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练习杜甫诗三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3之《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3之《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3之《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双基夯实*1. 以下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落〕B.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树上落下的树枝〕C.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家乡〕D. 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端遗憾〕*2. 对以下诗句了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土的自然环境,慨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寂静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末尾,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颈联一方面提醒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 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仇恨曲中论。

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仇恨传之千载,从正面增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3. 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环珮空归夜月魂〞意境相反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昭君不惯胡沙远②但暗忆江南江北③想珮环月夜归来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4. 对«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主题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写昭君不被汉皇所重,终于葬身塞北的喜剧。

B. 写昭君对汉皇的恨,也寄予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C. 写昭君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长安汉宫的有限向往。

D. 诗人借昭君的不幸身世,写自己脱颖而出的忧思。

*5. 填空〔1〕杜甫,字________,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__________主义诗人。

他的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的深度和广度上,是任何一个诗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在艺术上,他的诗叙事、抒情委曲委婉,掩抑收敛,构成了________的共同作风。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B . 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C . 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D . 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人事..音书漫寂寥D .分明怨恨..曲中论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 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 D.⎩⎪⎨⎪⎧ 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课后作业 (五) 杜甫诗三首练习 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急天高猿啸.哀 B .无边落木.萧萧下C .渚.清沙白鸟飞回 啸:啼叫木:木头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 .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刚刚[解析 ] 木:树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解析 ] 省:曾经。

[答案 ] C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 他日:往日 故园:故乡 B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 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 砧:捣衣石C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去:离开 紫台: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向:朝向,对着D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离家万里 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 ] 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B.万里悲秋常作客C.分明怨恨曲中论D.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 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①孤舟一.系故园心A. B.A.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B.②一.去紫台连朔漠.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①塞上风云接.地阴C. D.C.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D.②接.天莲叶无穷碧.[解析] A 项,独:独自/只,仅仅;B 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 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 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

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doc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鉴赏:本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当更难得知。

含蓄蕴藉,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1.注音王嫱.(qián ɡ) 夔.州(kuí) 荆.门(jīnɡ) 青冢.(zhǒnɡ) 万壑.(hè) 渚.清(zhǔ) 朔.漠(shuò) 潦.倒(liáo ) 琵.琶(pí pá) 兼天涌.(y ǒn ɡ) 急暮砧.(zhēn ) 繁霜鬓.(bìn ) 浊.酒杯(zhuó) ⎩⎪⎨⎪⎧节省.(shěnɡ)省.悟(xǐnɡ) ⎩⎪⎨⎪⎧呼韩邪.(yé)邪.恶(xié)⎩⎪⎨⎪⎧玉露.(lù)露.一手(lòu ) ⎩⎪⎨⎪⎧塞.上(sài )塞.责(sè)瓶塞.(sāi ) 2.写对字形⎩⎪⎨⎪⎧cu ī(催) 促 cu ī(摧) 残cu ī(崔) 巍cu ǐ(璀) 璨 ⎩⎪⎨⎪⎧急暮zhēn (砧)zh ān (占)卜 zh ān (毡)房 zh ān (沾)光⎩⎪⎨⎪⎧shu ò(朔)漠s ù(塑)料追sù(溯)shu ò(搠)杀◎写法归纳秋兴八首(其一)(1)寓情于景。

人教版语文必修3 一课一练杜甫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必修3 一课一练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知识检测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暮砧.()朔.漠()青冢.()环佩.()渚.清()霜鬓.()潦.倒()琵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玉露凋伤..枫树林()②塞上风云接.地阴()③一去.紫台连朔漠()④艰难苦恨..繁霜鬓()3.选出下列各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生长明妃尚有村B.千载琵琶做胡语C.万里悲秋长做客D.潦倒新停酌酒杯4.补写名句①露从今夜白,___。

②射人先射马,___。

③会当凌绝顶,____。

④落日心犹壮,___。

⑤白日放歌须纵酒,___。

5.文学常识填空杜甫字___,自称___,因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世称“___”,他的诗广泛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

因此,其诗作被称为_______,他的诗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_____传统,成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__。

其代表作有三吏____、_____、___;三别__、__、__。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选自杜甫伟大名篇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句_____,展现了杜甫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

能力提高1.阅读《登高》后回答:①首联两句写景描绘了几个方面:_____;领联描绘的是___季的景色;颈联万里从___角度着笔,百年从_____角度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②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列涛句,完成①至②小题咏怀古迹(之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①下列对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门”指今湖北宜昌虎牙滩.“明妃”指王墙,即王昭君。

B.“朔漠”指北方沙漠,意指匈奴居住之地。

C.‘青冢’指昭君墓,因其墓草色独青而名。

D.“作胡语”指发出胡人的话语声。

②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鲺王昭君先写她的出生地,追溯到她的家乡,有咏怀古迹之意。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导语:(杜甫)是唐代的大,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连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旧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有。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其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排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雄伟的泰山,究竟如何宏伟?走出齐鲁,依旧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奇妙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早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萧.()森暮砧.()万壑.()环珮.()青冢.()朔.()漠省.()识渚.()清潦.()倒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江间波浪jiān()天涌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⑶一去紫台连shuò()漠⑷万里悲秋常zuò()客⑸艰难苦恨fán()霜鬓3. 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他亦被称为“”作品集有。

二、探究解疑《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

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

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

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4.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6.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咏怀古迹》(其三)(背景介绍):《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

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 思念故乡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6.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7.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8. 怨恨9.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10.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2.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5杜甫诗三首(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5杜甫诗三首(附答案)

5杜甫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夔.州()急暮砧.()万壑.()明妃.() 朔.漠() 青冢.()环珮.() 渚.清() 潦.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玉露凋伤..枫树林()(2)江间波浪兼天..涌()(3)寒衣处处催刀尺...()(4)一去紫台..连朔漠()(5)画图省.识春风面()(6)百年..多病独登台()(7)艰难苦恨..繁霜鬓()3.文学常识填空。

(1)近体诗,与______诗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杜甫,字子美,唐代______主义诗人,曾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称______。

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__”,世称他为“______”。

4.名句填空。

(1)(2009天津高考,1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009安徽高考,10)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3)(2009福建高考,1)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中抒发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之情的两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uízhēn hèfēi shuòzhǒnɡpèi zhǔliáo2.(1)使草木凋落衰败(2)连天(3)指赶裁新衣(4)紫宫,宫廷(5)曾经(6)这里借指晚年(7)极其遗憾3.(1)古体律诗绝句(2)现实杜少陵《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史诗圣4.(1)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2)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3)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第5课《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zhēn】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赏析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练习杜甫诗三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练习杜甫诗三首

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练习11.读准字音①秋兴.八首() ②凋.伤()③暮砧.() ④青冢.()⑤朔.漠() ⑥猿啸.()⑦渚.清() ⑧霜鬓.()⑨潦.倒()答案①xìnɡ②diāo③zhēn④zhǒng⑤shuò⑥xiào⑦zhǔ⑧bìn ⑨liáo2.古今异义(1)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今义:一百年的时间。

(2)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今义:苦和恨。

答案(1)晚年。

(2)极其遗憾。

3.一词多义(1)去⎩⎨⎧一去.紫台连朔漠(动词,离开)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动词,距离)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动词,除去)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动词,前去,到)(2)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动词,面对)项王东向.坐(动词,面向)寻向.所志(名词,从前)直下襄阳向.洛阳(动词,奔向,趋向) (3)回⎩⎨⎧渚清沙白鸟飞回.(动词,回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动词,回转)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调转)少小离家老大回.(动词,还、返回) (4)苦⎩⎨⎧艰难苦.恨繁霜鬓(副词,极)必先苦.其心志(动词,使……困苦)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形容词,苦恼)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形容词,凄苦,痛苦) 4.词类活用 (1)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2)无边落木萧萧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从高处到低处降落。

(3)丛菊两开他日泪.:名词用作动词,流泪。

(4)玉露凋.伤枫树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1.梳理诗歌结构脉络,完成填空。

答案□01自伤漂泊,忧国思乡□02漂泊孤独,忧国伤时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写《秋兴八首》(其一)时,在夔州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B.《秋兴八首》(其一)诗人通过描写玉露、枫树林、波浪、菊花、孤舟等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专题05杜甫诗三首(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专题05杜甫诗三首(练)(提升版,含解析)

专题05 杜甫诗三首(练)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杜甫很忙我们无须紧张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从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位诗人身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

因而,当我们要批评这些年轻人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

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

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

”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

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

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诗圣的忧思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凋.零/尾大不掉. 萧.瑟/哀猿长啸. 丛.菊/流水淙.淙B.砧.板/饮鸩.止渴 潦.草/穷困潦.倒 朔.漠/横槊.赋诗C.千载./怨声载.道 江渚./锱铢.必较 明妃./杞.人忧天D.歌曲./是非曲.直 和.诗/群山万壑. 霜鬓./文质彬.彬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 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B.万里悲秋常作客..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6.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______”。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______”的风格。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之中,我们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就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思乡泪、忧国心。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诗史”。

[运用角度]“忧国忧民”“铁肩担道义”“时代与命运”等。

肩膀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

《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庾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画工毛延寿被杀。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臣。

【简析】: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

第一首写庾信。

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

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五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五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课下能力提升(五)杜甫诗三首(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āo)暮砧.(zhēn)塞.上(sài) 秋兴.(xìnɡ)B.妃.嫔(fēi) 朔.漠(sù)青冢.(zhǒnɡ) 万壑.(hè)C.单.于(chán) 潦.倒(liáo)凋.伤(diāo) 省.识(xǐnɡ)D.霜鬓.(bìn) 渚.清(zhū)环珮.(pèi) 一系.(xì)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牵挂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B.万里C.艰难苦恨..曲中论..繁霜鬓D.分明怨恨4.下列对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2)《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课后作业(五)杜甫诗三首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啸:啼叫B.无边落木.萧萧下木:木头C.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刚刚[解析]木:树叶。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解析]省:曾经。

[答案] C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故园:故乡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砧:捣衣石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去:离开紫台: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向:朝向,对着D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离家万里 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 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分明怨恨曲中论D .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 “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 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B.⎩⎪⎨⎪⎧ ①孤舟一.系故园心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C.⎩⎪⎨⎪⎧ 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D.⎩⎪⎨⎪⎧①塞上风云接.地阴②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析] A 项,独:独自/只,仅仅;B 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 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 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

[答案] D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5杜甫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E.这首诗的主题是“咏怀”二字,“一去”二字,是咏的开始,“独留”二字,是咏的终结。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E项,这首诗的主题是“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二字,是怨的终结。

2.导学号8881401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杜甫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忧思艰难国运的结果。

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4.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精神分析即可。

,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诗人不是咀嚼个人的愁绪苦闷,而是把它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语言运用5.请参照下面的例句,分别以“李白”“杜甫”为对象各仿写一句话,注意灵活运用以前学过的相关诗词,语言要流畅,意境要优美。

例句:王昌龄豪放而悲壮,在黄沙、雪峰、烽火、弓刀之境胸怀家国,他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

李白:杜甫:,仿写句子时可以结合刚刚学过的《蜀道难》《登高》等著名诗篇,突出李白、杜甫的形象特点,语言要具有诗意。

李白潇洒而飘逸,在蜀道、飞瀑、美酒、明月之间情寄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

(2)杜甫慷慨而忧愤,在急风、落叶、孤舟、浊酒之中心系百姓,他的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

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āo)暮砧.(zhēn)玉露.(lù) 秋兴.八首(xìng)B.妃.嫔(fēi) 朔.漠(sù)青冢.(zhǒng) 群山万壑.(hè)C.单.于(chán) 塞.上(sài)凋.伤(diāo) 不省.人事(xǐng)D.霜鬓.(bìn) 渚.清(zhū)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项,“兴”应读“xīng”;B项,“朔”应读“shuò”;D项,“渚”应读“zhǔ”。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查看。

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

项,省:曾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B.万里C.艰难苦恨..曲中论..繁霜鬓 D.分明怨恨项,“百年”在这里借指晚年。

B项,“万里”在这里借指远离家乡。

C项,“苦恨”在这里是“极其遗憾”的意思。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B.独留青冢向.黄昏秋天漠漠向.昏黑C.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木萧.萧下D.潦倒新.停浊酒杯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项,新:刚刚、新近。

A项,独:单独、独自/难道。

B项,向:朝向、对着/接近、将近。

C项,萧:萧瑟/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

5.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寒衣处处催刀尺A.画图省识春风面B.千载琵琶作胡语C.艰难苦恨繁霜鬓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刀尺”,指代剪新衣。

A项,比喻,“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B项,借代,“胡语”,指代胡人的乐曲;C项,比喻,“繁霜鬓”,比喻愁苦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D项,比喻,“狼”“豺”,比喻叛乱的人。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以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表明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又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句子是:,。

(3)《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句子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二、类文阅读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712—770)于770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

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之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食节那天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他强打精神饮酒,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

B.远眺舱外江水浩浩荡荡,岸边百花盛开,诗人因为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

C.近看舱前蝴蝶翩翩起舞,穿空而过,远看鸥鸟轻快飞翔,时而落在湍急江流上。

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后由下到上、由近到远,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

项,错在“境界小巧别致”,全诗写景所展示的境界阔大。

(2)诗人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结合关键意象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

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

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

“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

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局,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

“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把诗人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

“愁看”一句收括全诗情感,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表达了诗人有志难伸的抑郁之情。

;②年老体衰、穷困潦倒之愁;③时局动荡、前途不明之愁;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远怀舍弟①颖观等杜甫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杜甫有四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

②阳翟:今河南禹州。

荆南:今湖北荆州。

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

③错莫:纷乱昏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

此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项,“老去无为”的感慨属无中生有,此处应为“时光流逝、归乡无期的感慨”。

(2)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如何表达诗人感情”是对手法的考查,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运用的手法,因为“旧时”是对以前的回忆,所以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回忆往昔,而现实又是令人悲伤的。

明确手法之后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这是因为在元日庙会上,“我们”家兄弟相聚、欢乐和谐,这在动荡的时局中实为难得。

第二问: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

对往昔相聚情景的追忆,蕴含着现实中兄弟分离的悲伤。

(或:用了以乐衬哀的写法。

往昔相聚时,兄弟情深让邻人称羡,这一派欢乐的景象反衬出眼下天各一方的悲伤,以乐景衬哀情,使悲情更深一层)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恨别①杜甫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颈联讲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

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C.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D.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项,“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有误,应该是“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

(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一别”“胡骑长驱”“思家”“忆弟”回答“离家之远”“战乱之久”“骨肉分离”“故园未收”等内容。

: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

三、语言运用10.下面是《“共享单车,文明同行”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营造文明骑行、规范停放、爱护共享车辆的良好氛围,树立文明城市良好形象,现发出如下倡议:一、绿色出行,文明停车。

遵守社会公德,应将共享单车整齐有序停放在标志区域内或不影响正常通行秩序的停放区域,不耽搁其他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