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
【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郁达夫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郁达夫零余者形象郁达夫是位多产作家,在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作品里,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弥散着一种感伤的氛围,有一颗伤感的灵魂总在那里时而低诉、时而狂喊,时而自嘲,这是他的灵魂,是他为自己塑造的“零余者”的自我抒情形象。
“零余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郁达夫的译作中,他是第一个将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译为《零余者日记》,后来又写有一篇名为《零余者》的散文。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则于世无损”是零余者的生存处境。
“零余者”是郁达夫自我的角色定位,但“零余者”不仅仅是郁达夫的一个自我形象,借着他的笔说话的,是彷徨,求索的大批知识青年。
在他的作品中,他以“自叙传”的口吻,以自我的切身体验为基础,真实地表现了当时青年们的种种苦闷。
“零余者”是一群五四知识青年的弱者形象,是一群踽踽而行的孤独者,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有着他独特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
一自从郁达夫在东京第一次读到屠格涅夫的小说之后,俄国多余人形象对他的影响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俄国多余人形象始终没有离开过郁达夫的视线。
屠格涅夫在一篇题名为《多余人日记》的小说中,曾描写了一位家道败落、身染沉疾、身世飘零、性情抑郁的贵族青年的形象,这个名叫朱尔卡都林的贵族青年由于在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终于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即郁达夫所说的“零余者”)。
在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曾先后出现过一系列类似于朱尔卡都林的青年贵族形象: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与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这些人物出身贵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他们对俄国当时的现状十分不满,有着远大的理想,想在改造社会方面有所作为,但出身贵族的他们意志又非常薄弱、缺乏毅力,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付诸实践,终其一生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郁达夫塑造的“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形象显然和“多余人”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多余者”与郁达夫“零余者”的比较姓名:张艳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0902010253内容摘要:19世纪作家屠格涅夫创作了俄罗斯“多余人系列”,这些“多余人”是俄罗斯时代的象征。
与此同时,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也创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零余者”,他们都是时代的典范。
那么他们之间的“多余人”是否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关键字:多余人、零余者、相同点、不同点“多余人”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眼中,是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当时一种文学形式的名称。
多余人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在思想上敏锐、在语言上犀利。
”但意志上消沉,行动上不够积极又使他们成为一个典型叛逆者。
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青年,但既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那个生活圈子,但又不能跳出那种生活的小圈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19世纪,在普希金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多余人形象,从而俄罗斯文坛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多余人。
他们是俄罗斯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产物,而俄国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五四运动,李大钊将俄罗斯文学引入到中国,是中国人充分了解到俄国的作品,有些作家也深受俄国这一时期文学特点的影响,其中的郁达夫就是成就最高的一位作家,他在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影响下创造了中国的“零余者”。
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很大,郁达夫曾经说过:“在许许多多古今大小的外国作家里,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同他的作品交往的最久而不会生厌的便是屠格涅夫。
因为我开始读小说,开始想写小说,受得完全是一位相貌柔和和眼睛有点忧郁、络腮胡子涨得满满的北国巨人的影响。
”屠格涅夫的“多余人”与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由于生在不同的国度,处在不同的时代,二者各自的精神和行为的特点显示出相似而又有差异的性质。
一、相同之处:1、主人公孤独、苦闷、忧郁、厌世的性格特征1849年,屠格涅夫创作了《多余人的日记》这部作品,自此,“零余者”这个名词开始流行俄国文坛。
小说描述一个患有痨病的落魄贵族青年丘尔卡图林在临死前二十多天留在来的个人日记形成的。
觉醒年代的布尔乔亚“多余人”简析《日瓦戈医生》
觉醒年代的布尔乔亚“多余人”简析《日瓦戈医生》摘要:从19世纪初起,“多余人”一直是俄罗斯文学中独具特色又屡见不鲜的形象。
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日瓦戈医生》中,出生于19世纪末的尤拉·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戈的“多余人”身份贯穿了他短暂而丰富的一生。
他既不是革命的对象,也无法成为革命的同盟。
关键词:多余人俄罗斯文学帕斯捷尔纳克正文:从19世纪初起,“多余人”一直是俄罗斯文学中独具特色又屡见不鲜的形象。
就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直到成年乃至中年从幡然醒悟——原来无论我们如何挣扎,我们的生活乃至死亡方式早在出生时就已注定,所谓的改变也不过是在这个注定的既定框架之内。
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日瓦戈医生》中,出生于19世纪末的尤拉·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戈的“多余人”人生其实从他的童年就已注定——首先是被视为异类的犹太人,其实还是拉仇恨的犹太富豪家庭,母亲又是社会地位并不高的艺术家;然而在他十岁左右,父亲因为受骗而在生意上遭到失败,卧轨自杀;不久母亲病死,他被哲学家舅舅带到莫斯科,之后又被教授家庭收养,和教授的女儿安东尼亚也就是冬妮娅青梅竹马,并在冬妮娅的母亲安娜并重的床前为两人缔结了婚约。
之后革命爆发,两人结婚生子却颠沛流离。
命运让日瓦戈在少年时就被惊鸿一瞥的拉里萨·费奥多罗夫娜·安吉波娃数次重逢,直到成为情人。
也是因为革命,两人分开,重返莫斯科的日瓦戈猝死街头,拉里萨冒着生命危险回来为他治丧,在将他的遗稿整理出版后果不其然被抓到集中营,之后不知所踪。
和那个时代许多出生贵族或富豪阶层的知识分子一样,日瓦戈不仅是“多余人”,而且是托尔斯泰主义者——本性善良,同情贫苦大众,然而无论怎么同情,却始终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而怜悯着大众。
说到底,他们不从群众中来,更无法到群众中去;既不是革命的对象,也无法成为革命的同盟——从始至终,他都是多余的。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内容提要】:叶甫盖尼·涅金作为“多余人,,群像的鼻祖,在俄罗斯文学形象的画廊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关于这一形象的争议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未停止。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以人物形象为重心,分析并描述出了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的波动轨迹,以期获得对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思想价值,典型性。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关于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
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然而.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
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
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
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
这段话是普希金对主人公奥涅金的“判词”,同时也像是作者本人的自画像。
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倾注了普希金的全部热情,小说里有着诗人的种种幻想、喜怒哀乐和全部理解能力,它是诗人的整个生命、全副心灵和他所有的爱;因此说普希金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以探索自己精神苦闷的原因和思想出路并不为过,可以说,奥涅金的思想矛盾正是普希金的思想矛盾。
中俄文学_多余人_形象比较论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翟业军(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南京 210093)摘 要: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
零余者则把零余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
这种向外“归咎”的取向,倾泄着也鼓荡起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实为革命的先声。
关键词:零余者;多余人;怨恨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4-0149-07 零余者在“五四”文坛横空出世,造成绝大的审美震动———中国文学向来塑造温柔敦厚的君子和大义凛然的壮士,即便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羁旅行役的愁思,也一定哀而不伤,发而皆中节,什么时候见过哭泣着、怨怼着、“忏悔”着的可怜虫,而且这些可怜虫还可能是个“色情狂”?本文以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为参照,探究零余者究竟因何而零余,他们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
一郁达夫酷爱屠格涅夫,特别是他的《多余人的日记》:“读杜葛捏夫的The Diary of a Superfluous Man,这是第三次了,大作家的作品,象嚼橄榄,愈嚼愈有回味。
”①钟爱之不足,便把它译成《零余者的日记》,俄罗斯的多余人便有了个中国名字:零余者。
而郁达夫塑造的一系列“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人物,郭沫若笔下的“等于零的人”,“零小数点以下的人”,以及林如稷《将过去》,成仿吾《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倪贻德《花影》、《下弦月》、《玄武湖之秋》,滕固《壁画》,王以仁《流浪》、《还乡》,许杰《醉人的湖风》等作品中哀怨着、叹息着的落拓者,也被称为零余者。
郁达夫还在《零余者》一文中,径直称自己是一个对家庭、国家和社会全无用处的“真正的零余者”。
零余者真的就是多余人?也许,我们只有在零余者与多余人精神的契合处和疏离处,才能窥见零余者的真相。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多余人。
《多余人的日记》中的丘尔卡图林承认:“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完全多余的人,或者,好象是,是一个完全多余的家伙。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屠格列夫说他不但创造了俄罗斯语言,还创造了俄罗斯文学,而这两项重大工程在其他民族需要几代人用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普希金不仅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还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俄罗斯文学之父。
一、生平与创作普希金1799年5月26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其童年是在充满着诗歌和文学的氛围中度过的。
除了爱好文学的父辈们对普希金产生影响外,其出身农奴的奶妈不仅用乳汁哺育了他,而且用民间文学和人民的语言的养料培育了普希金。
1811年普希金进入皇村学校学习。
这是一所培养自由思想的学校。
学校的进步教授与附近近卫骑兵团的进步军官们启发了他反抗专制制度的思想。
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的观点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普希金在童年时代就开始写诗,自进入皇村学校后,便正式开始了他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活动。
1816年,他被选为文学团体的社员。
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
1819年,普希金参加了由十二月党人直接领导的“绿灯社”。
十二月党人社团促进了他民主主义思想的成长。
在此期间,他写了一些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和《乡村》(1819)等,表现了诗人反对专制暴政,呼唤自由的思想。
其中《自由颂》开创了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他的政治抒情诗在当时的进步贵族青年中广泛流传。
1820年,他的第一部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出版,使他的声望日增。
由于普希金在公开场合指责统治者的暴行,在诗歌中歌颂自由,宣扬反对暴政的思想,沙皇下令放逐他。
多亏朋友们的帮助,他才没到西伯利亚而1820年到了南俄敖德萨他父母的领地。
在南俄的四年时间里,他创作了著名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3)、《茨冈》(1824)、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大部分篇章和大量的抒情诗、童话诗、评论、随笔等。
多余人
多余人1、俄现实主义奠基人之一---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尼金》-奥尼金2、赫尔岑---《谁之罪》---别尔托夫3、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彼巧林4、屠格涅夫---1850年,《多余人日记》---丘尔卡图林:生活不得志,情感不得志,英年早逝的“多余人”1924年,郁达夫将此翻译为《零余者的日记》“零余者”《罗亭》---罗亭“空谈家”,辩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贵族之家》、《烟》、《处女地》、《春潮》、《阿霞》等5、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多余人赫尔岑:指那些对社会现状不满,对糜烂的贵族生活甚感厌恶,但又不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改变社会现状斗争的人。
他们整天只沉醉于幻想而不行动,在可悲的苦恼中进行着“慢性自杀”,这部分人不仅对沙皇的统治无用,就是对渴求解放的受压迫人民来说,也同样是无用的,对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是多余的。
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世无损空虚无为心境:空有才华而碌碌无为,空发不满而碌碌无为,是“多余人”形象共有的心境。
孤独、自卑、忧郁、厌世郁达夫:受伤的心灵,在病态社会里,不甘沉沦而不可,虽然是小知识分子,多有学识,有正义感,有理想,而他们的理想在付诸实践中却屡屡碰壁,他们有社会良知,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胸有大志,而内心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只能以极端的手段去对病态的社会发出无力的呐喊。
病态灵魂多余人与零余者8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1年董文波【摘要】本文立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阐明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系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 群像存在渊源与流变关系,而且将“零余者”从特指郁达夫文笔下的人物拓展为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群像关键词:多余人零余者中图分类号:1106.2文献标识码:AUnnecessary Persons and The Remnants Dong wenboAbstract This article was based upon the view of influenc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t clarified the origin and mov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unnecessary persons in the literature of Russian and the remnants group portraits in Chinese modem literature.And it developed the Remnant figure that YU Da-fu wrote about .The remnants became thegroup portraits whom people felt sorry for his unfortunate and angry for his hesitation in the nineteen twenties and the nineteen fortie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Key words Unnecessary Persons The Remnants“多余人”这名词源于赫尔岑1851年评论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盖尼·奥涅金》,①之后就成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俄罗斯文学中一种文学典型的共名词。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
文学研究
论 19 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
李华英
摘 要:“叶甫盖尼·奥涅金” 是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同名主人公。 奥涅金 出身名门 贵族,游刃于上流社会,自视清高,虽不愿与上流社会 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精神空虚,一事无成,被称 为 19 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 关键词:普希金 “多余人” 奥涅金
多 余 人 是 19 世 纪 俄 国 进 步 贵 族 知 识 分 子 的 典 型。他们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的是贵族教育,接受了 某些西方文明的影响,有较高的智慧和教养,在精神 和道德上具有优越意识。 (李赋宁,2001:134)
作品开头, 普希金就为我们讲述了奥涅金的身 世。 在具体描写奥涅金的贵族出身时,普希金这样写 道:“我的这位好朋友,叶甫盖尼,他正就诞生在涅瓦 河畔,在那儿您或许显耀过一番。 ”“他父亲曾居过高 官 显 位 … … 他 每 年 办 三 次 家 庭 舞 会 。 ”(《叶 甫 盖 尼·奥 涅金》译本,1985:9)贵族出身使 奥 涅 金 不 仅 物 质 生 活 条件优越,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是他“所有亲族的继承 人”。 虽然他父亲生性挥霍,“荡尽了家产”,死后什么 也没给奥涅金留下。但父亲刚死不久,“年迈的伯父即 将寿终正寝”,给他留下了巨额财富。 他伯父的“庭院 里奴仆成群”,伯父名下的“工厂、森林、土地、河流,一 切 都 归 他 全 权 所 有 ”。 (《 叶 甫 盖 尼·奥 涅 金 》 译 本 , 1985:47-48)这 些 巨 额 财 富 使 他 不 仅 衣 食 无 忧 ,还 使 得他有资本穿梭于虚荣的上流社会。
奥涅金家境优裕,从童年起就给他请了专门的外 国教师,让他接受外国教育。 “起初一位 Madame 把他 伺 候 ,后 来 一 位 Monsieur 前 来 代 替 ”,从 外 国 家 庭 教 师身上,他了解并接受了部分西方思想。 奥涅金长大 成人后,“头发剪成最时髦的式样, 衣着和伦敦的 dandy 一般,他 终 于 在 社 交 界 抛 头 露 面 ”。 就 此 ,他 正 式地加入上流社会圈,学会了上流社会中盛行的敷衍 与虚伪。奥涅金聪明而有智慧,“他拥有一种幸运的才 干,善于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不痛不痒地说天道地”, 他会拉丁文,很多古籍经典他“全都记得,说来如数家 珍”。 在这个圈子里,奥涅金虽进入不久,却有老练的
(完整版)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是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其作品也一直有着十分高的赞誉,普希金的诗歌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美。
俄国诗人,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普希金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普希金的生平事迹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浅析“多余人”
浅析“多余人”“多余人”是赫尔岑在1851年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里提出来的。
这些被称为“聪明的废物”的“多余人”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贵族文学时期,是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他们的时代和自身的深刻发现,而“多余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奥涅金、毕乔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
“奥涅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要忙的,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的多余的人。
”“他什么事情都开始做过,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到底——他想的多做的少,在十二岁就已经是个老人。
”这里指的是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一批贵族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逝去了的时代的痛苦缩影,是失去了精神家园的迷惘儿,四代“多余人”虽然生活在俄国不同的时代,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却好像事先约好了一样游离于社会集体、传统法规之外,或者玩世不恭,或者冷淡麻木,无一例外的被自己的时代所排斥。
“多余人”已经意识到生活的空虚,不甘沉沦却又脱离实际,想有所作为却只会空谈,已经不配担负起社会历史改革的任务,被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结不了果的鲜花。
别林斯基说他们给人很大希望,完成的却很小甚至完成不了。
赫尔岑曾经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的方面,也永远不会站到人民的方面”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余人”。
人们对于“多余人”的评价倾向是否定的。
然而,我认为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能用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多余人”,把他们放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时间内。
对“多余人”的评价应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局限于“19世纪”,“俄罗斯背景”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特定框架内,在新的时代,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多余人”。
我要说,其实“多余人”一点也不多余,我将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多余人”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分析来探究讨论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作用。
一、欧美的“多余人”、“局外人”“多余人”是一群特殊群体,是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力量激烈碰撞后的产物,他们生活在俄国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到本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无法摆脱的),他们不满现实,想创新,可又无从着手,以至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XX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的冲突”把“多余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外国文学二思考题
外国文学(二)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自然派:“自然派”就是19世纪40年代在俄国形成的以果戈里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其特征是将批判和讽刺的锋芒对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真实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度社会的黑暗面,关注小人物和普通人,描写他们的贫困和所受的屈辱,反映他们不幸的命运。
2、多余人:所谓“多余的人”就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类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启蒙,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传统的影响,缺乏生活目的又无实际能力,最终一事无成。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3、废奴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北方兴起的废奴运动中出现的文学,以批判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映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
代表作品: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4、《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1829年以后小说创作的总称,它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形象化历史。
所谓“人间”,指巴尔扎克时代的法国社会,所谓“喜剧”,指这个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生世相。
巴尔扎克采用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两种方法,使90多部小说成为了一个可分可合的艺术整体。
5、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创作的成就高,影响大的一类小说,又叫“性格和环境小说”。
它们都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描写旧市农村的没落,反映资本主义势力对宗法制农村生活的冲击,对农民的悲惨境况寄予深切的同情,对平和恬静的乡村生活不无留恋。
6、南方诗篇:指1820年起,普希金在南方流放期间所写的一组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茨冈》等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
这些诗篇贯穿着对自由的强烈憧憬,反映了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不安情绪。
7、二重人格:自陀思妥耶夫斯基《二重人格》之后,开创了二重人格形象的长廊。
所谓二重人格是性格的一种精神病态,或者说是心理病态。
这种人往往分裂成两个自我,性格结构是混乱的,丧失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多余人小人物
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和“小人物”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奥涅金是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是书中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形象概括了当代贵族青年性格的基本特征。
多余人在俄是较多的,可成一系列,二十年代的奥,三十年代的彼巧林(当代英雄),四十年代罗亭(屠格涅夫),五十年代奥勃罗摩夫(冈察罗夫)。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前半期,正是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社会革命思潮高涨的时期。
十二月党人的活动是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这个时期贵族青年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这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又不一致。
其中觉醒了的一部分先进分子走上了十二月党人的道路,决心用暴力改变俄国现状。
而大多数庸俗的贵族青年却仍然在上流社会里鬼混。
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部分,他们既不象十二月党人那样立志改革,奋起战斗,也不像一般贵族青年那样自甘堕落。
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
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有脱离人民,不了解社会,找不到出路,而且没有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
第二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主人公毕巧林的形象。
•小说描写那个时代贵族出身的年轻军官毕巧林在高加索的经历,那么他的思想就不可能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那么,毕巧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要说清楚这样一个人并不容易。
•这是一个貌似高尚实质卑鄙的利己主义者?还是一个意志坚强,性情勇敢,但好招风惹事的人?是一个精力旺盛但无所事事,终日拈花惹草追逐女性,折磨情人为乐的花花公子?还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进步的俄罗斯青年人的形象?•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也说明了毕巧林形象的复杂性。
•毕巧林既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不能融入社会。
他是当时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进入了“多余人”的行列。
•在毕巧林身上,弱点与激情,魅力并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彼此共生融为一体。
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
女教育2049.14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摘要:“多余人”是俄国19世纪文学的人物形象系列,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但找不到出路的进步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同名主人公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普希金主要通过奥涅金冷酷拒绝达吉雅娜而后又狂热追求达吉雅娜,来表现奥涅金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多余人”思想性格特征。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爱情19世纪初,俄国部分贵族开始觉醒并找到目标,投身于反抗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革命活动,这就是十二月党人;部分贵族继续享受贵族的特权,沉溺于奢靡放荡的贵族生活而醉生梦死;还有一部分贵族知识青年,因受西欧启蒙思想和进步思潮的熏陶以及俄国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的感染而开始觉醒,意识到贵族放荡生活的庸俗和罪恶而对现实不满,企图摆脱和改变,但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因素,他们找不到目标,看不到方向,从而陷入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情绪而不能自拨,这就是俄国19世纪文学中的“多余人”。
“多余人”是由普希金开创的,他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同名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继普希金之后,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俄国作家继承了普希金的传统,塑造了一系列“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社会的产物,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但找不到出路的进步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是19世纪俄国社会和进步贵族青年的一面镜子。
"多余人”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呢?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主要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关系为中心情节,巧妙地通过奥涅金冷酷拒绝达吉雅娜而后又狂热追求达吉雅娜,来表现奥涅金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多余人”思想性格特征。
作品虽然写的是爱情,但着眼点却是“多余人”。
奥涅金首先是一个贵族花花公子的标本。
他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贵族教育,耳濡目染了贵族习气。
他相貌俊美,穿着考究,注重修饰,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举止得体,谈吐优雅。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多余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特殊形象之一。
他们通常出现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中,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中。
这些人物通常被描绘为聪明、敏感、有才华,但却饱受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本文将从“多余人”艺术形象入手,深入分析这些角色的个性、内心世界、特点等,同时探讨其艺术价值和产生背景。
矛盾性格:他们通常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敏感又脆弱,既富有激情又充满痛苦。
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受到内心矛盾的困扰,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格。
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通常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真理、美和正义,但却往往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助和困惑。
社会边缘人:他们不属于社会的主流群体,常常被视为局外人或边缘人。
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无法彻底脱离社会。
悲剧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通常以悲剧收场,他们的矛盾性格和无助感导致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常常陷入孤独和绝望。
“多余人”艺术形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他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便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但却陷入了罪恶与良心的挣扎之中。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激烈的情感冲突,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多余人”形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列文也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身处上流社会,却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追求真爱,却陷入伦理与情感的矛盾之中。
作者通过列文的视角,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
“多余人”艺术形象的产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感到困惑和无助。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多余人”形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等。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多余人”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不是刹那间的现象,它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到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再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再到冈察洛夫作品中的“睡神”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充实鲜明起来。
(1)聪明的废物——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奥涅金具有所有“多余人”的共性,即聪明,博学有才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空虚的生活;厌恶自己的生活圈子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有理想却缺乏实干精神、坚强的毅力;精神苦闷不知所措,最终迷失自我。
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他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厌恶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毅力,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更加阴郁、孤僻,被称为“聪明的废*物”。
(2)当代英雄——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3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统治者的残*暴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前途黑暗渺茫。
与第一代的代表奥涅金相比,除了拥有“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毕巧林的两大个性。
他是一个极端的冷热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和人类丧失信心,往往激情与冷漠并存,显得喜怒无常。
他年轻聪明富有激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对社会看的更透彻,心灰意冷的更彻底,可又止不住幻想,幻想过后又是更大的失望。
所以毕巧林的玩世不恭、碌碌无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已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一个冷静地怀疑着、分析着、求索着的个体。
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
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文学院播音主持12090510 卢亚光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
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
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
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
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
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
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
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
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刘雨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09501262内容提要:以叶普盖尼·奥涅金为代表,“多余人”之所以被称为“多余人”,是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认为是“多余”的。
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强烈冲突,自我渐渐迷失了,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各样的逃避行为。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精神分析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多余人”。
这一形象不仅多次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如赫尔岑的小说《谁之罪》里的别里托夫;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里的奥勃洛莫夫等,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亦有一定影响。
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笔下《后来的事》主人公长井代助、鲁迅《伤逝》的主人公涓生,甚至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多余人”的影子。
作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我们可以从诸多人物形象中总结出“多余人”的共同的特征: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诞生于现实主义文学,必然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多余人”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
“多余人”大多是悲剧的,可是“多余人”的悲剧是如何诞生的?贵族知识分子们的“多余人”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将人格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是在潜意识型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