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声音的特性指的是音调、响度、音色,其核心是音调和响度。
学生已经学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课的内容声音的特性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
由于它在本章中是重要和核心知识,所以在本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体会各个概念的不同及找出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目标解析: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就是指通过“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探究”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通过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来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很难区别音调和响度的不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不易区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和区分概念,其中关键是通过实验来探究。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声音的特性的教学中,准备使用直尺、音叉、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因为使用这些实验仪器,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
(播放不同的声音),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哪些特点呢?让学生安静下来感知周围有哪些声音?你们是如何区分开这些声音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3、2 声音的特性预学目标1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
2知道噪音的概念,等级和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我的疑惑名师点拔例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分析:物体的振动频率与振动物体的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在粗细、松紧一定的情况下,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琴弦就是靠改变其长度来发出不用音调的声音。
例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
分析:发声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强弱,因此不能根据响度的不同来辨别发声的乐器,“震课前预习导学 自主预习,确立学习目标,检测预习效果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频率,物体振动越_________,频率_________。
3、物体_________决定音调。
_________越高,音调越____________。
4、物体的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越大,响度____________响度不仅跟__________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5、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赫,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叫__________,高于这个频率范围叫_______。
7、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课中名师导学 典例精析,名师点拨解疑,重在授之以渔知识点1:音调★重点例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是一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会现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与声音特性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各种乐器的演奏,引导他们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能分辨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可以播放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我可以提问:“你们能听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同时,我布置了一些与声音特性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共2课时)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乐音的品质和对声音的感受。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会举例说明如何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
本节内容是初中声学部分的重点,是历年中考命题考查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从物理的角度和情感、环境的角度对乐音和噪声作简单说明。
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以及从生活到物理的理念,教材在每一个乐音品质要素中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入,并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
教材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来源以及防止噪声的措施,重在使学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噪声的等级、危害与控制。
关于音色,由于它的理论知识复杂、定义较抽象,所以学生只要知道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声音不同就可以了。
本节教学主要应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并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自己表述乐音的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分辨出乐音的不同特性。
教材中的噪声的事例都是从物理角度认识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从情感、环境角度对噪声的认识。
实际应用也是本节教学应强调的。
动手做好教材安排的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对学好本节知识十分重要,对噪声的污染在社区内做一些有关的社会调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第1课时声音的三个特性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声音的特性-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声音的特性-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声音的特性:音源、介质、传播和接受。
2.能够理解声音的特性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能够应用掌握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基本特性–音源:声音的产生源头,包括声源和发声体。
–媒介:声音传播的介质,包括空气、固体、液体等。
–传播:声音沿介质传播的方式,包括纵波和横波。
–接受:接受到声音的物体,包括人耳和听筒等。
2.声音的速度和强度–声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声强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声音的质量–声音高低的概念和频率的计算方法。
–声音响亮柔和的概念和振幅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声音的特性和影响。
–理解声速和声强度的计算方法。
–掌握声音高低和响亮柔和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音源和介质的关系。
–声音传播的纵波和横波的区别。
–声强度和振幅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结合生活、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及时总结经验和班级讨论。
2.学生自主探究法:观察实验现象,做出结论,发表意见或猜测。
五、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第一课时(45分钟)1.导入(5分钟):让学生听一段室内声和室外声的录音,通过观察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引出“声音的特性”这一主题。
2.概念讲解(20分钟):讲解声音的四个特性:音源、介质、传播和接受,并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请同学进行表述和总结。
3.实验探究(15分钟):提供实验设备,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声传播速度和声音的强度,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比较分析。
4.总结(5分钟):请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解释声音的特性和它们的影响。
第二课时(45分钟)1.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声速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探究常见介质的声速和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2.导入实验(10分钟):进行声音强度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的强度与振幅的关系。
3.计算练习(15分钟):让学生计算某些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声强度,并带领同学进行相互检查和讨论。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08181113-word
声音的特性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
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吗?[答案] 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问题2: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列举几个生活中反映乐音和噪声的实际例子。
[答案] 乐音:音乐会、钢琴声等。
噪声:电锯声、鸣笛声等。
学点2 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个特征:__音调__、__响度__、__音色__,也叫乐音的三要素。
一、响度问题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力由小到大),思考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__鼓声由小到大__。
问题2:响度:__声音的强弱__称为响度。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如图3-2-1甲所示,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的跳动幅度是如何变化的?[答案] 轻敲时鼓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跳动幅度小,重敲时鼓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跳动幅度大。
(2)如图乙所示,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答案] 轻敲音叉时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小,重敲音叉时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大。
图3-2-1(3)当你远离音量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答案] 感觉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结论:响度跟__振幅__有关,__振幅__越大,则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__发声体__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__越近__,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
问题3: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__分贝__表示,符号为__dB__,安静的环境为__20~30_dB__,正常说话时为__40~50_dB__。
二、音调问题1:依次按电子琴的按键(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__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__。
问题2:音调:__声音的高低__称为音调。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沪科版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完成
二、新知识预习
P461、2、3、4、5、6 预习作业:超声与次声、同步自主学习部分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 重点
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讨论、分析。
学习方
法指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资源及媒体
1.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音叉、啤酒瓶等。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课件展示结论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
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
(1)响度----大小、强弱-----振幅(距发声体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2)音调----高低----频率
(3)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四大污染
提出问题
总结四大污染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一、亮点: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3.2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3.2声音的特性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充分考虑了课程的设计方式、思路以及活动的目的。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课程中,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性和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和体验声音的特性。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难点:感知和体验声音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录音机、音调不同的乐器(如口琴、笛子、铃鼓等)、响度不同的声音源(如闹钟、手机等)、音色不同的声音源(如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
2.学具:记录卡、彩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实践活动一:声音的音调(1)我向孩子们介绍音调的概念,让他们了解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音调不同的乐器,让孩子们听一听、吹一吹,感知音调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吹奏乐器,感受音调的高低。
2.实践活动二:声音的响度(1)我向孩子们介绍响度的概念,让他们了解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响度不同的声音源,让孩子们听一听、比一比,感知响度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操作声音源,感受响度的大小。
3.实践活动三:声音的音色(1)我向孩子们介绍音色的概念,让他们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音色不同的声音源,让孩子们听一听、说一说,感知音色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模仿不同的音色,感受音色的特点。
(2)孩子们将自己的记录卡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案3 (新版)沪科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声音的特性【教材分析】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维与合作。
3.通过过程感受激发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生):听音乐、描述感受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问题设置、过程引导: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3.2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3.2声音的特性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
3. 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能够区分它们。
2. 让学生掌握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
3.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区分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尺子、乐谱、声源(如鼓、哨子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现象,如唱歌、吹哨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
2. 概念讲解: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解释它们分别指什么,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3. 实例分析:通过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并分析其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尺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从而加深对三个特性的理解。
5. 知识拓展:介绍声音的传播条件,如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
3. 声音的传播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实例,说明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
2. 答案: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质感,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声音传播条件的讲解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通信、噪声控制等。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3.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3、了解噪声的危害。
4、知道防止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响度与振幅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教学准备】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硬纸片、尺子、鼓、小纸人、吉他、音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举例说明。
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时,声带在振动等。
师: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真空能传声吗?生: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师: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哪些?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生: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v固>v液>v气。
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什么有关?在什么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新课引入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燥。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
三、新课内容1、乐音的特性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1)响度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3.2 声音的特性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生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2、预习范围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声音的三种特性(1)乐音的三个特性是、、。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钢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一首歌,人们可以分辨它们的声音,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音色由决定。
2、噪声的来源及防治(1)什么叫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2)由于声音从产生到引起人们的听觉分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耳膜振动。
由此控制噪声应着眼于、、。
三、预习检测1、男同学说话粗犷,而女同学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声带振动的不同。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如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乐器所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分辨出带花蜜的和不带花蜜的蜜蜂,是因为蜜蜂发出的声音()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4、下面哪种情景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 )A.工地上工程车的轰鸣声B.在阅览室时的喧哗声C.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声D.教室里的追逐打闹声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科学探究:如何用钢尺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提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方面。
2.掌握测量声音的响度的方法。
3.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条件。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粉笔。
2.示波器、音叉、弦线、木棍等实验装置。
3.实验器材: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测量音调的仪器。
4.课堂小实验:视听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3.2.1 声音的响度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响度?为什么会有强弱之分?2.通过观察实验,用示波器测量不同声音的振幅,解释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长度的音叉,用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测量不同长度音叉的声音响度,总结音叉长度与声音响度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大小有关,而振幅与声音源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2.2 声音的音调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音调?为什么会有高低之分?2.通过观察实验,使用不同长度的弦线和不同材质的木棍,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实验材料发出的声音音调,解释声音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长度的弦线,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长度弦线的声音音调,总结弦线长度与声音音调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3.2.3 声音的音色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音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色?2.通过观察实验,使用不同材质的弦线和不同材质的木棍,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的差异。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材质的弦线,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材质弦线发出的声音音调,总结材质与声音音色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音色与声波的谐波成分有关,不同的谐波成分使得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3.2.4 声音的传播1.提问引入: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条件?2.通过示意图和讲解,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条件,介质的选择和介质的密度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思维导图或板书,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填写实验报告、解答相关问题等。
2.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声音特性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体现。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实验报告、小组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声音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音乐会、手机铃声等,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声音有什么印象?声音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声音特性的变化,如通过改变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观察响度的变化。
4.通过展示噪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噪声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防治噪声的思考。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调时听起来不一样?”“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能够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
4.能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音量调节、隔音效果等。
5.学习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声音特性的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声音特性的感知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08181113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08181113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规律,初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2.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态度。
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重难点处理重点:了解决定声音特性的三个因素和噪声防治。
难点:区分描述声音的特性——音调和响度及影响因素。
教学建议人们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是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但是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它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干扰。
因此,在建立声音特性三个要素的教学中,一定要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较准确地描述响度和音调。
至于音色,由于它的理论知识复杂,定义也比较抽象,所以,只需要学生知道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就可以了。
本节教学主要应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并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自己表述声音的特性,并在实际中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特性。
应用是本节课教学中要强调的。
师生都应积极寻找本节内容在实际中的事例,特别要指导学生在社区内做一些关于声污染的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觉得物理有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实验处理教材中明确安排的实验不多,但因为本节的教学要求就是从经验和观察引入,所以教师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如携带锣鼓或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到课堂上。
通过观察放在锣鼓上泡沫塑料小球跳动的剧烈程度感受响度;通过小提琴、二胡的声音感受音色等。
教材P42中图3-16的发音齿轮实验验证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此实验装置是在同一根轴上装上一组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轴转动时,各个齿轮的转速是相同的,用塑胶片放到一个齿轮边,让齿轮刮擦塑胶片,塑胶片因振动而发声。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声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首的首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3.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4.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5.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7.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重难点【教学重点】1.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2.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突破措施多媒体多媒体课件、鼓、黄豆、钢尺等工具。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2.用同样的力敲鼓的不同位置。
声音为什么会有这多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奥秘吧。
观察倾听、回答声音上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兴趣,思考其他的引课方式。
进行新课1、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一)响度: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设置问题: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教师提问设计的实验并补充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举例说明:(1.)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了解声音响度和声音大小的关系:响度越大声音越大。
讨论从所给的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设计实验: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让学生知道声音的单位(分贝)和一些常见声音的(2.)当你远离音量不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3.)当你把纸条在喇叭的不距离处时,你观察到纸条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教师将结论补充完整二)音调:听两段声音找不同,变化的是什么?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音调的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区分音调大小。
2.2声音的特性-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2声音的特性1.物理观念:(1)使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掌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特性的方法。
2.科学思维: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来探究声音的特性。
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点:1.让学生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响度的因素;3.了解影响音色的因素。
难点: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响度的因素。
趣味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提问:“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决定了声音的特性?”任务一响度活动1:用扩音器的不同音量播放同一首歌。
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两次声音的强弱不同,一次强,一次弱。
我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何证明?活动2:尺子伸出相同长度分别轻拨、重拨,听听声音的响度有什么不同?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动的幅度。
学生积极地尝试各种办法,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活动3:后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小,为什么?想喊住远方的人,我们经常会把手放在嘴边,这样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听到的声音强弱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表示。
任务二音调活动4: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烧杯,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相同,声音的高低不同。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有关音调的例子:女高音、男低音。
提问: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1.仔细辨别老师用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比较两次发声的不同之处。
2.将自行车的后轮架空,摇动踏板,用一个塑料片接触辐条,当后轮转速越来越慢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低。
3.多媒体播放纸片刮过疏密不同的齿轮实验。
结论: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介绍频率:(1)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声音的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3、了解噪声的危害。
4、知道防止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响度与振幅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
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教学准备】
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硬纸片、尺子、鼓、小纸人、吉他、音叉。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举例说明。
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时,声带在振动等。
师: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真空能传声吗?
生: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师: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哪些?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
生: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v固>v液>v气。
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什么有关?在什么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新课引入
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燥。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
三、新课内容
1、乐音的特性
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
(1)响度
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简称振幅)
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
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如图所示。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出不同。
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
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
现场表演
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
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板书
师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
请同学们看课本P41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表格。
(2)音调
师:板胡、笛子,男女高音的声音高亢嘹亮,大提琴、男女低音的声音低沉婉转,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板书
师: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演示实验:如课本P42图3—16,用齿数不同的齿轮敲打纸片,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
(齿轮转速相同)
生: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生甲:用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
当尺子露出部分较长时,尺子振动较慢,音调较低;当尺子露出部分较短时,尺子振动较快,音调较高。
生乙:用纸片以相同的速度在疏密程度不同的两把梳子上刮过,音调的高低不同,在密的梳子上刮过,音调较高;在疏的梳子上刮过,音调较低。
……
师: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用符号Hz表示。
物体每秒振动1次,其振动频率为1Hz,例如:大提琴发出的最低音是27.5Hz,
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
通过以上实验事例,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归纳得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板书。
(3)音色
师:“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到熟悉的人讲话声,即使未见到人,也能判断讲话的人是谁。
乐队演奏时,凭音乐声也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那么,人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判断有呢?
其实,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除了由于响度、音调引起的不同感觉外,还与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有关。
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
举例:用手指敲击碗,有裂痕的碗发出的声音比较沙哑,无裂痕的碗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即音色不同。
购买碗的顾客是根据敲击碗发出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碗的质量好坏。
板书。
师:向学生介绍:钟与编钟。
钟是有一定基频音调的乐器。
普通整体浇涛的圆钟,有一个基频;如果是椭圆形钟,则有两个基频.整体浇铸的钟,质量都大,内部空腔也大,其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振动衰减慢,因此钟声能传得很远。
由于基频单一,又不能改变,所以圆钟或椭圆钟都不能作为演奏旋律的乐器。
如果圆钟用两个半片“瓦形”器相合(称为瓦形器)而成,组成编钟,则可以奏出旋律。
这是我国古代工匠对人类音乐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演示实验:让学生上台演示课本P43 图3—18橡皮筋吉他。
师:请你说说你的体验。
生:绷得紧又比较细的橡皮筋发音的音调高,粗的又绷得不紧的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低。
师:胡琴、提琴等弦乐器的弦粗细,绷紧程度不同,所以发出的音调也不同。
2、噪声的防治
让学生阅读课本P43-45
师:当今世界的四大污染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噪声来源于什么?
生甲:噪声通常来源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电。
生乙:音乐给人享受,然而夜深人静欣赏音乐时,若音乐声过大,则会影响他人休息,以致音乐变成了噪声。
生丙:喜庆的鞭炮给一些人带来欢乐,但也会破坏其他人的安宁,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
师:我国1981年制定的居民、文教区噪声标准是什么?
生:白天不高于50B,夜晚不高于40dB。
师:怎样才能减小噪声的影响?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从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环节考虑)
生甲:在摩托车上装消声器。
生乙:在高架桥高速公路两旁装隔音墙。
生丙:在道路旁植树造林。
师:如果工人所在的生产车间噪声很大,怎么办?
生:在耳朵上塞上棉花、或戴防噪声耳罩、或在振动的机器下垫泡沫塑料或加重加大底座。
师:以上大家对减小噪声的措施讲得很好,下面大家将以上措施归纳一下,减小噪声有几条途径?
生:1、从声源处减弱。
2、从传播过程中减弱。
3、从人耳处减弱。
板书
四、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乐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决定于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
2、噪声的来源和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物体做无规律振动,发出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或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也叫噪声;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人耳处减弱。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板书设计】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乐音与噪声。
有规律的、好听的悦耳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哭声。
2、乐音的三个特征。
(1)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与振幅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音色:与物体、材料、结构有关。
3、噪声
①物体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1)来源
②污染环境的声音。
①从声源处减弱。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人耳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