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基本知识
兽药安全使用知识
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兽药安全使用知识汇总兽药安全使用知识有:1.使用新兽药必须有兽医临床处方。
2.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兽医处方使用。
3.使用中药必须辨证施治,严禁使用禁用药物,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4.对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应避免同时使用。
5.凡超剂量、超疗程、超规定动物使用药品,都视为滥用。
6.定期对宠物驱虫、清扫消毒、营养调整和疫苗接种等要进行内服给药。
7.饲料中添加药物时一定要按照药物的有效期、使用说明进行添加。
8.饲料中添加药物时药物与饲料应充分搅拌均匀,防止因药物分布不均而影响治疗效果。
9.饲料中添加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ph值,不同的动物不同的饲料药物对饲料适应性也不同。
10.饲料中添加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剂量过大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归纳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归纳:1.使用新兽药必须有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证生产。
2.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原料和有效成份。
3.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通用药品名。
4.严禁超范围使用同一种原料药生产不同品种的畜禽用药。
5.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淘汰或未经批准的兽药。
6.严禁使用不注明“兽用”字样的非兽药产品。
7.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期和标签不清的兽药。
8.严禁将人药用于兽药。
9.严禁混合配伍使用作用不明、无配伍禁忌或潜在相互作用的多种药物。
10.严禁使用未注明休药期规定的兽药产品。
11.严禁在饲料中长期添加糖皮质激素。
12.严禁使用变质、霉败等不合格兽药。
13.严禁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拖延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14.严禁销售无产品名称、厂名、生产日期、失效期、检验合格证、批准文号、兽药残留监控标志、GMP证书等相关信息的兽药产品。
15.严禁销售未经批准原料和有效成份生产的兽药产品。
16.严禁超范围使用同一种原料药生产不同品种的畜禽用药。
17.严禁销售国家禁用、淘汰或未经批准的兽药产品。
18.严禁销售超过有效期和标签不清的兽药产品。
兽药知识
兽药基础知识一第一章药物的常识:什么是药物:药物就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畜(牛、羊、猪等)、家禽(鸡、鸭、鹅、鸽子等)疾病的物品。
常用兽药的分类: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分类:抗菌药物又分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两类。
所谓抗生素就是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这种代射产物对其他的某些微生物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
所谓合成抗菌药就是人们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制作的抗菌物质,不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
第一节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两类。
一、抗生素:抗生素通常分为八类:1、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2、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呋、先锋霉素5等;3、氨基糖甙(读间同:代)类: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安普霉素等;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5、四环素类: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6、氯霉素类:氟苯尼考、甲砜霉素、氯霉素等;7、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8、其他类:硫酸粘杆菌素等。
(一) 、青霉素类:来源:青霉素类是由青霉菌发酵液中提取或进一步半合成制取的一类以青霉烷为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烷和内酰胺都是指的某一种化学结构) 作用原理:青霉素类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新生的细胞壁产生缺陷而发生溶菌。
在较低浓度时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在较高浓度时则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革兰氏是指的一种细菌的染色液,根据细菌染色后呈现颜色的不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药物配伍:目前通常将抗生素分为4大类:第一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大量、高速繁殖阶段对细菌的作用最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通常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第二类是静止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繁殖相对不活跃的阶段对细菌的作用最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
通常包括氨基糖甙类、其他类中的粘杆菌素等。
兽药用法常识
兽药用法常识目前在我国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中,兽药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是在市场服务中发现,养殖户所拥有的兽药知识比较贫乏,在兽药的使用中存在很多误区和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用药后效果不理想或没有效果,甚至引起了毒副作用,所以写下来供参考。
一. 基本概念1、兽药兽药概括讲是指用于畜禽等动物的药物,它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从理论上说,凡能影响动物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2、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新技术生产的药物,如酶制剂、生长激素和疫苗等。
3、血药浓度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是体内药物浓度的重要指标,它不等于作用部位(靶组织或靶受体)的浓度,但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以及药理效应一般呈正相关。
4、半衰期半衰期是药动学的重要参数,是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一种指标,一般来说,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其半衰期短;代谢慢、排泄慢的药物,其半衰期长。
半衰期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保持血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它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和停药后从体内消除时间的主要参数。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1、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称为对因治疗,中医称治本。
如应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感染性疾病;用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等。
(2)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称为对症治疗,亦称治标。
如用解热镇痛药可使病畜发热体温降至正常,但如病因未除,则药物作用过后体温又会升高。
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对因治疗,但对一些严重的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病畜生命,如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惊厥等,则必须先用药接触症状,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对因治疗。
有些情况下,则要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即所谓标本兼治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2、不良反应(1)副作用是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适反应。
兽药知识 兽药解析
兽药知识兽药解析
兽药是一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的药物,其作用旨在调节动物的生理机能,并规定其作用、用途、用法和用量。
兽药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解热镇痛药、消毒药、抗真菌药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兽药类型及其作用:
1. 抗生素:抗生素是用来杀死细菌和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感染的症状,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2. 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包括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
这些药物可以杀死寄生虫,减轻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3.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用于缓解动物的疼痛和发热症状,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动物的疼痛和不适感,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4. 消毒药:消毒药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疾病的传播。
常见的消毒药包括酒精、碘伏、来苏尔等。
5. 抗真菌药:抗真菌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例如克霉唑、酮康唑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感染的症状,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在使用兽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副作用等问题。
同时,兽药的选用和使用应该根据动物的病情和兽
医的建议进行。
在使用兽药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动物安全和人畜共患病传播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兽药基本知识
兽(禽)药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一、兽药的基本概念1.兽药的定义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2.兽药的分类方法1)给药途经:主要有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和局部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如片、胶囊、粉散、丸、糖浆、合剂等。
注射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腹腔注射、气管内注射等。
局部给药:粘膜给药(眼药水、滴鼻剂、喷雾剂),皮肤给药(消毒液、软膏、乳剂、贴剂)阴道肛门给药(溶液、栓剂)2)药物分类: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抗生素、生化药物、生物制品、生物技术药物。
天然药物: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它们的简单加工品。
如中草药。
化学药物:指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药物。
如乙酰水扬酸、安乃近。
抗生素:系由真菌、放线菌及细菌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代谢产物,具有抗微生物、抗寄生虫、或抗癌作用的药物。
如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
生化药物:指用生物化学方法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精制得到的药物。
如酶、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
生物制品:指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或其毒素以及人和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药物。
如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诊断用抗原、诊断血清。
生物技术药物:指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高新技术生产的药物。
3)药物形态: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几大类。
4)药物剂型:粉剂、散剂、可溶性粉剂、预混剂、丸剂(锭剂)、片剂、颗粒剂(冲剂)、胶囊剂; 软膏剂; 溶液剂、混悬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注射剂(溶液、混悬液、乳剂、油剂与粉针)、合剂(口服液)、灌注剂、滴眼剂、擦剂、气雾剂、消毒剂。
兽用生物制品。
3.兽药制剂与市场应用剂型兽药制剂:用适宜方法制成可直接用于动物的药物制品。
包括兽、禽、渔、蜂、蚕药。
兽药知识
兽药知识一、什么是兽药?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血清制品: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1. 预防用生物制品2. 治疗用生物制品3. 诊断用生物制品二、什么是药物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指为预防动物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需要,将兽药与适当的载体混合制成的剂型。
三、什么是兽用生物制品?兽用生物制品是应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关技术制成的,其效价或安全性必须采用生物学方法检定的,用于动物传染病和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抗原、抗体、微生态制剂等。
其中疫(菌)苗、类毒素为预防用生物制品。
四、兽用生物制品包括哪些种类?目前我国常见的兽用生物制品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或载体疫苗、抗血清、卵黄抗体、干扰素、微生态制剂、诊断制品等。
五、兽药有哪些剂型?片剂、注射剂、酊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滴眼剂、眼膏剂、粉剂、预混剂、内服溶液剂、内服混悬液、内服乳剂、颗粒剂、可溶性粉剂、外用液体制剂、乳房注入剂、阴道用制剂。
六、开办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需要办哪些手续?根据兽药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必须先取得兽药GMP或GSP证书,再申领《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对生产的每种兽药,还必须取得产品批准文号。
七、什么是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是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对特定的兽药生产企业按照兽药法定标准、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生产某一兽药产品的法律许可凭证,具有专一性,不允许随意改变或多产品共用一个批准文号。
医学专题兽药及兽药残留基础知识
在由实验动物的无作用剂量数值换算成人的无作用剂量数值,并由此推算
(tuī suàn)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时,一般要缩小至1/100,这种缩小值,就是安
全系数。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 <四>最高残留限量
•
允许在食物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其代谢物的最高量(或最高浓
度),称为最高残留限量。包括从动物屠宰(túzǎi),到加工、储运、销售等
巴氏低温消毒并不能破坏乳中的抗生素;链霉素100℃加热2小时其残留不受影响;四环
素经加热后可降低残留80%以上,但其代谢和降解产物比四环素毒性更大。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 五、兽药残留的危害
• <一>一般毒性作用
•
许多兽药或添加剂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如氨基酸糖苷类抗生素有较
强的肾毒性和耳毒性等。人若长期摄入含有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将造
•
临床上,利用协同作用,特别是增强作用,可获得较大的疗效,减
少单位药物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 <二>拮抗作用 Nhomakorabea•
指临床上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用药(yònɡ yào)后药物的总效
应减弱。
• 利用拮抗作用,可解救药物中毒,减轻或避免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耐药基因可能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在细菌之间传播,也可
能通过食物链等途径扩散耐药基因,使细菌的耐药基因在人类、动物群中
和生态系统间互相传递,由此导致人类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的耐药性增加。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 六、兽药残留监控
• <一>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
兽药基础知识
兽药基础知识
1.兽药分类:根据用途和药理作用,兽药分为防治型、治疗型和促进型等。
2. 兽药剂型:兽药剂型包括口服剂、注射剂、外用剂等。
3. 兽药质量:兽药的质量受到药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其质量合格。
4. 兽药剂量:兽药剂量应根据动物品种、体重、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计算。
5. 兽药使用注意事项:兽药使用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滥用和误用。
6. 兽药残留:兽药残留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因此必须控制兽药使用和残留。
7. 兽药监管:国家加强对兽药生产、销售、使用及其残留的监管,确保兽药安全使用。
- 1 -。
养殖技术-兽药基础知识
养殖技术-兽药基础知识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这里所说的动物包括家畜、家禽、水生动物、蜜蜂、蚕及其他动物。
一、兽药的作用与特点(一)兽药的作用:兽药是专门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药品。
1、预防:用于防止某些动物疫病的发生的药物,如各种疫苗、动物保健品等。
2、治疗:用于治疗动物各种疾病的药物,如:各种抗菌素等。
3、诊断:用于确定动物疾病的药物,如各种诊断液及诊断性药物。
(二)兽药的特点:1、兽药的包装、用药剂量、投药途径与方法,都是根据动物本身的特点制定的。
例如:兽药的包装规格比较大,有的兽药剂型可以通过饲料给药。
2、兽药的使用对象有严格的界限。
比如:反刍动物对某些麻醉药比较敏感,牛对汞制剂耐受性很低,呋喃类药物易引起禽类中毒,对草食动物使用抗生素易引起消化机能失常,等等3、兽药在动物体内排出速度较快。
4、兽药不能供人使用。
兽药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用法与用量都是根据动物的特点设计的,不适用于人;如果用于人,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二、兽药的分类兽药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兽药的作用和特点来分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中草药、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二是按兽药的作用区域来分包括消化系统药物如各种健胃药、促消化药、止泻药等;呼吸系统药物如止咳平喘药;循环系统药物如强心药、止血药等;泌尿系统药物如利尿药等;生殖系统药物如黃体酮等待;参与代谢的药物如各种维生素及盐类等;作用于皮肤的药物(外用药);抗寄生虫药;解毒药等。
三、兽药的使用方法兽药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剂型:兽药常用的剂型包括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四种。
1、液体剂型:包括注射剂:即针剂;煎剂及浸剂;还有其它一些剂型。
兽药基础知识
一、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琥乙红霉素和无味 红霉素(耐酸、内服)、硫氰酸红霉素(兽用) 泰乐菌素(Tylosin):又名泰农,动物专用,酒石酸盐和磷酸盐,欧盟 从2000年开始禁用作促生长剂。 替米考星(Tilmicosin):动物专用,特点是在肺组织和乳中药物浓度很 高,适合家畜胸膜肺炎和乳腺炎的治疗。 吉他霉素(Kitasamycin):又名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特点是对大多 数耐青霉素和红霉素的金葡菌有效,可用于猪弧菌性痢疾。还用作猪鸡 的饲料添加剂。 螺旋霉素(Spiramycin):主要用于防治金葡菌感染和支原体病。欧盟从 2000年开始禁用作促生长剂。 竹桃霉素(Oleandomycin):主要用于禽霉形体病,也用作促生长添加 剂。
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理化性配伍禁忌)。
第三节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2.氨基苷类 :
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
有效。
氨基苷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但不可与氯霉素 类合用 。 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
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
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一些,与阿托品类配伍应 用于仔猪腹泻。
第三节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3.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 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一)兽药基本知识:
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 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剂)。 三个基本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 ②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 ③使用动物为畜禽等。
• 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 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兽药 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 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 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 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 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 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即从陆 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 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物和部 分昆虫。
• 14.表现分布容积(Vd):按血药浓度推 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所占有的体液容 积。Vd值大,表示分布广或与生物大分子 结合量大。脂溶性药物Vd值一般较大 (2~3L),反之Vd值小,一般水溶性或极 性大的药物Vd(0.15~3.0L),如药物在体 内分布均匀,Vd值接近0.8~1.0道吸收:吸收部位有口腔、胃、小肠和直肠。方式主要 是简单扩散。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和动物生理因素的影响。解离度低、 油/水分布系数高的非解离型药物,原子或分子半径小的水溶性药物 均易吸收,极性分子吸收差。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完全吸收的 限时过程,它们决定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影响药物奏效时间、 作用强度及持效时间。药物剂型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即水溶液剂 >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药物的晶型不同,吸收也不同,无 定型药物溶出速度>亚稳定型>稳定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混悬剂疗 效大于结晶型。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 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 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 吸收迅速而完全。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Fe3++四环素 →络合物→沉淀→吸收↓)、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 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 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 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 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 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 药物的吸收。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
家畜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家畜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家畜用药前的准备1.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对家畜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监测以及皮肤、毛发等外观的检查,以及排泄物和食物摄取量的观察,能及时发现家畜的异常症状。
2. 定期预防接种: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家畜传染病,提高家畜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3. 饲养环境的检查:定期检查饲养环境,保持干净整洁,预防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提高家畜健康水平。
4. 建立健全的用药记录:定期记录家畜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目的等信息,以便日后追踪治疗效果和预防用药错误。
二、家畜用药的基本知识1. 选药原则:选择适合家畜种类、年龄、生理状态和疾病类型的药物,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避免使用已经被淘汰的药物或者禁用的药物。
2. 细菌抗药性的注意:定期轮换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照临床用药规范,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3. 药物的存放和使用: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使用前应做好抗生素敏感试验。
4. 连锁用药:当家畜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相容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的相互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5. 特殊情况下的用药:怀孕、哺乳期的家畜以及老年家畜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性和用药剂量,避免对胎儿或乳汁产生不良影响。
三、家畜用药的常见疾病及药物治疗1.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等常用药物: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头孢类抗生素等用药注意: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药物抗药性和过敏反应2.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疾病: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等常用药物:奥美拉唑、诺氟沙星、酵素剂等用药注意:避免过量用药,防止对胃黏膜产生刺激3. 寄生虫病常见疾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蛔虫病等常用药物:阿苯达唑、多维硝唑、多菌灵等用药注意:按照寄生虫种类和家畜的体重合理使用驱虫药4. 皮肤疾病常见疾病:皮肤真菌病、寄生虫感染、皮肤湿疹等常用药物:环唑、氯等霉素、莫匹罗星等用药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5. 免疫系统疾病常见疾病:狂犬病、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常用药物:狂犬病疫苗、猪链球菌灭菌苗等用药注意:按照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方法进行预防接种6. 骨骼及肌肉疾病常见疾病:骨折、关节炎、肌肉萎缩等常用药物:止痛药、抗炎药、抗生素等用药注意:根据疾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四、家畜用药后的常见反应和控制1. 药物的副作用常见副作用:抗生素过敏、肝肾功能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控制方法: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药物过量使用,根据家畜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2. 药物残留常见残留:抗生素、激素、禁药等控制方法: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定期检测药物残留水平3. 药物相互作用常见相互作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物相互作用等控制方法:避免不合理的连锁用药,尽量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4. 药物滥用常见滥用:过量使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控制方法: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过量使用药物五、家畜用药误区及正确处理方法1. 误区:随意购买药品使用正确处理方法:购买药品前咨询兽医,根据家畜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品2. 误区:没有正规的用药记录正确处理方法:建立健全的用药记录,包括药品名称、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信息3. 误区:药物滥用,频繁更换药品正确处理方法: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避免频繁更换药品导致抗药性增强4. 误区:不重视用药后的观察及处理正确处理方法:用药后定期观察家畜的反应,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进行处理六、家畜用药的管理制度1. 健全的兽医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兽医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兽医团队,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兽药基本知识
下一页 返回
2. 2 药物的制剂与剂型
• 3. 乳剂 • 乳剂指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液体,加入乳化剂 (如阿拉伯明胶等) 后
制成的乳状悬浊液,可内服或外用。 如松节油乳剂。 • 4. 酊剂 • 酊剂指将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也可用流浸膏稀释而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如碘酊。 • 5. 醑剂 •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如樟脑醑。
上一页
返回
2. 3 药物的保管与贮藏
• 妥善地保管与贮藏药物是防止药物变质、 药效降低、 毒性增加和发 生意外的重要环节。
• 2. 3. 1 药物的保管
• 保管药物应有专人负责,并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否则不但会造成药 品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害人、 畜生命。 特别是毒、 剧药品和麻醉药 品,应严格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法令、 条例进行管理和保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6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各种给药途径产生药物作用快慢依次为: 静注、 肌注、 皮下注射、 直肠给药和内服。 选择给药途径时,除根据疾病需要治疗外,还应 考虑药物的性质,如肾上腺素内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 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内服很难吸收,做全身治疗时必须注射给药。 有的药物内 服时有很强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很低,全身用药时应选择肠外给 药。
下一页 返回
2. 3 药物的保管与贮藏
• 2. 3. 2 药物的贮藏
•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 用途等科学合理地贮存药物,是防止事故、 避 免损失的重要措施。 各种药品的贮藏原则是遮光、 密封贮藏,以免 药物被污染或发生挥发、 潮解、 风化、 变质、 燃烧甚至爆炸等事故。
• 对于有保存期限的药品,应经常检查,以免过期失效。 有效期是指 药物的有效使用期限,一般指药物自生产之日起到失效之日止; 失 效期指药物开始失效的日期。 生产批号是用来表示同一原料同一批 次制造的产品,其内容包括日号和分号。 日号用六位数字表示,若 同一日期生产几批,则可加分号来表示不同的批次。
兽药基础知识
兽药基础知识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那么你对兽药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兽药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兽药的主要品种兽药大致可归纳为四类:①一般疾病防治药;②传染病防治药;③体内、体外寄生虫病防治药;④(包括促生长药)。
其中除防治传染病的生化免疫制品(菌苗、疫苗、血清、抗毒素和类毒素等),以及畜禽特殊寄生虫病药和促生长药等专用兽药外,其余均与人用相同,只是剂量、剂型和规格有所区别。
早就广泛用于防治畜禽疾病。
兽药中,常用的为安乃近、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土霉素、金霉素、杆菌肽、盐霉素、莫能霉素、粘菌素等20多种。
60%的抗生素用于化学治疗;40%用作,不仅有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并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在抗寄生虫药物中,除人、畜共用的抗蠕虫药(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噻嘧啶等),抗血吸虫病药(锑剂、硝硫氰胺、吡喹酮等),驱绦药(氯硝柳胺等)外,畜禽专用的有抗肝片吸虫病药(硝氯酚、三氯苯唑)、锥虫、焦虫病防治药(安锥赛、苏拉明、咪唑卡普等)和蝇蚴病药(有机磷杀虫剂)。
发现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小剂量肌肉注射后,对寄生虫如胃肠道线虫、皮蝇蚴、吸血虱,特别是疥螨,都产生显著的杀灭效果。
球虫病严重威胁鸡群、兔群的安全。
常用的抗球虫药有30多种,有合成药(如氯苯胍、常山酮),抗生素(如莫能霉素、盐霉素),常交替使用。
生化免疫制品主要用于预防动物炭疽病、布氏杆菌病、鼻疽病、沙门氏杆菌病,以及多种病毒传染病。
兽药制剂常用注射剂──针剂,但规格比人用大数倍。
口服兽药常以粉末或微囊剂型,作为饲料添加剂,拌入饲料中,供畜禽自由采食。
同化激素可以增加畜禽饲养的效益,主要是制成植入剂,供皮下埋植。
透皮制剂以及适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含药饵料都正在兴起。
兽药的贮藏方法绝大多数饲养户都存放一些常用兽药。
但兽药存放不当,如久放、高温、混放、受潮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兽药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对畜禽造成致命的伤害。
兽药生产基本知识
兽药生产基本知识
1.兽药的定义和分类:兽药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
根据用途和药物的性质,兽药可以分为预防用药、治疗用药、诊断用药和生产用药等不同类别。
2. 兽药生产的法律法规:兽药生产需要遵守《动物药品管理条例》、《兽药管理办法》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保证生产的兽药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3. 兽药生产的工艺流程:兽药生产一般包括原料采购、检验、配料、混合、制粒、包装等环节。
不同种类的兽药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药品种类和生产要求进行调整。
4. 兽药生产的质量控制:兽药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料的检验、生产过程中的监控、产品的抽样检验等环节,以保证生产的兽药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5. 兽药生产的设备和环境要求:兽药生产需要使用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和环境,包括高效、安全、卫生的设备和生产车间,以保证生产的兽药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6. 兽药的包装和储存:兽药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储存,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不同种类的兽药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7. 兽药的使用和管理:兽药使用需要遵循医疗机构的用药规定和兽医的处方,同时需要加强兽药的管理和监控,以减少药品滥用和药品残留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药基本知识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三个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②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③使用动物为畜禽等。
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
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
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物和部分昆虫。
2、毒物:指能对动物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对动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
所以毒物也包括中毒量的药物,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3、制剂:兽药为了使用的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运输,将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的原料药在使用前加工制成一定包装或规格的药品,称为制剂。
4、剂型:经加工后的制剂有各种形式,即称为剂型。
常用的剂型有三类:①液体剂型;②半固体剂型;③固体剂型。
5、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和科学。
6、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7、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①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原有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
凡能使组织活动增强或生化变化的酶活性增高的称兴奋作用,反之,使组织活动减弱或酶活性降低的称抑制作用。
②选择性:动物机体和组织器官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药物效应。
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
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③二重性: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1、治疗作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2、不良反应:a、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为药物所固有,一般反应轻微,能适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低的结果。
b、毒性作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c、过敏反应:包括高敏性(小于常用量的药物能引起与中毒相同的反应)与变态反应(少数动物对某些药物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病理反应),属免疫反应范畴,与剂量无关。
d、继发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二重感染和VB、VK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④量效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定量阐述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
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
⑤时效关系: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可分为潜伏期、高峰期、持效期和残留期等。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由血液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化学结构改变)和排泄(原形成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等过程,转化与排泄在药动学上统称消除。
(1)吸收:a、消化道吸收:吸收部位有口腔、胃、小肠和直肠。
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
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和动物生理因素的影响。
解离度低、油/水分布系数高的非解离型药物,原子或分子半径小的水溶性药物均易吸收,极性分子吸收差。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完全吸收的限时过程,它们决定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影响药物奏效时间、作用强度及持效时间。
药物剂型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即水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
药物的晶型不同,吸收也不同,无定型药物溶出速度>亚稳定型>稳定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混悬剂疗效大于结晶型。
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
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吸收迅速而完全。
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 Fe3++四环素→络合物→沉淀→吸收↓)、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
b、呼吸道吸收:脂溶性药物易从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挥发性药物易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
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由呼吸道给药,可加快吸收。
c、皮肤吸收:局部给药多用。
表皮的角质层和脂蛋白有屏障作用。
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是主要途径。
毛囊和汗腺面积比角质层小,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是次要途径。
d、粘膜吸收:因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吸收。
e、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肌肉注射吸收比口服、皮下注射快,腹腔内注射吸收速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皮下注射因结缔组织等屏障较多,吸收较慢。
(20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各种细胞膜屏障向各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做分布。
药物的分布多数不均匀,且为动态平衡状态。
a、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增大,不能通过生物膜,故不被代谢或消除,起贮存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b、血液循环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药物的分布成正比、肝、肾、肺等分布多,肌肉皮肤次之,脂肪与结缔组织较差。
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分子量大、极性强的药物体内分布差。
c、细胞膜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这些屏障对大部分药物通透性差,起保护作用。
而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极性大离子化药物不易通过。
胎盘仅对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起屏障作用,多数药物都能通过胎盘。
故妊娠动物用药一定要谨慎。
d、脂肪组织:高脂溶性药物(如麻醉药)、含有强负电性取代基(含氧、氮、硫、卤素)而产生偶极的化合物(如氯丙嗪)均在脂肪中分布多而储存。
e、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解离度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均能影响药物的分布。
f、药物的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较低,约为7.0,细胞外液PH为7.4,故弱酸性药物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升高血液中PH值可促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PH值则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浓集。
如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苯巴比妥(弱酸性)从脑组织向血浆浓集,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解毒。
(3)生物转化: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
多数反应产物极性增大,便于排泄。
药物发生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但血浆、肾脏、胎盘、肠粘膜、肠微生物亦能进行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主要为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的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
代谢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四种,通常分两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肝药酶诱导: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尼可刹米等可使肝药酶合成增加、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代谢。
吸烟者由于香烟中的多环芳烃诱导肝药酶,可使安定代谢加快,安眠作用降低。
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等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减慢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作用增强。
(4)排泄:指药物经过贮存、转化,最后由体内消除的过程。
a、肾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着药物排泄的速度。
肾小球滤过后还可经肾小管再吸收,吸收小的排泄快,反之排泄慢。
肾小管分泌如通过同一系统,则存在竞争使用,如丙磺舒与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合用时,减少后者的排泄,增强它的作用。
药物的脂溶性及尿液PH影响药物的重吸收。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中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排泄慢。
故采用酸化(氯化铵)或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可调节药物的排泄速度。
b、胆道排泄:脂溶性高的药物常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如激素、催眠药、氯霉素等,排入肠道的药物又可从肠道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循环系统,形成肠肝循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c、其它:乳腺排出的乳汁偏酸,碱性药物易进入乳汁,此外还有唾液、汗腺和肺等途径。
9、房室模型:为了分析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根据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人为地把药物转运速度相同、解剖位置不一定相同的组织器官划为一个房室,这种抽象的把机体分为若干房室的现象称为房室模型。
常用的有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目的是为了便于计算药动学参数。
10、半衰期(T1/2):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T1/2是判断药物作用时间和用药剂量和疗程的一项指标。
11、峰浓度(Cmax):给药后血中达到的最高浓度,反应药物吸收是否完全。
12、峰时(Tmax):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峰时短提示吸收较快。
13、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吸收过程对它影响最大。
14、表现分布容积(Vd):按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所占有的体液容积。
Vd 值大,表示分布广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量大。
脂溶性药物Vd值一般较大(2~3L),反之Vd值小,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Vd(0.15~3.0L),如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值接近0.8~1.0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