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

合集下载

《项脊轩志》导学案(含答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含答案)

《项脊轩志》【复习目标】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 “置” “归”等的用法。

总结虚词“所”的用法课前案【知识积累】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墙往往而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室始洞然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迨诸父异爨往往而是逾庖而宴已为墙凡再变妪每谓余曰而母立于兹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余扃牖而居殆有神护者吾妻来归吾妻归宁且何谓阁子也先大母婢也轩凡遭四火,得不焚顾视无可置者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5.垣墙周庭四、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妪,先大母婢也。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鸡栖于厅课堂案一、翻译下列句子⑴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⑵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⑶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课外文段拓展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兽角初生如茧如栗。

借指牛犊)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

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

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

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

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2、掌握“比”、“乳”、“过”、“下”、“然”、“而”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过程与方法:1、识记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学习重点:1、解释词语,翻译句子2、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学习难点:1、解释词语,翻译句子2、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因为他在小处体现了父爱的伟大,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传唱至今,因为他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博大,千古流传,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被称为“今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饱含深情的文章《项脊轩志》,看作者是如何诠释亲情这一主题的。

二、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作者简介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

著有《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从小勤学,散文受欧阳修、司马光的影响很大,但有自己的特色。

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有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

清朝的姚鼐在《古文类纂》中,于元、明两代的作家中,独取归有光,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项脊轩志》简介本文选自《震川文集》。

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为了纪念他曾在项脊泾居住过的祖先而命名。

“志”,记,名词;“轩”指小室。

作者借一阁以睹三代的遗迹,睹物怀人,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浓挚,是归有光的代表作。

3、预习思考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三、交流质疑·精讲点拨1、解释加点字雨泽下注顾视无可置者使不上漏亦遂增胜凡再变矣乳二世大母过余曰比去殆有神护者客逾庖而宴其制稍异于前垣墙周庭室仅方丈珊珊可爱大类女郎也余扃牖而居能以足音辨人亭亭如盖矣2、句式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归有光及相关文学常识。

2、准确掌握“志、胜、乳、兹、比、凡、殆、制”八个实词,并归纳积累“当、始、归、过”四个实词的义项及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3、品味文章当中蕴含的“喜”与“悲”,学习作者借助平常之语抓住生活琐事以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1、归纳整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掌握作者借助平常之语抓住生活琐事以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

【知识链接】归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

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江苏昆山人。

他出生在一个累试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

然而35岁时才乡试中举。

并且,此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

于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安亭,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

直到60岁时,方中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今浙江长兴县)知县,他重视教化,治政廉明。

后任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

隆庆四年(1570年)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以卒于官,卒年66岁。

葬于昆山城东南门内金潼里(今邮电局附近,今昆山有归有光墓,为旅游景点一)。

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

他的文章平易自然、质朴清新、感情真挚、毫不装腔作势,给当时的文坛吹来一股新鲜空气,透露出一线生机,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明朝永乐年间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内容上多为歌功颂德,形式上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因其代表人物多为台阁重臣,因此称之为“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

项脊轩志导学案及答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及答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过程和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段大意和层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第一段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在了解第一段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1、题解与作家作品:《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取名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志,此处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明“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

自幼苦读,但命运多舛,8岁丧母,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考进士不第。

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

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

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他的散文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

“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其文风发扬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成就最高。

其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王锡爵称其作品“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姚鼐谓其“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改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学法建议】1、要重视诵读。

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2、要重视对文章的鉴赏。

应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整体感受文章,并进行合理的体验想像,作出自己的个性解读。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著有《震川文集》。

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四人中他的成就最高。

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

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归有光从小勤学,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相传他曾用五种颜色的笔圈点《史记》。

《项脊轩志》导学案及答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导学案【学习导航】: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3、积累文言字词、4、体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运用白描写人的手法。

【重点难点】: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知识链接】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幼年丧母,仁途坎坷。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2、解题: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课堂导学】一、初读课文,断句正音尘泥渗漉( ) 修葺 ( ) 垣墙周庭()旧时栏楯()偃( )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无声象笏( )迨( )诸父异爨( ) 逾( )庖而宴家有老妪()先大母婢也()呱呱而泣()以手阖( )门1、疏通文本,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6篇

《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6篇

《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6篇《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

2023最新-《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4篇】

《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项脊轩志》学案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脊轩志》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谁也不会想到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在诗人眼里看来,燕子,鸥鸟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

真是村居乐事。

(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事6儿女之乐,怎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但从结句来看,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

看来,古人抒怀,“善假于物”也,借托于景、事、物、人等。

今天要学的课文很有生活气息,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

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板书:《项脊轩志》)二。

介绍作者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

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

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

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

高二语文文言文《项脊轩志》导学案编制人:一组张小军靳春艳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时间:2012.2.25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掌握文学常识,探究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2、重点梳理文言文考点命题规律,完成考点探究。

3、组长可对组员探究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其进行模块解读并做好质疑与记录。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理解掌握“胜、再、所、过、而、比、凡、迨、殆、归、归宁”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理解,探究文章内容。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抒发真挚生活感受的写作特色。

)一、自主复习。

(一)文学常识1、《项脊轩志》又名《项脊轩记》。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

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

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2、“志”:记。

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类文体。

3、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

江苏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二)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呱.呱(gū)栏楯.(shǔn) 异爨.(cuàn) 断壁颓垣.(yuán) 扃牖..(jiōng yǒu)象笏.(hù) 枇杷..(pí pá) 修葺.(qì) 如丧考妣.(bǐ) 老妪.(yù)(三)列举文中的几个人称代词:阅读全文,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看B.妪每.谓余曰每:每次。

C.比.去,以手阖门比:及,等到。

《项脊轩志》 导学案(学生版)A4稿

《项脊轩志》 导学案(学生版)A4稿

《项脊轩志》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容易读错的音轩漉葺垣迨爨妪妣闺扉呱阖笏扃牖(二)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方丈,古:;今: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寺院的住持)2.往往而是(往往,古:;今: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三)一词多义1始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2置顾视无可置者()沛公则置车骑()3过大母过余曰()从轩前过()过蒙拔擢()无乃尔是过与()4而余扃牖而居()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某所,而母立于兹()5为轩东,故尝为厨()余既为此志()吾属今为之虏()窃为大王不取也()何辞为()为击破沛公军()何为其然也()6以以当南日()能以足音辨人()7前前辟四窗()人往,从轩前过()8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他日汝当用之()9西东犬西吠()室西连于中闺()10得不能得日()得不焚()11然室始洞然()然予居于此()12归吾妻来归()吾妻归宁()(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1)乳二世()(2)客逾庖而宴()(3)执此以朝()(4)吾家读书久不效()(5)或凭几学书()2.数词用作名词庭中通南北为一()3.名词用作状语(1)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2)前辟四窗()(3)东犬西吠()(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5)内外多置小门墙()(6)垣墙周庭()(7)时至轩中()(五)文言句式翻译1.判断句(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 妪,先大母婢也(3)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4) 轩东,故尝为厨2.被动句得不焚3.倒装句(1)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交错种上兰桂竹木)(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3) 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4) 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5) 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稍微不同)【精读细研】1.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怀有怎样的感情?2.“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项脊轩志》导学案共3课时.doc

《项脊轩志》导学案共3课时.doc

第二单元第二课《项脊轩志》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

2、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3、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屮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解题: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Z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项脊轩〃,左怀宗追远N意、。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2、走近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明代著名古文家。

他自幼苦读,9 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

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

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

到60岁才屮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提倡“独岀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

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

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2i)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3、文体知识填空⑴•归有光字熙甫,号_______ ,别号___________ ,称____________ ,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__________ 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夕卜,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记叙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品味作者用细节描写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4、体会归有光散文的平淡朴实风格及在叙事中抒发感情的特色。

二、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记叙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品味作者用细节描写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三、学习难点1、体会归有光散文的平淡朴实风格及在叙事中抒发感情的特色。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轩()(2)啸()(3)阈()(4)呵()(5)渗()出(6)偃()仰(7)曝()晒(8)珊珊()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3)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4)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5)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填空。

(1)《项脊轩志》的作者______是______代______家,字______,号______,又号______。

他和______并称“唐宋派”。

(2)本文在体裁上属于______,内容上属于______。

所写内容是围绕______这一轩展开的,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以及日常的家庭生活来反映感人至深的______和______。

这种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抒写怀念之情和人事变迁之叹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与作者另一名篇《______》非常相似。

4、阅读课文下面的注解①,了解作家作品。

《项脊轩志》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1、作者:归有光,字思端,号丹溪,明代著名文学家。

2、文体:古代散文。

二、主旨本文通过记述项脊轩的变迁,追忆往昔生活及母亲的遗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要点梳理1、重点字词(1)修葺(2)垣墙(3)枇杷(4)偃仰(5)啸歌(6)先大母婢也(7)乳二世(8)持笏(9)瞻顾遗迹(10)如在昨日2、通假字(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阻挡)(2)竟日无语而望臭烟(臭通嗅)3、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雨:名词作动词,下雨)(2)使不上漏(上:名词作状语)(3)垣墙周庭(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4)名词作状语:东犬西吠、东邻西舍、狼藉斑驳、室西连白墙、鸡栖于厅4、古今异义(1)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古义:自成童子礼始;今义:把头发扎起来)(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过:古义:到,来看;今义:走过,经过;引申义,超过)(3)先妣抚之甚厚(抚:古义:对待;今义:抚摸)(4)而母立于兹(而:古义:你;今义:转折连词)5、重点句式及翻译(1)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教案(优秀8篇)

项脊轩志教案(优秀8篇)

项脊轩志教案(优秀8篇)《项脊轩志》学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明了作者身世对本文感情基调的影响;2.疏通字词,正音并学习重点字词意义。

重点难点:1.常用文言词语意义,用法2.对思想感情的理解。

课型:新授。

教法:朗读,讲解,提问,总结。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明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曾被当时的人们誉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这位作家就是归有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代表作。

二。

作者介绍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曾在嘉定(现上海嘉定)讲学二十余年,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

唐宋散文以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清代散文的主流则是桐城派。

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将归有光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由此可见归有光文学地位之高。

归有光是明代主要文学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唐宋派提倡学习唐宋文,推崇文从字顺的语言风格,针对复古派对前代散文的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唐宋派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以归有光散文成就最高。

归有光自幼苦读,9岁能文,可惜仕途不顺,35岁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

8次!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活到老学到老),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悲哀可想而知)。

归有光屡试不第的悲惨遭遇使得他在回忆书斋,回忆对自己期望值极高的亲人时,自然而然的带有一种悲凉的感情,这也是这篇文章“悲”的感情基调的来源,读文时须注意体会。

三。

正音,正义,解题㈠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㈡题目解释: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项脊”是作者九世祖道隆所居之所,作者把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既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又有表示书斋狭小之意。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㈢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及朗读节奏。

要读出“悲”的感情,(设想我复读8年未中,然后回忆我的高中母校……)㈣在朗读过程中正义。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高二语文《项脊轩志》导学案(二)编写:孟艳使用日期:姓名:【学习目的】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自主学习】1.下列说法,你认为对的,就在其后的括号里画“√”;你认为错的,就在其后的括号里画“×”。

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

此名的由来有两种解释:一说归有光的祖父曾住在太仓项脊轩,用此以纪念祖先;一说是形容书房的狭小。

()②三五之夜即指农历每月望日月明之夜。

()③“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④“北向”是指屋子坐北朝南。

()⑤扃,本指关闭门窗用的门闩、环纽,引申为关闭的意思。

“扃牖而居”的“扃”,用的是引申义。

()⑥“室仅方丈”的“仅”和“墙往往而是”的“往往”古今义都相同。

()2、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的笔调写身边琐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亲切动人。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抒写作者对它的深挚眷恋之情,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是?【合作探讨】(二)、整体感知,自读思考1、文章的文体“志”也就是“记”,属记事类,本文写了哪些人哪些事?2.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写了哪些悲喜之事?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取材来于身边的生活小事)课堂检测一. 基础知识1. 同一项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与()A. 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B. 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C. 旧时栏楯时至轩中D. 余稍为修葺其制稍异于前2. 为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a.流入 b. 集中 c. 记载)。

②迨(a. 趁着 b.等到 c. 赶上)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客逾(a. 超过 b. 更加 c.越过)庖而宴。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a. 模仿 b.效果 c. 验证)。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a.盖子b. 遮掩c. 伞盖)矣。

项脊轩志优秀教师导学案

项脊轩志优秀教师导学案

项脊轩志优秀教师导学案项脊轩,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座小楼,也是他思考创作的地方。

苏轼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卓越的作品,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楷模。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与苏轼同样优秀的教师,他就是我们的导学案主人公。

导学案一:名师引领学海优秀的教师相比普通的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导学案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名师。

在他的课堂上,不会出现单调枯燥的讲解,而是充满着生动活泼的讨论和互动。

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导学案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

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光芒。

导学案三:关注实际操作除了在课堂上展现出色的教学能力,我们的导学案主人公还注重实际操作。

他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案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优秀的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我们的导学案主人公,正是如此。

他不仅有着高尚的师德,还会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

他的言行举止都深受学生喜爱和尊重,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导学案五:用心教育,成就未来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优秀的教师需要用心教育,成就未来。

我们的导学案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的教师。

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优秀的教师如同项脊轩一样,引领着学生探索未知的海洋,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未来栋梁。

项脊轩志导学案(20100903161538)

项脊轩志导学案(20100903161538)

《项脊轩志》导学案 2010.9.3编写、审定:杜欣亭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主要的文言知识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3、体会课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2、把握课文“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三教学方法诵读体会合作探究四课时两课时预习案(一)作者简介归有光 (1506~1571年 )。

明代散文家。

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江苏昆山人。

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

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

卒于宫,卒年六十六岁。

文学上,归以散文创作为主,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二)解题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

轩,小的房室。

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接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

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三)掌握文中以下文言知识1、解释加点的词语室仅方丈..又北向凡再.变矣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室始洞然..久不见若.影或凭几学书.比.去亦..旧时栏楯遂增胜.吾妻来归..之夜呱呱..而..始为.篱,已为墙三五泣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余扃牖....而居吾妻归宁余自束发..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而母立于兹3、找出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说明。

垣墙周庭乳二世客逾庖而宴执此以朝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使不上漏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妪,先大母婢也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室西连于中闺鸡栖于厅其制稍异于前探究案1、贯穿全文的感情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借助工具书,结合注解通读全文,在括号中填上省略的成份,在行间空白处写出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定句: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

)室仅住持,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名作状,往下)注;每移案.(几案),顾视..(北向,..(环视)无可置者.(……的地址)。

又北向名作状,朝着北向),不能得.(取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助词,无义)修缮 (qì),使(省略“之”)不上.(名作状,从上面)漏。

前.(名作状,在前面)辟.(开)四窗,垣墙..(名作动,砌垣墙)(省略“于”,在)周庭,以.(来)当.(挡住)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才)洞然.(……的样子)。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在)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就)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端正)坐,万籁有声;而.(表顺承)庭阶寂寂,小鸟时.(不时,时常)来啄食,人至不去.(离开)。

三五之.(的)夜,明月(省略谓语,照)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但是)余居于.(在)此,多可.(值得)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一体)。

迨.(dài)(等到)诸.(各个)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设置)小门,墙往往而.(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是(如此)。

东犬西.(名作状,向西)吠,客逾.(越过)庖(páo) 而.(表顺承)宴,鸡栖于.(在)厅。

庭中始.(起初)为.(动词,筑)篱,已.(后来)为墙,凡再.(两次)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在)此。

妪,先.大母婢也(判定句:那个妻子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乳.(名作动,用乳汁喂养)二世.(代),先妣(bǐ)抚之.(代“她”)甚厚。

室西连于.(介词,引进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可译“与,和”)中闺,先妣尝一至。

第9课《项脊轩志》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9课《项脊轩志》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涵咏,体会语淡情浓。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探究,感受章法之妙。

审美鉴赏与创造披文入情,发现细节之美。

文化理解与传承分享表达,共品人间至情。

【重点难点】重点:分享表达,共品人间至情。

难点:梳理探究,感受章法之妙。

【预习指导】1、作者简介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推崇“唐宋八大家”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他们崇尚唐宋古文,主张“文道合一”。

归有光为“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人。

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2、写人生经历8岁时,母亲周氏去世;17岁时,奶奶夏氏去世;18岁时,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20岁时,考中院试第一名,之后参加乡试五次落第;24岁时,娶了母亲生前为他定亲的女子魏氏;29岁时,发妻魏氏去世;32岁时,魏氏婢女寒花去世;33岁时,重新拿出《项脊轩志》,补写最后两段;35岁时,考中举人第二名,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43岁时,长子去世;44岁时,继室王氏去世。

48岁时,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备倭事略》等;60岁时,考中三甲进士;及第后历官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故被称为“归太仆”;64岁时,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65岁时,因劳累过度而抱恨病逝。

3、题目解读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据说有三重意思:1、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2、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取此名,有怀宗追远之意。

3、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他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复习目标】?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置”“归”等的用法。

总结虚词“所”的用法课前案【知识积累】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墙往往而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室始洞然???????????????????????????????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迨诸父异爨往往而是??????????????逾庖而宴已为墙???????????????????????????????凡再变?妪每谓余曰?????????????????????????????而母立于兹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余扃牖而居???????????????????殆有神护者吾妻来归?????????????????????????????吾妻归宁且何谓阁子也???????????????????先大母婢也轩凡遭四火,得不焚???????????????????????顾视无可置者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5.垣墙周庭四、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妪,先大母婢也。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鸡栖于厅课堂案一、翻译下列句子⑴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⑵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⑶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课外文段拓展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兽角初生如茧如栗。

借指牛犊)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

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

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

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

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即征憙,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

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以憙守简阳侯相。

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呼城中大人,示以国家威信,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既薨,帝追感赵王,乃贳出子春。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降:投降。

B.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遗:送。

C.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宾:服从,归顺。

D.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内:通“纳”,放入。

2.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因以泥涂仲伯妇面B.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京师为请者数十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憙有节操的一组是①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②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③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④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⑤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⑥憙下车……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A.①②⑥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憙的哥哥被人杀了,他当时年仅十五岁,就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前去报仇,但因仇家生病和距离遥远而放弃了报仇。

B.更始帝打了败仗,赵憙在丹水县遇到逃亡的更始帝的亲属,就资助他们衣帛粮食,并护送还归故里。

C.赵憙的友人韩仲伯是个只顾自身安危的人,作者用他的行为来反衬赵憙仗义救人的智谋和节操。

D.赵憙任怀令时,奉法收考李子春,不为请者所动要处死李子春,但皇上终究宽免了李子春。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

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每道逢贼,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

译文:课后案一、素材积累《项脊轩志》滋养的湖北高考优秀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

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

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

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

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

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

这份静谧,这份和谐!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点评】文学艺术作品魅力无穷,它可以滋养人的身心,牵扯人的灵魂。

孔老夫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青年学子品美文,心灵为之感动,情操为之陶冶,想象为之激发,还被它成就了考场美文一篇,这不正是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对于抱怨缺乏直接生活的中学生来说,合理利用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文,不也是路径之一吗?二、一课一词所1.用作助词。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和“……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矣!(《鸿门宴》)\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3.作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4.(一)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①一种表示原因,常译成“……的原因(缘故)”。

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②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常译成“用来……的”、“用来……的方法(手段)”。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二)复音虚词“所谓”,相当于“所说的”。

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三)复音虚词“所在”。

①所在之处,处所。

如: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②到处。

如: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参考答案:课前案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墙往往而是处处,到处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迨诸父异爨往往而是(等到,烧火做饭)逾庖而宴(越过,厨房)已为墙(已而,然后)凡再变(总共,两次)妪每谓余曰(经常)而母立于兹(你的)大类女郎也(很像)比去,以手阖门(等到离开,关闭)令人长号不自禁(大哭)轩东故尝为厨(以前)余扃牖而居(关窗)殆有神护者(大概)吾妻来归(嫁到我家。

归,旧指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且何谓阁子也(还有,表示进一层)先大母婢也(去世的)轩凡遭四火,得不焚(总共,能够)顾视无可置者(四周看,放置)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下,往下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上,从上面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手,亲手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用作动词:乳,喂养5.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垣墙,筑起垣墙四、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2、妪,先大母婢也。

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4、鸡栖于厅状语后置课堂案一、翻译下列句子⑴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⑵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⑶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