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ppt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及教学设计
【导语】《端午粽》是⼈教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教材新选⼊的课⽂,出⾃屠再华的《嘟嘟糖和⼩雪灯》。
⽂章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童的⼝吻⽣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的样⼦、味道和花样。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端午粽》原⽂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到您。
【原⽂】 ⼀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锅粽⼦,盼着我们回去。
粽⼦是⽤青青的箬⽵叶包的,⾥⾯裹着⽩⽩的糯⽶,中间有⼀颗红红的枣。
外婆⼀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就飘出⼀股清⾹来。
剥开粽叶,咬⼀⼝粽⼦,真是⼜黏⼜甜。
外婆包的粽⼦⼗分好吃,花样也多。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粽和鲜⾁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篮粽⼦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了我才知道,⼈们端午节吃粽⼦,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屈原。
【教学设计】 教学⽬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读好长句⼦。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中含义。
4、激发学⽣对中国传统节⽇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13个⽣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中含义,激发学⽣对中国传统节⽇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课时安排⼀课时 ⼀、复习导⼊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检查。
⼆、美⽂赏析 1、学习第⼀⾃然段,选学⽣读。
2、赏析“盼着”。
3、⽤“盼着”说⼀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情”。
4、学习第2,3⾃然段,选学⽣读。
5、粽⼦是怎么做成的,⽤⾃⼰的话说⼀说? 6、⽤“⼀……就……”说⼀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然段,体会⽂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然段,激发对传统节⽇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的断句。
学习⼉歌:遇到长句不要慌。
逗号换⼝⽓,句号停⼀停。
四、课⽂⼩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为什么?写⼀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板块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主题:家人第一部分单元解读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4篇课文。
《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二部分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来x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
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6.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7.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
8.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9.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10.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第三部分单元教材建议1.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
前一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作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教学《彩虹》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
2.语言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
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课件)
红豆粽和鲜肉粽。
“美滋滋”一词能体现什么?
wǒ men zài wài pó jiā měi zī zī de chī le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
zhī hòu
wài pó hái huì zhuāng yì xiǎo lán zòng zi yào
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
wǒ men dài huí qù
在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 竖要写直。
写字指导
zhēn 真
结构:上下 部首:十 书写指导: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
上面的“十”和下面的“八”要写得扁, 中间有四横,长横要写平。
写字指导
fēn 分
结构:上下 部首:八 书写指导:“八”的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
捺不过横中线,“刀”放中间,先写横 折钩,再写撇。
课外拓展
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民间传 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 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粽子种类繁多,北方有包小 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等。千百 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 叶、包粽子。
课外拓展
欢欢:我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
乐乐:我还知道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采用楚国 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离骚》是 屈原的代表作,他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 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课后习题2
节:节日、过节 间:房间、空间 知:知识、知道 念:想念、思念
易读错
“真、端、间、分、念”是前 鼻音;“肉”是翘舌音,读ròu,不 读yòu;”“粽、总”是平舌音。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解析ppt课件
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 新增“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文体单元”,新增“交流平 台”/“字词句运用”“词句段运用” /“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 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等栏目。
语文教学的转型
教什么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怎么教(学) 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怎么评
核心素养
精准的语文知识 实用的语文能力
情境化 活动化 综合化 学本化
知识主体化-技能熟练化-素养稳定化、自动化
“得阅读者得天下” “让世界成为考生的试题” “思维品质决定高度”
——德宏观教
归根结底
国家使命:立德树人(德育为魂) 学科价值: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魂要附体)
增加古诗文
部编一年级 教材变化
强化语言运用
强调综合训练
编入课外阅读
陈先云: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
部编教科书,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基本规律,适合学生 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体系。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 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 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 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每个年级的相关内容 中,努力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
《大小多少》 《小书包》 《升国旗》
一下
识字方式
识字教学内容
字族
《小青蛙》
(形声字识字)
《动物儿歌》
谜语识字
《猜字谜》
归类识字
《春夏秋冬》 《姓氏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0.端午粽 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0端午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篇一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知识点篇二会认字注音及组词:端duān(端水)(端正)粽zǒng(粽子)(肉粽)节jié(节日)(端午节)总zǒng(总是)(总共)米mǐ(大米)(米饭)间jiān(中间)(一间房)分fēn(分开)(分别)豆dòu(大豆)(豆子)肉ròu(猪肉)(牛肉)带dài(带鱼)(带领)知zhī(知道)(知己)据jù(据说)(根据)念niàn(思念)(想念)3.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知识点篇三会写字及组词:午(上午)(中午)(下午)(午后)(正午)(午后)(午休)节(春节)(过节)(节日)(节目)(情节)叶(红叶)(竹叶)(叶子)(树叶)米(大米)(小米)(玉米)(江米)(花生米)真(认真)(真正)(天真)(真心)(当真)(真是)(真的)(果真)分fēn(分开)(分手)(春分)(分工)(分清)(十分)豆(豆子)(红豆)(土豆)(大豆)(青豆)(豆苗)4.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知识点篇四多音字:分:fēn(分别)fèn(分外)好:hǎo(好人)hào(好学)积累词语:美滋滋又黏又甜红红的枣白白的糯米青青的箬竹叶5.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五《端午粽》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使学生在体会浓浓亲情的同时,感受端午节中华传统文化。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优质教案2课时
10 端午粽【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节日。
语言运用:积累叠词的用法以及“的”字短语。
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地介绍喜欢吃的食物。
审美创造:了解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感受传统食物带来的幸福。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结构:《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
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
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
第4自然段写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课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7个。
其中有2个独体字,2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会认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以及1个多音字。
另外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类积累叠词的用法,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积累“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关注朗读:本课的朗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初读时注意短语“()的()”的朗读,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现,帮助学生读好短语,为后面读好长句子做好铺垫。
另一个朗读的重点是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可以采用“内容分解法”,引导学生对长句子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再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巩固。
【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心情。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传统文化节日》,详细内容为《端午粽》一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特色食品——粽子,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读写“端、午、粽”等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生字词的读写、端午节相关知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端午节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主要内容:(1)端午节的历史背景(2)端午节的文化内涵(3)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简述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3)以“我心中的端午节”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答案:(1)略(2)略我心中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 第10课端午粽 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 第10课端午粽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课时测评方案 (共6题;共53分)1. (3分)读拼音,写词语。
jìn zhǐɡēn zōnɡpǐn pá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0分)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________s________s________ s________j________咏丧散损究________iàng________án f________zh________________èng巷蝉否张碰3. (6分)我会读(选择正确的读音)。
荒岛________(huāng hāng )都来________(dū dōu )孤零零________(lín líng )不停________(tíng tín )梦见________(mèn mèng )天空________(kōng kòng )4. (1分)造句突如其来——________5. (16分)读写结合。
(1)烟台的海,是____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________。
你能仿照以上的句式来写写下面的这句话吗?书籍是____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无数的人在书籍的海洋里________。
(2)“大自然真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写得真美!这里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请你再接着写一句:________的________是她________……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一块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三)9端午粽
《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子。
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生字的笔画和结构。
2. 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和端午节的习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 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一)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1.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
2. 理解生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和用法。
(二)课文内容的理解1.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端午节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2. 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亲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一)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1. 正确书写生字,并能在组词和造句中正确运用。
2. 理解生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和意义。
(二)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1. 深入理解课文中对端午节习俗的描述和文化内涵。
2. 理解课文中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吗?”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展示端午节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
可以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龙舟比赛等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细节,比如粽子的外形、颜色等,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 引入课文通过提问“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引导学生思考粽子与端午节的关系。
简单介绍课文《端午粽》,告诉学生这篇课文会带他们走进一个温馨的端午节故事。
朗读课文的开头部分,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调和节奏,同时注意课文中提到的粽子的制作材料和过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与生字读音讲解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端午粽》,注意语速适中,语调自然。
朗读时,老师要特别强调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午”、“节”、“叶”、“米”、“真”、“分”、“豆”,并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部编小学语文一下《 端午粽》课堂笔记
近义词:裹——包 十分——特别 掀开——揭开
纪念——怀念 美滋滋——喜滋滋
反义词:掀开——盖上 纪念——忘记
重点句
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写出包粽子的材料。“青青的”“白白地”和“红红的”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表现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2.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牛(小牛) 来(来去) 直(直立)
组词
午(上午)(中午)(午后) 节(节日)(节目)(春节)
叶(树叶)(叶子)(红叶) 米(大米)(白米)(一米)
真(真心)(真正)(真的) 分(分开)(分手)(分米)
豆(大豆)(豆子)(红豆)
端(端午)粽(粽子) 总(总是) 间(时间) 肉(牛肉)
带(衣带) 知(知道) 据(根据) 念(思念)
10端午粽
项目
内容
会认字
wǔzòngjiézǒngmǐjiānfēndòuròudàizhījùniàn
午粽节 总 米 间 分豆肉 带 知 据 念
会写字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偏旁
lìzìpángmǐzìpáng
立 例:站 端 米 例:粽粒
笔顺
午: 节:
米:
形近字
午(中午) 米(大米) 真(真假)
“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时的动作。“又黏又甜”写出了粽子的味道。
课文
结构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盼“我们”回去
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有甜
端午粽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长大后——知道端午粽的来历
课文
主题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通过对端午节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9端午粽 课件(共51张PPT,2课时)
过节 节日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重阳节
总是 总会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 子,盼着我们回去。
照样子,说一说
一到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重阳节
总会......
ruò
箬竹叶
糯米
外婆包粽 子用到了 哪些材料?
枣
一起读
叠词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组词:真的 真正
我会写
先上后下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上扁下长
笔顺:
组词:节日 过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9 端午粽
第二课时
认读生字
知道
带回 据说 总是 红豆 鲜肉
端午 中间 纪念 粽子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 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 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翘舌音
ròu dài zhī 鲜肉 带回 知道
jiān 中间
jù 据说
fēn 十分
niàn 纪念
端 午 节 粽子 总会 糯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回 知道 据说 纪念
加一加
口+十=叶
八+刀+分 矢+口=知
换一换
门+口=问 门+日=间
门+人=闪
房间、中间
看图识字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 子,盼着我们回去。
duān wǔ jié zòng zǒng mǐ jiān fēn
端 午 节 粽子 总会 糯米 中间 十分
dòu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