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贫血4.5

合集下载

贫血

贫血
❖ 2、知识教育: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原发 病的重要意义,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3、指导休息和饮食,预防感染。 ❖ 4、用药指导。
课后练习
李某,男,18岁。因反复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2年,加重 3个月,于1999年3月10日收入院。
体查:T 36℃ P90次/分R 17次/分Bp15/9kPa,神清,发育正常,营养 中等,中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结膜苍白, 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
贫血的共同表现: ⑴最早出现的症状: 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等
⑵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 皮肤粘膜苍白
正常
贫血
其他:
心悸、气促、头痛、头昏、耳鸣、眼花、注意力 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下降、舌炎、恶心、便 秘、夜尿、月经失调。





【 诊断 】
① 明确贫血的有无及程度(血常规检查) ②明确贫血类型 ③找出贫血的原因(病史、实验筛选检查)
❖护理目标: 病人缺氧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活动耐力恢复正常; 造血营养素缺乏得到纠正。
❖ 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 ⑴ 休息与活动 ⑵给氧
2.营养失调 ⑴ 饮食护理 ⑵输血护理 ⑶预防感染
Contents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定义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
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 减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IDA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三个阶段 贮存铁耗尽 (铁消耗期ID) 红细胞内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DE ) 缺铁性贫血期IDA

血液学第八章

血液学第八章



一、贫血的分类 (一)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对贫血进行分类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的检查,镜下对血涂片 上红细胞的形态认真观察,可发现红细胞有无形态、着色异常结 构,有无红细胞排列异常,有无有核红细胞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形 态异常等,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 二、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 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其诊断 过程为:*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的类型;*查清贫 血的病因,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


2、骨髓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急性再障:骨髓穿刺液和制片后均可见脂肪滴明显增多,骨 髓液稀薄,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底下。造血细胞(粒系、红系、巨核 系细胞)明显减少,且不见早期幼稚细胞,巨核细胞常缺如;非造 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有时淋 巴细胞比例高达80%。如有骨髓小粒,染色后镜下为空网状结构或 为一团纵横交错的纤维网,其中造血细胞极少,大多为非造血细胞。 (2)慢性再障:受累骨髓呈向心性发展,骨髓有散在的增生灶, 故常因不同的穿刺部位,骨髓象再现也不一致。需多部位穿刺或进 行骨髓活检检查,才能获得较可靠明确的诊断。多数病例骨髓增生 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其中幼细胞和巨核减少明显;非造血细 胞比例增加,常〉50%。如穿刺遇增生灶,骨髓可增生活跃,红系 可有代偿性增生,以核高度固缩的“炭核”样晚幼红细胞多见,这 可能为红系成熟停滞、停幼红细胞脱核障碍所致;粒系减少,主要 见到的是晚幼粒的成熟型粒细胞,胞质中的颗粒常粗大;骨髓小粒 改变与急性再障相似,但以脂肪细胞较多见。

再障的发病机制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公人的有:* 造血干细胞异常: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发现再障患者的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的数量减少,并有质的异常,增殖分化障碍;*造血微环境 缺陷,包括基质细胞和神经体液调节因子等的缺陷,影响了造血 干细胞的增殖;*免疫机制异常,部分患者存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 抑制,与活化的细胞素性T细胞和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增高(如 干扰素、白介素-2等)有密切关系,可抑制自身或正常人的骨髓 造血细胞增殖;*遗传倾向,再障虽非典型遗传性疾病,但有一定 的遗传倾向,患者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检验指标
2.按外周血多少可分为: 白血性白血病>15×109,有原+幼 非白血性白血病<10×109,无原+幼
3.按细胞类型可分为(对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L2、L3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07
第三节 白血病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淋巴细胞在
0.37 0.37 0.30
• 贫血程度():

轻度 >90; 中度 60~90;

重度30~60; 极重度< 30;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
常见原因:
形态学表现:小细胞低色素,缺乏可染色铁
分三个阶段:、、,总称铁缺乏症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4.铁代谢指标
2.血象
5.骨髓铁染色
3.骨髓象
血象
子溶血试验和试验。上述一项阳性,结合 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糖水试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为过筛试 验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
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 多系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临床上表 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 2008年将修订分为7个亚型:、、、1、2、、 5综合征
21;、2、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方法评价】诊断主要依赖于血象和骨髓象。
第三节 白血病
【概述】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
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 分化成熟障碍。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肝 脾、淋巴结肿大,可危及生命。
【白血病()分类】
1.按病程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 急性白血病:原始+早幼,<6个月 慢性白血病:较成熟细胞,>1年

带你认识缺铁性贫血

带你认识缺铁性贫血

带你认识缺铁性贫血⊙文/齐梦茹我们去医院看病,血常规是最常见且最基础的检查。

无论成年人或儿童,在检查身体时,基本都需要做血常规,其各项指标的意义和体内是否存在疾病有很大关系。

小指标反映出大问题。

在血液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从表面看面色苍白、口唇无血色,因头晕、乏力、心慌等一些常见的症状在其他科室做了很多检查,最后发现是贫血,而且大部分是缺铁性贫血。

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较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与发展营养司依据1993-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信息系统估计,全球贫血患病率为24.8%。

估计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7.4%,孕妇贫血患病率为41.8%,非孕妇贫血患病率为30.2%。

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替代。

临床上引起贫血的疾病很多,比如血液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所以对于贫血,一定要追查原因,明白为什么会贫血。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贫血在我国人群中总发生率大约在20%~25%左右,其中最常见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anemia,IDA)。

据统计,目前中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达15%~20%。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铁缺乏(iron deficiency)所导致的贫血,常见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往往在血常规检验单上表现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出现减低,其为普遍影响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临床上靠什么来诊断缺铁性贫血呢?主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完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骨髓穿刺及活检等检查来诊断。

缺铁性贫血需要与什么病鉴别呢?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患者,不见得都是缺铁性贫血,还有地中海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等其他类型的贫血。

血液系统2节 贫血-PPT文档资料

血液系统2节 贫血-PPT文档资料
1.加强病情监测 2.饮食护理 3.口服铁剂护理 4. 注射铁剂护理 5.输血护理 6.给氧 7.日常护理 8.健康指导
1 9 : 4 6
请你分析缺铁早观 察到的指标是什么? 一位缺铁性贫血病人经铁剂治疗后1 个月 无效,考虑该病人可能同时患有 什么病?
1 9 : 4 6
六、护理诊断/问题
1.活动无耐力 2.营养失调
3.知识缺乏
1 9 : 4 6
七、护理措施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60~90 g/L
30~59 g/L < 30 g/L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贫血分类:
分 类 MCH MCV MCHC (pg (fl) (%) ) > 100 80~ 100 32~ >32 35 32~ 26~ 35 32 临床类型
1 9 : 4 6
大细胞 性贫血 正常细胞 性贫血 小细胞 低色素性 贫血
1 9 : 4 6
请说出饮食护理在贫血治疗中的重要性?怎样指 导病人合理饮食? 不同医院的几位实习生都反映在消化科和血液科 曾多次遇到病人跌倒,但在其他科室却没见到?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应如何护理?
1 9 : 4 6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 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1 9 : 4 6
为什么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发病原因 是什么?怎样治疗、护理?
1 9 : 4 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铁的代谢
(在肠道吸收)
Fe2+
Fe生理来源 5%Fe来源食物,95%Fe来源破坏的红细胞 Fe病理来源 Fe剂治疗,输血
(在血液)

5贫血概述【35页】

5贫血概述【35页】
❖ 通过形态观察还可发现细胞群体间的差异,如 双相性贫血。
❖ 2. Bessman分类法 按RDW和MCV的贫血分类法
红细胞形态 正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均一性
RDW和MCV
疾病
RDW正常,MCV正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急 性失血,肝硬化和尿毒症引起 的贫血
RDW正常,MCV↑
再障,MDS
小细胞均一性 正细胞不均一性
PK缺乏症、β-脂蛋白缺乏症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冷凝集综合症及其他球蛋白增多 性疾病
常见贫血形态学推断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学特点 Hb
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 为主,苍白区扩大
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 大致正常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大、 巨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消 失,可见幼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 大致正常,易见多染性红 细胞
❖ 贫血的临床表现不仅与贫血的程度有关,也 与贫血发生的快慢、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 疾病及心脑血管的代偿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 由于贫血可影响全身的器官及组织,因此所 产生的症状及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
❖ 贫血一般表现: ❖ 疲乏、困倦、乏力、皮肤粘膜苍白 ❖ 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活动后加剧 ❖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嗜睡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 泌尿生殖系统:肾功能减退
❖ 衰老是红细胞生理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 由于上述改变,使衰老的红细胞易被吞噬细 胞吞噬。
❖ 在体内破坏红细胞的场所主要是单核一吞噬 细胞系统,首要器官是脾脏,其次为肝脏、 骨髓及其他部位。
❖ 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蛋白质和铁可被机体 全部重新利用,血红素的分解物原卟啉转变 为胆红素经胆汁排出体外。
❖ 本分类法的优点是:

简述贫血的分度

简述贫血的分度

简述贫血的分度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水平过低的疾病,通常会导致疲劳、虚弱、头晕、乏力等症状。

贫血有多种类型,包括遗传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感染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每种类型的贫血都有其特点和治疗方法。

下面简述贫血的分度:
1. 贫瘠贫血(的铁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

症状包括疲劳、虚弱、头晕、乏力、皮肤苍白等。

治疗方法包括增加铁摄入、补充铁剂或使用铁鳌合酶抑制剂。

2.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这两种维生素是红细胞形成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贫血。

症状包括疲劳、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神经系统症状、贫血面容等。

治疗方法包括增加叶酸或维生素B12摄入、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剂,或使用叶酸或维生素B12结合剂。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自身免疫性抗体攻击红细胞并破坏它们,导致贫血。

症状包括疲劳、虚弱、贫血面容、黄疸等。

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4. 感染性贫血:感染是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症状包括疲劳、发热、腹泻、乏力、贫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补充能量和营养等。

贫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于贫血患者,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贫血划分标准

贫血划分标准

贫血划分标准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的一组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对贫血的划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下面将介绍贫血的划分标准。

一、按照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1. 根据红细胞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贫血可分为大小不一的贫血和形态异常的贫血。

大小不一的贫血包括微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形态异常的贫血包括球形细胞性贫血、镰刀细胞性贫血和椭圆细胞性贫血。

二、按照红细胞生成障碍的程度分类。

2. 根据红细胞生成障碍的程度不同,贫血可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再生性贫血和正常再生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组织功能受损导致的贫血,低再生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正常再生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或破坏增加引起的贫血。

三、按照红细胞色素含量的不同分类。

3. 根据红细胞色素含量的不同,贫血可分为低色素性贫血和正常色素性贫血。

低色素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引起的贫血,正常色素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正常但红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的贫血。

四、按照贫血的病因分类。

4. 根据贫血的病因不同,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类型。

综上所述,贫血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红细胞形态学分类、红细胞生成障碍的程度分类、红细胞色素含量的不同分类和贫血的病因分类。

通过对贫血的划分,可以
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贫血的划分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加强对贫血划分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儿科第十四章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儿科第十四章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儿科第十四章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第十四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一)造血特点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1.胚胎期造血: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

因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

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自胚胎6~8周时开始,肝脏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胚胎第8周起,脾脏开始造血,胎儿5个月后,脾脏造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至出生时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

此期胸腺与淋巴结也参与造血。

(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时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4个月时才开始造血,并迅速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惟一的造血场所。

2.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

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5~7岁开始,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因此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

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小,如果造血需要增加时,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遇到发生各种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当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骨髓造血。

例题: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A.卵巢B.胆囊C.脾脏D.淋巴管E.盲肠[答疑编号500843140101]『正确答案』C(二)血象特点小儿各年龄期的血象有所不同,各有其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


身体状况
心理状态 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诊断
1 2
3 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缺乏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全身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潜在并发症:铁剂治疗的不良反应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人体营养需要的知识
(三)护理计划
护理目标
能选择含
倦怠无力
遵医嘱正确
病人能叙述
铁丰富的
食物,合理
减轻,
临床表现
3、呼吸系统:

多见于中度以上贫血

表现为呼吸加快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4、循环系统:


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
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血不足,会导 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 有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甚至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5、消化系统:

胃黏膜因缺氧引起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功 能紊乱
面色苍白


乏力、头晕
心悸、耳鸣
临床表现
三、神经、精神系统:

异食癖:生米、泥土、石子

过度兴奋、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儿童多见。
小儿严重者出现智能发育障碍

1/3末梢神经炎、神经痛
临床表
黏膜: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吞咽
困难(又称“P-V综合症”)
疾病概述
一、定义
贮存铁↓
Hb↓
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疾病概述
3、为什么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因为缺铁性贫血,MCV(红细胞
平均体积)<80,MCHC(红细胞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
3、为什么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蛋白质
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胞浆减少
颜色变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常见疾病
大细 巨幼贫血、MDS—骨髓 大的幼儿没事干 , 坐小的喜洋洋地铁跌倒,正在 32~35 胞贫 >100 异常增生综合症 急性失血 血 大(大细胞)的幼(巨幼贫血)儿没事干 正细 (MDS—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80~10 再生功能障碍、急性失 32~35 胞贫 坐小(小细胞贫血)的喜洋洋(海洋贫血) 0 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血 地铁(缺铁贫血)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小细 倒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 胞低 正(正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 <80 <32 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 色素 血(急性失血) 障碍性贫血 贫血
后,仍然服用铁剂3~6个月。
铁剂


无机铁— 硫酸亚铁0.3g,tid
有机铁— ①右旋糖酐铁50mg,tid ②葡萄糖酸亚铁 ③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病例分析
病人,女,36岁。痔疮多年。头晕、乏力多年。 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
Bp100/70mmHg,皮肤、粘膜苍白,发毛稀疏无光。


分类
基于临床的不同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
1
细胞学分类 血红蛋白浓度
2
3 4
病因学
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正常:80~100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32~35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MCV (红细 MCHC(红细胞平 胞平均 均血红蛋白浓度) 体积)

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恶心、腹胀、腹泻、
口腔炎症
临床表现
6、泌尿生殖系统:

肾脏和生殖系统缺氧


多尿、尿比重低、轻度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
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
临床表现
7、内分泌系统:

孕妇分娩时,因大出血,贫血可导致垂体缺血
功能减退

长期贫血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
的功能,改变红细胞生成素和胃肠激素的分泌

治疗贫血的某些药物本身就是外源性激素,若
长期应用,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确定有无贫血,贫血是否伴白细 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血红蛋白测定为 贫血严重程度的判定提供依据,MCV、MCHC。 2、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及形态 3、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 (或对贫血的代偿)情况
饮食护理
活动耐力
补铁,不发
生铁剂治疗
发病原因,
纠正不良
搭配饮食
增强
的不良反应
的饮食习惯
(四)护理实施
饮食护理 健 康 教 育 用药护理
休 息 及 观 察
饮食护理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注意饮食的合理 搭配,促进铁的吸收
肝脏、动物血、紫菜、蛋黄、海带、香菇、
木耳

口腔炎、舌炎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贫血 anemia
定 义
治疗要点
分 类
概述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一、概述
贫血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 (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 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判断贫血标准:
我国成人Hb:男性低于120g/L
指端苍白,指甲脆裂呈反甲状。实验室检查:
Hb50g/L,RBC2.5×1012/L,WBC9.8×109/L,红细
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6.5μmol/L,骨髓 检查:红系增生活跃,骨髓铁染色阴性。
病例分析
思考: 1.该病人是哪种贫血? 2.该如何护理?
病例分析
病人,女,36岁。痔疮多年。头晕、乏力多年。 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
疾病概述
4、什么叫做贮存铁呢?
1.铁分布
男性50-55mg/kg
女性35-40mg/kg
功能状态铁:①血红蛋白铁(占67%)
②肌红蛋白铁(占15%)
③酶中的铁 贮存铁: ①铁蛋白 ②含铁血黄素
铁的来源
内源性铁:主要来源,体内衰老红细胞被破 坏后释放的铁 外源性铁:食物平均每天摄入铁1-2mg 肝脏、动物血、紫菜等食物含铁量较丰富 谷类、蔬果中含铁较低 乳类如牛奶等含铁最低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程度 血红蛋白浓度 轻度 中度 >90g/L 60~90g/L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 活动后气促、心悸
重度
极重度
30~59g/L
<30g/L
休息时仍气促、心悸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按病因学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
造血调节异常:骨髓纤维化、骨髓炎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缺铁性
疾病概述
二、定义
ID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
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 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疾病概述
1、IDA属于什么类型的贫血?
因为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 碍而导致的缺血
疾病概述
一、定义
贮存铁↓
Hb↓
疾病概述
2、为什么贮存铁的缺乏会导致Hb
下降?
因为铁是合成Hb的重要原料
发病机制

缺铁→Hb合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含铁酶的活性↓→精神异常、免疫、 智力↓ 缺铁→粘膜病变、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一、原发病表现

妇女月经过多


消化性溃疡及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
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的 改变 肿瘤性疾病导致的消瘦
临床表现
一般贫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
4、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细胞涂片分类和骨髓活检
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
骨髓造血组织结构、增生程度。
造血功能高低及造血组织是否出现肿瘤性改变,是
否有坏死、纤维化,髓外肿瘤浸润等。
5、其他病因检查:消化道内镜、妇科检查、染色体、
免疫分型
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
重度贫血患者、老年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
Bp100/70mmHg,皮肤、粘膜苍白,发毛稀疏无光。
指端苍白,指甲脆裂呈反甲状。实验室检查: Hb50g/L,RBC2.5×1012/L,WBC9.8×109/L,红细 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6.5μmol/L,骨髓 检查:红系增生活跃,骨髓铁染色阴性。
护理
评价
评估
实施 计划
诊 断
(一)护理评估
二、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缺铁性贫血(IDA)
一、疾病概述
发病率
定义
铁代谢
疾病概述
一、发病率
10% 20% 40%
60%
男性
女性
孕妇
儿童
疾病概述
育龄妇女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上海地区IDA发生率:
6月- 2岁 75%-82% 发病率较高 孕妇 66.7% 育龄妇女 43.3%


临床表现
Hb↓,血液携氧能力↓,组织缺氧导致功能障碍
1、一般表现:

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疲乏、困倦、软 弱无力 最突出的体征:皮肤粘膜苍白 体检结果:睑结膜、口唇与口腔黏膜、指甲、 手掌等部位

临床表现
2、神经肌肉系统:

脑组织缺氧导致头昏、耳鸣、失眠、记忆力 下降等。

肢端麻木:可由贫血并发的末梢神经炎所致, 多见于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2、对因治疗

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肯定疗效; 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性贫血采用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 白、环孢素及造血正调控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