲究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景表现出来。

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A、独寒击翔B、染透争击C、层漫遍底D、碧尽遍6、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8、“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二)课内阅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地点是 ________。

2、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到__ ____,自________而____ ,再从_______到________。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上段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是。

依长短来看,属于;从分段来看,是。

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四)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8分)阮郎归·初夏苏轼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参考答案三、(一)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二)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

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三)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四)“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秋思》。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五)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六)“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

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四、(一)1、承上启下2、“忆”的是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为粪土。

由哪个字统领恰,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三、达标训练(一)填空选择题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五代,成形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词牌,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词牌名;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长短句;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2、C3、D4、B5、B6、C7、C8、D(二)课内阅读。

1、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深秋,地点是湘江中橘子洲头。

2、从第一句到第七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总领。

3、从远到近,自上而下,再从分到总。

4、林、江、舸、鹰、鱼。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三)、1、本词的词牌是采桑子,词题是重阳。

依长短来看,属于小令;从分段来看,是单调。

2、B (四)、 1、长短句(诗余) 2、 D3、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

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