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非智力因素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5期2003年 10 月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收稿日期:2003-00-00
作者简介:鞠洪尧,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创新与非智力因素教育鞠洪尧文章编号: 1008-0627(2003)04-0000-00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学生会知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人才,是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须臾不可忘记的基本任务及历史使命。
创新,本来是人的本质属性。从小孩子刚一有思维活动就有求异的表现,小学生往往不满足于不问问“为什么”,是一种先天倾向性。就是简单劳动也包含某种意义的创新因素。但是,由于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悄悄地被一种机制变成了应试八股教育,漠视了创新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挥,教育还怎么能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呢。教育所以漠视了自己的“创新人才的摇篮”的基本任务,原因是“应试机制”这一非教育因素。
创新的含义,各家各有很多的描述。不论创新这一个概念怎样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培养创新人才,总要包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进行创新竞争,以获得创新成果。毫无疑问,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没有饱含智慧的头脑,是不能创新的。但是,一个遇事畏首畏尾的人,一个沾沾自喜浅尝辄止的人,一个对事业毫无责任感而见硬就回的人,即或满腹经纶、聪颖过人也是难有创新的。因此,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决不仅仅是创新技术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存在着非智力因素机制。所以,创新教育,应体现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不可忽视,又容易忽视的是创新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本文将分析创新可能涉及的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并试图讨论他们对创新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1、创新因素及非智力因素
有一个真实故事:有两位美国人来华旅游,请中国书法家题字,声称要写“孔夫子说,可口可乐好喝极了。”面对尴尬的场面,书法家没有拒绝,沉思一下,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写下这样一张墨宝:“一位美国朋友持见,孔子说,可口可乐好喝极了。”笔惊四座,中国人笑了,美国人服了(引自:创新要义与教育的创新,载《教育理论研究》)。这个故事说明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这里书法家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写“孔夫子说”,又不能不写“孔夫子说”。按常规是无法完成这个题字的。当然,他没有书法的高超水平,没有即席敏捷地思索能力等这些智力,是无法完成这个题字的;但是,如果他没有超越常规的一种意识、一种胆识、一种精神,如果他没有决心超越常规的积极心态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也是无法完成这个题字的。一个创新人才,他的素质大体应包含如下创新因素:
1.1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首要的创新因素,也是创新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创新精神的人,要取得创新成果是不可思议的。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胆识、和创新心理(定势)。
创新意识,是深藏在心底里的潜在意识,是遇事产生第一反应的观念意识。是一种精神,例如经常所说一个人“不保守”、“开拓创新,不因循守旧”的意识倾向。
创新胆识,是创新的必备条件。世界上,常常有这种事,不是不能为而是不为,不是其知识、能力不能为,而是其没有胆识而不为。不论发现新规律,创造新器物,提出新结论,都需要有创新胆识。就是发现新事实,也要有胆识,才能敢于承认自己的事实,敢于公布新事实。海王星的发现就说明没有胆识就没不会新发现。海王星是距离太阳远近顺序的第八颗行星,是通过它对天王星轨道的摄动作用而于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的。轨道计算者为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而发现者是德国天文学家j.g.伽勒。他是按计算位置观测到该行星,并予以宣布的第一个人。其实,早在伽乐发现的20年前,就有人观测到了这颗星,但是没有把它
认为是太阳行星。存在对天王星的三体摄动,也早就计算出来,但是只等到有胆识的伽乐才敢于承认一颗新星的存在,并以观测证实了它。
创新心理(定势),在创新意识、创新胆识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心理定势,即创新心理。这是一种心理倾向,是重探索求新而不安于俗套,重观察求实而不安于人云亦云,重思考求异而不安于定论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
古称,成就伟业者,必有“德、学、才、识”。德是世界观、品德与精神,学是学问与知识积累,才是才气与能力,识是胆识。德与识都是精神,都是非智力因素。显然,创新精神,也是创新的首要的非智力因素。
1.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求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要素。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发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靠有意识地教育与锻炼。
求知能力,包括吸收知识能力,借鉴能力,受启发能力。学生的吸收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图书、查找资料的能力,观察现象、想象联系的能力等,这是把客观事实或书本知识吸收为自己的智力的能力。借鉴能力、受启发能力,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动力,或以他人知识成果为借鉴,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或以他人思维成果为启发,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自己的思想创新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包括求新求奇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跳跃思维等非常规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人类的逻辑思维,是客观世界事物规律的反应。因而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仅此还不够,还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尤其是培养以观察、想象、发散、求异、逆向、联想等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些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创新实践的能力,即动手拿到成果的能力。方案虽好,思路虽新,没有动手拿出成果的勇气,没有说到办到的能力,没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创新还是一句空话。
创新能力本身是智力因素,而求知的动力、思维的积极性,实践的毅力都来源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形成与运用也离不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非智力的情感因素。困扰创新能力发挥的消极情感常有:
(1)惧怕创新,虽有一些个别能力,但无创新精神,遇到新事物首先顾虑重重,遇事的第一反应意识是害怕情绪而不是创新意识。对此,一要树立学生的勇敢精神,二要使学生有创新的使命感。
(2)失去信心,遇到一点挫折就失去信心。要树立学生的强烈的信念,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检查自己原定目标是否过多、过难及如何调整的方法。
(3)失败挫折感。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挫折迂回本来是正常的。教育学生真正认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道理,培养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品质。
(4)失望不振,遇到失败之后,创新之火全部熄灭。要教育学生不断点燃奋发之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出问题,激活新的希望曙光。
(5)心情郁闷,在持续创新尚未看到胜利曙光的枯燥过程中,容易产生郁闷心理。这需要学生平时受到崇高境界的激励,得到千锤百炼的锻炼,才能增强抑制这种枯燥过程中的郁闷情绪的能力。
(6)怨天尤人,挫折之后,只去埋怨客观方面,得出消极结论。这需要平时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养成大度风范。学会换位思考,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在个人力量不可及的条件下,客观无好坏,只有主观对客观适应得好坏。
(7)难耐孤独。创新往往是自处蹊径,情到深处人孤独。有时,越达到深层次的创新,离开常人生活越远。找知音,你的研究对象就是你的知音,它会跟你“说话”,对你做出应答,从中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心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