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练习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3】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A组2013年高考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上阕最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对比,表现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借用贺知章的故事,从表达技巧看,一是用典,一是对比。
唐代诗人贺知章去老还乡,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陆游于此翻出一层新意——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容不下他,谁又稀罕“君恩”的赐予?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2013湖南,10,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修辞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怎样用了这种修
辞手法。 (3)此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思
想情感。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诗后问题。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动静结合
描 虚实结合
表
写
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
达
白描或细节描写
方
议
式
论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 情
间
借景抒情
接 托物言志
抒
情 寓情于景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1、联想
表
2、想象
现
3、象征
手
4、衬托
法
5、对比
6、用典
7、托物言志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说明。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 卫国的理想。(2)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 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它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技巧
8
手法
分析
事例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形象、含 蓄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绿”“红”运用借代修辞,以颜色 分别代指“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 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
如北宋邵雍《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 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田园风光图, 创造出淡雅优美的意境
又叫“移觉”。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如贾岛《客死》:“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
通感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从而化 抽象为具体,启发读者联想的修辞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 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
夸张 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 歇。”“怒发冲冠”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
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指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 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 看,语言简练,音节整齐匀称,节 奏感强;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 蓄,表意凝练集中,概括性强
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一去紫台 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 下句写死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 一生不幸的遭遇
9
手法
分析
事例
反复 议 回 连 间论环续没说往出有理复现间,;同隔强一一叫调唱个连强三词续化叹语反; ,或 复抒 感句情 染子写 力,景 强中, 。如 爱 休辛上。弃层欲楼疾说,的还《为休采赋,桑新却子词道强》天说:凉“愁好。少个年秋而不!今识”识愁尽滋愁味滋,味爱,上欲层说楼还。
2015届高考语文(新课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共75张PPT)
菜 单
隐 藏高考ຫໍສະໝຸດ 复习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语文(SD)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
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
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语文(SD)
古诗词的常见修辞手法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语文(SD)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语文(SD)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语文(SD)
(2013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
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 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
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
解析: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 “冻死囚”相对照, 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
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
“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 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
备战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19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考向一抒情方式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①。
入手②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④,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练:白色的绢。
②入手:到手。
2015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技巧大全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1 表达方式
表 达 技 巧
2 表现手法
3结构技巧 4修辞方法
古 诗 词 表 达 技 巧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6、动静结合
(1)何为“动静”
静止与活动,安静与声响 (2)动静手法的几大细类 a、动静结合 在写景时既描写动态景物又描写静态景 物,动态与静态相映成趣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 突出静态,也属于反衬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 春涧中 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 幽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烘托) 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渲染、烘托)
3、衬托
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
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 手法(两物皆写,以次衬主) 正衬:用相同的或相近的事物来衬托 如以 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 如以动衬静, 以乐衬哀,以丑衬美。最常用的是反衬手法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 万八千丈,此欲倒东南倾 (正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反衬) 衬托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景衬、动静衬、明暗 衬
2013天津卷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六
文言文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透视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结构方法等四个方面。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表达技
巧,并赏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效果。
名题导练
【例1】 答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2013· 新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
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
(3)寓情于景。 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 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
• 2.间接抒情 • 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 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 (1)借景抒情。 • 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 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 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闾 庙 戴叔伦
表达作用及效果。解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
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③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3】 (2011·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2015高考一轮复习之古诗鉴赏ppt
•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
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 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 竹枝的清景。 设想冬季这儿的景象一定更好,不要移走墙下的 一株梅花。
•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P20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 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 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 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
•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 要分析。(5分) •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怒不平, • 壮志难酬的牢骚、不满。 •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 又何必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 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
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 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情。
P20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 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 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 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例:
思考: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基调是什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案3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此诗系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解析: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诗人把鹭鸶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手法。
指出手法后,还要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拟人手法。
诗人赋予鹭鸶人的情态、动作,写它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自己的心思,并频频翘足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
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
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比喻手法。
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
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为奸邪之人蒙蔽,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难以受到君王重用的愁绪。
3.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词句写冷风中忽然闻到花香,原来梦寐以求的梅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一样出现了,但
是酒醒之后现实却是令人“断肠”的。
因此,从梦中梦醒的对比中写出了作者孤独、失落、凄凉的心情。
修辞手法也很明确,把梅花写成白衣女子是拟人,“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是对偶。
答案:“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逸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贺新郎寄李伯纪①丞相
张元幹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②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①李伯纪: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
他在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
张元幹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幹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
②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此处借指归隐之地。
“用典”“比喻”是本词主要的表达技巧,请各举一例阐释其作用。
解析:回答该类题目,一是要弄清表达技巧的内涵,从基本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要明确该
类题目的答题模板与得分点,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案:①用典:如“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了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膝议和的不满及抵抗金人南下的决心。
②比喻:如“谩暗涩铜华尘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宝剑被弃来比喻李伯纪等主战人物受到罢斥压制。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题干有三问,其实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回答时先点明用了什么修辞,再分析其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要写明为什么是拟人。
从“送”字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
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
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解析:找准颔联两句,抓住“流水”“暮禽”的动作行为可作出判断。
答案:①拟人。
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以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隐嵩山时悠然自得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解析:诗题为“梅花落”,前四句写梅花灿烂一夜败落,第三联言“少妇今如此”,“如此”即是“像这梅花一样”,显然诗作是想借写花的凋落喻写征妇的幽怨。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
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
开头四句,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一夜之间便凋零、败落。
颈联写少妇欣赏院里的梅花,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包含着不能与出征戍边的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华的幽怨。
尾联重新归到落花。
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
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
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
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颔联两句描写的对象分别是芳草、好云,但诗人却将其人格化,言其“有情”“碍马”“遮楼”,这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这样写使诗句更生动形象。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
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