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12(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 5.3克蔗糖B. 倾倒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读取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2.下列有关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B. 化学反应变幻无穷是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C. 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部分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解: 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故 A正确;B、化学反应是可以预测和控制,故 B错误;C、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部分,故 C正确;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 D正确.故选: B.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液体药品C. 加热液体D. 过滤【答案】B【解析】 A、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不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把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正确;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正确;D、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为: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滤液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低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错误;故选 B.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常在氧气钢瓶外连接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左边的导管与病人吸入氧气的导管相连B. 左边的导管与供给氧气的钢瓶相连C. 保持吸入氧气具有人体适宜的湿度D. 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和输出氧气的速度【答案】A【解析】解: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从长端进入,冒出气泡,再通过短端出来进入人体,通过是否有气泡说明是否有氧气,并可根据气泡冒出速度的快慢来看输氧气的快慢,若左边的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导管,则病人吸入的是水,而不是氧气,故 A错误, BD正确;氧气从水中出来带来部分水蒸气,可使吸入的氧气具有人体适宜的湿度,故 C正确;故选 A.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加热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称量\ NaOH固体【答案】A【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试卷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试卷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放在桌子上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D.上述任意一项均可表示仪器已经洗净3.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A.10mL量筒B.50mL量筒C.20mL量筒D.100mL量筒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mL B.大于6mL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9g B.10gC.8.5g D.8g6.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足( ) A.用嘴吹灭B.用湿抹布扑灭C.用书扇灭D.用灯帽盖灭7.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A.用滴瓶盛放液体药品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C.在烧杯中配制溶液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温度计来搅拌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B.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过滤时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9.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10.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1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烧制瓷器C.汽油挥发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1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A.粮食发酵B.切割玻璃C.湿衣晒干D.粉碎废纸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湖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玻璃导管:“我在火焰的灼烧下弯了腰”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牛奶C.稀有气体D.碳酸氢铵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6.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甲烷属于有机物C.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D.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7.我市正在全面搞好创卫、巩卫工作。

防止垃圾污染环境,分类回收是关键。

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A.A B.B C.C D.D8.下列用于改正错别字的方法中,与另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方法是A.用橡皮擦去B.用透明胶带粘除C.用修正纸覆盖D.用退字灵改写9.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的是A.用手直接取用药品B.若未说明用量,按最少量取用C.将未用完的药品丢弃或带出实验室D.实验后将剩余药品放回原瓶中10.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漏斗、烧杯、玻璃棒 B.量筒、集气瓶、烧杯C.漏斗、试管、玻璃棒 D.滴管、玻璃棒、烧瓶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取用液体药品C.称量15.45g固体D.量9.5mL液体1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氧气用于炼钢B.氖气用于制航标灯C.用氢气作燃料D.焊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1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容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D.以上说法都对1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挥发石蜡熔化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把黄瓜切成细丝二、填空题15.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小雪同学想取用 80g水,最好使用下列哪些仪器进行操作达到目的()A. 托盘天平、小烧杯和胶头滴管B. \ 100mL量筒C. \ 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 \ 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答案】D【解析】 80g水的体积为 \dfrac80g 1g /mL =80mL,实验中应根据水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故量取 80mL蒸馏水,用10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且一次量取,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量取后倒入烧杯内。

故选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 3.25g氯化钾B.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C. 取液体的最少量是盖满试管底D.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放回原瓶【答案】D【解析】3.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 阿伏伽德罗B. 张青莲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答案】B【解析】解: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故答案选 B.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选: A。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该实验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答案】D【解析】 A.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精确,所以A正确;B.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B正确;C.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dfrac15,所以C正确;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dfrac15,所以 D错误;故选D。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通过一章的学习,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法2.判断镁带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由银白色固体变成白色粉末D.逐渐变短,最后消失3.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烧制瓷器B.发明指南针C.使用火药D.冶炼钢铁4.下列各组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棒抽成丝;泥水静止后变澄清B.高梁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C.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D.石蜡熔化;钢铁生锈5.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食盐易溶于水B.水在4℃密度最大(1g/cm3)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D.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6.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7.对加热碱式碳酸铜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试管内壁有小水珠生成B.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逐渐变浑浊C.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D.生成黑色粉末氧化铜、水、二氧化碳8. 某同学用自己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药品,其称量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图所示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称量方法是不规范的,药品的实际质量为25.2gB.该称量方法是不规范的,药品的实际质量为24.8gC.该称量方法是规范的,药品的实际质量为25.2gD.该称量方法是规范的,药品的实际质量为24.8g9.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判断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新课标2007届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锅炉爆炸C.水的沸腾D.酒精挥发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B.蜡烛燃烧C.干电池释放电能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互变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C.水在0℃时结冰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A.食盐加碘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D.禁止鸣放鞭炮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B.煤可作为燃料C.用木材制成木船D.铝可制成铝箔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13.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并化学符号表示。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B. 食物腐败C. 木炭燃烧D. 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故正确;B.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故错误;C.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D.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 N_2B. \ O_2C. \ CO_2D. 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78\% 氮气、 21\% 氧气、 0.94\% 稀有气体、0.03\% 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和杂质。

故选 A。

3.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物质组成B. 物质性质C. 运动状态D. 变化规律【答案】C【解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就需要制取该物质进行使用。

运动状态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4.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 实验B. 调查C. 上网查询【解析】解: A、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 A.5.固体或液体药品加入试管,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6.在蜡烛燃烧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 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B.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C. 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 A、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docx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风能发电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6.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7.下列有关红磷燃烧测氧气含量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D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结果8.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应坚持自己的假设B经过一次实验后,结果与假设相符,可以停止实验C探究结果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论证D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表达交流这一环节取消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颜色变化 B.状态变化 C.发光、发热 D.其他物质生成10.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A.指南针的发明 B.青铜器的制造C.钢铁的冶炼D.黑火药的发明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海水 C.盐水 D.雨水12.加热化肥碳酸氢铵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3.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14.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C.环境污染是化学造成的D.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化学学科的发展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二、填空题16.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该方法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比规定值偏______(填“大”或“小”),该液体的实际值是______mL;指出图中其他几处错误,并指出该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碘升华
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C.风能发电
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
【答案】B
【解析】A、碘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为新物质氧化铝,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风能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
【答案】D
【解析】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错误;B、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现变化,故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矿错误;D、蜡炬成灰是蜡燃烧形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答案】B
【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故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是物理性质,故错误;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是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B。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之门》单元自测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之门》单元自测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颜色改变B.有气体放出C.发光发热D.有新物质产生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的腐败D.山体滑坡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的可燃性B.汽油的挥发性C.氧气的氧化性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4.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是有一种陶瓷材料制成的,应用了陶瓷的______性质()A.耐高温B.耐腐蚀C.硬度小D.能导电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改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是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照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7.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8.2000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已超过5000万吨,为保护生存环境,下列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回收再生等途径直接用作材料B.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C.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D.制成燃油或燃气用于燃料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出现大量白烟B.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碘化钾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有黑色物质产生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污染的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不会造成危害B.每年世界上有接近于总产量1/10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C.“白色污染”就是白色的污染物D.克隆技术的出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1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12.托盘天平指针不在分读盘中线而是偏向右边就称量,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数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13.某学生欲称取4.3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4g砝码,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杯破碎B. 鲜牛奶变质C. 钢丝球刷碗D. 葡萄榨成汁【答案】B【解析】 A、玻璃杯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B、鲜牛奶变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故正确;C、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错误;D、葡萄榨成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2.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 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C.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D.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答案】A【解析】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飘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3.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石灰水的最佳方法是()A. 讨论B. 实验C. 调查D. 上网【答案】B【解析】解:用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由白色沉淀,则为石灰水.故选 B.4.给 1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A. ①③④B. ②④⑦C. ②④⑥⑦D. ④⑤⑧【答案】C【解析】解:加热 150mL液体,要有盛水的容器,应在烧杯和试管中选取,但是用水量为150mL,由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则要选择 450mL以上的试管,这不可能,所以用烧杯;用烧杯给水加热选择支持固定仪器,要用铁架台;由于烧杯底面积大,易受热不均而炸裂,所以还要用石棉网;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酒精灯是热源仪器,加热必须选择酒精灯.故选: C.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取用液体C.放置洗过的试管D.塞紧试管【答案】C【解析】解: A、清洗振荡试管时,用腕力左右振荡试管,而不应该上下振荡,图中操作错误,故 A错误;B、胶头滴管倒置会腐蚀胶头,瓶塞要倒放,而不应正放,故 B错误;C、放置洗过的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故 C正确;D、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塞紧橡皮塞会导致试管破裂,故 D错误.故选: C.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验满B.检查气密性C.滴加液体D.点燃酒精灯【答案】B【解析】 A.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 A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另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B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 C错误;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故 D错误;故选 B。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章节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章节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实验的设计中,没有正确表达对比这种迷信思想的是〔〕A. 比拟二氧化碳的含量B. 研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 区分硬水和软水D. 熄灭条件的探求2.以下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纸张熄灭C. 花香四溢D. 灯泡发光3. 〝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协作〞,以下跟水有关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C. 光协作用D. 用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4.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石墨导电C. 人的呼吸D. 冰雪消融5.以下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往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B. 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中C. 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 取用固体药品只能用药匙6.以下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镁带能在氧气中熄灭,也能在空气中熄灭B. 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 面粉在熄灭匙中扑灭时也会熄灭7.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消融矿石粉碎B. 食物腐朽光协作用C. 酒精挥发蜡烛熄灭D. 汽油熄灭冰雪消融8.物质世界充溢着变化.以下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食品解冻B. 拉面条C. 鲜奶变酸D. 苹果削皮9.研讨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以下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选项是〔〕选项方法例如A 实验法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 分类法依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真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 归结法水、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归结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 对比法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停止紧缩,得出气体与液体微粒间的间隙大小关系A. AB. BC. CD. D10.以下物质的用途中,所应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实质区别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稀有气体可以做霓虹灯D. 氢气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11.以下现象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 五颜六色的节日焰火B. 蜡烛熄灭收回白光C.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D. 稀盐酸与石灰石混合发生气泡二、填空题12.化学研讨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教员的指点下,小明停止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反省发作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过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封锁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动身作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志,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志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候搜集.步骤四:翻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始搜集气体.调理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到达标志处时〔如图〕,暂停反响.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搜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响后发作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经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 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坚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 .〔3〕假设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4.化学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研讨物质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基础自然迷信.化学研讨的对象是________.15.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络,又存在着某些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 \ H_2Orightarrow O_2B. \ Curightarrow CuOC. \ Na_2CO_3rightarrow NaOHD. \ KNO_3rightarrow NaNO_3【答案】D【解析】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步反应能完成,故 A正确;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一步反应能完成,故 B正确;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一步反应能完成,故 C正确;D.硝酸钾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钠,故 D错误;故选 D。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 有颜色变化B. 有其它物质生成C. 物质状态有变化D. 物质体积有变化【答案】B【解析】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故选 B.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 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D. 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答案】D【解析】解: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A可以减弱噪声;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 B可以减弱噪声;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可以减弱噪声;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 D不能减弱噪声.故选 D.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用于医疗急救B.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大约占 \ 78%C.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D.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强照明灯【答案】B【解析】 A.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 78\%,故错误;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故正确;D.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强照明灯,故正确;故选 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试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试题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试题考试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 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1、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A、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B、纳米铜用途的研究C。

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D、研究反应物尽估计转化成所需产物2、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体积为()A、大于30mL B。

小于30mL C、等于30mL D、无法确定3、如图操作正确的是( )A。

B、C、D、4、化学是一门科学,但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B。

物质变化及运动规律C、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D。

物质的制备与用途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59 gB、59.3 gC、59.32 gD、59.329 g6、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估计是()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没有预热试管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7。

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 D。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8。

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加热液体D、加入固体粉末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

C、D。

10、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A。

78%B、75%C。

25%D。

21%11、下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存气体、收集气体、除杂等用途,急救病人输入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该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管C、该装置能够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能够用来观察氧气输出速度12、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9·11”事件中,纽约经贸大厦遭到毁灭性地破坏。

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经贸大厦坍塌B.大厦玻璃被撞得粉碎
C.燃烧放出巨大的热量使大厦钢筋熔化D.被劫持飞机着火后发生爆炸
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

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C )
A.蓝色晶体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银白色金属
3.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则读数将( B )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C )
A.煤炭燃烧B.燃放烟花C.光合作用D.汽车尾气
5.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用你所学的知识指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C )
A.本超纯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泉水
C.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
6.下列实验操作:①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清洗后放回滴瓶中,②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低部,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④没有容器,在量筒中配制食盐水。

其中( A )
A.只有②正确B.②③正确C.①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正确
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B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并打求助电话
B.室内起火,要赶快打开门窗
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想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
8.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要材料是( D )
A.铝片B.炭粉C.铁粉D.镁粉
9.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望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

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 )
A.铁丝片生锈B.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C.铁丝片消失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D.铁丝片生锈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10.液化石油气是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

为能及时发现其泄露,以防危险发生,在民用的液化石油气中常加入可指示泄露的“指示气”。

在如下特性中:①无色,②有特殊气味,③易液化,④可燃烧,⑤有醒目的颜色,⑥易溶于水,⑦能灭火,⑧易气化,“指示气”必须具有的是( C )
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⑧C.②③④⑧D.②④⑥⑦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铝片金刚石氧化镁水铜绿
答案:Al C MgO H2O Cu2(OH)2CO3
2.根据生活经验,在横线上写出区别下列物质的依据:
A.精盐和白糖B.水和酒精
C.金和银D.蔗糖和面粉
答案:A味道或灼烧看是否有黑色残渣B气味或可燃性或挥发性等C颜色D溶解性
3.在古代,一些文明古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

例如,我国、冶炼与应用、的发明、都是举世闻名的。

答案: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火药瓷器的烧制
4.为了认识某种现象,探究一个问题,我们常常提出与问题有关的,设计,以验证或否定;在实验中,要细心观察和记录现象,通过和,
和,得出。

答案:猜测实验猜测分析和概括推理和论证科学结论5.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其相应的变化或性质: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粉碎(),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答案:C A A B D
6.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

,理由是。

⑵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
些?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⑴有③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颜色发生改变
⑵有①②硫化汞+氧气高温汞+二氧化硫,汞+硫→硫化汞
三、实验题
1.某同学在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的过程中,出现试管炸裂现象,请你猜测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
答案: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②开始加热时未预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③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④铁夹夹得太紧。

2.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⑴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C ,D ,E
F 。

⑵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配制溶液时,常用容器来溶解物质;
②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时所需用到的仪器是;
③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④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有的仪器是;
⑤可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其中可以直接加热,只能间接加热。

⑥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

答案:⑴试管夹烧杯燃烧匙漏斗试管量筒
⑵B D A C BCE CE B F
四、探究题
小明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几个电灯忽亮忽灭,忽明忽暗。

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

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不动屋檐下的电线,几经周折后才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小明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直到检查到一铜线和铝线的接口处才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灰色、绿色的粉末。

师傅说:“铝、铜的接口出容易生锈,问题往往出在这些地方。

”小明对师傅的话半信半疑,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是铜铝接口处生了锈,而铝、铝接口处和铜、铜接口处都没生锈,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只有铝、铜接口处生锈吗?不同金属接口处都易生锈吗?小明想通过实验弄明白这些问题,他找来铜丝、铝丝、铁丝、薪条,想研究模仿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后导线接口出生锈情况。

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⑵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类金属相连接,就比同种金属相连接易生锈”的结论。

那么,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

⑶为避免类似小明家断电现象的发生,安装民用线路时请你给电工师傅提出建议。

⑷在你学习和生活接触的用品中,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举一例即可。

对防止这类锈蚀你有何建议?
答案:⑴将四种不同金属两两相连接,同种金属与同种金属也相连接,把它们共同放在室内某处。

经过一段时间风吹雨淋之后再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生锈情况。

⑵同种金属的接口处锈蚀较轻,而不同种金属的接口处锈蚀较重
⑶尽量减少电路中不同种金属导线相连接,并尽量不让导线暴露在风雨下
⑷铁制物品上有铝制铆钉时,铆钉处易生锈,铜螺母拧在铁螺钉上时,易锈蚀在一起等;在制造金属设备时,尽量减少不同种金属直接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