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特征
中和之美。
社会性的文化教化以中国传统音乐和礼教并举为重要方式,中国传统音乐与礼教精神互相渗透,从而达到尽善尽美,形成中和之美。
乐教和礼教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具有一致性,共同实现对中和仁爱的人格精神和美好心性的养成。
在乐教和礼教的熏陶下,能够实现人内外精神人格的和谐,使人具有澄明的心性,具有一颗仁善之心,这与儒家美学所追求的中和之美相契合,同时也是对音乐艺术的内在要求,为中国音乐的根本气质。
在音乐观上,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一致性,儒家更强调以修德为基础的中和之美,而道家则追求以天文、地文和情文交相感应的大和、太和之美,更为玄远宏阔。
中国传统音乐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基础,所以在其美学特征上表现为和”,体现的是人格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和合的超越性大道气象。
气韵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在“和”的基础上,在以道为本的审美体验与表达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韵之美其将空灵玄远、天人相通的美学境界更好地体现出来,这一美学境界将妙音入神及浑然天成更好地表现出来,通过虚境、灵境的音乐表现和音乐氛围的营造,从而形成高雅空灵、意味悠扬的气韵之美。
意境之美。
在传统音乐艺术中,通过和之美和气韵之美,从而将音乐发展到了一种至高的意境之美。
这可以说是音乐美学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中华美学的至高境界。
通过意境营造从而使人与世界浑然一体。
这与以道家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心神合一及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相一致。
这种意境之美以和为基础,并以气韵为生命,从而展现出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对人的心性濡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将中国文化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性关怀体现出来。
《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乐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乐曲赏析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音质朴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
(一)乐曲源流《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
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园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根据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
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改编以后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
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二)意诗意趣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
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
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浅谈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
浅谈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摘要】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阴柔偏向,这在其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探讨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阴柔元素,分析传统音乐中的阴柔感以及现代流行音乐中的阴柔色彩,揭示阴柔偏向在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原因,以及阐述其对音乐产生的影响。
阴柔偏向或许是中国人审美心理中特有的文化因素,是中华民族审美观念与性别角色观念的结合,这种文化底蕴将继续影响中国音乐的发展。
总结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并展望中国音乐审美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许需要更多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同时也要找到文化传统与时代变革的平衡点。
【关键词】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阴柔偏向、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原因、影响、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是指中国人对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情感和认知态度。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偏向。
中国音乐审美心理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在含义,重视音乐对人情感和心灵的触动。
中国人喜欢的音乐往往具有柔和、细腻的特点,更偏向于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阴柔元素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阴柔元素的体现包括音乐的柔和旋律、细腻的表现技巧、以及对情感内核的深度挖掘。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阴阳平衡和谐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在审美上追求内在情感的细腻和深邃。
通过探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人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1.2 阐述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特点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特点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
中国人音乐审美注重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更强调音乐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意境,而非技术的华丽和复杂程度。
中国人音乐审美偏向于细腻和含蓄,在表达情感时往往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而非直接表达。
这种审美心理旨在通过抒情和典雅的音乐语言来触动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中国审美的灵魂中和是千百年来中国在审美中话之不绝的灵魂,中庸而和谐的美谓之中和。
中国的智者大多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因为他们遵循中庸之道,不张扬不过分,追求的是那一份完满的恰到好处。
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推及审美世界,便体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不惟刚柔相合,中和之美还要求所有相对应的两极审美因素的兼容,强调审美意蕴程度适中,不过分而无不及。
清人刘熙载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
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婉而愈劲,婀娜中含遒健,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
一、中国审美界对中和之美的追崇中国在艺术中对中和之境的追崇是由来已久的,也是历代不息的。
儒家美学是儒家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核心。
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儒家美学自春秋时期诞生,迄今已2500余年,在如此久远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卷帙浩繁、斑斓多姿的儒家美学文化遗产,这其中以“中和”为美的美学观,是儒家美学的核心。
孔子在《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
”《艺概》论诗“质而文,直而婉,雅之善也”,评《国策》“沈而快”、“雄而隽”,认为古赋“调拗而谐,采淡而丽,情隐而显,势正而奇”,主张书法“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
《吕氏春秋》在论音乐之美时则主张:“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搏,不搏则怒。
试述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试述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以形容人为例当你欣赏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美的时候,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受:美是多种多样的?就拿自然美来说,既有崇山峻岭的雄奇美,又有幽林曲洞的清雅美;既有海浪滔滔之壮阔美,又有小桥流水之柔婉美;既有江月一色,荡漾空明之雄浑美,又有月明风清、碧天如洗之清丽美;既有灼春桃花灿烂之美。
然而在中国美学中,有一对和崇高与优美相类似的范畴,就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或称壮美与优美。
阳刚与阴柔在现实中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例如:首先是中国的古典舞手位是刚柔并济既要有精气神儿,又要顾及身、眼、法、步。
似乎两者在其中同化了。
远没有单独欣赏起来那么突出,如很多少数民族自制的舞蹈,是一种天地间的和谐。
让观赏者身心都得到愉悦。
其次阳刚与阴柔还表现在美术、绘画和雕塑艺术中。
阳刚与阴柔之美是壮美和柔美的融韵。
阳刚之美即壮美,阴柔之美即柔美。
美术艺术的最高意境是壮美和柔美的融合。
无论是原始社会敬畏的龙凤画,还是先秦时期威武的兵战画,无不反映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特色。
都是阳刚壮美和阴柔优美的融合。
然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还表现在书法艺术中,汉字本已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书法汉字的中国书法更是传统文化的奇葩。
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刚柔与书法之风骨,刚柔理论渗透与书法中,其特点是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草书即有“矫若惊龙”之著称。
篆书即是柔韧之中见刚劲的典范。
星术师更不必说的,刚柔表现的最为传神。
仅此种种,我们可想而知,刚柔所渗透的领域之宽、之广了。
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在古代描述人时,是何等的美、是何等的具有欣赏时的身心愉悦。
所以才有今天形容美丽的女子叫美女了,叫男生是帅、酷了。
古代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美,如: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杨玉环、貂蝉、赵飞燕等等。
太多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人都用阳刚之美形容男子,用阴柔之美形容女子。
而我也正基于此,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因为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缺乏这种由内而外的气质,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也许是想让现代的人真正懂得何为美,如何美。
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
它给人高雅纯洁的感觉,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
当中国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
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都是典型的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
一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这国的文化的影响的。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像"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贵和尚中"等思想和理念都是中国和谐思想的体现。
中国古人以阴阳五行揭示宇宙万物的形成与繁衍的原理,这样一种哲学观必然以自然与人、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作为前提,力求从这种统一之“和”中去寻求生存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和”即是美,这种观念便是从上古时期就形成的审美意识特征,从此影响中华文明几千年。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的“和”的思想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其审美之“和”。
人类在音乐听觉审美上形成音韵协调和畅的音声之“和”的观念,并非偶然。
古人认为音律的产生来自于自然之阴阳五行,对音律的了解有利于掌握农事等自然规律。
所以古时人们的音乐活动并不是纯艺术的意义,而是感悟自然寻求与天合一的途径。
古人还发现十二律可以通过数字运算而求得。
从我国先秦时期出土的乐器实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很早便在管乐器上发现了这一音数规律。
在对乐器进行观察和演奏后,可以很容易从直观的角度,发现音高与数字的关系,即音高与管长度成反比。
十二律之间就凭借着“三分损益”数量关系能够辗转相生,一阴一阳,一浊一清,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所谓“三分损益”,即“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
”在人的音乐听觉尺度的谐和感建立之后,人对音乐谐和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便是音阶的谐和感。
根据文献记载,古时就出现了以“徵、羽、宫、商、角”排列为序的五声音阶形态,即为现在的“56123”。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美学十讲英雄气伴儿女情——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前几讲,我们说羊大为美,是在讲美的起源,说真善美,是在讲美的本质,说美在深情,说距离产生美,是在讲怎样才能感受美、欣赏美,从这一讲开始,我要和大家讨论美的类型。
谈到美的类型,有一个成语我们耳熟能详,叫做:美不胜收。
别的先不说,就看那些漂亮姑娘,古话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
”(《淮南子·说林》)。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仪态万方,各有千秋;骨感的美,丰腴的美,燕瘦环肥,各有风姿。
谈到美人就已经目不暇接,大千世界的美,更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
但是,不管美的对象如何地多彩多姿,琳琅满目,如果做一个归纳,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大致分成两个类型: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阳刚和阴柔是中国人的说法,西方类似的说法是崇高和优美。
那么,什么是阳刚之美?什么又是阴柔之美?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大文豪苏东坡有一个特别会唱歌的幕僚。
一次,苏东坡问他,你看我的词和柳永的词,谁的词写得更好?苏东坡提到的柳永,也是当时有名的大文人,和苏东坡一样有名。
柳永写的词甚至比苏东坡的词影响都大,当时流行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有井水处指的就是有人住的地儿。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永的词非常流行,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人唱柳永的歌。
那比今天的方文山、周杰伦都厉害。
文人相轻,自古已然。
苏东坡对柳永有些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词写得比柳永好,但是自吹自擂不是那么回事,心理上也难以满足,就想听听这位幕僚的评价。
于是问这位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的词到底谁的好。
你看这位幕僚怎样说:柳永的词嘛,不过就是十七八岁小姑娘敲个小木板,软绵绵地哼什么“杨柳岸,晓风残月”,您的词就不一样了,那要关西大汉敲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听了连连赞叹:“绝了!绝了!”十分受用。
这位幕僚不仅懂音乐,还特别会拍马屁。
他的马屁妙就妙在非常专业,拍到了点子上。
拍马屁也有学问,会拍不会拍效果大不一样。
筝曲中的“阴柔之美”
筝曲中的“阴柔之美”作者:崔潇然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从美学的视角下综观筝乐审美,可以分为“深情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等,每一个美学元素各有其特点。
详细剖析其中奥妙,并掌握其中情感分寸,对于演奏者诠释作品本身构型(声音、速度、节奏等),以及感性抒发层面的细节把握上,达到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忘象取意,得意忘形”的分寸,以求筝乐的适度表达。
本文试以二首筝乐作品为例,阐述筝乐感性审美中的“阴柔之美”。
【关键字】美学;“阴柔之美”;筝乐表达“阴柔之美”即珠圆玉润、婉柔细腻的优美。
在音乐艺术中,体现为音乐语汇平缓、情深、华艳、绮丽、婉约,虽阴柔但不失阴阳的平衡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阴柔之美”的审美观对古筝这一中华传统乐器影响甚深。
筝乐中亦不乏具有“阴柔之美”的作品流传于世。
在本文中笔者试用二首筝乐作品来论述“阴柔之美”在中国筝乐中所体现出的韵味,并将其细分为“深情之美”和“婉约之美”。
一、深情之美音乐就如同人一样都是理想主义者,梦想是人们生命中的阳光雨露。
就因如此,音乐往往能够碰触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深情。
深情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有对象的深情。
有对象的深情是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上,物本无情,托上情便成为了人间的精灵。
另一种则是无对象的深情。
无对象的深情,就好像怀揣梦想的少女,在那情窦初开的年龄尽情抒发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古筝表达情深意浓的乐曲同样不少见,有表达爱情的《孔雀东南飞》(郑德渊曲邱大成改编)、《思凡》(潮州民间音乐)、有表达乡愁的《抒情幻想曲》(徐晓林)、有表达思念的《蜀籁》(徐晓林)也有对景物直抒胸臆的《建昌月》(徐晓林)、《月儿高》(浙江筝曲王巽之传谱)、《抒情即兴曲》(李萌)、《层层水澜》(陶一陌)、《飘飘何所似、风起舞动时》(陶一陌)等。
例如传统筝曲《月儿高》(浙江筝曲王巽之传谱)。
古今中外以“月”为母题的艺术作品多如繁星。
中国的艺术家好像更加的偏爱月亮。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知识要点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中和之美、优美、壮美都是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
它们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
一、中和之美(一)概念: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
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二)特点:1、刚柔相合: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例:清人刘熙载就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
2、不过分而无不及:要求所有相对应的两极审美因素的兼容,强调审美意蕴程度适中。
例:《吕氏春秋》在论音乐之美时则主张:“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为适?衷音之适也。
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
3、情理统一:志气和平,不激不厉,亦即情理统一、情感表现遵循理性规范,是中和之美的理想情境。
例:《中庸》曾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强调:“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4、含蓄:中和的艺术表现婉转曲折、韵味深长。
例:田同之指出:“古人诗意在言外,故从容不迫,蕴蓄有味,所谓温厚和平也”5、和谐统一:中和之美又强调杂多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例:《左传·昭公二十年》曾记载晏婴的言论:“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声亦如味。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兰亭序——王羲之二优美(一)概念: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
论中国琵琶文曲的阴柔之美与武曲的阳刚之美
论中国琵琶文曲的阴柔之美与武曲的阳刚之美
中国琵琶文曲和武曲都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文曲注重阴柔之美,而武曲则注重阳刚之美。
文曲是一种悠扬、柔和的音乐风格,适合表现柔情似水的场景。
它强调音乐的感性韵味和情感表达,通常用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之风和女性的温柔美。
琵琶在文曲中常常被用作主要乐器,用柔和的音色表达出悠长的音乐旋律,展现出阴柔之美。
相比之下,武曲则强调阳刚之美,包含了更多爆发力和激情。
它适合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或动感强烈的民间舞蹈。
武曲尤其强调音乐的节奏和韵律,通常使用强烈的打击乐和快速的琴弦演奏,展现出阳刚之美。
总的来说,文曲和武曲两种琵琶风格都各有取舍,都能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阴柔之美还是阳刚之美,都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被珍视和传承。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律体现 出的就是 阳刚美。阳刚与阴柔在我国古代传统 民间 歌 曲中也有所体 现。我国传统 民间音乐 但凡为歌颂劳 动人
民的歌 曲大 多属 于阳刚美 , 曲调高 昂热烈 , 但凡为歌颂婚恋
念。 乐曲的基 调、 意象 、 情感等元素通常可 以划分为 阳刚 、 阴
柔两种美感 。音乐 中的阴阳不但相互呈现鲜 明的对 比, 同时 也可 以相互交融 , 构成和谐 的乐 曲形象 。笔者主要分析音乐 中阴柔与 阳刚美 的特点及区分 ,并研究 阴阳和合 在音乐 中
术文化 中具 有深厚 的基础 , 产生 了十分重大 的影响。其影响
主要体 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 1 . 所 有艺术作 品风格 特点的总和 : 每一篇艺 术作品 , 如 诗词 、 乐 曲等在艺术形态 与格调上都具有 一定特点 , 而这些
特点都包含于 阴柔和 阳刚这两种类别 。 2 . 阴柔与 阳刚相互渗透交 融 : 在 艺术作 品中 , 阴柔及 阳 刚之 间并不 是相互分 离隔绝的状态 , 而属 于相互 交融 、 渗透
中国古典乐 曲的阴柔之美 、 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唐 建 军
( 安 庆师 范 学院
摘
音 乐学 院 ,安徽
安庆
2 4 6 1 3 3 )
要 :道 家思 想在 我 国 流传 了数 千年 , 是 我 国 最 具 有代 表 性 的古 典 哲 学 思 想 之 一 , 道 家思 想 给 中 国 文化 带 来 了十 分 深
壮、 雄浑等。清朝 的学者在对阴柔 、 阳刚进行诠释时认为 , 要
1 . 乐曲的阴柔与 阳刚审美来源于儒 道思想 。 阳刚与阴柔
这两种特点广泛体现 于我 国古代 的各类 音乐 中,在古典音
乐 的发展道路上 阳刚与阴柔这两种 风格 特色无处不在 。我
中国哲学中的阳与阴——浅谈豫剧的阳刚豪放之气与阴柔和谐之美
四五十名弟子登台齐亮相,呈现出豫剧小生行“十生九王” 文化。中州语、中州韵具有极大的亲和力,故而由祥符调
的热闹景象。
派生发展的豫剧更能使广大观众产生“亲和”和“共鸣”,
近几年桑派掌门弟子苗文华拍的戏曲电影艺术片《桃 能够在全国 20 多个省区流传、发展、生根、开花,这种“京
花庵》,精美的演绎惊艳戏剧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火 都气派”正是传承了这种文化基因。
陈派戏特别火,王素君的王派戏特别火,桑振君的桑派戏 出生地,豫剧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约于嘉庆、道光年间
特别火。
形成的祥符调即是豫剧的“母调”,是豫剧诸流派的“源头”
年初陈派弟子吴素真演了几场陈派戏,戏迷及观众们 和“轴心”。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其丰厚的文化中蕴含
像过节一样轰动。5 月份吴素真携陈派戏《白蛇传》赴广州 着独特的“京都文化”的基因,而京都文化总是具有其他文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
这种审美来自于我国古典文学。《沧浪诗话》的作者严
产、艺术瑰宝和精神文化财富。
羽将诗分为九品,九品不外乎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是优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 游不迫,第二个类型就是沉着痛快。
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谓优游不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阴柔和谐之美,
A 大家腔调
中国哲学中的阳与阴
文/水木
——浅谈豫剧的阳刚豪放之气 与 阴柔和谐之美
最近,著名戏剧评论家谭静波一篇解谜祥符调的评论 (真宗)1008 年将其改称大中祥符元年,随之改浚仪县为
文章在朋友圈流传。文章的大意引用如下:
祥符县,一直沿袭到清代至民国才改祥符县为开封县。故
近年来,豫剧界出现了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即陈素真的 祥符调是因地名而冠之。从诸多方面考证,开封是豫剧的
6月5日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之美
6月5日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中国理想美的类型,自古至今中庸平和一直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方式,中和之美无处不在。
介于两个方面之间,不偏不倚,刚刚好的保持了中间状态。
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
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为传统音乐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它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形成了不同于西方音乐体系的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追求是“虚而待物,气韵传神”。
中和之美又强调杂多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
每一个系统内有多种不同的因素,正是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融合互济,构成了一个个和谐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音乐思维的形态以线性为主,强调单线条旋律的横向变化与发挥及流向意味的表现音乐的戏剧化情感,依靠唱腔音旋律的丰富变化得以自然流露。
中国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弹性大,常使用非均分律动的自由节奏,情感上无大喜大悲,有余地、有分寸。
而西方音乐讲究腔调,具有逻辑性。
中和之美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
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
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
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浅谈古诗词的“阳刚美”与“阴柔美”
浅谈古诗词的“阳刚美”与“阴柔美”浅谈古诗词的“阳刚美”与“阴柔美”在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里,美,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也无论是艺术美还是生活美,总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秀丽纤细;有的慷慨悲壮,有的缠绵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
在人群中,人的才华有平庸与杰出之分,人的气质有刚强与柔弱之别,人的学识有浅薄与精深之差,人的修养也有高雅与庸俗之异。
因此,蕴含在古诗词的美也就多彩多异,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的审美价值了。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江南大风歌江南可采叶,大风起兮云飞扬,莲叶何田田。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鱼戏莲叶间。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乐府民歌《江南》以轻快的节奏,歌唱了江南人民采莲时的愉快情景:清圆的荷叶一张张的挺出水面,饱满劲秀,摇曳多姿,叶上似乎还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鱼儿在荷叶下轻盈地戏游,时东西,时南北。
整幅画面,洋溢着一派盎然生意,给人以清新、恬静的美感。
《大风歌》的作者是降服了秦王子婴,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叱咤风云,建立了汉王朝的刘邦。
此诗是他在位最后一年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反叛后,路过故乡沛县,在行宫设宴招待家乡父老时即席吟唱的。
诗一开头,便以风起云涌的景象紧扣鉴赏者的心弦,接着抒发他那功成名就、荣归故里的豪情及创业艰难、守业不易的感慨,希望战士们守卫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
表现了诗人那宽阔的襟怀和非凡的胆识、气度,给人以豪迈的、崇高的美感。
我国古典美学家们把这种不同的审美特征概括成“阳刚美”与“阴柔美”。
阳刚美也叫“壮美”或“刚性美”,西方美学家则称之为“崇高美”或“雄伟美”。
《大风歌》给予鉴赏者的,便是这刚性的美感。
阴柔美,也叫“柔性美”,西方美学家则称之为“优美”或“秀美”。
《江南》给予鉴赏者的,便是这种柔性的美感。
阳刚美与阴柔美各有些什么样的审美特征呢?清著名古文理论家姚鼐,在他的《复鲁洁非书》中,曾用十六个比喻对古诗文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审美特征,做了具体的描述: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阴柔”与“阳刚”之美学博弈——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现代性的勘查
wSH EPE 西部大开发L中旬 E lD ・,T T N E O4 CAV t N
21. 00 02
“ 阴柔” 与 “ 阳刚"之美学博弈
一
对 中国传 统 艺 术风 格 现代 性 的勘 查
毛 鸿 达
桂林 5 0 ) 4l 1 3
( 西 师范 大 学美 术 学 院 ,广西 广
一 一
马俑 等等 ,无一 不体现着 力健 之美 。秦一统 六 国,成为 中国历史上 第一 个统一 的封建 王朝 ,从任何 一个 角度来 审视 ,都是一 件恢弘磅 礴 的壮举 。如果说 秦朝 的强盛 完全不 影响其 力健 的艺术风 格 ,这 当 然称不 上严谨 的表述 。 汉代 ,则 以气厚 著称 。汉代艺 术 ,以霍去 病墓前 石刻 、石雕为 例 ,虽说都是 粗 犷有 加 ,精致不 足 ,但 也都是 深沉雄 大的 而又朝气 蓬 勃 的 ,这也 符合 了西汉 的时代 背 景 和 国家状 况 。汉 武帝 年 轻气 盛 ,以其雄才 大 略 ,驾驭着 大汉 王朝 扫除 内乱 、平定 匈奴 ,国势强 盛无 比 ,这种 气势要 在艺术 中反 映出来 ,其必 然是磅礴 大气 而非谨 慎小 “ 阴柔” 与 “ 阳刚” ,对立 而又相辅相 生 。 “ 阴柔”给人 纤 秀之感 , 阳刚给 人 大气之感 。某种 意义上 , 中国 传 统艺 术风 格都在 这 两者 “ 间”进 行着 美学层 面上的博 弈 。艺术风格 作 为 民族 思维意识 主流 的体现 ,随现代 性 情境 而转 换 ,就 目前 而言 之
中国的 艺术风格 更需要 大气 、阳刚之 美 。 关键 词 :风格 ;阳刚之 美; 阴柔之 美;民族意 识主 流 ;现代 性
中图分类 号 :J 1 文献 标识码 : 文 章编 号 :10 — 6 12 1)2 0 3— 2 0 A 0 9 83 (0 00 — 14 0
《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的审美表现
《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的审美表现作者:覃凯梨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4期⊙覃凯梨[北方民族大学,银川750021]摘要:屈原的《九歌》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感和审美表现。
阴阳观则是先秦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律。
本文试从阴阳观角度出发,探讨《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审美表现。
关键词:《九歌》阴阳观阴柔阳刚《九歌》是《楚辞》的重要篇章,它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楚文化的风貌,并且鲜明地体现出了楚文化的宗教色彩。
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楚地祭祀文化、宗教、文学和屈原思想的重要文本,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关于《九歌》的研究有很多,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九歌》写作目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王逸、洪兴祖和朱熹为代表的忠君爱国说;二是闻一多、游国恩支持的国家祭奠说;三是陆侃如、胡适等认为的民间祭歌说。
不管屈原作《九歌》是什么样的目的,从《九歌》的内容与形式看来,都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先秦宗教中的阴阳观阴阳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古人发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面,阴阳的观念可以用来解释世界上两种对立的、此消彼长的物质力量。
于是,气候的寒暖、人类男女、鸟类雌雄、兽类的牝牡、天与地、日与月等诸多事物都可以按阴阳分类。
《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肯定了事物的两种矛盾势力的存在。
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中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提出卦爻不仅有阴阳之分,还有刚柔之别。
进一步丰富了阴阳的范畴,阴阳观发端于殷周时期。
时至春秋战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维框架,并渗透到思想的各个方面。
凡有文化,必有宗教;宗教文化,伴随着人类文化的“生命进程”,阴阳的思想也逐渐运用到宗教文化之中。
在宗教观念中的阴阳观的统摄下,《九歌》作为祭歌,其中所提及的意象自然也会被阴阳观所辐射。
《九歌》体现出了楚地楚人的宗教崇拜以及审美表现。
二、《九歌》中的阴阳表现《九歌》共有十一篇,却取名为《九歌》。
我国民族调式的阳刚阴柔之美
作者: 谢崇抒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术研究
页码: 7-13页
主题词: 羽调式;五声调式;阳刚阴柔;民族调式;调式色彩;阴柔之美;阳刚之美;商调式;中心音;
和声大调
摘要: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西方音乐理论传入中国后,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的公式,即:大调式明亮,小调式暗淡.于是,从调式结构的形式出发,把我国的宫、徵调式视为类似于大调明亮色彩的调式,把羽、角、商调式看成是有小调暗淡色彩的调式.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尽赞同.因为,从创作的实践以及对民歌的研究分析中,我们明显地看到,曲调的明亮暗淡,调式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筝曲中的“阴柔之美”--以二首作品为例
筝曲中的“阴柔之美”--以二首作品为例
崔潇然
【期刊名称】《北方音乐》
【年(卷),期】2016(036)008
【摘要】从美学的视角下综观筝乐审美,可以分为“深情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等,每一个美学元素各有其特点。
详细剖析其中奥妙,并掌握其中情感分寸,对于演奏者诠释作品本身构型(声音、速度、节奏等),以及感性抒发层面的细节把握上,达到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忘象取意,得意忘形”的分寸,以求筝乐的适度表达。
本文试以二首筝乐作品为例,阐述筝乐感性审美中的“阴柔之美”。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崔潇然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众化与民族化:文艺作品的生命源泉——以1980—90年代的筝曲作品为例[J], 刘方
2.当代音乐作品审美阐释——以秦文琛古筝曲与陆培小提琴作品音乐会为例 [J],
孙娟
3.“音名主题”在新音乐创作中的复兴与沿革--以《十二首用SACHER主题写作
的大提琴作品系列》为例 [J], 符方泽
4.浅析新疆音乐元素在古筝曲中的运用以古筝作品《西域随想》为例 [J], 龙艳
5.钢琴作品中舞曲的演奏策略研究——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二首为例[J], 赵新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穆:略论中国音乐
钱穆:略论中国音乐(一)余尝谓中国人重和合,西方人重分别,此乃中西文化大体系歧异所在。
随事可以作证,即论音乐,亦不例外。
中国古人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竹乃器声,肉指人声。
中国人亦知分别人声器声,而乐则以人器声和合为上。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器声中有此八类分别。
但金声玉振,则和合此八类,有首有尾,有始有终,会成一体。
而器声又必和合之于人声。
古诗三百首,必于人的歌唱声中和合以器声。
此乃中国音乐之主要所在。
自楚辞汉乐府以下,实皆以人声为主,直迄近代无变。
西方人则器声歌声终不免有分途发展之势,此则双方不同之显然可见者。
但和合中仍必有分别,而分别中亦仍必求和合。
西方乐器中如钢琴,即在一器中亦可演奏出种种分别来,而和会为一,故钢琴可以独立为一声,而自见有种种和合。
相传西方钢琴乃由中国之笙传入后演变而来。
但笙之为器在中国,则数千年无变。
虽亦可独立吹奏,然其声简单,无特别可甚深欣赏处,终必和合于其他器声中,乃始见笙之为用。
其他乐器皆然。
如琴为中国主要乐器。
诗曰:"钟鼓乐之,琴瑟友之。
"则琴亦每和合于其他乐器以为声。
若其单独演奏,如伯牙之鼓琴,下至于嵇康之《广陵散》,非不擅一世之名,而其传则终不久。
又如后代之琵琶,亦可独立演奏,上自王昭君之出塞,下至浔阳江头之商人妇,琵琶声非不飞扬震动于人心,然琵琶声亦终必和合于歌声。
而且亦终不能以琵琶声来作中国音乐之代表。
故其分别发展终亦有限,较之如西方之钢琴,则远见其不如。
故中国音乐之发展,则必在其和合上求,不能在其分别上求。
但在和合中必有一主。
西方音乐主分别,在其分别中亦多求和合,而在其和合中则不再有一主,此又双方一大分别。
如钢琴可奏种种音种种曲,但其为主者则只是此音此曲,不能在此音此曲外更有主。
西方之大合奏,集种种乐器,但所奏只是此曲此调,非别有主。
中国音乐则于会合成乐之外又有主。
此乃中西文化体系一大分别所在,不可不加以严格之分别。
西方重个人主义,但亦必有社会和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作者:唐建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摘要:道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十分深重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美感划分上。
中国古典音乐具有阳刚与阴柔两种美感,将两种美感相结合则会形成平和中正的和合之美。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代乐曲的阴、阳之美,并重点分析阴阳调和在乐曲中的体现。
关键词:阳刚;阴柔;阴阳调和;古典乐曲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15-02一、引言阴阳,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看法,古代劳动人民将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看作对立关系,并将这种对立的关系统称为“阴阳”,例如,山为阳水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等等。
阴阳观念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人们将阴阳观念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方面,如历法、医药、数学等,而古典音乐中也同样包含着阴阳观念。
乐曲的基调、意象、情感等元素通常可以划分为阳刚、阴柔两种美感。
音乐中的阴阳不但相互呈现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相互交融,构成和谐的乐曲形象。
笔者主要分析音乐中阴柔与阳刚美的特点及区分,并研究阴阳和合在音乐中的体现。
二、阳刚和阴柔的区分及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影响(一)阳刚和阴柔的分类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许多艺术形态、形象、风韵等都可以划分为阴柔与阳刚两种美感。
在艺术范畴中,所谓阴柔的就是指悠远缓慢的韵味,所谓阳刚就是指强劲磅礴的韵味。
刚柔对立统一的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清朝学者归纳了前朝最富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对刚、柔进行了诠释,将阴与柔、阳与刚结合起来。
同时,清朝学者将刚、柔视为美感的分类,认为一切美感都具有阴柔或阳刚的特点。
同时具有阴与柔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悠远、沉静、清逸、柔和等;同时具有阳与刚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奔放、豪迈、悲壮、雄浑等。
清朝的学者在对阴柔、阳刚进行诠释时认为,要想达到极致的美感,应将阴与柔、阳与刚进行结合[1]。
唐朝名士司空图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曾经提到,像诗歌等富有韵律的文篇大多具有阴柔美或阳刚美的特点。
司空图举例说,作品的风格偏向阳刚美通常都具有豪迈、辽远、磅礴等特点,作品的风格偏向阴柔美通常会具有淡雅、婉转、华丽等特点。
古琴是一种高雅的乐曲,是我国封建时期社会名流和隐士抒发情感的重要乐器。
我国传统古琴曲大多诞生于儒家文化盛行的封建时期,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乐曲风格偏向阴柔。
古琴曲在具有阴柔美的同时还包含着阳刚美。
如果乐师在琴曲中抒发忧心惆怅的思虑、凄凉悲怆的遭遇或悱恻缠绵的情感,那么古琴曲调就会偏向阴柔;如果乐师在琴曲中抒发的是对黑暗社会的激愤或是国仇家恨,乐曲旋律体现出的就是阳刚美。
阳刚与阴柔在我国古代传统民间歌曲中也有所体现。
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但凡为歌颂劳动人民的歌曲大多属于阳刚美,曲调高昂热烈,但凡为歌颂婚恋情爱的歌曲一般具有阴柔美,曲调温婉缠绵。
(二)阴柔和阳刚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都对阴柔、阳刚这两种风格进行过分类和阐述,由此可见,这两种风格在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基础,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所有艺术作品风格特点的总和:每一篇艺术作品,如诗词、乐曲等在艺术形态与格调上都具有一定特点,而这些特点都包含于阴柔和阳刚这两种类别。
2.阴柔与阳刚相互渗透交融:在艺术作品中,阴柔及阳刚之间并不是相互分离隔绝的状态,而属于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
由于阴阳和刚柔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将阴柔与阳刚加入到艺术中,令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充实传统艺术的内涵。
(三)阴柔和阳刚的来源及在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体现1.乐曲的阴柔与阳刚审美来源于儒道思想。
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特点广泛体现于我国古代的各类音乐中,在古典音乐的发展道路上阳刚与阴柔这两种风格特色无处不在。
我国在封建时期长期受到儒家与道家两大思想派系的影响,因此儒道思想在古代音乐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道家学派认为道法自然,主张淡泊雅正,儒家学派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平和中正。
在我国的古典乐曲中,阳刚和阴柔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别,要想掌握我国古典音乐的精髓,首先必须对阴柔与阳刚这两大类别进行研究和了解。
2.阴柔美在古典乐曲中的体现。
明朝著名琴师徐青山是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二十四况》中便包含了中正平和与淡泊雅正思想。
这部著作反对琴曲节奏过快、琴音虚浮,尤其排斥哀伤悲切的作品,主张淡雅婉转,对后世乐曲创作产生了深重的影响。
在徐青山之后,虞山琴派的作品大多富有清微淡远的色彩,倾向因柔美,如名曲《良宵引》[2]。
3.阳刚美在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体现。
我国古代有许多经典的古琴曲目,其中有一些乐曲的基调明显倾向于阳刚风格。
例如竹林七贤中嵇康所作的《广陵散》,阮籍所作的《酒狂》等。
《广陵散》在我国古代是一首十分特殊的乐曲作品,这首琴曲是一代名士嵇康在临死之前愤然弹奏出的悲慨之音,抒发了嵇康内心的悲怆与沉痛之情。
《广陵散》这首琴曲包含了作者激烈的情感,震撼了无数后人。
这首琴曲演奏起来气势惊人,营造的情境磅礴恢宏,乐曲中大量使用“拔刺”指法,使壮怀激烈的情绪直抵人心,《广陵散》是十分典型的阳刚乐曲[3]。
三、辩证统一的和合之美在我国音乐中的体现(一)古典音乐中的辩证统一思想道家开创的阴阳学说集中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在阴阳学说中,世间万物并不是相互分隔撕裂的,也不是绝对独立的,在对立的两种事物之间会有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的中间地带,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而阴与阳、刚与柔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乐曲中阴与阳、刚与柔也可以实现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形成一种趋于中性的和合之美。
在我国的古典音乐曲目中,除了阴柔与阳刚两种风格之外,还存在着阴阳、刚柔相互渗透的情况,因此部分乐曲作品虽然整体基调倾向阳刚,但并不显得十分刚强壮烈,一些作品虽然整体基调倾向阴柔,但也并未显得十分轻柔婉转。
许多乐曲作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呈现出的是倾向中性的和合之美。
(二)和合之美在音乐作品的体现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乐曲作品来分析和合之美在我国古典乐曲作品中的体现。
项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代传奇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十分富有传奇色彩,数千年间项羽的故事一直是民间学者十分喜爱的创作的素材。
在古典音乐作品中也包含着大量关于项羽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琵琶曲《十面埋伏》,这首乐曲描述的是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的故事。
此外还有同为琵琶演奏曲目的《霸王卸甲》,这首乐曲同样讲述的是项羽的垓下之战,但这首乐曲与《十面埋伏》在立意上存在区别[4]。
虽然这两套乐曲都是经典的武曲,但《十面埋伏》主要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的战斗场景,描述项羽如何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危急境地带领士兵英勇作战,乐曲的旋律十分激昂壮烈,能令人联想到楚汉两军的激烈交战,因此富有阳刚美。
《霸王卸甲》在故事情节上与《十面埋伏》相同,同样采用琵琶对项羽沙场点将、列队、出击、交战等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但与《十面埋伏》不同的是,这首乐曲中讲述更多的是项羽个人的心情和感受,站在项羽的角度来表达对战役的看法,描述的核心内容是楚霸王的个人悲剧。
这首乐曲的主要情感基调是悲哀壮烈,同时还有一代英豪面临穷途末路的悲凉,及霸王别姬的凄婉悱恻。
从演奏手法上看,在琵琶曲《霸王卸甲》中,采用绵绵不绝的轮指控制琴音强弱,令琴音不断由强转弱、由弱转强,这样的演奏如怨如慕,令人听来愁肠百结,通过这样的演奏方式形象地体现出了西楚霸王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凄恻决绝的内心情感[5]。
在这套武曲中包含“霸王别姬”这一段,在对这段情节进行描述时,采用绵长的滑音来表现霸王与虞姬告别时内心的凄恻酸楚。
在《霸王卸甲》这套武曲中,既包含了描述战役的激昂曲段,同时也有描述项羽内心情感的哀婉曲段,因此同时具有阳刚美与因柔美。
尤其是在《霸王别姬》这以段曲子中,不但表现了战争的壮烈,同时表现了项羽与虞姬依依惜别的愁绪,因此兼具了阴阳和合之美。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事物具有阴阳、刚柔的对立特点,例如平缓的草原与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江河与涓细的溪流,千年长青的松柏与一岁一枯荣的野草等。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也会借用自然界中的千种事物万般风景来表达音乐的阴柔与阳刚之美。
例如,人们会通过鸟鸣来表达冬去春来,用呼啸的寒风来表达秋往冬至,因此阴阳结合形成的中性和合之美在乐曲作品中会呈现出千万种不同的姿态。
和合之美在我国许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我国西部的民族音乐豪迈奔放,很容易让人对阳刚美产生想象,但与此同时西部民族音乐中同样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歌颂。
又如,江南水乡的音乐很容易令人对阴柔美产生联想,但在《梁祝》的套曲中有一段描述的是“祝英台抗婚”的激烈情景,歌颂英台用于反抗父母之命的气魄,体现出江南音乐的柔中有刚。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古典乐曲中,根据乐曲包含的情感、旋律基调以及乐曲的意向可以将乐曲划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种美感。
乐曲的阳刚与阴柔美并不是互相分裂、互不相干的关系,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乐曲的阳刚美与因柔美可以相互变换、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美感,为听众带来全新的感受,这种调和了阴柔与阳刚的美感即是和合之美。
阴阳调和,是我国道家学派提出的观点,将这一观念与乐曲相结合,可以令乐曲呈现出平和中正的状态。
——————————参考文献:〔1〕郭树荟.在琴学世界中集合真情与思想——成公亮《秋籁居琴话》读后[J].人民音乐,2010(6):116-117.〔2〕蔡钊.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J].音乐探索,2010(3):55-56.〔3〕胡龙.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12-13.〔4〕杨永蕾.中国古典音乐中的艺术内涵体现[J].芒种,2012(14):67-68.〔5〕杨洲.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华民族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80-181.(责任编辑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