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研究摘要:如何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特色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阐述了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类专业以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和支撑,明析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打造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高质量的教学平台、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搭建实践教学大平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环境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

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1]。地方高校要想在庞大的高校群体中谋取一席之地,必须充分自身挖掘潜力、形成特色,紧紧抓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高素质人才。桂林理工大学在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服务地方,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理念,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平台,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人才培养理念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所谓理念,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2];理念是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和行为的每一个环节的、思想最深处的理论起点和逻辑灵魂。一所大学,需要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3];一个专业的建设,需要以理念来盘活;人才培养,也需要理念来支撑。

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除了遵从教育发展、人的成长等方面的科学规律外,离不开对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的审视分析。一般认为,这种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政府、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高校四类。从政府、企业的角度,对人才最根本的要求,通俗地来讲可以概括为“来即能用、用即收效、大效长效”。因此,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与用人单位的产业、专业、岗位、未来发展等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实际上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而从学生及其家长的视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了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本质上还要求让学生的明天更美好、有益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这些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高校的科学发展需要相契合。培养人、塑造人是一种崇高的事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因此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

具体落实到某一高校、某一专业,例如属于地方性院校的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最深层次的理念支撑,就是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所在环节,都要紧密结合广西、桂林产业

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比如与镍金属开采冶炼、水资源开发等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人才的类型、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构成等的技术和岗位要求相结合;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还是教学管理,都遵从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二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

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都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基于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教育环境、学科专业方向、服务面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象性差异;基于人才观、教育观等理论或理念支撑方面的本质性差异。这种差异或者“错位发展”,形成了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相互争艳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而在这丰富而广阔的高校布局、专业布点中,高校和专业如何崭露头脚?特色是生命所在、价值所在,这就要求高校要办出特色、专业要办出特色。在实践中,除了服务面向、学科专业方向、地域性、行业性等特征外,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形成了“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

考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教育行为、行政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政府将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升为“一把手工程”,这样一种深刻且强大的背景和推力,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人才培养所不容忽视的最为重要的方面。近年人们所热议的“用工荒”,进一步触发了企业或用人单位对人才“能不能用、

用不用”等方面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对大学生就业不断提出新要求、新希望。毕业之后是工作、创业、考研还是“啃老”,是大学生必须面对和思考、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高校而言,每一位学生能否都有一个好的出路,不仅对在校生有连动效应、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更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对本专业明年是否继续招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出得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高等教育所有利益相关方最为关切的首要课题。

“用得上”主要基于企业、学生及其家长的诉求,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所学习和传承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个人未来发展或发展潜力开发等方面能否用得上,作为高素质公民能否用得上,在企业工作中是否对口对路、在岗位上能否用得上,是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和学生学习成效的价值体现。

毕业生能否“留得住”取决多方面的因素,但从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能否“留得住”,环境保护是世界性的永久课题、重大课题,更是我国未来发展首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很多方面的条件无法和发达省份的高校相比较,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很难在大城市和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进行竞争。因此,地方高校的环境类专业的服务面向,主要是条件艰苦、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乡镇农村的环境

保护事业,毕业生能否“留得住”能够鲜明地体现出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上得来”主要指向毕业生能否取得标志性的成果、能否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能否早日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超越,是高校、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的期望,是对人才培养的较高要求,是人才培养的终极归宿。

三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开放式、个性化、应用性、实践型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的高校呈现不同的特点,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形成“开放式、个性化、应用性、实践型”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开放式,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紧密结合不断更新的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新要求,广泛吸收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校友、优秀毕业生参与研究制定。二是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环境类专业质量标准,面向社会经济、服务行业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广适性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相结合,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理念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三是课程开放、实验室开放、科技园区开放,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是根据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