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代《谷梁》学一度兴盛的原因(一)
训诂学
第四章训诂学史一、萌芽期——先秦1、先秦典籍正文中有大量训诂材料。
2、出现了形训、声训、义训的训诂方法和一些基本术语。
《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周礼·冬官·画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蟲(虫)为蠱(蛊)。
”《论语·颜渊》:“政者,正也。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晦,冥也。
”二、兴盛期——汉代(一)兴盛原因训诂学的兴盛与两汉经学的兴盛密不可分。
(二)兴盛的表现1、随文释义的训诂著作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公羊传解诂》;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战国策注》;王逸《楚辞章句》;赵岐《孟子章句》2、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尔雅》作者及成书时代1、作者欧阳修《诗本义》(卷十):“《尔雅》非圣人之书。
考其文理,乃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
”2、成书时代秦至汉武帝前后成书,是对西汉以前故训的总结。
卷目及内容1、解释一般词语3篇:释诂、释言、释训2、解释百科词语16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训释方式郭璞《尔雅注》:“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陆德明《经典释文》:“释诂已下三篇,皆释古今之语,方俗之言。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五《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释雅以俗,释古以今。
”《释诂》:“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释诂》:“迁、运,徙也。
”《释诂》:“绩、勋,功也。
”《释诂》:“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释诂》:“粤、于、爰,曰也。
”《释言》:“还、复,返也。
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
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两汉春秋谷梁学经历了从私学——官学——私学这一演替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西汉前期为私学,汉宣帝时为官学达到兴盛,其后至东汉一直处于私学地位。
两汉春秋谷梁学私学与官学地位的制度性演替,源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联而形成的内在互动,春秋谷梁学地位的演变以统治者的好恶为转移。
关键词:学术;政治;内在互动;两汉;春秋谷梁学;命运演替《谷梁传》是解《春秋经》五传之一,在汉代才有文献定本。
汉代前期,《谷梁传》因汉武帝偏爱《公羊传》而处于在野私学的地位,仅在学者内部传授,且习者可数,处境堪忧。
至汉宣帝时,在统治者的扶持下春秋谷梁学登上官学的殿堂,出现短暂的繁荣,其后至东汉一直又处在私学地位。
学术界以往的研究,仅对关乎《谷梁传》命运的石渠阁会议以及春秋谷梁学在西汉的传授有所关注,但对其在西汉的升降沉浮与在东汉的衰落及其原因则论之较少。
笔者将从长时段来考察春秋谷梁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以及春秋谷梁学私学与官学地位之间的交替变动,以加深对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的研究。
一《谷梁传》在汉代地位的升降,与政治关系密切。
《谷梁传》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均讲《春秋》的微言大义,在争夺官学地位的过程,先后得到政治权势的强力干预。
据《史记·儒林列传》:“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对《谷梁传》与《公羊传》之间的第一次争夺记载较为简略。
《汉书·儒林传》记之颇详: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
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
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
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卒用董生。
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
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
从该史料来看,《谷梁传》败于《公羊传》,原因有二:一是《谷梁传》经师自身学养之亏缺,与公羊大师董仲舒相比差距较大。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训诂学复习纲要第一讲训诂学·绪论【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2.声训《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3.义训《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
”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2.体式上:出现了义疏和集解(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
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集解:一种是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春秋谷梁传介绍
春秋穀梁传介绍《春秋穀梁传》乃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春秋穀梁传介绍,希望你喜欢。
春秋穀梁传基本概述中国汉代今文经学派的经典之一。
又称《谷梁春秋》,简称《谷梁传》。
据范宁《谷梁传序》、杨士勋《疏》说,该书系由孔子弟子子夏传给谷梁俶,由谷梁俶写定。
据后人考证,初仅口耳相传,到汉代才写定成书,时间稍晚于《春秋公羊传》。
该书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体裁及解释方法与《公羊传》相近,但具体说法有不少歧异,对后世的影响比《公羊传》小。
该书是研究战国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注释本有:《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谷梁补注》,清钟文丞撰。
《谷梁传》所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
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
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谷梁补注》为清代学者注解《谷梁传》的较好注本。
《谷梁传》着重宣扬儒家思想,务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
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春秋穀梁传内容简介《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
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5传。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两汉语言学
经”。秦始皇焚书的时候,有些人把书藏
在墙壁中或者埋在地下,汉朝建立,这些 书籍一批又一批被发现,它们是用战国文 字写的,称为“古文经”。按理说,今文 经和古文经本来只是书写时用的文字不同, 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别。但是在当时却成了 对立的学派,互相攻击,争论不休。经过 了一段时间,形成了各自的研究风格。 今文经学派解释经典的特点在于阐明微 言大义,以便把经书联系到当时的政治, 解经是为了汉代的统治服务。因此常漠视 文本意义,着眼于阐述个人的见解,经文
于学官,给予合法地位。但他的这一建议
遭到今文经学博士的强烈反对,他们给刘 歆扣上了“颠倒五经”、“变乱师法”的 罪名。刘歆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他本人 也离开了首都长安。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两千多年的经学今古文之争,则由此开始, 刘歆也被称为古文经学的奠基人。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之争主要表现在文 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一般来 讲,解经时,今文学派注重阐述经文中的 “微言大义”,而古文学派则注重文字训
今文经学有欧阳高、大小夏侯(夏侯胜“大
经学则有孔安国《尚书》。 经学从西汉开始,两千年来书籍众多, 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 派,即西汉今文经学、东汉古文经学、宋 学。
夏侯氏学”,夏侯建“小夏侯氏学”),古文
第四,汉代的客观条件也比较利于学术 发展。汉代社会比较稳定,政治环境也比 较宽松,物质生活也较前有所改善,这些 条件都比较适合各种学术(包括经学、小 学)的生存和发展。
《尔雅》是代表作。此外,《说文解字》
《方言》《释名》以及经书传注中都有辨 析同义词的资料。训诂学中的所谓“直训” (以字释字),基本上都是以同义词作释 的。 (四)方言研究具有开创性 扬雄的《方言》本质上属训诂学著作。 它开创了从地域角度观察、研究词汇的先 例,是汉语方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专著。
训诂学考试要点60条
《训诂学》期末考试重点1、训诂:“训”、“诂”二字都是指语言解释,意义相近,经常连用,两字的次序早期不固定。
后来次序趋于稳定,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词,指的是解释语言的工作以及解释古书语言形成的训诂资料。
后来又成为学科名称。
2、传统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4、先秦时期训诂学特点:1、字词训诂都是正文体训诂,就是对字词进行解释的时候,都散见于文献资料的正文里,是正文的组成部分。
2、训诂重点在于补充材料,阐发思想。
5、两汉时期训诂兴盛的原因:(1)、重视文化建设(2)、经学的带动(A、汉武帝:“独尊儒术”B、“五经”:《诗》《书》《礼》《易》《春秋》C、经学弟子可以不服徭役,优秀者可以做官D、读研古书成为社会时尚,古书新注本、新解说不断涌现,同一经书常有多家注本流行,互相辩难争鸣。
)(3)、今古文经学的斗争6、今文经特点:根据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解读经书,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因而他们注释往往繁冗庞杂,穿凿附会,大搞繁琐考证、义理发挥,甚至宣扬谶纬迷信,神化儒家经典。
7、古文经学的特点:反对今文经学的义理发挥,注重语言文字方面的训释,按照字义解释经文,不逞臆说,不搞繁琐考证,也不虚妄迷信,比较实事求是,言简义明,风格朴素,学术性强。
汉代就有“朴学”之誉,后人又称之为“汉学”8、汉代训诂成就:(1)、整理注释古代典籍(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2)、纂集资料创立专书9、《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整理、解释古代文献词语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也是唯一被列为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
10、《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字书。
内容包括序录和目录一卷,正文十四卷,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
创建了部首,把全部汉字纳入到540个部首中。
部首和部首之间,以形体或意义相近为排列顺序。
同一部首内的字,一般也按照意义之间的联系排列。
训诂学的发展简史教学课件
三、宋代训诂的成就
1、敢于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的风尚 北宋初期的文坛继承五代余习,“因陋
守旧,论卑而气弱。”自从欧阳修出现以后, “以诵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言 纳说为忠”。文风为之一变。在欧阳修的影响 之下,有曾巩、王安石、苏轼父子等相继出现。 这些大家,一方面以他们的革新精神,进行诗 歌散文的创作,开一代新风;另一方面,又在 训诂上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的风尚。
当时去古已远,人们看不懂古文,需要
对这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有一个叫孔安国的 人,是孔子12代世孙,能看懂古文,曾奉诏为 《尚书》作传。他还写了《古文孝经传》、 《论语训解》,有不少人跟着他学习,于是就 形成了经学中的古文学派。这是西汉初期的古 文经学。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在民间盛行,一 些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如桓谭、 班固、王充、贾陆、许慎、马融、郑玄等,都 成了博通群经的古文经学大师。伴随着这些大 学问家的学术活动,训诂这门实用的学科,也 就大为兴盛起来。
此外,这个时期,属于史部、子部、集 部的重要著作,乃至佛家经典,也都有 了注释。如: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史部的,有 徐广的《史记音义》、裴骃的《史记集 解》、韦昭的《汉书音义》、裴松之的 《三国志注》、刘昭的《后汉书注》、 郭璞的《山海经注》、郦道元的《水经 注》等等。
属于子部的,以道家的《老子》和 《庄子》的注释最多,据《隋书经籍志》 记载,《老子》的注疏有30家,《庄子》 的注疏有15家,这是魏晋南北朝崇尚玄学 的反映。纵横家有《鬼谷子注》。小说家 有《世说新语注》。兵家有曹操的《孙子 兵法注》……
二、训诂萌芽与发展的动力
如前所述,我国的训诂萌芽于殷商 时代(公元前1711——1066年),至今 已经3000多年,真可以算做一门古老的 学科了。而它产生以后,又经过几百年 的时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得到迅 速的发展。其动力何在?这种动力不是 别的,就是社会交际的需要。
东汉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
东汉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东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也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东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特点。
一、文学创作的特点东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 士人文化的兴盛东汉时期政治混乱,但士人文化却开始兴盛。
在这个时候,士人们开始使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趋势在后来的文学史上也称为“士人文化”。
2. 文化多元化东汉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
在这个时期,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这种交融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此外,佛教的传入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影响。
3. 诗歌创作的兴盛在东汉时期,诗歌创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了这个时期,汉赋已经被诗歌所取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
这时期的诗歌创作以乐府诗为主,其中《离骚》和《九歌》被认为是最为优秀的作品。
4. 散文创作的兴盛东汉时期的散文创作也得到了发展。
在当时,散文被用于政治宣传和道德教育。
此外,古文经典的研究也在这个时期扩展开来,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支。
二、文学批评的特点东汉时期的文学批评也有以下几个特点:1. 批评的多元化文学批评得到了快速发展,此时出现了很多文学批评者。
这些批评家有的注重诗歌的艺术风格,有的则注重文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 对现实的关注东汉时期的文学批评也关注了现实问题。
这个时期有很多诗歌和散文是关于时局、政治和社会问题的。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和希望社会改革的愿望。
3. 肯定创新在东汉时期,文学批评者重视创新。
他们认为诗歌应该要有新的、独特的风格,才能成为好的诗歌。
同时,他们也会对有创新的作品进行肯定和赞扬。
4. 讲究技巧在东汉时期的文学批评中,技巧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个时期批评家重视诗歌的用词、韵脚、句式等技巧上的优美和严谨。
他们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必须要有技巧的支撑。
东汉的文学成就与影响力
东汉的文学成就与影响力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和文学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和作家,他们不仅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一、东汉文学的发展1. 人们对玄秘、神奇、灵异和道家思想的热爱。
在东汉时期,宗教信仰和道家思想成为了文学的重要源泉,这也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同时,玄谈、怪谈、灵异和神仙小说开始兴起,大量代表性文学作品陆续问世。
2. 长篇历史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东汉时期也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极盛时期,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代表,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璀璨瑰宝,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3. 诗歌文学的发展与成就。
东汉时期诗歌文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代表作品有《离骚》和《庐山谣》。
在这一时期,文学家们注重人性、爱情、自然和哲学思考,使得诗歌文学更加丰富和深刻。
二、东汉文学的影响力1. 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影响。
东汉文学不仅在时代中创造了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的文学家们不断借鉴和吸收东汉文学的精华,使得其文学的影响力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得到不断的延续。
2. 对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影响。
东汉文学在当时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与文学家们的思想体系、理念和文化贡献相对应,富有道家思想的诗文为何过时的士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值得崇拜的精神追求,从而帮助他们拓宽精神视野,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东汉文学艺术特点1. 思想意义上的深刻性。
东汉文学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文学家们的思想较为开放,主张人类自由、融合、平等和理解,其对人性、道德、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反思都深入到了人性本质深处,有着很高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2. 结构上的外延性和丰富性。
东汉文学家的作品其结构上具有外延性和丰富性,因此,他们既注重全篇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在内容上也会多样化、丰富多彩,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知识性兼具。
汉代训诂学兴盛的原因
汉代训诂学兴盛的原因
汉代训诂学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内因:语言的发展变化。
外因:
- 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两汉时期,经济文化繁荣,为训诂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统治者重视整理古籍:汉代统治者提倡整理古籍,博士讲经时也尽量阐发微言大义,这为训诂学的兴盛提供了政策支持。
- 隶书通行:隶书与古文存在差异,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这促进了训诂学的发展。
- 师说差异: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了训诂的发展。
- 统治者的需要: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尊儒学经,这就要求他们精通训诂,因此训诂学得以兴盛。
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学与艺术荟萃的年代。
在这个时期,五言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文人学士必备的才艺。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汉代文人五言诗如此成熟,成为了一个标志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首先,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富有灵感的创作。
在汉代,文人对于五言诗的创作充满了热情与耐心。
他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从中汲取灵感,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例如,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的《游仙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向往。
其次,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丰富多样的题材。
汉代文人对于五言诗的题材选择非常广泛,不仅有抒情爱情的诗集,还有书写社会现象和抨击社会弊端的诗作,以及抒发诗人个人情感和体悟的自赋诗等等。
这使得汉代五言诗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多样化。
第三,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独具特色的表达技巧。
汉代文人在写作五言诗时,善于运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使诗作更富有韵味和内涵。
比如,他们常常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呼应来达到烘托诗歌情感的效果。
此外,他们还常使用典故和象征的意象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之更加深远。
第四,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完美的格律要求。
五言诗作为一种特定的文艺形式,它有着一定的格律要求。
在汉代,文人们对于五言诗的结构和韵律要求非常严格,每个句子必须符合五言绝句的规律,而且还要求意境鲜明、行云流水,让读者在读诗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愉悦和舒适的美感。
最后,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被广泛传播和推崇。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并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汉代的文人五言诗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终于在汉朝之后被广泛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
这使得汉代文人五言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写作参考。
黄宁宁对《春秋谷梁传》的解读
黄宁宁对《春秋谷梁传》的解读
摘要:
1.《春秋谷梁传》的概述
2.黄宁宁的学术背景
3.黄宁宁对《春秋谷梁传》的解读
4.黄宁宁解读的学术价值
5.总结
正文:
《春秋谷梁传》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并称为解释《春秋》的三传。
该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是战国时期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
谷梁赤,字元始,鲁国人,相传为子夏弟子,以治《春秋》而名。
黄宁宁,著名《春秋》研究专家,长期从事《春秋》三传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他对《春秋谷梁传》有着深入的解读,为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黄宁宁对《春秋谷梁传》的解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春秋谷梁传》对《春秋》经文的阐释,认为《谷梁传》在解释《春秋》经文时,着重宣扬儒家思想,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
这一观点与《左传》和《公羊传》有所不同,后两者更注重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解释。
其次,黄宁宁认为,《春秋谷梁传》在传承《春秋》经文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这一体系以“著以传,疑以传疑”为原则,即在传承《春秋》经文的同时,对经文中的疑点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讨论。
此外,黄宁宁还注意到,《春秋谷梁传》在历史上的影响。
西汉景帝、武帝时,后人根据口头传说,将《谷梁传》编订成书,成为历代太学生必修的经典之一。
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谷梁补注》等,都是对《春秋谷梁传》的进一步研究和传承。
总之,黄宁宁对《春秋谷梁传》的解读,不仅揭示了该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为我们理解《春秋》三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谷梁传》其失也短,辨析
《谷梁传》其失也短,辨析
(最新版)
目录
一、引言:介绍《谷梁传》及其作者
二、分析《谷梁传》的优点
1.内容详实
2.逻辑严密
3.文字优美
三、分析《谷梁传》的不足之处
1.篇幅较短
2.辨析不够深入
四、结论:总结对《谷梁传》的评价
正文
《谷梁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全书共二十余万字,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约四千年的历史。
与其他史书相比,《谷梁传》有其独特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来分析《谷梁传》的优点。
其一,《谷梁传》内容详实,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二,《谷梁传》逻辑严密,作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使得这部史书的结构严谨,论述有力。
其三,《谷梁传》文字优美,司马迁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这部史书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然而,《谷梁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篇幅较短,与其他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相比,内容相对较少。
这使得《谷梁传》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可能无法做到全面详尽。
其次,辨析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发展趋势,书中的论述较为简略,未能深入剖析。
总的来说,《谷梁传》是一部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史书。
尽管它在篇幅和辨析深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部优秀史书的地位。
第1页共1页。
汉代歌谣兴盛的原因
汉代歌谣兴盛的原因
陈才训
【期刊名称】《天中学刊》
【年(卷),期】2005(020)004
【摘要】汉代产生了大量歌谣,它们的兴盛与汉代的社会现实、"举谣言"的官吏考核制度、察举制举荐人才的措施、贵名节的社会风尚及"清议"品评风气、乐府机关的设置等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陈才训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汉代南阳音乐的兴盛及原因 [J], 李文红
2.谈谈汉代《谷梁》学一度兴盛的原因 [J], 张涛
3.汉代传注兴盛的背景探析 [J], 李京彦;
4.汉代拟骚诗产生与兴盛的原因 [J], 徐志啸
5."暨乎汉世,承流而作"
——汉代诔文发展的规范与兴盛 [J], 佟子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xx 兴盛的主要原因赋是汉代.较流行的文体。
在两汉四百年间,一般文人都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极盛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
渊源:产生战国后期的楚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是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xx 发展过程:骚体赋――大赋――xx特征:A、骚体赋:内容侧重抒情,形式与楚辞差别不大,只是语句开始散文化;B、大赋: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侧重铺叙描写,辞藻富丽,运用夸张手法,主旨既美且刺;多采用主客问答结构;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C、xx:内容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的,篇幅短小,文辞清丽,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韵文句式多样。
二、xx 兴盛的原因(观点一)1、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时期正是汉帝国经济大发展和国势最强盛的时期。
这在一般封建文人的眼里,无疑是一个值得歌颂的盛世,也开拓了文人学士的胸襟和眼界,使他们的赋反映出汉帝国的面貌,表现出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
2、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文学侍从之臣在自己身边,提倡辞赋,诱以利禄,因而以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就产生、兴盛起来。
(观点二)1、经济的发展为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军事上的胜利、外交的活跃扩大了汉人的眼界;3、润色鸿业、歌舞升平的需要;4、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观点三)1、政治经济的影响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恢复经济的政策,重视农业,减轻赋税,缓和阶级矛盾,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并有极大的发展。
《史记·平淮书》说:“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贷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汉武帝一展雄图,对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学术思想的统一;对外不断用兵,东平朝鲜,南平南越,通西南夷,北平匈奴,西定西域,打通了河西走廊,沟通了西域诸国直到波斯的商路。
谷梁传的主要内容
谷梁传的主要内容《谷梁传》是一部记载东汉时期谷家先祖谷永所创立的谷氏家训和家族历史的书籍。
谷梁是谷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谷永是谷梁之祖,也是谷氏家族的创始人。
该书共分为六十二篇,包括了谷氏家族的兴起、发展、壮大以及维系家族团结的家训和家族历史。
谷梁之祖谷永,原名谷无功,生于公元19年。
据《谷梁传》记载,谷永出身于在农村,少年崇尚孔子思想,十八岁时离家求学。
在求学生涯中,谷永兢兢业业,勤奋刻苦,终于拜师学习鼓吹,成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后,谷永最终离开故乡,创立了自己的家族并建立了起点。
他的家族继而在谷永的依靠下不断壮大,成为当时东汉时期的一员杰出家族。
这种家族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家族各自雄踞一方的特有现象。
《谷梁传》通过讲述谷氏家族的家训和家族历史来强调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即信仰家训和对家族忠诚的重要性。
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家族中传代相传的家训,这些家训备受家族成员及外界尊敬和借鉴。
因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不仅仅是谷氏境内的家族之间体现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境内各个家族所应当遵循的信条。
此外,谷梁传还提出了“礼乐文治武备”的家族信条,认为一个优秀的家族应当主张文治、擅长军事,并注重道德伦理和社群礼仪等传统文化因素。
总的来说,谷梁传通过家训和家族历史的记载,强调了家族忠诚、文化传承以及道德礼仪等重要性,从而形成了谷氏家族和其他中国家族共通的价值观和信条。
同时,该书也具有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价值,是了解中国家族、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读物之一。
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东汉时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并存、繁荣昌盛。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日益开放、多元化,各种思想流派几乎都能在社会上存在。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了东汉时期社会主流思想的代表。
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文学编年-国学论坛展开全文[秦汉] 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汉赋, 成就, 价值, 嬗变, 根本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汉赋作为两汉四百年间文学现象的主体,其本身客观存在的重大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价值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汉赋是我国古代文学从自在、自为向自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最早脱离先秦文学不同程度地附着于音乐歌舞的状况,率先成为以文字为唯一载体、纯语言艺术为特征的文学品种,从而在文学史上掀开了不再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立的文学创作新时期。
其意义的巨大、影响的深远,就文学本体的发展而言,不啻于革命性的变化。
第二,汉赋是这一历史时期审美意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势必冲破传统的相对封闭的自我,对多姿多彩的客观世界投入更多的关注,精神需求、审美意识也逐渐趋向多元化。
而汉赋则正是这种文明进步在文学上的物化。
它将先秦时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文学创作重在内心情绪的感发,延展到对外界事物形象的艺术再现,从注重美政、美德,扩大到包括自然美在内的一切客观美的追求,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愉悦性情的需要,从而对使文学的艺术功能更趋完善作出了贡献。
第三,汉赋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两汉文章之盛的主要体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风采。
正是汉赋,以前所未见的浓笔重彩,形象而细腻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呈现的享誉世界的辉煌景象,不仅艺术地描绘出当时诸如自然山川、都会城邑、宫观园囿、帝王生活、民生疾苦、婚姻爱情、经济生产、物质文化等极为广阔的社会画卷,而且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在特定环境中饶具特色的诸如进取意识、自我完善意识、补衮意识、悲剧意识、怀旧意识、隐逸意识等精神心理,从而成为人们认识当时社会无可替代的珍贵艺术资料。
汉赋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这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第一,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我国古代体物文学,使其日趋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汉代《谷梁》学一度兴盛的原因(一)
在经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出现以后,《春秋》三传中,属于今文的《公羊传》和属于古文的《左传》,都曾长期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重视,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的《谷梁传》则少有问津,显得门庭冷落。
实际上,西汉后期也一度有过“《谷梁》之学大盛”的局面,并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
今天,我们探讨《谷梁》学兴盛一时的原因,对深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同《公羊传》相比较,《谷梁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而这恰恰适应了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众所周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归根到底是崇尚《公羊传》,尊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学派。
汉武帝时期,“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1,使各种社会矛盾包括同姓诸侯与中央皇权的矛盾日趋激化。
虽然汉武帝一直提倡礼制的建设,但他更重视以暴力的高压手段处理问题,“不暇留意礼文之事”2,并对刑名法术之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转而实行严刑峻法,嗜杀无度。
《公羊传》既有倡导礼乐仁德的一面,又有近于刑名法术之学,偏重法治的一面,而且后者显得更突出一些。
《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意谓臣子对君父不能有弑逆的念头,若有了这种念头,就可以将其诛杀。
当时守《公羊》义的儒者中,公孙弘“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对酷吏张汤十分赏识,董仲舒着有《公羊董仲舒治狱》16篇,其弟子吕步舒则参与处理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
另外,还有不少习《公羊》的博士弟子出任廷尉史,“平亭疑法”8。
对汉武帝来说,“圣人(《春秋》)、巫师(阴阳五行)、刽子手(刑名)混合的《公羊》学,恰恰供给他残忍雄猜的暴行以理论根据”4,且与他“一君之身趣好殊别”5的性格相符。
《公羊》学得宠了,取得了几乎独尊的地位。
汉武帝死后,随着战争机制的解体和人民要求安居乐业的呼声高涨,与《公羊》有密切关系的刑名法术之士遭到朝野上下的普遍反对和斥责。
昭帝时,议盐铁而罢榷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生产得到迅速恢复,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宣帝即位后,要求“稽古礼文”,实行礼乐教化和仁德之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态,成了大夫众口一辞的呼声和为政治民的准则。
王吉曾吁请宣帝“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理,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8。
据《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载,起初赵广汉为颖川太守,见当地豪强横行,“俗多朋党”,便以法术威制豪强,“构会吏民,令两告讦”,结果“民多怨仇”,很不得人心。
后来韩延寿出任太守,一反赵广汉所为,崇礼仪,重教化,“举行丧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
百姓遵用其教,安于
田亩,颖川大治。
这可以看作当时社会风尚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公羊》学显然已经不能再当作统治思想的主要部分,《谷梁》学要走上前台,取而代之了。
在《谷梁传》中,称引古礼之处比比皆是,如《隐公元年》载:“礼,赗人之母则可,娼人之妾则不可。
”《隐公二年》云:“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
”《桓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
”《谷梁传》屡屡高扬传统礼仪,倡导礼乐教化,贬斥非礼行为。
清代钟文说。
“《谷梁》多特言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与夫贵礼贱兵,内夏外夷之旨。
”7此诚为笃论。
从重民的思想出发,《谷梁传》力主仁德之治。
它明确指出,“民者,君之本也“,认为那些昏君暴主败亡出奔,“民如释重负”8。
对那些爱护百姓,在志民生的圣主明君,《谷梁传》认为《春秋》是予以褒美的。
在《僖公三年》,它连连称道鲁禧公“有志乎民”,表明经文有赞扬之意。
同时,《谷梁传》又认为对那些只顾个人享乐,百姓死活的君主,《春秋》是予以讥斥的。
《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
”《谷梁传》说:“筑不志,此其志何也?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就是说,鲁成公筑囿以为虞猎之地,是夺民利,是不正确
的。
在解释《春秋·隐公七年》“夏,城中丘”时,《谷梁传》提出,修城以保民,何如修德以保民。
《谷梁传》反对战争,希望人民能生活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指出“善为国者不师”认为齐桓公“兵事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9。
《谷梁传》主张礼乐教化和仁德之治的思想内容,与汉武帝锐志武功,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极的行径形成明显反差,明于此,也就无怪乎武帝不喜《谷梁》而善《公羊》了。
汉宣帝在《谷梁》学的兴盛中起了重要作用。
宣帝是一个复杂的人物。
他喜欢读《申子·君臣篇》,“颇修武帝故事”,曾拒绝王吉“述旧礼,明王制”的建议,反对太子刘奭专用德教儒术,认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因而后世常以武宣帝并称。
10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宣帝“贝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注意采取措施抚恤百姓,济贫救难,多次颁布假民公田、减免租税、赈贷种食的诏令,要求地方官“谨牧养民而风德化”,并革除弊政,澄清吏治,平理弄狱,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严刑峻法,进一步缓和了社会矛盾。
11宣帝意识到礼乐教化的重要作用,注意加强传统礼仪对社会的控制力量,使“海内兴于礼让”。
他曾下诏说:“夫婚姻之礼。
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
所以行礼乐也。
仿郡国二行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
……勿行苛政。
”12宣帝非常重视儒家士大夫的思想动向,重视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而这时的儒家学说,除了吸收董仲舒《公羊》学偏重刑名法术的理论,更多地继承了先秦思孟学派偏重仁义王道的思想内容,其重要武器之一,就是《谷梁传》。
于是,甘露三年(前51年),在宣帝的支持下,《谷梁》学被立为官学,成为统治思想的主要部分。
二
在力主礼治的同时,《谷梁传》还强调宗法情谊,这可以利用来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刘汉宗室内部的矛盾。
这是《谷梁》学在汉代一度兴盛的又一原因。
《公羊传》虽有强调宗法伦常的内容,但它更多地是要求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
《谷梁传》则不然。
在解释《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时,《公羊传》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谷梁传》说:“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
”“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春秋·襄公二十年》:“陈侯之弟黄出奔楚。
”《谷梁传》说:“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亲之也,亲而奔之,恶也。
”以为有密切的血缘关系,陈侯尚不容其弟,因而《春秋》显其恶。
在解释《春秋·昭公八年》“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时,《谷梁传》认为,称招为弟,不合王朝礼制,但《春秋》为显其恶,特意如此,以说明招对骨肉之亲的极端残忍。
这些内容,在宣帝之世有着某种现实意义。
西汉立国之初,高祖刘邦将秦亡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实行分封制,便广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作为中央朝廷的屏藩。
然而,这些同姓诸侯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皇权的巩固,结果在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
叛乱平定后,诸侯王实力中落,王国地位如同汉郡。
武帝即位,为防诸侯王“合纵以逆京师”,又进一步强迫王国削地,并罢郡国盐铁,悉禁郡国铸钱。
这些政策的实施,巩固了中央政权,但也使刘汉宗室间那种温情脉脉的骨肉之情、伦常之谊丧失殆尽,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淮南王刘安谋反失败后,武帝罗织罪名,广事株连,大兴冤狱,许多宗室贵族被难受诛。
武帝末年,巫蛊之祸起,近臣江充乘机造饰奸诈,诬陷戾太子(卫太子)刘据,武帝也对太子无端猜忌,多方刁难。
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
武帝“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
太子战败逃亡,为吏围捕而自杀,史良娣及史皇孙兄弟皆遇害。
宣帝是戾太子的孙子,史皇孙的儿子,当时“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
后来武帝听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又派人将在押的宗室成员全都杀掉。
由于廷尉监丙吉的拚死保护,
宣帝才算活了下来。
13
在这些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事件中,作为统治思想主要部分的《公羊》学及《公羊》派起了什么作用呢?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披露后,曾“善待”董仲舒的胶西称引《公羊》之义,要求严惩刘安。
他说:“《春秋》曰;‘臣无将,将而诛。
’于将,谋反形已定.臣端所见,其书节印图及他逆无道事验明白,甚大逆无道,当伏法。
”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
那位曾经师事董仲舒,并得公孙弘赏识的酷吏张汤,在淮南案中更是“穷治根本”,“以深文痛诋诸侯
骨肉,使蕃臣不自安”。
14可见,《公羊》学和《公羊》派起得是一种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
在宗室内讧中深受其害的宣帝,即位后当然不能容忍《公羊》独尊的现象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