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吸收制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经皮吸收制剂第一节概述

经皮吸收制剂第一节概述
经皮吸收制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概述
1. 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
(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TDDS, TTS): 是指经皮肤敷贴方 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 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通过附属器
毛囊、皮脂腺
汗腺
细胞内 细胞间
活性表皮
真皮
毛细血管吸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
一、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 皮肤的水合作用:水合程度高,药物渗透性增加 2. 角质层的厚度:与用药部位、年龄、性别等多种因
素有关 3. 皮肤条件:角质层受损、某些皮肤病、皮肤温度等 4. 皮肤的结合与代谢:
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
❖ 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 ❖对于离子型药物及水溶性大分子,由于在角质层
透过速率很慢,附属器官是其主要吸收途径 ❖经皮离子导入过程中,皮肤附属器官是离子型药
物透过皮肤吸收的主要途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
药物从介质中释放
表面皮脂层
通过表皮 角质层
能对某些药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使用清洁方便,便于安装 供应室和接受室内都有很好的搅拌和控温装置. 挥发性的药物与介质在供应室内不会挥发 接受室有适当的容积,能在实验过程中维持漏槽条件,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技术
1. 物理学方法: 2. 化学方法: 3. 生物学途径:

药剂学第十节 经皮吸收制剂

药剂学第十节  经皮吸收制剂
作用的影响
4
3、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影响
能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促进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4、皮肤因素的影响
5
第十节 经皮吸收制剂
1
一、概念
1、经皮给药系统或称经皮吸收制剂(简称TDDS, TTS)
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 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 的一类制剂。 这类制剂在欧美国家称之为贴剂(patch)
在国内多定名为贴片
2
(二)TDDS的发展
1974年美国第一个上市东 莨菪碱贴剂;现已有数十 个品种面世,硝酸甘油T和慢性疾
研究主要集中在
心血管药物 避孕药 激素类 止吐药 抗晕动药
病治疗和预防最简便和行
之有效的给药方式,TDDS是 医药领域热点研究。
处方 增加透皮速率 增加药物透皮量
3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的影响:
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分子量、药
物的熔点和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
2、基质性质的影响:
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基质的pH、基质对皮肤水合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概况
ye ri cd nc owe e r m iy a pu a i n n c a n ie e of l r xt e t m t to i a o—
外科综合治疗的结合 和整体与局部处理的结合 。而对于糖尿 病足溃疡的患者需对其溃疡进行评估、 彻底 清创 、 并合理应用
抗 生 素及 中 医药 内外 治 。对 于 保 守 治疗 无 效 的 患 者 需 适 时 选 择 合 理 的手 术 方 式进 行 修 复 、 截趾 ( 肢 ) 等 。 此外 , 床 研 截 术 临 究 表 明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糖 尿 病 足 的 疗效 优 于 单 纯 西 医 或 中 医 治 疗 [] 1 。因此 , 医 辨 证 论 治 内 服 中 药 改 善 全 身 情 况 . 部 2 中 局
h r w t daee [] Arhi r d 2 0 ,6 (O ; ot i i ts J . c enWe .0 3 1 3 2 ) h b n
25 05— 51 —2 0.
[ ] 常柏 , 9 李巧 芬. 张庚 扬. 糖尿病足 的创 面处理[] 中国 中 J.
西 医 结合 外 科 杂 志 ,0 6 1 ( ) 1 3 1 5 2 0 ,22 :8 — 8 .
n t nl rigGru nteDa ee o tJ . a oi a Wokn o po h ibtsF o [] Di o —
b t s Ms a sRe , 0 0, 6 s p l : 4 ¥ 2 e e t b Re v 2 0 1 ( u p 1 8 一 9 . )
[ ] 刘辉 , 学梅. 尿病 足辨 证 治疗体 会[ ] 四 川 中医, 7 郑 糖 J.
2 0 , 1 1 2 — 2 0 3 2 ( ): 2 3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十四章 经皮吸收制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十四章  经皮吸收制剂
1.吸收过程: 贴剂→贴于皮肤→ (释放)药物分子→药物分子穿透皮肤 (双层)→(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发挥疗效 三、TTS吸收过程 2.皮肤基本构造: 1)表皮(角质层、分化层和基层):主要屏障(0.11 厚,无血管) mm
2)真皮(含毛细血管、神经、淋巴管、皮脂腺、汗腺、
毛囊和毛发等)
3.透皮主要途径: 1)整体皮肤 2)皮肤细胞间隙 3)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
离子导入技术示意图:
Constant current generator
Release is controlled by (1) ionization of drug; (2) rate of migration to opposite electrode
Drug formulation D+ Anode A1ClNa+ A2H+

东莨菪碱是第一个上市的TTS(美国) 硝酸甘油(美国近20家公司)
硝酸异山梨醇酯(美国、日本、南朝鲜)
可乐定(美国、中国等) 雌二醇(美国、中国等) 黄柏、乌头碱等植物药(南朝鲜等) 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 大分子药物(多肽、蛋白和生物药物)正在研究之中
三、TTS吸收过程
第十四章
经皮吸收制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定义及分类 1.基本定义 系指药物经皮肤入血后发挥疗效的一类皮肤用药制剂
(亦称贴剂, TTS 或TDDS )。
2.基本分类:
经皮吸收制剂
储库型
骨架型
有限速膜型
聚合物骨架型 微孔骨架型
膜控释型
胶黏剂骨架型
复合膜型 多储库型 无限速膜型
黏胶分散型
2.粘胶分散型(adhesive-sidispersion type):硝酸异山梨醇酯 主要组分:无渗透性背衬材料→ 单层或多层粘胶→防粘层

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

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

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所谓经皮给药制剂,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剂型。

本文阐明了典型中西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给药机理和特点,对国内外有关中西药经皮给药制剂及其各组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诸多药物剂型,其中以口服与注射剂最为常用。

传统给药方法普遍存在血药浓度波动,以及通过消化道吸收时易受消化液、食物等因素干扰等缺点,又有部分被肝脏破坏(首过效应),以致疗效降低,需频繁用药,剂量较大。

加之有些药物对胃肠粘膜有刺激性,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注射用药需要一定技术与设备,很不方便,且注射引起疼痛,依从性差,经皮给药制剂便应运而生了。

一、西药经皮制剂目前西药经皮制剂已有十多个品种上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皮制剂包括使人戒烟的烟碱贴片、止痛药(如芬太尼) 贴片、镇定药可乐定、治疗运动病的东莨菪碱贴片、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硝酸甘油) 贴片、妇女停经后使用的雌二醇贴片以及治疗男性疾病用的睾酮贴片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除了大量研究这些小分子激素和镇痛类药物经皮制剂外,还对一些生物大分子多肽或蛋白质类药物进行了研究,试图将其制成安全方便的经皮给药贴片,以解决这些生物大分子药物本身所存在的临床应用缺陷。

二、中药经皮制剂中药外治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因此,中药经皮制剂的开发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但由于中药多为复方药,药味较多,成分复杂,选择性及专一性较差,给中药经皮制剂的研究及应用带来困难。

国内有关中药经皮制剂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

但迄今中药经皮制剂仅限于局部应用,其中疗效确切的很少。

通过分析中药外用膏药剂的有效成分建立有效成分数据库,以便对有效单体的经皮吸收性进行研究、开发有效的经皮促进剂和促进方法;同时,将中医的综合诊治理论同经络学、脏象学等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可能是开发中药经皮制剂的有效途径。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因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从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新剂型、促渗透药剂学方法2个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中药透皮吸收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综述0 引言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c System,TT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System,TDDS)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制剂或系统。

经皮给药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被胃肠道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便于使用。

目前,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全球范围内经皮吸收制剂新品种数量以每年11.2%的速度递增,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中国传统医药素有“内病外治”的传统,将药物应用于皮肤(含穴位),以释放、渗透和吸收药物的经皮给药途径是其主要的给药方式之一。

近年来,许多药学工作者对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促透皮机理等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揭示中医经皮给药的科学内涵,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作者综述了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状况。

1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便记载了铅硬膏、药膏剂、熨剂等外用剂型,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收录有涂、扑、擦、吹、熏、熨、含漱、敷、贴、沐浴、导下、坐药、鼻塞等数十种外治法以及近20种外用剂型,据此可见中医药“内病外治”传统之悠久。

目前,国内外所出现的经皮给药制剂,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局部皮肤给药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和中药穴位给药制剂。

1.1 局部皮肤给药制剂局部皮肤给药制剂以皮肤为靶器官治疗皮肤疾病、跌打损伤等病症,此类制剂包括软膏剂、硬膏剂、贴膏剂、搽剂及以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的中药透皮制剂等,其制备大多在中药外用制剂制备工艺基础上,改进提取工艺、添加透皮促进剂、使用合适的基质等方法,从而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加充分地提取出来,增加药物的皮肤透过量,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

而 ,皮肤 角质层 的屏 障限制 了传统经皮 给药制剂 的应用 ,
作 为一 种局部 给药方 式 ,经皮 给药 系统必须 能克 服皮肤
这个 主要屏 障 ,使得 药物 能产生有 效渗 透 ,因此 国 内外 研究者 开展 了大量 关 于促 进药 物经 皮 吸收 的 物理 方法 ,
研究有关促进药 物经 皮转运 的新手段 和新 方法 ,一直 是 国内外研究者关 注 的重点 。文章 对几种 常见物 理方法 的 作用机 理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地综述 。
第1 1卷 第 1 8期 ・总 第 1 7 0期
2 0 1 3年 9月 ・ 下 半 月 刊

经 皮 吸收制剂 的研 究进 展
谭 纹 杨建龙 雷 雪 高 鑫 李庆玲
( 吉林省长春 中医药大学 ,长春 1 3 0 1 1 7 )

要 :文章在介 绍经皮吸收制 剂的技 术优势的基础上 ,介 绍几种 典型的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的物理 方法,包括 离子导入 法、激 光技术
法和超声 波导入技 术法 ,并详细的介绍 了各种物理方 法的作 用特 点以及现有的研 究进展 。
关 键 词 : 经皮 吸 收 ;物 理 方 法 ;研 究进 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1 8 . 1 1 7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8 — 0 1 5 9 — 0 2
另一方面 ,即药物 的直接 作用 。药物 敷贴 于相应 穴位之 后 ,通过渗透作 用 ,透过皮 肤穴 位 ,循经 络运 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 脏腑经气失调 的病所 ,发挥药 物 的功能 效应[ 2 ] 。经皮给 药制剂开发的关键是 克服 皮肤 的屏障作 用 ,使药 物在一 定时间 内的经皮渗透达到治疗量 。 1 经 皮吸收 制剂与传统给药方式不 同 经皮给药制剂具有控制 释放药 物 、延长 有效 作用时 间 、避免肝脏 首过效 应 和对 胃肠 道 的副 作用 、避 免注射

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层:
角质层 活性表皮
表皮
真皮
皮下脂肪组织
皮肤附属物:毛囊、汗腺
药物经皮吸收示意图
药物从介质中释放 表皮皮脂层
通过表皮 通过附属器
角质层
毛囊皮脂腺
细胞间
细胞内
汗腺
活性表皮
真皮 毛细血管吸收
药物穿透皮肤角质层细胞内及细胞间机理示意图
二、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种属:猪皮接近于人;家兔、大鼠、豚鼠 2.性别(角质层的厚度) 3.年龄 4.部位:腹部、背部、大腿、前臂屈肌 5.皮肤水化作用 6.皮肤温度:上升10度,通透性1.3-1.4倍 7.皮肤代谢作用
无针粉末注射器(powder injection)。
mhi-500 needle-free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Hale Waihona Puke 2、化学方法(chemical approach) ①脂质类物质的合成(synthesis of lipophilic analogs); ②角质层去脂质化(delipidization); ③化学吸收促进剂的合用(coadministration of chemical
①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于制备透皮传递系统,特别是对 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
②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低,只有作用剧烈的药物, 即用药剂量很小就能产生药效的药物才能选用;
③要防止控制释放速度的薄膜破裂或损坏,否则会引起 释放速度的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二节 药物经皮吸收
一、皮肤的构造及药物经皮吸收途径
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 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
其他3% 透皮制剂10%

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 药物的经皮吸收受表皮或黏膜的成熟性、完整 性,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促吸剂和赋形剂, 皮肤的水合状态,体表面积等因素影响。 • 小分子量药物(<500)有适宜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油水分配系数对数值1-4),颗粒细小,则 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 调节皮肤表面和给药系统内的pH值,使药物呈 分子型,将增加药物的渗透系数; • 包扎给药可增加皮肤水合状态50%,使紧密的 角质层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多孔而使药物易于 透过。
5 促透方法和技术的进展
• 化学方法 • 物理方法
– – – – – 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 电致孔(electroporation) 超声波导入(sonophoresis) 激光技术 磁导入(Magnetophoresis)
• 热疗技术 • 微针透皮释药新技术 • 穴位给药
6 经皮给药新剂型
• 按基质大致分为贴片(patch)和巴布剂 (cataplasm)两大类, • 贴片常用压敏胶基质, • 而巴布剂则常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载 药基质。
• 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结晶 与结晶度、交联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对药 物的透皮吸收有重要影响
• 传统类型的压敏胶主要有三类:聚异丁烯 (PIB)、硅橡胶、聚丙烯酸酯等。一般根 据药物在压敏胶基质中的溶解度、分散系 数和渗透系数来选择各种压敏胶。
• • • • • B-环糊精包合物 磷脂复合物 脂质体 纳米粒 微乳(microemulsion)
7 展望
3 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类型
• 透皮吸收制剂一般都有背衬膜、含药基质、胶 黏剂和保护膜等数层结构。 • 按其结构可分为贮库型(reservoir)和骨架型 (matrix)两大类,

经皮给药制剂的应用

经皮给药制剂的应用
经皮给药的支气管扩张剂可辅助治疗COPD。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经皮给药制剂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04
经皮给药制剂的市场前景来自市场现状全球市场
经皮给药制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 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VS
国内市场
我国经皮给药制剂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 的态势,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市场 规模和成熟度仍有待提高。
特点包括使用方便、避免胃肠道和肝 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以及降低给药频率等。
历史与发展
经皮给药制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使用膏药治疗各种 疾病。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经皮给药制剂得 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经皮给药制剂的种类
包括贴片、膏药、凝胶、喷雾剂等多种形式。
06
经皮给药制剂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皮肤渗透性与药物释放速率问题
皮肤渗透性
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血液循环 需要经过多层皮肤结构,不同药 物的渗透性存在差异,可能影响
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效果。
药物释放速率
药物在皮肤上的释放速率对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过快或过 慢的释放可能导致疗效不佳或药物 浓度波动过大。
03
研发低成本、高效的制造工艺;同时,加强政府对经
皮给药制剂的采购和补贴,提高患者的可及性。
07
经皮给药制剂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引入
01
02
03
04
总结词
创新驱动、技术引领
纳米材料
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药物载体, 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和生物利用
度,同时降低副作用。

国外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国外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5] Rensing BJ, V os J, Sm it e P C, et al Co ro nary r est enos_ is eliminatio n w it h a siro limus eluting st ent- fir st Eu r opean huma n ex perience w it h 6- mo nt h ang io gr aphic and int rav ascular ultr aso nic fo llow - up[ J] Eur H ear t J , 2001, 22( 2) : 2 125
( 收稿日期: 2005- 05- 09 修回日期: 2005- 06- 13)
1112 China Ph arm acy 2005 Vol. 16 No. 14
中国药房 2005 年第 16 卷第 14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皮给药制剂。研究促渗剂的机制, 包括红外、差热分析、X 射线 衍射等多种方法。目前认为, 化学促渗剂的促渗作用, 主要是通 过干扰角质层脂质双层结构产生的, 即作用在细胞间脂质的极 性部分或非极性部分, 影响改变角质层的正常结构, 增加质脂 的流动性, 从而提高药物的分配系数, 增加渗透量 ; [3] 具有促渗
[11] D rachm an DE, Edelma n ER , Se ifer t P , et al N eointim_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控缓释制剂。电话: 010- 66721604。E -
m ail: bian ben jamin @ sina co m
al thicke ning afte r stent deliver y of paclit ax el: change in composit io n and ar rest o f g r ow th o ver six m onths[ J] J A m Coll Car diol , 2000, 36( 7) : 2 325 [12] H eldm an A W , Cheng L , Jenkins GM , et al P aclita x el stent coat ing inhibits ne oint im al hy pe rplasia at 4 w eeks in a por cine model o f cor onar y r est enosis[ J] Cir culati_ on , 2001, 103( 18) : 2 289 [13] K olodg ie F D , John M , K hura na C, et al Sust aine d r e duct io n of in- stent neo int ima l g ro w th w it h the use of a nov el sy stemic na no part icle paclit ax el[ J] Cir culati_ on , 2002, 106( 10) : 1 195 [14] H ong M K , M int z G S, L ee CW, et al P aclit ax el co ating r educes in- stent intimal hy perlasia in hum an cor onar y ar ter ies: a ser ial v olum etr ic int rav ascular ultr aso und

药剂学19. 经皮吸收制剂

药剂学19. 经皮吸收制剂
组成:背衬材料→微贮库→控释膜→粘胶层(防粘层) 举例: Nitrodisc(硝酸甘油)
22
CPU
二、TDDS的制备 (一)膜材的加工和改性
1、膜材的加工方法
涂膜法 热熔法
挤出法 压延法
2、膜材的改性 溶蚀法 拉伸法 单轴取向 双轴取向
23
CPU
(二)制备工艺
经皮给药系统根据其类型与组成有不同的制备方法, 主要有三种类型:
27
CPU
(三)背衬材料、防粘材料与药库材料
1. 背衬材料
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有较好的阻隔 性能,柔软舒适,并有一定强度 如:多层复合铝箔等
2. 防粘材料 3. 药库材料
用于粘胶层的保护 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 、聚碳酸酯等
压敏胶,骨架膜材、软膏、水凝胶、溶液、纳 米混悬液
一、TTS的基本类型
膜控释型(membrane-moderated type) 粘胶分散型(adhesive-sidispersion type) 骨架扩散型(matrix-diffusion type) 微型贮库型(microreservoir type)
18
CPU
(一)膜控释型(membrane-moderated type TDDS)
Logo
CPU
第十九章 经皮吸收制剂
1
CPU
学习目标
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分类。 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 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 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
2
CPU
一、定义
第一节 概 述
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 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治病或预防 的一类制剂。

睾酮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

睾酮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
注: 与模 型对照组 比较 P O 1 < . 0
从实验结果可见 , 模型组 的前列腺和精囊质量较正常 对
照组明显减少 , 睾酮乳膏能 明显促进去势大 鼠萎缩 的前列腺
和精囊 的生长发育 , 同剂量睾酮乳膏促进前列腺和精囊 生 不
长具有量效关 系。
用睾酮剂量为 2 g g 0m / 体质量 的睾酮乳膏 ( k 大剂量组 )第 5 ;
2 结 果
21 对去势大 鼠附性 器官 的影响 : . 见表 1 。
表 1 睾酮乳膏对各组去势大鼠附性器官的影响( )  ̄ O g m l0k
层 储存药物并缓 慢 向毛细血 管释放 ,可保 持血浓度相 对平 稳 。由于乳 膏是外用 药物 的常用基质 , 我们研制了睾酮经皮 吸收乳膏 , 并对其制剂学 以及药理学进行 了研究。
含量则 明显超过正 常对照组 。 睾酮混悬液注射组在给药后血
清睾酮迅速升高 ,但其后血清睾酮低于睾酮乳膏低剂量组 。 造模后 睾酮乳膏组不仅血清睾酮含量明显提高 , 而且含量持
续 稳定 , 明乳膏 中睾 酮能有效透皮 吸收 , 说 而且吸收 速度均
匀。
3 8 每 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2 /g连续 5d 第 4 7组  ̄组 0mg . k : — 同时分别外敷含不同剂量睾酮的乳膏( 、0 6 2m )每天 1 0 2 、 、 g , 次, 连续 4 ; 8 周 第 组按照 6m /g gk 体质量每周 2次肌 肉注射 睾酮混悬液 , 连续 4周 。从 开始 给药后 4h7 2 、8d 从大 , 、 12 ,
代治疗长期应用时 , 良反应会更 明显 。 不
对 大鼠完整 皮肤 、 破损皮肤按照 5 / 体 质量 涂敷睾酮乳膏 k gg ( 当于 30 相 0 倍人用剂量 ) 进行皮肤 急性毒性试验 , 对小 鼠口

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 除此之外,皮肤表面还有成纤维细胞分泌得糖蛋白及微生物。
• 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
1、表皮
• 表皮基层由一单层有核骰状活性细胞构成,覆盖在基底膜上, 药物 得生物转化多在这些细胞中进行。
• 表皮细胞间脂质骨架结构复杂, 在窄小得细胞间交替分布着亲水 区和亲脂区, 磷脂和糖鞘脂类等极性脂质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层, 而胆固醇等非极性脂质主要分布在角质层。
• 在这条途径中, 药物可以穿过角质层细胞到达活性表 皮 , 也可以通过角质层细胞间到达活性表皮。
• 由于角质层细胞扩散阻力大 , 所以,药物分子主要由 细胞间扩散通过角质层。
• 药物通过皮肤得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 , 即 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 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得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 , 但皮肤 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得面积只有 0、1% 左右 ,因此,不 就是药物经皮吸收得主要途径。
2、电穿孔技术(electroporation)

当施加高压脉冲电场于脂质双分子层或细胞膜上时,可
使之产生暂时性得水性通道,从而增加脂质双分子层膜或细
胞膜得通透性。
电穿孔与离子导入比较
因素
离子导入
电穿孔
电输入
恒电流、低电压、电流 脉冲(100V)、高电
密度(<0、5mAcm-2)
压、脉冲持续时间
疫苗得 Macroflux® Patch 给药和肌注 给药比较
第三节 经皮吸收制剂得组成
• 一、药物和附加剂 • 1、药物 • 慢性药物,心血管、平喘、解热镇痛和激素类。易在胃肠
内降解、首过效应大、生物半衰期短、需长期给药得药物 • 2、溶剂 • 乙醇、丙二醇、矿物油、庚烷。丙酮、三氯甲烷、二氯

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膜材。
3、药库材料 药库材料很多,较常用的有卡波沫、HPMC、PVA
等。 4.控释膜:多孔聚丙烯膜、EVA复合膜、聚乙烯膜
四、生产工艺 复合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


药物
组 成
压敏胶


药物
层 组
压敏胶




















保 护 膜
涂 布 胶
胶 粘 层
层 骨架型 储库型 基质:贴剂(压敏胶)和巴布剂(水溶性高分
子)
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1.膜控释型
组成:无渗透性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防 粘层
背衬层通常以软铝塑材料或不透性塑料薄膜制备而成
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2.粘胶分散型 药库层及控释层均由压敏胶组成 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压敏胶中成为药物贮 库,均匀涂布在不渗透背衬层上
力学活度较大。 6.分子结构:有氢键供体或受体
(三)剂型因素 1.剂型:半固体制剂优于骨架型 2.基质: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基质的pH、基质对皮肤
水合作用的影响等 3.pH值 4.药物浓度与给药面积:60cm2 5.透皮吸收促进剂
三、促进经皮吸收的促进方法
目前,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 1、物理学方法(physical approach): ①除去角质层(striping of stratum corneum); ②角质层的水化作用(hydration of stratum corneum); ③离子渗透法(iontophoresis); ④电致孔法(electroporesis); ⑤超声波法(phonophoresis); ⑥温热热能法(thermal energy); ⑦无针注射系统,包括无针液体注射器(liquid injection)、

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经皮吸收制剂tdds、tts:指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

分四类:1、膜控释型:零级2、粘胶分散型:按浓度梯度制备,可恒定释放3、骨架扩散型:均匀分散或溶解在骨架中,符合higuchi方程4、微贮库型:具膜控和骨架型特点,符合零级或higuchi方程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一、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分子质量大,水溶性药物较难吸收。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1、皮肤的水合作用2、角质层的厚度3、皮肤条件4、皮肤的结合作用三、tdds设计的剂型因素:1、药物剂量:10-15mg2、分子大小及溶解度:>600难透过角质层水、油中溶解度大且接近3、ph与pka4、tdds中药物的浓度:是依赖于浓度的被动扩散四、渗透促进剂在tdds中的应用:1、表面活性剂:月桂醇硫酸钠sls2、二甲基亚砜及类似物:二甲基亚砜dmso、癸基甲基亚砜DCms3、氮酮类化合物:月桂氮酮azone,4、国内批准应用5、醇类化合物: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单独不佳6、合用7、其他:挥发油如按叶油、薄荷油,8、氨基酸,9、尿素五、经皮吸收制剂研究用仪器:1、渗透扩散池 2、扩散液和接收液 3、皮肤样品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一、膜材的加工方法:涂膜法、热熔法膜材的改性:溶蚀法、拉伸法、核辐射法膜材的复合成型:涂布和干燥、复合二、常用材料:(一)膜聚合物和骨架聚合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二)压敏胶:聚异丁烯类、丙烯酸类和硅橡胶压敏胶(三)其他材料:1、背衬材料 2、防粘材料 3、药库材料:水凝胶,卡波末,各种压敏胶骨架膜材三、tdds的质量控制:(一)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释放速率应小于透皮速率。

(二)粘合性能:1、初粘力2、粘合力:压敏胶与被粘物力,应依次增加3、内聚力:压敏本身的剪切强度4、粘基力:压敏胶与基材的粘合力(三)含量与生物利用度。

经皮吸收剂型用载药聚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开题报告

经皮吸收剂型用载药聚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开题报告

经皮吸收剂型用载药聚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经皮吸收(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TDD)作为一种非口服给药方式,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许多优点,如避免口服药物在肝脏首过作用下降解,减少药物在胃肠道产生的副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局部注射的疼痛等问题。

然而,TDD有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药物分子难以穿过皮肤的角质层。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载体,如制剂载体和传递载体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并增加经皮吸收的效率。

目前,经皮吸收药物主要使用水凝胶、乳液和透明质酸等载药聚合物,其中水凝胶是一种常见的载体。

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可以形成适当的水分子结构,形成同一方向的大量通道,使药物分子可以更快速地渗透进皮下层。

聚丙烯酸钠(Sodium Polyacrylate)是一种水凝胶,由一种或多种单体聚合而成。

聚丙烯酸钠在水中呈现为高度吸附和多孔的结构,可以用来制备各种载药型材料,在经皮吸收药物中应用广泛,并被证明可以促进药物渗透。

因此,本文研究聚丙烯酸钠水凝胶作为经皮吸收剂型用载药聚合物的可能性,以提高药物渗透性和增加经皮吸收的效率。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1、研究聚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吸附性能和形态学特征,并探究其在制备经皮吸收剂型载药聚合物中的适用性。

2、优化载药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载药聚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

3、开展载药聚合物在 vitro 模型和 vivo 模型中的药物提取和渗透性测定,分析载药聚合物中药物的释放动力学及渗透机理。

4、探讨使用聚丙烯酸钠水凝胶作为经皮吸收剂型载药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1、通过向适量的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制备各种车载体。

2、优化制剂工艺,制备不同配方的载药聚合物。

3、使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制剂进行形态学表征。

4、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粒度分析仪、Zeta电位分析仪等对制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技论 坛
・ 4 5・
经皮 吸收制剂 的国 内外研 究概况
李 超 张道旭 曹喜生 孙 磊 李金花
( 哈 药 集 团技 术 中心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5 )
摘 要: 目的 : 为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创新与研 究 , 提 供前沿资讯及信 息参考 。方法: 通过 对国 内外 大量具有代表性 的文献的分析 、 归纳、 总结, 对经皮吸收制剂发展状况作介绍与展 望。结果 : 经皮吸收制剂在促 透剂技 术和使 用材料上有很 大的发展 , 药物 的渗透速度 大 大加 快 , 渗透量逐步增加。结论 :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是制剂领域 的重要课题 , 有 着广 药 系统
经皮 给药 系统 ( T r a n s d e r ma l d 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s , T D S ) 或称 经皮 治 到抑制 , 说明离子电渗析法发挥 的促渗作用在治疗小 鼠的视 网膜母 疗系统( T r a n s d e r m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s y s t e ms , 1 _ r s ) , 是指 在完整的皮肤表 细胞瘤是安全有效 的促渗方法 。 面, 药物 以一定 的速率通过皮肤 , 经 毛细血管吸收进入 体循环 而产 美国 B i r c h P o i n t Me d i c a l 公司正在研 制的离子 电渗给药 器其外 生疗效的一类给药系统。与传 统的给药方式相 比, 经皮吸收制剂有 形犹如一张哑铃状膏药/ 2 1 。 以下几个优点 : ①避免肝脏 的首过效应和 胃肠道 干扰因素与降解作 2 . 2微针方列技术及制剂 用, 提高 药物 的生物利 用度 ; ② 可产生持 久 、 可控 和稳定 的血药浓 微 针透皮给药 系统是一种集 皮下注射 与透皮贴 片双重 释药特 度, 减少 给药次 数和剂 量 , 从而 减轻不 良反应 ; ③ 患者可 以 自己用 点结合 的微侵袭透皮给药系统 , 该技术是 由数十至数百枚空心或实 药, 使用方便 。它为长期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的治疗及预 防创造 了一 心 显微 针组 成 的 1~ 2 c m的透 皮贴 片贴于 皮肤 ,微针 长 约 1 0 种 简单 、 方便 、 行之有效 的给药方式 , 特别适用于 儿童 、 老年 人或 口 2 0 0 0 m, 刺 穿皮肤 最外 层 , 使微 量药物 进入 体 内【 3 1 。以色列 N a n o 服有 困难 的患者 。 P a s s 制药公司 已开发 出可供实用 的微针方列 T D D制剂 。微 针方列 经 皮制剂是 国际重 点开发 内容之一 , 它 还可与缓 释制剂 、 前体 T D D制剂适用于胰岛素 、 干扰 素、 E P O、 抗体等 生物 药品以及 疫苗等 药物、 控 释制剂及靶 向制剂相结合形成更 新 的透皮缓 释制剂 、 透皮 大分子药物的给药 , 在临床上有极大 的用途闭 。 尽管制备微针 的材料 前体药物 、 透皮控释制剂 、 透皮靶 向制剂 , 使之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 选用的都是生 物相容性好的金属 、 硅、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 但 这些 重点开发 的给药 系统 。下面介绍一下现代的经皮 吸收制剂 的发展 。 材料长时间停 留在皮肤 内是否会造成不 良反应很难确定[ 3 1 。 1经皮吸收制剂常见 的几 类药物 2 . 3超声渗透给药器 1 . 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T e r a h a r a 等H 研 究 了低频 超声 的超声 系数对药物透 皮吸 收的影 发现超声波距离皮肤 越近 , 促 透效果越好 ; 超 声频率增加 , 药 物 东莨菪碱经皮吸收制剂为复合膜型 系统 , 控释膜是聚丙烯微孔 响 , 膜 ,储 库层与黏胶层都 是聚异 丁烯压 敏胶为基质 。该系统 可应 用 渗透率相应增加 ,增加到一定水平后 渗透 率反而下降 ,在强度 为 7 2 h , 给药后 8 h达最大血药浓度 , 可维持 1 2 h , 随后下 降。此 类贴剂 ( 2 0 k Hz , 1 4 w/ c m2 ) 和( 4 0 k H z , 1 7 W/ c m 2 ) 时药物透皮 吸收最好 。 的问世 , 克服 了此类药物 口服有效作用 时间短 、 口干 、 面红 、 散瞳 、 视 2 . 4其他新型经皮吸收制剂 力模糊 、 心率加快 等副作用 , 经皮给药可使血药浓度保持恒定 , 避免 2 . 4 . 1脂质体药物载体 副作用 的产生 。 脂质体 因其卓越 的靶 向高效 、缓 释可控 和安全无毒等 特点 ,已 经作 为第 五代 全新的药物剂型 。Ma e s t r e l l i t  ̄ 等人通 过脂质体包裹酮 1 . 2非甾体解 热镇 痛类药物 芬太尼透皮贴剂 为膜 控释型 T D D S f I  ̄ S 。芬太 尼透皮贴剂结构 洛芬 一环糊精 复合体来进行透皮给药实验 ,环糊 精有 增溶作用 , 而 分为五层 : 保护层 、 粘膜层 、 控释膜 、 药物存储器和背膜 。 控释膜控制 脂质体则可 以使药物更容易透过皮肤 。 药物存储器 中芬太尼的释放速率 , 使得芬太尼 按需 要释放而不致过 2 . 4 . 2纳米经皮 给药制剂 随着纳米技术的 日益成熟 , 纳米制剂技术 的不断提高及经皮和 快。 粘膜层不仅有 良好 的粘附性 , 并且提供药物最早的负荷 量。 药物 存储器 中包含了足够 7 2 h平稳释放的芬太尼药量 , 并且 包含一定 } 昆 黏膜 给药 的纳米效应机理逐渐被认识。纳米银粒 子是 重金属离 子 , 合成分 , 起到 固定基质 , 维持渗透压 的作用 。 通过使细胞膜上的蛋 白失活变性而杀灭 细菌 , 具有广谱杀菌及不易 耐药 的特点 。 1 . 3 心 血管 类 药 物 硝酸 甘油经皮 吸 收制剂属 于粘胶 分散 型 T D D S ,粘胶 分散 型 参 考 文献 1 1 Ha y d e n B, J o c k o v i c h ME , Mu r r a y T G, e t a 1 . I o n t o p h o r e t i c d e h v e y r T D D S ( a d h e s i v e d i s D e r s i o n — t y p e T D D S ) 的药 库层及控 释层均 由压 敏 『 o f c a r b o p l a t i n i n a mu r i n e m o d e l o f r e t i n o b l a s t o m a [ J ] . I n v e s t O p h — 胶组成 。药物分散或溶解 在压敏胶 中成为药物贮库 , 均 匀涂布在不 渗透背衬层 上。为保证恒定 的释药 速度 , 可 以将粘胶层分散 型系统 t h lm a o l V i s S c i , 2 0 0 6 , 4 7 ( 9 ) : 3 7 1 7 . 2 1徐铮奎.透皮给药技 术的新 突破与近几年国外开发的新 T D D制 的药库按 照适宜浓度梯度 制备成多层含不 同药量及致 孔剂 的压 敏 『 剂『 J ] .中国制 药信息, 2 0 0 5 , 6 ( 2 1 ) : 1 7 — 1 9 . 胶 层。 f 3 1韩 晓, 王 东凯, 等. 微针透皮给 药系统的研 究进展[ J ] .中国药剂 学 1 . 4 激 素 类 药 物 复方左 炔诺 孕酮 ( 雌二 醇 ) 透皮控释贴片 ( E s t r a d e r m) , 主要 由无 杂 志,2 0 0 8 , 5  ̄ ) : 2 9 6 — 2 9 9 . 渗 透性 的背衬层 、 药物贮库 、 控释膜 、 粘胶层和 防粘层五部分组 。此 [ 4 】T e r a h a r a T , Mi t r a g o t r i S , K o s t J , e t a 1 . D e p e n d e n c e o f l o w — f r e q u e n — y s o n o p h o r e s i s o n u l t r a s o u n d p a r a me t e r s : d i s t a n c e o f t h e h o r n a n d 类 给药 系统 的药物贮库是将 药物分散于聚异 丁烯压敏胶 中涂布 而 c 成 或是 混悬 于粘稠流体如硅油 或半 固体 软膏基质 中, 药物 的释药速 i n t e n s i t y [ J ] . I n t J P h a r m, 2 0 0 2 , 2 3 5 ( 1 — 2 ) : 3 5 — 4 2 . 5 1 Ma e s t r e l l i F , Go n z a l e z Ro d r i g u e z ML , Ra b a s c o AM, e t a 1 . P r e a r a - 率由控 释膜限速 ,在控释 膜外还有 一层 能与药物配伍的刺激性 、 过 『 t i o n a n d e h a r a c t e r i s a t i o n o f l i p o s o me s e n c a p s u l a t i n g k e t o p r o f e n — c y - 敏性均低的压 敏胶层 。 2 新 型 经 皮 给 药 制 剂 及技 术 c l o d e x t r i n c o m p l e x e s f o r t r a n s d e r m a l d r u g d e l i v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