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篇
八年级历史教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由于这一政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教学方法图示法、例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几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讲授新课: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问: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民主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目标:领导——中国共产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自治协商年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依法治国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员组成:人民选举代表机构性质:权力机关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国务院——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说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2、人民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人民代表产生——选举——直接、间接观看录象3、坚持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确保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参与国家管理、既保证中央集中领导,又发挥地方积极性。
课堂实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1、板块过渡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但理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他时刻指导着我们,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当中,下面我们就进入到第二板块,我们看一看,邓小平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作用。
2、分析实例
介绍山东山水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追问:为什么小平语录可以这样深入人心,为什么人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小平呢?
2、史料分析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讲话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找出探索社会主义之路该怎么走。
3、小结概括
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板块旗帜飘扬希望路
6’
1、板块过渡
邓小平理论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国家,使中国发展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把中国带到了希望的道路上,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第三个板块。
2、探究活动
(1)活动前的准备:解读时代周刊对邓小平的评价。
“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4、过渡
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还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呢?邓小平用一句四川方言回答了大家的疑问,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三、十三大
石头就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地方大,人多,国家穷,这就意味着我们处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只要摸准了河里石头的位置,就一定能找到过河的方向。在1987年十三大上,邓小平就带领中国共产党,摸准了河里石头的位置,并且找到了过河的方法。
毛概精品课教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课堂教学设计】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发展教育和科学(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学内容】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27课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
第27课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国两制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教学过程】第一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1)文革结束后,党内的“左”倾错误继续存在,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未得到改善。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A.内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3)1978.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3)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审查历史遗留问题。
转折三:拨乱反正。
(4)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拨乱反正与法制建设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主要表现(1)“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都得到平反。
(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国家还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
教学内容备注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敌人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两者的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历史使命相同。
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质上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我国国情。
”------邓小平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
第一、与西方的议会制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与“一府两院”与西方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与西方议会会员制有着本质区别。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内容备注1.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除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2.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门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
3、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不同:第一、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工厂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议政。
第二、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安,参与多家事务管理。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清楚中共当代几次重大的党代会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领导人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
1979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
(二)、新课讲授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图片展示: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莲花山顶为邓小平塑像揭幕2、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优秀范文初中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利用教材有关邓小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那时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2.“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指导学生从45页注解寻找答案: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教师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3.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联系比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
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初中历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三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共用一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光辉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从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逐 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 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 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 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文化、艺术、体育事业日益聚荣,社会生 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单元承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与巩固”与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概述了二十世纪中 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三个单元密切联系,发展脉络清晰,时序性 强。 本单元共分三个专题,专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二,欣欣向荣的 科教文体事业;专题三,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专题四, 迈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本单元的重点: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
教师:前后的巨大反差和粮食的丰收说明了生产力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生产力的提高有是因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又是因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其实反映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由此可以 得出一个结论: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并且这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 结论。 活动三:走进经济特区 教师: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 学生:深圳经济特区。 教师:“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是一句军事术语,承载了老人多么急切的 期盼,也预示着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禁区突破,国门打开。深圳 人民放胆一博,特区的生命力很快就迸发出来。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高 楼林立、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幻灯片显示图片) 课堂讨论: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教案名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
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
3.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1.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阶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1. 党的领导制度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反腐败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1. 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初期2. 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1. 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和成就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发展道路、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让学生了解和理解。
2. 讨论:开展小组或班级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3.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和成就。
4. 快乐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评价:1. 知识承载:学生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点以及发展道路。
2. 能力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情感引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 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8 年级历史部编版下 教案《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单元介绍】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现在,我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新课导入】经典回顾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戊戌变法——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走不通【目录教学目标重难点】目录: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教学目标:1.了解掌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的确立。
2.掌握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理解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会议内容以及领导人重要思想和奋斗目标。
【教学过程】模块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视频:中共十二大、十三大2.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他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对于“小康”,我们并不陌生,上个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部、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今天,我们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小康生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而十六大中提到的则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了明显增强。
而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一起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话题。
第一部分:知识网络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十六大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注:提供十六大内容的摘要,其目的不是让大家去识记,而是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理解。
)㈠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㈡基本内容: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⑷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③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⑸……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十六大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一句话概括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
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教学重点1.历史大会主要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并永久性记住。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历史大会的区分度不大,极易造成讲课和听课者的厌倦和疲劳。
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本课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
2.提问法。
巧设问题让学生参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小黑板,书写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导入语:今天这节历史课的标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同学可能说,怎么这么像思想品德课的题目呀。
是呀,其实我们要讲的就是思品课中的很多国家政策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过程。
社会主义怎样搞,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邓小平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过去,我们也有很多失误。
提问学生:“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挫折有哪些?学生回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强调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出现了路线上的错误。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政治路线,然后复述。
[学生看书]……[学生复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二、课程标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结合文字、图片资料等来分析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通过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引导学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设计意图: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邓小平、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恰当自然,简洁流畅)教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
1979年,邓小平南巡,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
展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师:在深圳隆重集会庆祝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位于深圳市中心位置的莲花山公园,为竖立园中的高6米的邓小平同志青铜塑像揭幕,高3.68米的塑像基座正面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五个大字:“邓小平同志”。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四项基本原则”内容、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十二大、十三大、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
2、“以史带论”地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教材有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现在我们在走到哪一步?【第三步】
◎以上表格的观点可能解决什么问题?
总述:他为中国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二、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课本48页“导入框”、50页插图和51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都反映了哪件大事?【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布置作业
背诵所学内容
加强巩固学生本堂所学
授后小记:通过学习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高自己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难点:为什么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阅读、思考、讲解、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
默写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一、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为什么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我们国家的今天和将来做哪些理论指导工作?)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某某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待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从具体史实中归纳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
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大事简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按时序归类整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
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处理方法:①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得出结论。
② 在教学中抓住“总设计师邓小平”从1977年恢复职务,到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19 79年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到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然后在1982——1987年的实践中实践这一伟大构想,并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为实现伟大构想的“三步走”战略这一线索,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的总设计师就是邓小平同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教案标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4.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和责任感;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内涵、发展历程、重要阶段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并就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成就。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相关章节的教材内容,供学生学习和参考;2. 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向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3.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个人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整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进行分析和总结;3. 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程度。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
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德育目标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历史性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教学重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本课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
2.影像法。
通过影像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教具准备1.投影仪2.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党代会的影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详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 要内容: 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 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 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 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 义等等
Hale Waihona Puke 畅所欲言• 据北京世界现代化进程课题研究组的研究 表明:“中国现在位于世界欠发达国家的 末位,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还须提升45个位次,任务相当艰巨。
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 段 •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 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实现了第二步战 略部署,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实施“十五” 计划和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 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 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 立的基本史实。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思想基本原则
3、党的十二大——“走自己的路” 4、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三步走的 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 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 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 要上百年的时间。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南巡讲话
2、邓小平理论 3、党的十四大——指导地位的确立
4、党的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杨磊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养成重视教材的习惯,不仅要重视正文、插图、知识链接等内容的阅读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教材表述的透彻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性,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其精髓所在。
课时:1课时
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方谈话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难点:认识到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导入: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展示两幅书法题字,引出问题,猜测哪一幅“实事求是”的题字是毛泽东的字迹?
(可能的理由1,字如其人,从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入手;理由2,教材75页邓小平题字图片;……)
【设计意图】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阐释出本课主要线索——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注意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展示记录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几个历史瞬间的图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手稿、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十二大会场、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邓小平看望十四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会场。
请学生选取其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瞬间。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分不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一个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展示教材75页,“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引导学生思考,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什么只开了五天?
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补充展示材料,手稿的要点。
B
B补充展示材料,必修二教材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比较邓小平讲话要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在发现两者相似之处的基础上透彻理解“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的宣言书。
…实际上成为了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键性意义。
⑵南方谈话
问题1,南方谈话的背景?
(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人民版必修三教材75页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为透彻理解教材,需要进一步追问学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
键时期”的含义?估计学生对“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的知识储备不足,补充材料,“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邓力群文章”)
【设计意图】追根问底,补充材料,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教材,试图避免学生出现对教材表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问题2,南方谈话的内容
请学生阅读教材分别指出判断实践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⑶当堂练习
练习1,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设计意图】答案参见人民版必修三75页插图。
启发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教材正文,而且关注插图、知识链接等“边角之地”。
练习2,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论断的时间( B )。
A.1978
B.1979
C.1982
D.1992
【设计意图】答案参见人民版必修三75页知识链接。
启发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教材正文,而且关注插图、知识链接等“边角之地”。
练习3,你推测 1979年的谈话没有公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公开,你认为能起到南方谈话的效果吗?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答案从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计划经济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经济转型的条件也不具备等角度思考。
进而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展成熟。
得出理论来源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论,突出本课的主线——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展示普通人记忆中几个难忘瞬间的图片,
⑴1984年“小平您好”的条幅。
问题:从曾经的“毛主席万岁”到“小平您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体现邓小平理论不仅包含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更是国人的思想上的解放。
⑵1997年“告慰小平香港回家了”的条幅。
【设计意图】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不仅包含经济上改革开放,还包含一国两制构想等政治内容。
【过度】展示1997年3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过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理论问题?
3、学生填出“?”处内容。
三、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以实事求是为主线,构建知识逻辑结构,揭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关系。
四、变换视角,中外相通
视角1,通史坐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放入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坐标轴上。
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视角2,全球视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放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框架之下。
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共同构建新的坐标系,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板书设计:
课后赠言:“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
-------《大国崛起》解说词教学反思:
出于对本课在教材中地位的考虑,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性——实事求是为本课的主要线索。
帮助学生认识到“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