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17 鉴赏诗歌的语言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
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6 古诗词阅读(讲)高考语文大纲对古诗词阅读的考查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
考点一:鉴赏古诗词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类: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
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诗歌的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包含两方面内容: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十种形象: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2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品味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精妙之处。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语言风格等命制。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得理解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是指诗人在写作时,从众多的备用字中,选择出最精彩的“那一个”,使得所用之字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练、更富表现力。
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所“炼”之“字”,大多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
2.鉴赏诗歌的“诗眼”。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一词。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关键最精彩的字句。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如“红杏枝头意闹”的“闹”;一种是全首最精彩、最关键的句子,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其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
鉴赏“诗眼”的妙处,要特别关注“诗眼”与整体的联系,因为“眼”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灵气,顾盼神飞。
正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一笑”是“眼”这一局部在整体支撑下产生的灵气,“百媚生”是局部的灵气催生的整体效果。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
古人常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术语来评议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婉约 细腻
例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 照《武陵春》)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 含蓄 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 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 委婉 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 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 《闺意献张水部》) 思而得之。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
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 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遥
寄卢侍御虚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风格
说明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
例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陈子昂《登幽州
悲壮 慷慨
分 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 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 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 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
[例1] 题。
(2008· 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小
孤
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
举例 在四字中”。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起首句“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用叠音词, 不仅使词律节奏感强,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 愁苦的氛围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解析版)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知识概述】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两个角度:鉴赏语言运用特点和鉴赏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1、读(题干)——弄清题干问法,确定答题范畴;2、品(文本)——关注诗歌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体色彩等,从不同角度整体感受诗歌的整体语言特色。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题型分析】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遣词造句——即具体字词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炼字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附:不同词性的字词常规表达效果动词: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作用,使诗歌形象生动。
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语言形象细腻。
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上诗歌的语言更加真实传神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有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神奇的语言效果。
(2)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常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各有其艺术效果,在鉴赏诗歌的语言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
古典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等。
(3)语体色彩古典诗歌中涉及到语体分析,主要是口语的使用和典故的使用。
(1)口语使用例:卜算子辛弃疾 (宋)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
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
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2)典故使用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鉴赏诗歌的语言(19)
考 总 复 习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部分
考
专题19 专题19
《走
考
名词罗列, 名词罗列 , 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 个意象叠加的现象,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个意象叠加的现象,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可以帮助我们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思》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用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 断肠人在天涯。 的凄凉画面。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 的凄凉画面。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一句中纯用名词组成诗句, 将六种景物—— 人迹板桥霜 ” 一句中纯用名词组成诗句 , 将六种景物 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作意象的叠加, 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作意象的叠加,如一 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部分
考
专题19 专题19
《走 向 高 考
考
再如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 再如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 山光悦鸟性 , 潭 影空人心。 其中的“ 字和“ 影空人心。”其中的“悦”字和“空”字均为非动词活用 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部分
考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①不值:不遇,见不上园主人②屐齿: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
怜,这里有遗憾意。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万口传诵的名句,简析它的艺术特点。
2、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简要分析各种景物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3、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请就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5、卜算子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个性?6、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上片写“观潮”,下片写“弄潮”。
请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简要说明结尾两句所起的作用。
⑦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中三处运用对比,联系作者经历,分别说明对比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丑奴儿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面一首词,对其艺术特点进行赏析。
9、咏田家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编者按】曾经连续四年(2007至2010年)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资料,这样做,一是的确喜欢诗歌鉴赏,二是想为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中学师生复习备考提供方便。
今年,我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第五个年头编写诗歌解析资料,目的不变。
资料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于时间紧迫,错漏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黄平科【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2011年高二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思乡送别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例子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禾熟孔平仲①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作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孔平仲:北宋诗人。
曾屡遭贬谪,做过地方官吏。
②窦:深潭。
③粗了:大致了结。
(1)诗人是如何表现题目中的“禾熟”的?请结合前两句简要赏析。
(3分)(2)本诗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①首句直接描写果实累累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浪翻涌,香气袭人的丰收景象;②次句通过流水落于溪潭上的清越声响来衬托打谷场上繁忙的劳作之声,表现出农人的丰收喜悦。
(直接描写1分,声音衬托1分,丰收景象、丰收喜悦1分,总3分。
其他合理表达,酌情给分)(2)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自己仕途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与老牛承担的耕作任务的繁重极为相似,作者对此极为厌倦。
②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老牛耕作终有了结之时,希望自己也能早日了却繁杂的公务,像老牛那样释却负重、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每点2分,总4分)例子2.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鉴赏诗歌语言
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
渲染颜 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虁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色的词 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
突出眼前的荒凉。“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国之
情
含有修 辞手法
的词
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 人之妙处
14
【解题思维】 第一步:明确颈联是本诗的第五、六句,找出“空”和“坐见”在颈联中 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认真分析颈联内容。“空有济川心”表面是说虽想渡河,但只是一 种奢望,“坐见”写出了诗人的无奈。联系注释可知,其实诗人要写的是即使想 恢复中原,但也无法施展抱负。 第三步:先解释这两个词的字面义,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
颈联中的“空”和“坐见”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5 分)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13
【读懂诗歌】 骤雨过后,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与外界隔绝的孤洲 整天没有来客造访,唯有一叶小舟孤独地拴在垂杨的岸边。本想乘舟渡河,但 门前的水势有增无减。只好袖手归来,栖迟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
角 度 一
考点 2 鉴赏诗歌语言
角
度
三
角 度 二
1
角度 1__炼__字
☞明常识 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提高鉴赏炼字的能力。
2
词类
解说
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
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
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 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诗歌鉴赏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 征+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 情(表明了什么哲理)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 的 特 征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拟人)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 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怎样运 用这种表达技巧。 ③渲染了什么气氛或者表达 了什么感情
例(1)从写作技巧方面简析三四两句的艺术效果。
戴叔伦《过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落松风起,萧萧枫树林。 答:①三、四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② 通过“日暮松风”、“萧萧枫林”等意象渲 染出凄怨悲凉的意境氛围,烘托出屈子之怨 的深重,从而突出了“怨”的主题。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马诗[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通过咏“马” 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合成一问:请简析诗中“马”的形 象)
马
物:
雄骏威猛、气势如虹,渴望驰聘疆场, 物的特征: 建功立业。 表达诗人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 寓意: 和眼前不被赏识,徒叹奈何的感慨。
常见的表现手法(记忆)
•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 双关、对比、反问 • 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 3、描写手法: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衬托、白描、比兴、抑扬、象征、叙议 结合、远近高低结合、点面结合、动静 结合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要点及解法
2011年诗歌鉴赏题命题要点及解法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鉴赏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说明》做了如下阐释:(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技巧一:品味语言,推敲词句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直露平实,有的却含蓄蕴藉,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经典试题]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2005年全国卷Ⅱ)邯郸冬至①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参考答案] 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2.分析积极修辞手法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反复等。
如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用的就是双关;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先用设问,后用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
分析修辞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经典试题] 苏轼《海棠》诗的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007年重庆卷)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参考答案] 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喻人。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
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
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之诗歌鉴赏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40个背诵篇目(见附件1);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4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见附件2)。
默写时要注意:(1)“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3)若是选默,就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最好不要多默。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品象悟境,分析内涵复习目标1.找准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北京卷《病柏》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6分)意象意蕴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考向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1)研读诗歌,确定意象,分析表层属性。
通读诗歌,确定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揣摩并把握意象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特别是其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探求深层含义。
理解意象的含义,需要联想平时积累的意象含义,再抓住关键性词语,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理解意象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有些意象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必须结合诗人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专题02--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ppt课件)
【答题规范】
①概括画面要素 ( “xx图”式短语,常见要素为时间、地点、事件、主 要景物等,通常4~6字)
②点出画面氛围 (常用四字短语)
③分析蕴含情感
【参考答案】
①描绘了汉江奔流的景象,汉江萦纡万里,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 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营造了浩瀚磅礴、气 势宏大的氛围; ②渲染了汉江汹涌浩大的气势,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统、国运兴盛蓄势,突出了歌颂盛世伟迹的主题。
关注,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 ②“析”
掌握基本答题模式,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 合理的解读。
24
【真题直击】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③ 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0
三、情景关系类
21
示例:
①哀景写乐
②乐景写哀
•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 新。 劝君更尽一 杯酒, 西出阳关 无故人。
22
【题型解析】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
32
【答题规范】
①指出作用; ②结合作用,紧扣文本进行分析; 如果有多种作用,则按题干要求,逐条归纳,分点作答。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专题课件(新人教)
宋代的词 元代的散曲
5
四言古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
古体诗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乐府诗 如王之涣《登颧鹊楼》 五言绝句 :如王之涣《登颧鹊楼》 绝句 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 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 律诗
诗歌 15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小令 曲牌 曲题
【正宫】【 端正好】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 , 北雁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 正宫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8
近体诗(格律诗) 近体诗(格律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 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 律诗两种 特点: 绝句和 两种。 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特点:
讲究押韵\对仗 平仄 体裁分类) 讲究押韵 对仗\平仄 体裁分类 对仗 平仄(体裁分类
(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 )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 绝句四句, 句。 (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 )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 绝句二、 押韵,律诗二、 八押韵。 切记! 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切记!) 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 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 首联 五六句叫颈联 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 尾联。 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语言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 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语言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①不值:不遇,见不上园主人②屐齿: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
怜,这里有遗憾意。
诗的上联十分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2、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写惜别之情的诗,一、二两句的“无情” 、“笑不成”如何理解?观祈雨3、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4、[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8、概括这首元曲语言上的特点。
5、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6、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效果?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7、题张十一旅舍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作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处晴,不明写春雨,只用暗示;诗人从春雨声中听到杏花消息,故前来游园欣赏,这一点也没有点明;主人们虽设而常关,有人叩门也“久不开”,说明懒于社交,径自隐居园中与春色为伴,可见高雅脱俗。
2、“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第八章诗歌鉴赏第3节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
“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
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2.诗眼类型一炼字【答题技巧】“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1.修辞角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
2.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青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3.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
叠字最具声韵效果。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
黄庭坚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奉呈广平公》)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
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语言
1、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①不值:不遇,见不上园主人②屐齿: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
怜,这里有遗憾意。
诗的上联十分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2、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写惜别之情的诗,一、二两句的“无情”、“笑不成”
如何理解?
3、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4、[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概括这首元曲语言上的特点。
5、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
6、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7、题张十一旅舍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
8、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作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处晴,不明写春雨,只用暗示;诗人从春雨声中听到杏花消息,故前来游园欣赏,这一点也没有点明;主人们虽设而常关,有人叩门也“久不开”,说明懒于社交,径自隐居园中与春色为伴,可见高雅脱俗。
2、“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
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语、难舍难分的情态。
3、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第一句(桑条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忧春阴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
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
4、以口语入曲,本色通俗,纯朴活泼,且言简意深。
5、例如:将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荷叶与罗裙、荷花与脸盘交相辉映,人花难辨,美不胜收。
或“活动的图画”:采莲女在野与花中穿行,时隐时现,时有是无,令人不时生发出“看花眼”的惊奇,而突然间歌声四起,又不免恍然大悟。
(或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和谐美;采莲女穿行荷塘,时隐时现的动态美;“空塘不见人,但闻歌声扬”的音乐美。
言之成理亦可,但一定要结合原诗加以分析)
6、(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水夕阳的柔和和江南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2)因为在诗人的眼前所呈现的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一弯初升的新月,如同在深蓝天幕上悬挂着的一张精巧的银弓。
所以诗人才会脱口而出,赞美这夜的可爱。
7、描写榴花不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8、诗作开篇写远道而来、初至燕台的客子的特有感受:心为之“惊”。
先为边塞重镇、险要山川而惊;再为汉将营中吹笳击鼓、军营整肃而惊;三是远望连绵千万里的积雪映出一片寒光,为边塞苦寒而惊;四是在朦胧曙色中仰视高悬的军旗在半空中猎猎飘扬,为边塞景象如此雄浑壮阔而惊心动魄、心灵震撼。
以上已将“惊”字写足,从颈联始便从惊转入不惊,写汉军进攻,烽火连天,使得胡天的明月也为之黯然失色;汉军防守,海边的云山环绕边城,岿然不动。
见此三边壮气,诗人一反开篇的客心之“惊”,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