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合集下载

简述公共政策的内涵

简述公共政策的内涵

简述公共政策的内涵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权威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旨在影响和调整公众或社会团体的行为。

以下是公共政策的内涵:1. 公共政策是政府或权威主体的行动方案:公共政策是政府或权威主体针对特定问题或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这些行动方案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政府或权威主体制定公共政策时,会涉及到对社会资源的分配。

这种分配是基于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的考虑,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则来实现的。

3. 公共政策是针对公众或社会团体的行为进行影响和调整: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影响和调整公众或社会团体的行为,以实现政策制定的目标。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公众或社会团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利益。

4. 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公共政策通常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制定的。

政策制定者会制定具体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5.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和公平性: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确保政策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这意味着政策应该适用于所有人,而不是特定群体或个人,同时也要确保政策的实施不会导致社会不公和歧视。

6.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或权威主体会根据社会需求和目标,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是一种政府或权威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旨在影响和调整公众或社会团体的行为,并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分配。

公共政策有哪些

公共政策有哪些

公共政策有哪些公共政策有:管理政策;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立法政策。

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

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

”二、公共政策的内容1.管理政策。

以实施罚款、奖励、禁闭等规章为重点,保证公众对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

2.分配政策。

通过安排、部署各种公共计划,达到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国家天然资源及智力资源,并通过直接津贴和保险来分配财政资金。

3.再分配政策。

以满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质需要为目标,把各种赋税收入引向各种援助计划。

4.立法政策。

注意力在于运用它的权力和拥有的资源来改变整个环境。

三、公共政策的特征价值相关性与政策的价值相联系的是其利益相关性,多数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应该通过法定程序获得,这种法定程序可以通过立法机关通过,或者经过得到立法机关明确授权的有关部门的认可。

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与其合法性紧密相关,而权威性又与强制力相联系。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理解公共政策

理解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是什么一、公共政策的概念: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组织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1)公共政策是由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采取的行动(行动包括了作为和不作为)构成;(2)该计划、规划或被采取之行动系由某权力中心作出;(3)该计划、规划或行动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必定是从一系列相关的计划、规划或行动中选择出来的;(4)这种选择隐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偏好在里面。

二、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五、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日本政策学者药师寺泰藏认为:政治学中的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三个根源,第一个是行为主义;第二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害和社会问题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第三个是政治学的理论问题。

首先,从社会实践层面来看,克服经济危机和不断加剧的社会问题的需要,催生了公共政策学。

其次、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再次,理论上,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和各种分析工具的出现,推动了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拉斯韦尔把公共政策的制定划分为七个过程:即信息、建议、法令、援引、实施、评价、终止,并认为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政策科学的体系,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同时,拉斯韦尔还阐述了公共政策学这门学科应具备的特征:(])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

(2)公共政策学的哲学基础是理论实证主义。

(3)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必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公共政策学是一门以社会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林德布洛姆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他主张从“政治互动”的动态途径来分析和解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他倡导政策分析思想。

第三,他提出并系统阐述了著名的“渐进决策”模型。

(2)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以色列学者叶海卡·德罗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1968年)、《公共政策科学》(1971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 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 传媒和公民(选民)等。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在西方指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 国家权力机构;在我国则是指全国及地方各级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第五,制造舆论,传播观点,充当宣传机构。
6.大众传播媒介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是政策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 与社会之间的另一个主要中介。在当代信息社会,大众传 媒对政府的公共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 的影响。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交流思想和传 播知识,是政府、政党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宣传工具。
3.政党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政策主体的一种核心力量, 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政策。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政策主体的核心因素,它 在政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政治领导和向国家机关 尤其是政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推荐重要干部。
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国家机构的 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在我国的 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利益团体
利益集团是非官方政策主体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之一,它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起着显著作用。
所谓的利益集团,也就是由具有共同的立场、观 点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它的职责是履 行利益聚合功能,以保障或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作为 最高目标。
中国中央银行在其《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 告》提出取消期房销售的建议。然而央行的取消 建议一出,作为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建设部立刻召 开座谈会并以新闻发言人的方式对外宣布,“期
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这一 政治系统中的主要职责。

第五章 公共政策

第五章 公共政策

•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 (一)公共政策的制定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分析问 题,提出方案;评估方案,方案选优的过程。制定公共政 策必须依照规范的程序,以防止少数人草率行事、滥用职 权。制定公共政策的程序有: 1、政策问题的产生与认定 社会问题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社会 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现象。当政府决策者意识到某个社会 问题的存在,并准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时, 社会问题就变成了政策问题。 一般来说,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必须有以下特点: 第一,问题是公众问题,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普遍性效 果; 第二,问题是大多数人意识到的,并与大多数人的利 益有关系的; 第三,问题是决策机关认识到的,并认为是有必要采 取行动加以解决的。
•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公共政策是统治集团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这种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从政治性看,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基本上都是政党政 治,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政党政府。公共政策必然服从并服 务于政治系统的意志、利益和目标。体现着明显的政治性 特征。 从公共性看,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必须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制定行为准则,所以, 又体现着明显的公共性特征。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 一的一面。当政治系统中占统治地位的集团的利益与社会 公众的利益一致时,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就能很好地结 合在一起;当统治集团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不一致、 甚至发生冲突时,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就会发生矛盾。

4、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在人类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 政治地位、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文化水 平的差别,造成了不同社会成员具有不同 的利益需求。而社会的实际资源是有限的, 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这就造成利 益分配上的冲突。为减轻这种冲突,化解 这种矛盾,就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通 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公平分 配社会资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章理解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在公共生活领域,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达成公共目标,由公共权威主体针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制定并执行的公共行为规范或行动方案2、利益整合: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以整合利益关系为基本原则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协调并解决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从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3、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二、简单题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

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孤立地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即使暂时解决,也会牵连其他问题或产生新问题(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6)合法性:政策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

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它们都共同体现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公共性;政治性、规范性、权威性、强制性;目标性、价值性;相对稳定性;复杂性)2、简析公共政策与制度和法律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制度:①公共政策是制度的一个层面②公共政策与制度的本质相同③公共政策与制度存在交叉④制度是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

制度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合公共政策与法律:①公共政策与法律的本质相同②政策是法律建立和修订的基础③政策与法律互为补充④制定主体不同⑤制定程序不同⑥表现形式不同三、论述题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本质(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0、定量分析:分析一个对象内部几个因素之间或者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运用各种数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或满意)的方案及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公共政策知识点

公共政策知识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2)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3)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4)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有消极和积极之分3.公共政策产生的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4.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表现: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目的不仅在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统治者个人,而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

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分:1)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部门政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2)战略(宏观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策略(中观决策)、战术(微观决策)6。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引导,调控,引导7.现代公共政策的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9。

政策工具的类型:1)一至八至更多2)三分法:政策工具光谱依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为:自愿性(非强制性)、混合性、强制性10.公共政策主体:1)直接主体: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会政治运动、公共舆论)②跨国政策行为者(跨国公司、联盟)③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全球性非政府组织)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并借助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所指定的方法和措施。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政策的主体: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力机关。

在我国,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主要代表,是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力量。

公共政策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也可以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

2. 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是通过行政程序、行政机制、行政方式来推动政策的实施;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立法、司法活动来规范、指导、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 公共政策的目标:公共政策的目标是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始终。

4. 公共政策的对象:公共政策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系统中,由于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矛盾运动而引起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并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因此,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性质和特征,从而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政策含义与内容的简要介绍。

总的来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旨在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名词解释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2)、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什么是公共政策?

什么是公共政策?

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公众福祉的规划和行动计划。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变革,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什么是公共政策,其特征是什么,又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呢?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征1.1 定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公众福利而制定和实施的行动和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民生质量,实现社会公正和发展。

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1.2 特征公共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公共政策的对象是公众。

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公众福利而制定和实施的,因此它的对象是公众,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公共性。

(2)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福利和社会福利水平。

公共政策的核心是提高福利水平,实现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

(3)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承担主导作用。

政府是公共政策实施的主导者,在整个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经过制定、执行和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程序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能够保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1 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由政府主导,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 政策议题的确定2制定公共政策前,首先需要确定具体的政策议题。

政策议题的确定需要参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和公众福利状况。

(2) 政策方案的设计政策方案的设计主要包含方案目标、适用范围、执行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制定。

(3) 政策实施的程序设计政策实施的程序设计包括方案公布、资源配置、行动计划制定等过程。

(4) 决策实施的监测和评估政策实施的监测和评估是政策的最后一步。

只有通过评估和监测,才能够确定政策是否取得预期成果,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政策措施。

2.2 公共政策的实施公共政策的实施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最后一环节,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节,主要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1) 资源配置和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公共政策前,需要先确定政策所需的资源和经费,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概念:有权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所制定的满足需求和配置利益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方案。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主体单一性,公共政策指向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公共政策权威的强制性,公共政策范围的广泛性,公共政策的利益性。

公共政策的类型区分:安德森:根据公共政策是实质性的或程序性的,分为实质性公共政策﹑程序性公共政策。

实质性公共政策与政府准备采取的行动有关(高速公路建设)。

程序性公共政策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

第二种是根据公共政策和社会有关人员之间关系的影响,分为:分配型公共政策、调节型公共政策、自我调节型公共政策、再分配型公共政策。

第三种是根据分配的利益种类分为物质型、符号型。

公共政策环境的概念:公共政策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流程的全球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自然因素等环境因素的总和,影响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系统性﹑互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联动性和定向性﹑稳定性和突发性。

联动性和定向性:公共政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循环,而表现为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或者互相影响的交叉反应。

政策环境因素作用的交叉性,使得环境因素作用的方向难以捉摸。

但政策环境也具有定向影响的特点,政治与法律环境因素固然会对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产生一定作用,但主要还是影响政治政策和法律政策。

同样,经济环境会对社会中的多种政策发生影响,但主要还是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一定影响。

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政治制度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政治环境决定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政治文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文化影响政策方案的制定,2﹑政治文化影响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3﹑政治文化是政策评估所依据的重要标准。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运用分析系统的结构,揭示系统的不同特点,从而构建起政治系统的宏观分析框架。

结构功能主义试图通过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G;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5.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6.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判断。

90年代罗尼.莱森提出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管理理念,与这三种管理类型相对应,必然存在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三种公共政策观念。

7.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8.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的形态。

9.公共道德:是一种非正式软约束力量,它既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它既有历史沉淀的结果,也具有普遍持久的效力。

10.公共利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11.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12.公共政策回路:指以决断系统为中心,由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和制约、互相作用而构成的功能传输(输入—转换—输出)的回归过程。

13.公共决策问题:指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公共问题才成为公共决策问题。

14.公共问题:是那些有广泛影响,包括受到交互过程的间接影响,以及所有这些影响都达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程序的问题。

公共政策概论 (2)

公共政策概论 (2)

公共政策概论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促进社会发展而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决策。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问题的识别、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共政策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可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进步。

公共政策可以引导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公共政策也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政策的特点公共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性:公共政策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制定的,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公共政策应当符合公众的意愿和期望,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应该是政府的单方面决策,而是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意见征求。

公众的参与可以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政策的质量。

3.复杂性:公共政策通常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利益相关方,因此具有很高的复杂性。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冲突,做出权衡和平衡。

4.动态性:社会变革和问题的出现会促使公共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公共政策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保持与时俱进。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问题的识别:政府需要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从社会实际出发确定政策制定的方向和目标。

2.政策的制定: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研究、分析和征求意见等方式,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3.政策的实施: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资源的配置、机构的安排、法律的规定等方面的因素。

政府需要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对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4.政策的评估: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查和反馈。

政府需要对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公共政策,政府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它总是与其他政策相联系,处于一个体系 中。 政策分析要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内部 条件与外部条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结合起来分析。
叶海卡·德罗尔:政策科学应包括基本政策、 元政策、政策分析、实现战略等内容。
克朗:从方法论角度看,政策科学应包括 五个基本范畴: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 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政策科学 的进展。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 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本质、产生原因 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
2、政策目标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 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
把笼统的目标具体化的方式:把总目标分 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或实行量化,给目 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
政策目标要具有稳定性和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
拟定可供选择的被选方案,是政策分析的 基础。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 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 导向功能的作用:正向引导功能和负向引导功能
3、调控功能
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 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 作用。
政府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各种利益关 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
使政府考 提出解决 虑解决问 问题的措 题的行动。 施。
对某一具 通过政府 体建议的 的行政机 支持,这 器将政策 样能使政 运用于解 策合法化 决问题。 和权威化。
政府为确 定政策效 果所做的 努力为什 么能起到 这些效果 和为何起 不到这些 效果。
使政府接 受某一特 定的解决 问题的方 案。
将政府政 政策发生 策用于问 作用。 题的解决。
好坏、优劣在对比中才能发现,所以要拟 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公共计划、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发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2.“趋前倾向”: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的政策科学中出现了所谓的“趋前倾向”,即在政策研究中强调政策咨询对于政策制定的意义。

3.多源流框架:由约翰,金盾提出,将政策过程看作由如下三股源流所构成的过程:由关于各种问题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定义的支持者所组成的问题流、包含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支持者的政策流以及由选举和民选官员所组成的政治流。

4.公共政策环境:就是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5.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而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某项政策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状况。

6.政策目标群体:泛指公共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即公民个体所构成的共同体。

7.公共政策议程:政策议程设定的过程,实际上是沿着私人问题、公共问题、议题、系统议程到制度议程的路线发展的,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8.约翰,金盾的政策模型当中,“溪流”:是指问题、解决办法、参与者以及决策机会,该模型强调的是影响议程设定的问题流和政治流与影响力备选方案的政策流,以及三股源流合一时所形成的“政策窗”开启。

三股源流指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

9.问题流:问题流包括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问题的感知,由关于各种问题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定义的支持者组成。

在问题流方面,指标、焦点事件和反馈不仅是那些官员借以了解状况的手段,而且也是状况被界定为问题的途径。

10.政策流:11.政治流:独立于问题的识别或政策建议的提出,政治事件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动态特性和规则向前流动的。

12.政策评估:从广义上将,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则是专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一)公共政策的定义一般认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法权主体制定的对适用法人、自然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条例、规章、政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战略、规划和计划以及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等。

在有些情况下,公共部门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代表着一种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构成了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社会、不同的政策领域,公共政策会有不同的属性,但是,它们在本质上会有一些共同的属性。

1.价值相关性一般认为,在整个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阶段与价值紧密相关,而政策执行阶段则应该追求理性化与科学化,做到价值中立。

实际上,政策执行阶段同政策制定阶段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政策执行同样会受到执行者、政策对象信奉的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绝对的价值中立是难以实现的。

与政策的价值相关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其利益相关性。

可以说,多数公共政策都关系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2.合法性公共政策要发挥对有关法人、自然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不仅必须符合程序条件,而且必须以政策对象的接受为实践条件,无论政策对象是因为政策符合其利益与意愿而自愿接受,还是因为慑于政府的威力与惩罚而被迫接受,都是如此。

否则,政策就没有约束力,难以付诸实施,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政策。

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3.权威性和强制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与其合法性紧密相连的。

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既然政策的合法性在本质上是通过为公众所认可、接受的合法化过程取得的,那么,只要政策具有合法性,它就必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权威性又与强制力相联系。

同样,这种权威性的取得可能是因为政策符合政策对象的利益而被他们自愿服从,也可能是因为政策对象慑于惩罚而被迫接受政策。

简述公共政策的类型

简述公共政策的类型

简述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制定、实施和管理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广泛涵盖范围包括社会福利、教育、卫生、环境、经济、能源、国防等等。

本文将简述公共政策的类型。

1.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社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弱势群体和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权利。

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

2.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就业、控制通货膨胀等目的而制定的政策。

经济政策的主要领域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3.环境政策环境政策是指政府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环境政策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

4.安全政策安全政策是指政府为保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民利益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安全政策主要涉及国防、外交、反恐等领域。

安全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5.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科技政策主要包括研发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引进等领域,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政府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教育政策主要涉及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改革、职业教育等领域,对于提高国家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7.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外交政策主要包括对外政策、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领域。

国家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安全等都需要进行外交互动,外交政策对于国际稳定和和谐至关重要。

总之,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制定和执行的各种措施和规定。

它们覆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等方方面面,为民众提供了各种服务和保障。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共利益被充分保障和实现。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在特定领域内采取的行动和决策,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利益和公众福祉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决策和行动来改变社会现状,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手段。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问题分析、决策制定和政策评估等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通常是政府、政府机构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

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公众面临的问题,满足公众的需求。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教育不公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推进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公共政策的特点1. 公共性:公共政策是针对整个社会的,与广大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

相比于私人决策或商业决策,公共政策更关注全社会的福祉和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必须有利于社会大众,而非个别特殊利益群体。

2. 多元性:公共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利益相关者和多个层面。

政府、行业协会、学术界、非政府组织等都可能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观点、权衡各方利益,保证政策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3. 长期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长远的影响和效果。

与企业或个人的短期决策相比,公共政策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具有更长远的目标和影响。

因此,公共政策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和评估,确保其可持续性和长期效果。

4. 政府主导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常由政府机构主导。

政府作为最高行政权力机构,具有权威和资源优势,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公共政策的实施。

然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也需要充分倾听公众意见,确保公众的参与和透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防止人为过滤。 二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委托人掌握的 信息比代理人掌握的要少。解决的办法是应该对代理人展开博 弈,委托人利用第三方印证。 ★公共政策中政务公开的依据和环节 政府电子政务公开的依据是法律规定的人民的知情权、政治上 实现民主的基本条件。 发展政府政务公开需要研究下列环节: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 公开的途径、政务公开的程序、政务公开的制度化。 ★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别 主要有三类:强制性的政策工具:权威、命令、管制;协商性 的政策工具:协商、谈判、合同;引导性的政策工具:诱导、 说服、扶持、能力培养等。
第三部分: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外显特性 出现问题情境和客观事实,已经为多数人所觉察,现实状况与 人们的利益期望相冲突,一定的团体和组织已经产生行动,问 题必须由政府的政策来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人为性、交互性、变动性 ★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三种模型 一种是外在创始型。由非政政府领导人及机构创始,再扩散至公众 议程,再进入政府。 一种是内在创始型。由政府机构创始,扩散至认同团体,向决 策者施加压力,进入政府。 ★确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原则和功能
立的专家函询预测法。德尔菲法的特点:匿名登录、匿名答 复、匿名统计,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从而有利于专家独 立提出自己的方案预测意见;能将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分散状态 的专家集中到同一个决策达程之中,从而大大节省了把这些专 家集中到一块的费用;可以多次将问卷填写的结果再告诉群体 成员,从而有利于信息反馈与思想沟通,也有利于预测结果的 统计。德尔菲法也有其不足:使用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 间,因而不适合于快速决策;使用这种方法不容易在群体成员 之间产生相互激励与启发,因而不太容易产生较多的解决政策 问题的方案。 电子会议法(electronic meetings)即群体决策与计算机技术相 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 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群体成员将 自己有关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输入计算机终端,然后再将它投 影在大型屏幕上。电子会议法的特点是:一是匿名。参与公共 政策决策咨询的专家采取匿名的方式将自己的政策方案提出 来,参与者只需把个人的想法输入键盘就行了。二是可靠。每 个人作出的有关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建议都能如实的不会被改 动地反映在大屏幕上。三是快速。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政策咨询 时,不仅没有闲聊,而且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中互不干扰地交 换见解。它要比传统的面对面的决策咨询的效率高出一倍。但 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对那些善于口头表达而运用计算 机的技能却相对较差的专家来说,电于会议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思维;二是在运用这种预测方法时,由于是匿名,因而无法对 提出好的政策建议的人进行奖励;三是人们只是通过计算来进 行决策咨询的,因而是“人一机对话”,其沟通程度不如“人 一人对话”那么丰富。 权威决策者变动 政策环境变化、政策资源限制、政策效果低下、政策合法性丧失
策环境发生改变、政策资源发生改变、政策的局限性暴露、政 策的负面作用加大。 ★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 一是非零起点的原则。二是双重优化的原则。 ★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 一是通过评估才能知道实施的公共政策有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是通过评估才能最终知道制定的政策正确与否 三是通过评估才能积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经验。 ★社会系统核算式政策评估 运用社会指标体系对主观和客观的社会状况变化进行监测。社 会指标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 以综合的;可以是全国范围的,也可以是一个地区 的。运用社会系统核算方法可以比较政策执行产生的效果。但这一方 法有其缺点。指标的任意性、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许多政策综合效果缺 乏单项政策结果。 ★社会审计式政策评估 对政策项目的投入、产出及影响间的关系进行审计监测。可以 确定政策结果不好究竟是投入不足引起的,还是资源或服务偏 离了预定标的群体或受益者引起的。社会审计主要监督资源分 离和资源转换。这种评估方法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不能考虑其 它政策的影响作用。 ★社会实验式政策评估 控制政策过程中的行为者的行为来评价政策效果。政策的社会 实验通常分为三组:一组是政策实施组(实验组);一组是控 制不实施政策组(控制组);一组是随意组(对照组)。对三 组结果加比较。这种方法一是较为复杂,二是容易导致被观察 者的行不变异。 ★公共政策固化的原因与消极因素 导致一项政策固化的因素:1、政策目标的长期性,2、政策效 果的持续性,3、政策稳定的合法性,4、政策变动的复杂 性。 一项政策过度稳定的弊端:1、导致利益分配固化,2、产生既 得利益群体,3、产生保守拒绝革新。4、阻碍资源更合理配 置。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政策终止的组织障碍,政策终止的心理 障碍,政策终止的集团障碍,政策终止的法律障碍,政策终止 的成本障碍。
政策 以实施手段划分公共政策:强制性政策、扶持性政策、引导性 政策、自律性政策制性政策强制性政策 以成本划分的公共政策:成本分散的政策:分配型政策、再分 配型政策 成本集中的政策:管制型政策、构成型政策(构成型政策对国家组织进 行设计或重新设计)
第二部分: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制定主体 包括: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主体,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公共政策 制定的咨询主体。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包括:公共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公共政策执行的协调主体,公共政策 执行的操作主体。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 包括:公共政策客观评估主体,公共政策主观评估主体。 ★公共政策客体 包括公共政策客体层次:公共问题状况,与公共问题相关的行为体,相 关行为体的利益; 还包括公共政策客体状态:支持政策的客体,顺从 政策的客体,抵制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价值要素 包括公共政策价值要素的多样性:追求社会秩序、追求社会民 主、追求社会效率、追求社会公平、追求社会伦理、追求社会 安全。 还包括公共政策价值要素的层次性:核心价值、近核价值、次 要价值。 ★公共政策资源要素 包括:软资源要素:社会制度资源要素、社会组织资源要素、 社会文化资源要素 还包括:硬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物力资源要素、财力资 源要素。 ★公共政策的信息的来源 政府掌握的信息、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公众需求的信息、公 共政策调查的信息 公共政策信息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避免和减少信息的失真。信息失真是指信息在传播中被 截留或被扭曲,与信息源不一致。解决的办法是减少传播层
确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面向未来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明确具体原则、符合伦理原则。 公共政策目标的功能是为拟定和选择政策方案确定方向,为政策评估提 供标准。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有两个含义。一是由合法的机构宣布公共政策的采纳,二是通 过合法的途径公布已经确定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调整的原因 公共政策在实施中发生调整的原因有:政策目标发生改变、政
第一部分:公共政策活动 ★公共政策的简明定义: 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 采取行动解决社 会公共问题的过程。它包括执政党、政府为主团体、公众参与 的公共政策规划制定过程,政府为主、市场参与的公共政策执 行实施过程,公众为主、中介机构、政府配合的公共政策评估 过程。 ★公共政策活动的基本性质 公共政策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公共政策是以政府及其公 共部门为主体。公共政策是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为依托。公共政 策是以科学民主决策为生命。公共政策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 标 ★公共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二是稳定 性与动态性的统一,三是效率性与公平性的统一,四是强制性 与合法性的统一。 ★一般社会中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一是管制功能即以政策条文规定禁止的行为,以惩罚处理违规 行为; 二是引导功能即通过政策引导人们行为达到既定目标,其中既 有正向引导也有负向引导; 三是调控功能即通过政策对利益行为调节控制,其中包括正向 的和负向的调控、积极的和消极的调控; 四是分配功能即通过政策解决谁分配和如何分配,以及怎样分配的问 题。 ★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 一是转型社会公共政策的维持社会均衡稳定的功能,二是转型 社会公共政策的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三是转型社会公共 政策的促进社会变革求新的功能。 ★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关系 1、地方政策包括获得法的形态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 例和地方性规章、及未 获得法的形态的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2、地方政策的制定必须依 据中央政策的指导; 3、省、市、县政策是因地制宜落实中央政策; 4、有些中央政策是吸收地方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 5、地方政策既 要受中央政策的控制,又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实施。 社会领域的公共政策可分为:劳动就业政策、福利保障政策、 家庭政策、婚姻政策、宗教政策、社区政策、交通政策、人口
第四部分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 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提供公共政策规划的必要知识、理论和模 型;提供公共政策过程的必要信息并对各种已有信息加以综 合,协调多方面的立场;提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某些合理的 建议;对已经选择的方案和行动进行可行性论证。 ★公共政策分析的功能 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主要是为了减少公共政策的失 误;公共政策分析提供知识和协调手段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共政 策决策效率;公共政策分析从价值和后果进行思考主要是为了 提供较好的政策建议。 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的类型 有三类公共政策分析人员。政治型公共政策分析人员、技术型 公共政策分析人员、职业型政策分析人员。 ★政治型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的特征 政策分析的中心动机是争取个人地位和个人影响,政策分析的 成功标准是形成有利于自已的政治同盟者,政策分析的主要技 术是沟通与协调,政策分析中关心短期的效果,对政策分析带 有强烈的主观性,有较强的政治倾向。 ★技术型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的特征 政策分析的中心动机是争取以政策为取向的研究机会,政策分 析的成功标准是表现工作品质以满足自我,政策分析的主要技 术是讲究细节与专业知识,政策分析中关心长期的效果,对政 策分析采取客观的立场。 ★职业型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的特征 政策分析的中心动机是追求实现个人政策偏好的机会,政策分 析的成功标准是接受了能实施的政策从而有利于受益人,在政 策分析中讲究知识、沟通与协调的技术,在政策分析中注意长 期与短期的平衡,对政策分析采取政治与分析结合的立场 ★麦考尔-韦伯的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将公共政策分析区分为:内容分析、过程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规范性分析四大方面。形成四种主要的政策分类类型:内容规 范性分析、过程规范性分析、内容描述性分析、过程描述性分 析。 ★沃尔夫的政策执行分析模式 主要若干步骤:1、收集资料(定量)、确定政府机构内在关系 (软件),2、利用上述资料建立研究领域中各种变量间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