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3课

合集下载

最新九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教学文案

最新九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教学文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目的:(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果:(两种政权并存,即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的是临时政府)2.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1)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同德国。

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4.迁都:(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时间:(1921年)领导人:(列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加盟联邦:(俄罗斯联邦、外高家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前两个五年计划: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间:1928年~193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意义:(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同时,也实现了农业集体化4.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1936年)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特点:(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形成的环境:(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评价:(在一定时期起过积极作用,迅速提升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但是,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对苏联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5.1936年通过的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第1课)1、背景:受一战影响,俄国受到沉重打击。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使革命有了方向。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2、时间:1917年11月7日;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3、经过:列宁到彼得格勒指挥起义,11月7日起义取得胜利,历史上称为“十月革命”。

4、结果: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5、意义:⑴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⑵影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一)列宁时期:1、内战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随着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

(2)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3)时间:1921-1924年;领导人:列宁(4)措施: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6)作用: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7)评价:列宁探索用商品经济手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能从实际出发,纠正错误,调整国家政策。

3、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的成立:(考试不作要求)(二)斯大林时期:1924-1953年1、经济成就(1)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部编版中考政治九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中考政治九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一至三单元)复习目标:教学难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设疑导学】二、【依疑自学】开放互动的世界√1. 经济全球化有哪些重要表现?(P5-P6)2.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那些影响?(P5-P7)3. 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P7)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5.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怎样面对多样性文化?)(P8-P9)复杂多变的关系√1.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P14)2. 新型的国际关系是什么?(P14)推动和平与发展√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中国担当√1. 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与世界深度互动√1.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2. 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 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机遇)?(P41-P42)2. 中国面临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P43-P45)3.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携手促发展√1. 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P47-P48)2.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P48)谋求互利共赢√√1.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P23)2. 人类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P2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P24)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P24)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怎样做?(P24-P25)多彩的职业√√1. 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P74)2. 怎样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P75)3. 现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就业的影响及要求?(P76-P77)4. 为什么要培养敬业精神?(P78)5. 怎样培养敬业精神?(P79-P80)6. 初中的学习対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作用?(P80)三、【质疑探学】视频体现九年级下册哪些知识点?四、【释疑深学】五、【解疑创学】完成中考指要P89-96六、【教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并存的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与领导人:1917年11月; 列宁 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巩固新生政权措施:P3最后一段 9、历史意义:P5 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P5小字 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②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③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⑤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经济,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一、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初三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民族解放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红军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二、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为了复习初三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下面给出一个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供同学们参考:第一章:民族解放斗争(400字)1.红军长征(100字)–长征的背景和意义(50字)–长征的经过和结果(50字)2.抗日战争(100字)–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100字)–解放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50字)第二章: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400字)1.红军的战略转移(100字)–为什么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50字)–我们从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学到了什么(50字)2.抗日战争的胜利(100字)–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的胜利(100字)–解放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0字)4.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100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就(50字)–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和教训(50字)第三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00字)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100字)–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必要性(50字)–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50字)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100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和重要事件(50字)–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就和挑战(50字)3.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100字)–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50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0字)4.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100字)–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展(50字)–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和进步(50字)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400字)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优势(5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启示(50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100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50字)–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50字)3.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100字)–对外开放的政策和重要举措(50字)–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影响(50字)4.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00字)–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促进(50字)–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对外关系(50字)以上是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此复习提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以便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九下历史第1-10课知识点(含答案)

九下历史第1-10课知识点(含答案)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3、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历史九年级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第⼀单元跨⼊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性扼杀者宣战——⽂艺复兴(P2)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由,表现了⼈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3、爆发地:意⼤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4、核⼼思想:⼈⽂主义(以⼈为本,把⼈、⼈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物:○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位诗⼈,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位诗⼈、同时但丁也是⽂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化巨⼈)《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性美。

○3莎⼠⽐亚是⽂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学的最⾼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称为“四⼤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们思想束缚,把⼈和⼈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奠定了思想⽂化基础。

8、⽂艺复兴运动⾸先兴起于意⼤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利。

(经济基础)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对黄⾦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中考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中考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一战带来深重苦难,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的成立:1922年—1991年,最初有四个国家: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后来增加至15个。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合约》(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等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等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年,在美国开始爆发,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打印背诵)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打印背诵)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目的: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意义: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提纲及训练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提纲及训练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独立运动: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领导独立运动。

南美洲南部:圣马丁领导独立运动。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时间:1857--1859年力量:印度士兵,农民、手工业者还有封建王公。

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代表:章西女王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一、彼得一世改革:时间:18世纪初.目的: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性质: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地主阶级改革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弊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实施者:亚历山大二世前提:维护地主利益目的:挽救统治危机,避免革命的发生。

时间:1861年,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也称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低价(实质:对农奴的掠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九下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拉美独立运动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意义:南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2、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3课美国南北战争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既是内战,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林肯的贡献:(1)废除了黑人奴隶制;(2)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日本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单元小结一.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二、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1、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2、解决途径:美国通过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即)1861年改革。

中考历史 九年级下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中考历史 九年级下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中考历史诵读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P2)1、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2、革命后的形势: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3、新目标的确立: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P3-P4)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2、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4、性质:无产阶级革命5、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P4)1、背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2、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3、影响:帮助苏维埃政府渡过了难关。

四、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P4-P5)1、背景:A、国内战争结束,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B、人民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缴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退还部分国有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影响: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4、特征评价: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斯大林模式(P8-P9)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新时代的曙光──十月革命1.背景(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2.经过(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爆发:1917年11月6日(俄历十月,故称为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胜利: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巩固措施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3)结果: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暴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的特点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列宁的探索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2.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会制造工具,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2、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也已显现出来,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地域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奴隶制社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到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东北部河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公元前世纪,埃及被西亚的灭亡。

2、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 ”之称。

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以后,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约公元前2500年,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亚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社会阶层是)第四等级是(包括社会阶层是)。

各等级之间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个等级制度的实质是严格维护利益。

该制度的影响是,激化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希腊早期文明——文明发源于希腊半岛,后来出现爱琴文明,该文明历时八百年后消亡。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周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了解)2、二月革命时间:1917、3(俄历二月)(了解)3、二月革命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重点)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点记忆)二、十月革命的经过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识记划线部分)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了解)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7、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8、十月革命的性质及意义(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重点)(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9、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如何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1) 沙俄:1547-1917年,指的是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九年级下册历史每课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历史每课复习提纲


• • •

8正义的胜利 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 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 参加国:美中苏英等 26国 地点:华盛顿 3、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 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 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 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 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6、评价罗斯福新政:①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经济缓慢恢复②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 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生活的先河。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 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④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 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 7、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 8、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根源
第 3课
• • • • • • •
凡尔赛—华盛顿体
• • •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 操纵国:法国、英国和美国 2、召开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赃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4、《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 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领土 划归波兰等国; ②政治方面: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 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③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④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 分“委任统治”(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 和称霸世界)。
二、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 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 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 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 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 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 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 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 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历史下册1-3课复习资料

历史下册1-3课复习资料

02
第二课: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01
02
03
04
城邦制度
古希腊由众多独立的城邦组成 ,各城邦之间互相竞争、互相 合作,最终发展出独特的希腊 文化。
公民大会
古希腊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 讨论和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
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处 理日常事务,为公民大会准备 议案。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推动建立公正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与挑战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性问 题层出不穷,中国需要积极应 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程 度不断加深,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 的变革和完善。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 用不断提升,需要承担更多国 际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和平与 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坚实基础。
03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祖国统一大业不断向前推进
。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创
造了有利条件。
05
第五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基层民主自治的推进
随着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直 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得到拓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 能得到更好发挥。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背景: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2.拉丁美洲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巴西)的殖民地。

3.进程:
(1)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2)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他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直至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最终结束。

4.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局面,富国强兵
时间:18世纪初
内容: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⑤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⑥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积极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作用: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2、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5、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7、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8.联邦政府面临的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
9.林肯贡献:领导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