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osi各层协议

osi各层协议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协议参考模型,在网络通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OSI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级,每个层级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以下是对每个层级的简要介绍: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最底层的层级,负责处理物理介质和电信号传输。
主要职责是将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或光信号,并通过物理介质传输,例如:网线、光纤、Wi-Fi、蓝牙、红外线等等。
该层没有识别任何网络设备或协议,仅负责将数字数据转换成信号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数据传输的控制。
该层负责建立为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逻辑通道,并处理帧同步、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纠错。
数据链路层中的协议有:以太网、局域网、WLAN、PPP等。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寻址和路由。
该层通过IP协议确定来源和目标设备,并使用路由协议将数据包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
此外,网络层还负责分割和重组数据包,以便在中间经过的路由器之间进行传输,以便操作系统能找到目标设备并将数据包正确路由。
较著名的协议包括:IP、ARP、RARP、ICMP及IPsec等。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用于维护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该层负责确认和处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确保数据按正确的顺序传输,还负责拥塞控制。
传输层协议有:TCP、UDP及SPX等。
TCP是传输控制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也精确确定要传输的数据,以及控制拥塞的情况。
UDP是用户数据包协议,它允许发送方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但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不做保障和验证。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传输的会话和维护其状态。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网络七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种规范,定义了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涉及的不同层次的功能和任务。
这些层次被称为网络七层协议。
七层协议是一个分层的结构,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将网络通信过程拆分为多个层次,使得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和灵活。
网络七层协议的架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发布的ISO/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所定义的。
该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最底层,负责控制网络设备之间的实际传输介质,例如电缆、光纤等。
物理层的任务包括传输数据的二进制形式,确定物理连接和电压规范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位于物理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将原始的数据分割为数据帧,并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进行帧同步和流量控制。
3. 网络层:网络层是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的一层,负责处理路由和转发数据包的功能。
网络层使用IP地址来标识和寻址设备,以便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4. 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第四层,主要负责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
传输层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应用程序,并提供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
5. 会话层:会话层是位于传输层之上的一层,负责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维护会话连接。
会话层提供了对话控制和同步功能,确保通信的顺序和正确性。
6. 表示层:表示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第六层,负责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便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
表示层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操作。
7. 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最上层,提供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
在应用层中,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协议和功能,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功能

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协议成为网路通讯的基础,而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对于提高网络效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详细的探讨。
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网络通讯中的各种功能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功能得以分开进行处理。
这种分层结构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模块化和可扩展性,而且每一层都可以独立进行设计和维护,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通常分成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下面我们会分别介绍每个层次的功能和重要性。
物理层物理层主要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理媒介上的电子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
它控制物理媒介的连接方式、信号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距离,与接线、接头、电信号等有关。
具体来说,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1. 传输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理媒介上的电子信号进行传输。
2. 传输数据:将数据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远程节点。
3. 控制传输速率:调整数据传输速率,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4. 确定物理连接方式:确定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电缆、光缆、无线电信道等。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转换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设备上。
它控制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提供一些控制和监控功能,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包括:1. 将数据转换为数据帧:将数据转换为数据帧,以便在物理网络上传输。
2. 控制访问:控制节点在共享的介质上的访问,以避免冲突和竞争。
3. 纠错和控制流量: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并调节流量以避免网络超载。
4. 帧同步:为确保帧能被正确地接收和解析,确保数据帧的同步。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并处理不同网络之间的路由和转发问题。
它控制数据包的路由、转发和选路,提供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功能。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
网络5层协议

网络5层协议网络5层协议是指网络通信中,将通信过程分为五个层次的协议模型。
这个模型划分了不同的功能,使得网络通信变得高效和可靠。
下面将逐层介绍网络5层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5层协议中的最底层,它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传输介质、数据编码和物理拓扑等方面的标准。
物理层协议定义了电缆的类型、传输速率和接口标准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网络5层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帧同步、流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定义了数据帧中的MAC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网络设备。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网络5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它负责将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IP地址对数据进行唯一标识和寻址。
此外,网络层还负责数据的分片和重组,以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5层协议中的第四层,它主要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使用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或UDP)实现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还负责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第五层: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5层协议中的最高层,它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协议,如HTTP、FTP和DNS等。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和应用逻辑等。
通过应用层,用户可以访问网络资源、发送电子邮件和进行文件传输等操作。
以上是对网络5层协议的简要介绍。
网络通信中,通过这五个层次的协议模型,实现了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和交换。
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共同协作完成网络通信的目标。
了解网络5层协议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和网络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及协议讲解

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及协议讲解协议方信息:协议方A:________________协议方B:________________ 。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 。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
邮箱:________________ 。
协议签署日期:________________ 。
亲爱的各位同仁,今天我们来聊聊那神秘而又不失优雅的OSI七层模型。
哦,对,你没听错,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公式,而是网络世界的基石!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从头到尾,轻松搞懂这七层的精彩世界吧!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负责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想象一下,没了交通工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无趣呀!在这个层面上,电缆、光纤和无线信号都是它的好朋友。
协议有:Ethernet、USB、DSL等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我们来到数据链路层。
这一层的工作就像是一个严谨的门卫,确保在网络上发送的数据是完整的,没被损坏。
它处理物理地址,比如MAC地址,确保数据包能顺利通过。
常见的协议有:PPP、Ethernet(对,它又来了!)。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导航系统,负责找到数据的最佳路径。
这一层处理逻辑地址,也就是IP地址,确保数据包能在复杂的网络中找到家。
常见的协议有:IP、ICMP (别担心,这不是怪兽的名字!)。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可以说是网络的快递公司,负责确保数据包按顺序、安全地送达。
想象一下,快递小哥把你的包裹送错了,那可真是让人抓狂!它主要的协议有:TCP(可靠性极高)和UDP(速度快,但有风险)。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
它像是一个聊天记录,确保双方的交流不会被打断,确保数据的连贯性。
没有它,我们的网络会议可真是糟糕透了!协议有:RPC、PPTP等。
第六层:表现层表现层就像是网络的翻译官,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
这一层确保不同类型的数据能被正确理解,就像一个人在不同语言间切换。
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一、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
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第一层物理层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
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
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
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网络七层协议是指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也称为ISO标准化的国际标准协议模型。
该模型将网络通信中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级,每一层都有其独立的功能和协议,共同工作以实现完整的网络通信。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二进制数字信号。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规范,处理与传输媒介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物理层协议包括以太网(Ethernet)和无线局域网(Wi-Fi)。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并成功进行差错检测和修复。
它将数据帧分成较小的数据包(帧)并通过物理层发送。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和Wi-Fi。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它主要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包分组和传输。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nternet Protocol)和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数据分段、错误处理和流量控制。
它主要使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
TCP提供可靠的连接和流量控制,而UDP则提供无连接和低开销的服务。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维护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包括对话控制和同步。
它通过主动发起或被动响应方式来建立会话,并负责处理会话持续性、中断和恢复等问题。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对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和加密,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够正确解释和理解。
四层网络协议

四层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数据的规则和标准,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处理。
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功能。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的是OSI模型,它将网络协议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除了OSI模型,还存在其他一些常用的网络协议模型,如TCP/IP模型。
而本文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四层网络协议模型。
一、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一层,它负责定义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方式。
物理层最主要的任务是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它定义了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介质、电气特性和物理连接等。
物理层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可以是铜线、光纤或者无线信号等。
物理层常见的技术有: - 以太网:一种常见的局域网传输技术,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
- 光纤通信: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高速通信。
- 无线通信:利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如Wi-Fi和蓝牙等。
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划分为适当的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协调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数据链路层的常见协议有: - 以太网协议:一种局域网传输技术,负责在以太网中传输数据帧。
- PPP协议:用于在串行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
- HDLC协议: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常用于广域网中。
三、网络层网络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三层,它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常见协议有: - IP协议:一种用于互联网的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 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探测。
- ARP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解析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四、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协议的第四层,它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性控制。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并通过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
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

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它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网络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五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包括每一层的作用、常用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一、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最底层,它负责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维护和断开连接,同时还包括传输模式、数据传输率、数据编码等方面的规定。
常用的物理层协议有RS-232、RS-422、RS-485等。
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分成帧并加上头部和尾部,以便于传输和识别。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等。
三、网络层网络层是网络协议的第三层,它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并进行路由选择。
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等。
四、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协议的第四层,它负责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建立可靠的传输连接。
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传输控制、错误检测和恢复。
常用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协议、UDP协议等。
五、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协议的最高层,它负责对网络的应用进行定义和控制。
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协议、FTP协议等。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通信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破解的技术和方法。
网络攻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网络钓鱼等。
“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进行网络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强密码,且经常更换密码。
2.不打开可疑的邮件和链接。
3.不上不靠谱的网站。
4.不随便插入U盘和移动设备。
5.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
七层网络协议

七层网络协议七层网络协议是一种将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不同层次的协议体系,每个层次都有着相应的功能和职责。
这种分层的设计使得网络通信更加高效、灵活和可靠。
第一层是物理层,它负责在网络中传输电信号、数据位流等基本的物理连接。
在这一层次上,通信数据被划分为比特流,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如网线、光纤等。
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它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这个过程需要进行错误检测和修复。
数据链路层还会进行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以确保数据的有序传输和争用资源的公平使用。
第三层是网络层,它负责将数据片段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并通过路由选择决定数据传输的路径。
网络层作为互联网的核心,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和转发,并通过一系列的网络设备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第四层是传输层,它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传输层通过TCP和UDP协议,实现了数据分段、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重传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是会话层,它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通信方式,通过建立可靠的连接和管理连续的会话,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第六层是表示层,它负责将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通信所需的格式。
表示层实现了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以确保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互通性。
第七层是应用层,它负责在用户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应用层包括了各种协议和服务,如HTTP、FTP、DNS等,它们提供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交互。
七层网络协议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独立的协议体系,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规范和协议。
通过将整个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层次,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七层网络协议的设计使得网络通信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成为现代网络通信的基础。
http协议:二(5)常说的“四层”和“七层”到底是什么?“五层”“六层”哪去了?

http协议:⼆(5)常说的“四层”和“七层”到底是什么?“五层”“六层”哪去了?第⼀层:物理层,TCP/IP ⾥⽆对应;第⼆层:数据链路层,对应 TCP/IP 的链接层;第三层:⽹络层,对应 TCP/IP 的⽹际层;第四层:传输层,对应 TCP/IP 的传输层;第五、六、七层:统⼀对应到 TCP/IP 的应⽤层。
OSI 的分层模型在四层以上分的太细,⽽ TCP/IP 实际应⽤时的会话管理、编码转换、压缩等和具体应⽤经常联系的很紧密,很难分开。
例如,HTTP 协议就同时包含了连接管理和数据格式定义。
“四层负载均衡”就是指⼯作在传输层上,基于 TCP/IP 协议的特性,例如 IP 地址、端⼝号等实现对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七层负载均衡”就是指⼯作在应⽤层上,看到的是 HTTP 协议,解析 HTTP 报⽂⾥的 URI、主机名、资源类型等数据,再⽤适当的策略转发给后端服务器。
TCP/IP 分为四层,核⼼是⼆层的 IP 和三层的 TCP,HTTP 在第四层;OSI 分为七层,基本对应 TCP/IP,TCP 在第四层,HTTP 在第七层;OSI 可以映射到 TCP/IP,但这期间⼀、五、六层消失了;⽇常交流的时候我们通常使⽤ OSI 模型,⽤四层、七层等术语;HTTP 利⽤ TCP/IP 协议栈逐层打包再拆包,实现了数据传输,但下⾯的细节并不可见。
有⼀个辨别四层和七层⽐较好的(但不是绝对的)⼩窍门,“两个凡是”:凡是由操作系统负责处理的就是四层或四层以下,否则,凡是需要由应⽤程序(也就是你⾃⼰写代码)负责处理的就是七层Unix的域套接字可以认为是在osi的第五层1、链接层 link layer ,负责在底层⽹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使⽤MAC地址来标记⽹络上的设备,所以也叫MAC层2、⽹际层 internet layer,IP协议所在层,在链接层的基础上,⽤IP地址取代MAC地址,把许多局域/⼴域⽹连接成虚拟的巨⼤⽹络,在这个⽹络⾥找设备时只要把IP地址再翻译成MAC地址就可以3、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TCP、UDP协议所在层,这个层次协议的职责是保证数据在IP地址标记的两点之间可靠地传输。
网络五层协议记忆口诀

网络五层协议也就是常说的TCP/IP五层协议,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快速记忆口诀:电脑需要物理链路加网络传输最后才可以(打游戏)应用。
物理链路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为网络层与传输层,最后应用为应用层。
以下简单阐述五层协议:
物理层:网络需要传输前提需要物质,比如电缆、光缆、双绞线等等设备。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的基础上确立0与1的分组方式,主要是将数据合成数据块,封装成帧,并进行MAC寻址。
网络层:在数据链路层的基础上,满足更多网络的需求。
其中最重要的协议就是IP协议。
传输层:主要是建立起端口与端口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TCP协议与UDP协议
应用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解读,翻译成电脑能显示的画面,文字,声音等等。
7层网络协议

7层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7层网络协议是指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中的七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
下面我们将逐层介绍7层网络协议的功能和特点。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包括电压、光强等物理特性的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是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等。
物理层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只能传输比特流,不能识别数据的含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及差错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是网桥、交换机等。
数据链路层的特点是通过MAC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和路由选择,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网络层的特点是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的分段、传输控制和差错检测。
传输层的主要设备是端口。
传输层的特点是通过端口号进行寻址,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会话层的主要设备是网关。
会话层的特点是通过会话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会话连接的管理。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表示层的主要设备是加密解密设备。
表示层的特点是通过数据格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应用层的主要设备是应用程序。
应用层的特点是通过应用程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结。
7层网络协议通过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网络通信功能的清晰划分和灵活组合。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通信功能。
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成了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特性,包括传输介质、电压等。
在这一层,主要的协议有:1. 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协议,用于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
2. RS-232: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3. USB:USB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协议,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帧同步。
它将原始的比特流组织成以太网帧等格式。
主要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同样出现在物理层,但也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PPP:点对点协议用于建立和管理点对点连接,如电话线上的拨号连接。
3.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主要应用于广域网。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为数据包添加网络地址,并确定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主要的协议包括:1. IP: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在广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2. 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
3.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用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端到端的通信。
它提供了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分段重组。
常见的协议有:1.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2.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常用于实时传输和广播通信。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提供了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会话同步和错误恢复的机制。
常见的协议有:1. NFS:网络文件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中的协议层。
它们对网络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分别对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七层协议,也称为OSI参考模型,是一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分层的方式来实现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管理会话,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加密,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七层协议的分层设计使得不同层次的协议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和维护,极大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四层协议,也称为TCP/IP协议栈,是一种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七层协议相比,TCP/IP协议栈将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合并为一个应用层,简化了协议的层次结构。
网络接口层负责硬件设备的驱动和数据帧的发送,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是基于TCP/IP协议栈进行开发和部署的。
总的来说,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都是网络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协议体系结构和分层设计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协议体系结构,以实现网络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七层协议详解

OSI模型结构总共分为七层,从最低层到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
1、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数据链路层,想想:信号、介质。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信息可靠地在物理链路上传输,和这层相关的有物理地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存取、错误通报、数据包顺序、流量控制。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数据链路层,想想:数据帧和介质存取控制。
3、网络层网络层是复杂的一层,它负责提供连通性和路径的选择。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网络层,想想:路径选择、路由、编址。
4、传输层传输层把要传输出去的信息分成细的分段,把收到的分段整合成原信息。
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传输层,想想:服务质量,可靠性。
5、会话层如其名,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结束两部计算机间的通信会话,会话层给表示层提供服务。
它亦负责同步两部机的表示层和管理它们的信息交换。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会话层,想想:对话,交谈。
6、表示层表示层首先要确定来自应用层的信息传输出去到达目标系统可被读取明白,如果需要的话,表示层会在几种通用数据格式间转换,如你想用几个字形容表示层,则想:一种通用格式。
7、应用层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它给用户应用软件提供了网络服务。
它与其它六层的不同是它不提供服务给另一层,只提供服务给七层外的软件。
应用层的应用例子:数据表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银行终端软件,应用层预先与可以与它通信的目标软件建立联系,并且确定了程序去处理错误处理和信息完整性,如果你想很快记住应用层,想想浏览器或ICQ。
三、OSI七层的功能及各层的协议和数据格式OSI Layers 功能协议、数据格式或设备Application 为应用程序提供通信服务FTP,WWW browsers例:Word processor Telnet、NFS、SMTPgateways、mail等Presentation 主要作用是定义数据格式TIFF,GIF,JPEG如:二进制或ASCII传输ASCII,MPEG,MIDIHIMLSession 定义怎样开始,控制和结束RPC,SQL,NFS,会话conversations如ATM机NetBIOS names的事务处理双向传输AppleTalk ASP Transport 第四层包括选择是否提供TCP,UDP,SPX错误恢复的协议如TCP→分民packet→IP→TCP组合成segmentNetwork 定义包的端对端的传送IP,IPX也定义了根据媒体的不同具Appletalk DDP把packet分割成更小的packet路由器例;cisco路由器Data Link 指定从一个具体的链路或媒体传输Frame Relay数据,定义通过不同的链路传输HDLC,PPP例:802,3,802,2定义Ethernet1EEE802,3/802,2怎样工作,HDLC→Point-to-point FDDL,ATMWAN Link 网卡、网桥、交换机Physical 物理媒件的物理特性E1A/T1A,232Commector,pin,electrical current E1A/T1A-449Eneoding.例:RJ45定义wires/pins V.35,V.24Ethernet和802.3定义wires/ RJ45,Ethernetpins1,2,3 ,6 802.3,802.5 FDDI四、在不同的计算机的相同层的通信主机A 主机BApplication Application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Session SessionTransport TransportNetwork Network NetworkData Link Data Link Data LinkPhysical Physical Physical路由器(仅仅具有三层的功能)五、Data Encapsulation 数据封装及数据包的名称数据格式OSI层数据包的名称1Data应用层DATA2 TCP Data 传输层SEGMENT3 IP TCP Data 网络层PACKET4 LH IP TCP Data LT 数据链路层FRAME5 00100101011110110 物理层BITS最佳答案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个层次的协议组成的,每一层协议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责任。
计算机网络通常被分为七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和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通信,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主要负责物理介质的传输,包括信号传输、电缆连接等。
常见的物理层协议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一组比特序列组织成合适的帧,并通过物理链路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以太网协议、无线局域网协议等。
网络层在两个主机之间提供数据报传输的服务,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等。
传输层主要负责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性和连接管理。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协议、UDP协议等。
会话层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建立和维护通信会话。
会话层的协议有RPC协议、SSH协议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等操作,确保数据在两个主机之间的正确解释。
常见的表示层协议有JPEG协议、SSL协议等。
应用层是最高层的协议,直接面向用户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协议、DNS协议等。
这七层协议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框架,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效能。
不同层次的协议之间通过接口和协议栈进行交互,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数据从应用层经过各个层次的协议封装和处理,最终到达物理层传输,然后再从物理层经过接收方各层的逆向处理,到达应用层供用户使用。
通过七层协议的分工合作,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高速、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传输。
每一层的协议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远程通信、数据共享和资源利用。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以下是计算机⽹络的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1)OSI分层,⾃上⽽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2)TCP/IP分层:⽹络接⼝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际层(对应OSI的⽹络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当前采⽤ip4,下⼀版为ip6)、运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应⽤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层和应⽤层)3)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物理层:作⽤:通过媒介输出⽐特(bit)协议:RJ45、CLOCK、IEEE802.3设备:中继器、集线器数据链路层:作⽤:将⽐特币组装成帧(Frame)和点对点传递协议:PPP FR HDLC VLAN MAC设备:⽹桥、交换机⽹络层:作⽤: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际交互协议: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OSPF设备:⽹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关数据链路层在概念上分为两个⼦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数据链路层负责分配MAC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由48⽐特长,12个16进制数字组成,0~23位是⼚商向IETF等机构申请⽤来标识⼚商的代码。
传输层:作⽤: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传递和错误恢复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段,提供可靠的交付),UDP(⽤户控制协议:它是⽆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户数据报,它不能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SCTP会话层:作⽤:建⽴管理和终⽌会话(会话协议的数据单元SPDU)协议:NFS SQL NETBIOS RPC表⽰层:作⽤:数据翻译、解密和压缩(表⽰协议数据单元PPDU)协议:JPEG MPEG ASII应⽤层:作⽤: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段(应⽤协议数据单元APDU)协议:FTP(⽂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Telnet(虚拟终端协议)、SMTP(电⼦邮件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www、NFS。
网络七层协议及其作用

⽹络七层协议及其作⽤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层6 表⽰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程序的功能,下⾯3层,既3、2、1层主要⾯向通过⽹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我给⼤家介绍⼀下这7层的功能:(1)应⽤层:与其他计算机进⾏通讯的⼀个应⽤,它是对应应⽤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作的程序员也不关⼼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个传输⽂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 的第7层。
⽰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层:这⼀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进制,那么发送⽅和接收⽅不改变⽂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CII格式,发送⽅将把⽂本从发送⽅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C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将标准的ASCII转换成接收⽅计算机的字符集。
⽰例:加密,ASC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部分时可以通知应⽤,从⽽使表⽰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数据代表表⽰层。
⽰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主机上对不同应⽤的数据流的输⼊进⾏复⽤,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例:TCP,UDP,SPX。
(5)⽹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式和学习的⽅式。
为了适应最⼤传输单元长度⼩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个包分解成更⼩的包的分段⽅法。
⽰例:IP,IPX等。
(6)数据链路层:他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
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第一层物理层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
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
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
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物理编址(相对应的是网络编址)定义了设备在数据链路层的编址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如总线拓扑结构和环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向发生传输错误的上层协议告警;数据帧序列重新整理并传输除序列以外的帧;流控可能延缓数据的传输,以使接收设备不会因为在某一时刻接收到超过其处理能力的信息流而崩溃。
数据链路层实际上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al LinkControl,LLC)。
MAC描述在共享介质环境中如何进行站的调度、发生和接收数据。
MAC确保信息跨链路的可靠传输,对数据传输进行同步,识别错误和控制数据的流向。
一般地讲,MAC只在共享介质环境中才是重要的,只有在共享介质环境中多个节点才能连接到同一传输介质上。
IEEE MAC规则定义了地址,以标识数据链路层中的多个设备。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管理单一网络链路上的设备间的通信,IEEE 802.2标准定义了LLC。
LLC支持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帧中定义了许多域。
这些域使得多种高层协议可以共享一个物理数据链路。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源和终点之间建立连接。
它一般包括网络寻径,还可能包括流量控制、错误检查等。
相同MAC标准的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只涉及到数据链路层,而不同的MAC标准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涉及到网络层。
例如IP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而可以实现多种网络间的互联。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向高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网络数据流服务。
传输层的功能一般包括流控、多路传输、虚电路管理及差错校验和恢复。
流控管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传输设备不发送比接收设备处理能力大的数据;多路传输使得多个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传输到一个物理链路上;虚电路由传输层建立、维护和终止;差错校验包括为检测传输错误而建立的各种不同结构;而差错恢复包括所采取的行动(如请求数据重发),以便解决发生的任何错误。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TCP/IP协议族中的传输层协议。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与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通信会话包括发生在不同网络应用层之间的服务请求和服务应答,这些请求与应答通过会话层的协议实现。
它还包括创建检查点,使通信发生中断的时候可以返回到以前的一个状态。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提供多种功能用于应用层数据编码和转化,以确保以一个系统应用层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应用层识别。
表示层的编码和转化模式包括公用数据表示格式、性能转化表示格式、公用数据压缩模式和公用数据加密模式。
公用数据表示格式就是标准的图像、声音和视频格式。
通过使用这些标准格式,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可以相互交换数据;转化模式通过使用不同的文本和数据表示,在系统间交换信息,例如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标准数据压缩模式确保原始设备上被压缩的数据可以在目标设备上正确的解压;加密模式确保原始设备上加密的数据可以在目标设备上正确地解密。
表示层协议一般不与特殊的协议栈关联,如QuickTime是Applet计算机的视频和音频的标准,MPEG是ISO的视频压缩与编码标准。
常见的图形图像格式PCX、GIF、JPEG是不同的静态图像压缩和编码标准。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最接近终端用户的OSI层,这就意味着OSI应用层与用户之间是通过应用软件直接相互作用的。
注意,应用层并非由计算机上运行的实际应用软件组成,而是由向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资源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组成,这类应用软件程序超出了OSI模型的范畴。
应用层的功能一般包括标识通信伙伴、定义资源的可用性和同步通信。
因为可能丢失通信伙伴,应用层必须为传输数据的应用子程序定义通信伙伴的标识和可用性。
定义资源可用性时,应用层为了请求通信而必须判定是否有足够的网络资源。
在同步通信中,所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都需要应用层的协同操作。
OSI的应用层协议包括文件的传输、访问及管理协议(FTAM),以及文件虚拟终端协议(VIP)和公用管理系统信息(CMIP)等。
TCP/IP分层模型TCP/IP分层模型(TCP/IP Layening Model)被称作因特网分层模型(Internet Layering Model)、因特网参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
图2表示了TCP/IP分层模型的四层。
图2TCP/IP四层参考模型TCP/IP协议被组织成四个概念层,其中有三层对应于ISO参考模型中的相应层。
ICP/IP协议族并不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因此它不能独立完成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必须与许多其他的协议协同工作。
TCP/IP分层模型的四个协议层分别完成以下的功能:第一层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协作IP数据在已有网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
实际上TCP/IP标准并不定义与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功能。
相反,它定义像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这样的协议,提供TCP/IP 协议的数据结构和实际物理硬件之间的接口。
第二层网间层网间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本层包含IP协议、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负责数据的包装、寻址和路由。
同时还包含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用来提供网络诊断信息。
第三层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它提供两种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其中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可靠的数据流运输服务,UDP协议(Use Datagram Protocol)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数据报服务。
第四层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达层。
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包括Finger、Whois、FTP(文件传输协议)、Gopher、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Telent(远程终端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IRC(因特网中继会话)、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等。
三总结与比较OSI的七个层次: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OSI七个层次的功能: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在其上串行传送比特流,即所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此外,该层中还具有确定连接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手段,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为做到这一点,在每一帧中必须同时带有同步、地址、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网络层为了将数据分组从源(源端系统)送到目的地(目标端系统),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使源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信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并交付给相应的传输层,即完成网络的寻址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是高低层之间衔接的接口层。
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将它分割成若干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
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中的最关键一层,该层以上各层将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
会话层该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务。
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
例如,确定是双工还是半双工工作。
表示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的抽象语法变换为传送语法,即把不同计算机内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的标准表示形式。
此外,对传送的数据加密(或解密)、正文压缩(或还原)也是表示层的任务。
应用层该层直接面向用户,是OSI中的最高层。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应用的接口,即提供不同计算机间的文件传送、访问与管理,电子邮件的内容处理,不同计算机通过网络交互访问的虚拟终端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