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找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案:看图找关系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看图找关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表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识别和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能够通过图表找出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找出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图表、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图知识,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复式条形统计图(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折线统计图(5分钟):同样地,展示一个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扇形统计图(5分钟):展示一个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随堂练习(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新课的“看图找关系”,并在下面列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下列图表,找出数量关系并填写答案。

图表1: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两个柱子,分别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图表2:折线统计图,表示某商品的销售情况。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基本性质。

2.掌握图形中多边形、直线、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找出其中的关系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1.多边形的定义:由线段连接成的、内部角均小于180度的封闭图形。

2.常见多边形的名称及其性质。

–三角形:三边、三角–四边形:四边、四角–五边形:五边、五角3.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对于n边形,其内角和为(n-2)×180度。

2. 直线1.直线的定义:在平面上任意取定两个点,在这两个点之间所有的点构成的图形。

2.直线的特性:仅有一个方向,无始无终。

3. 角1.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终端相交形成的图形。

2.角的特性:大小用度数表示。

本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以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的方式掌握多边形、直线和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通过团队合作、情境引导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画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引出多边形、直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2. 探究环节1.让学生观察以下图形,并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 \\/____\\| |2.引导学生找出图形中的多边形、直线和角,并解释各自的概念和特性。

3.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发现,回答以下问题:–这个图形是什么?–有哪些多边形?–有哪些直线?–有哪些角?3. 巩固环节1.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的计算题和选择题,巩固多边形、直线和角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回答相关问题,如:–以下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多边形、直线和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发现和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合作,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进一步深入理解多边形、直线和角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会对其产生厌倦。

然而,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就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其中,图片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教学工具,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图片的选择在设计教学图片时,教师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图片应当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概念和知识点,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果选用的图片无关紧要,那么它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图片的布局图片的布局应当简洁明了,不占用太多空间,同时也不应当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到无趣。

适当的图片排版能够使学生在辨认图片的同时轻松理解其所涵盖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图片的色彩在选择图片时,考虑到图像的饱和度和色彩的运用。

鲜艳的色彩能够使图片更生动,激发学生的视觉神经,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

4.图片的动态效果适当的动态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防止学生分心。

例如,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可以使用PPT、视频和动画等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三、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处于基础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图片的具体呈现来理解概念和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的生动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份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的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教学目标:通过看图找关系,学生能够掌握折线图、曲线图和条形图的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通过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如饭店的销售情况、电影的票房等,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统计图表的概念,了解其意义和用途。

二、讲解教材通过讲解教材和展示相关的图片,介绍折线图、曲线图和条形图的基本知识点。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看图找关系》这一章节。

我们会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比例和比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和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教会同学们如何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和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图片,以及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是一支笔和一份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让大家观察其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3个男生和2个女生,我会问同学们,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大家理解比例和比的概念。

比如,如果有3个男生和2个女生,我们可以说男生的比例是3:2,或者说女生的比例是2:3。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自己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例和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

答案: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关系是3:2。

2. 如果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男生的比例是多少?女生的比例是多少?答案:男生的比例是4:3,女生的比例是3: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的方法,以及比例和比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应用。

这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看图找关系》这一章节。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概念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看图找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看图找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 教案)5.7 看图找关系教学内容看图找关系(第83、84 页)。

教学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表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难点: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能简要的给同学们讲一讲。

师:你讲的真好,不过你讲了这么多,可老师用图来表示的话,两幅图就够了。

(课件出示图片)师:同学们,比较一下刚才讲的故事和这两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是啊!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

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简练、直观。

(板书)二、新课讲授(一)汽车行驶速度1.课件出示课本83页情境图下面是一辆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速度变化的情况。

2.观察图表、寻找关系(1)请大家仔细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小组交流自己能看懂什么。

(2)全班交流分享,你看懂了什么?你是怎样观察得到这些信息的?从哪看出来的?(3)结合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看图。

A.引导学生读懂横轴;B.引导学生读懂纵轴;C.根据横轴和纵轴,如何读懂中间的折线。

3.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到底是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描述一下吗?(出示0——1,1——3,3——4分汽车加速、匀速、减速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分。

(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米/分。

(3)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并理解图中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片,发现并表达出图片中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组图片,每组图片中有不同的事物和关系。

2.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学生找到的关系。

3. 准备记录工具,如笔记本或电子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组图片。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系,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找到的关系,并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给予反馈。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在家里找出一组图片,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关系,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找关系的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反思:1.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和表达关系的能力。

2. 通过作业和短文,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寻找和处理各种关系的案例。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分析不同关系。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境下处理关系的情况。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个人需求。

九、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库,包括各种不同主题和关系的图片。

2.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展示不同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汽车行驶速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汽车行驶速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汽车行驶速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速度。

2. 培养学生通过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路程,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计算: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3. 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

4. 速度的应用: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路程,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直尺、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速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汽车行驶速度2. 板书内容: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速度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公式。

2. 计算题:让学生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练习。

3.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从图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从图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通过对图像分析、比较和推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2、运用图像和符号语言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片,让学生对图形、颜色、数量等物理属性形成注意,引导学生对图形中存在的数学思维进行观察、分析,他们将在过程中获得有助于形成对数学思维模式的感受。

2、呈现新知识(1)讲解与图形有关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图形方面的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图形元素的各种含义,熟练掌握图形的基础内容。

(2)通过图形创造的基础容量关系在基础图形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容量关系,分析其中存在的容量规律,并将其表现在图形中,形成基础容量关系模型。

(3)从图形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包括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让学生尝试从图形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规律和模式记录下来,并尝试用符号表示出来,掌握数学思维的表达形式。

3、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图形分析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一个图形,比较不同的观察结果,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纠正和完善观察结果。

(2)建立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分析前面学习的基础中形容量关系,对图形进行进一步的模型构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记录观察结论和规律,将其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式子,并在图形上进行计算操作。

(3)比较和分享结果分析完毕后,学生进行比较和分享成果。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报告给全班,供大家讨论。

4、教学总结在活动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观察图形,从中提取出数学思维的启示,掌握数学思维思考模式。

通过谈论和分析,让学生懂得了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思路,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结论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从图像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掌握了分析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学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看图找关系”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从图表中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如何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我们将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变量,以及如何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图表、投影仪等,学具包括纸、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图表中的数学关系。

2. 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3.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到的数学关系,讨论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6. 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7.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2. 内容:图表、函数的基本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3. 插图:相关的图表作业设计1.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2. 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找到的数学关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看图找关系优秀教案

看图找关系优秀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83页“看图找关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今天早上王老师来学校,先是走路来到公交站台,然后又坐公交车到了学校。

请问哪一幅图表可以表示我今天早上来学校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呢?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看来就是有这样的图表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图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示课题。

二、互动交流,深思激情。

1、这是一辆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速度的变化的情况。

出示课件。

仔细看图表,你知道了些什么?生:师:原来看图表先要从轴开始看,了解横轴和纵轴各表示的意义。

这里的横轴表示时间,单位是分。

纵轴是速度,单位是米每分。

再看点……板书2、你还能看到其他的点吗?(交叉点)生:师:看来这样的交叉点都能找到对应的速度和时间,从横线对过去找到了对应的速度,竖线对应下来找到对应的时间。

3、任意点。

师任意找一个点。

生:师:虽然没有数据也找到相应的时间和速度。

原来在图表上我们可以找到关键点、交叉点、任意点都找到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

4、研究了点,我们一起来看线,公交车一直在往前走,为什么线是这样的?生:汽车一共行驶了4分钟,速度一直在变化。

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了400从0分到1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从3分到4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从1分到3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400分段研究线的变化课件演示任意两点可以看到线的变化,(板书:任意两点找到变化关系)通过我们不断的研究,从图表中我们看到了线的形态变化。

5、根据图表合情推理你还能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你能想到哪些看不到的信息吗?生:路程、平均速度师:0到4分钟路程一直在增加吗?三、拓展测评,融思表情。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教案标题:看图找关系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培养他们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集(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图片,如人物、动物、物体等)。

2.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

3. 学生用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关系,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2. 展示一张图片,并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动物或物体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图片来找出关系。

主体(20分钟):1. 分发图片集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图片中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这张图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3.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图片中的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 指导学生使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5.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发现和理解图片中的关系。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找到的关系,并将其记录在黑板/白板上。

2. 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提醒他们将这种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不同场景中如何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扩展活动:1.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张图片,并在纸上画出其中的关系,然后与同桌分享并互相猜测。

2. 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图片,让他们尝试找出其中的关系,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解释。

评估方式:1. 在小组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在纸上画出的关系图是否准确和清晰。

3. 收集学生书面作业中的观察和解释,评估他们对于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看图找关系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图示表示出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2. 数量关系的图示表示3. 数量关系的数学描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图示表示出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2. 新课:讲解数量关系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数量关系。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数量关系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4. 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图找关系2. 板书内容:数量关系的概念、数量关系的图示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描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对“看图找关系”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图示表示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首先,导入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如家庭成员的年龄、班级同学的身高、水果的数量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看图找关系。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够通过图例来识别比例尺,并能够运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难点是比例尺在不同情境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比例尺图例,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同学们需要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来记录和解答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张地图,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吗?”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通过地图上的比例尺,我会向同学们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向同学们展示如何运用比例尺来解决问题。

例如,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求实际距离。

4. 随堂练习:同学们会通过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来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5.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板书,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六、作业设计1. 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

答案:1. 比例尺的意义是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例如,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厘米,即1公里。

2. 实际距离 = 地图上的距离× 比例尺 = 8厘米× 200000 = 1600000厘米 = 160公里。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应用,所以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让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前言】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门,许多学生都感到害怕和困惑。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寻求新的方式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今天,我想来分享一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看图找关系。

【主体部分】看图找关系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学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思维。

下面,我将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1. 看图找关系的定义看图找关系是一种以图片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图片中的各种元素来探索其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保持思维活跃,增强他们的求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2. 看图找关系的优点①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看图找关系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图片为主导的,图片富有趣味性,使得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看图找关系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来分析图片,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各种条件和因素。

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看图找关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通过让学生理性思考、分析,独立发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

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熟练地运用。

3. 看图找关系的实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看图找关系的实践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几何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一系列的形状图形怎样“变化”,来探究每种图形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话和图形对话,弄清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发现知识的同时,主动的学习知识。

4. 看图找关系在课堂中的适用性看图找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更感性、直观的方式来学习,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解课程内容。

【结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的编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看图找关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结合校外实践带来的图片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结合校外实践带来的图片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第一篇:《探究数字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写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教学计划:1.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数字之间的规律。

3.学生根据所学规律,自行运用数字写出规律式。

教学内容:一、学习图片资源的运用通过收集校外实践中的图片资源,如温度计、图表等等,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的操作过程1.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讨论、总结数字之间的规律。

3.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自行写出规律式。

三、教职员工互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也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并提高自身能力。

教学后应邀请学生讲解自己的发现与总结,以此为媒介促进教育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技师1.问题导向式教学2.合作探究式教学3.导师指导式教学五、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从而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教师应利用校外资源,借助图片资源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篇:《从现实中找到数学的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

2.学会通过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

3.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计划: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片等资源,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

2.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

3.学生分析查找数据,通过数字关系图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一、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从看似无关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关系。

二、学生的操作过程1.学生在观察温度计等资源时辨认数据间的关系。

2.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学生解决数字之间的规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三章“数学好玩”中的第二节“看图找关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进行相应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3. 例题讲解:以图片为例,讲解如何找出数量关系,并进行解答。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填写在笔记本上。

5. 成果展示: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讲解他们的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片数量关系例题图片解答过程练习题目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填写在笔记本上。

2. 选择两道类似的题目,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图片,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分享给同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因此,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来发现数学关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通过观察图表,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图表来解决问题。

3. 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图表来发现数学关系,包括:1. 如何观察图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2. 如何利用图表来解决问题。

3. 如何通过图表来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如何观察图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 如何利用图表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图表来发现数学规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PPT。

-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阶段:观察与发现- 展示一些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来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图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图表的理解。

- 让学生通过自己做的图表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器使用情况,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图表。

2. 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图表,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通过观察图表来发现数学关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6.2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 看图找关系(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图表,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正比例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图表,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2. 反比例关系的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关系的特点,掌握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3. 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以及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黑板。

2. 学具:学习用品、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正、反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表,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活动二: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关系的特点,掌握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5. 活动三: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反比例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正比例关系:图示、定义、特点、判断方法。

2. 反比例关系:图示、定义、特点、判断方法。

3. 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实例、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并说明理由。

2. 提高题: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关系,进而推理和归纳;2.能够用建模思想,把图形中的规律和结论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来;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结论。

难点:进一步推理和归纳,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老师呈现两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并问:“这两张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

3.老师问:“这个相同的特征是否仅限于这两张图形?有没有其他图形也具有这个特征?”4.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图形,并验证其是否具有相同的特征。

步骤二:数学建模1.老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用所学的关系来描述它们。

步骤三:应用拓展1.老师出示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下图中,A、B、C、D四个点构成的图形是否是一条直线?”2.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些具体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它们。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拓展能力。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合作意识等。

2.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形设计、数学建模和具体问题解决三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但是,有一些学生对关系的表示方法还不是很熟练,需要老师在后续的复习中进行加强。

同时,对于一些更高难度的问题,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图表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学会运用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图表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图表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运用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学图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设计:清晰、简洁、有条理地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2.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设计: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后作业。

2.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描述,让学生体会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说一说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从1分到3分,汽车都以400米每分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这2分钟一共行驶了800米。
二、学生自学“足球场内的声音”部分
(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2时45分,即165分。
(2)比赛开始前半小时,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大,从开始没有声音逐渐变成声音大。
三、课堂总结。
1.你最喜欢这堂课中哪个环节,并简单谈谈你在这个环节中的收获。
2.说说自己看图的心得。
看图找关系回答问题来自看图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看图找关系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汽车行驶的速度。
出示情境图
1、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借助学生交流,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来认识图表,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2、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
(3)上半场20分(即19:50),足球场的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是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们在欢呼。
(4)下半场前半时比较安静,半时后突然声音变得非常大,一定是客队险些进球,观众虚惊一场,双方拼抢积极,场内声音比较大。
(5)比赛结束的前15分,场内声音非常大,过了15分,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恢复了无声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