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2. 掌握初中历史人教版相关知识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初中历史人教版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三、教学过程:I. 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副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猜测主题。
2.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II. 概念解释(20分钟)1. 教师给出“早期国家”的定义,并与学生一同讨论。
2. 学生针对“社会变革”的概念,进行自由交流。
3. 教师总结并明确概念。
III. 早期国家的产生(30分钟)1. 教师介绍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如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等因素。
2.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原因并进行讨论。
3.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早期国家的共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IV. 社会变革的影响(4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诞生对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列举出社会变革带来的变化。
3. 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V. 拓展延伸(20分钟)1. 学生进行类比思考,探究早期国家形成与现代国家的关系。
2.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对已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3.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报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概念解释和教材阅读环节,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学生能够对早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拓展延伸环节也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教学课件】《早期国家和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
贵族:以剥削平民和奴隶为生,是当时的统治 阶级。 平民与奴隶:是被统治的阶级,他们在贵族的 驱使下进行生产劳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 者,同时遭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贵族:周王以下的享有特权的诸侯、卿大夫、士
2、平民:隶属于贵族,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 他们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③ 影 响 · 作 用
(2)密切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巩固对疆域的控制,推 动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谢谢观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宗法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依据血缘关系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制度,并以 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嫡长子 嫡长子
余 子 和 异 性 贵 族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分封制特点
通过逐级分封,将
血缘关系与行政体 系结合起来,组成 控制网络。
嫡长子 嫡长子
其余
诸子
庶人
(1)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第二单元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
复习提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 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这些国家的建立者是谁呢?
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此后又经历了哪 些朝代的更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材料一
材料二: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奴隶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两面性手段来统治人民的;通过学习“西周的分封制”,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的;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增强一定的识图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简称)的对照。
通过对“礼仪教化”、“分封制”等的学习,了解它们的实行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
教学重点: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采用各种方法表达观点的能力;了解西周的阶级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认识暴力镇压与礼仪教化相结合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初出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复习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这些国家的建立者是谁呢?复习提问: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此后又经历了哪些朝代的更替?统治者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
夏、商、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当时一国之主的统治者究竟是如何管理广大的疆域、统治众多的臣民的呢?今天这堂历史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贵族、平民与奴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试绘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结构示意图。
西周时期,谁是贵族,谁是平民和奴隶,在当时的奴隶制社会,是一出生就决定了的,根据血缘来决定的。
(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描述他们的生活及自己的感受。
(生):奴隶社会中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平民和奴隶,贵族是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也是平民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3、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师)过渡: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也要反抗种情况下奴隶主又怎么办呢?(师)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五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五课教案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了解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了解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影响;知道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发展情况,认识青铜器在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谁发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识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了解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了解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识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它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中国文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它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出示司母戊大方鼎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发展情况,以及青铜器在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合作探究1、出示甲骨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谁发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这是甲骨文,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出现在商朝,主要内容是记录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得出结论:“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中国古代汉字的源头,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识读《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CBA总冠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至尊鼎。
鼎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底座正面刻有“中国篮球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作云杯"字样。
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小臣缶方鼎模型而造的.CBA总冠军的奖杯为什么选用鼎的造型?这有什么重要意义吗?古代的青铜礼器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呢?让我们进入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来一探究竟吧。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师:阅读教材第25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概括出青铜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学生:我国在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铜器,商朝以后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图片展示教师:结合教材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归纳总结出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教师:猜一猜图中两个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学生:祭祀、酒具等。
教师: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秋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早期国家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西周的分封制”的学习,明确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的;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通过分析、运用“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辨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说西周分封制,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通过参与设计“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识读运用“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能力和根据图表捕获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等内容的学习,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
了解平民与奴隶的悲惨处境,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分封制是本课的主干,牵涉到整课知识的教学,与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联系。
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理解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方法突破: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走进西周的社会,演说分封制、西周各个阶层的情况,突出重点;通过探究活动,特别是学生绘制相关的示意图,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并体会分封制的重要作用;典型例子,让学生对“祭祀”为代表的礼仪教化有较为深入的认识,理解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情景设置法、图表法等方法。
学习方法:历史演说法、识图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认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相关书籍、网站,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导学案 北师
《早期国家与社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情况。
2.了解奴隶主阶级通过军队、刑罚与礼仪教化相结合的手段来统治人民,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3.掌握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自主学习】一、贵族、平民与奴隶1.贵族:西周时,周王以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统治阶级。
2.平民:是农业和________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3.奴隶(1)来源: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
(2)地位:奴隶毫无________,经常被用于赏赐和买卖,甚至被当作供品或________品。
二、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军队、刑法:为了对外________和对内镇压________,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________,制定了严酷的________。
2.礼仪教化(1)含义:是配合________镇压,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2)作用:起着调节_____________、稳定__________和维护__________的作用。
三、西周的分封制【合作探究】【问题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室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的社会制度,怎样理解分封制的实质?【问题2】怎样认识礼仪教化在西周时期的作用?【自学检测】1.我国历史上通过分封制管理国家,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奴隶制3.小王同学制作了一幅西周社会等级结构简图,请你判断诸侯应是()4.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A.士B.平民C.奴隶D.战俘5.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①军队②刑法③礼仪教化④禅让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阅读下图,请完成:(1)西周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________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以及夏商周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尚不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时代特征。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阅读、思考、讨论和表达能力,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内涵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4.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背景,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1北师大版共21张PPT课件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室把土地和 臣民授予诸侯(zhūhóu)的社会制度,怎
样理解分封制的实质?
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 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qīnshǔ)、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被 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纳贡,战时带兵随从周 天子作战。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 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大夫,卿大夫和士也 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义务。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学习思考: 夏、商西周(Xī Zhōu)建立军队和制定刑法的作用是什么呢?
(1)夏商西周统治者都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 严酷的刑法的目的:对外征战(zhēngzhàn)和对内镇压 反抗。 (2)建立军队和实行严酷的刑法的作用:巩固了奴
隶主贵族的统治。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说一说
映的本质问题(wèntí)是( )。【3】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C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早期国家与社会
贵族(guìzú)、 平民与奴隶
贵族:包括周王、诸侯、卿大 夫、士、属于统治阶级
平民:农业、手工业生产部门 的主要劳动者
奴隶:战俘、罪徒,毫无人身自由
军队(jūnduì)、 刑罚与礼仪教 化
西周(Xī Zhōu)的 分封制
目的
作用 目的
内容 作用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被统治阶级
(tǒngzhì jiējí)
统治阶级(tǒngzhì jiējí)
西周的阶级结构示意图
周王
诸侯Hale Waihona Puke 卿大夫士平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早期的国家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夏商的兴亡》教案冀教版一、教材分析夏、商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本课的重点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本课的难点是奴隶社会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二、教法建议1.讲述夏朝建立时,教师可以用投影或其他方式展示给学生“夏朝形势图”、“二里头遗址复原图”和夏朝的殿堂的建筑,指导学生参看夏朝宫殿遗址。
使学生对夏朝都城建立的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2.讲完夏朝建立后,建议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3.讲述夏桀暴政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看本目中《夏桀把人当作坐骑》图和阅读部分的小字内,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4.讲述武王伐纣的过程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参看本子目《牧野之战》图,边展示,边讲述。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讲夏、商更替的过程,教师主要是尽量用图片和收集的文本资料,展现夏朝和商朝这两个朝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
让学生讨论社会进步的表现,及两个朝代灭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了解夏朝、商朝更替的历史进程。
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二里头遗址复原图”和夏朝的殿堂的建筑,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从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2.通过列举夏桀和商纣的暴行,让学生总结归纳夏朝、商朝灭亡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学案北师大版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西周的阶级结构。
2、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暴力镇压与礼仪教化相结合。
【自主学习】一、认真阅读课本28—2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内容有哪些?
①周王把和授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前代贵族后裔,封他们为诸侯。
②受封者必须服从的命令,保卫;必须定期到周室、和。
3.分封制有什么作用?
①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密切了,推动了。
二.你知道西周的等级制度吗?请仔细看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夏商西周社会是依据什么来确定尊卑等级的?
2.你能在下面的图上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吗?其中哪些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请你用线段连接起来。
统治阶级
西周等级示意图
被统治阶级
3.当时,奴隶的处境如何?
请看课本31-32页,回答:
三.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礼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教案七年级历史第五课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
【教学难点】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那么,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人类的奥秘。
二、新课学习(一)元谋人教师:俗话说的好,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
那么,同样道理,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关于人类的出现你知道有哪些说法吗?学生: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说。
学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说。
多媒体展示教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是神创造的。
我们人类果真是“神”创造的的吗?那么我们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图)教师:元谋人产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学生: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教师:考古学家在哪里发现的元谋人足迹。
学生:云南元谋县教师:那元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学生: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教师:元谋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学生: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教师: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我们称他们为元谋人(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的发现教师: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新版课件.ppt
制代替了
制。
9、如何判断世纪和年代?
商
周
如何管理广大地区,统治人 民,巩固政权呢?
第6课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
贵族、平民与奴隶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分为哪些 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贵族、平民与奴隶
1.按 血缘 亲疏 关系 区分 尊卑 等级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2.各阶层地位、分工如何?
统治
阶级
被统治
阶级
(1)贵族:
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 士
(2)平民:
承担劳役,是农业和手工 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3)奴隶:
来源: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地位:毫无人身自由,常被用于赏赐、买卖、做苦役,供品、殉葬品
此图说明什么社会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朝墓葬中的无头奴隶骨架
材料二: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
周天子
土地、臣民
服从命令、朝觐、纳贡、服役
诸侯
派
谁
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管
——《左传》 理
呢
?
西周主要有哪些诸侯国?
三、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了统治
3、分封制的作用: (1)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2)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3)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本课小结
分封制
按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巩
固
礼仪教化
政
暴力镇压
权
被统治阶级
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总结本课内容
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社会地位低下,处境悲惨。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2、讲述:国家建立之后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夏商西周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自学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基础史实。
三、交流展示
学生回答问题。
四、互动探究
材料一: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请回答: 材料一记载的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天子和将军、大夫杀殉的数目不同?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
2.读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请回答: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②它体现西周时期实行了什么制度?内容是什么?
③这种制度的实施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五、矫正反馈
1.西周时的众多诸侯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产生的()
备课时间:2016-9-2总课时:05
教学课题
早期国家与社会
教学目标
1.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西周的阶级结构。
2.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暴力镇压与礼仪教化相结合。
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国家的兵源
B.巩固原来商朝统治的地区
C.巩固奴隶主政权
D.分割诸侯的兵力
3.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A.血缘亲疏关系B.地域关系
【历史课件】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
理和使用羌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 土地和管理机构,为了纪念此事做了这件 宝贵的器物。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周召公为周王做了什么? 盟誓;供奉清酒。 2.周王赐予克什么 ? 授民授疆土。
周王
授 民 授 疆 土 尽 义 务 服从命令 纳贡 镇守疆土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阅读思考
1.夏商西周社会有哪些等级? 2.各等级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 3.各等级的社会分工和地位如何?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天子
诸侯
统治阶级
卿大夫
士
阶级
在一件西周的青铜器上,记载 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 名奴隶,代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此图说明什么社会现象?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二、军队、刑罚与礼仪教化
暴力手段:军队、刑法
分析上述商 朝文字的含义。
怀柔政策:礼仪教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周代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意图何在?
(甲骨文)
礼
(甲骨文)
封
(金文)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二、军队、刑罚与礼仪教化 三、西周的分封制
诸侯
权 利
设置官职 拥有武装 征收供赋
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 的统治永远牢固吗?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早期国
家与社会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西周的分封制
案例说明
“西周的分封制”一目,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分封制史实的基础上,攻克本课重难点。
例如,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纽带?分封制如何推动了西周的稳定和发展?分封制又存在哪些隐患?从而为下一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作铺垫。
教学过程
.从“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到“西周的分封制”的过渡
教师讲述:夏、商、西周通过“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双管齐下,稳定社会秩序。
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时期疆域愈加辽阔,由于落后的交通,国家中央权力常常鞭长莫及。
这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导入新目,渗透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
2.分封制的内容(重点讲述)
教师展示“周初分封形势图”,解说图中出现的主要的封国:燕、齐、鲁、卫、晋、宋、吴。
北方的燕国,是周王同姓召公的长子克的封国;齐国是灭商功臣姜太公的封国;鲁国是周王同姓周公旦的长子伯禽的封国;卫国是周王同姓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封国;晋国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国;宋国是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的封国;南方的吴国是周初追封周文王兄长太伯、仲雍后代的封国。
请留意主要封国大体的位置。
教师提问: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地图,了解西周分封的主要封国。
通过认识主要封国,了解西周主要的分封对象:宗室为主,还有功臣和旧贵族。
教师讲述:这种分封是周王单方面的无偿赠与吗?诸侯是否需要对周王尽义务?下面我们通过燕国的分封,来考察周王同诸侯的关系。
展示“周初分封形势图”,强调燕国的位置,展示克罍(léi)的图片和铭文的图片,把铭文译成现代文。
周王说:
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
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等六族。
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
为了纪念此事,他做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教师提问:周召公为周王做了什么?周王赐予克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增进学生对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双向关系的认识,理解天子的分封,是建立在诸侯效忠和为周王服务基础之上的。
教师提问:诸侯的义务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第十六》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深入考察分封制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诸侯需要服从周王的领导,治理好封地,并定期朝见天子。
教师提问: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上一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中谈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的历史事实。
在这场闹剧中,周幽王一点烽火,诸侯为什么要乖乖地来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见证历史,加深对分封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讲述: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得到封地后,确立了同周王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了诸侯国。
在自己的诸侯国,
他又是如何管理自己诸侯国的?阅读教材内容,并补全下图。
学生阅读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图表,揭示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体系同血缘的关系,也就是“国”和“家”结合,是西周社会的特点。
3、分封制的作用(难点突破)
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商周时期国王同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看看二者有何不同。
然后,结合教材第26页最后一段,谈谈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中较大者被称为“方”,今天亦称方国。
这些部族、方国首领要为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被赐予侯、伯等称号。
总的来看,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作用在对比中往往能体会得更为明显。
通过拓展商朝时期中央和地方较为松散的关系,增进对西周分封制作用的认识,西周通过以同姓为主的分封,强化了对诸侯
的控制,加强了同诸侯的联系,巩固了周王室的安全,并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4.小结升华
教师讲述: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实行分封制的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长久的王朝。
但是,分封制似乎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缺陷,那就是周王直辖的土地在分封中呈不断缩小的趋势,而边远的诸侯国在拓展中不断地壮大。
如是这样,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
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作为切口,深化对分封制的理解,铺垫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