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研
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
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正文:在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了武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份精心设计的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份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高效、有序地开展课程。
一、教学目标1. 提升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为正式的武术训练作好铺垫。
2.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与文化背景。
3. 强化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模仿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全身关节活动、拉伸运动,以及基本的跑步、跳绳等。
2. 基本功练习:马步、弓步等基础站桩功和简单的拳法套路。
3. 辅助训练:平衡力、反应速度和力量训练。
4. 理论学习:介绍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各流派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领:教师需对每个动作进行标准示范,并解释动作要领。
2. 分组练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互相观察、学习和指导。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形成良好互动。
4. 循环练习:不同内容轮换练习,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四、教学步骤1. 开始部分:简短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
2. 热身阶段:组织学生完成全身性的热身运动,预防伤害。
3. 基本技能:教授并练习基础站桩功及简单拳法套路。
4. 辅助训练:通过游戏或小型竞技活动加强特定素质训练。
5. 理论学习:简述武术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程要点,预告下一节课内容,放松整理。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学生都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避免意外受伤。
2. 在动作演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姿势正确性和安全性。
3. 对于初学者,应降低动作难度,逐步提高要求。
4. 随时关注学生的体力状况,适时调整训练强度。
5.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合作。
六、评估反馈课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反馈。
研究性学习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摘要】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能够开展富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因此,校本课程研究活动中往往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本文就“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问题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整合探讨【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10-048-01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都作为高中阶段必须的课程纳入到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并在各地各校开设着。
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到位,开展不够合理。
因此,我们要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得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呢?一、简析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研究性学习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学习的各阶段、各学科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进行;而我们所说的往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生活、学习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在体验与探寻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层开展,主要有目标分层、主题分层、内容递进分层等几种类型。
如目标分层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而设计的;我校语文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高一重点是学生人文精神、综合意识和整体认识能力的提高,高二是思辨与批判性的反思能力,高三是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与学习。
主题分层就是研究学习活动中分主题、分阶段开展。
而内容递进式的研究性学习是将研究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划分,然后逐步推进研究的深入。
当然,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基本都是采用“分清层次,分段推进、反复强化、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并实施的。
研究性学习体现素质教育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精神而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我们的三级课程中的校本课程也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合作探究的习惯,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有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的一种课程。
普通高校物理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实验专题研究与创新》课程实施为例
、
三、 《 实 验 专 题 研 究 与 创 新》 课 程 的 实 施成 效 1 . 加 强 学生创 新 思维 能力 的培 养 。 创新 思 维能力 的 培养 离不 开 创 造 性 学 习环 境 , 《 实验 专 题 研 究 与 创新 ) X E 是 教 师 采取 民 主 型的 教学 方 式 . 平 等 地对 待 学生 . 构 建 以培 养学 生创 新 意 识 和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为核 心 的 “ 学 生 主体 ” 的 教育 观 念 : 鼓 励 学 生独 立 思考 、 大 胆质 疑 , 敢 于标 新立 异 , 敢 于挑 战权 威 ; 形 成学 生 主 动学 习、 积 极参 与氛 围 [ 3 ] 。 通 过此 项 校本课 程 的实施 , 培 养 了学生 的创 新思维, 达 到 了丰 富学 生物 理知 识 、 提 高学 生科 学素 养 的 目的。 2 . 促 进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 大 学 教 师 由 于 科 研 的 压 力 , 导 致 自己 的研 究 领 域 越 来 越 窄 ,承 担 的讲 授 课 程 也 是 多年 固定 不 变 的, 学 生 所 涉猎 的 问 题 也 有 可 能 超 出 教 师 的 研 究 范 围 , 这 就 导 致 在 物 理 模 块 交 叉应 用 的 过 程 中 出 现 衔 接 不 上 的现 象 ; 也 有 可能 在 与学 生 交 流 的过 程 中 , 师生思想碰撞 , 学 生 提 出一 个 值 得探 究 的课 题 - 冈 4 好 也 是 教 师 以前 从 未 想 过 的 问 题 , 这 就 迫 使 教 师 不 断更 新 自己 的知 识 储 备 , 提 高 自己 的 专业 素质 。 3 . 提 高 实验 教 学 的 实效l 性 5 ] 。 物理 学 专 业 学 生 的 实 验项 目 较多 , 怠慢实验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 , 部 分 学 生课 前 不认 真 预 习 实验 原 理 . 而实验中教师讲解相对简单 . 这 使 得 有 些 学 生 把 做 实 验 当成 了 简单 的测 数 据 , 数据测完就走 , 根本不去思考 自 己 为什 么要 那 样 做 。 通 过《 实 验专 题研 究 与 创 新 》 课 程 的训 练 , 学 生形 成 了积 极 严 谨 的 实 验 态 度 ,在后 期 的 实验 教 学 中 也 少 了 应付 , 多了思考 ; 少 了照 搬 , 多 了创 新 ; 少 了抄 袭 , 多 了实 干 。 4 . 推 动 综 合 实验 的 开 设 。专 题 研 究 的 实 验 原理 设 计 , 实 验 方 法设 计 , 需 要 将 常 用 的 比较 、 放大、 平衡 、 模拟、 转换法 , 以 及 近代的超声波法 、 射线 法 、 红 外线法等相互 融合 ; 实 验 技 术 的 应用 , 需要将力 、 热、 声、 电、 光测试技 术 、 传 感技术 、 近 代 物 理 测试技术 、 现 代 电子 应 用 技 术 、 计算机应用 技术等进行 交叉 。 可见 . 专 题 研 究 可 以丰 富 综 合 实 验 的 内容 , 对 其起 到 引 领 和 促 进作用 。 是 开 设 综 合性 实验 的重 要 载 体 ] 。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2. 构建学业发展指导中心,指引学生学业发 展方向
学校建立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统筹协调、组 织实施全校的学业发展指导工作。中心的硬件主
·2021/04(中) 25
管理纵横
要是必要的设施设备;软件主要是人力资源,一 类是学校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学业发展指导 师,一类是聘请业界专家、专业人士担任学业发 展指导助力师。通过整合校内和校外的人力资源, 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提供咨询和帮助。
增强学业发展指导的精准性。 (2)挖掘学科资源,进行学业发展渗透指导 学校组织学科中心主任、教研组长等骨干教
师团队合力攻关,充分研究梳理现有高中学科体 系和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可以利用的学 业指导资源,引导所有教师在日常学科教学中, 化整为零地有机渗透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
(3)开展体验活动,进行学业发展行动指导 学校根据学生学业发展状况,开展各类学业 发展指导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中去验 证自己的特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 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如组织 校友“进校园”活动,加深学生对高中学业发展的 理解;开展高校高中“手拉手”活动,激发学生学 业发展的动力;推进职场精英“零距离”活动,引 领学生学业发展的展望等。 (4)建立学业指导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学 业发展指导质量评估标准 学业发展指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我认知水平 提升的基础之上,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绝不是一个 软件、一台电脑、一架机器所能解决的。正确的 自我认知应该源于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 价的综合。因此,需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多元 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在 不同阶段的关键节点,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管理纵横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王乃宁 戴扬慧
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依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以“以德为帅,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对国家课程进行更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再加工、再创造;是一个适应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培养相统一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一、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形成学校秉承“以德为帅,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摆渡文化,渡人成功”的校园文化。
“摆渡文化”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摆渡到成功口岸,帮助每一位教师摆渡到幸福口岸。
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建设情况,基本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与个性发展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育人、年级德育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等,通过这些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完善的公民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知识、技能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统一规划下,教师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加工、创造,使之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个性发展课程体系包括艺体课程和科技课程,是依托地区历史文化和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开发的特色课程。
二、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的建设路径根据校本课程体系的要求,通过对教师的培训、问卷调研、申报课程、课程审议、课程实施等过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求为前提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通过分析整理形成校本课程框架。
一部分校本课程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也要随着不同的需求进行改变,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2012年11月到2012年12月对133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调查,发现有49.62%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动力的,他们完全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往往是抱着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学习,更有3个学生明确坦言讨厌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在“年级德育课程”中,该阶段重点不仅要进行“心理调适教育”,更要加强“目标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探索
☆现代教 育技术应用☆
2 第 4 总 1期 0年 1 第0 ) 1 0 期( 2
和用信息技术开展普通高中校本
课程的探索
郭 崇 江
山东省乳 山市第一 中学 山东乳山 2 4 0 655
摘 要 :校本课程 的开发越 来越 受到重视 ,其主要 原 因之 一是 因材施教 的需要 。利用信 息技术解决课程开发 、
爱好 自主选 择课 程 。校本 课程 的开 展促 进 了因材 施教 ,
收 稿 日期 : 2 1 - 3 0 O O 0— 5
作者 简介:郭 崇江 ,本科, 中教 高级 ,校 长。
.
0
一
勘
2 0 第 4 总 1期 0年 l 第0 ) 1 期( 2
能 很好 地解 决上 述 问题 。
在 高 中阶段 开展 校本 课程 学 习是 新课程 的一个 重要
内容 ,它 符合 素质 教育对 中学教 育的 要求 ,有利 于培 养 学 生的创 新精 神和 实践 能力 ,促进 学 生的个 性 发展 。校 本课 程是对 促进 教 育思想 和课 程理 念 的变革 , 改变 “ 校
校 同课 程 、师 师 同教 案 、生生 同书 本 ”的局面 ,以提 高 课 程 的选择性 与适 应性 ,从而满 足 学校 、师 生发展 的 实 际 需要 ,是在 基础 教育 学校 多年 来实 施 的活动 课 、选修
义所 在 。
满 足学 校 开展 校本 课程 的需求 。校本 课 程 网络平 台应 包 含 如 下 一 些 栏 目:课 程 网上 申报 、 学 生 选 课 、政 策 文 件 的公 告 、通 知 的发 布 、互 动 栏 目 ( 坛 或 者 留言 板 论 等 )、课程 评价 、 学 习资源 、平 台 帮助 等栏 目。 平 台里 的课 程 申报 栏 目主 要 让老 师 结合 自身 爱好 特 长 填写 校本 课 程 的相 关信 息 ,如 课程 名 称 、考 核方 式 、 教 学方 式 、限 制人 数等 ,并形 成 课程 初表 ;学 生选 课 栏 目:学 生用 自己的账 号 、密码 登 陆平 台进 行 选课 , 同时 通 过编 程控 制 选某 门课 的学 生数 不 能超 过 该 门课 所 设 的 限制人 数 :学 习 资源 :是 有关 校 本课 程 的 参考 资料 和 相 关 网址 ;课 程 评价 :学生 对所 学课 程 效 果 的反馈 及 老 师
基于传统武术汪家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40期2020年4月(上)基于传统武术汪家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雷丹云(信阳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传统武术汪家拳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调查与查阅文章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传统武术进校园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我国校园武术发展中存在的内容形式窠臼、条件保障欠缺、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对高校校园校本课程进行建设和培育,通过转变方式,夯实传统武术基础保障力;完善管理,激发校园武术多方参与动力;创新机制,提升校园武术工作体系效率。
关键词:传统武术汪家拳校本课程传承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0)-04-067-2-ZQ校本课程属于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成了新课改的重点。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遭受到了威胁。
传统武术从古至今是我国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比较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重要的标记。
但随着时间的及文化推移和文化变迁,崇文尚武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化甚至被边缘化,一些优秀传统武术拳种正在逐渐流失。
汪家拳作为信阳市本土拳种,起源于当地的生活习俗与生活环境,地域特点非常明显,属于典型的民间武术。
汪家拳是信阳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特色项目,通过对信阳本地高校校本地域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搭建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路径,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及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引导,对传统武术汪家拳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传统武术汪家拳传承与发展历程汪家拳距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明末清初时就开始流传。
它是汪氏族人汪清公将传统武术结合豫南独特的农业生产劳作方式相结合而产生的信阳本土拳种,通过利用信阳当地的农耕丘陵地带进行动作改编结合力学原理进行琢磨研究出来武术套路十三根架。
2024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做法总结(2篇)
2024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做法总结2024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我们学校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做法。
一、强化课程理念,确立核心价值观。
我们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设计和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个学科课程中去。
二、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学科内涵。
我们学校注重课程结构的优化,将传统课程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将学科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化。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提供更广阔的学科选择空间。
三、开展课程资源整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建立课程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等,丰富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推进课程创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我们学校注重课程创新,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个性化发展。
我们学校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六、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学校注重教师培养,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培训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和教育热情。
七、推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注重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以上是我们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通过这些做法,我们在2024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探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校本教研的根本目标。
校本教研必须立足于课程,关注学科发展,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在校本教研实践中的主人翁意识,在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校本教研实践探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校本教研的根本目标,校本教研也是实现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代表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决定学校的品位,是学校品牌的生命。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教研活动主阵地、以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提高及学校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学校的校本教研已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积累的情况下,很好地对校本教研进行反思、总结,揭示其中的主要问题,探索校本教研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对于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味,最终实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结合我校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探索,谈一谈我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探究。
一、立足课程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结合我校现实情况,首先应该展开对主课程的探索,加大长板,弥补短板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关键就在于既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又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要关注语言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不仅是读写,还有听说,在开发学生潜能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
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程度较高,无论是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度还是在学校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参与度,都体现出他们热情洋溢、蓬勃向上的积极性。
普通高中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探索
谢永红;黄月初
【期刊名称】《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年(卷),期】2024()2
【摘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自2000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弘扬“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传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明、动力缺乏和校本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考评等问题,全面开展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最终形成了成果“普通高中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探索”,该成果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总页数】5页(P4-8)
【作者】谢永红;黄月初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校本科阶段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工科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
3.研究型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以预防医学专业为例
4.逼出来的校本课程——农村普通高中三江中学的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5.引领教师立足校本研修实现专业化发展——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引言:校本课程研究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自主设计、开发、实施的一种课程研究方式。
校本课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学校在校本课程研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 学校对校本课程研究的关注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始关注校本课程研究,希望通过自主研发与持续优化的课程来实现教学改进。
2. 校本课程研究的意义校本课程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校本课程研究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3. 校本课程研究的基本步骤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制定教学计划和资源、实施教学活动、评估课程效果并进行修正。
4. 学校对校本课程研究的支持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制度来支持校本课程研究。
例如,成立教研组织,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建立相关的教研平台,提供资源分享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5. 学校教师的参与与作用作为校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课程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还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
6. 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实施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例如,缺乏相关的资源和支持、教师专业水平的不均衡、时间和精力的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
7. 校本课程研究的成功案例分享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通过设计和实施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课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8. 校本课程研究与学校教学改革的关联校本课程研究与学校教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校本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以帮助学校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农村小学开设武术课程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人员保障:在本课题研究中,学校将组织研究能力强的学校领导、犍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学校各级骨干教师、班主任老师、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武术教师等16人组成强大的研究团队以保障本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同时特别邀请市、县课题研究专家作为本课题研究顾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希望一方面汲取国际、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取得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把他们和我校已有成果加以整理、研究、提升,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武术教育教学和地方武术课程开发与研究,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武术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爱好武术,强身健体,吃苦耐劳,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形成罗城小学独有的办学特色。起到示范作用。这也是本课题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6、《罗城镇小学<农村小学地方武术课程的实践研究>的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预期研究效果
1、通过武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得以增强。
2、通过武术教学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拼搏进去精神明显提高。
3、通过武术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的保障条件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促进学生锻炼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发系列农村小学武术教育资源,形成武术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塑造学校特色品牌打下基础。
2、规范我校武术队管理,提升武术队的水平。
3、塑造学校特色品牌。
研究的内容
1、开展农村小学武术现状调查研究。
武术课程: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3年修订)中留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余地,让学校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与优势,自主地进行新的课程开发,发挥学校课程建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学校所研究开设的武术课程是指: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本区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课程资源,是对农村小学武术教学校本课程的教材、文化架构、整体校园环境进行构建。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校教育的优势,着眼于学生的身心、个性特长及能力发展的需要,以传习传统武术中的基本套路为突破口,增加一些适合少年儿童锻炼健身的其它武术项目,比如:跆拳道、散打、儿童健身武术操、舞蹈武术等。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把武术的种子撒播到每个孩子的心灵之中,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学生需要为本,突出实践模式研究意义——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研究
践 、去 探 寻 银杏 古 树 ,分 析 其具 有 的 自然和 人 文 意蕴 。如 2 0 1 2 年 1 2月 2 9日国 家主 席胡 锦 涛在 江 苏考 察工 作 ,回母校 种 下银 杏树 所 折 射 出的人 文 意蕴都 可 以成 为我 们校 本课 程 整合 、补 充 的内容 。可 见 ,校 本课 程开 发 的实 践模 式不 只 限于课 文 中 ;在 我们 的语 文 教学 中,要将 校 本课 程开 发 和研究 的成果 运用 到我 们 的教学 实 践 中去 。 如 我们对 泰 兴 的子 L 庙 、希 董堂 茅 公祠 、岳 王庙 和何 家祠 堂等 进行 参 观 ,将其 中能够 反映 人文 素养 、爱 国情 感 等成 分提 取 出来 ,有效 地 服务 于教 学 。学 习完 以上 人文 景观 之后 ,我们 来学 习一 些课 文 ,如 Ⅸ 孔子 世家 》和 《 五 人墓 碑记 》等 等 ,学 生便 能够 比较 好地 接受 其 内容 ,感 受其 传递 出的人 文情 感 。如此 ,进 行 整合模 式 ,让学 生 将 所 学 知识 与社 会联 系起 来 了 ,有效 地运 用 身边 的资 源 ,养 成 关注 生 活 、留意 身边 资源 的好 习惯 ,于是 ,他 们 的观察 能力 、感 悟 能力 和 思 考 能力 都会 有所 提高 。校本 课程 的实 践模 式一 定要 根据 学生 的 需 要 。只 有让 校 本课 程 的实 践激 发和 提高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学生 才 能 真 正获 益 ,从 而健 康而 有 个性 可持 续 的发展 。我 校 “ 十五 ”规 划重 点 课题 《 高 中语文 课程 改革 与考 试 》的 实践模 式 是结 合我 校学 生学 习现状 ,在 充分 调研 、整合 筛选 比较之后 形成 的一个 针对 性强 、有 效 性高 的 课题研 究 。 当然 ,在研 究过 程 中 ,也体 现着 校本 课程 研究 的 实践模 式 的类 型和 研究 的重 点 。 总之 ,只 有让学 生 、教师 在校 本课 程开 发模 式 中不断 深入 ,不 断研 究 深化 运用 校 本课程 的各 种 实践 模 式 ,才 能 发现 校本课 程研 究 的 问题 ,提 高校 本课 程开 发 的价值 ,发挥 出校 本课 程 应有 的作 用 , 从 而切 实发 挥教 师 的学术 专 长 ,凸显 学生 的个 性特 长 发展和 各 项素 养 能力 的提高 ,彰显学 校 的办学 传统 和特 色 。
“农村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方案张家港市后塍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沉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且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传播武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然而,众多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学校武术的教学指导思想,导致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
江苏省是我国率先基本达到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省份,而苏南地区又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教育设施齐全,各方面投资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这就为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但武术开课率不够理想,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现状更不容乐观,影响学校武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及支持、教学内容、场地设施与器材、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方法等,因此,为了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以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为切入点,研究怎样更科学、有效地普及武术教育。
武术,作为后塍小学的特色项目,几经打磨,现已植根于后小这块土地之上,它集传承与发扬为一体,学校把它作为传统特色项目来抓,列入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
我校将在此方面进一步进行探讨,开展的武术教学研究,更强调系统性、阶段性、融合性,让少年儿童在动作、思维、创新中培养良好个性、强健体魄,使他们成为充满自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形成我校体育教育的特色,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作出努力。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1.农村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综观新课标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是保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体操、游戏。
然而,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相对短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材的全面实施,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致使学生运动领域狭小。
为此,我们农村学校,要善于看到自身实际问题,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创生、开发校本课程,适应新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还比较薄弱。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发校本课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实用性,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旨在探究以下内容:1.分析目前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2.研究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方法和模式。
3.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在学生中的应用效果。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实验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2.在多个学校进行访谈和个案分析,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模式。
3.对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进行实验研究,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选择能力、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研究的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法,为其他学校参考和借鉴。
3.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在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为学校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本研究涉及的问题和内容是当前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关心的重点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根植实践,探索特色办学之路
根植实践,探索特色办学之路作者:仇莉波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3期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思维、新气象,树立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实践中探索,是我校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一、特色校本课程研发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发校本课程,我校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是编写出《人文素养》、《触摸数形》、《感知英语》、《艺术鉴赏》、《民俗宝典》、《文学赏析》、《科学与生活》、《魅力山城》等八大类共十三本校本教材。
其次是编写《选课指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
第三是选修课实行走班制上课,多教室开放,学生自愿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特色教研组建设学校把“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活动与教研组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校领导分别参加教研组组会,围绕各期的主题活动,研究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开展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树立学科理念,形成各具特色的“组训”。
如语文组的“赏文析字品百味,明情悟理参人生”,数学组的“打造数学乐园,构建数字人生”,物理组的“勤教善研穷奥秘,格物致理求真知”,历史组的“思接五千载得失兴替成古今,视通九万里前瞻后瞩为明哲”,地理组的“关爱地球,善待环境”,英语组“追求、和谐、崇高、务实;共享、合作、开拓、创新”,生物化学组的“自然科学的魅力,在于认识规律探索自然。
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认识生命,促进发展”,政治组的“竭诚培养具有经济学家头脑,哲学家思维,政治学家眼光,军事家胆略的合格接班人”,体育组的“纵身体育,幸福一生”……加强教研组建设,有效地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作用,组内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特色课程设置我校非常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成立了综合实践教研组,有专职教师授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体育课采用走班式教学,生动活泼,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美术教室中学生们用灵巧的手描绘他们美好的前途;学校的街舞队已在市区内小有名气;与社区共建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学会了互助、互爱、互尊、互谅,学会了节俭、勤奋、无私奉献。
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作者:潘庭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2年第10期【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多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2-01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广泛而大力地实施,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以下称我校)自建校之初,就秉承百年附中的优良传统,高度注重学校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方面更是独具特色,得到了学生、家长、兄弟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赞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下面结合笔者的开发实践情况做一个粗浅的归纳,供同行们参考,若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一、明确课程开发的宗旨,强化课程开发的目的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校本的意义就在于课程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为学生量身定做。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指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方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又是学校实现教育理想、承担教育责任、体现办学特色的载体。
这不仅是学校课程建设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在进行具体课程开发时的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开发的目的还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得以落实,所以在学生进行课程选择时一定要加强指导,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程的基本内容,更要让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特别要让学生明白某一校本课程的学习对他个人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校在学生对校本课程初步选择后,常常还会组织人数不足的课程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再动员。
其实这里就存在着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开发意图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对学生进行选择课程前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高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一系列课程。
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研究需求,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成效。
然而,目前在实践中,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实施。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高中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看法和体验。
然后,选取几所高中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其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还不够系统和规范,缺乏统一的教学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
2. 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时间和资源限制等问题。
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和研究兴趣普遍较低,需要进一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研究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策略:1. 制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标准,为教师提供规范和指引。
2. 加强高中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和技术设备等,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 设计多样化和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对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这些策略有助于促进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不断完善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的统一, “ 确立 了地 方 和学 校 参 与基 础 教 育课 程 管 理 的主 体 地位 ,
使校 本 课程 这 一 高扬 个性 旗 帜 的 事物 有 了生 存 与发 展 的 空 间” _ 1 1 。 经
而且 与 学 校 的办 学 理 念也 不 相 符 。 另外 , 部 分 学 校受 高 考 压 力 、 学生 家长 的质 疑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武 术 校本 课 程在 课 时 安 排 上也 存 在 很 强
过1 O 来 年 的发 展 与 完 善 , 校 本 课 程 已经 成 为 学 校 课 程 建 构 中不 可 的 随 意性 , 不 能够 定 时 、 按 质按 量 完 成 武 术 校 本 课 程 的 教 学 目标 。
缺少 的一 个 环 节 。 在 弘 扬 民 族精 神 , 推 行 有 效 德 育 建设 的时 代 背 景 1 . 3 单一性
查找 武 术 资 料 的 教 学 环 境 下 , 教 师 示 范 已经 安身立命、 传播世界的根本 , 是武 术 之 所 以 被 列 入 教 育 范 畴 的核 心 用 电脑 观 看 武 术视 频 、
意义。 【 不能满足 学生学习的需要 , 迫 切 需 要 新 的 教 学 手 段激 发 学 生 的 能 另外, 由于 武 术 动 作 丰 富 多样 , 变化多, 在“ 不 知 其 所 以然 ” 的 随 着教 育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 “ 三 级课 程 ” 管理模式的确立 , 武 术 动 性 。 不 仅 已成 为 国 家课 程 Ⅸ 体 育 与 健 康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而 且 也 已 成 情 况 下 , 为 了达 到 教 学 目标 , 拿到学分 , 学 生 一 味 地 模 仿 虽 然 能 够 为 校 本 课 程开 发 的 重点 内容 。 在 实践 中 , 高 中武 术 校 本 课 程 在 弘扬 基 本 掌 握 动 作 要 领 , 但 是 难 以建 立 深 刻 的 动 作 内 涵 , 不 利 于 武 术 课 不 利 于 激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 三是 评 价 方 式 的 单 一 民族 精 神 、 渗 透德 育教 育 、 丰 富 校 本 文化 建 设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程 内容 的 掌 握 ,
展。 .
关键词 : 普 通高 中 武 术校 本课程 课 程实践 中图 分类 号 : G 8 0 7 . 0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2 8 1 3 ( 2 0 1 4 ) o 8 ( e ) 一 0 1 3 3 - 0 2
容, 甚 至 部分 武 术 教 师乱 搞 传 统武 术 神 秘化 , 借 此吸 引学 生的 眼球 。 传统 武术 中的 一 些 “ 封建残余” 意 识 以 及 一些 “ 练武增功” 的 非科 学 方法 , 不 仅不 利 于 学生 的健 康 成长 、 校 园文 化 的建 设 和 武 术的 发 展 ,
《 基 础教 育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试行) 》 中 明确 指 出“ 改 变 课程 管 理 过
于集 中的 状 况 , 实 行 国家 、 地方、 学校 三 级 课 程 管 理 , 增 强 课 程 对 地 方、 学 校 及 学 生 的 适应 性 ” 。 这 个 目标 的指 出 , 注 重 了科 学 性 和 人 文
部分学校为了躲避教育直属管理部门的监管在人有我也有的心态驱使下随意拿体育与健康中的武术作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造成课程内容混淆枯燥乏味缺乏内涵的不良影响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武术校本课程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同
民族 传统体 育
2 0 1 4年( 第 4卷) 第2 4期
普 通 高 中武 术 校 本 课 程 的 实践 探 研 ①
下, 中 华 民 族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瑰 宝—— 武 术 渐 渐进 入 教 师 的 视 野 , 成为 开发、 研
究的热点 。
高 中武 术校 本课 程在 实践 过程 中 的 单一 性 主 要 体 现在 三 个 方
面。 一 是 教 学 内容 的单 一 。 武术校本实践过程 中, 偏 重 干 技 术 的 讲 解、 示范与训练 , 忽 视文 化 的 渗 透 。 “ 重 技 术轻 理论 ” 的“ 单一 、 瘸腿”
汤俊波 刘鑫 杨博 宇 孙馨 ( 秦皇 岛市 第一 中学 河北 秦皇 岛 0 6 6 0 0 6 ) 摘 要: 随 着新课 改 的不 断深 入 , 普通 高中武术 校本 课 程在 实践 过程 中逐 步 呈现 出课程 开 发 盲 目化 、 随意 化 单一 化 的实践 样 态 。 武术 校本课程 的实践是 一个动态 的过程 , 我 们不仅 需要借 鉴成功 学校 的经验 , 也 需要不断认识课程 实践过程 中的不足 。 通过提 高认 识 明确 目 标, 加 强校 本 内容 的提 炼 与整 合 , 采取 多样 的评价 方 式来 激 发学 生的 学 习兴 趣 , 提 高学生 的主 观 能动性 , 促进 高中武 术校 本课 程 的持 续发
1 高 中武术 校本课程 实践 样态
教 授 现 象 不仅 不利 于 校 园武 术 的 发 展 , 而 且 也 不 利 于 学 校 隐 形 德
不 利 于 学 生 个 性 的 培养 与完 善 。 二 是 教 学 方 武 术, 源远 流长 , 博大精深 , 是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育 课 程 的 补 充 与完 善 , 部分 , 经过一 个个时 代的积 累和沉淀 , 已经 形 成 集 技 击 、 养生 、 娱 法 的 单 一 性 。 高中武术 校本课程 内容的教 与学大 多沿袭“ 教 师 示 学生模仿” 这一传 统的教学方式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忽 视 的 武 术 课 乐、 教 育 为 一 体 的 民族 性 体 育 运 动 。 它不仅仅是技术 , 是 肢 体 活 动 范 , 的语 言 , 学生锻炼的手段, 还是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也是“ 武 术得 以 程 教 法 的 创 新 。 在 多媒 体 教 学 成 为 常 规 教 学 手 段 , 高 中学 生 普 遍 使
成效 , 促 进 了 高 中校 园武 术 的 发 展 , 体 现 了 其价 值 。 然而 , 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