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5 《教育学》
幼儿园比较通用的理论依据说教材的内容
幼儿园比较通用的理论依据说教材的内容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1、儿童的发展是主动过程。
儿童通过主动活动来探索利认识世界,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2、环境在儿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儿童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客体的环境引导、决定着儿童的发展。
3、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经。
儿童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就是活动。
4、动作在儿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动作是智慧的起点,人的认知源于早期的动作。
5、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
要求教师重视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在环境中物化教育目标,提供多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机会,让孩子动起来。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5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幼儿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到是安全的,是被爱和尊重的,他才是快乐的,这时他才有可能去探索和学习,也才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要求教师爱孩子、尊重孩子。
三、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个体发展划分为前后顺序不变的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发展的任务。
且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
同时每个阶段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成功基础之上。
儿童在学前期要经历的阶段有:第一,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第二,从18个月到3、4岁,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和怀疑感阶段;第三,从3、4岁到6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阶段。
不论个体处于哪个阶段,如果解决了本阶段的冲突或矛盾,那么就会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
所以发展幼儿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是学前阶段的主要任务,而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必使幼儿形成信赖、白主、自信的个性品质。
为幼儿创设安全、主动发展环境,让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蒙台梭利于1870年8刀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18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请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第一阶段是婴儿期。
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
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
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
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
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
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
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
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
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
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
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第四阶段是学龄期。
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
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
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8岁)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在教育领域,教育学心理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中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儿童通过与更有能力的他人互动来学习和发展。
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婴儿期(0-15 岁):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早期(15-3 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6、7 岁):主动对内疚。
4、学龄期(6、7-12 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 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二)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有助于教师采用更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强调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结合导致条件反射的形成。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中,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是学习者必须牢记的。
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对于家长和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揭示了通过建立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可以形成新的行为反应。
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则强调了强化在行为塑造中的作用。
正强化,如给予奖励,能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负强化,如消除不愉快的刺激,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
例如,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应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指出,新知识只有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够被有效地理解和吸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二、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则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经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例如,在幼儿期,主要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在青春期,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学习动机(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兴趣、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驱动,如考试成绩、老师的表扬。
(二)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感到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查看答案:C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哪一年龄段?()A. 0~2岁B. 2~7岁C. 7~11岁D. 11~成年查看答案:D3、个体运用已有的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以加强和丰富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么?()A.同化B.顺应C.平衡D.不平衡查看答案:A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6~12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查看答案:A5、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被称为哪种智力?()A.成功智力B.实践性智力C. 创造性智力D.分析性智力查看答案:B6、哪种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在做出决定之前,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应慢,但犯错少的特点?()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 冲动型D.沉思型查看答案:D7、哪种风格的学习者对人的感受,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很敏感?()A.掌握型B.人际型C.理解型D.自我表达型查看答案:B8、哪种风格的学习者,因为他们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求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A.掌握型B.人际型C.理解型D.自我表达型查看答案:C9、当旧有的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儿童或许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么?()A.同化B.顺应C.平衡D.不平衡查看答案:B10、下面哪个特点不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所特有的?()A.单向性B. 具体的逻辑推理C.不可逆性D.自我中心查看答案:B11、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韦克斯勒智商测验中得了100分,这说明了什么?()A.该生得了满分B.该生智商在所有人中排中等C.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前面D.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中等查看答案:D12、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具有哪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是特别出色的综合思维者,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联合(综合)点?()A.成功智力B.实践性智力C.创造性智力D.分析性智力查看答案:C13、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具备哪种智能类型的人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A.身体运动智能B.语言智能C.数理逻辑智能D.人际交往智能E.自然智能查看答案:A14、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具备哪种智能类型的人善于确立目标、评估他人能力和弱点、监控自己的思维?()A.语言智能B.人际关系智能C.自我认识智能D.数理逻辑智能E. 音乐智能15、哪种学习风格的人是独立的,不顺从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感到不自在?()A.掌握型B.人际型C.理解型D.自我表达型查看答案:D16、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B. 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可逆性查看答案:E17、皮亚杰认为婴幼儿早期对世界的认识最早来源于什么?()A.动作B.视觉C.声音D.感觉查看答案:A1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同时注意到事物的多个角度,而不受眼前具体内容的限制?()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查看答案:D19、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具备哪种智能类型人善于将观念视觉化、创造心理意象、注意视觉细节?()A.视觉空间智能B.人际关系智能C.自我认识智能D.数理逻辑智能查看答案:A20、哪种认知风格的人很难将自我或特定物体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查看答案:B第二章1、运用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等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查看答案:A2、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A.言语联结学习B.辨别学习C.规则学习D.概念学习3、个体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或对某些观念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A.问题解决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原理和规则学习D.态度学习查看答案:D4、学会调节和控制个体自身的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这是哪种类型的学习?()A.问题解决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D.言语信息学习查看答案:C5、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A.接受学习B.有意义学习C.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查看答案:B6、学习前的状态对学习的影响是?()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强化查看答案:B7、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是哪一位?()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华生查看答案:C8、学生考出好成绩后,能得到家长的奖励是属于?()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强化查看答案:D9、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华生查看答案:A10、消除不愉快刺激使行为增加是?()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削弱D.惩罚查看答案:B11、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Gestalt),这是哪一学派的基本观点?()A.格式塔B.符号学习C.认知结构D.信息加工查看答案:A12、学习不是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头脑内形成认知地图。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一、引言幼儿教育学是研究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在学前期的心理发展、认知能力、社会技能和情感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幼儿教育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二、儿童发展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 前运算阶段(2至7岁)- 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近端发展区- 更有经验的他人的引导作用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信任与不信任(出生至1岁)-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1至3岁)- 主动与罪恶感(3至6岁)三、幼儿教育目标1. 促进认知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2. 培养社会技能- 合作与分享- 交流与表达3. 发展情感与道德- 自尊与自信- 同情心与责任感四、教育方法与策略1. 游戏化学习- 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习- 游戏设计应符合幼儿发展水平2. 环境创设-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环境应安全、有趣且具有启发性3. 个别化教学-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教学 - 鼓励探索与发现五、课程内容1. 语言发展- 听力理解- 口语表达- 早期阅读与书写2. 数学概念- 数的认识- 形状与空间- 测量与排序3. 科学探索- 自然世界的观察- 简单实验操作- 科学概念的初步理解4. 艺术与创造性表达- 绘画与手工- 音乐与舞蹈- 戏剧与角色扮演5. 体育活动- 粗大动作技能- 细小动作技能- 健康习惯的培养六、家庭与社区参与1. 家园合作- 家长会议与沟通- 家庭作业与家庭活动2. 社区资源利用- 社区中心与图书馆 - 博物馆与自然公园七、评估与反馈1. 观察记录- 记录幼儿的日常表现 - 注意个体差异2. 作品评价- 评价幼儿的创造性作品- 鼓励自我表达3. 家长反馈- 定期向家长提供反馈- 家长参与评估过程八、结语幼儿教育学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社会技能、情感和道德发展。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中的八个阶段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个体发展的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生命周期内所经历的不同心理和社会挑战。
这个理论提出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开展了个人发展所需的心理能力。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1.幼儿期(0-2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或不信任感。
关键任务是建立亲情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并学会相信他人。
2.幼儿期(2-3岁):自主性与怀疑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意志和自我认同。
关键任务是掌握自己的身体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会独立思考。
3.幼儿期(3-5岁):创造性与内疚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想象力、解决问题,并学会承担责任。
4.学龄前期(6-12岁):勤奋与劣势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教育,建立友谊关系,并发展良好的自尊心。
关键任务是学会控制自己、适应社会,并发展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5.青春期(13-19岁):身份与角色困惑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关键任务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建立独立意识,并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6.成年早期(20-39岁):爱与孤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建立深层的人际关系,并投入到事业或家庭生活中。
关键任务是建立爱的关系、发展职业或家庭,并体验亲密和冲突。
7.中年(40-64岁):生产力与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关注自我价值和生产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职业或家庭、培养下一代,并探索自我实现的机会。
8.晚年(65岁+):完整性与绝望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回顾自己的一生,并决定其意义和满足度。
关键任务是接受自己的生活、回顾一生,以及接受死亡。
每个阶段都涉及面临的心理、社会和情感挑战,而成功地解决这些挑战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如果一个人没有解决一些阶段的任务,可能会在以后的发展中遇到困难或挫折。
总的来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1因为教育心理学这一部分是非常重点的内容,加之其涉及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因此很多知识点又属于难点内容,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部分内容的一些重难点。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这一章内容的重点在于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对于考生而言,可能皮亚杰的理论相对较容易理解,因为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很多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比如孩子的“自我中心性”、“客体永恒性”和“守恒性”等。
而维果斯基的理论就相对晦涩难懂,因为其理论是从种系以及文化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人类的认知发展的,最典型的是他区分了人类的两种心理机能:人和动物均有的低级心理机能及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
不过好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当中,常考点是“最近发展区”,而且学员们大都比较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这一理论流派的观点也是相对难理解的,因此,考生们需要结合实际事例来理解各个阶段的发展冲突与任务。
比如,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就需要父母要充分满足婴儿的一切需求,这样婴儿才会建立起对外界环境的信任。
三、学习理论这一章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加难点,因为它涉及到四个理论流派及十几位心理学家的理论,考生们除了要理解和掌握各个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之外,也需要理解各个理论流派观点的不同之处。
比如,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且这种联结还是被动的;认知主义强调的是在脑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典型代表人物则是布鲁纳;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所以,知识并不是绝对的,而且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人本主义和前面三个学派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它更加注重情感的塑造和培养,主张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一个真诚而和谐的心理氛围,进而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3) 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 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 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8个阶段,贯 穿人的一生。 4)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 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 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 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 理论
c432
㈠埃里克森的简介 ㈡埃里克森理论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 别 ㈢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㈣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对小学生教 育的启示
理论区别
二者主要区别是: 1) 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 量;埃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 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 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可以协助自 我监督伊底。 2) 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 把儿童置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 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 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 对发展的影响。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
启示
谢谢大家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一、爱德华·厄里克森爱德华·厄里克森(Erik Erikson, 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人类发展理论家。
他对人类生命周期的心理性发展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八个阶段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精炼心理理论厄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主要着眼于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上的成长与变化。
他把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划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危机,人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些危机,才能使个体的心理发展得以平稳和健康地进行。
这种理论对于描述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三、具体阶段1. 婴儿期(诞辰至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培养安全感,发展依恋与信任的能力。
2. 幼儿期(1-3岁):幼儿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性,学会控制排泄和行为,形成自尊心和自决的能力。
3. 学龄前期(3-6岁):幼儿开始接触社会环境,学会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形成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4. 儿童期(6-12岁):儿童开始接受对外界的认同,并在学校和社会中建立起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5. 青春期(12-18岁):青少年需要面对身份和角色的探索,思考未来的职业和生活目标,建立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6. 青年期(18-35岁):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探索自我、社会及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事业规划,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7. 中年期(35-60岁):个体需要寻找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社会价值,关注事业和家庭的发展,在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8. 老年期(60岁以上):老年人需要回顾人生经验,权衡生命的成就与遗憾,接受生命的终极命运,面对生命的意义和逝去的挑战。
四、发展任务与危机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特定领域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通过解决这些危机,个体可以实现心理发展的跨越和成熟,否则就会遗留心理问题,影响以后的发展。
广东省湛江市《教育综合能力测试》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广东省湛江市《教育综合能力测试》教师教育招聘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参考答案】A2.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参考答案】B3.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参考答案】D4. 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B、教育手段C、教育思想D、思想品质【参考答案】A5. 在结构化策略方面成就最显著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参考答案】B6. 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参考答案】A7.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参考答案】B8.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效性D、深远性【参考答案】B9. 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参考答案】B10. 前苏联谁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参考答案】C11.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参考答案】D12. 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B卷 附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B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
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2、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3、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4、张宏一次在乘坐高铁时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吸烟,被乘务员发现后对其处以2 000元罚款,此后张宏不在高铁上吸烟了,上述情形属于哪种强化原理?()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5、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A.灵活性B.自愿性C.自主性D.发展性6、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7、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
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8、孔子曰:“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9、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10、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上学路上,徐燕看到一个同学正艰难地推着一位坐轮椅的老人上斜坡路,她非常激动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A、动作性道德情感体验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C、想象性道徳情感体验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2、布鲁纳提出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
A.评价B.练习C.强化D.消退3、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
A.教师B.生存C.学生D.教材4、高中生趋鸣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言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決。
曲呜表现出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5、学习过程就是尝试猎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6、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生产性7、柏克赫斯特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法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8、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9、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茨基1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教师资格考试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教育心理学》 山师专业课二 第三章 学生个性、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 张老师课本知识点精心整理版
第三章学生个性、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本章至19年也没出过题)第一节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关注自我实现、同一性获得、个人与他人关系和社会文化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我及自我同一性自我:埃里克森认为自我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它是一种独立的力量。
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提出了此概念,是指将一个人的动机、能力、信仰和历史组织成一个恒定的自我形象,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综合性回答。
它既指个体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确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也指个体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
二、个体发展的八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性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个性分为八个阶段:(一)婴儿前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的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与关怀。
因此婴儿的主要照顾者(一般是父母)应积极、前后一致的满足婴儿的需求,才能帮助他顺利度过本阶段。
(二)婴儿后期(1-3岁):自主对害羞与怀疑这一阶段的孩子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说话、行走等,也开始有自己的“小主意”决定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教师或父母应该多给儿童提供完成任务的机会,包括吃饭、穿衣、大小便等。
对儿童自发的尝试行为加以鼓励,对他们偶尔的成功举动加以表扬。
如果儿童不小心做了错事,不要过分批评,更不能羞辱,否则儿童的自主性就会降低,从而产生害羞和怀疑。
(三)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这一阶段的孩子应该是在幼儿园度过的。
教师或家长应多给儿童提供自主做决定的机会,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
(四)童年期(6-12岁):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的儿童大多数是在小学里度过的。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
教育学名人1. 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 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 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栎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 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新疆双河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和答案
新疆双河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1.2012年单项选择: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的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答案::A解析::情绪具有动机的功能,与动机有很大的联系。
4.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答案::A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5.()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A.劳动技术教育B.劳动教育C.社会公益活动D.美育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定义。
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答案::A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它并非游离于其他思维形式而存在,而是包括了各种思维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其核心。
7.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发展特征要求的是()。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答案::C解析::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是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之一。
8.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儿童发展名词解释简答
⼉童发展名词解释简答1.横向研究:在同⼀时间⾥,对不同年龄的⼉童进⾏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2.跨⽂化研究:是直同⼀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化背景的⼉童进⾏研究,以期探讨⼉童⼼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活条件对⼉童⼼理发展的影响。
3.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的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
4.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微⼩细节的能⼒。
5.视觉恒常性:指客体的映像在视⽹膜上的⼤⼩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知觉的变化。
6.同化:已有知识的应⽤,以个体所偏好的现有思考⽅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说明和解释。
7.最近发展区:是⼉童实际发展⽔平与潜在发展⽔平之间的距离,前者由⼉童独⽴解决问题的能⼒⽽定,后者则是指在成⼈或者更有能⼒的同伴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所决定。
最近发展区则是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可能达到的学习量,这在很⼤程度上是测验学⽣发展的准备程度或特定领域内的智⼒⽔平。
8.元认知:指主题对⾃⾝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的认知过程的⾃我认知能⼒以及两者相互作⽤的认知。
9.顺化:指个体对特定事物做出反应,改变了⾃⼰已有的知识结构。
10.电报句: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的电报式⽂件。
(双词或三词组合在⼀起)这时的⼉童主要⽤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则很少⽤。
11.智商:是⼀个⼈的测验结果与他年龄之⽐所呈现出来的关系。
智商是稳定的并不表⽰每个⼈的智商都是⼀成不变的。
智商在70以下,同时社会适应性⽅⾯也有障碍者,可以被认为是智⼒落后。
12.怯⽣:⼉童对不熟悉的⼈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怯⽣不是⼀种不可避免、普遍存在的现象。
)13.性别⾓⾊:是被社会⽂化标准认可的男性和⼥性在社会上的⼀种地位,是按性别来规定的⼀个⼈的社会⾝份14.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个体的长期持续的积极的情绪联结。
15.移情:是指⼉童在觉察他⼈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的感情的能⼒16.延迟满⾜: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即能得到的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里克森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自我过程已失去防御性质的重要性,其所表现的游戏、言语、思想和行动等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量的适应性。
埃里克森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信任、希望、独立、自主、创造等。
这些特性是弗洛伊德从未提到的。
他认为,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他对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都加以创造性地解决。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是指将一个人的动机、能力、信仰和历史组织成一个恒定的自我形象,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综合性回答。
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形成的激活动因是自我,或意识的自我。
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形成自我意识,在面临重重危机的情况下,就会使自我和本我、超我失去平衡而陷入冲突,产生“同一性混乱”。
埃里克森在临床中发现,同一性混乱危害青年的精神健康,轻则引起个性的不良适应,重则导致神经症或精神病,又叫“同一性扩散综合征”。
因此,解决同一性危机将成为青年期的一个关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