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高校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学校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构建健康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软实力。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现状分析1. 体育设施不足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相对薄弱,一些校园内甚至缺乏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缺乏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条件,这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 体育课程地位低下高校体育课程在学生的学业中地位较低,一些学生将体育课看作是一种负担,缺乏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有些高校甚至存在体育课程能力过低、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3. 学生体质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导致学生们的体质下降。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在体质方面的下降将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在一些高校中,体育文化的浓厚程度并不高,学校体育氛围淡薄,学生们缺乏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热情。
这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学生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二、原因分析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体育文化建设放在次要位置,这就使得在校园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认识。
2. 资金投入不足对于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学的投入不足,是导致许多高校体育设施不足的原因之一。
3.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普遍偏重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正是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4. 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产生了影响,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愿和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三、建设对策学校应该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品质和数量,满足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需求。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缺乏对健身、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 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生需要面对体育考试,但缺乏对体育课程的真正兴趣和热情。
缺少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3. 师资力量不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结构单一,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和体育科研人才。
这导致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养。
4. 管理体制滞后高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运动项目开展、课程设置、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就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现状,可以看到,体育教学在内容、课程、师资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找到相应的改革对策来解决。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2. 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如羽毛球、网球、登山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还可以加大对体育竞技项目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培养更多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打下基础。
3. 提升师资水平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和体育科研人员加入高校教学队伍。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让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高校长期稳定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进行探讨。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体现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上。
传统体育课程主要侧重于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训练,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该增加传统体育项目以外更多元化的内容,如健身操、舞蹈等,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还表现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上。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注重技术训练,忽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动机的激发。
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还表现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上。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所使用的设施和器材较为简陋,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应该增加投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
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外,应该增加更多元化的内容,如健身操、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动机。
需要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
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材,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需要注重评价体系的改革。
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既能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又能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有待改革。
改革的对策包括增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改革评价体系。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的对策,以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1.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不高在高校学生中,很多人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不高,更倾向于消极的态度。
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睡懒觉、玩手机游戏等消遣活动,而对于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却缺乏积极性。
2.体育教育资源不足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
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往往以体育课为主导,而课程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上,忽略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体育项目和健身方式。
4.缺乏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新理论、新技术的引入,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对策研究针对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不高的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组织更多的体育竞赛和比赛,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和健身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欢体育锻炼。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拓宽课程内容,引入更多新兴的体育项目和健身方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增加瑜伽、跆拳道、健身操等项目的教学内容,开发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健身课程。
高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组织体育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高校体育教学是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全面人格的必要措施。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现状分析一、高校体育文化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缺少系统性、专业性、层次性。
一些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只是在表面上宣传“体育健身”,但缺乏深层次的内涵。
二、体育场馆设施滞后大部分高校体育设施与游泳馆、健身房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局限于跑步道,篮球场一些设施比较简单且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师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偏重熟悉性、功利性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在课程设置中更注重“知识、技能、健康”的练习,很少涉及体育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偏重功利性和熟悉性,缺乏学术性以及文化意义的指导作用。
四、教育成绩与身体活动间矛盾在高校中,体育教育成绩被认为是学生得以毕业的一项重要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操作性。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关于体育成绩的并不符合身体健康和意识形态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反而阻碍了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进程。
对策建议一、强化体育文化建设意识高校应具有一种文化跨度更广的体育训练教育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的体育文化体系。
高校体育部门应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训练、个人挑战、竞技和团队合作等项目给予更多的奖励,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高校体育场馆应具有多样性、高重要性和高使用率。
要求设计师遵循人性化、科学性和安全性这三大原则,使得场馆满足更多的体育运动需求。
三、改革师生体育课程应该加强全民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提高,增强体育项目的知识化、技能化、美育化和情感化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做到深入浅出,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
四、改进教学考核制度应该实施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状态的平衡,从而实现身体、心理、人文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而非计算成绩的方式来约束学生对运动的实践活动。
同时,该制度设计应更加科学化和权衡性,不断推进体育文化的普及。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一、引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体魄。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1. 体育设施与装备的不足高等院校体育设施和装备的不足一直是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一些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不完善,设施老化,对于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很难保障。
一些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馆,导致体育活动的场地紧张。
而且,一些高校的体育器材配备也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日常锻炼需求。
2. 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狭窄,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也存在问题,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潜力。
3. 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不足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在宣传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认识较为薄弱。
一些高校并没有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工作较为薄弱。
高校体育设施与装备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费投入不足,高等教育面临的经费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体育设施与装备的投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与规范,难以有效推动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更新;三是社会资源调动不足,一些高校难以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影响了体育设施与装备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滞后。
一方面,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滞后、对于体育课程的研究不够深入,也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率逐渐提升,大学生人数也与日俱增。
作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体系中,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改革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上,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外需求,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质、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单一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市场逐渐萎缩,也丧失了很多发展潜力。
2. 教学手段落后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传统,主要以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为主。
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和能力,缺乏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较低。
3.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学校招聘体育教师难度较大,导致师资队伍构成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对多样化体育教学需求。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难以达到学生的期望,也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对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在保留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逐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时尚、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武术、攀岩等,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也可以增设相关课程,如体育健康教育、运动解剖学、康复医学等,注重以“体育+”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更多地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设计出更具科技含量和趣味性的体育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出有趣的体育课程,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运动的潜力。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一、现状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多以武术、体操、田径等为主,忽略了更多类型的体育运动形式,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
2. 缺乏专业化教学。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水平不齐、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不佳。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过于重视技术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只重视练习技术,缺乏对团队合作、体育精神和健康意识的培养。
4.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淡薄,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改善方法1. 多样化课程设置。
高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如武术、篮球、足球、游泳、健身操等,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2. 提高教师水平。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4. 树立体育健康意识。
高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健身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
5.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高校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健身设备等,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通过以上几点改善措施,相信高校体育教学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希望各高校能够重视体育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更多的努力。
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体育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体育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大学体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就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体能测试和课程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发展全面性的培养。
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大学体育设施老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无法得到有效指导和训练,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 缺乏体育精神的培养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更加关注体育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团队合作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大学体育教育需要更加关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体育课程选择。
学生在课程中缺少挑战和刺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对策建议大学体育教育不应只以体能测试和课程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应该将素质测评、体育比赛、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融入考核中,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改造和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训练。
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竞技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大学体育教育的课程应该更加多元化,可以设置篮球、足球、网球、游泳、瑜伽等多种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中,以上述四点为核心,可以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素养和精神品质。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在当前的现状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兴趣不高、课程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善方法。
要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目前,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
我们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不同体育项目的内容。
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或运动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现在的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传统的田径、球类和健美操为主,缺乏多样性。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如攀岩、滑板、跳舞等,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将一些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融入体育课程中,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体育素养。
要改善评价体系。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和测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评估。
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参与度、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学校需要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还可以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考核制度,激励他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改善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于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施差、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改善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善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实要求,在注重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综合素质。
同时,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注重体育兴趣和体育健身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的体育课堂上,通常采用是讲述和示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互动、综合课堂、戏剧教学、游戏教学等,必要时还需把体育课融入到实践项目中去。
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只依托教室和室内体育馆等设施,还应该结合多元化的运动环境,如室外场地、健身房、游泳馆、攀岩馆等设施,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和兴趣。
四、师资力量的改善
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的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同时,高校体育教学还应该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以上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善方法,如果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善,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在高校中,体育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全民健身意识。
本文将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一、现状分析1.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不足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体育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配套的提升。
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健身房、田径场等设施普遍存在着使用频次高、面积小、设施陈旧等问题。
这使得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常常需要排长队等待,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育课程设置单一在高校中,体育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以大课为主,学生缺乏选择自主的机会,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一些学生对传统的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出现旷课的现象。
3.体育文化氛围薄弱在高校中,体育文化氛围普遍比较薄弱,除了传统的体育赛事之外,缺乏一些新颖的、生动的体育文化活动。
很多学生只是单纯地在体育赛事中观战,而缺乏对体育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参与。
4.体育精神缺失在当下高校的学生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精神逐渐被淡化。
很多学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只注重个人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忽略了身体锻炼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分析原因1.资源分配不均部分高校在资源投入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些财政条件较好的高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高校则往往因为资金有限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体育设施建设。
2.学生体育观念不强很多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长期处于重视学业、轻视体育的观念下成长,导致了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
3.学校管理不善部分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缺乏相关的长期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了体育资源的浪费和体育文化建设的滞后。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一、现状分析:1.缺乏全面发展:现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技能培训和竞技层面,忽视了体育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质、心理等其他方面。
2.缺乏系统规划:缺乏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的意识,导致高校体育活动零散和孤立,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3.基础设施不足:许多高校体育设施陈旧、设施不完备,无法提供学生全面开展体育活动的环境。
4.学生参与度低:由于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低,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全面发展: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通过课程设置等方式,注重学生体质、心理、技能的培养,丰富他们的体育文化内涵。
2.加强系统规划: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实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提升基础设施: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现有设施条件,提供优质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并积极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和教练,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质量。
4.提高学生参与度:高校应通过举办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同时,要加强体育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加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加强与社会的合作:高校可以与当地社会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通过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举办体育比赛、运动会等,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
6.建立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体育参与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比如设立奖学金、学分等激励措施,对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给予奖励和优待,提高学生参与度。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大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体育研究,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体育设施匮乏、教学方法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如何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善方法,助力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多以大课堂讲解和体育比赛为主,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不高、锻炼效果不好。
2.体育设施匮乏由于经费限制和场地资源紧张,许多高校体育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滞后当前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体育课程为主,忽视了现代科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导致了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丰富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课堂讲解和比赛,还应多开设体育锻炼课程、健身课程等,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和装备,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VR技术、智能健身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4.加强体育教师培训高校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服务。
5.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加体育竞赛和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教学内容单一,教育方法陈旧等。
为了改进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方法,包括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创新的教育方法等。
要通过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加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体育赛事、健身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体育的乐趣。
可以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化。
不仅要注重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还应该引入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攀岩、冲浪等,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还应该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培养,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加他们对体育的认知和兴趣。
要致力于改进体育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创新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但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性。
应该尝试引入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可以举办教师培训班、研讨会等,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提升机会。
要改善高校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包括传统项目和新兴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全面认识。
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创新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体育教育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学生们身体方面进行锻炼,同时也传递了一些人文教育的内容,而这种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现状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体育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体育人文课程在教育体系中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除此之外,许多大学还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运动会、文化展览和艺术节等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同时,在高等院校中,也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院校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体育人文教育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全面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虽然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方面,许多高等院校的教育设施仍然令人不满意,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另一方面,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也缺乏深入和体系,在传递人文教育价值观方面还需要更多地努力。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一些浅显的常规运动项目,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难以提供足够的训练。
而在课余活动领域,由于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仍存在缺少多样性的问题,不同专业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检讨和改进。
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但同时也存在了许多的机遇和前景。
在未来,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倡导“健康运动、积极生活”的文化。
在人文教育方面,应该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注重道德价值观和个性发展。
此外,可以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更加创新的方法,例如跨学科教学、在线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提高体育人文教育质量和学生体验。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而忽视动作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学更多地偏向于课堂讲解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动作技能的训练。
这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动作训练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体育技能的提高。
应该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大部分学校仅仅注重传统的体育项目,忽视了新兴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的引进。
这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增加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抵触心理。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多样性,注重通过创新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课外活动支持不足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注重在课堂内进行,而忽视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学生在体育教学之外缺乏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机会,无法全面锻炼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高校应该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和支持,提供更多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第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评价制度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真实评价。
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运动动作技能是有难度的,快速的考试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焦虑和压力。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改变评价制度,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在实际运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重视知识而忽视动作、课程设置单一、课外活动支持不足和评价制度不合理等问题。
要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需要加强实际动作训练,创新课程设置,提供更多课外活动支持,改变评价制度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浅谈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一、现状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体育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一些学校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和科学化的体育课程。
由于这些问题,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存在的问题1. 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
许多高中校园的体育设施和场地较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有限。
2. 体育教育资源缺乏。
一些学校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和科学化的体育课程,导致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3. 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业负担的增加,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缺乏对体育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4.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不够系统化。
一些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规划,缺乏针对性的发展和建设策略。
三、发展策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发展策略,逐步完善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 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和场地。
高中校园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投入,优化和改善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扩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和场地。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体育设备和器材,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条件和环境,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参与和热爱。
2. 健全体育课程和教育资源。
应加大对体育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水平。
3. 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校体育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和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法。
1、体育教学设施不足许多高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教学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设施,例如体育场馆、训练场所等。
许多高校的体育场所设施过于简陋,缺乏现代化的设备,这会限制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
2、师资力量薄弱与体育教育设施不足相比,许多高校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
许多体育教学职位空缺,缺乏专业人才。
这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3、教学大纲过时许多高校的教学大纲过时,不能适应现实的教育需求。
在当前的人才市场中,许多公司都需要招聘身体健康、健康的员工。
因此,高校应该调整教学大纲,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育需求。
4、课业负担过重在许多中国高校中,学生必须完成许多学期课程,这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从事体育活动。
由于许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课程,他们无法参加体育活动,这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损害。
二、改善方法1、优化设施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质量,高校应该增加体育设施的投资。
这包括修建新的体育场馆、购买现代化的体育设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
2、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非常重要。
高校应该招聘一批专业教师,确保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
教学大纲的更新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适应现实的教育需求。
通过更新教学大纲,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教育需求,调整课程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由于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学期课程,因此他们受到的压力非常大。
高校应该寻求解决方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能够腾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
结论高校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
虽然高校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但是通过优化设施、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大纲和减轻课业负担,高校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7卷)第19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7.19.064对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王文毅(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摘 要: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堪忧,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 人文教育 现状 方法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a)-0064-02当下,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该文立足现实,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应该大力提倡体育人文教育,与此同时,该文也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1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1.1 人文教育与高校总体的教学目标相一致高校教育的宗旨应该立足“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为莘莘学子服务,其体育教育亦是这样。
高校教育既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累积,也要重视其身体素质的发展,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两面。
当下高校的体育教育更具人文主义情怀,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关注学生人生观的整体价值取向,学校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对指导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成果,也对未来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人文教育与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我国素质教育在现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文化素养更高,身体素质更好。
但不可回避的是,成绩虽然显著,但问题亦不在少数。
例如,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堪忧,五花八门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也必不可少。
除了可以让学生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感染,养成健康美好的人格,还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与人为善,更好地融入社会。
2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当下的现状2.1 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改革的初衷往往是好的,但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往往步履维艰。
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如此,虽然教学改革的口号早就喊了出来,而且教改的路也的确打下了很长的地基,但是囿于传统的束缚,现阶段的改革进程还很缓慢。
在具体操作上,很多老师一味沿袭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培养体育技能和学习相关理论上,只是单纯地授课,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内心过于漠然置之,缺乏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当然,当下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选择更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整体的教学环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致使难以切实有效的实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 教学手段传统单调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当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而且每位教师的教学手段亦单调统一,很多体育教师遵循着旧有的教学手段,排斥新方法。
而且在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整齐划一,否定了个体间的差别,抹杀了每个学生的兴趣,仅仅进行课程的教学指导,机械地照搬书本内容,单纯强调动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的一致性,一味注重体育技巧的掌握,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不能尽如人意,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热爱体育、学习体育的动力。
2.3 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很多院校只是单纯地追求学生整体达标率,因此一味地注重单一体育内容的重复机械地教学效果,而没有去关注单个学生的差异性训练。
这样做的实质是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伤害,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它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导致更多的体育教师在一系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对单个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努力程度不加区别,只是单纯地以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刻板的评估,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降温,动力不足。
因此,这种目标僵化、评价刻板的教条主义式体育教学,极大地破坏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热爱体育的精神也是相背离的。
3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改革方法3.1 加强人文教育的比重当下的各个高校在课程结构上一味重视培养技能,而忽视了情感渗透,没有把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的环节当中,忽视了其对于学生人格培养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教学过程的开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影响着教育思想的表达,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所以,要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改革高校的课程结构,加大人文教育的比重,把人文教育切实地提到首要的位置,是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
由此,高校的教师才能从意识上转变观念,在行动上落实,从而真正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高校的领导层必须把人文教育规定到具体的规划之中,不仅要改善学生的身体,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加重人文教育的比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乃至关系到整2017年(第7卷)第19期学校体育学个学校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各个学校要把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外出学习、出资买书籍杂志等手段,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人文素养。
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校的人文教育工作,教师会更加理解学生,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个体也会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老师的关爱也会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课堂,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的素质高低也是一所高校师资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可以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提高一所高校的竞争力。
3.3 改良课堂的教学手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讲过要“因材施教”,这种教学理念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依然适用于我们的体育教学。
但是可惜的是,我们过去的体育课上仅仅重视身体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单纯地把学生作为机械训练的一个对象,因而学生失去了热情,其综合素质亦得不到提高。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灵魂,学生是教育事业的起点,而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
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更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热爱体育的热情,让学生想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教师还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坚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精心准备每一节体育课,既要分析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特长所在,也要找到学生的弱项和不足,从而可以因材施教,引发每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感觉到自己是主角,开心快乐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4 正确看待学生差异并科学评价过去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评价单纯地通过教师的打分来划分档次,进行等级认定,因为标准的统一,极大地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所以,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就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过去那种单一的、简单的一刀切模式难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亟待改变。
高校可以综合老师、学生、课上、课下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寻求一个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更为公正合理的评价。
例如,体育课是展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学生的体育素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得到综合的展示,单一的评价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显然是不够公平的,所以,综合性的评价极为关键。
另外,由于各自身体的局限性,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能力不同,单一的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应正确看待学生差异并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1] 王雅慧.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7):64-65.[2]陈聪.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才智,2015(11).心任务,并在过程中突出重点内容。
在五运会中,所有思想政治工作都集中在提高同学们对五运会的认识,对奉献精神、志愿精神的鼓励,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坚持、不怕吃苦等精神的宣传。
层层责任下放,责任落实到人。
在具体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责任下放到人,在活动中,对每一个同学的出勤情况、迟到早退现象、训练态度,以及情绪状况都应该详细把握、准确记载,针对每一个同学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别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汇总,并且严格反馈成效。
时刻关注动态,及时有效纠错。
全程跟随训练过程,及时掌握同学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因自身原因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纠正。
重点关注突发事件,对学生群体中突然出现的身体状况、心理情绪和不良思潮,要准确判断、及时介入、及时处理,并做好备案。
重视外围事件,比如国际、国内大的事件,涉及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事件,应及时关注,提前给同学打好招呼、做好预防工作。
2.3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分类管理、重点监督针对不同对象,讲究教育方法。
大型活动开展过程中人员多、对象杂。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需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特质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积极分子保护他们的激情,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适当给予一些带动其他同学的任务;对于学生中比较懒惰的同学,应该积极关心他们的生活习惯,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恩威并重;对于学生中比较不守规矩的同学,首先应该对他们进行单独的规则讲解,让他们明白训练规则和训练要求,并从不迟到、训练衣着、训练动作要求等一些细节中不断规范他们的行为,在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的进步。
(上接63页)搭建组织机构,建立系统网络。
把整个群体依据其不同的特质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群体,在其中选出积极、优秀、思想端正的同学作为小组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小组。
小组长承担从签到、服务、监督等多个角色,成为管理学生的骨干力量。
充分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良好舞蹈、运动等基础的同学,让他们成为学生技术的骨干,学习新动作、新舞蹈等作为小教练,带动其他同学学习各种动作、舞蹈,完成各类训练任务。
抓住关键学生,构建传播桥梁。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中本就存在的党团班委相关的学生干部,让他们变成群体中的纽带,为老师及时收集和反馈各种信息,使老师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
树立学生榜样,对因病坚持、因事坚持、积极踊跃、坚忍不拔、任劳任怨的同学进行专门的宣传报道,在同学之中树立榜样,并号召同学们向榜样学习。
对有问题、有特点的学生,应该及时介入,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处理他们的各种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1]张斌,骆郁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2):216.[2]顾晓威.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133-136.[3]陈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智能城市,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