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物理复习课时跟踪练:第三章第一讲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
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A组·基础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选项C错;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项A错;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并不能反映物体惯性的大小,故选项B错.答案:D2.(2017·山东枣庄八中期中)在“鸟巢欢乐冰雪季"期间,花样滑冰中的男运动员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在水平面内运动,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男运动员除了受到重力、冰面对他的支持力外,还受到女运动员对他的压力,三个力平衡,故B错误.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正确.答案:D3.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物块P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解析: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Q对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P对Q的压力,选项C正确.答案:C4.(2017·江西上饶横峰中学月考)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动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动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风扇向前吹出风时,风扇也受到风给的反作用力,方向向后,同时风给风帆一个向前的力;也就是说小车受到风帆给的一个向前的力,还有风扇给的一个向后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风帆和风扇都是小车的一部分,所以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小车不能运动,所以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来说明,故选B。
2021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练习教科版必修1
2021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练习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产生并坚持运动的缘故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故C.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无实际意义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运动是物体自身的全然属性,运动不需要力来产生和坚持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坚持物体速度的缘故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依照理想实验推论出,假如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那个速度连续运动下去3.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进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个运动的物体,假如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步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刻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坚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4.2007年9月在北京举办中央电视塔低空跳伞国际公布赛,为全国观众送上了一场杰出绝伦的视觉盛宴.下述几种跳伞情形,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运动员沿竖直线匀速下落B.运动员沿曲线下落C.运动员沿倾斜的直线加速下落D.运动员沿倾斜的直线匀速下落5.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觉仍落回车内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时,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连续向前运动,因此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刻专门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6.在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其正下方为a点, b、c两点分别在a点的左右两侧,如图所示,烧断细绳,球将落在()A.a点B.b点C.c点D.不能确定7.两个同材料做成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实心球A和空心球B,从同一高度在空气中落下时受空气阻力相同,则()A.A球先落地 B.B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不能确定8.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步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步减小9.下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C.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D.停在斜坡上的汽车10.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前进,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淌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则车里乘客看到卫生香所冒的烟的运动情形应是()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无法确定二、解答题:1.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内盛大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板,板上放一只鸡蛋,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飞出,鸡蛋___________,这是鸡蛋有___________的缘故。
高三物理 一轮复习 第3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三定律课件
效果 抵消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2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 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 被撞 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
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条件下 所遵循的规律. ③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惯性,不受外力时表现为保持原 有运动状态;受力时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3、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 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 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4、如图所示,在瓶内装满水,将乒乓球用细线拴住并按入 水中,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瓶盖上.盖上瓶盖并将瓶子翻转,乒 乓球将浮在水中.用手托着瓶子水平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乒 乓球在瓶中的位置会如何变化?解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牛
三 顿第
章一
第、
一三
节
定 律
第
牛顿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笛卡尔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 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 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伽俐略 物体的运动不要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大比速度小难以停下来,所以物 体运动速度大时具有较大的惯性 B.同一物体初速度相同,受的阻力越小,停下来就越 困难,所以物体受力越小,则惯性越大 C.物体受到恒定的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 改变,受到变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D.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精品」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达标诊断高效训练
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建议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只有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无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均无关解析:选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均无关,故只有D正确.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选C.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故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解析: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选项A错误;力F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选项B错误;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的惯性比静止在货运场的集装箱货车的惯性大B.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C.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的惯性逐渐变为零D.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同时加速度逐渐减小是有可能的解析:选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其唯一量度,A、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规律,B错误;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正确.5.如图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向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他应将球向什么方向抛出( )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解析:选C.由于球在甲手中时与甲的速度相同,球抛出后由于惯性其水平速度仍与甲、乙奔跑的速度相同,因此甲只要向垂直奔跑方向扔出球,就能被乙接住,C项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解析:选A.由于斜面体和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将斜面体和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由受力情况可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F sin θ,故A对,B错;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mg sin θ,故C错;将斜面体作为施力物体,则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即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由力的合成可知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重力和F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在竖直方向上,D错.7.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1 N和7 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秤的读数为14 N,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B.弹簧秤的读数为18 N,A对地面的压力为0C.弹簧秤的读数为7 N,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D.弹簧秤的读数为0,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解析:选C.物体B保持静止,说明B物体合外力为零,即绳上拉力为7 N.此刻弹簧秤静止,因此弹簧秤的读数为7 N.说明弹簧秤对A拉力为7 N,地面对A物体应有4 N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所以C正确.8.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解析:选A.因为小车突然向右运动,铁球和乒乓球都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即速度变化慢,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速度变化快,而且水和车一起加速运动,所以小车加速运动时铁球相对小车向左运动.同理,由于乒乓球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质量小,惯性小,乒乓球相对小车向右运动.二、多项选择题9.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选BC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A错误;牛顿根据选项B中伽利略的观点和选项C中笛卡儿的观点,得出了选项D的观点,选项B、C、D正确.10.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的性质,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11.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解析:选BD.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B、D正确.12.(2018·浙江嘉兴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此过程中( )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D.人被向上“托起”时处于超重状态解析:选AD.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A正确;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涉及人、地球、气流三个物体,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由于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不为零,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C错误;人被向上“托起”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D正确.13.(2018·四川宜宾检测)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B.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可以增大小车整体的惯性解析:选CD.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和小车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塞子喷出瞬间,试管内的气体对小车整体有斜向左下的作用力,所以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故C正确;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小车整体的惯性增大,故D正确.1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解析:选BD.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错误,B 正确;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不存在的,故C错误;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15.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解析:选AD.对A、B、C整体而言,地面对B、C的摩擦力方向皆向左.隔离B,由B匀速运动的受力条件可知,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同理可判断C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课堂探究
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
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高考模拟
高考题组
1
2
3 模拟题组
4
5
6
5.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处于静止状
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探究
【例 2】我们都难以忘记刘翔那优美的
跨栏姿势.在他跨越栏架的过程中
(B)
A.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对脚的 支持力大于脚对地面的压力
B.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受到向
后的摩擦力
FN
C.支撑脚离地后,他还受到向前冲
的力,以至于能很快地通过栏架
Ff
D.运动到最高处时,速度达到最大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题组扣点
题组答案 1.ACD 2.A 3.AC 4.B
考点梳理答案
一、1.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改变 2.(1)维持 改变 加速度 惯性 惯性定律 3.(1)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2)质量 质量大 质量小 (3)固有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时强化练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限时:40分钟)A级跨越本科线1.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把手中皮球由静止释放后,球将加速下落,说明力改变了皮球的惯性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答案】 A3.关于惯性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时间,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滑动,速度较大时停下来的时间较长,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C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受力情况无关,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故A、B、D均错误;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外力作用一定的时间,C正确.4.(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AD 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5.(2017·南京检测)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B.不管桶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绳子对桶的拉力都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C.不管桶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绳子对桶的拉力都大于桶的重力D.只要桶能上升,人对绳子的拉力就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B 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桶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大小都相等,A项错、B项对;当桶匀速上升时,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的重力才是一对平衡力,若桶加速上升,绳子对桶的拉力才大于桶的重力,C项错;因为不计绳子的重力,人对绳子的拉力总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D项错.6.(多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导学号:】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BD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完全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B正确,A错误;系好安全带是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对人的伤害,D正确,C错误.7.(2017·福建六校联考)图318是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照片.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图318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A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卫星吸引地球,地球吸引卫星,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8.如图319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 ( )【导学号:】图319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B 吊扇不转动时,吊扇对悬点的拉力大小等于吊扇的重力,吊扇旋转时对空气有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也对吊扇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吊扇对悬点的拉力减小,B正确.9.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C 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可以提高车速,但功率的大小与惯性无关,只要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故A错;惯性与运动距离无关,故B错;摘下或加挂车厢,会使列车的质量增大或减小,惯性发生变化,故C对;摩托车转弯时,身体稍微向里倾斜是改变其受力情况,惯性与力无关,故D错.10.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A 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汽车的惯性没有钢材的惯性大,在紧急制动时,由于钢材的惯性,钢材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压扁驾驶室,A 正确,D 错误;汽车及其上钢材惯性的大小由其质量大小决定;惯性的大小不会因汽车制动而减小,也不会由阻力来克服,故B 、C 均错误.B 级 名校必刷题11.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对于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导学号:】A .惯性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重力不变 B .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C .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D .惯性和重力都不变C 因为同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 月=mg月=m ·16g 地=16G 地,选项C 正确. 12.如图3110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110A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A 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C 、D 错误.13.如图3111所示,用细线将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 、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图3111A.8 N和0 N B.5 N和7 NC.5 N和3 N D.7 N和7 NC 对A由平衡条件得T-G A-kx=0,解得T=G A+kx=3 N+100×0.02 N=5 N,对B 由平衡条件得kx+N-G B=0,解得N=G B-kx=5 N-100×0.02 N=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 N,故选项C正确.14.两个木块A、B由同种材料制成,m A>m B,并随木板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如图3112所示,设木板足够长,当木板突然停止运动后,则( ) 【导学号:】图3112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大,故A、B间距离将增大B.若木板粗糙,由于A受阻力大,故B可能与A相碰C.无论木板是否光滑,A、B间距离将保持不变D.无论木板是否光滑,A、B两物体一定能相碰C 若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停止运动时,两木块以相同的速度继续向前匀速运动,能保持其间距离不变;若木板上表面粗糙,木板停止运动时,两木块以相同的初速度向前做匀减速运动,由v20=2ax,a=μg可知,A、B两木板在匀减速的过程中,间距也将保持不变,故只有C正确.15.A是用绳拴在车厢底部的氢气球,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部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刹车使车厢做匀减速运动,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情况的是( )D 开始时金属球、车厢内空气及氢气球有向右的相同速度,突然刹车使车厢做减速运动时,由于金属球比车厢内同体积的空气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相对车厢向右运动,因此B向右偏,B、C两项均错;氢气球比同体积的空气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相对车厢向左运动,因此A向左偏,A项错,D项对.。
高三物理复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答案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3.1当堂反馈:1、B 2、D能力训练: 1.C 2、D . 3、ABD 4.C . 5.B . 6.C 7.C .8.以a =g/2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9.6m/s 2 10.M 2a/(F+Ma )3.2当堂反馈:1、0.5m 2、D能力训练: 1.D 2.ABC 3.CD 4.D . 5.BD 6.D 7.B 8.A9.①右滑,2.5m ,② a o ≤2.5m/s 210.(1)0.5 (2)gs 38 ........3.3当堂反馈:1.113.2N 106.6N 2.D能力训练:1.BC 2.D 3.ABC 4.CD 5.B 6.A 7.A8.沿斜面向下,g /sin α 9.(m+M )g ctg α. 10.(M+m )g sin α/m .3.4当堂反馈:1.(向右、al/g ) 2.gmg T hT )(2- 能力训练:1.C 2.A 3.A 4.AC 5、D 6.D 7.D 8.C 9.A10.当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示数为6N ,下底板的压力传感器示数为10.0N对物体有:mg +F 上-F 弹=ma ,F 弹=F 下代入数据得:m =0.50kg(1)弹簧弹力不变 mg+F/Q-F=ma ,得a 1=0。
箱静止或作匀速运动;(2)上项板压力为零,取向上为正,则F-mg=ma 2;代入数据得:a 2=10m/s 2,要使上项板示数为零,则箱向上的加速度于或等于10m/s 2均可。
11.司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 1=vt 。
刹车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f/m =4m/s 2,刹车过程中汽车运动的位移为s 2=v 2/2a总位移为s =s 1+s 2=160m12.(1)飞机在竖直方向作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h =(1/2)at 2,解得a=34m/s 2(2)对乘客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T -mg=ma ,F T =24m (N ),即:F T :mg=2.4倍(3)若不系安全带,则乘客相对于机舱以24m/s 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最有可能受伤的是人的头部。
最新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一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学课件
知识清单梳理
四、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 F=-F’ 3、特点: ①必定为同种性质的力; ②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④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
知识清单梳理
四、牛顿第三定律:
【情景再现】如图所示,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粘挂一些 小磁铁(如图中“笑脸”),“笑脸”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 挂图等辅助教学。下列关于“笑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知识清单梳理
三、单位制:
1、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基本单位:
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学中有七个物理量的单 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时间(s),质量(kg),长度 (m),电流(A),热力学温度(K),发光强度(cd), 物质的量(mol)
3、导出单位:
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 的物理量的单位.
则可避免这种困扰。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
频率∆ν=9 192 631 770 Hz定义s;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299 792 458
m·s–1定义m。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如,s对应∆ν,m对应c)。新SI自2019
2.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适用于低速、宏 观物体。
3.牛顿第三定律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用来转换研究对 象,在计算题中必须要写出等式,不要丢分。
考点题型探究
考点一、牛顿三大定律的理解:
【对点原创】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
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将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
高考物理 第三章 第一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训练营课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专家解读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如:惯性、相互作用力、 质量等. 2.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的理 解和应用.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能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和科 学中的力学问题.如牛顿第二定律还经常与电学进 行综合,特别是与电场、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律中“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 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牛顿第三定律只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成 立,因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不 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 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 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 的高度.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 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 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 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叠 两力作用效果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
不 同
加 不可叠加,不 抵消,可叠加,可求 性 可求合力 合力且合力为零
点 力的 一定是同性质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
性质 的力
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相 同 点
大小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方向 条直线上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 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 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 车对汽车的拉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_牛顿运动定律_第1讲含解析
必修一第三章第1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9题为单选,10~13题为多选)1.(2016·湖南衡阳一中期中)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导学号51342264 (C)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解析]测量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的情况就是90°时,这时铜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C。
2.(2016·陕西西安第一中学期中)2016年9月2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一辆满载“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
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导学号51342265(A)A.由于车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钢材具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会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所以A项正确。
3.(2017·宁德月考)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跟踪检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对应学生用书第34页)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没有关系,同时也不要把惯性当做一种力.【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物体匀速运动时,存在惯性;物体变速运动时,不存在惯性C.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速度大小及变化都无关.D选项正确.【答案】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ma.3.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瞬时对应的.4.适用范围:宏观物体、低速运动.5.单位(1)在力学中,选出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分别为米、千克、秒.(2)加速度和力的单位为导出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符号为m/s2和N【针对训练】2.(2012·海南高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F 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关,所以A 错;即使合力很小,也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所以B 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所以C 错;力和加速度为矢量,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易知D 正确.【答案】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表达式:F =-F ′.3.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 (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例:如果是弹力都是弹力③产生、存在、消失、变化,具有同时性(2)三不同⎩⎪⎨⎪⎧①方向不同②作用的对象不同③作用的效果不同【针对训练】3.(2011·上海高考)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A .小于受到的弹力B .大于受到的弹力C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 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 D(对应学生用书第35页)牛顿第一定律明确惯性概念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_(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改编)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最终将会停下来【解析】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错误.【答案】 A【即学即用】1.图3-1-1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其中M>m,将它们放在水平且光滑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足够长,如图3-1-1所示,A和B随车一起以速度v向右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 )A.A和B两物体都静止B.A物体运动得快,B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C.B物体运动得快,A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的距离加大D.A、B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v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车板光滑,无摩擦,车突然停止运动,A、B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2)弹簧(或橡皮绳):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在求解瞬时性问题时应注意:(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不会发生突变.图3-1-2如图3-1-2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2、4质量为M ,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a 3、a 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A .a 1=a 2=a 3=a 4=0B .a 1=a 2=a 3=a 4=gC .a 1=a 2=g ,a 3=0,a 4=m +MMgD .a 1=g ,a 2=m +M M g ,a 3=0,a 4=m +MMg 【审题视点】 (1)物块1、2间刚性轻质杆连接.(2)物块3、4间轻质弹簧连接. (3)光滑木板,突然抽出.【解析】 在抽出木板的瞬时,物块1、2与刚性轻杆接触处的形变立即消失,受到的合力均等于各自重力,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1=a 2=g ;而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 ,因此物块3满足mg =F ,a 3=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满足a 4=F +Mg M =M +mMg ,所以C 对.【答案】 C 【即学即用】2.(2013届保定一中质检)如图3-1-3所示,质量为m 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 1,Ⅱ中拉力大小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 应是( )图3-1-3A .若剪断Ⅰ,则a =g ,方向水平向右B .若剪断Ⅱ,则a =T 2m ,方向水平向左C .若剪断Ⅰ,则a =T 1m,方向沿Ⅰ的延长线D .若剪断Ⅱ,则a =g ,竖直向上【解析】 因为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的弹力瞬间不会发生突然变化,而绳子的弹力会发生突然变化,所以若剪断Ⅱ时弹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仍然是T 2,加速度是a =T 2m.若剪断Ⅰ时加速度是a =g ,竖直向下.1.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等关系”.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总大于货物的重力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解析】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货物匀速、加速还是减速,大小都相等,A错B对;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货物加速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答案】 B【即学即用】3.(2013届乌鲁木齐模拟)如图3-1-4所示,将甲、乙两物体分别固定在一根弹簧的两端,并放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弹簧的质量不能忽略.若甲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4A.只要F1<F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B.只要m1<m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C.只有当F1<F2且m1<m2时,甲对弹簧的拉力才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D.不论F1、F2及m1、m2的大小关系如何,甲对弹簧的拉力都等于乙对弹簧的拉力【解析】由于弹簧质量不能忽略,在弹簧加速运动的情况下,其两端的受力不相同,D错.以甲、乙、弹簧三者整体为研究对象,当F1<F2,整体向右加速,再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则有F乙-F甲=ma,显然F乙>F甲(其中,F乙是乙对弹簧的拉力,F甲是甲对弹簧的拉力,m是弹簧的质量,a是弹簧向右的加速度).所以A对,上式与m1、m2大小无关,所以B、C 错.【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第36页)1.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外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解题,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系时,确定x轴的正方向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通常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在x轴和y轴上,分别求得x轴和y轴上的合力F x和F y.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各个方向上的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得F x=ma,F y=0.(2)分解加速度而不分解力分解加速度a为a x和a 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x=ma x,F y=ma y,再求解.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以某个力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时,其他的力都落在或大多数力落在两个坐标轴上而不需再分解的情况下应用.图3-1-5如图3-1-5所示,在箱内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固定一质量为m的木块.求:箱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和箱以加速度a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线始终张紧),线对木块的拉力F1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2各多大?【潜点探究】(1)斜面光滑,绳张紧,可确定木块受三力作用:重力、绳力、斜面支持力.(2)木块随箱以a向上加速运动时,说明合力在竖直方向,绳力与斜面支持力合力必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用合成法解更好.(3)木块随箱水平向左加速时,合力在水平方向,此时应考虑分解加速度,尽可能与分力方向同直线,以便建立方程求解.【规范解答】箱匀加速上升,木块所受合力竖直向上,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注意在受力图的旁边标出加速度的方向).用F表示F1、F2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再由力的分解得F1=F sin θ和F2=F cos θ解得F1=m(g+a)sin θ,F2=m(g+a)cos θ.箱向左匀加速,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选择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沿x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1=ma cos θ解得F1=m(g sin θ-a cos θ)沿y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 cos θ=ma sin θ解得F2=m(g cos θ+a sin θ).【答案】向上加速时F1=m(g+a)sin θF2=m(g+a)cos θ向左加速时F1=m(g sin θ-a cos θ) F2=m(g cos θ+a sin θ)【即学即用】4.(2012·上海高考)如图3-1-6,将质量m=0.1 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 53°=0.8,cos 53°=0.6,g=10 m/s2)图3-1-6【解析】甲令F sin 53°-mg=0,F=1.25 N.当F<1.25 N时,环与杆的上部接触,受力如图甲.由牛顿定律得F cos θ-μF N=ma,F N+F sin θ=mg,解得F=1 N乙当F>1.25 N时,环与杆的下部接触,受力如图乙.由牛顿定律得F cos θ-μF N=maF sin θ=mg+F N解得F=9 N.【答案】 1 N或9 N(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考查牛顿第二第三定律1.(2011·浙江高考)如图3-1-7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7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 A 项中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错;B 项中两力是一对平衡力,B错;因m 甲>m 乙,由a =F m 知a 甲<a 乙,因x =12at 2得x 乙>x 甲,C 项正确;由x =12at 2知x 与收绳的速度无关,D 项错.【答案】 C●牛顿第二定律与瞬时加速度2.(2011·北京高考)“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3-1-8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图3-1-8A .gB .2gC .3gD .4g 【解析】 “蹦极”运动的最终结果是运动员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由图可知,绳子拉力最终趋于恒定时等于重力且等于35F 0,即mg =35F 0得F 0=53mg .当绳子拉力最大时,运动员处于最低点且合力最大,故加速度也最大,此时F 最大=95F 0=3mg ,方向竖直向上,由ma =F 最大-mg 得最大加速度为2g ,故B 项正确. 【答案】 B●结合牛顿定律进行受力分析3.(2012·上海高考)如图3-1-9,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 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受力的示意图为( )图3-1-9【解析】 以A 、B 为整体,A 、B 整体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 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加速度a ∥和a ⊥,如图所示,以B 为研究对象,B 滑块必须受到水平向左的力来产生加速度a ∥.因此B 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A 对B 的支持力、A 对B 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故只有选项A 正确.【答案】 A●结合牛顿定律判断运动状态 4.图3-1-10(2012·安徽高考)如图3-1-10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解析】 设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块的加速度a =mg sin θ-μmg cos θm>0,即μ<tan θ.对物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 后,物块的加速度a ′=mg +F sin θ-μmg +F cos θm=a +F sin θ-μF cos θm,且F sin θ-μF cos θ>0,故a ′>a ,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答案】 C●牛顿第二定律与正交分解法的综合5.图3-1-11如图3-1-11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a<g tan θ)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OA、OB两根细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B是水平的,求OA、OB两绳的拉力F T1、F T2各是多少?【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如图所示(这样建立只需分解一个力)注意到a y=0,则有F T1sin θ-F T2=maF T1cos θ-mg=0解得F T1=mgcos θ,F T2=mg tan θ-ma.【答案】mgcos θmg tan θ-ma课后作业(七) (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3届六安模拟)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科学家是( )A.笛卡尔B.伽利略C.牛顿 D.惠更斯【解析】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如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恰恰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略).本题答案为B.【答案】 B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选项C正确.【答案】 C3.图3-1-12(2013届太原一中模拟)在水平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3-1-12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一定是突然向左加速运动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解析】如果小车正在向左匀速运动,突然加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B错误;如果小车正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D正确.【答案】 D4.(2012·海南高考改编)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能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都可以使物体加速,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反向时,都可以使物体减速.【答案】 C5.图3-1-13(2013届蚌埠模拟)如图3-1-13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并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析】根据题意知,物块B的加速度a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选取B为研究对象,其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f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f=m B a,f的方向与加速度相同,也是水平向左,大小不变.选项A正确.【答案】 A6.图3-1-14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3-1-14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g取10 m/s2)( )A.0 B.10 m/s2C.8 m/s2 D.2 m/s2【解析】绳断前由共点力的平衡知,弹簧弹力大小F=mg,绳断瞬间对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解得a=8 m/s2.【答案】 C7.图3-1-15(2012·江苏高考)如图3-1-15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2f m+MMB.2f m+MmC.2fm +MM -(m +M )g D.2f m +M m+(m +M )g【解析】 对整个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M +m )a ①对M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2f -Mg =Ma ②由①②联立可得:F =2f m +MM,故A 正确.【答案】 A8.(2013届池州模拟)如图3-1-16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1-16A .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 .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解析】 刚开始,木炭包与传送带的速度不同,它们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木炭包必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设木炭包的质量为m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μmg ,木炭包在f 的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μg ,直到木炭包的速度增加到与传送带相同,然后随传送带一起运动,设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的速度为v ,则加速运动的时间t =v /a =v /μg ,径迹的长度l =vt -12at 2,联立各式可得l =v 22μg,可见,径迹的长度与木炭包的质量无关,只与v和μ有关,v 越大,μ越小时,径迹的长度越长,选项B 、C 错误,D 正确;木炭包匀速运动前,与其接触并被染黑的传送带上各点的速度较大,相继运动到木炭包的右面,所以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选项A 错误.本题答案为D.【答案】 D 9.图3-1-17(2013届开封模拟)如图3-1-1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解析】小木块被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加速度为a1.当小木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因μ<tan θ,所以小木块开始以a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小木块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所以a1>a2,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选项D对.【答案】 D10.(2012·吉林市一中模拟)如图3-1-18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个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质量相等的小铁球.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18A .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B .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C .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也不沿着轻杆方向D .小车匀速运动时θ=α【解析】 设细线对小铁球的弹力为F 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线sin α=ma ,F 线cosα=mg ,可得:tan α=ag,设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大小为F 杆,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杆·cos β=mg ,F 杆·sin β=ma ,可得:tan β=ag=tan α,可见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A 正确,B 、C 错误;当小车匀速运动时,α=0,故D错误.【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3-1-19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 向上减速运动,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所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图3-1-19【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摩擦力F f 为待求,且必沿水平方。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夯基提能作业本
第1讲牛顿第一、第三定律A组基础过关创建的把实验、假定和逻辑推理相联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使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以下图的装置做以下实验:小球从左边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开释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边斜面上涨。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拙程度渐渐降低的资料时,小球沿右边斜面上涨到的最高地点挨次为1、2、3。
依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照,能够获得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假如斜面绝对圆滑,小球将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B.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向来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假如小球遇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遇到的力一准时,质量越大,它的加快度越小答案A依据题意,铺垫资料粗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涨的最高地点高升,当斜面绝对圆滑时,小球将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可以直接得出,应选A。
2.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有名的牛顿第三定律,论述了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关系,进而与牛顿第必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形成了完好的牛顿力学系统。
以下对于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而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相互均衡行进,人对车的作使劲大于车对人的作使劲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无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直大小相等答案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A项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不一样的两个物体上,而均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B项错;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等大反向,故人对车的作使劲等于车对人的作使劲,C项错;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使劲,大小相等,D项对。
3.(2018山东烟台检测)以下图,有两个衣着滑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此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当A推B时()相互作使劲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使劲小于A对B的作使劲使劲和B对A的作使劲是一对均衡力答案A 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使劲,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同时产生,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讲 牛顿第一、三定律
第一讲牛顿第一、三定律➢知识梳理一、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事实:让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等高的地方。
斜面倾角越小,小球运动到同一高度所经历的路程越远。
(2)推论:当右侧斜面倾角逐渐减小到0,变为水平面时,小球将为了达到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一直运动下去。
2.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实验意义伽利略的理想实验采用了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
三、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12改变。
(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三、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表达式:F=-F′.4.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比较➢知识训练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例1、(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答案】BCD【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故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B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正确;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故D正确.例2、(2022·广州阶段训练)在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讲牛顿运动定律课时跟踪练A组基础巩固1.(2018·揭阳模拟)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答案:B2.(2018·漯河模拟)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牛顿第一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错误;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相互吸引且并未接触的两块磁铁,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D正确.答案:D3.(2018·南宁模拟)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答案:C4.(2018·黄山质检)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C.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正确.答案:C5.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 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 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450 N B.400 NC.350 N D.300 N解析:汽车的速度v0=90 km/h=25 m/s,设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a=v0t=5 m/s2,对乘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70×5 N=350 N,所以C正确.答案:C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 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g =10 m/s2)( )A.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解析:物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μF N=μG=3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F fm=2+31m/s2=5 m/s2,方向向右,物体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t=v0a=105s=2 s,B正确,A错误;减速到零后,F<F f,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再运动,C正确,D错误.答案:BC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电梯内,已知电梯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中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2F 3,2F 3m+g B.F 3,2F 3m +g C.2F 3,F 3m +g D.F 3,F3m +g 解析:在细线剪断前,对A 、B 及弹簧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3ma ,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弹-2mg =2ma ,由此可得F 弹=2F 3;细线被剪断后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此时对A 球来说,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弹力,则有F 弹+mg =ma A ,解得a A =2F 3m+g ,故A 正确.答案:A8.一质量为m =2 kg 的滑块能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以a =2.5 m/s 2匀加速下滑.如右图所示.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于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在t =2 s 内能沿斜面运动位移x =4 m(g 取10 m/s 2).求:(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恒力F 的大小.解析:(1)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图甲mg sin 30°-μmg cos 30°=ma,解得μ=36.(2)使滑块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加速度向上和向下两种可能.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F cos 30°-mg sin 30°-μ(F sin 30°+mg cos 30°)=ma1,根据题意可得a1=2 m/s2,代入数据得F=7635N.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时(如图丙):mg sin 30°-F cos 30°-μ(F sin 30°+mg cos 30°)=ma1,代入数据得F=437N.图乙图丙答案:(1)36(2)7635N或437NB组能力提升9.(2017·福建三明大田一中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A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将先过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C正确;收绳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D错误.答案:C10.(多选)(2018·兰州模拟)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受到方向恒定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拉力F从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图乙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至某一值并保持不变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物体的质量为6 kgD.4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解析:由题图乙知,0~2 s内物体静止不动,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知摩擦力逐渐增大,t=2 s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之后物体开始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保持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至某一值并保持不变,故A正确;在2~4 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由题图知,当F=6 N时,a=1 m/s2,当F=12 N 时,a=3 m/s2,代入关系式解得μ=0.1,m=3 kg,故B正确,C 错误;根据a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可知,4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32×2 m/s=4 m/s,由于初速度为0,所以4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故D正确.答案:ABD11.(多选)质量m=2 kg、初速度v0=8 m/s 的物体沿着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要受一个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g取10 m/s2)( )A.0~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1~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0~1 s内,物体的位移为7 mD.0~2 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1 m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1 s内力F为6 N,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解得加速度大小a=4 m/s2,在1~2 s内力F为6 N,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1,解得加速度大小a1=2 m/s2,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运动关系可知0~1 s内位移为6 m,选项C错误;同理可计算0~2 s内的位移为11 m,选项D正确.答案:BD12.(2018·秦皇岛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8 m,B点距C点的距离L=2.0 m(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取10 m/s2),求:(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 s时速度的大小.解析:(1)滑块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故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为v m,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0°=ma1,v2m=2a1hsin 30°,解得v m=4 m/s.(2)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v2m=2a2L,解得μ=0.4.(3)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有v m=a1t1,解得t1=v ma1=0.8 s,由于t>t1,故滑块已经经过B点,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t1=0.2 s,设t=1.0 s时速度大小为v,有v=v m-a2(t-t1),解得v=3.2 m/s.答案:(1)4 m/s (2)0.4 (3)3.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