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简介
澧州大鼓简介
澧州大鼓简介《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
起源不详,传说源自庄子的鼓盆歌或者更早。
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
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等20多个唱本,被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
澧州大鼓经历了叫化子—打鼓匠—民间艺人三个阶段,经过400多年的锤炼和艺人们的不断完善,现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
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
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为十字句等。
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他词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
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
原先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并改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乐器伴奏演唱。
澧州大鼓唱腔十分丰富,分孝堂专用调及说书正调二部分。
孝堂专用部分的小调较多,并且地方特色较浓,如凤阳歌、姜女儿调、请神调等,尤以大送歌郎调最具特色,唱词结构为二人穿插唱七字句和五字句,音乐发声上为一人本嗓,一人小嗓,旋律悠长,听后难忘。
说书正调部分共有五个板式即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
每个板式有不少腔,如一流的“平腔”、“硬腔”;二流的“软腔”、“讨米腔”;三流的“流水腔”、“哈哈腔”;慢板的“大悲腔”、“大颂腔”;数板的“垛子腔”、“吟诉腔”、“告苦腔”等。
过去,澧州大鼓是穷苦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常年的沿门乞讨,击鼓而歌,使它的唱腔中“悲苦”、“吟诉”和祈祷的成份格外明显。
河洛大鼓
“悲平板”、“小数板”、“五字垛”、“飞板”、洛阳琴书表演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
"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
据洛阳地方志记载,河洛大鼓形成过程和初创时间为:清末以前,洛阳城乡流传较广的曲艺形式称"琴书"。
约在清末民初,偃师县琴书艺人较集中的段湾村,有段炎等人前往南阳学艺,学会了当地的"鼓儿词"。
并与洛阳方言琴书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大鼓。
" 河洛大鼓在发展过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阳大鼓"等名称,"河洛大鼓"的名称是在1952年才正式命名的。
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
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愿书" 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
[1]传承人物追其本源,河洛大鼓的第一代创始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禄、吕六,特别是胡南方,他是偃师人,生于一八七五年左右,是清末秀才,家境颇为富有,然他抛开仕途,潜心艺术,自编自演,唱腔清越宏亮,书词生动别致,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为河洛大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豫剧表演其第二代传人有张天培,陆明智、叶刺猬、刘林、三代传人有程文和、陈有功、崔坤、张明党、杨二会、吕发君等人。
这是河洛大鼓书最为兴盛的时期。
他们的活动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成熟和完美的阶段,特别是崔坤先生,其表演沉实、生动、唱腔宏亮悦耳,其书词简捷、文雅,特别是对于长篇书目发掘改编和对于各种唱腔、道白的总结、归纳都超出了他的前人。
四代传人有:段阶平、陆四辈、尚继业、张妮、王占标、张新有、牛会玲、李宏民等,其中张妮、尚继业、牛会玲都师承崔坤先生,不论是唱和书目都有极深的功力,李宏民主攻伴奏,是一代著名琴师。
大鼓的介绍和用处
大鼓的介绍和用处
大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种乐器,常见于戏曲、民间舞蹈、传统音乐等表演中。
它是一种类似于鼓的大型乐器,形状呈圆柱形,
粗壮而厚实,直径在50~70厘米之间,高约80~100厘米。
通常由木头
和皮革制成。
大鼓的演奏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用两支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音。
另外,演奏者也会用手掌、拳头、拍打、拍击等方式进行演奏。
大鼓的音色厚实有力,既有冲击感,又有回音,所以在表演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大鼓的用处也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表演者掌握节奏和音乐的情绪,打破沉闷的气氛,提高表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鼓也常常与功夫表演、龙狮舞、节庆庆典等活动结合使用,成
为这些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大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乐器,在不同形式
的表演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音色和韵律不仅能吸引听众的耳朵,也能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西河大鼓简介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
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
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
至民国初年,有更多的艺人来到天津,这时,它的名称尚未统一,有河间大鼓、梅花调、弦子书、大鼓书、西河调、木板大鼓等称谓。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女艺人王讽咏在四海升平茶登台演出。
由于该曲种的艺人多是沿着大清河入津。
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书写海报时即将其定名“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
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
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是在吸取某些民歌小调的音乐语汇发展而成的。
在音乐结构形式上,约有30余种依附于主曲的乐曲和乐句的唱腔,分别归纳在三眼一板的头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无眼的三板等三种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缩,有的还派生出多种变格唱法,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
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
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
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说唱音乐的类别
京韵大鼓
一、曲种简介 二、曲种名家 三、代表作品 四、基本风格特征
一、京韵大鼓曲种简介: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南部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 于清末形成。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 过很多名称:
1. 在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 鼓”、“文明大鼓”、“平韵大鼓”,
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 4. 三弦伴奏结合唱腔,托腔保调严谨自如,宣统
三年(1911)后增添了四胡、琵琶,形成珠联璧 合的伴奏小乐队。
京韵名家刘宝全、白云鹏、张筱轩并起
刘、白、张成为民国初年京韵大鼓最早期的三个流派。 白云鹏青年时在农村演唱竹板书,后改学大鼓,光绪二十六
年(1900)来北京金乐班演唱,以吐字清晰、行腔柔美、演唱 风格朴素自然见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新思潮的影响, 白云鹏等人曾演唱过《大劝国民》、《灯下劝夫》等新曲目。 与此同时,旗籍票友张云舫曾将京韵大鼓改革成“改良大 鼓”,其特点是:编写了新曲词,多属诙谐幽默的题材;唱 腔高低多变、滑稽可笑;击鼓法加上了忽轻忽重不时画圈的 夸张动作。后被称为“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韵的一个支 派。演员有富少舫、崔子明、叶德霖、杜玉衡等,经常演唱 《蒋干盗书》、《刘二姐拴娃娃》、《吕蒙正赶斋》等滑稽 曲目。 张筱轩自幼住北京南郊,早年票演时调小曲,后来拜朱德庆 为师改唱木板大鼓,演唱时虽曲调较原始纯朴,但京音纯正、 咬字清晰、刚劲浑厚,具有一气呵成的特色。
2. 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 “京音大鼓”。
3. 民国三十五年(1946)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 名称为“京韵大鼓”。
资料记载情况
梅兰芳在《谈鼓王刘宝 全的艺术创造》一文中 记载:“刘宝全说‘怯 大鼓’是从直隶河间府 传出来的,起初是乡村 里种庄稼歇息的时候, 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像 秧歌那样随口唱着玩, 渐渐受人欢迎,就有人 到城里来作场。”
京韵
京韵大鼓的历史要解决京韵大鼓的症结,笔者认为:首先要深入了解京韵大鼓。
它的由来、唱腔、流派、唱词形式,不了解这些是无法对其改革的。
京韵大鼓产生于清代末期。
它的前身是木板大鼓和清音子弟书。
木板大鼓是敲木板伴奏,所以也叫“木板儿”。
从这一时期的历史架构上看,木板大鼓不仅是京韵大鼓的前身,也是多种大鼓的前身。
通常以演唱长篇大鼓书为主,内容多为英雄好汉的故事。
如:《杨家将》、《封神榜》、《响马传》等。
当时的音乐很简单,五声音阶,没有FA SI,节拍形式为一板一眼,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上下句形式,唱腔为板式结构。
说白占有很大比重。
因此,当时人称“说大鼓书的”。
1870年前后,木板大鼓艺人进入京津地区,起初多为地摊表演,因观众流动性大,便由长篇曲目改为短段,并增加三弦做伴奏。
因演唱带有河北一带的口音,人们又叫它“怯大鼓”。
这时享有盛名的艺人有胡十、宋五、霍明亮。
胡十以嗓音亮亢、清脆并善制新腔著称。
宋五文化修养高,善词曲,霍明亮善演金戈铁马的故事而受到听众喜爱。
继胡、宋、霍之后,又出现了改“怯”味为京味的三位演唱家:刘宝全、张晓轩、白云鹏,以及著名弦师韩永禄等,使“怯”味大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京韵大鼓的曲目均为短段,一般为百十句,是注重歌唱,功夫深厚的说唱曲种。
它的曲目极为丰富,有的从木板大鼓中继承而来,更多的是从清音子弟书中吸收的。
京韵大鼓的发展与自娱性的民间大鼓书有所不同,具有吸收、融会不同地区及其它优秀文化、宗教意识或者是在广泛的不限于一个地区的欣赏趣味影响下发展提高的,形势比较完整、严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间的水平与成就。
历史上的京韵大鼓对历史上的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可见京韵大鼓是城市经济发达、表演艺术商品化,由职业艺人发展、创造的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京韵大鼓,百年来通过文艺工作的学习、整理、研究、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形成了京韵大鼓的各自“流派”。
当木板大鼓进入京津大城市的时候,正是京剧的兴盛时期,许多戏曲都缺乏足够的力量占领重要舞台和与京剧竞争的能力。
京韵大鼓简介-1-2
京韵大鼓简介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
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
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
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
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
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
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
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灵山大鼓简介
灵山大鼓简介灵山大鼓以烟墩大鼓著称。
烟墩是灵山西片一个镇,距县城三十六公里,素有竹编之乡之称,还盛产香荔、板票、农产品比较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素来比较富裕,人民群众为了庆丰年,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击鼓为乐,这个春节击鼓为乐的习俗,宋代已经开始。
世代从不间断。
每年新春佳节,各姓氏家族门户都打大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鼓,正月十五收鼓,烟墩大鼓是大年祥和、吉庆、欢乐之意,也是一年之春开元的吉兆,擂鼓开新彩。
贺新春为了互相激励,村落与村落,门户与门户互相拼鼓(竞鼓),看谁的鼓最响,鼓韵打得最好,时间打得最长,村落群众老老少少轮班打鼓,经常通霄达旦,大鼓多放在各村落门户的大门口或正座二厅,谁有兴趣谁打。
村落、门户竞鼓风气甚浓,村落应邀竞鼓时,把鼓扛至村边山坡或山头上,几十个鼓集在一起,鼓声响起来真是山摇地翻。
近年来,由镇政府当作文化活动组织,每年春节都在政府所在地举办一次竞鼓活动,每次集中八十至一百面大鼓摆成一条长街,锣鼓冲天,气势滂薄。
烟墩大鼓制造也比较复杂,古代是用楠木或松木头段制成,把木段挖空中心,上身古筒形,下身有四只脚,用牛皮(最好是老黄皮)剪成园形,周围打窜手指大的孔,穿上二至三寸长的竹钉,四脚底座做一块与鼓大小的底板,用单竹篾上下拉紧,四鼓脚打进木占,让竹篾紧紧拉住鼓口牛皮,大鼓就能发出雄亮的声音。
烟墩大鼓最高的有三米,最大口径有一米三,一般大鼓都一米六至二米高,口径一米左右,鼓重量一般300市斤至500市斤,通常用八人搬动,最小的大鼓都在一米二以上,口径七、八十公分。
古时大鼓由一段木制成,但是,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树木了,就用木板拼成,目前,一个大鼓造价一仟至一仟伍百元左右。
烟墩打大鼓的习俗,规定是春节期间才开打,鼓身不能涂红色,涂红色好似棺木不吉利,平时也不能乱打,乱打就等于有丧事,正月十五收鼓,把鼓身竹篾全部拆除,鼓皮、鼓身等部件放上楼阁,防止生虫。
在烟墩大鼓影响下,烟墩邻乡的平南、沙坪等部份村庄也有打大鼓的习惯。
乐亭大鼓 简介
乐亭大鼓简介乐亭大鼓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是我国北方主要曲种之一。
乐亭大鼓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逐步发展成熟,至今有200年的历史。
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乐亭大鼓演出形式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一人持三弦伴奏。
唱腔板式完备,句式多变,调式、调性转换巧妙灵活,刚柔相济、褒贬兼宜。
文学结构韵散相间,说唱并重,浅显易懂、雅俗共赏。
是我国鼓曲中发展相当成熟的说唱艺术。
《中国书词概论》记载:“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同时,乡村里也流行着散曲之类的小调,后来,有位弦子李,先以三弦配奏了‘清平歌’,遂加以改正,使其韵调动听悦耳,较之旧曲大有不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
”在演唱实践中,又经过进一步改革提高,大约在乾嘉年间,初步形成了乐亭大鼓的板腔雏形。
道光三十年(1850年),乐亭著名说书艺人温荣发现了铧翅的清脆声响,并磨制成了第一付铁板。
同光年间,乐亭城南大皇粮庄头崔佑文进京供奉,带温荣入恭亲王室献艺,温荣的技艺深得王爷欢欣,当即封了顶子赐了座,并将这种说唱形式赐名“乐亭大鼓”。
《曲艺论丛》中也有记载:“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为北方俗曲鼓词之一种,产生于乐亭县,故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乐亭大鼓形成了以韩香圃为代表的韩派(东路)和以靳文然为代表的靳派(西路)两路唱腔体系。
韩派(东路)唱腔讲究字正腔圆、韵满味足、高达低入。
靳派是靳文然在韩派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一套唱腔体系。
其唱腔旋律流畅,易于上口,受到行内外的广泛欢迎。
韩派(东路)主要流行于乐亭、滦县一带, 靳派(西路)主要流行于滦南一带,现在演员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将两派的自身精华融合起来,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乐亭大鼓形成了一脉相承、殊途同归的局面。
2002年4月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乐亭县为民间艺术之乡—曲艺—大鼓之乡,2003年3月,中国文化部命名乐亭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曲艺),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国鼓文化的介绍:
1. 起源和历史
中国鼓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古代,鼓被用于军事、宗教、祭祀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演变,鼓逐渐成为了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
2. 分类和特点
中国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大鼓、小鼓、堂鼓、板鼓等。
不同类型的鼓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中国鼓的特点是韵律明快、节奏感强,能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应用和表演形式
中国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庆典、婚礼、葬礼、戏曲等。
在表演形式方面,中国鼓可以独奏、合奏、伴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组合演奏。
4. 文化价值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现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鼓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中国鼓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敲大鼓入门基础知识
敲大鼓入门基础知识敲大鼓,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历史悠久,受到广泛喜爱。
它是一种通过击打鼓面来发出声音的打击乐器,通常由鼓壳、鼓面、鼓边及鼓槌组成。
敲大鼓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还能营造气氛,使人们产生共鸣。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敲大鼓入门的基础知识。
敲大鼓的历史敲大鼓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早在古代就有了。
在我国古代,大鼓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战争中、庆典等场合。
它的声音洪亮嘹亮,能够传达信息,拉开气氛。
而在西方,敲大鼓通常被用于交响乐队和管弦乐队中,为音乐增添力度和节奏感。
敲大鼓的分类敲大鼓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可以根据鼓的大小、形状、材质和音调来分类。
按音调区分,分为低音大鼓、次中音大鼓、低音大鼓等。
而按照用途分类,则有世界鼓、军鼓、超大鼓、马鞭鼓等。
敲大鼓的演奏技巧敲大鼓的演奏技巧至关重要。
要想演奏出优美的音乐,需要掌握正确的敲击力度、节奏感和鼓面的使用技巧。
常用的敲击方式有单敲、连敲、滚动、交叉滚动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用力均匀、节奏准确,才能演奏出好听的乐曲。
敲大鼓的保养与调整为了确保敲大鼓的音质和性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养和调整。
首先要保持鼓面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影响音质。
其次,需要定期调整鼓边的紧度,使得整体音质均衡。
此外,还要注意存放位置避免日晒雨淋,以免损坏。
结语敲大鼓作为一种常见的民间乐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掌握敲大鼓的基础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享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敲大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意愿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高山战鼓材料
高山战鼓材料高山战鼓,又称高山大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常见于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
它是一种用来伴奏歌舞、节庆活动的打击乐器,通常由鼓面、鼓身和鼓架三部分组成。
高山战鼓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会影响到鼓的音质和表现力。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山战鼓常见的制作材料。
首先,高山战鼓的鼓面常用的材料有牛皮、羊皮、马皮等。
牛皮制作的鼓面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敲击时声音浑厚有力,适合于大型的高山战鼓。
而羊皮制作的鼓面则质地柔软,音色圆润,适合于小型的高山战鼓。
马皮因为其纤细坚韧,常常被用来制作高山战鼓的鼓边,以增强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其次,高山战鼓的鼓身常用的材料有木头、竹子、乌木等。
木头制作的鼓身质地坚硬,共鸣时间长,音色深沉,适合于制作大型的高山战鼓。
竹子制作的鼓身轻巧灵活,音色清脆悦耳,适合于制作小型的高山战鼓。
而乌木因为其质地细腻、色泽均匀,常常被用来雕刻高山战鼓的图案和纹饰,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最后,高山战鼓的鼓架常用的材料有铁皮、铜皮、木头等。
铁皮制作的鼓架坚固耐用,适合于大型的高山战鼓,能够承受鼓面的巨大冲击力。
铜皮制作的鼓架轻便灵活,适合于小型的高山战鼓,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灵活的携带。
而木头因为其质地轻盈、造型多样,常常被用来制作高山战鼓的鼓架,使其更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综上所述,高山战鼓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会影响到鼓的音质和表现力。
在选择高山战鼓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来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和视觉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高山战鼓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上联看皮影听大鼓流连忘返下联
上联看皮影听大鼓流连忘返下联摘要:一、皮影戏和大鼓的简介二、皮影戏和大鼓的特点和魅力三、皮影戏和大鼓的传承和发展四、皮影戏和大鼓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正文:皮影戏和大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联“看皮影听大鼓流连忘返”,表达了人们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热爱和欣赏。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彩色影子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通过灯光照射,操纵皮影表演各种故事。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多样,有木偶皮影、人偶皮影等。
大鼓是一种打击乐器,有悠久的历史,音色浑厚,节奏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大鼓表演形式多样,有鼓舞、鼓词、鼓乐等。
皮影戏和大鼓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皮影戏通过色彩鲜艳的影子,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人物形象,同时配以简洁幽默的台词,引人入胜。
大鼓则通过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展示了丰富的音乐内涵,令人陶醉。
这两种艺术形式在演出时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使观众享受到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皮影戏和大鼓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民间的重视。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设立了皮影戏、大鼓传承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传承人。
此外,一些皮影戏、大鼓表演团体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传播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在现代社会,皮影戏和大鼓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们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影戏和大鼓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同时,它们还具有教育功能,许多传统剧目寓教于乐,传播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总之,皮影戏和大鼓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深受人们喜爱。
上联看皮影听大鼓流连忘返下联
上联看皮影听大鼓流连忘返下联(实用版)目录1.皮影戏和大鼓的简介2.皮影戏和大鼓的历史与传统3.皮影戏和大鼓的现代发展与创新4.皮影戏和大鼓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正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皮影戏和大鼓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皮影戏,又称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产生影子,通过操作影子的动作和位置,配合音乐和唱腔,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大鼓,又称京韵大鼓,是一种以打击大鼓为主,配合唱腔和诗词,表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曲艺形式。
皮影戏和大鼓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皮影戏起源于汉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三代更是被誉为"灯影戏",成为宫廷和民间的重要娱乐形式。
大鼓则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清朝,是北方地区尤其北京市的代表性曲艺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皮影戏和大鼓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困难,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让皮影戏和大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但是,尽管面临困难,皮影戏和大鼓并没有消失,反而通过创新和转型,找到了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比如,皮影戏和大鼓开始走进校园,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同时也通过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 3D 皮影戏,网络直播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两种艺术。
皮影戏和大鼓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影响。
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皮影戏和大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皮影戏和大鼓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虽然面临困难,但是通过创新和转型,它们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大鼓简介
《中国大鼓简介》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中国大鼓。
中国大鼓呀,是个大大的鼓,圆圆的,可威风啦!
它的鼓面又大又结实,敲起来声音特别响亮。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来了表演队,里面就有中国大鼓。
鼓手们用力地敲着鼓,那声音震得大家心里都特别激动,小朋友们也跟着又蹦又跳。
小朋友们,你们能想象那个热闹的场景吗?
《中国大鼓简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
中国大鼓的鼓身一般是用木头做的,外面还会涂上漂亮的颜色。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表演,那个中国大鼓画着好看的图案,有龙啊、凤啊,可漂亮了。
小朋友们,要是你们看到这么漂亮的鼓,会不会很喜欢?
《中国大鼓简介》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说说。
中国大鼓敲起来可有节奏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能表达出不同的心情。
有个小朋友学打鼓,一开始总是跟不上节奏,但是他不放弃,天天练习,后来打得可好了。
小朋友们,咱们也要像那个小朋友一样,有毅力,好不好?。
京韵大鼓简介
京韵大鼓简介
京韵大鼓,又称京剧大鼓,创作于20世纪初,是我国传统鼓乐
类乐器。
京韵大鼓通常由漆皮、铁线绕制而成,漆皮覆于铁线上,可
形成低沉婉转的鼓音。
其音色低沉浑厚而比别的单簧管更加溫暖。
因
其浑厚的穿透力和富有节拍的旋律,有助于演奏者的情绪宣泄的特点
出现,使其格外受到大众的青睐。
这种乐器可分成胡鼓节,鼓体,皮
棒及弦钩四大部分。
演奏时,动用弦钩弹击其铁皮表面,以节奏优美,婉转动人的音乐来营造出魔幻的气氛,使其成为了我国京剧重要乐器,在京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之一。
鼓的简介
鼓的简介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
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
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
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
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鼓简介
大鼓,乐器名。
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
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
在佛教古来被作为敲打集众之用。
在《有部目得迦》卷八中说:“六大都城诸苾宣等,咸悉来集,人众既多,遂失时候。
佛言:应打犍稚。
虽打犍稚,众闹不闻。
佛言:应击大鼓。
”
此外,鼓也用来作为警示之用。
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亦将在鼓用于仪式、舞乐与军阵中。
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
《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有“法鼓”、“茶鼓”、“斋鼓”、“更鼓”、“浴鼓”等多种。
其中,法鼓是在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击之。
上堂时击三通,小参时击一通,普说时击五下,入室时击三下,皆当缓击。
茶鼓是在祖忌献茶汤时,长击一通,由侍司主之。
斋鼓悬于库司之前,于斋时击三通。
更鼓是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通,其余随更次击之。
浴鼓是在浴时击四通,由知浴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