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合集下载

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件)

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件)

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D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7.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 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
典 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为气体,并 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 蒸气就 凝华 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
题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所用时间相近。
3.吹气和哈气都是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 热水变凉,因为加速了热水的 蒸发 ,使水温降低;冬 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因为水蒸气遇冷 液化 使手表 面温度升高.
4.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 水总是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 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 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
型 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为雨滴落在地面上.
例 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 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 熔化 .为了保持发射台底, 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汽化 来吸
题 收巨大的热量,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 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 液化 形成的.
9.饺子放在沸腾的水里久煮不会变焦.放在沸腾的油 里容易变焦,原因是 .豆腐里的水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型 2.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 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 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D )
例 A.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主讲人:盛晖 09、04、0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回顾整章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2: 能力目标 通过题目训练,培养应用能力,知识迁移的 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热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物体的三种状态,六种物态变化。 2: 会利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5:下列能使蒸发变快的措施是( D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凉在树荫下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6:生活中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 沸”说得是先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然后再倒回锅里制 止水沸腾的措施。“釜底抽薪”说的是把正在燃烧的柴火 从锅底下抽走制止沸腾的措施。对于两种措施,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C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制止沸腾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制止沸腾 C:“扬汤止沸”暂时制止沸腾,“釜底抽薪”彻底制止沸 腾 D:”扬汤止沸”彻底制止沸腾,”釜底抽薪“只能暂时制 止沸腾
拓 展 提 高
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 低 而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凝华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吸 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 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小冰,冰化水水温未升”,对联中包含 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应的共性是 凝固、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熔化 凝固 3: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C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 4:在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D ) A:一直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B: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人们在晒粮食的时候,总是把粮食摊晒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 请你说出人们为什么这样晒粮食。如果让你来选择晒粮食的地方,你 还有什么措施?

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件)

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件)
题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所用时间相近。 3.吹气和哈气都是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 热水变凉,因为加速了热水的 蒸发,使水温降低;冬天 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因为水蒸气遇冷 液使化手表面温
度升高.
4.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 水总是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 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 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
沸腾及现象、特点,条件、影响因素,识 Nhomakorabea化方法)
3、物态变化实例(雨、雪、霜、雾、露、

冰及‘白气’的形成,电灯、火箭发射、 制冷设备、人工降雨中的热现象)
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节水技术、 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
1.冻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 D)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典 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 生的物态变化有 汽化和 .液化
型 5.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 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几分
例 钟后,天平失去平衡,天平向
倾左斜了,原因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附在冰块上
6.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其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它
题 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 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D)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7.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
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
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 升华 )
( 吸热 )
知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吸热)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教案二 (沪科版九年级)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教案二 (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知道摄氏温度规定2)知道物质通常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了解蒸发和沸腾区别以及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沸腾现象条件液化的方式知道熔化凝固并会根据图象判断状态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水循环及意义2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数据图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象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2)学会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奥秘的情感2)自觉的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温度计六种变化吸放热水循环难点: 沸腾熔化凝固图象分析三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授练习四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回顾雨雪雾露雹云的形成,请大家说出它们的状态,它们的状态和温度密切相关.首先回顾温度计使用.1 (板书)液体温度计1)工作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2)使用方法:看----温度计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最小刻度值)放----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碰容器壁底。

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仍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例1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例2(盐城市2006)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2物态变化凝华放热凝固放热液化放热例3 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例4有一盆冰水混合物,将它放入0 ℃的房间内(房间温度不变),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多少变化( )A 水变多B冰变多C冰不变,水不变D无法确定晶体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例5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例6将温度计玻璃泡蘸一下酒精拿出放在空气中,示数如何变化?答: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不变例7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全章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全章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1)本章从水物态变化有关的自然界现象入手,介绍水的三种物态以及水在这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

从而得出各种物质物态变化的规律。

(2)物态变化是跟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现象,也是物理学中分子物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的吸热、放热以及压强变化等是热力学的基础。

(3)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介绍淡水资源危机,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学生依靠科学的力量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2、课程标准:(1)一级主题:物质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开关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列举自然轮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深度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2)一级主题:能量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物态变化)理解(3)科学探究: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猜想与假设:深度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物态的三态(区别、说明、解释、分类)(2)认识物态变化的规律(说明、解释)(3)了解水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国家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了解、知道、描述)能力目标:(1)会提出物理问题(由根据自然现象、实验观察提出疑问到归纳成为科学问题——意图进一步了解产生现象的原因、各种因素的对现象的影响、现象演化的规律)(2)会组装观察冰的熔化与水沸腾的实验装置,会记录观察的现象与数据(表格、图象),会对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并归纳演绎出简单的物理规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中考达标全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中考达标全练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近三年中考达标全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银凝固点—39℃) ()A。

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液态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降低到0℃就会结冰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C.高压锅内的气压大、水的沸点高,所以食物熟得更快D.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为了保护航天器发射台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在发射台的下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电视实况转播中我们看到,“神舟”五号发射时,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 )A、水受热汽化成的水蒸气B.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大团小水珠C.水被气流冲起的水花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大团小冰晶4、如图1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A.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B.夏天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寒冷冬天的早展,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因为灯丝受热升华的缘故5、万明同学在家洗澡时,发现此过程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于是他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其中一条错误..是的()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B、地面铺上凹凸不平的地板砖是为了增大摩擦C、房间窗户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D、热水冲洗全身变暖是热传递的结果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7、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二、填空题(9题2分,其它每空1分,共22分)8、如图3所示,甲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的现象属于_________现象;乙分别往热水和冷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所看到的现象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就越快。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②。
【交流与讨论】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请再 举出几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2)子对直此径问题越,粗请越你难另产外生提出泡一泡种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提示:尝试控制变量法):
液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肥皂液
管子直 径(mm)
3
5
10 20
泡产生 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50
不产 生
课堂小结:
一、本章基本知识 二、物理方法 1、比较法 2、猜想法 3、图像法 4、控制变量法
4.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 的液态氯乙烷(沸点为13.1℃)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 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
于液态氯乙烷()B
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5.小明购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 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 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同桌的小红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 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验,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结果: 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mm)3、5、10、20、50时泡产生的情况容 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第十一章_从水之旅谈起》知识点

沪科版《第十一章_从水之旅谈起》知识点

初三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1、水存在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的三态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太阳照射地面时地面温度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

在上升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

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与雪或冰雹的形式降到地面。

3、晶体与非晶体:晶体内部的原子核按一定规律排列,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没有熔点。

4、熔点和沸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冰,钻石,铜,水晶等都属于晶体,有确定的熔点;玻璃,塑料等属于非晶体,没有熔点。

5、熔化和汽化:物质从固态变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有2中方式:沸腾和蒸发。

6、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沸腾是要达到沸点才能发生的,而蒸发式任何时候都在发生的;沸腾是在内部和外部的同时发生的剧烈活动,而蒸发只是物质表面发生的情况。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注意:一:这边说晶体是有确定的熔点,而不是说有固定的熔点。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晶体的熔点是不一样的。

比如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都会引起熔点的变化。

如:在烧杯中的冰块上放些盐并搅动,这时冰的熔点低于0摄氏度,北方下大雪的时候为了清理冰冻的路面时候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二:物质的沸点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变化,外界压强不同,沸点不同。

如:在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则水的沸点低,不易煮熟食物,所以去海拔高的地方带的都是干粮。

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前提下,冰的熔点是0摄氏度,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顺便记忆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比水的低,煤油的沸点是150摄氏度比水的高。

四:晶体在熔化时是三态共存的,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保持在熔点的,不可能高于或者低于熔点,特别注意熔化时还要持续加热。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1.在生活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2.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冰的熔点。

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

C。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水的沸点,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的100。

C。

3.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固体属于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由硬变软再变成可流动的液体的是非晶体,晶体可直接由硬的固体变成流动的液体。

4.在利用熔化图像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时,持续上升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呈阶梯式上升的是晶体的熔化图像。

5.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沸点也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低的地方液体的沸点低。

6.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够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条:(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7.对于同一种液体而言,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8.物质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的物态变化叫做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9.使液体沸腾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2)液体能够继续吸热。

10.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1)—————————————————————————————————————(2)——————————————————————————————(3)————————————————————————————————————。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制冷”和“致冷”不是一回事,注意不要写错字。

11.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共有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结)和凝华需要放热。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不同点:(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3)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4)蒸发温度降低;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1、在开口向上的试管装有少量的水,竖直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在烧杯的底部加热并使烧杯内 的水达到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一个标准大
再见
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物质
固态 金 钢 钨 水银
铜 固态 固态 氢氧
熔点/℃ -39 1064 1515 3410 1083 -259 -218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不能用钢制容器熔化金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265℃时,氢是固体
三、汽 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气压下) ( B、C、E )
A、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B、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C、试管内的水温等于100℃
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100℃
E、烧杯内的水温等于100℃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未装满水的烧瓶,加热 至沸腾后,停止加热。问:
(1)从甲烧瓶中抽去部分空气,水为什么又重新 沸腾起来? (2)乙烧瓶是放在铁圈和石棉网上加热的烧瓶, 只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也能持续一小段时间。 这两种沸腾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
物态变化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有: 凝固、液化、凝华
一、熔化
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沪科版_九年级_物理_从水之旅谈起__复习_课件-32页文档资料

沪科版_九年级_物理_从水之旅谈起__复习_课件-32页文档资料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练习课
大自然中的物质存在三种状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物态变化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有: 凝固、液化、凝华
一、熔化
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熔化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想一想: 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一、熔化
* 非晶体熔化
温度/℃
时间/min
非晶体熔化过程一直在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 稀、最后成为液态。
二、凝固: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凝固图像
六、凝华
1、定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凝华过程要放热 3、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各是什么物态变化
1、碘受热直接变成了紫色的气体
( 升华 )
2、夏天,吃冰棒解热
( 熔化 )
3、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 凝华 )
4、夏天,挂在外面的湿衣服变干了
两类
(1)晶体有: 海波、石英、水晶、明矾、食盐、冰、 萘、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有: 玻璃、松香、蜂蜡、沥青等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一、熔化
3、晶体熔化图像


D

熔点 B C
A 时间/min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检测题及解析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检测题及解析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检测题及分析〔时间 45 分钟,总分值100 分,含 10 分卷面分〕学校 ________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以下举措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2、在卫生间洗完热水澡后,发明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变得光亮起来,此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液化,后汽化3、生活中有“救火投薪”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救火投薪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焚烧着的柴薪,应用物理知识剖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救火投薪”和“釜底抽薪”都只好暂时止沸B、“救火投薪”和“釜底抽薪”都能完整止沸C、“救火投薪”只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完整止沸D、“救火投薪”能完整止沸,“釜底抽薪”只好暂时止沸4、当前有些卫生间都安装了热风干手机,翻开它就有热风吹得手上,使手上的水特别快蒸发掉,使水迅速蒸发的缘由是A、加速了水面邻近空气流动并提升了水的温度B、提升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速了水面邻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速了水面邻近空气的流动,提升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5、娱乐演出时,舞台上常常要用洋溢的白烟雾,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烟雾:A、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向舞台发射真切的烟雾6、如图 1 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些碎冰,在一支试管中也放入一些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那么试管中的冰A、与烧杯中的冰一同融化B、在烧杯中的冰未融化完以前可不可以融化C、温度总比烧杯中的冰温度高D、只有少许的冰融化7、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明温度计的示数图1A、向来不变降到— 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很多热水的盆中,观看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B、先不变,后变大C、向来变大D、先变大后不变,以后又变大8、因为天然水中溶有多种杂质,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除掉水中的杂质,获得纯净水,如图 2 所示,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次序是图 2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汽化,凝结D、液化,升华9、在寒冷的冬季气温达— 20℃,特别深的湖中湖面上结有一层特别厚的冰,冰的上表面的温度为— 20℃,那么冰的下表面的温度是A、必定是— 20℃B、低于— 20℃C、在 0℃~— 20℃之间D、等于 0℃10、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雾的形成B、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D、雨的形成11、浇铸车间的工人用钢水浇铸部件,图 3 中能正确反应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12、在以下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热的是A、融化、液化、汽化、升华、汽化、融化C、液化、汽化、升华、凝结、液化、凝华图 3【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8 分 )13、固体分 ________和 __________ 两大类,它们在融化时的重要差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