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习题课学案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教师版)

古代中国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教师版)

古代中国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a.原始社会:少耕火种b.商周时期:石器锄耕c.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主要耕作方式(西汉:耦犁,二牛抬杠;东汉:一牛挽犁;唐:曲辕犁)●土地制度的演变a.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商周时期:国家土地所有制(井田制)c.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生产特点:精耕细作;(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4)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5)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2 手工业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历程a.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c.春秋战国以后,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手工业的突出成就a.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繁荣(西周晚期)出现冶铁(南北朝)灌钢法b.制瓷业: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c.丝织业:(西汉)获得“丝国”的美誉(唐)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称(宋)丝织品品种繁多(明清)南方丝织业进步鼎盛,缎为代表d.棉纺织业:(宋朝) 出现棉纺织业(元)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明后期)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3)生产技术不断进步,(4)生产规模扩大,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5)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转移(6)长期领先于世界1.3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概况a.货币:(秦)统一货币,“秦半两钱”;(唐)通宝钱;(宋)纸币“交子”;(明清)白银b.商人:(商)出现职业商人;(春秋)出现大商人;(明清)出现商帮b.国内贸易:(秦汉至隋唐)受到时空限制,商业水平不高;(两宋)时空限制打破,商业空前繁荣;(明清)城镇商业依然繁荣c.国外贸易:(西汉)海路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隋唐)海陆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宋元)海外贸易远达非洲,由陆路贸易为主转为海路贸易为主;(明清)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丧失了主动权d.城市:(宋以前)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宋以后)经济功能增大(宋以前)坊市有严格的界限,(宋以后)坊市界限打破●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3)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国外贸易全面发展;(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5)商人群体活跃,城市商业经济不断发展;(6)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7)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相辅相成;1.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发达的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机户”与“机工”形成雇佣关系历史地位: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鸦片战争前始终未成为独立力量●重农抑商含义: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推行:商鞅变法首倡,为历朝沿用,明清时期强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直接原因:对付流亡、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影响:一定程度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侵略,但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积累(资金);(2)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劳动力);(3)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国际市场);(4)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国内市场)(5)封建文化专制,缺乏实用性人才(技术)(6)“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国家政策)。

最新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 精品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那段戏曲吗? 生: (齐声)喜欢。

师: 我也非常喜欢这段家喻户晓的戏曲。

在听歌时,我留意到其中一句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这是对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这句歌词中,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

当然,一句歌词不能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

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的详情,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

基础达标1. (2018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 )A. 铁犁牛耕的出现B. 高转筒车的发明C. 耦犁技术的普及D. 曲辕犁的推广解析 本题难度低,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B 、C 、D 三项成就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2. 下图中被称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的是(B )解析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将其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所以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3. 下图所示犁耕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地的深浅。

这一开创性技术为后世所沿用。

该项技术革新最早是在(D)A. 春秋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解析本题难度低,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从材料文字和图像上都可以看出是曲辕犁,这一农耕工具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

4. (2018年盐城模拟卷)某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这里的“此渠”是指(A) A. 都江堰B. 郑国渠C. 灵渠D. 井渠解析从材料中的“蜀守冰”“成都”可以看出是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领导修建的都江堰,材料的后半段赞扬了都江堰的效用和意义。

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专题总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构造与特点农业基本构造手工业商业重农抑商政策经济政策“海禁”政策【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课题理解】手工业手工业,是指经过手工劳动,并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工业性生产活动的家产。

在近代的工业革命以前,大多半的工业生产都属于手工业。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机械化和工厂制度,使得传统手工业遇到打击,不再是工业生产的主流。

当前手工业在工业发达国家,主要为联合手工艺产生的特点价值;在工业不发达国家,手工业仍旧宽泛存在于民间。

【知识构造】官营手工业经营形态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家庭(田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纺织业主要部门冶金业陶瓷业【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1、官营手工业(1)历史:①夏商西周期间:以青铜锻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方垄断;②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益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2)特点:①管理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人员构成:工官与工匠。

A、工官:工官是中国古代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员;B、匠户:匠户是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③产品用途:特意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件。

④工艺水平:代表着当时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⑤地位:直到明朝先期为止,官营手工业向来占有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3)评论:①利:官营手工业资本充分、工匠优异、大规模生产和分工协作,推进了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②弊:A、生产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少竞争,致使生产效益低下;B、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建性遇到严重的约束;C、限制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改革不可以服务于社会;D、行业之间互相隔断,技术传承拥有关闭性。

2、民营手工业(1)产生:春秋战国期间,跟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改革,民营手工业盛行。

(2)特点:①管理方式:民间个人经营;②产品用途:主要生产供民间花费的产品,拥有商品生产性质;③发展历程:自出现后发展困难;明朝中叶此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超出官营手工业,占有了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传统农业:铁器牛耕,经济(小农经济)。

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发展到第二阶段,进入时代,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并发展2、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生产规模——以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技术——所有制结构——以“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包括了土地私有和君主土私有(土地国有)。

经营(生产模式)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知识点二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

当时的土地制度被称为战国以来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其中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基础。

国有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补充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附庸。

知识点三1、古代中国手工业史实(1)矿冶业发展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

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西汉用做燃料冶铁。

南宋时开始用做燃料冶铁。

魏晋南北朝时发明的炼钢技术是法。

(2)纺织业发展的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唐代出现技艺。

元代改造棉纺织业技术,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明代成为主要衣料。

(3)陶瓷业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先有青瓷,后有____瓷,元代烧成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生产时期。

时期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珐琅彩。

最迟从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Ⅱ)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⑴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

⑵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意思符合即可)⑶生产方式:铁犁牛耕;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班级:高一__班 座号:__ 姓名:______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Ⅱ)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亲爱的同学,现在是检验你的学习成效,展现你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啦!本学案将根据你的完成态度和质量评分,分数计入期中和期末成绩中,关系到你的学分哦!按照要求完成本学案,你将获得3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有额外的2分在等着你哦。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的努力将决定你的收获。

比比看:谁是本班的“历史之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列举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

1.右图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有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地位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长江和黄河流域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在中国母系氏族最重要的两个遗址中,_____________就发现了粟,_______________已经培育了早期的水稻。

这些文物有力的说明了一件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2、地位农业长期以来是中国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一)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1、耕作方式中国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重要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_______________在这一时期形成。

这种耕作方式从春秋开始出现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是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基本耕作方式。

在_______________,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2、生产工具A材质和工艺的变化:材质从石、骨、木到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工艺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B动力的变化:从人力到__________;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

同时,耕作技术也不段进步。

__________时期二牛三人仍然比较浪费人力;西汉时期二牛一人的__________出现;东汉时期__________开始出现;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__,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及练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及练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知识梳理】一、早期农业的发展1.耕作技术:_________________(粗放型)2.劳动工具:_______→_______3.农业的发展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耕细作的自然经济(一)自然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1.___________的出现(时间:_______);2.江东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

(二)水利灌溉工程的进步1.水利工程(1)战国:_________(2)汉朝:______、______、______2.灌溉工具(1)曹魏:________(2)唐朝:________(3)宋代:________(4)明清:________(三)自然经济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的条件:(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济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目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封建政府对自然经济的态度:_________,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导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导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重点1.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一、“神农”的传说(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出现:(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3)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

(4)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

注:商周时期,虽然出现了青铜农具,但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很少使用,当时主要的耕作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前是“ ”的原始阶段,此后 技术和 工具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主要耕作方式.... 形成。

(2)在 ,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收获的 .东汉时因为 (两牛三人图回转不变便,出现较轻便的一牛 有利于山地开垦。

西汉时还出现了播种工具 。

(3)完善: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 ,安装了犁评控制深浅。

2. 耕作技术的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赵过推行)。

西汉赵过既推广耦犁,又推行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三熟。

注: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即南方。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贫者无立锥之地:(1)商周时期:实行 名义上 实际上 所有和奴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编者:宋春礼情景导入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所以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商业和手工业都只是农业的补充。

直到今天,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多数。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自给自足,为谋生而非为牟利,为消费而非为交换。

那么,在古代的中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古代农业经济又有什么特点呢?本课我们将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及相关知识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案时空坐标基础结构化学习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1)主要耕作方法:_________。

(2)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后来出现了耒耜。

3.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1)农具:出现______农具,但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2)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西周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4.影响: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________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2)两汉时期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

②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___,安装犁评。

2.耕作技术(1)耕作方法①垄作法(春秋战国时期)。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______。

②魏晋南北朝时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1)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___________(战国)、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同步学案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同步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目标导航] --------------------明目标·知重点[课堂导学·互动探究]知识点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自主学习]1.原始农业(1)起源: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特点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②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③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细微点拨]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合作探究]探究主题: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材料:炭化了的粟和菜子(半坡遗址出土) 炭化稻粒(河姆渡遗址出土)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

在半坡遗址中,发现多处粟的遗存和炭化了的菜子。

此外,还出土一批幼体猪骨。

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也发现有大量的稻谷遗存和家畜骨骸。

这些都是中国原始农业、饲养业达到一定水平的有力证据。

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在地域分布和产业结构方面有哪些特点?请你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地域分布: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主,形成北粟南稻的农业格局。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自主学习]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经使用垄作法。

(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1)两汉时期:以一年一熟为主。

必修II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必修II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必修II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_____________(2)我国农业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_____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__________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_____为生产、生活单位,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_____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______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______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__________的牢固存在。

3、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有。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

春秋出现私田。

(3)战国确立了封建。

4、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汉代:发明了播种工具。

还出现了牛耕和三人驾驭两头牛的。

魏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

唐朝:水稻种植普遍采用移栽等技术。

江东地区出现了,至此,中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

宋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南宋时期,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明清: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和。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区域。

《》和《》是著名的农学著作。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周时期,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商朝的_____________世界稀有。

3.东汉杜诗发明______,用水利鼓风冶铁。

高一历史下期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有答案)

高一历史下期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有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年左右。

原始农业采用“”方式。

2.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农业生产力提高。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西周的农作物更加丰富,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春秋时期,农具、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耦犁(犁壁)→东汉发展到珠江流域→汉朝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江东曲辕犁(犁评),耕犁完善。

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秦汉时期代田法、一年一熟→魏晋南北朝:犁耙耱技术→宋元时期: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江南一年两熟,有地方一年三熟3.灌溉水利:(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水利风车(明清)4.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④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精品高中历史 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案

精品高中历史  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4—9完成下列问题一、“神农”的传说(自主学习)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和_____的国家。

2.“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______,教导民众_______(“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

许多_______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3.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_____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_________和_______。

中国古代的重大_______成就,都是在______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生产力)1.演进过程:①中国农业经历了“______________”的原始阶段。

②在_______时期,中国______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nòu)。

③在_______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工具。

——秦国“以牛田”,所以国富民强。

④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_______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便于中耕的_______和便于收割的大镰的出现,说明农具已经改进。

⑤________时,耦犁(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已经被___________取代。

——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便于______的普及,也有利于___________的开垦。

⑥_______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___。

2.认识农业_______________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____________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课堂探究】1.农业的发展的演进过程看,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2.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小农经济呢?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共同消费。

课标实验版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学案

课标实验版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学案

课标实验版必修2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学案历史必修⼆第⼀单元知识梳理第⼀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列举我国在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时期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

(从⽣产⼯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利灌溉等⽅⾯思考)(1)⽣产⼯具:原始社会——⽯⼑⽯斧;商周——商量青铜,⼤量⽾耜;春秋战国——铁犁⽜耕;两汉——耦犁(西汉赵过推⼴),出现犁壁,耧车;隋唐——曲辕犁。

(2)耕作技术:原始社会——⼑耕⽕种;商周——开沟排⽔、除草培⼟、沤制肥料、治⾍灭害;春秋战国——垄作法;两汉——代⽥法(赵过),⼀年⼀熟;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宋以后——⼀年两熟和⼀年三熟(3)农作物:原始社会——⽔稻和粟(南稻北粟);商周——粟、稻、⿉、稷、麦、⿇、桑等;明清——引进⽟⽶和⽢薯等(4)⽔利灌溉(包括⽔利⼯程和灌溉⼯具):春秋战国——都江堰;两汉——漕渠、⽩渠、龙⾸渠;魏晋南北朝——翻车;隋唐——筒车;宋——⾼转筒车;明清——风⼒⽔车;2、简述早期农业的影响?(1)随着农业⽣产的发展,⼈们的⽣活从频繁迁徙开始⾛向定居。

(2)中国农业独⽴发展、⾃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3、⼩农经济产⽣的原因?(1)农具和⽣产技术的进步,铁犁⽜耕的逐渐推⼴,提⾼了⽣产⼒。

(根本原因)(2)封建⼟地私有制的确⽴。

4、⼩农经济的定义:以家庭为⽣产、⽣活单位,农业和家庭⼿⼯业相结合,⾃给⾃⾜的⾃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产的基本模式。

5、简述⼩农经济的特点?(1)以家庭为单位;(2)农业和家庭⼿⼯业相结合;(3)⾃给⾃⾜;(4)精耕细作;6、如何评价⼩农经济?(地位)(1)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产的基本模式。

(积极性)(2)⼩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定地的⼟地、农具或耕畜等⽣产资料,具有⽣产积极性;(3)农民在⾃⼰有限的⼟地上,努⼒提⾼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点击】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梳理】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主要耕作工具有石刀、石斧和石犁,后来又出现耒耜。

2夏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具:商周时期出现_青铜______农具,但在农业中只是少量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已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

2)作物: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3)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3、结论: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即时练习】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A.石器B.铜器C.铁器D.牛2.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小米、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C A.原始社会B.夏朝C.西周D.春秋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周王室的日益衰微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开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发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学学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学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目标】1.知识点:耕作方式的三个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车、筒车的发明;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精耕细作技术的表现。

2.能力目标:理解生产力是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3.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设问探究、演示农业发展过程。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明的经济保障。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政治联系紧密。

【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革【知识点拨】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由简单模仿到耕种。

(2)七八千年前,随着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中国农业进入“”或“”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农具。

(4)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所有。

(2)奴隶社会(、、时期):土地归所有,实行制。

瓦解的原因:时期,农具和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出现;国等进行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向转变,逐步形成,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①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

其中,秦国的,废除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大量兼并土地;少地或无地,受剥削和压迫;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③三国时,曹魏政权推行制。

④均田制(时间:)有利于,。

瓦解的原因:和⑤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口号,说明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3、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为单位,和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实行(3)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模式,是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的繁荣和的安危,因此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政策;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构造与特色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春秋战国期间: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种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流行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当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期间的。

唐朝: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曲辕犁(别名东江犁),标记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水利浇灌:浇灌工具——翻车、筒车;水利设备: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历代治理黄河;西域——坎儿井。

二、耕种方式①商周期间:简单协作②春秋开始: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三、土地私有制确实立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回国家全部,推行井田制。

(井田制西周最流行,名义上土地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据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全部权。

井田制本质是贵族土地全部制。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形成——战国期间:取销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封建土地全部制。

(秦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取销了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的三种主要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④租佃关系:战国产生,汉代比较广泛,宋朝日趋广泛,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期间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色: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小田户个体经营为主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联合(“男耕女织”)4、据有少许的生产资料。

五、手工业a.冶炼①青铜器锻造: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国的青铜时代。

商周技术已相当作熟——司母戊鼎、龙虎纹尊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期间③燃料煤:始于汉代,北宋相当广泛;焦炭:始于南宋,明朝流行b.纺织①丝织:上古时代,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呼,丝绸之路;唐朝,出现缂丝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习题课学案例题分析例1古代农业——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例2古代手工业——手工业在古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其价如金”。

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

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例3 古代经济政策——海禁政策下的对外贸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

”《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B.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C.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告发者予以重赏D.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例4 古代商业——商业发展促进农耕经济的进步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

”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明朝山西大同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非选择题审题思维1.分析、比较分析、比较是历史学科命题中最常见的命题用语。

因为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它常见的形式有:(1)根据……分析……;结合所学,分析……实例1:2013年全国卷Ⅰ第40题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实例2:2013年天津卷第37题第(1)问: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比较……说明(指出)……;……与……相比有何不同(相同之处)?实例3:2013年全国卷Ⅰ第46题第(1)问: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的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实例4:2013年福建卷第38题第(4)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审题方法指导]“分析”思维在审题时要注意:(1)分析什么?如例1:“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例2“这一特点反映的历史状况”。

(2)依据什么分析?如例1,要求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例2只要求“结合所学”。

“比较”思维在审题时要注意:(1)比较什么?要求说明什么?比较是手段,说明是目的,重心在于说明。

(2)试题要求找“相同点”“不同点”还是“异同点”?根据要求进行思考。

(3)分析、比较类设问,一般情况下答案要求都相对详细、具体,要有史有据,言之有物。

归纳、概括是历史命题设问中常见的思维形式用语。

主要用于对历史材料和历史现象的总结、提炼。

常见的命题句式为:(1)根据……归纳……实例5:2013年重庆卷第14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

第(3)问: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是历史命题设问中常见的思维形式用语。

主要用于对历史材料和历史现象的总结、提炼。

常见的命题句式为:(1)根据……归纳……实例5:2013年重庆卷第14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

第(3)问: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概括指出……实例6:2013年山东卷第29题第(1)问: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第(3)问: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

(3)依据……列举……;依据……指出……实例7:2013年天津卷第12题第(3)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实例8:2013年安徽卷第37题第(3)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

实例9:2013年四川卷第13题第(2)问: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审题方法指导]这类试题的审题要点主要有:(1)归纳、概括的内容是什么?这是答题的核心。

(2)依据什么,即从哪些地方去寻信息源?不外乎“材料”“所学知识”“二者结合”。

(3)答案要精炼、概括,要点化,文字浓缩。

(4)概括要求准确、全面、完整。

3.评价、说明“评价”与“说明”两个词汇在历史学科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用语。

“评价”用语通常的用法为:(1)根据……评价……实例10:2010年浙江卷第39题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实例11:2013年全国卷Ⅱ第40题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2)从……的视角评价……实例12:2010年江苏卷第23题第(1)问: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审题方法指导]关于评价类用语的试题,要注意如下几点:(1)要明确评价的对象,即评价什么、找到关键词或核心词,如例10,要求评价的是“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例12要求评价“新经济政策”。

(2)要明确评价的根据材料,如例10、例11,都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要明确评价的限定角度,如例12,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

另外还有其它的限定,如从“积极”或“消极”影响等。

(4)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全面、史观先进、史论结合、摈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观点。

说明”二字使用最为普遍。

它往往与其它的用语结合,如“分析说明”、“比较说明”、“概括说明”、“归纳说明”等。

说明即文字表述形式,可联系语文体裁中的“说明文”,要求表述准确、用语恰当、文字简炼、观点明确。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材料二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乘迕材料三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四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什么经济现象?(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1.下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2.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耕的是“王田”②纺的是棉布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③4.《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A.司母戊鼎B.“废井田,开阡陌”C.曲辕犁D.交子5.“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7.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A.棉布温暖舒适,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纺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C.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D.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8.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 150年前的唐朝大地,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冶铁作坊的角落里堆放着作燃料的煤③终于买到了中意的粉彩瓷器④与纺织手工业作坊中辛勤工作的雇工交谈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浙江某地因施工发现一座古墓,其出土文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考古人员整理,向社会公开展示的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10.《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

”这表明唐朝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严格维护坊市制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11.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12.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1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玡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