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相互影响
质量互变规律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提供 了量的基础,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深 化了事物发展的质变内涵,两者相互 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事物的发 展。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相 互转化往往伴随着肯定、否定、否定 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 展。
04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 规律的哲学思考
对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入理解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变是事 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等阶段构 成。在肯定阶段,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在否定阶段,事物打破原有质的稳定性, 向新的质变转化;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经过自我扬弃,重新回到原有质的稳定状态,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应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注重量 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同时不断自我革新、自我 完善,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应善于抓住机遇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在自我肯定与自 我否定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 前进和上升的,但发展的道路
却是迂回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 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
进。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在实施一项重大决策 时,既要有信心又要有勇气面
对困难和挫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质量互变原理
质量互变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
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在古代就有了。
中国战国时的《战国策》中有:“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荀子》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古希腊善于诡辩的麦加拉学派曾提出一些有趣的辩题,如:多一粒谷子能否变成谷堆?少一根头发能否变成秃头?在这些貌似玩笑的例子里,包含有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火花。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阐述的,视绝对精神为这一规律的主体,而且只集中讲了如何由量变引起质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质量互变规律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它的地位、作用等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
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是由于内部矛盾运动引起发展的。
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是一种不显著的、非根本性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突变、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使旧质变为新质,然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新的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往复不已,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马原).ppt
谢谢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 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式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 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 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 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 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 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1.量变的含义
演讲人
目录
01
量变的含义
02
质量互变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质变的含义
04
方法论意义
量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 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的含义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 断。 3.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 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PPT课件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最终实现 质的飞跃。
详细描述
在科技领域,新的理论、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科研 人员通过对现有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渐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 新的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新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 确发展方向和目标,逐步实现
。
创新管理方式
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效率 和竞争力。
优化产品和服务
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 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 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质量互变规律在个人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生物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
详细描述
在生物学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如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进化等过程,都遵循 了质量互变规律。
04
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发展 中的影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 量的积累引发质的改变,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质量互变规律的概念
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 会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的变化会引 发质的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01
02
03
指导实践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 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 要的意义。
预测未来
通过对事物量变的观察和 分析,可以预测事物发展 的趋势和未来状态,从而 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质量互变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它主要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指出事物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在深入探讨质量互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质、量、度。
一般的概念叫概念,基本的概念叫范畴。
1、质、量、度(1)质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严格地说,从逻辑学角度,质、量都是人们思维的起点,是不能下定义的。
比如“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更难让人理解的词。
这里“内在”理解为“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理解为“属性,一种客观的规定,而不是人为的规定”。
质,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它决定着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也可以说,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一种界限,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或差别性。
但是,要对质有一个全面而辨证的理解,还应掌握这样几点: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同一,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第一,“凡物必有质”。
第二,“凡质必属物”。
B、质与属性的关系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又表现于事物之外。
一个事物的质,是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比较中存在的,因此,也只有在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一个事物的质才会显示出来。
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因此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要通过属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质,就要注意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才决定事物的质,非根本属性不决定事物的质。
C、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任何事物的质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D、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事物的质是我们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据,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不同质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典型的表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简述质量互变规律
简述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都以“质变”的方式实现的。
它的核心
哲理就是:将困难视为机会,将挑战当成发展,将过程当作峰值,将发展当成质变,将变局当成趋势。
也就是说,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中不断产生的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物理性质的。
高等教育领域中,质量互变规律的运用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种规律的思想被
用来指导如何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例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快地获取知识。
此外,教师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质量互变规律作为准绳,不断地检验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从而实现教师本身的质量变革。
质量互变规律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更加开放,质量更加精益”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质量的改进通过借鉴和创新的思路及方法,探索过去的历史,挑战未来的课题,将对整个高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就必须把质量互变规律作为指导思想,
而把“高质量,高效率”作为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统一的标准、灵活有效地运行、内外融通和发展。
才能使高校更好地融入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脉络,使命、发展、价值、贡献融为一体,坚定不移地走向现代化。
科学运用质量互变规律
科学运用质量互变规律
科学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通过对质量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过程。
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也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质量互变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是守恒的,一个系统中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无论物质经历怎样的变化和转化,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规律之一。
2. 质量转化规律: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但质量守恒。
例如,物质的固态可以经过加热转变为液态或者气态,但总质量不变。
3. 质量产生与消失规律:在某些情况下,物质的质量可以产生或消失。
例如,在核反应中,会产生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质量会有微小的减少。
这是质能转化的体现。
4. 质量相关性规律:质量的变化与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例如,质量和速度之间存在动量的关系,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E=mc²的关系等。
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涉及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通过对质量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对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物质的质量在物理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规律。
它描述了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即物质的质量在变化中不会消失或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使物质的质量不仅能在空间中传递,还能在时间上传递。
二、基本原理
1、物质变化的定律: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
会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
2、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物质能量的总量在变化中也不会减少,
也不会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
3、物质互变定律: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
即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即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不会消失或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使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不仅能在空间中传递,还能在时间上传递。
三、应用
质量互变规律也称作物质的守恒规律,这是一种至今仍然有效的自然规律。
它主要用于解释由物质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各种化学反应、核反应等。
质量互变规律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研究、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曾经自发地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如先秦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和量就是放映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的一对范畴。
所谓质,用哲学术语表示,即指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并且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是什么,即首先认识质.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曾有一段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的是赵高当了宰相以后,为了试探究竟有多少人顺从自己而演的一出丑剧。
这一典故警世后人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鹿和马本是质上不同的东西,是不能混淆的。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那么,一个事物是否只有一种质呢?不是的,由于事物往往包含许多层次方面的矛盾,因此事物的质也是多方面的。
所以,当我们研究一事物的质的时候,应当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不同的实践需要,去把握它某一方面的质,从而把重要的和非重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质区别开来。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需要通过其显露在外的属性表现出来。
属性就是事物的质同别的事物发生关系时的表现,例如,不同的化学物质在和水、火等发生关系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属性是从一定方面表现出来的质,而质则是各种属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
同一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也就是说,一定范围内的量的变化不会影响某一事物的存在,比如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认识,就全国而言,只要保证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两条,至于某些地方、产业和公有制经济的增减与否,都不能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性质。
质量互变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它主要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指出事物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在深入探讨质量互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质、量、度。
一般的概念叫概念,基本的概念叫范畴。
1、质、量、度(1)质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严格地说,从逻辑学角度,质、量都是人们思维的起点,是不能下定义的。
比如“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更难让人理解的词。
这里“内在”理解为“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理解为“属性,一种客观的规定,而不是人为的规定”。
质,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它决定着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也可以说,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一种界限,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或差别性。
但是,要对质有一个全面而辨证的理解,还应掌握这样几点: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同一,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第一,“凡物必有质”。
第二,“凡质必属物”。
B、质与属性的关系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又表现于事物之外。
一个事物的质,是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比较中存在的,因此,也只有在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一个事物的质才会显示出来。
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因此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要通过属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质,就要注意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才决定事物的质,非根本属性不决定事物的质。
C、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任何事物的质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D、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事物的质是我们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据,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不同质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典型的表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质量互变规律
(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质量互变规律 居维叶不承认生物进化,可他后来发现一些化石跟现有的物种不一样,于是他提出物种本来没有进化,古生物类型的更替是地壳激烈
变动的结果。
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导致的错误
超度原则:为了改变事物的性质必须使事物量的变化超出其质所规定的界限。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庸俗进化
家居维叶提出的,又叫灾变论。居 1、质、量、度、量变和质变范畴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论:与激变
维叶不承认生物进化,可他后来发 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导致的错误
1、质、量、度、量变和质变范畴
论相反,庸俗
现一些化石跟现有的物种不一样, 进化论认为进 庸俗进化论:与激变论相反,庸俗进化论认为进化仅仅在量的范围内进行,永远不会引起质变,从而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
质量互变规律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 (关节点问题) 质变产生新量变;(质变的标志) 如此循环,形成不断地新陈代谢程,质变规律就存
在于这个过程之中。
质量互变规律
▪ 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导致的错 误
▪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 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为地 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 点。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 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岳飞
邓世昌
九八抗洪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 浪,却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着伟 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就有爱国主义精 神作为凝聚力和向心质力量互在变规起律 作用。
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质量互变规律
4、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 精神结合起来。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基本知识点
一、辩证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
黑格尔
质量互变规律
二、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 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 的变化。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 式上的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赢
质量互变规律
下等马 田忌
C 把肯定与否定绝
对对立起来。
你没见树 上有虫吗?
为什么把 树砍了?
质量互变规律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是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麦粒
植株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应用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变化是有规 律可循的,而质 变量变就是其中 重要的一条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1、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 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 《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土”。 二、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 一第、三质 ,量量互变变和规质律变的是• 内相容互《渗透战的。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第老一子 ,》量提变出是“质合变抱的• 之必木要古,准生备希于。毫腊末;的“谷堆论证”、“秃头论证”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误区!!!
• 误区一: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 • 误区二:量变和质变是独立进行的。
质量互变规律应用的重要意义
1、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 细小的变化;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 杜渐。
2、坚持适度原则,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 成。
3、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 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
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
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 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 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 限发展的过程。
• 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6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三、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统一
•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表现了事物发展 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 连续性体现了量变,阶段性体现了质变。 •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 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转化为新的量变。 • 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及互相渗透,阶段 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 于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原 理的哲学根据。
典故: 一字之师
唐朝诗人齐已作了一首咏早梅的 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 夜数枝开”。同时代的人郑谷把“数” 改为“一”,成“昨夜一枝开”齐已 拜服不已。
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 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 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 或幅度。
事物的度
100°C
汽
事物度两端 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 界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理 性质的度就是0℃—100℃。 这个度的两端,即0℃和 100℃就是关节点或临界 点。
例如: 例如:农村革命根据地
2、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事物不但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而且在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扩张。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质变过程中的新质 在数量上大量地增长和扩充,在短时期内迅速地 占领广阔地盘,代替旧质而取得支配地位。
例如:三大战役,渡江南下,都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例如:三大战役,渡江南下,都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第一,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如果没有质变,量变本身最终也会为 旧质的框框所局限而限于停滞。 第三,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 它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反对两种观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认为事物的发展不存在量变过程,质变是突 然发生的。 ——12世纪法国自然科学家居维叶 庸俗进化论:只讲量度,否定质变,认为生物的进化 只是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只有连续性,没有间断性。 ——斯宾塞
质量互变规律概述
质量互变规律概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特点是微小、不显著的变化,表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又引起新的量变。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即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只发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指新质变在量上的迅速延伸和扩展。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质变带来的结果会引起量的变化。
简单地说吧,水不断加热就变成水蒸气,热的积累是量变,最后会引起质变,质变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水的量的变化。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是由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
他们矛盾的统一在事物中,这个在社会科学中比较好懂,用在自然科学中有些牵强。
我们学的时候讲细胞,只能理解为细胞的产生于消亡细胞在不断的分裂,有发展有继承,你要理解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两个观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对立统一讲的就是运动的规律。
相互斗争,相互对立,即对立又统一,少了谁也不行。
当然你如果讲的是一张桌子,肯定用不着这么复杂的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于运动中的,发展的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水稻是对种子的否定,水稻结了种又是对水稻的否定,是对原来种子的否定之否定,但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一定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特别是三大战役, 就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表现。
引申思考:量变结构变化引起质变
•
田忌赛马
朝三暮四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 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计算和测定的方法。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特区
在改革开放中,许多探索性的实践都需要经过试点,先搞局部试验,试验成功了再全面推广。 这些试点和试验也是局部性部分质变的表现。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本课的理论重点
1、质、量、度的含义; 2、质、量的特征及与事物的关系; 3、质变、量变的含义;
思考题1
曾经有一个人,饿了,就去街上的一个烧饼摊买烧饼吃。他吃了一个没有饱,就吃第二个,第二个也没 有饱,接着吃第三个,………吃到第六个饱了,于是他想:要是知道吃第六个就饱了,何必要吃前面的 五个! 试分析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又叫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量变质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和状态,即量变和质变。
一、量、质和度要说清楚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们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质、量和度。
质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区分同质事物的依据。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方面的限度,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知道了质、量和度,我们来看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间断性。
二者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一旦超过度的范围,必然引起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三、方法论意义1.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一旦超过度的范围,则可能发生实践主体不希望看到的质变。
因此,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例如“过犹不及”,“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都说明,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适度原则也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准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质的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单纯的量变不能使事物发生飞跃式的发展。
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突破事物度的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巩固已有的量变。
3.重视量的积累要想得到事物的质变,就必须积累量变。
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事物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例题:宋朝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发现有一个小吏从库房中偷了一枚铜钱,遂命令人给小吏打板子,小吏勃然大怒道“一个小钱算得了什么,还值得打我吗?”张乖崖闻言立即振笔疾书,判决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里,张季崖所说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认识来源于实践C.量变引起质变D.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文/安徽中公事业单位招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曾经自发地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如先秦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和量就是放映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的一对范畴。
所谓质,用哲学术语表示,即指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并且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是什么,即首先认识质。
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曾有一段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的是赵高当了宰相以后,为了试探究竟有多少人顺从自己而演的一出丑剧。
这一典故警世后人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鹿和马本是质上不同的东西,是不能混淆的。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那么,一个事物是否只有一种质呢?不是的,由于事物往往包含许多层次方面的矛盾,因此事物的质也是多方面的。
所以,当我们研究一事物的质的时候,应当根据事物的本
来面目和不同的实践需要,去把握它某一方面的质,从而把重要的和非重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质区别开来。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需要通过其显露在外的属性表现出来。
属性就是事物的质同别的事物发生关系时的表现,例如,不同的化学物质在和水、火等发生关系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属性是从一定方面表现出来的质,而质则是各种属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
同一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也就是说,一定范围内的量的变化不会影响某一事物的存在,比如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认识,就全国而言,只要保证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两条,至于某些地方、产业和公有制经济的增减与否,都不能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性质。
质和量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制约,首先质是量的基础,离开了质,量毫无意义。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其次,量又制约质,没有一定量的质是不存在的。
比如说,没有一定量的树木则不成其为森林,没有一定数量的水,就形成不了湖泊等等。
坚持质和量的统一是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基本要求,如前所述,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仅仅是量的优势。
从而使人们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单纯看它们在国有经济中所占比重,扩展为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
问题,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掌握质和量的统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每种液体都有其冰点和沸点,每个生物都有其生命的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这些临界点都是一起事物质变的界限。
这种使事物保持特定质的数量界限,在哲学上称之为“度”。
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孔子说过:“过犹不及”。
“过”与“不及”都不是辨证法。
“不及”,即达不到一定的度,不能保证一定事物的质;“过”,则是超过了一定的度,使事物的质受到破坏。
列宁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在社会生活领域,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故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黑格尔的这段话是值得记取的:一种量的变化之发生,最初好象是完全无关轻重似的,但后面却蕴藏着别的事物。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一般是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扬弃黑格尔辨证法的基础上,科学到揭示了质量互变规律.这一规律对我们的学习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人治学就有这样的经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广大在校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在学习中不要总想投机取巧,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当老老实实,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有量的积累去完成最终的飞跃。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