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例大学生焦虑情绪心理咨询报告
1例大学生自我探索成长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例大学生自我探索成长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例大学生自我探索成长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引言: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一例大学生自我探索成长的心理咨询案例,探讨其心理问题的根源、解决的方法以及对其个人成长的启示。
一、案例描述李明(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表现出色,荣获了几次奖学金。
然而,最近几个月来,他逐渐出现了焦虑、失眠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在心理咨询中,他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怀疑。
二、问题分析通过与李明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从小学习成绩就一直非常优秀,父母的期望也一直很高。
在进入大学后,这种压力进一步加大,他常常感到自己必须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以满足自身和家人的期望。
然而,这种持续的压力导致了他对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怀疑,形成了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
三、解决方法针对李明的问题,我采用了以下解决方法:1. 接纳情绪:首先,我帮助李明接纳他内心的焦虑和自我怀疑情绪。
告诉他,这些情绪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情绪波动。
2. 设定明确目标:协助李明明确自己的目标,理清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
通过强调个人兴趣和激发内在动机,帮助他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
3. 建立自我认同:与李明一起,我详细了解了他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将这些与自身的目标相结合。
通过显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他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独特性的认同感。
4. 学习应对技能:教授李明一些应对焦虑和自我怀疑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放松训练等,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五、个人成长的启示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李明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还收获了以下个人成长的启示:1. 真实的自我: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包括自己的爱好、价值观和个人兴趣。
从而,他逐渐摆脱了仅仅以成绩评估自身价值的心理桎梏。
2. 接纳和疏导情绪:通过咨询过程中的情绪疏导,他逐渐学会了如何接受和应对各种情绪波动。
这使他更加坚韧,并为未来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大学生焦虑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焦虑调查报告总结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对大学生而言尤其普遍。
本文通过一项大学生焦虑调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方法我们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焦虑程度评估以及焦虑原因等。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状况。
结果大学生焦虑程度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其中30%的人表示焦虑程度很高。
这个比例较高,说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一定的焦虑。
主要焦虑因素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主要焦虑因素,结果显示如下:1. 学业压力: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导致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考试压力和期末大作业等都是造成学业焦虑的主要因素。
2. 就业压力:近70%的大学生表示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大学生而言,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不小的压力源。
3. 人际关系:有近50%的大学生认为与同学、室友和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焦虑。
适应新环境、建立社交网络关系的压力对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焦虑的影响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调查结果显示:1. 学习成绩:约5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焦虑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
焦虑会导致思维的紧张和集中力的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 身体健康:60%的大学生表示焦虑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感,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头痛等。
长期的焦虑对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心理健康:超过90%的大学生表示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焦虑使得他们感到疲惫、沮丧和无助,甚至引发一些心理疾病。
讨论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问题,其影响不容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和解决大学生的焦虑:1. 学校的关怀: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怀,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焦虑问题。
2. 学习环境的改善:学校可以减轻学业负担,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例关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一例关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位大学生在考试期间出现焦虑症状的案例。
通过分析其焦虑原因、症状表现、心理应对策略和建议,为其他大学生缓解考试焦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引言大学生考试焦虑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个体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大学生考试焦虑,本文通过一例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案例描述小明,一名大三学生,在开始期末考试前几周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
他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无法集中注意力。
同时,他整日操心着考试成绩,对自己的准备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
小明表现出易怒、烦躁、失眠和食欲不振等情绪问题。
他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产生了恐惧和压力,甚至患上了临床诊断为焦虑障碍的症状。
分析与讨论焦虑原因:小明的焦虑主要源于考试压力、自我要求过高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
这些压力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重要考试前。
症状表现:小明出现了多种与焦虑相关的身体和心理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烦躁、失眠和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心理应对策略: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建议他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规划与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匆忙。
2. 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多练习等。
3. 放松与休息:保持适量的休息和睡眠,进行一些放松有助于舒缓压力的活动,如运动、读书、听音乐等。
4. 积极思维导向:鼓励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避免过度自责和消极情绪的蔓延。
5. 求助与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和倾诉,寻求支持和鼓励。
建议与反思:对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学校和个体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对于个体来说,要适当调整心态,合理分配时间,学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保持平衡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和焦虑情绪。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报告篇一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柳某,男,15岁,汉族,系我校初三学生,个头不高,身体胖瘦适中。
父亲为乡下学区副校长,母亲为县医院护士。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系家中长子,母亲体健,足月顺产、孕育期间未服任何药物、也未有任何不良反应,婴儿时期,一切正常,一岁左右、父母离异,父亲忙于教育工作而疏于照料,求助者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爷爷和奶奶对其娇惯溺爱,从小意志脆弱、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3岁时,父亲把求助者接到所在单位念书,那时,父亲升任副校长,业务繁忙,并且染有赌博不良嗜好,对其要求甚为严格,但很少与其沟通交流,小学阶段学习优异,深得师生夸奖,但胆小怕事,与学生交往很少,10岁那年,父亲续弦,继母除生育一妹之外,又带来一妹,继母对其百般呵护,但求助者仍旧感觉不到温暖,两年前,求助者离开乡下父母考取县城这所初中寄宿制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求助者喜欢上了这所环境怡人、书香浓郁的美丽校园,学习劲头有增无减,成绩处于班上中上游,性格比以前稍微开朗些,结交了一些要好。
但做事仍显自信心不足。
(三)、精神状态求助者穿着干净整洁,说话思维清晰、完整,说话过程中流露出紧张焦虑情绪。
(四)、身体状态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多梦,委屈烦躁、焦虑,情绪低落。
(五)、社会功能惧怕数学老师批评、害怕与数学老师交流,数学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数学成绩有所下降。
(六)、心理测验结果SCL-90:总分为170,其中焦虑为3分、抑郁为2分、个人关系为2分。
其他因子均低于2分。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主诉:最近一个月以来,求助者心神不宁、委屈郁闷、紧张焦虑睡眠不佳,数学课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心情难以平静,学习效率下降。
个人陈述:一个月前,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正当求助者伏案疾书认真答卷时,“嗖”一声一个圆纸球不偏不倚落在求助者桌上,原来前桌想试图与求助者侧面的好友核对试卷答案。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措施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焦虑情绪可能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自卑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因此,调查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调查目标与研究问题调查目标探讨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大学生焦虑情绪?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2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本次调查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样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的数据。
调查样本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者占到60%,其中轻度焦虑占40%,中度焦虑占20%,重度焦虑者仅占10%。
总体状况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总体状况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比较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更容易感到焦虑,这与他们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以及课程压力等因素有关。
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适应后,焦虑情绪相对缓解。
但面临课程压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重任务,仍需关注。
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积累,多数已经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此焦虑情绪相对较低。
三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等选择,焦虑情绪较之前有所上升。
但相较于其他年级,仍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年级学生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55%,略低于女生。
这可能与男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自我调节和释放有关。
女生女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65%,这可能与女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化有关。
同时,女生在学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期望也相对更高,增加了焦虑的可能性。
一例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
,
,
。
情绪低 落
。
,
焦虑
、
失眠
、
.
偶尔 会有 轻
5
.
原因 分析
.
复 习 状 态不 好
。
去 医 院检查也 没 有器质性疾 病
,
自己 担 心这 次考 试考 不 好 那 种挫 败感 有 什么 用 链子
,
.
怕 再 次经历像 高考失 利时 的 一般 自己 调整
,
很少能与他人 倾诉
,
。
想 来 想去
觉得 自己 一无是处
。
, ,
续 时 间短
。
,
。
不 到一个 月 未 泛 化 可 排 除焦 虑性神经症 : 3 ( ) 与 严 重 心 理 问题 相 鉴别 来 访 者 不 良情绪持 续时 间不 到 1 个 月 且不 太强 烈 未 泛 化 社 会 功能轻度受损
, ,
。
,
,
。
。
经 检查 无器 质性 病变
(
4
,
符合一般 心理 问题 的诊断
知 识文 库
第
期
一 例 大 学 生 考 试 焦 虑 的 咨 询 案 例报 告
赵
案例 简述 来 访 者一般情况
张某
3 公斤 6
1 2
. .
抒
,
绪 的原 因 明 确 神 病症 状
汉族
, ,
。
自知力 完 整
主 动求助
。
,
无幻觉
、
妄 想 等精
。
可排 除重 性精神 病
,
,
男
,
2 岁
。
,
大二学 生
大学生毕业焦虑心理咨询一例
大学生 牛业焦 虑心理咨 询一例
福建省平潭县 司法局 (5 4 0 300 ) 傅 林
本 文介 绍了 1 例关 于毕业 焦虑 的心理咨询案例 ,求助 者 为 1 大四学生 。咨询师 在做出诊断后 , 名 双方经协商 明确 了 咨询 目标 , 并制定 出合 适的咨询 方案 。咨询 师运用合理情 绪 疗法 , 过数次 的咨询 和评估 , 终使求 助者 的毕业 焦虑情 经 最
态持续大约 1 2 月。 -个
31 咨询师 观察 : . 求助 者衣 着整齐 , 举止 得体 , 表情 有点 沮
丧, 心神不定 , 不停眨眼 , 入座后两腿不停摇摆 , 两手不停互相
可以 , 无忧无 虑 , 而出 了校 园, 还不知道 有什么在等着 他。而
I . 艾森 克人 格量表 ( P 测 量 : .1 3 E 0) 内外 向 ( )4 E :0分 ; 精神
质 ( :7分 ; P)5 神经 质 ( :5分 ; N)6 掩饰 性 ( )3 L :9分 。结 果提
且, 学校外 面的工作单位那 么多 , 竞争又十分激烈 , 他感 到十 分茫然 , 不知所措 , 也很难找 到 自己的位置 。 他觉得 , 对于 即将 要毕业 的大学生 , 要去适应新的生活模式 肯定有不小 的难度 ,
体检 中, 未发现有躯体 疾病 。 求助者参加过学校心理社团组织
2 主诉与个人陈述 .
的讲座 , 对于心理健康 方面的知识有一定 了解 , 意识到 自己出
现 了心理方面 的问题 , 因此 主动前来 寻求 帮助 。
3 观 察 和 他 人反 映
21 主诉 : . 临近毕业 , 研失败 , 不想离 开学校 , 考 但 不想 参加 工作 ; 焦虑 , 烦躁 , 心慌 , 尔失眠 , 偶 食欲下 降 , 兴趣 下降 , 容易 发脾气 , 写论文 注意力不集 中 , 习效率有一定 下降 ; 良状 学 不
大学生心理报告分析案例
大学生心理报告分析案例引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师,我接触过许多大学生并听取他们的心理困扰。
本报告将分析一位名叫李明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建议。
背景信息李明,男性,大二学生,主修计算机科学专业。
他在初中和高中期间一直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社交圈广阔。
然而,进入大学后,李明开始感到压力增加,对学业和人际关系都感到困扰。
问题描述1. 学业压力:李明在大学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任务繁重,并且感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降,经常焦虑和担心考试成绩。
2. 社交困难:李明很难与同学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他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兴趣爱好和话题不太一致,导致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
3. 自卑感:李明开始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知,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如他人,并产生了自卑感。
测量工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李明的心理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测量工具:1. 哈佛大学焦虑量表(HASS)2. 社交焦虑量表(SAS)3. 自尊感量表(SES)测试结果分析1. 哈佛大学焦虑量表得分:李明的HASS得分为55分,高于平均水平(45分)。
这表明他对于学业的焦虑程度较高,对考试结果产生了过多的担忧和忧虑,导致他在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2. 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李明的SAS得分为48分,高于平均水平(40分)。
这显示出他对于社交场合的焦虑感较强,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友谊,忧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他人不一致。
3. 自尊感量表得分:李明的SES得分为32分,低于平均水平(40分)。
这意味着李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尊感缺失,自卑感较强。
分析与建议基于以上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与建议:1. 学业压力:李明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将焦虑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他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一些应对学习压力的技巧,如放松训练和时间管理等。
2. 社交困难:建议李明主动参加校园社团和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并尝试参与他人感兴趣的活动。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患者简况:
患者小李,女,25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工作两年后开始出现焦虑和情绪低落,同时伴有失眠和食欲改变等症状。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前来心理咨询。
咨询过程:
在咨询的初期,小李表达了她对工作的焦虑和压力。
她感到自己的工作无法得
到认可,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害怕被辞退。
她还提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要求她在学业和生活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李逐渐理解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来源,开始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咨询成果:
通过咨询,小李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她学会了放松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了与自己的情绪对话,找到了缓解焦虑的方法。
在咨询的过程中,小李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且明白了父母的期望并不是对她的限制,而是出自对她的关爱和期待。
她开始逐渐放下心中的压力,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结语:
心理咨询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但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
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之道。
小李的案例告诉我们,当面对压力和焦虑时,我们可以通过咨询来寻求帮助,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和乐趣。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价值,它可以帮助患者从内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心理健康,当遇到问题时,勇敢地寻求帮助,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疗愈和成长。
一例大四学生焦虑情绪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四学生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来访者女,24岁,大四学生,根据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有很好的自知力,自己主动到学校咨询室进行咨询,当属一般心理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考研失败有关,内心痛苦,又与考研和择业的趋避有关。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暴露困扰自己的感情经历,咨询师运用沙盘作为辅助工具,结合认知疗法,进行了六次心理辅导,咨询过程说明了沙盘疗法和认知疗法的运用,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来访者焦虑明显减轻,最终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沙盘疗法;自我探索;认知疗法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王某,女,24岁,大四在校学生,体态正常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农民,无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家族中其他人也无精神病史。
成长史:家中有父母和妹妹两人,母亲怀孕时身体健康,足月生产,自小乖巧懂事,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突出,但是性格内向,和同学交往较少,高中时学习成绩下降,高考补习一年才考上大学,大学期间生活学习还算顺利,只是仍不善交际,和舍友关系也一般,临近毕业想考取自己心仪学校的研究生,未能如愿,打算择业。
来访者精神状况:意志清醒,思维正常,情绪低落,焦虑,表情迷茫,无躯体异常感觉,有短期几天的失眠。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我因为考研失败而内心痛苦,感觉自己很努力却取得失败,怀疑自己的选择,在就业和继续考研面前不知道该走那条路。
近两天失眠,并在朋友面前哭泣。
很想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并非想要高官厚禄的生活,只想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因丧失信心想起了自己的信心源泉:初中起就开始暗恋的男孩---张某。
小学的时候我就是为了他而努力学习的,那时候浑身充满力量,高考复读也如此,现在面对失败,又想起了他,想联系到他,并希望在他那得到鼓励,不知道这种方法可取吗?个人陈述:父亲是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他对自己特别严厉,脾气暴躁,从来就没法让人亲近,讨厌父亲,甚至恨他,因母亲对人不温不火,我唯一的力量源泉就是张某,每次遇到困难,只要想到他我就充满力量,我承认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喜欢他,但是我从来都没表白过,不过我觉得他应该知道这些,并且给我相应的回应,然而我是不会恋爱的,恋爱和婚姻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例焦虑情绪咨询案例报告
内向,偏抑郁质)
( A :标准分 6 ( 3 SS ) 2 中度焦虑) ( D: 4 )S S 标准分 4 ( 8 正常)
常的三原则【 l 】 、马斯洛与米特曼提 出的 1 条心理 1 健康标准翻,综合其相关因素 ,李某本人对症状 自 ,有主动求助行为,智力正常 , 知 个性偏内向 、 孤僻 、敏感 ,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
但一个 月前 母亲 打 电话说 弟 弟想 退学 ,李 某 非常 生气 ,几 次劝 说 都无 效 ,其 弟 最 终 选 择 了退 学 。 422与神经症 相鉴别 . . 神经症 的特点是 对社会 功能造成严 重 的影响 ,
李某弟弟曾告诉他 自己退学的原因是不喜欢学习, 问题 出现 泛化 和 回避 ,反 应 也与 初始 事 件本 身不
希望去外面打工 ,为家里增添一些收入 ,并希望 相关 ,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 。该求助者的 李某好好上学 ,将来找个好工作 ,报答母亲和哥 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 ,觉得弟 程不足 3 个月 , 评分不足 6 ,问题也没有泛化 , 分
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 ;心情压抑 ,情绪 焦虑 ;睡眠不良;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病程不到 两个月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2鉴别诊 断 .
2主诉与个人陈述 .
21 诉 .主
一
个 月来 心情 非 常不好 ,压力 很 大 ,担心 弟 421 ..与精 神病相 鉴别 . 根据 正 常与 异 常 的三原 则 ,精 神病 的特 点 是
弟和 自己找不到好工作 , 想到未来的发展 ,感觉 前途很 渺茫 ,有 时失眠 。
22个 人陈述 .
知情意不统一 ,没有 自知力 ,不主动就医 ,伴有
一
三 年前 父 亲突 发心梗 去 世 了 ,家 里 的 主要 经 幻觉 、妄想 、行为异常 ̄t 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 3 j ;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是一种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心理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是独特的,但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与成长、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方面有关。
本文将分析6个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探讨她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学习压力过大小雅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大二女大学生,但近期她开始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经常失眠和焦虑。
经过心理咨询,她意识到自身有完美主义倾向,导致她对学习要求过高。
咨询师和她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放松技巧,帮助她减轻压力并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二:情绪波动小芳是一个大一的女大学生,她在适应新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困难,情绪波动较大。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源于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自我认知和自尊问题,并提供了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的策略,帮助她稳定情绪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案例三:焦虑和抑郁小丽是一个大三的女大学生,她近期频繁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影响了她的学业和日常生活。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意识到焦虑和抑郁源于她对未来的担忧和自我否定。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内心冲突和负面思维模式,并教授了应对焦虑和抑郁的调节技巧,帮助她恢复积极心态和调整思维方式。
案例四:人际关系问题小韵是一个大三的女大学生,她在与室友相处和朋友关系方面遇到了问题,导致她感到孤独和无助。
经过心理咨询,她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沟通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交往模式和人际互动问题,并提供了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帮助她改善人际关系和增强社交能力。
案例五:自我认知问题小晶是一个大二的女大学生,她对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感到困惑,缺乏自我认知。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潜在能力。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讨了她的兴趣和目标,并提供了帮助她发现自我和发展兴趣的方法,帮助她更好地规划未来和实现个人目标。
案例六:压力和情绪管理小美是一个大四的女大学生,她即将面临毕业和求职压力,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本案例以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为例,分析了其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及解决措施,旨在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小王,男,20岁,某高校大二学生。
近期,小王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反映自己近期出现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在与心理咨询师沟通的过程中,小王表示自己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就感到压力很大。
在学习上,他担心自己无法跟上课程进度,成绩不理想;在人际关系上,他觉得自己难以融入集体,与同学沟通不畅;在个人成长上,他渴望得到认可,但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这些压力导致他出现了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三、案例分析1. 心理问题成因(1)学习压力:小王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对学习有着较高的期望。
进入大学后,他发现学习难度加大,竞争激烈,导致他产生焦虑情绪。
(2)人际关系压力: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他难以融入集体,与同学沟通不畅。
(3)个人成长压力:小王渴望得到认可,但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自我否定导致他情绪低落。
2. 心理问题表现(1)焦虑:小王在学习、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各种挑战。
(2)失眠:由于焦虑情绪,小王出现了失眠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3)情绪低落:小王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心理。
四、解决措施1.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对小王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问题,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 学习辅导:针对小王的学习压力,心理咨询师为他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3. 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咨询师指导小王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个人成长指导:心理咨询师帮助小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勇敢面对挑战。
五、案例总结本案例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生焦虑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调查对象: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 调查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评估。
SAS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3.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1. 大学生焦虑现状- 总体焦虑水平:450名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2.36分,高于中国成人焦虑症状的临界值40分,表明该高校大学生总体焦虑水平较高。
- 性别差异:男性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1.23分,女性为43.15分,女性焦虑水平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
- 年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1.78分、42.02分、42.23分、42.49分,随着年级升高,焦虑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显著(F=3.89,p<0.05)。
- 专业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2.56分、41.90分、41.18分,文科焦虑水平最高,工科最低,差异显著(F=2.76,p<0.05)。
2. 大学生焦虑特点- 焦虑类型:大学生焦虑主要集中在情绪焦虑、生理焦虑和认知焦虑三个方面。
其中,情绪焦虑最为突出,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
- 焦虑内容:大学生焦虑内容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家庭负担等方面。
3.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学业压力:学业成绩、课程难度、考试压力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患者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25岁咨询原因:焦虑和抑郁情绪咨询背景:小明是一名大学生,最近因为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出现了焦虑和抑郁情绪。
他感到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无法正常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决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咨询过程:在第一次咨询中,小明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他觉得自己无法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描述了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些情绪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
咨询师倾听并理解了小明的感受,同时也对他进行了心理评估,发现他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
他们一起探讨了小明面临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可能途径。
咨询师还教导小明一些放松和自我调节的技巧,帮助他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咨询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心理干预,小明逐渐学会了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方法,他也对自己的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开始逐渐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他还参加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渐摆脱了抑郁情绪的困扰。
结语: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小明逐渐摆脱了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困扰,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他学会了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心理咨询不仅帮助他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了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例大学生体相焦虑咨询案例报告
1292013年Vol.28No.5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心理学收稿日期:2013-04-16作者简介:韩建梅(1980-),女,广东广州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向研究。
一、一般资料张某,女,18岁,独生女,某学院大一新生,身高160cm 左右。
身体正常,无重大身体和精神疾病史。
家族无精神病史。
从小学习成绩优良,一直名列前茅。
从小总能得到老师和家人的夸奖,长相漂亮。
并在小学到初中时期学习过舞蹈,经常在学校的文艺表演中演出。
上大学以后,要参加学院舞蹈队,却不被接收。
从此认为自己丑,认为自己眼睛小、身体胖,并且引发自卑、焦虑、忧愁、烦恼,甚至无法学习。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焦虑,什么也学不了,不想见人,想自杀,持续一个多月。
个人陈述:一个月前的星期天,她回了趟家。
一进门就看到母亲与她单位的同事正在家里聊天。
见她回来,母亲的同事和她打招呼“回来啦,长这么高了,不认识了哟!”,母亲不经意地调侃“长高了,长胖了,没有以前漂亮啦,变成了一个丑女儿!”听到母亲的话,心情一下子变灰暗了。
总是想着自己太胖了,应该尽快想办法减肥。
有一天,她问好朋友如实说说自己到底长得怎么样。
好朋友说“你的身材只是略胖,倒是你笑起来脸胖,眼睛显得有些小”,从此又多了一块心病——自己的眼睛太小,甚至不敢在众人面前,露出笑的表情。
她想着减肥,但坚持不住。
体重反而长了几斤。
她非常难过,每天对着镜子自怨自艾,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化妆很久。
想让自己变得漂亮点。
夏天不敢穿裙子,总是穿着长衣长裤。
同学们都说议论她“行为怪异,化浓妆,整天拉着个脸”,慢慢地疏远她。
她自己也很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变得孤僻。
当别人盯着看自己的时候,觉得不自在。
怀疑别人凑在一起议论自己。
总想着这些事,上课时也容易走神,难以集中精神,什么都学不进去,非常无助。
三、个人成长史求助者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母做生意经商。
爸爸稳重内向。
母亲精明能干,直爽急燥,家里的事情大多由母亲说了算。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背景:小明,男,25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从事市场营销工作。
在工作中,小明表现出严重的焦虑情绪,经常感到压力大,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热情。
经同事介绍,他来到心理咨询师处寻求帮助。
咨询过程:在初次咨询中,小明描述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内心感受。
他表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感到无法应对。
他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担心被领导和同事看不起,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取代。
他还表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会影响到睡眠和生活质量,感到非常疲惫和消极。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展开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他觉得自己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色,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因此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焦虑和压力。
咨询师针对小明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疏导的方法进行干预。
首先,咨询师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和对自己要求过高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评,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要求和对失败的恐惧。
咨询师还教导小明一些放松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咨询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明逐渐开始接受自己,并且学会了更加理性地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他逐渐放下了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也学会了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
在工作中,小明也逐渐放下了对自己表现的过分在意,更多地专注于工作本身。
他开始逐渐找回了对工作的热情,也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他表示自己现在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也更加愿意和同事进行合作和交流。
结论: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并且学会了一些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他逐渐改变了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心理咨询报告
认知和情绪的关系有启发 ,与咨询师辩论 看到了 自己认知 中 的不合理性 ,愿意尝试改变 。第 四次 咨询结束 时 ,给来 访者 布置了家庭作业。 第三 阶段进行 了 2次 ,在第 五 、六次咨询中来 访者讲述 了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表示这个方法有 助于及时发现非理 性信念 ,通过 自我辩论找到合理认知 ,焦虑情 绪因此得到很 大程度的缓解 。来访者表示愿意继续努力 ,将 咨询所获和 E l 常生活结合起来 , 如果遇到进一步 的困难 , 还会来 寻求 帮助 。
和行为的改变 。 当事人实 际情况反馈 : 第 一 阶段 进行 了 2次 ,来 访者表示 咨询师 的耐心倾 听 、 积极关注 、回应及 时,使她感 到 比较 放松 ,愿 意说 出自己的 想法和感受 。来访者 的前两次 咨询是 军训 期间 ,军训结束后 是暑假 ,因为前期建立 了良好 的咨访关 系 ,开学后来访者再 次来到咨询室 。 第二 阶段进行 了 2次 ,来访 者表示谈 论家庭环境和成长 经历对思考 自己的认知方式有 帮助 ,分析 自己的认 知 ,探讨
一
接纳 的态度 收集信息 ,积极倾 听,缓解 来访者 的焦虑情 绪 , 构建 良好 的咨访关 系 ,转介来访 者去市精神卫生 中心 ; 第二 阶段 了解来访者 的家庭 环境 、成 长经历等方面 的情况 ,和来 访者一起分析情绪 背后 的想 法 ,帮助她区别哪些想法是不合 理 的,认识到不合理 的认知 如何 影响 自己的情绪 ,探讨改变 不合理认知 的方 向与可 能性 ,布置认 知家庭作业 ; 第三 阶段 来访者反馈家庭作业 的完成情况 ,鼓 励来 访者咨询会谈所获 和1 3 常生活结合起来 ,强化 和巩 固新 的合 理认 知 ,促进情绪
三 、过 程 记 பைடு நூலகம்
来访者第一次来访是在 军训 期间 ( 我们学校的军训是安 排在学生 大一结束 ,军训结束 后就是大 一的暑假 ) ,因为无 法坚持参加军训 自己来到心理咨询 室 ,当时表 情暗淡 ,右手 拇 指指甲用纱布包着 ,情绪很低落。 ( 第一次咨询过程节选 ) 咨 : 同学你好 ,我是学 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 ,你可以 叫我张老师 ,怎么称呼你呢? 访 : 老师你 叫我 兰兰吧。老 师 ,我感 觉非常难受 ,实在 无法坚持军训了。 咨 : 看得 出你 的心情不好 ,能和我具 体谈 谈发生了什么 事情吗? 访 : 前段 时间我右手 的拇指 指甲好像感染 了,指 甲变得 很 难看 。这 让我很苦恼 ,什么心情 都没有 。 咨 : 身体 出现 问题肯定会影响心情 ,你去 医院看过吗? 访 : 去过 了,医生 说是普通 的真菌感 染 ,给我 开 了药 , 说 是两个 星期就 能好 ,可是现 在已经一个月 了还 没有好 。 咨 : 看得 出你 因为指 甲非常担心 和焦 虑 ,如果 对你 的担 心程度 打分 ,1 O分表示极度担心 ,0分表示毫不担 心 ,你对 现在 的担心程度 打几分 ? 访 : 1 0分 ,我控 制不住 地总是 去想 我这个 指 甲是不 是 永 远不会好 了 ,虽然 我知道这样想 没用 。 咨 : 除 了这些想法 困扰你 ,影 响你 的情绪 之外 ,还 有什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情绪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焦虑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对焦虑情绪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探究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3. 评估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招募了100名自愿参与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
2. 实验工具实验采用以下工具进行测量:(1)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个体的焦虑程度。
(2)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测试项目。
(3)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3. 实验程序(1)实验对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了解其焦虑程度。
(2)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
(3)进行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进行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5)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观察干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情绪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焦虑情绪病史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
(2)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环境因素会加剧焦虑情绪。
(3)心理因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焦虑情绪的产生。
2. 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1)认知方面:焦虑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
(2)行为方面:焦虑情绪会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产生逃避、退缩等行为。
(3)心理状态方面:焦虑情绪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焦虑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例大学生焦虑情绪心理咨询报告"论文摘要:本案例运用空椅子技术和认知疗法为一例焦虑情绪的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咨询,针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一系列有效矫治,结果改善了求助者焦虑、紧张、担心等的情绪,改善了求助者睡眠状况。
本文详细报告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过程。
论文关键词:焦虑情绪;空椅子技术;认知疗法一、来访者情况介绍(一)基本资料与测评结果张某,女,大专院校一年级学生,20岁。
身高1.60米,面色憔悴。
小张独自一人走进咨询室,衣着整齐干净。
神情紧张,愁眉不展,谈话有些拘谨忧虑,精神状态显得低落。
神志清楚,说话条理切题,性格内向。
目前,张某在大学里只是和宿舍同学比较亲近,朋友不是特别多,还没有男朋友。
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亦无精神疾病史。
对其进行心理测量,结果如下: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测验结果显示呈现阳性的项目是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
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1,标准分为63,属于中度焦虑。
(二)个人陈述小张说,最近一个月她感到特别心慌,睡眠也不是很好,差不多将近一个多月没有好好睡过觉,每天都在一种恐慌的情绪中度过,上课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作业的时候,也常常很烦躁。
其他的文娱活动更是没有什么兴趣。
小张说她近来十分害怕“死亡”这个话题,整天胡思乱想,站在高楼的走廊上,就担心自己会掉下去,坐在公交车上就担心自己会忽然跳下去,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而忽然死去……此类的问题一直缠绕在她的脑海里,经常感到全身的神经都绷紧了,有时候手脚都会发抖,吓出一身冷汗。
在我的引导下,小张慢慢叙述了对她影响比较大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她小学的时候,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因为忽然肚子疼而被送进了医院,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同学就再也没有出来,很快传出了死讯。
这让当时还年幼的她十分错愕,感到人的生命原来是这么的脆弱,可以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彻底消失了。
第二件事情是有次暑假放假在家,奶奶让她去搬了几个西瓜回家,瘦弱的她感到手臂酸疼。
当她回到家后听奶奶说家里的一个亲戚去世了,她忽然感到全身僵硬,从手臂到全身都发麻。
她说这个亲戚在她印象中身体一直不错,想不通为什么他忽然就辞世了。
这件事情过后她得了种怪病,全身都没来由的疼痛,但是全身检查又没有什么问题,一段时间过后,这种怪病又莫名其妙地没了。
这让她感到人的身体似乎不受自己控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
第三件事情是对她刺激最大的一件。
中学时候,同宿舍的一个原本十分开朗外向的女孩子忽然辍学了,离开学校前,这个女孩对同宿舍的另一个她的好朋友说:“我不想读书了,你家庭比较困难,我出去赚钱给你交学费。
”这个女孩辍学后,大家就失去了她的消息,几个月后她们看到她的母亲来学校,才知道这个女孩跳河自杀了。
她的母亲显然受了非常大的打击,她来到学校对小张的那个舍友说:“都是你害死我的女儿,你跟我回家,给她磕头认错!”之后,她们几个同学都来到了她家,亲眼看到了她的母亲抓着那个无辜的女孩,让她磕头认错,也亲眼看到了原本熟悉的笑脸变成了桌子上的一张照片。
这件事情对小张的影响十分大,她久久不能走出那种惊恐和悲伤的情绪,带着这些事件的负面影响,她走入了大学的校门。
最近,当她再次听到大学生跳楼、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这样的消息后,整个人崩溃了,她对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感,认为自己的生命也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从此惶惶不可终日。
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易受暗示的人格与内向的性格特征从小张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到小张情绪的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这说明小张本身的人格特征具有“易受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格特征具有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缺乏主见,情绪波动大的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加上小张的性格比较内向,因此受到暗示后,心理能量大量在内心积聚,无法释放。
在躯体上表现出来就是查不出生理病症的躯体疼痛,在心理上的表现就是恐慌、焦虑、紧张等情绪。
(二)接连发生的生活事件心理学中有一份很重要的评估人心理健康的量表就是“生活事件量表”,其中列举了对人心理健康损害较大的一些生活事件。
同时,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频率也不可忽视。
我们从小张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接连发生在她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忽然辞世的事件无疑对她的刺激很大,形成了“继发性的压力源”。
经历了应激事情之后,她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地疏导,很多错误的认知观念没有得到及时地纠正,这就导致很多负面情绪与消极观念的累积,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生死观教育的缺乏据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全部人口第五位、15—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指出:自杀率与我国生命教育几乎是空白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倡导在教育中引入生死观教育,向学生倡导一种热爱人生、尊重生死、正确看待死亡的教育,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重新认识生命的宝贵性和严肃性,从而使他们热爱人生,以期为学校预防青少年自杀寻求一条新的途径。
(四)合理宣泄情绪技巧的缺乏小张在每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之后,都不会选择找人倾诉或者其他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而是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一个人独处,一个人胡思乱想,渐渐地她与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疏离,同时自己使社会支持系统丧失了为她及时减压的功能。
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而言,更应该加强这方面技能的培养。
"三、心理咨询的过程针对该学生的情况,我与她共同制定了心理咨询的方案,并积极地争取她的配合。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我为她做了四次的心理咨询,具体过程如下:(一)第一次:问题的评估在第一次的咨询中,我主要倾听了小张对她的困扰和烦恼的倾诉,在她的叙述中,我又引导她对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做了具体的阐述,从而使我对她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为下一步采取具体的方案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次:空椅子技术在第一次的会谈后,我发现,在几件对小张影响较大的事件中,中学发生的那件舍友自杀的事件对她的影响最深。
因此我从这件事情入手,帮助小张打开心结。
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我采用了“空椅子技术”帮助小张完成自己心里未完成的愿望。
在咨询室中,我在桌子的两边摆了两张空椅子,一张象征着自己,另一张象征着那个同宿舍的同学。
当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就用自己的口吻对对方说出所有自己想说的话,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就用对方的口吻对自己说出所有她可能会对自己说出的话。
在征求她同意的情况下,治疗正式开始。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小张表现的十分好。
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时,她哭得泣不成声,把压抑在自己心里好多年的话全部都说了出来,其中有对对方的想念,对对方选择自杀的不解,对另外一位无辜受牵连同学的同情等等,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时,她以对方的口吻说出了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以及自己对大家的思念,对自己的好朋友无辜受牵连感到内疚。
可以看出,其实在小张心中,她并不是真的认为对方是无缘无故就选择自杀的,而且以她对朋友的了解可以推测出她选择自杀的原因。
但是在情绪的压一下,她并没有让这些理性的想法占据自己的头脑,反而是让那些不理性的想法,如“人就是会莫名其妙地选择死亡或者死亡”这样的观念充斥在自己的脑海里。
通过坐在对方的椅子上,事实上是给小张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让她梳理自己的想法,疏导自己的情绪。
在经过几轮对话以后,我让小张对对方做个告别,说出自己心中的祝愿。
同时也让她代表对方,对自己说出希望和祝福。
小张坐在对方的椅子上时,对自己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地生活下去,我一时糊涂才做错了选择,你们一定要开开心心地活下去,不要再为我担心,更不要为我内疚,否则我也会很不安,我永远想念你们,保佑你们!”在说完了这些后,我紧紧地给了小张一个拥抱,抹去她脸上的泪水,告诉她,要像朋友说的那样,坚强地生活,快乐地生活!在这次的治疗之后,我还给小张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小张回去后给那个受此事牵连无辜的那个朋友写封信,帮助她疏导情绪,帮助她重新站起来。
(三)第三次:教授放松方法和积极心理暗示方法在第二次的咨询之后,小张说她感到轻松了很多,回去后睡眠也改善了一些。
在对她进行鼓励的同时,我在第三次的咨询中,对她教授了一些肌肉放松的方法以及如何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告诉小张,既然了解了自己容易受暗示的人格特点,就要利用她好的一方面,自己积极地给自己正面地肯定,这就是运用积极地心理暗示的方法。
例如在自己的书桌上,床头上等熟悉的地方写下鼓励自己的话,重复默念,尤其是在自己紧张害怕的时候,马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第四次:效果回访,巩固疗效在进行了三次的咨询之后,小张说她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那么焦虑不安了,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极端了。
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有紧张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
我告诉她这么长久积累的问题要有一段时间的修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一定会战胜这些负面想法,重建自己的认知体系,重新回到平静愉悦的生活中来。
四、对本案例的反思和建议通过接触这个案例,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生死观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国心理学者对生死观教育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讨,认为生死观教育应以生命为主线,从个人推及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由人衍生动物、植物和环境,将今日扩展至未来。
生命教育要达成二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二是引导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
生命教育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也就是说,生死观教育应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人文关怀,要着力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精神家园;生死观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热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生死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场所与宗教相分离,对学生加强生死观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态度,而不是宣扬有神论,以及虚无、消极的人生观。
此外,我还建议各个高校要重视新生入学后的心理普查与访谈。
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有利于筛选出心理问题的弱势群体,主动对其进行心理咨询,防患于未然。
对每位学生都建立心理档案,有助于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心理发展状况追踪研究。
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主动的心理服务。
五、结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这需要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十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关怀。
只有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深入学生的生活,对于人生意义的教育,对于生命价值的教育才能真正具有说服力,真正具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