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阻力板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动画。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与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讲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
通过课件和实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0.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 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D )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11.为防止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
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C )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 素,除了阻力外,还有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该因素可以采用小 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 证据是 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 。
初中物理课件
说明力是 改变 (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 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衣、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 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 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 4.正在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汽车 将 做匀均直线运动 ;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 失了,它将 保持静止状态 。
惯性 5.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 的是( B )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 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C.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 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人教版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
教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8.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必要条件,即受到外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如何理解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木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思考。
2.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4.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必要条件。
5. 实例分析: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碰撞、滑倒等。
6. 练习与讨论:布置随堂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3.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
(2)汽车紧急刹车时的惯性。
答案:(1)乘坐公交车时,车辆加速或减速,人体会因惯性而前倾或后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伽利略在实验的根底上提出了自己的推论:如果外表足够光滑,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可见,要维持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太确切。
3、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定律分析:①实际情况中,物体不可能不受到外力的作用,没有外力只是一种理想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靠实验检验。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牛顿第一定律不可靠的原因。
首先,牛顿第一定律基于完整地实验和合理的推论。
其次,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根本定律之一。
②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那么受到外力时,这种状态就会被打破。
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在生活中的表现:当公交车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顿,但是上身要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会向前倾。
锤头与杆松开时,可以将锤子的杆砸向地面,与地面接触之后,杆停顿运动,但是锤头保持向下运动的状态,就会紧紧套在杆上。
汽车向右转弯时,靠左窗户坐着的乘客由于要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就会紧贴左边的窗户。
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点,跳远前的助跑,都利用了惯性。
实验:鸡蛋落杯,惯性球,打棋子。
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对人的鼓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钱,获得更多利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
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牛顿C.焦耳D.奥斯特3.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惯性与它的运动状态有关B.电能表是直接测量电功率的仪器C.家庭电路中不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D.天平的平衡螺母是在称量过程中用以调节天平平衡的5.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牛顿C.焦耳D.奥斯特6.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7.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8.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本章设计本章是在前面对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物体的受力情况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上把本章内容称为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为进一步学习今后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章还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摩擦力的研究中运用假设法,对这些方法要让学生认真体会、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本章要做好有关实验,在实验中体会物理学习的收获。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本章的学习就是对运动分析的基础。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整体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它破除了长达两千年以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的科学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在教学中,不能把它看作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它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本节课采用的理想实验法,在物理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教学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地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知识准备: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历史的足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
它是在学习了运动和力一些简单知识的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由“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部分组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观察、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最后又通过“惯性的应用和防止惯性的危害”将物理还原于生活。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学情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得出的。
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认识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
(二)、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推理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推理法五、教学资源教师:小车、木块、烧杯(内盛沙)、硬纸板、玻璃球、课件。
学生:斜面、玻璃球、木板、棉布、毛巾。
六、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尽力展示生活体验,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接着以大量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 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伽利略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 下滑,观察下车运动的距离;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 下滑,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
三、惯性 1、惯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用同样的力推车 空车速度变化快,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
装满货物的车速度变化慢,运动状态不容易改 变,惯性大
问题思考
1、紧急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向前倾斜?突然启动或加 速时,人为什么会向后倾斜?
注意事项:描述惯性时不能说受到惯性,不能说惯性力
3. 如下图所示,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
目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 B. 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 C. 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 D. 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棉布
木板
实验现象
F阻 F阻
棉布(表面粗糙) 木板(表面比较光滑)
棉布和木板对小车的运动有阻碍,给运动的小车施加了阻力 物体表面越粗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大
问题思考 1、如果用一个比木板还光滑的玻璃代替木板进行实验, 小车运动的距离会如何变化呢? 距离会更远
玻璃
2、如果我把这个平面做的无限光滑,让小车受到的阻力 为0,小车运动的距离会怎样呢? 距离会变得无限远
8.1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 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总结8.1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3)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1 / 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以及惯性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惯性的存在,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惯性的判断方法。
教材还介绍了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汽车安全带的使用、运动员运动中的保护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等基础知识。
但惯性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惯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具有惯性还是失去惯性;掌握惯性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惯性的存在和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惯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的应用。
2.难点: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惯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3.探究法: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惯性的判断方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惯性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木块、篮球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惯性的存在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了解惯性现象。
2.提问:什么是惯性?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讲解惯性的概念,如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展示实验现象,如小车碰撞木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释方法: 1、交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运动条件的改变 ;3、点出惯性并得出结论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例题 1、我们现在坐在教室中,当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时,我们将: (A ) A、保持静止;
B、飘起来;
C、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例题
2、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运动。如果到达桌
面N 端时,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时消失,则小球将: C
(
)
A、静止在N点;
B、沿a 轨迹匀速运动 ;C、沿b 轨迹匀速运动 ;D、沿b 轨迹减速运动 。
VS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思路:。逐步改变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观察比较小车运动
的距离的远近。
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相同条件:。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开动脑筋
你认为谁正确?
正方: 玩滑板车时
,人不蹬地,车 最终会停下来。 说明物体运动需 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
人没有蹬地,车还继 续前进。说明物体运 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
开动脑筋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 动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验研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2. 详细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表述;(2) 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 掌握惯性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 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惯性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若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2. 理论知识讲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辆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的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知识拓展: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以及与其他物理定律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牛顿第一定律;2. 板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 惯性的概念及与质量的关系;(3) 实际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解释一个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一个实际问题。
2. 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车辆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3)实际问题分析:一个物体从斜面滑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1.通过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力与运动的关系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6、17面,完成下列填空:
古代很多人们和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别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1)古代一般观点认为一个物体要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
(2)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伽利略认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小组讨论
1.观看伽利略理想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如图,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讨论本实验的下列问题:
①二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下端时的速度相同。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速度变化快慢
1 棉布
2 木板
推理玻璃
推理想象理想平面
4.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教师点拨
本次实验主要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其次还有推理法。
●跟踪训练
1.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
下去()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阿基米德
2.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①、②、
⑧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慢(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自主预习
自学课本第17面——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组讨论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所有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不需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不是实验定律?不是。
●教师点拨
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跟踪训练
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将是( D )
A.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它原来如果是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如果是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D )
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第2课时惯性
1.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2.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8面,完成下面问题:
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一切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小组讨论
1.如何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分清惯性与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惯性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
结论可在学生简单讨论的基础上直接给出。
●教师点拨
1.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
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不是力,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只能用“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而不能说成“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力混为一谈。
●跟踪训练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D )
A B C D
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惯性现象的解释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8面,完成下列填空:
(1)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后仰: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后仰。
(2)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前倾: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前倾。
●小组讨论
1.学生看课本图8.1-4,思考,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2.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
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观察现象。
3.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D)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C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②或④
5.阅读课文第19面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教师点拨
惯性无处不在.在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的时候,要叙述出如何体现出惯性的,注意叙述格式:先明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然后弄清当外力作用在物体的某一部分时,这一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而另一部分由于惯性将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最后得出会出现的现象.
●跟踪训练
1.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C )
A.客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向后仰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C.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痛
D.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3.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B )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4.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
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泼水(扔东西;合理也可)。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