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随着阅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的加大,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阅读教学除了具有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职能外,还兼具汲取、丰富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认识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写作水平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使阅读教学更科学、更有效?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要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1. 要以说引读。

在班里,由喜欢阅读的学生介绍报纸、杂志中出现的一些好文章,通过“先行者”的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

要求学生讲一讲书中的故事,让阅读面广的学生“出尽风头”。

选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讨论的良好习惯,在讨论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和美化。

定期举行精彩片断朗诵会,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积累一些语言,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要以写引读。

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看杨修的死?”“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冒险生活给了你什么人生启迪?”,“从《朝花夕拾》中你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读读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你对历史中的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看法?”,“《爱莲说》中的周敦颐与陶渊明有何异同?”等,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这样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学生就需要读大量的文章。

3.要以活动引读。

班级每学期举行一次知识抢答赛,在知识题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文学作品方面的知识,如与四大名著有关的人物及情节、典故、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孙二娘开店——进不得孙悟空借火扇——一物降一物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等等。

4.要以展示阅读成果来强化阅读。

当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延伸阅读之后,许多学生开始有表达的欲望:对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对文章的艺术方面评头论足。

老师在此时恰当引导,把他们写的读后感、随笔整理出来,在学习园地中展览。

学生在展览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学习。

每半个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并由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展览学生阅读成绩的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了语言。

每月出一期“得意之作展”。

将学生认为最满意的习作,经过认真的修改,用方格纸工整地抄写出来,再经过筛选,把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

5.要以生活引读。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疑问、困惑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

如有的学生意志浅薄,控制不住自己,教师要引导他去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从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从而坚定生活的信念。

有个别学生觉得学校生活苦,没有意思,思想消极,教师应引导他读读残疾人女作家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

再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感想,加深学生对原著的
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会浓厚起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爱读、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

首先,要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

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

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2.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阅读的独立性。

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3.教师要巧妙设疑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疑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为了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教师要利用文章中的矛盾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这是因为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如教《孔乙己》这课时,在同学们读完全文,了解到孔乙已是个受封建教育毒害极深、穷困潦倒且迂腐麻木的人物形象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孔乙已是个可怜的人,应该被大家同情,为什么课文里多次写到大家在‘笑’孔乙已?这里不但有酒店的老板,甚至还有那些同样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酒店的小伙计及‘短衣帮’们。

”问题一提出,课题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是孔乙已的动作、语言惹人好笑,有的说是黑暗的社会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

最后统一认识:作者在本文中除了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外,还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4.教师要培养情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诗歌意境的再现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

有的学生写到皇帝一时恼怒,最后把小孩及其家人残酷地处死了;还有的学生写到皇帝经过这一次游行大典后,感到痛心疾首,从此改邪归正,治理朝政,最后成为一位人人拥戴的好国王,多么富于合理的想象。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在氛围中同学自由交流、互相竞争,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阅读局面。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欣赏水平,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适应时代选拔人才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