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

合集下载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论文摘要:高师结业生不只要把握精深的专业性常识,还应养成厚实的实习性常识。

因而咱们应经过实习性课程的开发,到达增进学生的实习性常识和晋升语文教育施行才干之意图。

这样咱们就有必要优化原有课程设置,增设选修课程,大力开发实习性课程。

论文关键字:语文教育施行才干;实习性课程;实习性常识高师结业生不只要经过理论性课程把握精深的专业性常识,还应经过实习性课程养成厚实的实习性常识。

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员不只需求“教啥”的常识,更需求“怎么教”的常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员教育课程的首要根底。

理论性常识能够经过理论学习取得,但实习性常识有必要经过实习性课程的学习才干见效。

但如今教员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员常识特别是教员实习性常识知道的误差以及实习性课程的缺乏与形式化,致使了高师生实习性常识的遍及缺乏。

关于新形势和咱们面临的新疑问,特别是在教员教育规范行将出台的大布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言语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历的根底上,进一步加强实习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

这是由于实习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员的教育教育实习情境中去,根据实在的教育教育情境,使学习者在疑问解决的进程中体会和感悟,激起学习热心;有利于推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习中经过不断的探究和研讨,把堆集的体会和教育机敏详细应用于教育教育情境之中”。

因而实习性课程的开发就变成咱们迫切需求面临的疑问,这篇文章拟就汉言语文学专业实习性课程的构建作一评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建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语文教育施行才干是高师生结业从事作业所需的重要素质,因而咱们一向坚持在教育和办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练习,然后培育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员,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名誉。

1.工作定位教育构成工作认同感。

重生入学后,咱们经过“工作定位教育”协助学生坚决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计。

这有助于学生关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根本的工作认同感和构成开始的敬业精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本文将从教学模式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模式1.1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生能够到报刊出版社、文化公司等实习,在实践中掌握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学会如何调研、撰写报告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的最新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推广中文文化。

通过海外实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

1.2 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设置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汉语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一书时,安排学生到北京慕田峪游玩,探讨小说中的庭院造园艺术;在学习《儒林外史》一书时,则安排学生前往南京四大名园进行考察。

此外,学生还可以到当地社区、学校进行调研,开办汉语文学普及课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1.3 师生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老师共同设计研究课题,进行实践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白话文翻译的历史发展、技术特点及翻译方法,进行实践翻译活动,并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提高翻译水平。

二、教学方法2.1 PBL教学法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汉语文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进行研究。

通过讨论、调研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汉语文学的历史、人物、文本等方面,提高实践能力。

2.2 问答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该 专业 积累 了丰富 的办 学经 验和 资源 ,
养。本 文以陕西理 工学 院汉语 言文学专
业 为例 , 阐述 了该 校 重视 实践 环 节 , 过 通
系统 的读 写 动 练 ,使 学 生具 备 了较 强 的 I 师 范技 能 。 此 基 础 上 , 建 了汉语 言 文 在 构 学 专 业创 新 实践 教 学体 系。
为地方文 化建设服务 的宗 旨,培养在写 作、 文化传播等方 面富有特长 的人 才 ; 培 养获得省校级奖励 的优秀特长生 。 4 改革教学方法 , 新教学手段 。 . 更 全 面改革教 学方法 , 改变 传统 的“ 填鸭 式” 教学法 , “ 论 式 ” “ 辩 式 ” “ 向 讨 、答 、 启 发式 ” “ 例 式 ” “ 、案 、情景式 ” 等教学 法转

毒 l

毫热篓 麓 薯 》 § 磺躲 警 戮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创 新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பைடு நூலகம்—
以陕西理工 学院为例

口 陕 西理 工 学 院
吴 金 涛
【 摘
要 】 言文学专 业教 师教育 汉语
专业 的学校 之一 ,学校及 汉语 言文学专

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 力的高级 应用型 人才, 扎根秦 巴 , 服务基层 ” 的办学定位 , 汉语 言文学专业确立 了 “ 服务地 方教育
文化建设”的办学 宗 旨,培养专 业素质 高、 实践 能力 强的 中文应用 型人才 , 为陕 南及 周 边 地 区基 础 教育 和文 化 建设 服
务。 ( ) 据 师 范教 育 特 点 , 索人 才 二 依 探
体课 件 制作 、 试讲 、 学年论 文训 练 , 四年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摘要]文章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升格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建立“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四项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新增本科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无法显示中文系的专业特色,而且毕业生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如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新增师范本科院校大多为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在向本科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便是其中之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传统文科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够重视,在转轨阶段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写作水平低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2003、2004届中文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聘用的基本条件都是写作能力强,很多参加面试的学生因写作水平差而落选。

即使是在全院留校学生的选拔考试中,获得写作好评的也并非中文系学生。

由此可知,学生写作能力欠缺问题突出。

(二)口语表达能力差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具有流畅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而在实际生活中,中文系学生口不能言、词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合格率尚未突破50%,学生的语言规范状况令人担忧。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少学校将是否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聘用的必备条件,而许多文科毕业生不懂多媒体教学,不知道课件的制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

一、教学实习(一)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教学环节之一,旨在让学员通过实习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熟悉教师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获得独立从事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为今后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岗位奠定基础。

(二)实习要求:实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三周。

实习内容分讲课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篇目均可作为讲课实习内容。

(三)实习步骤:教学实习要求在某一所中学或小学中进行。

具体步骤是:集中辅导——指定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拟定实习方案——听课、备课、讲课及代理班主任——写出实习报告并又实习学校签署意见(四)教学实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习方案、实习教案、实习报告。

1、实习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实习目的,实习学校班级,实习内容,实习方法、步骤和时间分配等;字数不低于300字。

2、实习报告:必须具备如下格式、内容:题目及署名,实习目的意义,实习时间、地点,实习方法、步骤,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字,其中“实习体会”应不少于1500字。

3、实习教案:应当符合教案的一般要求,内容详细、格式规范。

实习讲课内容不得少于一篇课文,讲课时间不得少于两课时。

即实习教案至少是一篇课文(至少两个教案)。

4、打印要求:实习方案、实习报告和实习教案用A4纸张打印,题目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字体用宋体,字号用小四号,行距1.5倍。

封面用统一下发格式在电大公共邮箱:zckfjy@中下载。

此三个文本加封面装订在一起。

装订顺序是:实习方案——实习报告——实习教案。

二、毕业论文要求:1、选题: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能脱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范围。

选题角度力求新颖,鼓励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详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高师毕 业 生 不仅 要 通 过理 论性 课 程 掌 握精 深 的专 业性 知识 , 应通 过实 践性 课 程养 成 扎 实 还 的实践 性 知 识 。这 是 由 于 中小 学 教 师不 仅需 要
“ 教什 么” 知识 , 需 要 “ 的 更 如何 教 ” 的知 识 , 显 很 然后 者是教 师教育课 程 的主要基础 。理论性 知识
教学情 境 , 学 习者 在 问题解 决 的过 程 中体 验 和 使 感悟 , 激发学 习热情 ; 有利 于促进学 习者把学 习的
理论 和技术 , 在实践 中通过不 断的探索 和研究 , 把
普通话 、 写好规 范字是语 文教师 的基本功 , 也是对

积 累的体验 和教学 机智具 体应用 于教 育教学情 境
教 师教育标 准 即将 出 台的 大背景 下 , 阳 师范 学 安
院汉 语言文 学专业 有必要 在原有成功 经验 的基 础
能把提 升 自己的专业素养 和教育 教学素 养作为其
自觉追求 , 始终 把从 事语 文 教 育所 需 的各 种 知识
上 , 一步加 强 实践 性 课 程 的开发 和重 构 。这是 进
由于实践性 课程 “ 有利 于 把学 习 内容置 人 中小 学 教师 的教育 教学 实践 情 境 中去 , 于真实 的教 育 基
和能 力的学 习和训练作 为 自觉 的追求 。学生不仅 自觉练 习“ 三字一话 ” 教学 基 本功 , 非常 重视 等 还
语 文教育 学等教育 类专业课 的学 习 。 2“ . 三字 一话 ” 练 培 养 职 业 荣 誉 感。 说好 训
修课 程 系列 : 是侧重 扩 大学生 的学 术视野 、 一 加深
生 真有所得 、 有 所 获 。我们 充 分 发挥 这 类课 程 确 的理论 性 品格 、 践性 品格 和艺术性 品格 , 仅使 实 不 学 生获得 必需 的教 育 类 知识 , 且 还能 使 学 生 掌 而 握 必备 的从事语 文教 育教 学实施 的能力 。 为 了保证这 些 教育 类 课 程 的理 论性 品格 , 我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作者:戴芊卉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内容摘要:探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确立明确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调整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设置配比、设置专项专业实践类学分等)、建立师范生职业能力档案、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一.前言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部分省份试点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并从2015年开始实行全国统考。

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改革,全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传统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实际,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在此背景下也亟需改革,以培养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体会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改革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相适应的大学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提高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内在需求。

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这既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存问题(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是当今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1]当今,如何加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如何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如何实现师范生与教师岗位的无缝对接,已成为解决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为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实习为3学分,不得免修。

二、教学实习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

三、教学实习必须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

四、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五、教学实习的内容可分为文学、教育、秘书三种类型。

各分校应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指导。

六、教学实习可采取“文学(文字)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师范方向)、“秘书实习”,或“社会调查”等形式。

各分校应根据条件建立模拟课堂、模拟办公室或采取其他方式建立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条件。

七、教学实习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为依据,书面材料的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八、教学实习的成绩评定标准为:合格、不合格。

九、教学实习书面考核材料经审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学分。

没有参加教学实习、未交书面考核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十、参加教学实习的学生应当填写教学实习鉴定表,写明有关参加教学实习时的基本情况,由教学实习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

十一、教学实习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试点电大负责审核。

十二、教学实习成绩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摘要]实践教学是提升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部分,但是部分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目标“产出导向”不清晰、实践教学体系内容设置缺乏均衡性、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地方高校应重新构建“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级联动”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和“内外协同”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形成完整健全的“一核—四训—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实践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重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6-0033-04[收稿时间]2023-04-21[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2021JGZ139)。

[作者简介]黄福艳(1968—),女,广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为了促进师范类专业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了师范生“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以下简称‘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1]。

因此,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探究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理念转变和实践路径,重新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文章以北部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探讨重新构建“一核—四训—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指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且包含了师范生四年学习的专业认知、情感态度和职业技能掌握的一切实践性教学,应基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提出相应要求。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实训和实践课程。

在实习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到新闻媒体、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地方进行实习,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训方面,学校会开设一些模拟实验课程和文学创作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在实践课程方面,学校通常会组织学生到文学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实践能力。

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受到实习岗位资源的限制,因此学生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过于依赖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实践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实践需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尤为必要。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专业人才。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上述现状分析和必要性分析,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1.增加实习岗位资源学校应积极开拓实习岗位资源,与新闻媒体、出版社、文化单位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学校还可以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稳定和丰富的实习经验。

2.优化实训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合理设置文学创作、编辑排版、新闻写作等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是培养高质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教育教学知识的高质量教师。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和理解;2. 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3.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4.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两个方面。

1. 学科知识:包括汉语言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学科前沿研究和学术动态。

学生应通过文献阅读、课堂讨论和研究项目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和研究方向。

2. 教育教学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等。

学生应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等方式,教授学科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学科和教育教学基础。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或者让学生设计和实施课程,学习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3. 学科研究: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学科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和学术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科研究。

四、评价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评价方式应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并且要与课程目标相匹配。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目标是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包括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了解工作环境和要求,并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

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

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创意写作、创新研究等实践项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以创新为核心的职业素养。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注重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合理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和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通过分析相关背景、意义和目的。

文章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详细讨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完善,探究如何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探讨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总结了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整个研究做了概括。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环节设计、评价体系、管理机制、成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学习,希望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目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实践环节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建设和优化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设计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以期为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师范学院实践教学体系(3篇)

师范学院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构建原则、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1. 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实践能力评价为手段,形成的一套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1)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确保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4)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为目标,确保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2. 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基地、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3. 实用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 创新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5. 保障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保障措施,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1.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优化实践教学课程结构: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丰富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引入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课程质量。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35卷第6期齐鲁师范学院学报Vd.35 No.6 2020 年 12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c.2020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王利(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摘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学时、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参 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入手,从实践教学实施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质量 监控标准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实践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师范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听说读写的专业技 能,同时更需要具备扎实的教师教育的实践能力,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 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了“学生中心、产出 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一践行三学会”的指导精神,“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 通合作”八大毕业要求,对照该实施办法的相关 指标要求,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 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 义。

鉴于此,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长治学院为例, 分析讨论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文章编号:2095-4735 (2020) 06-0009-06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_、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更注重培养对学 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二者应当是相互促 进,协调发展。

但目前,在地方本科院校,汉语 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学时分配、课程设置、实 践内容、质量评价、持续改进等方面仍存在着较 多的问题。

我们对长治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实 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实践教学 目前的状况如下:(一)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均衡[1]46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主要集中在两大部分:一收稿日期:2020-09-26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17B Y Y198);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音育项目(编号:2019SK013)。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建立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建立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建立研究1.中文专业实践教学建立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必要性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大致内容包括社会调查、写作考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工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强化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学根底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积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在熟识及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历史、地理、哲学、民俗等知识的根底上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由于教学方式传统单一,一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课堂知识及实践结合不力等原因,导致许多实践活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教学效果看,具有以下几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1.1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中文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实践环节超过了30%,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把较强的实践能力当做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实践环节如写作考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虽然每年按照教学方案进展着,但是常常流于形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并没有真正锻炼到自己,有的人甚至逃避实践敷衍应对,比方实习环节不少学生伪造实习经历逃避实习,论文写作做不到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只能参考拼贴甚至抄袭来交差。

结果就是,许多人学习了文体写作写不出小说诗歌,学习了应用文写作写不出合规的公务文书,学习了新闻的写作写不好新闻稿,到了实习岗位处理不好文字工作和根本的日常工作,非但不能发挥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优势,反而为竞争和就业布下了障碍。

1.2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

现在大学校园里活泼着的大多是"90后",这些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然而一落实到学习和实践中,他们却非常缺乏创新和自主意识。

面对教师的提问、作业和考试,他们首先的反响是翻书找答案,给出的答案也都是老生常谈乏自主思考,写作实践中缺乏想象力和创意,写出的作品枯燥乏味毫无亮点。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旨在促进我国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引言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高等院校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继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多文化素养较高且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性及理论性较强,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1.1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在日积月累中就会增强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革命红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情感;风景游记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领略自然风光;谈交往艺术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人情世故,提高学生的情商;现代信息技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知科技时代的发达和美好。

汉语言文学的渗透与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

1.2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掌握更多的交际技巧和行为艺术。

良好的交际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还可以令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更加畅通无阻,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既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智慧,渗透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为学生的个人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依据2.1理论依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符合现阶段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受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彭巧燕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6期
[摘要]文章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升格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建立“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四项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师范院校
[作者简介]彭巧燕(1970- ),女,湖南祁东人,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湖南衡阳 421001)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4-0144-01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新增本科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无法显示中文系的专业特色,而且毕业生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如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新增师范本科院校大多为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在向本科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便是其中之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传统文科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够重视,在转轨阶段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写作水平低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2003、2004届中文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聘用的基本条件都是写作能力强,很多参加面试的学生因写作水平差而落选。

即使是在全院留校学生的选拔考试中,获得写作好评的也并非中文系学生。

由此可知,学生写作能力欠缺问题突出。

(二)口语表达能力差
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具有流畅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而在实际生活中,中文系学生口不能言、词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合格率尚未突破50%,学生的语言规范状况令人担忧。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足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少学校将是否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聘用的必备条件,而许多文科毕业生不懂多媒体教学,不知道课件的制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当前新增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来看,普遍存在选题陈旧空泛、抄袭、质量低劣等问题,反映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缺乏。

二、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师范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管理人才以及能在新闻、出版、文艺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工作的专业人才。

其基本指导思想为“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

我们应遵循这一目标,本着“加强基础课,强化主干课,重视应用课,扩大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概括起来,就是“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四项结合”。

(一)一条主线
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培养层次。

完成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写作、口语表达、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其他教育技能。

这一层次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在保证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教学时数的基础上,突出师范性,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增加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课以及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2.综合能力培养层次。

完成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综合性研究、设计及各项能力测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通过计算机和普通话等级测试、学会课件制作、独立查找资料、完成教育实习等。

3.创新能力培养层次。

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其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

把学生作为创新主体,
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

学生自选指导教师和课题,通过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及师生间的交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独立撰写学术论文,或者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力求取得好成绩。

(三)四项结合
1.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

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2.分散模式和集中模式相结合。

分散模式即课内实践教学采用教学观摩、范例点评、模拟操作、分组试讲等多种教学形式,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集中模式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通过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形式,使学生具备教学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两者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是重点。

(1)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由于实习基地有限,不少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系(院)领导应想方设法建立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保证每个学生真正经历实习关;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对教案的编写、试讲、授课、听课、评课、班主任工作、实习总结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使学生增强切身感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学技能。

(2)针对毕业论文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校正:
第一,狠抓教师培养,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同时也应采取多种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防止人才流失;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培养、扶持青年教师,通过传、帮、带等多种手段,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

第二,提倡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研讨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缺乏新意和创见,导致学生厌学。

要真正实现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轨和提升,必须结合教材中的有关论述,介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强化科研意识,以教师科研带动学生毕业设计。

高校教师应以科研为生命,不断强化科研意识,积极了解学术信息,站在学科前沿,努力从事科研创作。

只有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四,注重科技创新,开展学年论文创作活动。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应根据实际,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目的地在每学期布置一些小论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查找资料,使之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加强管理,加大监控力度,保证论文质量。

提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集体探讨,确保选题的思想性、学术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创作期间,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全程把握学生的创作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实行指导教师初审、教研室复审、系部学术委员会终审的三级评审制度,并要求优秀论文进行答辩。

通过层层审查,严格把关,确保论文的初创性、严谨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第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加强图书馆、系部资料室的建设,为学生的论文创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而文科的实践课程由于场地、经费、时间各方面的限制往往效果欠佳。

以往的学生社团活动总是跟着学校的指挥棒走,对本专业学生的技能提高不大,也体现不出专业特点。

因此,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进行。

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写作比赛、语言艺术表演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4.学生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竞赛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

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竞赛选题来源于本专业教师承担的科技项目,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师生间“读、导、研、写”的研讨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为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我们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构建并实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