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编码与受众解码如何达成统一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技术的编码与解码原理解析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技术的编码与解码原理解析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传媒行业。
作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者,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编码与解码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数字媒体技术的编码与解码原理进行解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运作方式。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编码原理数字媒体技术的编码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是采样,采样是指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的频率决定了数字信号的质量,高采样频率可以更好地还原原始信号。
常见的采样频率有44.1kHz和48kHz等。
接下来是量化,量化是指将采样后的信号的幅度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值。
量化的精度决定了数字信号的分辨率,精度越高,分辨率越高,还原的信号质量也越好。
常见的量化精度有16位和24位等。
最后是编码,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脉冲编码调制(DMC)等。
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输和存储。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解码原理数字媒体技术的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解码和重构两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是解码,解码是将二进制码转换为量化数值的过程。
解码器根据编码方式进行解码,将二进制码转换为相应的量化数值,还原出量化后的信号。
接下来是重构,重构是将量化数值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重构器根据量化数值和采样频率进行插值和滤波,将量化数值还原为连续的模拟信号。
通过解码和重构的过程,数字信号可以被还原为与原始信号相似的模拟信号。
这样,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的高质量传输和存储。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个方面。
在音频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包括音频编码、音频处理和音频合成等。
音频编码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压缩为较小的文件大小,方便传输和存储。
多媒体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
多媒体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在多媒体通信中,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包括前向纠错码、自适应调制与解调以及压缩编码。
1. 前向纠错码前向纠错码是一种常用的信道编码算法,它能够通过向数据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
其中最常见的前向纠错码是海明码和卷积码。
海明码是一种块编码方法,它通过添加额外的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校正。
海明码可以检测到多少位的错码,并且可以校正少量的错码。
卷积码是一种流式编码方法,它通过使用状态转换图来表示编码和解码过程。
它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2. 自适应调制与解调自适应调制与解调是一种根据信道条件自动选择调制方式的算法。
它根据信道的可靠性和带宽等因素来调整传输信号的调制方式,以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
最常见的自适应调制与解调算法是自适应调制阶数和自适应编码调制。
自适应调制阶数根据信道质量自动选择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从而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使用较低阶的调制方式,而在高信噪比情况下使用较高阶的调制方式。
自适应编码调制则根据信道条件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如调制速率、调制格式等。
这些算法在提高系统容量和传输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压缩编码技术压缩编码是一种通过优化数据表示和存储方式来减少数据传输量的技术。
在多媒体通信中,压缩编码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要求,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常见的压缩编码技术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一种通过减少冗余信息来实现数据压缩的方法,它保留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会引入任何失真。
有损压缩则是在保证人类感知的前提下,通过牺牲部分细节和精度来实现数据压缩。
有损压缩常用于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综上所述,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在多媒体通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前向纠错码、自适应调制与解调以及压缩编码是常见的信道编码与解码算法。
计算机多媒体编码和解码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编码和解码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计算机来获取、传输和处理多媒体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
计算机多媒体编码和解码技术就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存储各种多媒体数据,如图像、音频、视频等。
一、多媒体编码技术1.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占据的空间较大,需要采用压缩技术来缩小数据的体积。
常用的压缩技术有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无损压缩是指压缩后的数据可以完全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不会损失任何信息,如文件压缩中的zip和rar格式。
而有损压缩则是在保证压缩后的数据可以被人类接受的情况下,去掉了一定的数据量,压缩后的数据不能完全还原成原始数据,但这部分信息对于人类的感知无关紧要,如视频和音频编码中的H.264和MP3格式。
2.图像编码图像编码是指将图像从实际场景中获取到的一串数字转换为可存储或可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过程。
最常用的图像编码方式是JPEG格式,它采用有损压缩来减小数据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不失真。
在JPEG压缩中,图像被分成8x8的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和量化,然后用哈夫曼编码来压缩数据。
此外还有PNG格式,它采用无损压缩,具有无损和可透明两种属性。
3.音频编码音频编码是指将声音信号压缩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音频编码方式有MP3、AAC、WMA等。
其中MP3采用了有损压缩技术,在保证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将音频数据压缩到较小的体积。
AAC是一种先进的音频编码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高的压缩比。
4.视频编码视频编码是指将视频信号压缩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实现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目前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VP8、AV1等。
其中H.264是最为普及的编码格式之一,也是目前流媒体和视频传输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编码格式。
二、多媒体解码技术多媒体解码技术是指将经过编码处理的音频、视频、图像等数据恢复为原始格式的过程。
解码的过程与编码相反,需要按照特定的算法进行解压和反向转换。
从编码解码视域看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
从编码解码视域看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也日益受到重视。
从编码解码的视域来看,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涉及到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来进行信息传播。
本文将从编码解码的角度分析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探讨其影响和挑战。
编码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语言、文化、价值观等因素。
主流媒体需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信息编码,力求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
主流媒体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避免使用有潜在冲突的言论和内容。
对于不同社交平台,主流媒体还需要根据平台特点调整信息编码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解码是信息接收的关键环节,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也需要注重受众的信息解码过程。
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到其语言、文化、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
主流媒体需要根据受众的特点来进行信息传播,比如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进行差异化的传播策略,以提高信息的解码效果。
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还涉及到信息传播的效果评估和调整。
根据信息传播的效果评估,主流媒体可以针对受众的反馈和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内容的调整、传播方式的调整等,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
与此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受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对外传播策略面临的挑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传播习惯,这为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策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不同社交平台的特点和规则也是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对外传播策略面临的挑战之一。
不同社交平台存在着不同的传播规则和特点,主流媒体需要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传播策略。
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以及不同社交平台的特点和规则。
多媒体视频应用中的编码和解码技术
多媒体视频应用中的编码和解码技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视频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
视频应用不仅有着极高的娱乐价值,还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
但是,要想使视频应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其中编码和解码技术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编码技术,也叫压缩技术,可以将原始的数字视频数据进行压缩,使其数据量减少,从而降低传输、存储、处理等方面的成本和工作量。
同时,压缩后的视频数据,也可以更加高效地传输和展示。
常见的视频编码技术有MPEG、H.264、AVC等。
其中,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一种基于DCT(离散余弦转换)的编码技术,采用了I帧、P帧、B帧等不同类型的帧,通过差分编码的方式进行压缩。
H.264(又称AVC,Advanced Video Coding)则采用了更加复杂的帧间预测技术和运动估计技术,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更高的压缩比。
视频编码技术的好坏,对整个视频应用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编码技术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视频文件的大小,降低传输和存储成本。
而不好的编码技术,则会导致视频质量下降、卡顿、卡顿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除了编码技术,视频解码技术也至关重要。
在视频播放时,视频数据需要经过解码器的解析和处理,才能展示在用户面前。
因此,解码技术的优劣,也决定了视频应用能否顺畅播放和高效展示。
现在常用的视频解码技术有FFmpeg、VLC、QuickTime等。
其中,FFmpeg是一种基于开源软件的解码技术,可以支持绝大部分视频格式的播放;VLC(VideoLAN Client)则是一种跨平台的多媒体播放器,可以播放统一码流格式、MPEG-1、MPEG-2、MPEG-4、DivX、XviD等格式的视频;QuickTime则是一种苹果公司开发的解码器,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视频和音频格式。
解码技术的好坏,影响着视频应用的稳定性和品质。
“编码解码”视域下受众立场研究——以《声入人心第一季》为例
栏目透视SHENGPINGSHIJIE实践与创新“编码解码”视域下受众立场研究----以《声入人心第一季》为例□周怡廷张旭安王魏菁摘要:《声入人心第一季》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本着“消除大众对美声的误解,让高雅音乐更亲民”的初衷,该节目成功向受众推广了音乐剧,这种精英主义的小众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本研究将音乐剧这种小众文化置于霍尔的“编码解码”视域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探究受众对节目的解码策略。
关键词:编码与解码声入人心小众文化研究背景创新型歌唱类节目《声入人心第一季》于2018年在湖南卫视播出,引发了受众对小众领域音乐剧的热议。
声乐和美声给受众的印象多是曲高和寡的,而《声入人心》借以当下最年轻的群体,为文化艺术注入全新的活力,致力于打破大众对于声乐的“傲慢与偏见”,使音乐剧被更多人关注和了解。
这档综艺也成为音乐剧这种精英主义小众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对提升我国大众的审美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此,笔者以《声入人心第一季》为例,探讨受众的解码立场,归纳其积极和消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以剖析受众的解码立场。
本次研究经线上投放问卷,筛除填写时长低于100秒、选项全部雷同的,回收到有效问卷478份。
同时,线下深度访谈中笔者选择了4名全部看完《声入人心第一季》且立场不完全一致的受访者进行深访。
《声入人心第一季》受众解码分析霸权式解码。
通过对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受众对节目的歌曲、导师、选手及赛制都有较一致的霸权式解码倾向。
在节目主题方面,对选手演唱歌曲的评价为“用美声唱法演唱流行音乐让人眼前一亮”和“古典音乐改编得当,更易接受”的解码立场占比超过90%。
对于受众来说,经典歌曲的改编、演绎使他们耳目一新,对声乐的刻板印象被翻新,知识空缺被填补,受众能够因此积极接受美声。
此外,受众认为在选手演唱时出现的节拍数、演唱技巧、歌曲简介等字幕并非简单的注解或填充,而是能够“直观体现选手的唱功技巧”“普及曲目相关知识”“丰富节目画面”,起到辅助受众解码的积极作用。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斯图亚特·霍尔传统上,大众传播研究已根据信息流通或流通将传播过程概念化。
这个模式由于其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特征,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能把不同时刻作为一个复杂关系结构的结构化概念而受到批判。
然而,通过表现相连而各异的诸多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一生产并维持这个结构,也有可能(并且这是有用的)根据这个结构来思考这一过程。
这势必要把这个过程当做“主导的复杂结构”。
诸多实践相联系,然而,每一项实践都保持着自己的特性及其特殊的形态、保持着自身的种种形式和存在条件,从而使这种实践得以维持下来。
这些实践的“对象”就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它们像任何形式的传播或语言一样,在——种话浯的语义链范围之内通过符码的运怍而组织起来。
因此,机制,关系和生产实践在某个环节(“生产/流通’’环节)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开始运作,这个符号载体是按“语言’’规则构成的。
“产品”就是以这种话浯形式流通的。
因而,这一过程在生产的一端不仅需要它的物质工具—一“手段”,还需要自己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诸多实践在传播机制内的组织与结合。
但是,产品的流通和针对不同观众进行的产品分配都是以这一话语形式发生的。
话语一旦完成,接着就必须转译——改造成社会实践,如果流通既圆满又有效果的话。
不赋予“意义”,就不会有“消费”。
如果在实践中没有讲清楚意义,就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一方法的价值在于,虽然每一个环节在表述中对于作为整体的流通都是有必要的,但没有一个环节能完全保证下一个环节,尽管要根据下一个才能把它讲清楚。
因为每个环节都有它特殊的形态和存在条件,所以每一个都是对“形式渠道”的打破或中断,而有效生产的流动(再生产)就是依这个“形式渠道”的连续而定的。
因此,既然不可能把研究限制在“仅仅产生于内容分析的渠道”,我们就必须要认识到信息的话语形式在传播交流(从流通的角度看)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要认识到“编码”和“解码”的诸多环节是确定的环节,尽管二者与作为整体的传播过程相比仅仅是“相对自治的”。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
其次,霍尔强调了受众在传媒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他突破了传统的受众研 究范式,将受众视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容器。这 种对受众的重新定义,为我们理解传媒文化的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再次,霍尔将社会政治批判引入传媒文化研究中。在《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 码》中,他揭示了电视话语背后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揭示了电视话语对社会 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批判性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认识传媒文化的社会功能提 供了重要思路。
霍尔的文化研究方法论强调社会批判性思考,倡导媒介素质教育,对于我们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借鉴霍尔文化理论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反思并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和历 史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其理论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的文化 产业发展。我们应坚持社会批判为前提,运用霍尔的理论来深入分析和理解中国 的传媒文化现象
三、解码方式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即将编码后的数据还原成原始形式的过程。在电视话 语中,解码方式也可分为静态解码和动态解码两种。
1、静态解码
静态解码主要针对语音、文字、图像等固定编码方式进行解码。解码过程中, 需要根据编码方式和参数,将数字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对于语音信号,需要通 过解码器将其还原成人类可听的语音;对于文字信号,需要将其还原成人类可读 的文字;对于图像信号,需要将其还原成人类可看的图像。
其次,霍尔的文化理论对于具体文化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例如,他运用编 码/解码理论来解释大众传媒中的文化认同问题。他指出,媒体通过特定的编码 方式传递信息,而受众则根据自己的解码方式来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这种差异 可能导致受众对媒体信息的误读,进而影响他们的文化认同。
总的来说,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和方法论贡献对于我们理解传媒文化 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的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化传播复杂过程的 新视角,也为我们研究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更重要 的是,
解读“编码、解码”模式
解读“编码、解码”模式摘要:斯图亚特·霍尔的论文《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是文化与传媒研究中一篇至关重要的文献,关于它的评介与解读已有很多论著。
对于他提出的三种假设的解码立场,即著名的“霍尔模式”,也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但再次品读此文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与感悟。
本文希望通过对《编码,解码》的解读,并吸收其他有关该文的解析,从符号学、语言学等角度分析误读及受众对电视话语不同立场等现象。
关键词:编码解码霍尔模式斯图亚特·霍尔的著名论文《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从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的角度入手,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研究模式,“其理论贡献却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实证主义研究对传递者与受众关系的线性理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即意义不是传递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从而也在主体间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观念。
”⒈他从孤立的传播受众研究中走了出来,将意识形态,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引入对受众的考察之中。
霍尔将电视话语传播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的复杂结构中来思考,认为电视话语就像商品一样需要经历这四个环节。
他主要论述了生产即信息的编码,消费、再生产即信息的解码三个环节(电视流通的消费与再生产环节对于受众而言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一、编码、解码中的符码与符号符码与符号是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基础,是理解其思想的前提。
符码与符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霍尔利用了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的论述。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符号由能指(signifying符号、声音等)和所指(signifier精神概念)组成。
”⒉同时,霍尔还吸收了罗兰·巴尔特的语言学思想。
罗兰·巴尔特认为意义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巴尔特称为外延(denotation)——指意义的常识层面;意义的第二个层面是内涵(connotation)——指广泛的言外之意,这和文化有很大关系。
⒊但“‘内涵’仅仅用来指不太固定的,因此是更为惯例化、更为多变的联想意义,这些意义显然依据具体事例而定,所以一定要依靠符码的介入”⒋符码存在于符号与话语之前,如果说符号是语言、文字、画面等的表现形式,那么符码就是表达这些形式的规则,它是包含在符号系统中的,可以是语法规则、文化规则、意识形态规则,甚至是政治的、经济的规则。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斯图亚特·霍尔传统上,大众传播研究已根据信息流通或流通将传播过程概念化。
这个模式由于其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特征,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能把不同时刻作为一个复杂关系结构的结构化概念而受到批判.然而,通过表现相连而各异的诸多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一生产并维持这个结构,也有可能(并且这是有用的)根据这个结构来思考这一过程。
这势必要把这个过程当做“主导的复杂结构”。
诸多实践相联系,然而,每一项实践都保持着自己的特性及其特殊的形态、保持着自身的种种形式和存在条件,从而使这种实践得以维持下来.这些实践的“对象"就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它们像任何形式的传播或语言一样,在-—种话浯的语义链范围之内通过符码的运怍而组织起来。
因此,机制,关系和生产实践在某个环节(“生产/流通'’环节)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开始运作,这个符号载体是按“语言'’规则构成的。
“产品”就是以这种话浯形式流通的。
因而,这一过程在生产的一端不仅需要它的物质工具—一“手段”,还需要自己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诸多实践在传播机制内的组织与结合.但是,产品的流通和针对不同观众进行的产品分配都是以这一话语形式发生的.话语一旦完成,接着就必须转译-—改造成社会实践,如果流通既圆满又有效果的话。
不赋予“意义",就不会有“消费"。
如果在实践中没有讲清楚意义,就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一方法的价值在于,虽然每一个环节在表述中对于作为整体的流通都是有必要的,但没有一个环节能完全保证下一个环节,尽管要根据下一个才能把它讲清楚.因为每个环节都有它特殊的形态和存在条件,所以每一个都是对“形式渠道”的打破或中断,而有效生产的流动(再生产)就是依这个“形式渠道”的连续而定的。
因此,既然不可能把研究限制在“仅仅产生于内容分析的渠道",我们就必须要认识到信息的话语形式在传播交流(从流通的角度看)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要认识到“编码”和“解码"的诸多环节是确定的环节,尽管二者与作为整体的传播过程相比仅仅是“相对自治的".一个“未经加工的”历史事件不能以这种形式通过电视新闻来传播。
沟通重点是编码与解码
文化适应
了解并适应不同的文化环 境,以便更好地融入其中 并有效地沟通。
05
编码与解码的应用场景
职场沟通:报告工作进展、提出建议等
编码
在职场沟通中,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把工作进展、项目计 划、业绩数据等信息传达给同事或上级。
解码
接收和理解对方传达的信息,包括文字、语音或视频等媒介 。
人际交往:表达情感、建立关系等
、图像或多媒体等。
根据所选的沟通方式,准备 相应的媒介和工具,例如电 子邮件、演示文稿、宣传册
或社交媒体等。
在沟通中保持礼貌和专业,使 用正式和非正式的语言和风格 ,以更好地与受众建立联系并
实现沟通目标。
03
解码:准确理解信息
积极倾听与理解
集中注意力
01
在沟通时,要积极倾听对方所说的话,不要分心或打断对方。
案例二:人际交往中的编码与解码
总结词
在人际交往中,编码与解码也扮演着关键的 角色。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 感受。
详细描述
在人际交往中,编码与解码的方式和职场沟 通有所不同。除了文字和语言,我们还会通 过表情、姿态、语气等非语言方式进行编码 和解码。例如,当朋友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 ,我们不仅需要理解他的话语,还需要从他 的表情、姿态和语气中解码出他的情绪和感 受。
处理信息不确定的情况
请求澄清
如果对对方的话有疑问或不确定,可以请求对方澄清或解释,以确保自己理解 准确。
主动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可能存在误解,可以主动与对方沟通,以消除误解 或不确定。
04
编码与解码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情绪影响与应对策略
情绪管理
在沟通过程中,情绪会影响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有效的情绪管理是确保信息准确传达的关键。
深入解读:媒体编码技术的视频编解码过程
深入解读:媒体编码技术的视频编解码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线观看电影、上传自己的创作作品,还是与朋友分享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视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你是否曾好奇过视频是如何通过网络传输的,又是如何在我们的设备上播放的呢?媒体编码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
简单来说,媒体编码技术就是将视频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压缩,然后通过解码器解码还原为可视图像的过程。
以下将对视频编解码过程进行深入解读。
一、视频编码在视频编码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原始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这一步骤叫做采样,即对原始图像进行一系列测量,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后,图像被划分为一帧帧的图像,每一帧包含一定的像素。
接下来是压缩编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器将根据图像帧之间的相关性和压缩算法,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更小且更便于传输的数据。
实现这一过程的一种常用编码标准是,也被称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
通过对图像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编码,同时使用基于运动补偿和变换编码的方法,将冗余数据删除,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视频压缩。
编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视觉感知的特点。
人眼对图像的感知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人眼可能并不能立即察觉。
因此,编码器通过剔除人眼感知不到的信息来进一步提高压缩率。
这一过程被称为人眼感知编码,常见的技术有空间域抽样和频域抽样。
二、视频解码视频解码是视频编码的逆过程。
在接收到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后,解码器需要将其解码还原为显示器上可见的图像。
首先,解码器需要进行解压缩,将压缩过程中删除的冗余信息还原。
根据压缩时的算法,解码器通过运动补偿和逆变换来重建原始图像。
接下来,解码器将解压缩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还原为数字信号。
解码器根据解码器内置的解码算法,对数字信号进行逆向处理,将其转换为原始视频信号。
最后,解码器将还原的视频信号送至显示器进行播放。
如何优化电脑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
如何优化电脑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在电脑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等任务。
然而,由于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任务可能会遇到一些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优化电脑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的方法。
一、硬件升级硬件是影响电脑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如果你想要提升电脑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硬件的升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硬件升级选项:1.升级CPU:CPU是电脑的“大脑”,影响电脑的计算能力。
选择一款高性能的CPU可以显著提升电脑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
2.增加内存:内存是电脑进行多任务处理时的缓存空间,足够的内存可以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在处理大型多媒体文件时,适量增加内存对于提升效果尤为重要。
3.更换硬盘:硬盘的读写速度对于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也有影响。
选择一款读写速度较快的固态硬盘可以缩短加载和保存文件的时间,提升效果。
二、软件优化除了硬件升级,我们还可以通过软件优化来提高电脑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优化方法:1.选择适合的软件:电脑上有很多不同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软件,选择适合你需要的软件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的不同,选择专注于视频、音频等不同领域的软件。
2.更新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软硬件之间的桥梁,更新驱动程序可以修复一些兼容性问题,提升电脑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
3.调整软件设置:一些软件提供了一些调整设置的选项,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调整这些选项来提升效果。
例如,可以选择更高的视频或音频比特率来保证更好的画质或音质。
三、优化文件格式文件格式对于电脑的多媒体处理和编码解码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优化文件格式的建议:1.选择常见的文件格式: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如MP4、AVI、MP3等。
这些格式通常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更高的解码效果,能够在不同设备和软件上正常播放。
实战经验: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视频解码(五)
实战经验: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视频解码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视频内容,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观看短视频,还是在电视上收看高清电影。
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视频是如何被解码以及显示在我们的屏幕上的。
实际上,背后涉及到了许多媒体编码技术和算法的运用。
本文将通过实战经验,探讨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视频解码的相关知识,以及应用此技术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媒体编码技术的作用和原理媒体编码技术在视频解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将视频压缩和编码成数字数据,使得视频能够在网络传输和存储中更高效地传输和占用更少的空间。
其中最著名的编码标准之一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视频内容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
在视频解码中,压缩视频所采用的编码方案有许多,例如MPEG-2、MPEG-4、等。
这些编码方案通过将视频分割成块(macroblock)并对每个块进行编码,实现对视频的有效压缩。
压缩过程中,视频被划分为一系列的I帧、P帧和B帧。
其中,I帧为关键帧,完整地保存了一幅画面的所有信息;P帧通过与前一帧进行差异编码来减小存储空间;B帧则通过与前一帧和后一帧进行差异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充分利用了视频中连续帧之间的相似性和冗余性,实现了更高效的压缩。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视频解码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视频的传输和存储带宽问题。
由于视频数据量庞大,传输和存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和存储空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更高效的编码方案,并使用流媒体技术进行视频传输,实现在带宽较低的网络环境下流畅观看视频的效果。
其次是设备兼容性问题。
不同的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解码器和编码器,导致视频无法在所有设备上流畅播放。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通用的编码和解码标准,例如,以及跨平台的播放器。
另外,视频解码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性能问题,例如卡顿、画面失真等。
这可以通过优化解码算法和硬件设备来解决。
在选择解码器时,可以考虑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解码器,以提高解码速度和质量。
实战经验: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音频解码
实战经验: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音频解码开启一段音频之旅音频技术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智能音响,无不离不开音频的解码与播放。
然而,要实现高质量的音频解码,就需要依靠先进的媒体编码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使用媒体编码技术进行音频解码,为大家带来一段美好的音频之旅。
1. 理解媒体编码技术媒体编码技术是将原始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来实现音频的压缩和解压缩。
最常见和重要的编码格式是MP3,它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播放器和各种媒体设备中。
MP3通过剔除音频信号中的听觉掩蔽和冗余信息,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音频压缩。
此外,还有诸如AAC、WMA等等流行的媒体编码格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2. 选择适合的编码器和解码器要实现高质量的音频解码,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在选择编码器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衡量编码效率、音质和性能等指标。
常见的编码器包括LAME、Fraunhofer编码器等。
而在选择解码器方面,常用的有FFmpeg、MAD等解码库,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音频解码功能,可供开发者自由选择。
3. 硬件加速的力量硬件加速是提升音频解码性能的关键,它可以大大降低CPU的占用率,提高音频解码的效率。
近年来,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电脑和音频设备都开始支持硬件加速功能。
通过合理利用硬件加速模块,可以有效解决音频解码时的延迟和卡顿问题,提供更流畅的音频播放体验。
4. 混合编码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音频解码的性能和质量,混合编码技术开始在音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混合编码技术通过将多种编码算法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处理不同音频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解码和压缩。
例如,可以将失真编码和无损编码结合,以平衡音质和存储空间之间的关系。
5. 音频增强技术的创新除了基本的音频解码功能外,近年来音频增强技术也迅速发展。
通过增加音频信号的特殊效果、减少噪声和改善声音质量,音频增强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音频体验。
如何在自媒体账号中保持内容的一致性
保持与粉丝的沟通,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内容始终 与粉丝需求保持一致。
04
数据分析与优化
定期分析内容数据
阅读量
关注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了解受众对不同 类型内容的兴趣程度。
点赞与分享
分析点赞和分享数据,找出受欢迎的内容 及其特点。
评论与互动
留意评论区和私信中的反馈,了解受众需 求和意见。
转化率
追踪内容引导至产品或服务的转化率,评 估内容对商业目标的贡献。
定期回顾和总结工 作成果
通过定期会议,回顾和总结团队 的工作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 整策略。
02
分享经验和最佳实 践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在内容创 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促 进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03
讨论未来计划和目 标
在会议上讨论未来的计划和目标 ,确保团队成员对未来发展有清 晰的认识和共同的期望。
富内容多样性。
保持主题一致性
确保所有内容都与自媒体 账号的定位和主题相关,
避免偏离主题。
设定内容更新频率
确定更新周期
01
根据自媒体账号的运营目标和受众需求,设定合理的更新周期
,如每日、每周或每月更新。
保持更新稳定性
02
尽量按照设定的更新周期稳定更新内容,以培养受众的阅读习
惯。
调整更新策略
03
根据内容质量和受众反馈,适时调整更新策略,如增加或减少
明确账号特色
根据自媒体账号的所属领域、个人特长和 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账号特色。
设定内容风格
统一内容风格,如语言风格、排版风格等 ,以形成独特的视觉和阅读体验。
规划内容主题及方向
确定核心主题
围绕自媒体账号的定位, 确定一个或多个核心主题 ,作为内容创作的中心。
传播学中的信息编码与解码
传播学中的信息编码与解码在传播学领域中,信息编码与解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转换和理解。
信息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其他形式以便传达的过程,而信息解码则是接收者对传达过来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信息编码与解码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定义、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定义**信息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其他形式以便传达的过程。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信息源将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的符号系统,如文字、图像、声音等,以便传达给接收者。
编码过程需要考虑到信息的准确性、清晰度和易理解性,以确保信息能够被有效传达。
信息编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
信息解码是指接收者对传达过来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在信息解码过程中,接收者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解码过程需要考虑到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接收者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信息解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听取等方式进行。
**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原理**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信息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信息源将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的符号系统,这涉及到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表达。
信息编码的目的是将信息转化为一种能够被传达和理解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的含义。
在信息解码过程中,接收者接收到传达过来的信息后,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对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信息解码的过程是一个主观性的过程,不同的接收者可能会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因此,信息的准确性、清晰度和一致性对于信息的正确解码至关重要。
**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影响因素**信息编码与解码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本身的特点、编码者和解码者的能力、传播渠道的选择等。
以下是一些影响信息编码与解码的主要因素:1. 信息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信息编码时需要确保信息表达清晰、准确,避免歧义和误解。
解码与编码 传播学
解码与编码传播学解码与编码,是传播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在每一次的传播过程中,解码和编码都会发生。
解码是指接收者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将其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的过程;而编码则是指发送者在传递信息前,将其转化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形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解码与编码在传播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解码的作用与意义1. 解码是实现信息传达的关键。
在传播过程中,无论信息有多么重要或有趣,如果接收者无法解码,这些信息都将毫无用处。
2. 解码是一个双向过程。
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信息发送者需要理解接收者是否正确解码,接收者也需要理解自己解码是否正确。
3. 解码需要与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等因素相关。
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不同,在接收信息时,会因此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4. 解码需要考虑语境。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二、编码的作用与意义1. 编码是实现信息传达的先决条件。
如果信息无法被转化为接收者可以理解的形式,信息传达就无法进行。
2. 编码是具有创新性的过程。
为了让信息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信息发送者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信息转化为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
3. 编码需要考虑目标受众。
不同的目标受众对信息传达的要求不同,因此编码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
4. 编码需要考虑语境。
同一信息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
三、结论总结起来,解码与编码都是传播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
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发送者还是接收者,都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两个概念。
只有通过正确的解码和编码,才能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生动呈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码和编码能力,才能在信息中脱颖而出。
了解媒体编码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三)
媒体编码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是当今信息时代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促使媒体编码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媒体编码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组织的作用以及标准化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媒体编码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在数字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形式如音频、视频、图像等的传输和存储需求不断增加。
不同厂家和机构开发的媒体编码技术众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技术往往存在互不兼容的问题,限制了媒体的交互和共享。
因此,媒体编码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标准化使得不同媒体之间可以实现互操作性。
通过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无论是传输、接收还是解码,都可以进行有效的交互和兼容。
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随意选择不同厂家或平台的设备,无需担心其兼容性问题,提高了媒体产品或服务的可选性和灵活性。
其次,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媒体编码技术的性能和质量。
通过标准化的过程,相关技术专家可以共同研究、讨论和改进不同的媒体编码算法,从而实现技术的不断提升。
同时,标准化还能够帮助减少冗余和重复的研发工作,促进创新和合作。
这对于保证媒体传输和存储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标准化为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由于标准化的普及和推广,媒体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更为公平和透明。
相同标准的比较增加了公正性,促进了效益的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节约了时间和资源,并降低了成本。
此外,标准化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协调一致的行业框架,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二、标准化组织的作用媒体编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由各个国际和地区的标准化组织负责。
这些组织在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技术的推动者。
例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媒体编码技术的标准。
ITU-T组织下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音频编码专家组(MPEG)分别负责视频和音频编码标准的制定。
从编码解码视域看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
从编码解码视域看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社交平台已成为主流媒体获取用户和流量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成为主流媒体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编码解码视域出发,探讨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策略。
一、编码解码视域下的主流媒体传播策略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传播策略,需要兼顾编码和解码两个环节。
编码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将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解码则是指信息的接收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诠释的过程。
主流媒体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的传播策略,需要在编码和解码两个环节上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
1.编码策略在国外社交平台上,主流媒体需要制定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编码策略。
主流媒体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惯、语言特点和价值观念,制定相应的编码策略。
在英国社交平台上传播信息时,需要使用英文进行编码,同时考虑到英国人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话题内容。
主流媒体需要根据不同社交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偏好,制定相应的编码策略。
在脸书平台上传播信息时,需要结合脸书用户的特点和偏好,选择合适的图文表达方式和互动方式。
主流媒体需要根据不同传播目的和效果定位,制定相应的编码策略。
在国外社交平台上进行品牌推广时,需要选择符合品牌形象和宣传效果的编码方式。
1. 社交媒体平台选择2. 内容制作策略在国外社交平台上,主流媒体需要制定符合用户需求和平台规则的内容制作策略。
主流媒体需要挖掘和梳理符合受众需求和平台规则的话题内容。
在英国社交平台上传播信息时,可以选择与英国社会、文化和娱乐相关的话题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主流媒体需要制定符合用户偏好和平台规则的内容形式。
在脸书上传播信息时,可以选择图文结合、视频分享和互动竞赛等形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粘性。
主流媒体需要制定符合用户习惯和平台规则的发布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与版权c h u a n b o y u b a n q u a n――媒体编码与受众解码如何达成统一□关佳丽阚文婧:英国著名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1973年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受众的解读模式有偏好式读解、协商式读解和对抗式读解三种。
但是由于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导致编码/解码很难达成统一,经常会出现对抗式解读。
特别是随着如今受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性的提高,媒体舆论引导的愿望往往会落空。
要想避免对抗性解读的出现,媒体除了要反思自身、正确行使权力、恪守专业精神、真正以人为本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了解受众群体及其需求,正确引导受众,方能减少对抗式解码的出现,使编码和解码尽量达成统一,实现其传播目的。
关键词:媒体;编码;受众;解码作者:关佳丽、阚文婧,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霍尔及其编码/解码理论概述斯图亚特霍尔是传播学著名的学者,在文化、大众媒介、政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73年,霍尔写下了《编码/解码》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霍尔创立了著名的编码/解码模式理论。
霍尔认为,电视话语要经历四个环节。
首先是生产环节即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环节完成后,这些编了码的内容就开始进入流通环节,即信息从编码者传送到受众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使用环节,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享用。
但是电视节目一旦到达观众,受众对它的使用和再生产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
也就是说,电视节目流通的第四个环节,观众对信息的再生产,即解码基本上是和第三个环节同时进行的。
在论述完编码/解码模式后,霍尔详细分析了电视观众的读解,将其分为三种,即霍尔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受众读解模式:主导—霸权读解或偏好式读解、协商式读解、对抗式读解。
从主导或偏好角度解读信息,即观众赞同编码者赋予节目的内涵,依据文本包含的偏好意义来读解文本,直接从电视新闻广播或者时事节目中获取内涵的意义。
此时的编码和解码间存在意义的一致性。
这种形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实际上却不大可能发生。
大多数观众读解电视时会产生协商式读解,这时解码者和编码信息间的界面会产生轻微的意义争斗。
观众赞同编码者对各种事件的主导界定,同时对信息持有矛盾心理,但同时保留权利将主导界定同当地的情形协调起来。
在对抗式读解中,观众知道编码者已经赋予事件主导意义,但是他们在另一个参照框架中将信息赋予新的意义。
二、目前普遍出现的编码/解码不一致现象综观目前我国媒体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受众都会对媒体节目内容进行对抗性读解,特别是在互联网出现并普及以后,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匿名性,大多数网友都愿意在网络上进行吐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沉默的螺旋”控制,因此霸权读解或偏好式读解在现实中很少出现。
受众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符号意义的自由和意志。
受众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利益、立场、观点等因素对符码传播者进行反馈,而这种反馈往往是异于传者期待的。
因此,了解并掌握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恢复受众在传播中的本原位置,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帮助电视节目不断进行创新、突破和转型,在开拓其新的发展空间的时候,能够放大节目的积极意义,调节各阶层的权力冲突,避免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使节目越走越远、越办越好。
这种情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屡见不鲜。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央视记者对农民工、学生、医生、白领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对于这个提问,存在着两个层面的“符码抵抗”,分别是受访者层面的“符码抵抗”和观众层面的“符码抵抗”。
首先是受访者层面的对抗式读解。
记者问出“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其实其原意是希望受访者能够回答幸福或者不幸福,并就其说明理由。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记者的意愿大相径庭。
面对记者的提问,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都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回答说“我姓曾”,有人说“在跟你说话时被插队了”,还有人甚至认为记者在跟自己开玩笑。
这些回答千奇百怪,但是没有一个是记者想要的答案。
这就是典型的“符码抵抗”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采访很有可能进行不下去。
其次是观众层面的对抗式读解。
观众层面的“符码抵抗”实际上是在受访者层面的“符码抵抗”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受访者们的“神回复”,观众才能够顺着这个思路对这个采访进行解读。
在解读的过程中,许多观众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意义的再生产。
这个再生产的形式有很多,包括撰写新闻评论、转发和评论相关微博、恶搞图片配音、剪辑视频等。
然而从节目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是希望可以通过节目的播出来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引发人们对于幸福的思考,甚至也可能还包含些许的宣传意味。
但从效果来看,节目创作者的立场被受众的各种反馈给完全颠覆了。
三、媒体如何改变现状面对目前媒体的名誉和声望日趋下落的形势,作为媒体人我们不得不从自身出发进行思考:如何才能让受众的解码同我们的编码相一致呢?实现偏好式读解比较4传播理论与传播史c hua nbo l il un yu c huanbos hi难,但是就目前媒体的情况来说,能够实现协商式读解是最好的。
协商式解码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而且能够促使电视深度报道改进其不足之处。
因为协商式解码的大部分是顺应了编码者的预设解码,剩下的部分可能是存疑之处、不满之处、未能理解之处等,而这些就是电视深度报道本身存在的问题。
若能通过受众的反馈加以更正或改进,那么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就会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
最好的例子是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引发收视狂潮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
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的展现,来说明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伦理、仪式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的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因此观众在节目中不仅看到了各地美食,看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到了“吃的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
但是受众并没有拘泥于此,没有让编码者就此成为传播中的权威,而是有了更多的读解,比如微博上的刷屏,影片中出现过的食物的销量大增,人们的爱国热情被激起,甚至连食品安全问题也跟着又一次高频率地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引发人们对比式的思考,这些都说明受众在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协商式的读解。
而正是这种解读,这种传者和受者有差别的、不一样的观点和视角才让这部纪录片有了这么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通过这个成功的事例与“你幸福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避免对抗性读解的出现,媒体所需要做的有以下几点:(一)接近性原则新闻的接近性是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之一,主要是指新闻要与读者、观众相关才能受到更多的关注,一般包括地理接近、心理接近、经历接近和利益接近等方面。
不难看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与接近性原则的贯彻不无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美食,“民以食为天”,观众看到美食自然就会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再加上看到自己家乡的美食时,那种地域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的双重惊喜,使人无法拒绝。
此外,就采访层面来说,记者还应该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接近采访对象,消除采访对象的陌生感和抗拒感,让他们轻松地打开话匣子。
比如,记者可以同采访对象一起劳动一同吃饭,这样采访对象才会有可能与记者产生共同语言。
(二)了解受众群体及其需求,找好定位每个媒体乃至每个节目所面对的观众群和读者群都是不尽相同的。
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央视的定位就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是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其节目一般都是向着严肃、端庄的路线发展的。
相比之下地方台的定位就比较多样。
以近年来发展势头最好的湖南台为例,其定位就是年轻、快乐,并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可见媒体应该了解其受众群体,找好定位,有目标有对象地去制作节目,这样才能锁定受众群,赢得受众的支持,编码解码达成统一,最终取得好的反响。
(三)采访循序渐进,提问具象化记者应该在事先熟悉采访对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按步骤进行采访工作。
这里的循序渐进首先表现在提问内容和方式要慢慢从外围到中心。
就央视“你幸福吗”话题来说,幸福是一种比较私人化的情感,比较敏感和隐私,记者这样开门见山的提问很容易引起被访者的不配合。
记者应该先从其家庭生活、工作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再逐步向核心问题“幸福”靠近。
除此之外,记者也应该对自己的提问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对受访者的回答也应有基本的把握。
“你幸福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提问方式,而幸福却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复杂概念,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人可能做出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记者单刀直入,非常直接地提出“你幸福吗”这样一个终极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刻意回避,“说不好”、“不好说”是采访对象最正常、最直接的反应。
所以,如果记者要围绕幸福这个概念提问,就应该将幸福这个概念具象化。
换句话说,记者应该将幸福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感知的与幸福相关的话题进行问题设计,然后对受访者进行提问,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一个逐步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在这种状态下,采访效果和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四、结语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尽管已经距我们有40余年了,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对于我们媒体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代大众媒体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大众媒体肩负着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传递知识和娱乐等的责任。
然而随着受众主观意识的日益强烈,大众传媒在做好自己编码工作的同时,也要以受众为根本,关心受众,了解受众,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不仅要编码信息,还要解码受众,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受众,以减少对抗性解码的出现。
【参考文献】[1]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武岩生,王曦.新闻采访如何避免“符号抵抗”——以央视“你幸福吗”调查为例[J].青年记者,2013(1).[3]刘杰.“编”“解”成就深度[D].四川大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