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算法简介—1
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分析
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分析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机器人已经走出了工厂生产线,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机器人导航技术,而机器人导航技术中的SLAM算法更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
一、什么是SLAM算法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指同时进行地图构建和自身定位的技术,可以通过机器人感知环境的信息来进行定位和地图构建。
SLAM 算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的估计,另一个是环境地图的构建,这两个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因此称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二、SLAM算法的应用SLAM算法在机器人导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无人车和机器人自主导航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在无人车领域,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地图构建和位置定位;在机器人自主导航中,机器人需要通过SLAM算法实时构建地图和自身位置,实现自主障碍物避障和路径规划。
三、SLAM算法的实现SLAM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离线SLAM和在线SLAM两种方式。
离线SLAM 通常是在图像采集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完整的地图和运动路径。
相比之下,在线SLAM对实时性要求更高,采集的数据需要即时处理,机器人也必须根据处理的结果迅速作出相应的动作。
1. 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算法激光雷达SLAM算法是一种实时性较高的在线SLAM算法,主要通过扫描激光雷达所能观察到的周围环境,获取周围环境与机器人相对位置,并生成实时的地图。
该算法通过激光雷达生成三维点云,进而在Planar中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平面的参数,同时处理点云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关键点云地图。
2. 基于视觉的SLAM算法视觉SLAM算法是一种离线SLAM算法,通过摄像头采集并分析图像,实现运动轨迹的估计和环境地图的构建。
该算法主要依靠图像特征的提取和匹配,通过检测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将其与前一帧图片的特征点匹配,从而估计出相机移动的轨迹和周围环境的地图。
几种SLAM算法的简要介绍的南京理工大学
g ( xk , uk ) xk
ˆk xk x
则可得到:
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论文
ˆ x [ f (x ˆ x ] w ˆk , uk ) xk 1 k k k k k k ˆ x [g(x ˆ x ]v ˆk , uk ) H zk H k k k k k
P( k k ) I K( k ) H P( k k 1)
卡尔曼滤波适用范围: 准确已知的线性系统和量测方程;系统噪声和量测噪 声为互不相关的零均值高斯白噪声。
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论文
Initial estimates for
Time Update(“Predict”)
( k k
x
k(
1 ) k(
) x
T
k( k
T
1)
(2)
后验估计:
x( k k
)
x
)
) x k k(
)
(3)
已知条件:初始状态估计及估计误差协方差分别为: 时间更新: x( k k 1) Ax( k 1 k 1) Bu( k 1)
x (11) 、 P(11)
(x i ,k 1 ) q k 1
W ic(x i k i
0
T x Q k 1 ˆk / k 1 )(x i ,k / k 1 x ˆk / k 1 )
(22)
ˆk 1 和 Pk 1 按前面的采样策略来计算Sigma 点集 xi ,k 1 同理, 利用 x , (i 0,1..., L)
(4) 预测状态 (5)预测协方差
P( k k 1) AP( k 1 k 1) AT Q
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应用教程
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应用教程导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逐渐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机器人视觉导航是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和环境感知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同样重要的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向大家介绍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SLAM算法应用教程,帮助读者了解SLAM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什么是SLAM算法SLAM,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指在未知环境中,机器人实时地建立自身的地图,并通过自身感知的信息进行定位与路径规划。
SLAM算法是目前机器人自主导航和环境建模的基础。
SLAM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感知信息,同时估计机器人自身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建模和导航。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SLAM算法可以分为基于滤波和基于优化的方法。
滤波方法采用递推的方式在更新机器人位姿和地图,其中常用的滤波算法有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粒子滤波(PF)。
优化方法则采用迭代优化的方式,通常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优化,如图优化算法和非线性优化算法。
二、机器人视觉导航中SLAM算法的应用场景1. 室内导航机器人在未知的室内环境中实现自主移动和路径规划是目前SLAM算法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环境的信息,通过SLAM算法实现自身位置和地图的实时更新,从而实现室内导航。
2. 建筑物巡检机器人用于建筑物的巡检和监控是SLAM算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
机器人通过将建筑物的平面进行扫描并使用SLAM算法进行建图,可以实时检测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问题,并提供状态反馈和报警。
3.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SLAM算法的一个热门应用领域。
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道路和周围环境的信息,利用SLAM算法实时估计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并规划行驶路径,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slam实现方法
slam实现方法SLAM实现方法什么是SLAMSLAM,即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它是一种同时进行自主定位和地图建立的技术,通常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
相关方法介绍基于视觉的SLAM方法基于视觉的SLAM方法主要利用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来实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常用的方法包括:- 特征点法: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利用这些特征点之间的匹配关系来计算相机的运动和地图的构建。
- 直接法:通过建立图像亮度的灰度残差模型,直接估计相机的运动和地图的构建。
- 深度学习法: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实现相机的定位和地图的构建。
基于激光的SLAM方法基于激光的SLAM方法主要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激光数据处理和SLAM算法来实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常用的方法包括:- 自适应模型法:通过分析激光数据的反射特性,自适应地建立地图模型,同时进行定位。
- 点云拼接法:通过将多帧激光数据进行拼接,建立点云模型,同时进行定位。
- 分段匹配法:将激光数据进行分段匹配,利用匹配关系来计算相机的运动和地图的构建。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SLAM方法基于惯性传感器的SLAM方法主要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来获取相机的运动信息,并通过滤波和融合算法来实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常用的方法包括: -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通过预测和更新步骤,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来估计相机的位姿和地图的构建。
- 粒子滤波法: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利用粒子滤波算法来估计相机的位姿和地图的构建。
- 单纯惯导法:通过积分惯性传感器的数据,估计相机的位姿变化,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结论SLAM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无人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基于视觉、激光和惯性传感器的SLAM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SLAM。
SLAM
1.SLAM算法框架SLAM算法的核心分为三个步骤:1.预处理。
例如,对激光雷达原始数据所优化,剔除一些有问题的数据,或者进行滤波。
2.匹配。
也就是说把当前这一个局部环境的点云数据在已经建立地图上寻找到对应的位置。
3.地图融合。
将这一轮来自激光雷达的新数据拼接到原始地图当中,最终完成地图的更新。
细化来说,主要包含以下模块:•sensor data process•Visual Odometry,前端优化/定位,针对视觉SLAM•Backend(Optimization),后端/全局优化,例如GraphSLAM,Cartographer里的SPA •Mapping,常见有Matrix and Topologic map两种形式,各有优缺•Loop cloure detection,回环检测,进一步减少累计误差一个基本的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系统需要的采集信息包含激光雷达扫描信息和里程计信息(或者是IMU)。
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EKF)等方法融合激光雷达扫描信息和里程计信息,得到环境地图。
常用的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算法有Gmapping,hector SLAM,Cartographer。
图1Laser SLAM流程图2.Cartographer算法Cartographer,中文直译为建图者,是Google开源的一个ROS系统支持的2D和3D SLAM 库。
开发人员可以用这个库实现二维和三维定位及制图功能。
其SLAM算法结合了来自多个传感器(比如,LIDAR、IMU和摄像头)的数据,同步计算传感器的位置并绘制传感器周围的环境。
开源Cartographer还搭配有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使得该技术库更易于部署到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机等系统。
2.1Cartographer算法原理Cartographer的主要内容包含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局部submap创建和用于闭环检测的scan match策略的实现,系统框架如图4所示。
slam方案
slam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SLAM是指在未知环境中,通过一种自主构建地图的方法,同时实现机器人的定位,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进行导航和路径规划。
本文将介绍SLAM方案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挑战。
一、SLAM原理SLAM方案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结合机器人运动信息进行建图和定位。
具体来说,SLAM方案通常会使用激光雷达、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MU)等传感器来获取环境信息和机器人的运动信息。
通过不断地采集传感器数据,SLAM方案可以根据机器人的移动轨迹和传感器数据估计机器人的位置,并构建出当前环境的地图。
SLAM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由特征点或网格表示的地图。
在运动过程中,机器人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新数据与已知的地图进行比对,通过最小化地图与实际观测之间的误差,更新地图的信息,并获得机器人的准确定位。
通过不断地迭代这个过程,SLAM方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地图构建。
二、SLAM应用SLAM方案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
以下是SLAM方案应用的几个典型案例:1.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地图信息才能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SLAM方案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实时更新地图和定位信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精准的导航和避障能力。
2. 无人机导航:无人机需要在无人机导航系统中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和定位信息,以进行精确的飞行控制。
SLAM方案可以将无人机配备的传感器数据与地面地图进行融合,实现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飞行和避障。
3. 机器人路径规划:SLAM方案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在未知环境中的路径规划。
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实时更新地图和定位信息,并根据地图信息规划最优路径,实现自主导航和完成指定任务。
SLAM算法简介—1PPT学习课件
策。移动机器人根据外部或内部传感器获知环境信息来得到自身当前的 位置,这就是所谓的机器人定位问题,他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
➢ 我要去哪里?
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或命令,机器人必须知道它将要去哪里,在
实际应用中,它必须能识别目标,并确定目标的状态,值就是所谓的目
标定位。
西安
斯凯
➢ 我该怎么去?
智能 科技
有限
gy
尽管SLAM算法的理论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要将其运用于实 际应用中,特别是大型的非结构环境下的SLAM,仍有大量理论和实际问 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 ➢ 不确定性处理
➢ 数据关联
➢ 计算复杂度
➢ 积累误差
➢ 地图表示法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图的估计误差强相关,在估计过程中必须保存这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
(即保存整个协方差矩阵P)来得到估计的一致性。这样,算法的空间
复杂度应为O(n2)(n为地图中路标的个数)。针对系统对计算机复杂度
的要求,为保证一致估计,每次测量后都必须对协方差矩阵P做更新操
作,时间复杂度为O(n3 ),利用观测阵的稀疏特性和静态路机器人的运动,卡尔曼滤波法根
据系统模型实现机器人位姿的预测,同时机器人根据系统观测模型获
得对环境特征的观测。预测特征和观测特征之间要进行数据关联匹配
处理,选择最佳匹配特征用于对机器人位姿的更新,候选匹配特征被
认为是对环境观测获得的新特征,用于对地图的增广。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SLAM算法
SLAM算法引言。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一种用于同时定位和建图的技术,它在无人驾驶、机器人导航和增强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SLAM算法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从传统的SLAM算法出发,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现代SLAM算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传统SLAM算法。
传统的SLAM算法主要基于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惯性测量单元等传感器数据,通过特征点提取、匹配和优化等步骤来实现地图构建和定位。
其中,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算法通常采用粒子滤波、扩展卡尔曼滤波或图优化等方法来实现定位和建图,而基于视觉的SLAM算法则主要依赖于特征点的跟踪和三维重建来实现定位和建图。
传统SLAM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数据处理复杂、实时性差和鲁棒性不足等问题。
现代SLAM算法。
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兴起,现代SLAM算法开始引入深度学习模型来提高地图构建和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
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SLAM算法可以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特征点和描述子,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来实现时序信息的建模,或者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来实现地图的增量更新和修正。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得SLAM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和建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为SLAM算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SLAM算法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能力的提升,SLAM算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算法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不仅可以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惯性测量单元等传感器数据,还可以引入声纳、毫米波雷达和超宽带等传感器数据,从而实现对复杂环境的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建图。
另一方面,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SLAM算法将继续发展,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来提高定位和建图的精度和鲁棒性,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和算法,以应对更加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slam算法原理
slam算法原理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一种在未知环境中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进行自主定位和建图的技术。
该算法通常用于机器人导航和无人车等自主移动设备中,它能够实现实时定位设备自身的位置并同时生成准确的地图。
SLAM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传感器(如相机、激光雷达等)获取环境的感知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设备自身位置估计进行配准,实现同时定位和建图。
其实现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机器人或无人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自身位置估计以及环境地图的构建,并将定位和地图更新过程进行融合。
SLAM算法可以分为基于滤波和基于优化的方法。
基于滤波的方法(如扩展卡尔曼滤波器)适用于线性系统,但在非线性系统中效果不佳。
因此,基于优化的方法(如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在非线性问题上更为通用。
SLAM算法通常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感知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特征提取,确定机器人或无人车的运动路径和环境中的特征点。
后端则负责估计设备的位置和地图的构建,并对前端提取的特征进行优化。
在SLAM算法中,常用的地图表示方法包括栅格地图、拓扑地图和语义地图等。
栅格地图将环境划分为一个个栅格单元,用二维数组存储,表示地图中的障碍物和空闲空间。
拓扑地图则通过节点和边的连接关系来表示环境的拓扑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环境。
语义地图则将环境中的特征点拆分为不同的语义类别,例如墙、门、家具等。
SLAM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感知信息,如激光雷达扫描数据、相机图像等。
2.前端特征提取: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如提取相机图像中的角点或激光雷达扫描数据中的线特征。
3.运动估计:通过比较连续帧间的特征点,利用算法(如光流法)来估计设备的运动,即相机或激光雷达的位姿变化。
4.数据关联:通过特征点的匹配,将当前帧与之前的地图进行关联,找到当前帧中与地图中对应的特征点,这一步也叫做约束建立。
SLAM算法解析
SLAM算法解析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一种通过同时进行定位和建图来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的技术。
它是机器人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使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
1.传感器数据获取:机器人通过激光、相机、里程计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获取环境中的特征点、颜色、深度等数据。
2.数据预处理:传感器数据通常存在噪声和误差,需要对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特征提取和匹配:根据传感器数据,提取环境中的特征点,并通过特征描述子等方法对特征点进行描述和编码。
同时,将当前的特征点与之前的特征点进行匹配,以实现位置的估计。
4.运动估计:根据特征点的匹配结果,使用里程计等方法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估计。
通过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可以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更新和预测。
5.地图构建:根据特征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角测量等方法将特征点组合为地图。
地图可以是拓扑图、栅格图等形式,用于表示环境的结构和特征。
6.数据关联和更新:在SLAM算法中,数据关联指的是将新观测到的特征点与已知的地图特征点进行匹配。
通过数据关联,可以更新机器人的位置估计和地图构建。
7.优化和回环检测:随着机器人行走,SLAM算法会不断进行位置估计和地图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累积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回环检测可以判断机器人是否经过已经探索过的区域,从而减小误差的积累。
SLAM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自动驾驶领域,SLAM算法可以帮助车辆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规划最优路径。
在机器人导航领域,SLAM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避障、定位和导航。
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领域,SLAM算法可以帮助构建虚拟环境和实时定位跟踪。
总之,SLAM算法是一种通过同时进行定位和建图来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的技术。
它通过传感器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实现机器人的位置估计和地图构建。
slam算法原理
slam算法原理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机器人领域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实时地构建场景的三维地图,并同时确定机器人在场景中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移动,即在不需要外界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自主导航的任务。
SLAM算法是机器人自主导航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定位和地图创建。
SLAM算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机器人感知的传感数据进行处理,实时地构建机器人所在环境的地图,同时用地图来确定机器人的位置。
这一过程需要利用机器人自身的传感器来获取环境和位置的信息,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运动和精准导航。
SLAM算法的核心是实现机器人运动轨迹和感知数据的融合。
在SLAM算法中,机器人使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可以构建环境的三维地图。
在构建地图的同时,SLAM算法需要确定机器人的位置以及机器人运动轨迹,这样才能建立出一张准确的地图。
SLAM算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前端算法和后端算法。
前端算法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提取出环境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构建环境地图。
这一过程包括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地图数据的存储,环境信息的展示等。
后端算法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机器人运动轨迹和感知数据来优化地图的精度和更新速度。
它包括对环境地图的建模,建图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以及实时地更新地图。
SLAM算法还需要考虑机器人自身的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可以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两种。
绝对定位是指确定机器人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位置,在机器人刚开始运动或运动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时,需要使用绝对定位来确定机器人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位置。
相对定位是指在机器人已经有一定的地图信息时,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确定机器人在地图中的相对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的SLAM算法有基于视觉的单目SLAM算法、基于激光雷达的2D和3DSLAM算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SLAM算法等。
slam算法
SLAM算法什么是SLAM算法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一种自主机器人或无人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s, AVs)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实现自身位置定位与地图构建的算法。
SLAM算法是一个关键的技术,让机器人或AV能够在没有先验地图或GPS定位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传感器数据实现实时的定位与地图构建。
传统上,用于SLAM算法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和里程计。
这些传感器将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通过机器人自身的运动模型实现对机器人位置的估计。
SLAM算法使用这些传感器数据和运动估计来构建地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地图和机器人的位置估计。
SLAM算法的应用领域SLAM算法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车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等。
以下是SLAM算法的一些具体应用领域:•机器人导航:SLAM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进行自主导航,如无人机、巡逻机器人等。
•无人驾驶车辆:SLAM算法在无人驾驶车辆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允许车辆实时定位和地图构建,并且根据地图进行路径规划和避障。
•增强现实:SLAM算法可用于识别和追踪物体,从而在用户的视觉场景中添加虚拟对象。
•虚拟现实:SLAM算法可以将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对齐,从而实现用户在虚拟场景中的自由移动。
SLAM算法的挑战和方法SLAM算法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传感器噪声、数据关联、计算复杂度和环境动态性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SLAM算法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SLAM算法方法:•基于滤波器的方法:这些方法使用状态估计滤波器,如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来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估计和校正,并且对地图进行构建和更新。
•基于优化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最小化误差函数来估计机器人位置和地图,例如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和非线性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
SLAM算法解析
SLAM算法解析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一种用于实现机器人同时定位和构建地图的技术。
它在无人系统、自动驾驶和增强现实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SLAM算法进行详细解析。
SLAM算法的核心目标是利用机器人自身的传感器数据,实现同时定位和构建地图。
同时定位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准确估计自身位置的能力,构建地图是指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数据获取环境信息并进行地图构建的能力。
SLA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收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与已有地图进行融合,从而同时进行位置估计和地图更新。
1.数据采集:机器人通过搭载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惯性测量单元等)来获取环境信息。
这些传感器数据通常包括距离、颜色、方向等信息。
2.特征提取:从传感器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信息。
例如,从激光雷达数据中提取地面、墙壁、障碍物等特征。
3.数据关联:将当前时刻的传感器数据与之前时刻的数据进行关联,从而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这一步通常使用概率模型(如贝叶斯滤波器)来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数据关联。
4.位置估计:基于数据关联结果,使用滤波器或优化方法来估计机器人的当前位置。
常用的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
5.地图构建:通过将当前时刻的传感器数据与已有地图进行融合,更新机器人所在位置周围的地图信息。
常用的地图表示方法包括栅格地图、拓扑地图、半全局地图等。
6.循环检测:SLAM算法通常会遇到数据关联错误、地图漂移等问题,循环检测的目的是识别和纠正这些错误。
常用的循环检测方法包括图优化、回环检测等。
SLAM算法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和传感器进行分类。
根据数据类型,SLAM算法可以分为基于滤波器的SLAM和基于优化的SLAM。
基于滤波器的SLAM算法使用概率滤波器(如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来进行位置估计和地图更新。
基于优化的SLAM算法则使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如图优化、BA优化等)来进行位置估计和地图更新。
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研究及应用
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研究及应用一、绪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视觉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函数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以机器人的图像传感器为输入,对机器人的定位和地图构建进行联合估计,成功地实现了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和探索等任务。
二、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1. 视觉定位视觉定位主要利用机器人搭载的相机进行环境特征的提取及匹配,并估计相机的位姿。
常用的视觉特征有角点、边缘、局部二值模式等。
视觉定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视觉里程计:机器人通过将连续帧的视觉信息匹配得到两帧之间的运动,进而估计机器人的位姿。
(2)视觉SLAM: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地图构建和自我定位。
2. 视觉建图视觉建图主要利用机器人搭载的相机进行环境特征的提取及匹配,并将匹配结果融合到地图中。
常见的视觉建图算法有:(1)基于视觉SLAM的建图算法:在视觉SLAM过程中进行地图构建。
(2)结合深度学习的建图算法: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地图构建过程中,提高建图的精度和鲁棒性。
3. 视觉SLAM视觉SLAM是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中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机器人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视觉SLAM算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机器人和环境之间的观测方程。
视觉SLAM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基于特征点的视觉SLAM算法:通过对特征点进行匹配来推断机器人的位置和地图。
(2)基于直接法的视觉SLAM算法:通过对整张图像进行像素级匹配来推断机器人的位置和地图。
三、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应用1. 自动驾驶车辆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中,使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精准定位和规划路径。
2. 家庭服务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中,使其能够完成清洁、烹饪、保安、医疗等任务。
3. 工业制造视觉SLAM算法可以应用于工业制造中,控制机器人对产品进行加工、拆卸、装配等操作。
slam算法 李代数
slam算法李代数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是一种用于机器人自主定位和构建环境的地图的算法。
而李代数是与李群相关的一种数学结构,在机器人运动学和姿态估计中有重要应用。
具体来说,李代数(Lie algebra)是李群(Lie group)的一个线性化模型,用于描述连续运动的局部性质。
在机器人学中,李代数主要用于描述和估计机器人的姿态,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性质和计算优势。
SLAM算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姿态估计,即确定机器人在环境中的方向和位置。
李代数在姿态估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和变换姿态。
通过使用李代数,可以方便地处理姿态的微分和积分运算,从而帮助机器人更精确地跟踪其运动状态并构建地图。
总的来说,李代数在SLAM算法中用于描述机器人的姿态变化,是实现高效、准确的姿态估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机器人学、控制理论等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或教材。
对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的深度理解
对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的深度理解对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的深度理解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是指在多台机器人同时进行自主导航和建图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换,实现一个全局一致的地图。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详细介绍这个算法的实现过程。
第一步:机器人初始化在开始协同SLAM算法之前,每个机器人都需要进行初始化。
这包括确定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建立一个局部地图。
机器人可以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里程计等来获取环境信息。
第二步:机器人自主导航一旦机器人初始化完成,它们可以开始自主导航。
每个机器人根据自身的传感器数据和局部地图,使用路径规划算法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这可以包括避障、寻找目标位置等任务。
第三步:机器人间信息交换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过程中,它们需要和其他机器人进行信息交换。
这可以通过局部地图的分享和位置估计的更新来实现。
机器人可以使用通信模块将自己的地图和位置信息发送给其他机器人,并接收其他机器人发送的信息。
第四步:数据关联和地图融合一旦机器人之间开始进行信息交换,就需要进行数据的关联和地图的融合。
这包括将不同机器人的局部地图进行拼接和对齐,以及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更新和校正。
这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关联算法和滤波器,如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或粒子滤波器来实现。
第五步:全局一致性优化在数据关联和地图融合之后,需要对整个地图进行全局一致性优化。
这可以通过图优化算法来实现,如图优化或非线性优化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的位置估计和地图的一致性,以使整个系统达到一个全局一致的状态。
第六步:持续更新和优化在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中,随着机器人的移动和环境的变化,地图和位置估计可能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优化。
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算法来处理这些更新,并保持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总结:多机器人协同的SLAM算法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它要求机器人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和合作,并通过信息交换来实现全局一致的地图。
slam算法的轨迹滤波与平滑的关键技术要点
slam算法的轨迹滤波与平滑的关键技术要点(实用版)目录1.SLAM 算法的概述2.轨迹滤波的关键技术要点3.轨迹平滑的关键技术要点4.总结正文一、SLAM 算法的概述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是一种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实现自主导航和实时地图构建的方法。
SLAM 算法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导航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在 SLAM 过程中,轨迹滤波与平滑是两个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提高定位精度和地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轨迹滤波的关键技术要点1.滤波原理轨迹滤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消除噪声,提高定位轨迹的精度。
滤波过程中,需要根据传感器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轨迹。
2.滤波方法常见的滤波方法有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等。
这些方法在 SLAM 算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滤波评价指标评价滤波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最大误差等。
通过比较不同滤波方法的评价指标,可以选取最优方法进行轨迹滤波。
三、轨迹平滑的关键技术要点1.平滑原理轨迹平滑是为了消除定位轨迹中的突兀点和噪声,提高轨迹的平滑性。
在平滑过程中,需要根据轨迹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对轨迹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场景。
2.平滑方法常见的轨迹平滑方法有基于速度的平滑(Velocity-based Smoothing)、基于加速度的平滑(Acceleration-based Smoothing)等。
这些方法在 SLAM 算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平滑评价指标评价轨迹平滑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角度误差等。
slam中的贝叶斯公式
slam中的贝叶斯公式【实用版】目录1.SLAM 的概述2.贝叶斯公式的简介3.SLAM 中的贝叶斯公式应用4.SLAM 算法的优势与挑战正文1.SLAM 的概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简称 SLAM)是一种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实现自主导航和实时地图构建的方法。
SLAM 旨在解决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行动的问题,使其能够同时确定自身的位置和环境的地图,并实时更新这些信息。
2.贝叶斯公式的简介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中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描述在已知某些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公式的形式为:P(A|B) = (P(B|A) * P(A)) / P(B),其中 A 和 B 是两个事件,P(A|B) 表示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3.SLAM 中的贝叶斯公式应用在 SLAM 中,贝叶斯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定位和地图构建的过程中。
具体来说,SLAM 算法通过传感器数据(如激光雷达、相机等)来估计机器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并结合地图信息进行更新。
贝叶斯公式在 SLAM 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 贝叶斯滤波: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机器人可以估计自身在不同位置的概率。
通过贝叶斯滤波,机器人可以在多个位置之间进行选择,从而找到最可能的位置。
(2) 贝叶斯地图更新:当机器人在环境中移动时,它会不断地收集新的传感器数据。
通过将这些数据与已有的地图信息结合,机器人可以更新地图,并提高地图的精度。
4.SLAM 算法的优势与挑战SLAM 算法具有以下优势:(1) 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和实时地图构建;(2) 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数据,如激光雷达、相机等;(3) 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传感器噪声和环境变化。
然而,SLAM 算法也面临以下挑战:(1) 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2) 可能会出现定位漂移和地图误差,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3) 需要设计有效的算法来处理传感器数据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动态变化。
SLAM简介
SLAM简介SLAM简介1. 关于SLAMSLAM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缩写,最早由Hugh Durrant-Whyte 和 John J.Leonard 提出。
SLAM主要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运行时定位导航与地图构建的问题。
SLAM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特征提取,数据关联,状态估计,状态更新以及特征更新等。
对于其中每个部分,均存在多种方法。
针对每个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其中一种方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读者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代替本文中说明的方法。
这里,我们以室内环境中运行的移动机器人为例进行说明,读者可以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其他的环境以及机器人中。
SLAM既可以用于2D运动领域,也可以应用于3D运动领域。
这里,我们将仅讨论2D领域内的运动。
2. 机器人平台在学习SLAM的过程中,机器人平台是很重要的,其中,机器人平台需要可以移动并且至少包含一个测距单元。
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室内轮式机器人,同时主要讨论SLAM的算法实现过程,而并不考虑一些复杂的运动模型如人形机器人。
在选择机器人平台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易用性,定位性能以及价格。
定位性能主要衡量机器人仅根据自身的运动对自身位置进行估计的能力。
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应该不超过2%,转向精度不应该超过5%。
一般而言,机器人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自身的运动估计其自身的位置与转向。
从0开始搭建机器人平台将会是一个耗时的过程,也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市场上成熟的机器人开发平台进行我们的开发。
这里,我们以一个非常简单的自己开发的机器人开发平台讨论,读者可以选择自己的机器人开发平台。
目前比较常见的测距单元包括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图像测距。
其中,激光测距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通常激光测距单元比较精确、高效并且其输出不需要太多的处理。
其缺点在于价格一般比较昂贵(目前已经有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激光测距单元)。
自动驾驶系统中的SLAM算法研究
自动驾驶系统中的SLAM算法研究一、引言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未来交通的主流方式之一,其所需的自主决策与环境感知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其发展与应用。
其中,SLAM算法是实现环境建模和自主决策的关键,本文将对自动驾驶系统中的SLAM算法进行深入探究。
二、SLAM算法的定义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即同时定位与建图算法,是指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环境感知。
它以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开始,通过相机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同时实现对机器人位置的估计和对可见空间建模的过程。
三、直接法SLAM算法直接法SLAM算法是指在SLAM算法中,由像素点(right | left)计算得到的深度信息恢复出地图,进而计算出机器人的位姿。
之所以被称为直接法,是因为直接使用像素点云的测量数据,而不是通过计算SURF、SIFT、ORB等特征点匹配得到的数据。
直接法SLAM面对的一个难点是一个像素点所享有的任务极不清晰,以及稀疏点云计算下的非线性噪声化问题。
四、间接法SLAM算法间接法SLAM算法是指通过对重建出来的地图进行关键点附加,利用EKF(Extend Kalman Filter)进行滤波,准确估计出机器人的位姿。
间接法SLAM的关键点是稀疏的,计算也比较高效。
五、深度SLAM算法深度SLAM算法是一种全新的SLAM算法,通过深度传感器对场景的感知,并在其基础上对场景进行三维重建模型。
与传统的SLAM算法不同,深度SLAM算法不需要对场景进行非常高的描述,即可准确的描绘出场景的形态。
然而,深度SLAM算法虽然很厉害,但是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
六、3D-LIDAR雷达SLAM算法3D-LIDAR雷达SLAM算法,是一种应用于自动驾驶场景下的SLAM算法。
该算法主要通过三角化和匹配,实现对环境的建模与机器人位姿的估计,不仅精度高且对复杂环境适应性也较好,但需要依靠高成本的3D-LIDAR雷达才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或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一种概念:希望机器 人从未知环境的未知地点出发,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重复观测到的地图 特征(比如,墙角,柱子等)定位自身位置和姿态,再根据自身位置 增量式的构建地图,从而达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目的。 定位:机器人必须知道自己环境中的位置 建图:机器人必须记录环境中特征的位置 SLAM:机器人在定位的同时建立环境地图
9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粒子滤波器的基础是序贯重要性采样,是通过Monte Carlo仿真 来实现递推贝叶斯滤波技术。基于粒子滤波器的SLAM方法中心思想 是将SLAM问题分解为机器人的定位和路标集合的估计两个子问题来 进行求解。算法将粒子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结合起来,利用粒子滤 波器进行位姿的估计,而路标位置的估计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 每个不同路标采用独立的滤波器。 步骤: 1.采用新位姿,扩展对机器人路径的后验估计; 2.更新观测路标估计; 3.计算采集权值,进行重采样处理。
17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真正完全自主的机器人要求地图创建与定位必须能够在线计算, 因而对计算复杂度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而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中因为 是机器人与特征目标之间的相对检测,所以机器人位姿的估计误差与地 图的估计误差强相关,在估计过程中必须保存这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 (即保存整个协方差矩阵P)来得到估计的一致性。这样,算法的空间 复杂度应为O(n2)(n为地图中路标的个数)。针对系统对计算机复杂度 的要求,为保证一致估计,每次测量后都必须对协方差矩阵P做更新操 作,时间复杂度为O(n3 ),利用观测阵的稀疏特性和静态路标的特点, 时间复杂度可降为O(n2),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大规模地图构建和实时导 航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降低SLAM的算法复杂度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的困难在于系统无处不在的不确 定性,机器人本身机械性能或未知外力造成的不确定性将导致运动估计 出现误差,观测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校正失败,更不必说动态环境中的环 境不确定性。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尽量减少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引 起的误差是同时定位与地图穿件的关键,也是各种算法的精髓。
10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主要缺点: 粒子数匮乏,即样本贫化,是指随着迭代次数增加,粒子丧失多 样性的现象。 因此,研究如歌降低样本贫化对SLAM的影响,对提高定位和地 图创建的精度具有重大意义。
11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基于期望极大化算法的SLAM解决方案,将地图创建转化 为基于机器人运动和感知模型概率约束条件下的最大相似度估 计问题,求得机器人位姿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由于EM估计只 能求取局部的极大值,在应用中常用迭代算法,每次对位姿进 行修正,知道达到最大值,地图创建的结果是一个个逐渐增进 的地图。 步骤: E-步:根据先验地图信息估计机器人后验概率密度函数; M-步:目的是根据E-步的最优估计,求取传感器量测的最 大似然估计,以创建新的最大相似地图。
20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5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SLAM定义 机器人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方法 标题四
6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我在什么地方? 机器人必须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才能为下一步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决 策。移动机器人根据外部或内部传感器获知环境信息来得到自身当前的 位置,这就是所谓的机器人定位问题,他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 我要去哪里? 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或命令,机器人必须知道它将要去哪里,在 实际应用中,它必须能识别目标,并确定目标的状态,值就是所谓的目 标定位。 我该怎么去? 一旦机器人知道了它在那里和将要去那里,那么它必须寻找一条既 不碰到障碍物又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最优路径,即路径规划问题。
尽管SLAM算法的理论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要将其运用于实 际应用中,特别是大型的非结构环境下的SLAM,仍有大量理论和实际问 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 不确定性处理 数据关联 计算复杂度 积累误差 地图表示法
15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12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尽管EM算法比KF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但EM算法是局部离线最 优方法,算法时间复杂度随时间递增,在M-步最优计算中存在高维求解 难的问题,制约了其在大规模环境下的应用。 因此,可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改进EM算法,提高SLAM 系统性能。
卡尔曼滤波器法 粒子滤波器法 期望极大化(EM)法
7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该原理最先由Smith等人首先提出,利用包含机器人位姿向量和 环境特征向量的增广向量表示空间环境,讲机器人运动与环境特征的 关系描述为两个非线性模型即机器人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机器人控 制信号输入到系统运动模型中,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卡尔曼滤波法根 据系统模型实现机器人位姿的预测,同时机器人根据系统观测模型获 得对环境特征的观测。预测特征和观测特征之间要进行数据关联匹配 处理,选择最佳匹配特征用于对机器人位姿的更新,候选匹配特征被 认为是对环境观测获得的新特征,用于对地图的增广。
13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SLAM定义 机器人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方法 关键问题
14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19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目前,基于几何特征的环境地图表示法,由于具有存储空间简 约、直观、易于实现等优点,是SLAM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表示方法。然 而SLAM问题属于超多维问题,当移动机器人运动空间较大时,随着机器 人不断的进行环境特征提取,环境特征数目将达到上百甚至上千个数量 级,这对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种常用的环境描述 法是基于网格的地图表示法,但它同样受到环境规模和栅格分辨率的影 响:分辨率低对于环境的表示精度降低,分辨率高、环境地图大则内存 的消耗量大,特别是对三维地图尤为明显。
18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观测误差、 里程计的误差和错误的数据关联带来的误差。当机器人在已知地图的环 境中进行定位时,机器人可以通过观察位置已经的特征标志对里程计的 误差进行补偿,每次观测使机器人的位置误差趋向于观测误差与特征标 志的位置误差之和。然而在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中,由于机器人的位置 和环境中的特征标志的位置都是未知的,观测信息不能有效的纠正里程 计误差,机器人位置误差的增大将导致错误的数据关联,从而增大特征 标志的位置误差,反过来,特征标志的误差有将增大机器人位置误差。 因此,机器人的位置误差与特征标志的位置误差密切相关,它 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机器人和特征标志的位置估计产生累计误差,难以 保证地图的一致性。
3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SLAM定义 机器人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方法 关键问题
4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16
2016/9/20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
数据关联是对两个特征标志进行匹配,确定它们是否对应环境 中的同一特征,数据关联不准确将导致滤波器发散。同时定位与地图创 建过程中数据关联主要完成两个任务:新环境特征的检测和特征匹配。 虽然目标跟踪、传感融合等领域,数据关联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这 些方法的计算量大,不能满足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的实时要求。目前常 采用的数据关联方法是最近邻法(Nearest Neighbor,NN),该方法简单, 但对距离很近的两个特征,算法容易导致关联不准确。近年来关于数据 关联的研究逐渐增加,相继提出了基于联合兼容性测试的数据关联方法、 基于几何关系的数据关联方法等。而基于概率的方法巧妙地绕过数据关 联问题,但非常高昂的计算代价不利于其在大规模环境下应用。
西安 斯凯 智能 科技 有限 公司 Skye Inte llige nce Tech nolo 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