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解读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解读2体验磨练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解读2体验磨练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解读《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南靖四中黄良鹤我们知道《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准绳,也是复习的依据。

《考试说明》规定了所要掌握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及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且附有题型示例。

那应如何解读《考试说明》呢?一、我认为学习《考试说明》要总体把握这些:⑴了解和熟悉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学科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类型、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物理:0.55-0.60)和分值分布等方面的延续情况和变动情况。

尤其是学科近来的微调和变动的情况更要了然于胸,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复习中落实。

⑵针对学科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归纳概括,构建科目的知识的网络。

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⑶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各科题型示例。

示例,往往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具体体现,诸如知识和能力点的分布情况、题型、题量、分值比例、难度系数等等,它都显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可感知。

更重要的是,示例,多少隐含着高考命题的信息和动向,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

⑷以《考试说明》内容和形式为准绳,随时观察和分析各地试卷和模拟试卷。

分析各试卷中,体现《考试说明》某一类内容和形式的新题型及这种新题型出现的频率,分析并揣摩体现《考试说明》新精神的原创的新题型(如今的选考题),及时敏锐地把握考试的新动向。

二、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2009年考试说明的比较(一)、不变点:从命题指导思想至考试内容的第四点试题难度(二)、变化点:(1)Ⅰ卷中选择题题型由原来的“不定项选择”调整为“单项选择”(2)Ⅱ卷中选考部分的选项编码由原来的“编号”改为“字母”(3)考试内容的第五点题型示例由原来的13题修订为12题(选择题易2题、中、难各1题,实验题易、中、难各1题,计算题易、中、难各1题,两个选考模块各1题容易题)。

与09年相比替换了3题(2题多选选择题,1题实验题),删去1题计算题。

(4)参考试卷中只保留了一道选择题和实验题,其余试题均重新编入。

高考物理说明

高考物理说明

2010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已经出台,在此将其与2009年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备战2010年高考,更好地进行物理科目的复习,具体如下。

一、考试形式变化物理科目的分值、题型、难度、在试卷中的位置未发生变化,2010年理综试卷物理试题总分仍为1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共4题,共72分,题目仍然以中等难度为主。

二、考试能力要求变化1.2009年说明中对物理科目的能力要求包括五个方面,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在2010年考试说明中这些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能力要求仍为五种,分别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

2.2010年考试说明对能力提出分层要求,将以上五种能力分为基础的和较高的两个层次。

3.除了能力分层外,考试说明还对每种能力的具体含义作了明确阐述,能力的要求更加具体化。

4.2010年考试说明更加注重能力的综合考查,在着重考查某种能力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其相关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1.2009年考试说明中指出的高考考试范围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2010年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发生变化,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等部分,涵盖六个模块,即必修物理l、物理2,选修3-1、3-2、3-4、3-5,删除了热学知识,不考查选修3-3模块。

2.2010年考试说明中将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了调整,包括增加知识点、删除知识点、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调整,调整后共112条,下面就一些主要的变化进行说明。

(1)知识内容表的结构发生变化,2010年考试说明物理知识内容表调整为十四个部分,分别为: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动量,振动和波,电场,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光的折射,光的本性、近代物理知识,实验,单位制。

(完整版)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完整版)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山东2010年高考理综考试说明解读:选做题8选4多选错选无效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240分。

理科综合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其中物理题7题28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化学题7题28分,生物题8题32分,为单选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其中物理3题45分,化学3题42分,生物2题33分,共120分。

选做题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8道试题,每题8分。

考生山东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作文排除诗歌文体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

选做题共18分,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

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作文方面,字数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

“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这一早在2007年高考阅卷中就已实行的规定,今年《考试说明》并未明确给出。

从去年的阅卷情况看,如果作文里有错别字,肯定会扣分,不少考生要扣3分左右。

山东2010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鼓励多角度解决问题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共12题,60分。

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要考查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填空题共4题,16分。

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物理)及解读

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物理)及解读

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物理)及解读(一)能力要求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

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

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2010年北京市将迎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

昨日,北京市公布了新高考《考试说明》,新高考在考试指导思想和目标、考查能力体系、考试范围和内容以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等几方面都有变化。

学大教育有关学科专家就此在第一时间对考试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高考语文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2010年的高考语文说明跟2009年相比,在考试的内容、形式、试卷的结构、背诵默写的篇目等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从试卷结构上看:原有的23道题将减为20道题。

原第二、四、五大题各减1题,取消原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新增2道阅读延伸题,总题量减少3题。

二、从考试的内容上看:阅读延伸题作为新题型出现,题目以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为命题范围,在这两部分各出1题,每题约10分,要求考生用200字左右作答。

题目既涉及考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涉及对文章的延伸性思考,将为考生提供更广阔思考空间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三、从背诵默写的篇目看:《考试说明》附录的45篇背诵默写篇目中,加星号的7篇未列入2010年高考考查范围。

以上的这些变化,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十分可靠的信息:2010年的高考是以教育部新课标修订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新课标教材中的必修版本为基准,以2009年北京市高考试卷,以及率先进行新课标改革的部分省市高考试卷为参考,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知能并重,侧重学生基础与思维能力的考查。

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备考建议:一、关于新增2道阅读延伸题的解答在2009年11月份海淀举行的高三期中统考试卷中,这2道题就有所展现,一道题为文言文阅读延伸题,答题步骤为:文本内容+个人观点。

另一题为现代文阅读延伸题,答题步骤为:文本内容+联想感悟。

两道阅读延伸题中联想感悟的文字多少要试题干要求而定。

二、关于作文的备考建议从2009年北京市的满分作文及其他新课标改革省份的满分作文来看,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向记叙性和散文化方向倾斜。

2010全国卷一物理详解

2010全国卷一物理详解

2010全国卷一物理详解从今年的全国卷一理综对于物理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高考物理越来越重视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先来看一下物理的选择部分,像14题的衰变,16题的场强,17题的磁场,19题的热学题,无一不是对于一些课本上的概念的应用,而对于15题的弹簧质点组题目,18题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则是对于一些基本公式的直接考察,像15题就要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18题要用到平抛运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解,选择题的20题和21题属于具有一定新意的题目,需要适量的计算和读题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下面来看一下实验部分,今年的第一个实验不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游标卡尺啊,示波器等,而是一道光学的实验,又运动到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新意,但认真分析题目就会发现,只是考点上华丽外壳的包装而已,要善于剥离现实情景,还原物理模型。

第二道物理实验不出意料的是电学的实验,相比内测法外测法测电阻的题目,难度上有一定的下降,但其对于考生基本实验能力的考察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五问的开放性问题更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看一下三道大题,第一道是v-t图像的考察,属于运动学考点的重要内容,根据v-t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和轴围成的面积是位移这两个课上给的结论就可以顺利拿下。

第二道是双星问题,我们曾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过,双星绕其连线某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该题就可以直接秒杀。

第三道是一道单纯的磁场问题,作为压轴题较09年最后一道难度有所下降,但更强调对于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2010年全国一卷物理说明高考日益强调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过程的能力,这和我们的改革精神是一致的,也为我们2011年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盲目的做题和对于概念理解的忽视都会和高考精神违背,只有牢牢抓住考纲,课本和真题才能见题拆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注意 项 1.答题前,考生 在答题卡 用直径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然 好条形码 请认真 准条形码 的准考证号,姓 和科目 2.第 卷共 8 页,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 作 .....
答无效 ...
3.第 22. 6 卷共 13 题,共 174
234 90
Th ,质 数少 4,电荷数少 2,说明 为 α 衰
,中子转 成质子
234 234 234 90
U→
234 91
234 90
Th + 24 He
234 92
234 90
Th →
234 91
Pa ,
1,说明 为 β 衰
Th →
234 91
0 Pa + −1 e
Pa →
U ,质子数
1,说明
为 β 衰 ,中子转 成质子 91 Pa → 92U + −1 e 考点 考查 据原子 的衰 反应方程,应用质 数 电荷数的 恒 析解决问题 15. 如右 , 轻 簧 端 一质 为 m 的木块 1 相连, 端 另一质 为 M 2 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 放置的 滑木坂 ,并处于静 状态 现将木 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 的瞬间,木块 1 2 的 速度大小 别为 a1 速度大小为 g 则有
4 t =0 时刻振子的 移 x =-0.1m t = s 3
D.0.2m,8 s
时刻 x =
t =4 s 时刻 x =0.1m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8 8 B.0.1m,8 s C.0.2m, s A.0.1m, s 3 3
答案 AD 解析 在 t=
4 s 和 t=4s 两时刻振子的 移相 ,第一种 情况是 时间差是周期 3 4 8 4 倍, 4 − = nT ,当 n=1 时 T = s 在 s 的半个周期内振子的 移由负的最大 3 3 3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3)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3)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试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 a衰变、B衰变和B衰变C. B衰变、B衰变和a衰变2. (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 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B. 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C. 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7. (6分)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 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二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6A. 5.5mB. 5.0mC. 4.5mD. 4.0m8. (6分)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t=0时刻振子的位移x=- 0.1m;t^ s时刻x=0.1m;t=4s时刻x=0.1m。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Q QA. 0.1 m, 一sB. 0.1 m, 8sC. 0.2 m, 一sD. 0.2 m, 8s、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9. (6分)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6分)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B. C. tan 0D. 2tan 0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 •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卩£6. (6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历年高考010年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

历年高考010年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

. . 。

. .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一、关于《考试说明》中:“内容比例”热学约占8%,原子物理约占8%的理解8%是要出两个单选题(8分)?还是要出一道双选题(6分)?研讨结果:各出一道双选题(6分)的可能性较大。

二、关于选修3-3部分的备考《考试说明》中“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如何解释?实验十三:“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如何备考?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和具体备考操作?(何时复习?用多少时间复习?复习重点在哪?)研讨结果:“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意味着这部分的内容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非常简单,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图像之类的问题不太可能考。

“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选择题。

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是广泛撒网(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每一个考点都要复习到),集中收获(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能量守恒问题重点复习,但绝不必拓展加深)。

三、关于试题难度的定位《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多少?0.6~0.7?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是否相同?分别是多少?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预设值分别为多少?研讨结果:《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0.6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相同,均为0.6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难度预设值约0.8;实验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0.5~0.6之间;计算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0.4~0.5之间。

与原X科物理考题相比,绝对难度肯定降低。

四、关于试题长度的定位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5000字?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预设大致相同?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是否想让80%的人能做完?研讨结果: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大致相同;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让中上水平的学生能做完。

五、关于考点覆盖问题高考命题是否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是否要求≥25%?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是否要求≥50%?是否会更偏重力学考点的考查?研讨结果:高考命题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刻意追求;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会高一些,也不会刻意偏重对力学考点的考查。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20200515074142)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20200515074142)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H)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 .(6分)原子核ZA X与氘核12H反应生成一个a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 . A=2 , Z=1B . A=2 , Z=2 C. A=3 , Z=3 D . A=3 , Z=22. (6分)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B. 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C. 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为04D . 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3. (6分)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 (6分)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水的密度为103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9 - 9 -9 -9A . 2X 10 9CB . 4X 10 9C C. 6X 10 9CD . 8X 10 9C5. (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 (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I ■ l>I ti X X X K X :;匸:X X » X X ;I l<I id:上…花二艺::孑…!1.:A . F d> F c> F bB . F c V F d V F b C. F c> F b> F d D . F c V F b V F d6. (6分)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 i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N2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 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7. (6分)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介7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 .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8. (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 . 6小时B . 12小时C. 24小时 D . 36小时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 (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天平B .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10. (13分)(1)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某同学采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由此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若增大打击金属片的力度,上述结论将__________ (填不”或”仍然”成立.(2).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_________ m m;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cm甲乙(3)—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莒S为开关•已知R T在95C时阻值为150Q,在20C时的阻值约为550Q.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E〜20C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a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b)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温度为95E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10,并记录_________ .⑤将R T的温度降为T i (20Cv T i v 95°C);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_ ,记录________ .⑥温度为T i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I=____________ .⑦逐步降低T i的数值,直至20C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11. (15分)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 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 —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卩,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12. (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 >m B .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13. (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 ;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o,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

2010年福建省高考物理 《考试说明》及命题趋势

2010年福建省高考物理 《考试说明》及命题趋势

五. 试题特点
1.考查主干知识,并且要一道题中涉及到多个知 1.考查主干知识, 考查主干知识 识点。 识点。 这是高考试卷结构必然的结果,五个必考模块有 95个知识点,其中实验探究14个,Ⅱ级要求30个, 95个知识点,其中实验探究14个,Ⅱ级要求30个, Ⅰ级要求51个。选考模块3-5是13个考点,其中实 级要求51个。选考模块3 13个考点,其中实 验探究1个,Ⅱ级要求1个,Ⅰ级要求11个。选考 验探究1个,Ⅱ级要求1个,Ⅰ级要求11个。选考 模块3 模块3-3是14个考点,其中实验探究1个,Ⅰ级要求 14个考点,其中实验探究1个,Ⅰ 13个。不管选哪个模块,高考的知识点都超过100 13个。不管选哪个模块,高考的知识点都超过100 个,而高考试卷物理试题只有8道选择,3 个,而高考试卷物理试题只有8道选择,3道计算, 2个实验,要做到包罗所有的知识点显然是不可能 的,因此只能是考查主干知识,并且要一道题中 涉及到多个知识点。
1.2009年:平稳过度。 2009年 平稳过度。
第一次省自主命题,可能经验不足,命题比较保守,尽量 与全国卷采用相同模式和结构。
2.2010年:稳中求创新。 2010年 稳中求创新。
有了去年的命题经验,以及之后到各地市的调研,吸取了 一线教学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命题指导 思想。试卷结构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1)选择题由以前的不定项变成单项 (2)选考题定为单项选择题,而不是去年的填空题(实 际上就是变形的选择题) (3)实验题仍是一小一大,但2009年是小力大电,省质 )实验题仍是一小一大,但2009年是小力大电,省质 检是小电大力 (4)计算题:两力一电变为两电一力,压轴题22由电变 )计算题:两力一电变为两电一力,压轴题22由电变 为力
(2)小“电”大“力”:今年可能模式 (2)小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010福建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2010福建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Ⅱ.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三、试卷结构 选考题(选择填空) 选考题(选择填空) “①②③④ ②③④” 由“①②③④”改 为“A、B、C、D” 、 、 、 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人文关怀
均为单项 选择题, 选择题,

物理1 物理 机械运动、路程、 机械运动、路程、匀速直线运动 主题 内容 要求 速率、位移公式、瞬时速度、 Ⅰ 速率、位移公式、瞬时速度、平 参考系、 参考系、质点 均速度看似“删除”实则“ 均速度看似“删除”实则“合 Ⅱ 位移、 质点的直线运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删除重力、 删除重力、重心 没有降低要求. 并”;没有降低要求. 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不会特意考) (不会特意考) Ⅱ 图象
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置选考内容, 设置选考内容,不同 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发展潜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选考模块试题之间应 能。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 有相当的难度值, 信度、 有相当的难度值,体 在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 在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难度,试卷命制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难度, 现公平性。 现公平性 区分度和适当的 和适当的难度 的区分度和适当的 。 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 、 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 答 应保证恰当的阅读量、 应保证恰当的阅读量 思维量、 3.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思维量 .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 关注科学与技术、经济、 关注科学与技术、经济、社会的 法应用的考查, 法应用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的实践能 题量。试题答案科学、准确, 、生 题量。试题答案科学、准确,评分 水平, 水平,关注考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 联系,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 联系, 力和创新意识, 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 力和创新意识,试题适度体现探究性与 标准合理、公正。 标准合理、公正。 展潜能。 展潜能。 活、科技中的应用,关注自然、 科技中的应用,关注自然、 开放性。 开放性。 社会与学科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 社会与学科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 、 4.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 .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 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严谨。 严谨。

2010届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2010届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一、考试能力要求解读 二、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解读
4、“三类考试”在“选修1-1模块”上的考试内容与要求的 不同点对比: 对选修1-1模块的考核,“学业水平物理科考试”对各考点 在掌握程度的要求均为“Ⅰ”类要求,显然比“普通高考物理科考 试”在相应考点掌握程度上的要求要低。
对选修1-1模块的考核,“学业水平物理科考试”与“文科 基础物理科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又有较大差别。 “学业水平物理科考试”与“文科基础物理科考试”在选修 1-1模块上的考试内容比对:
一、考试能力要求解读 二、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解读
6、对“实验与探究”考试内容的解读 “学业水平物理科考试”中要求能独立完成的实验有八个,分 别是: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实验七: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实 验八:传感器的简单使用。比“文科基础物理科考试” 中要求能 独立完成的实验多了红色标识的三个。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实验七: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这是一个新 要求的实验,“普通高考物理科考试”都不作要求,复习备考时 可依据粤教版物理选修1-1教材第16页到18页的相关内容。 “学业水平物理科考试” 对“实验与探究”考试内容的说明 中,要求正确使用的仪器与“普通高考物理科考试”相比,少了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比“文科基础物理科考试”多 了一条说明:“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 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39+8 9 30 8
99 28 56 15
28
对知识掌握程 度要求不分级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文综篇 2010年01月26日 11:17 南阳日报昨日,本报邀请名师对2010年的语文、数学、英语《高考大纲》进行解读,文章深受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今日,本版继续推出名师对文综、理综相关学科的解读和备考建议,供考生参考。

物理:打好基础培养能力解读人:市一中高级教师李传普2010年物理《高考大纲》与2009年完全相同,意味着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将保持稳定。

备考建议:全面掌握基础知识,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源于课本,现阶段复习要结合《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表重新审视教材。

注意点、线、面结合,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考生要结合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提高做题质量,培养学科能力。

做习题的目的,既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透彻理解了,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也是锻炼、检验和提高自己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坚持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化学:重视双基归纳技巧解读人:市八中高级教师安宇今年的《高考大纲》与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其核心内容为:重视对高中化学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复习;强调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理论联系实际和社会热点。

备考建议:重视双基,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

在第二轮复习中,学生要构建知识主线和网络。

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在选做习题时,要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

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强化训练。

考生还要关注甲流感病例、诺贝尔化学奖等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

生物:注重训练勤于思考解读人:市一中一级教师马洁2010年生物《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理综合变化大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理综合变化大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理综合变化大广东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出台,由于考试模式变动较大,2010届的教课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广东省的广大师生需要及时调整复习方式,认真阅读最新《考试说明》,实现高考的平稳过渡。

文综/ 理综变化:由单科考试变为综合考试,且全部为必做题。

(一)文综Ⅲ.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

Ⅳ. 试卷结构题型题号考查内容题量题分备注选择题1~11题地理11题44分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35题,满分140分。

12~23题历史12题48分24~35题政治12题48分非选择题36~37题政治2题52分共6题,满分160分。

38~39题历史2题52分40~41题地理2题56分全卷共41题,地理、历史、政治各100分,满分300分。

Ⅴ. 内容比例学科内容占满分值比例备注政治经济生活约27%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试题中体现政治生活约27%文化生活约18%生活与哲学约28%历史古代约23%近代约40%现代约37%地理自然地理约32%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约68% Ⅵ. 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二)理综Ⅲ.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300分。

(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

Ⅳ. 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全卷共3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双向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11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题型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备注单项选择题1~6题生物6题24分6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6题,每题4分7~12题化学6题24分13~16题物理4题16分双项选择题17~21题物理5题30分5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9题;每题6分,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误、不选得0分22~23题化学2题12分24~25题生物2题12分非选择题26~29题生物4题64分182分共11题,包括填空、问答、计算等题型30~33题化学4题64分34~36题地理3题54分Ⅴ. 内容比例学科考试内容分值比例物理力学约42%电磁学约42%原子物理约8%热学约8%实验(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约18%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约40%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约18%有机化学基础约20%化学实验基础约22%生物分子与细胞约24%遗传与进化约22%稳态与环境约24%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约8%实验约22%说明: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内容渗透在上表中的化学各专题内容中考查。

2010年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2010年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2010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理综)选做题8选4 多选错选无效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240分。

理科综合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其中物理题7题28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化学题7题28分,生物题8题32分,为单选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其中物理3题45分,化学3题42分,生物2题33分,共120分。

选做题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8道试题,每题8分。

考生从中选2道物理、1道化学、1道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2分。

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等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理科综合科目考试范围如下:A.必考内容物理:物理1、物理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化学: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生物:生物1、生物2、生物3B.选考内容物理: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化学: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生物: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240分。

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

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生物8个题,化学、物理各7个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8分。

其中生物、化学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共120分;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8个试题,每题8分。

考生从中选2个物理、1个化学、1个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2分。

物理该学科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为Ⅰ和Ⅱ两个层次: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2010年是陕西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一年高考,就物理科而言,与2009年相比,分值由120变为110,二卷分值减少10分,其中实验减少三分,计算减少7分;题型上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选作题。

考察的知识依然是必修1、2与选修3---1、3---2中的力学、电磁学这些主干知识,主要考察受力分析、运动以及图像、电磁感应问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占到95分。

选修3---4、3---5中的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总共占15分。

今年高考充分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的指导思想,试题特点明显。

特点一: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如第16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均有一定的新意,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相当部分试题直接源于课本,如第15.16.17.19.21等题均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题海战术”;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记忆,轻方法指导”、“重解题结论,轻思维过程”、“重机械训练,轻理解应用”等现象。

特点二:今年高考物理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

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第14.15题),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第25题);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而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名校必备2010年安徽高考说明解读

名校必备2010年安徽高考说明解读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2010年安徽高考说明解读——示例题难度适中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2010年考试说明内容基本稳定,但略有变化,从题型示例来看,难度适中。

◆变化分析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2010年考试说明内容基本稳定,但略有变化,变化如下:1.新增的知识点:增加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封建斗争等3个单元的知识点。

2.删除的知识点:删除了必修1中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等4个单元的知识点。

3.提法有变化知识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改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从题型示例来看,历史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这说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将更加注重试题的科学性、可行性,难度适中。

◆复习提示1.关注热点研究说明注意增加的内容,注意表述方式出现变化的地方,删减内容要大胆丢掉。

《考试说明》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也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材料题的解答训练。

同时对热点问题适当关注,如经济类、政治思想类等。

2.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全面掌握《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要纲举目张,将目录熟记在心,掌握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点间的互动。

不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但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全面占有,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思想解放运动、三农问题等。

高考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因此在复习迎考中应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广泛关注史学界最新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

3.规范训练提高能力后期的有限训练要突出三个方面:基础性;适应性;适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解读《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南靖四中黄良鹤
我们知道《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准绳,也是复习的依据。

《考试说明》规定了所要掌握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及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且附有题型示例。

那应如何解读《考试说明》呢?
一、我认为学习《考试说明》要总体把握这些:⑴了解和熟悉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学科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类型、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物理:0.55-0.60)和分值分布等方面的延续情况和变动情况。

尤其是学科近来的微调和变动的情况更要了然于胸,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复习中落实。

⑵针对学科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归纳概括,构建科目的知识的网络。

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⑶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各科题型示例。

示例,往往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具体体现,诸如知识和能力点的分布情况、题型、题量、分值比例、难度系数等等,它都显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可感知。

更重要的是,示例,多少隐含着高考命题的信息和动向,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

⑷以《考试说明》内容和形式为准绳,随时观察和分析各地试卷和模拟试卷。

分析各试卷中,体现《考试说明》
某一类内容和形式的新题型及这种新题型出现的频率,分析并揣摩体现《考试说明》新精神的原创的新题型(如今的选考题),及时敏锐地把握考试的新动向。

二、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2009年考试说明的比较(一)、不变点:从命题指导思想至考试内容的第四点试题难度(二)、变化点:(1)Ⅰ卷中选择题题型由原来的“不定项选择”调整为“单项选择”(2)Ⅱ卷中选考部分的选项编码由原来的“编号”改为“字母”(3)考试内容的第五点题型示例由原来的13题修订为12题(选择题易2题、中、难各1题,实验题易、中、难各1题,计算题易、中、难各1题,两个选考模块各1题容易题)。

与09年相比替换了3题(2题多选选择题,1题实验题),删去1题计算题。

(4)参考试卷中只保留了一道选择题和实验题,其余试题均重新编入。

我对不变点的理解:物理主干知识,物理的热点内容仍然试题的出点。

纵观几年高考试题,力学、电学都是考查的重点。

所占分值约80分。

物理主干知识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1)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

如: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相
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 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3)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如: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4) 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如:电磁感应+电路计算+安培力计算+做功与能量转化(5) 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

如:根据电路理论及实验知识,选择器材、选择分压或限流电路、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高考物理试题突出学科内的综合的显著特点大都是拼盘式。

因此对物理主干知识,可用专题训练来突破。

对天体运动的考查,在几年高考试题都有出现,但不难。

因此对这部分不要讲得太深。

对选考内容试题简单,易出成绩,一定要抓实。

选择题《考试说明》要求为Ⅰ、Ⅱ的都可能出现,而非选择题大多只有要求为Ⅱ的才出现。

当然非选择题部分有时要用到Ⅰ,但是应用更多的还是在Ⅱ当中。

因此对《考试说明》要求为Ⅱ的,就要深入讲解。

我对变化点(1)的理解:目的在于改变中学物理教学过份注重选择题训练,引导教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细致认真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更确定自己的判断,可以省出很多的时间去做物理后面的大题。

从而提高理综的整体成绩水平。

一旦确定答案其他的选项就可以不要去看了;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借助排除法加以判断选择,准确率较不定项选择会有明显的
提高。

总体上可以说是降低了选择题的难度。

这要与《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及物理试题的整体难度不变相符,但这就要求在命题的时候,对选项的设置要很讲究,不能一下子就让学生看出答案,否则学生是不会去看其它选项的,这些选项的设置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就会形同虚设。

因此猜想高考对单项选择选项的设置会有更高的技巧,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也会更高。

当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时,摆在考生面前的是要么是“6分”要么是“0 分”,加大了风险。

我对变化点(2)的理解:此变化属一种说明,不必深入讨论。

我对变化点(3)的理解:2题多选选择题的替换属选择题题型变化,不必深入讨论。

而1题实验题的变化,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这部份有关实验要尤为重视。

删去1题计算题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这部份有关知识不必要求达到Ⅱ。

我对变化点(4)的理解:除了与题型变化相适应之外,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今年试题要加大新题数量。

当然《考试说明》只是命题的依据,不要过分地揣摩"圣意"。

但一定要让学生训练与题型变化相适应的试卷,使学生适应单项选择题,适应选考部分的选择填空题的选项“字母”,适应题量及整体物理试题难度梯度的设置。

三、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
我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研讨《考试说明》,揣猜“圣意”长篇大论,空头理论,实际上全是一些“政治口吻,甩太极”。

谁也不敢用肯定口吻,或用比较肯定的口吻来解读《考试说明》。

把本应实事求是的教学掺进了“赌
性”。

要知:《考试说明》只是高考命题理论依据,理论的东西不好讲。

要知: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忽略课本,忽略挖掘课本,忽略基础,加高台阶,搞信息大战是不行的。

要知:只有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只有好好复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