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合集下载

乡间育桃李,遍开教育花

乡间育桃李,遍开教育花

乡间育桃李,遍开教育花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一部署,使我们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办强基础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奠基作用,赋予了基础教育崇高的使命。

班康完小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四排山乡境内,因其村委会驻地而得名。

该村东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6 ℃,常驻人口以佤族、布朗族、拉祜族和汉族为主,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

纵目远望,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可谓“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土养肺,田园生活养脾,民族文化养心”,风景一片独好。

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使得该村常年盛产高山好茶、烤烟和核桃。

近年来,风景秀丽的蒿子坝水库旅游景区的竣工,更使游客纷沓而来,流连忘返。

班康完小就坐落在这样一座人杰地灵的白云山上,是名副其实的“光明顶”,在这里,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友谊,形成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

乡村为师,教师是最美的。

乡村并不影响一个人的格局,每一位乡村教师都是知识现代化的代表,在完成乡村教育使命的过程中创造心流、感受幸福。

每当学校放学、周末及节假日放假,老师们护送孩子出校时,总有许多来接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们来向老师亲切问候,邀请老师们到家中做客,在老师进行家访时,有的家长还会把一些自家栽种的蔬菜和采摘的山珍,甚至还有你意想不到,从未尝过的野味——“山鼠干”送给老师。

他们不会说些什么华丽的语言,却用最朴实的话语、最真诚的关怀表达着内心的深情——感恩老师对乡村孩子的辛勤栽培与耐心教育。

在缺水的四排山乡,学校也时常供水不足,但这并没有难倒我校老师们,每当停水断电,全体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发挥集体的力量,组织分工、协作排查电路故障,到附近水源地进行水渠修缮和疏通,及时恢复学校供水和用电,保障学校正常生活的稳定。

校园外,杂草丛生的林荫小路上,都留下了老师们无数忙碌的身影,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历练、一笔财富,更是奋勇拼搏、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匠心独运铸造辉煌 巴学园里升腾梦想-2019年文档

匠心独运铸造辉煌  巴学园里升腾梦想-2019年文档

匠心独运铸造辉煌巴学园里升腾梦想四川省巴中市中坝小学,一所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袖珍小学,学校曾几迁校址,数易校名;十二年前,这所学校被称为全市最典型的“袖珍小学”;三年前,这所学校位于中坝棚户区,土墙、瓦房、泥巴院,6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生源不理想,办学条件差,学校曾一度面临撤并。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学校怀揣全市人民的期许,凝心聚力,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办学成绩在省内外声名远播,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办学特色之一,是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龙头学校,得到了社科院院士及省、市专家与领导的高度赞扬,成为巴中全市科技教育的一面旗帜,力争创造中国的“巴学园”。

创造一支忠诚实干的教师团队笔者上任到校后看到的第一幕就是:教师工作松散,家长怨声载道,两张破桌子、两把烂藤椅是老师们仅有的办公设备。

面对这些,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吃苦、敢担当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改革伊始,学校勉励教师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要恪守师德、教书育人;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团结友善、敢于担当,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用知识渊博、人格高尚以及良好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形成务实真干的教育教学风格鉴于学校实际情况,为了改变“千校一面”的单一办学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城郊接合部的大自然风光,开展科技活动,提高科学素质教育,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学校倡导以生为本、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风格,这也是老师们勇担重任的一个原因。

为了加强科技活动教学阵地建设,学校建立了三个科技活动基地。

一是以实验室、图书室为中心的综合学习基地,购买和征订少儿科普书籍8000多册以满足常年开展科普读书活动的需要,添置了自然劳技器材提供给科技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观察等小组。

二是开辟科普实验园,使学校科技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劳动、实践有机地结合,把科学知识贴近其生活。

三是建立校外科技系列考察基地。

开设了“自然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科技课),作为科技活动教学必修内容,安排专职教师加强科技活动的教学。

谁持彩练当空舞

谁持彩练当空舞

谁持彩练当空舞——巴州区第十小学灾后重建纪实它,地处世界伟人晏阳初的故里;它,1950年建校,厚德载物,育英才无数。

而几年前,它却尽显老态,状似积弱难返:砂砖砌成的教学楼、办公楼已历30载,设施简陋,设备老化破损,师资缺乏,培训缺乏,“大班额”突出。

“5.12”地震,它所有的校舍都成危房,靠着一位企业家腾出的库房,它的1400多名孩子才有了学习的“临时教室”。

它就是巴中市巴州区第十小学,一所曾陷入极度办学困境的城郊小学,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在短短几年间变脸般地化茧成蝶。

走进今天的巴州区十小,“书”形校门别致而寓深意,绿色的新建教学楼清新而敞亮,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浓郁而富特色,数字教室“班班通”,每个师生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灾后重建借力扬帆“重建不是简单复制,必须修建一所,打造一所”,张洪祥副区长现场指导的铿锵话语,让十小人信心倍增。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程序,严把质量,提升品质”,刚刚接任十小校长的王容华迅速理清重建思路,班子成员分工协作,教职员工群策群力,十小灾后重生的变奏曲就此奏响——争取政策,征地扩建。

十小校园面积狭小、“超大班”问题突出,要有效解决,必须征地扩建。

十小一班人深入社区、居委会、派出所调查走访,整理出服务区人口、适龄儿童随城市框架拉大逐年快速增长的第一手资料,以详实的材料和数据向领导汇报,引起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最终确定将学校西侧的管道厂纳入学校用地,规划将该校建成能容纳3000名学生的城郊结合部示范校,计划总投资940万元,新建建筑总面积8148平方米,首先启动教学楼工程。

立足校情,科学规划。

大到整体布局,小到花园设计,学校都要请专家反复论证,班子斟酌再三。

遇到不懂的,王容华校长就带头向书本学习,四处求教,八方拜师。

她曾带两名助手赴绵阳等重建学校考察,舍不得坐出租车,就挤公交,渴了,喝矿泉水,饿了,泡方便面。

她多次和技术人员深入探讨,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一改再改,直至教师会全票通过,才呈有关部门审批。

某某县某镇某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某某县某镇某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某某县某镇某小学宣传片解说词邹公流芳,开启文运盛昌;红军留迹,传扬红色荣光。

八景连襟,点缀杏坛芬芳;良师化泽,孕育栋梁遍疆。

北瞻凤凰展翅皓月千里,南观石虎高岗凉风惬意,东临温泉倒流文昌书院,西看扇子金鱼狮子回头。

在黔北经济文化重镇某这片秀美神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闪耀着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某县某镇某小学。

这里是快乐成长的乐园,希望的种子在这里发芽;这里是文明传承的福园,纯真的童年在这里熏染;这里是书香浸润的馨园,梦想的风帆在这里启航;这里是一方秉承“笃行为美,向上为魅”校园精神的芳草地。

【片花】薪火相传魅力校园七十年踔厉奋发,七十年高质发展。

学校始创立于1950年,经岁月年轮不断发展沉淀,成就了今天的星小辉煌。

现校舍建于某年,占地面积某平米,建筑面积某平米,五大功能室齐全,并配有专职教师管理。

绿化面积某平米,走进校园,书声琅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有“花园式”校园的美誉。

学校现有教学班某个,学生某余人,他们朝气蓬勃、笃行成才、天天向上。

近年来,学校先后培育一大批省市县级名师骨干走向遵义各地教育岗位。

历经七十余载历史文化积淀和一代代星小人的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学校将大批学子由“半亩方塘”送往“星辰大海”,是某县域内一所充满魅力的高品质乡村校园。

【片花】党建引领魅力师资党建引领铸师魂,魅力四射提质量。

学校始终把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化课题抓紧抓实,通过系列学习教育,着力打造一支充满魅力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双培养”为引领,以党风促校风,校风促教风,教风促学风,倾力打造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党员教师某名,他们引领全校某名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勇担使命,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形成了“严谨治学、创新善教、厚德笃行”的教风,他们以满腔诗意情怀点缀桃李芬芳,以无限匠人汗水浇筑满园春色。

五星小学特色教育活动

五星小学特色教育活动

锐意进取结硕果桃李绽放开满园五星小学特色教育活动小结“五星小学,巴蜀名校,师严道真,星光常耀。

”暑往寒来,沧桑易序,早已跻身巴蜀名校之列的南充五星小学仍孜孜不倦地求索。

近年来,五星小学凭着雄厚的师资实力,鲜明的特色魅力成为南充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南充市中小学校本研究示范学校,南充市信息化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一、实施让学生生命活力四射,灵动飞扬,让学生生命获得和谐、创造性和有个性地发展与成长是21世纪教育的走向。

五星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学习中潜心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创造。

他们开创了精彩纷呈的特色教育活动,真正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1、教育教学2006年12月30日,以“创新的火花在这里绽放”为活动主题的五星小学“童心童梦”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包括器乐、舞蹈、小品、相声、唱歌、时装秀等)、课本剧调演、辩论比赛、环保小发明、环保小创意、废物利用小点子、作文比赛、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科技发明展评、少儿科学幻想绘画、电脑绘画比赛、打字比赛、新生自理能力比赛等多项特色教育活动,历经一年的时间于2007年12月31日圆满闭幕。

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构建了良好教育氛围,促进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

每年3月5日,学校大队部、德育室都要牵头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救助山区的贫困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清明节,学校开展了“英雄伴我成长”等主题队会来追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关爱与感恩伴我们成长”的签名活动、主题队会、“节日访长辈”、“我为妈妈献热茶”、“做节日贺卡”、“园丁颂”、“爱我中华”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只有心存感恩、懂得及关爱他人,我们才会生活的更好。

2008年5月30日,我校隆重举行了“爱心绽放庆六〃一”活动,在短短的一周内,学生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达164054元。

为了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节约资源的先锋,学校还开展了“自己上学我能行,自理自强我快乐”活动。

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

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

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树巴人文化鲜明旗帜建诗意山水五彩巴中11月17-20日,以“巴人巴风,五彩巴中”为主题的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我市举办。

本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由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牵头主办,广元、南充、广安、达州等市共同参与。

四天时间,文艺演出、文化展览,蓄积千年的文化精髓喷薄而出,传承与创新,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四天时间,文化研讨、文化考察、合作协议签约等重量级活动依次上演,交流合作、开发开放,成为区域共识。

四天时间,时隔上届艺术节已过11年,巴人子孙又一次倾听祖先的回音。

巴人精神、巴人文化、巴人故事、巴地风情和“诗意山水·五彩巴中”的艺术魅力,再次震撼巴人的心灵。

四天时间,文化节事品牌打响,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泛巴文化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得到共同推动。

充满文化自信的诗意山水五彩巴中,牵手泛巴文化区兄弟城市共同树立“巴人文化”这面旗帜,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新兴增长极,步伐坚定。

文化的盛会巴文化在巴蜀文化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巴人传奇故事,做好巴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创新发展工作,成为本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的应有之义。

文化展演、展览、展示、考察、研讨等系列文化活动,作为巴文化的艺术载体,纷纷亮相。

从17日开始,一直到20日闭幕,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每一副巴人的脊梁骨都是一座挺立的巴山,每一条巴人的血管都是一条流淌的巴河……”18日上午,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重头戏,文艺演出《巴人传奇》由400多人参演,阵容强大。

“第一章中的舞蹈《巴渝舞》、情景歌舞《巴山夜雨》、歌舞《巴山背二歌》讲述了历史文化,演绎了巴国的古老传奇,服装设计体现着古巴国的风格。

”本届艺术节总导演、市作协主席秦渊介绍。

在此前一日,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专场民乐音乐会——《四川民歌知多少》开演;以川陕苏区发生的红色故事为题材的大型情景曲艺剧《望红台》文艺演出在巴州剧院上演。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发布时间:2022-11-09T09:30:18.631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李彦飞[导读]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李彦飞陕西省榆林市第十八小学719000“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利用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建设与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校有关德育建设的一些做法:一、水鹰传统文化引领现在教育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功效,我们锁定水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确立以“水”润德、润智、润体、润美、润心和以“鹰”砺志、砺淬、砺能、砺行、砺学的“润砺教育”,让“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只雏鹰都能飞向蓝天”。

进而落实“成人之美,各美其美”的办学目标,体现“润泽生命,启迪智慧;诚砺行远,幸福人生”的核心价值。

文化立校为学生的生命自觉奠基,为学生一生涂上亮丽的底色。

二、优美育人环境熏陶1.楼室皆显特色。

楼道、部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是人文关怀的突破口。

我校打造非遗、科技、书画、教师风采、党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等长廊,设立珍藏阁、养心阁、铭德轩、丹青阁、美术工作坊等30多个部室。

上善若水孕灵树人,智德同行导行明志

上善若水孕灵树人,智德同行导行明志

上善若水孕灵树人,智德同行导行明志发布时间:2022-10-21T03:39:44.13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6期作者:吴俊[导读] 滨江小学秉持墙壁说话、花草传情、图画会意、设施启智的理念,将善水文化深入浅出地展现,努力追寻润物无声的善水环境文化。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滨江小学637600水光潋滟碧波嘉陵,山色空蒙巍巍东山。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滨江小学依托临江而建的独特优势,基于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基于水文化与基础教育的重要联系,凝练形成了以上善若水、德智同行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以上善环境、上善管理、上善教师、上善学生、上善课堂为支撑的善水文化教育体系,育德中启智,启智中铸魂,着力培养像水一样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智慧的人!一、以水之态,创设善水文化环境良好的环境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滨江小学秉持墙壁说话、花草传情、图画会意、设施启智的理念,将善水文化深入浅出地展现,努力追寻润物无声的善水环境文化。

精美的楼道走廊文化。

教学楼四层走廊分别以自然之水、生命之水、文化之水、上善若水为板块设计,办公室、教室、功能室、过道以水文化与功能相结合为特色进行布置,使师生在善水文化中耳濡目染、向善向美。

高雅的善水主题景观文化。

校门处的老子《道德经》及塑像、操场扬帆起航主题意象悬浮地板、围墙文化长廊、运动场的浮雕主题文化墙等景观文化,主题鲜明、美观高雅,使“善水文化”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师生心灵。

精炼的若水名言设置。

滨江小学将柔情似水待他人、透明如水处世事、坚韧如水克挫折、执着如水做学问、恬淡如水淡名利、平静如水养品性的善水六大品性分别对应在六个年级的走廊和教室间,尽管只有简简单单六句话,背后却独具用意,需要学生用六年时光逐一体验。

二、上以水为师,构建善水文化管理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滨江小学以水为师,积极践行“行政+老师+学生”全员管理的管理模式,将所有行政人员、教职工、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融汇在一起,聚变为全员管理的智慧。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范 附属 实 验小 学 前 身 是红 军 于 13 92
年创办的 “ 川陕工农小学”继承了光荣的红军传统 . . 是 四川省首批重点实验小学。 校园绿树成荫 、 环境幽静 、 布 局 台理 、 高雅 , 格调 处处球 漫着 浓 部的学 习气 息。
在各级 党政 和教 育主 管 部门 的正确 领导 和 亲切关 怀
下, 学校牢固树立 “ 厚笃和谐、 精真致远”的办学方针. 秉承 “ 创造适合儿童最佳发展需要的教育. 让每~个生
命都灿 烂 ” 的办学 理念 , 形成 r 育教 育 “ ”教育 利 研 德 红 、 校 长 赵 茂森 “ ” 艺 术教 育 新 、 特 ’ : 夫办 学 特 也 后荣获 “ 阳竹 批 ・ 观 代教 打牲 吱蚧 髓 … 令f体 行逃忉 } 缗 } 叫、 I ¨ ' J

2024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2篇)

2024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2篇)

2024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在____年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深入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勤奋努力的班级文化氛围。

以下是对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总结,总结内容如下:一、加强班级凝聚力,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班级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

首先,我们定期组织班级会议,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其次,我们积极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增进学生与家庭的交流和互动。

再次,我们组织了班级旅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互相之间更加了解和了解,促进了班级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班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手工制作比赛、科学实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并通过参与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班级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定期的班级家长会和个别家访,我们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了解和指导。

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交流经验和分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班级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纪律是学生规范行为的重要保证,我们班级加强了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制定了班级纪律规定,并通过例会和班级会议对其进行宣传和解释,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和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我们也加强课堂纪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五、注重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我们班级注重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我们通过开展系列主题班会、举办文明礼仪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社交能力。

让巴中重现历史

让巴中重现历史

让巴中重现历史“红”光平昌县五木小学九年级三班:苟鑫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巴中这块土地上,诞生的红四军,我们巴中人民,曾为新中国的成立出过力、流过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深为作为一个巴中人而自豪。

可在改革开放以后,巴中的经济落后了,红军精神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深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于是巴中市政府便决定重掘历史深处的红色经典,将红军精神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让巴中重现历史红光。

巴中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有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之土——赤化全川,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纪念馆等众多红军遗迹和数以万计的红军文物。

这就为巴中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

为了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巴中市在红色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上狠下功夫。

加紧了对通江县红军城、红军广场、红场和巴州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规划建设,加强对“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的修缮,改造“列宁公园”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加强对恩阳古镇红军史迹和全国最大红军石刻标语的保护开发,力争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让游人充分满意,让红军精神充分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

巴中市政府还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开放红色旅游纪念品和红色旅游环线,打造了红色旅游品牌。

在市内,一系列红色旅游点景区连成线,形成红色旅游圈。

在市外与广元、陕西、汉中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形成红色旅游金三角,做到让广大游客对红四军的进一步认识,让游客加大对巴中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元帅徐向前等重要开国功臣曾在巴中的这片土地上战斗过,留下的红色经典事迹数不胜数。

巴中将聘请专家及井冈山、延安、瑞金等红色旅游成熟区的项目策划者共同探讨,为巴中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机遇,做好巴中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做到“红”与“绿”的完美结合,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两不误。

在今天,红色文化已成当代的一种政治主流文化。

建设更有文化品位和生命张力的“现代生活·情生智长”教育家园———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环境文化有机更新

建设更有文化品位和生命张力的“现代生活·情生智长”教育家园———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环境文化有机更新

建设更有文化品位和生命张力的 “现代生活·情生智长”教育家园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环境文化有机更新的思考与行动发布时间:2023-02-06T08:20:18.08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7期第9月作者:刘晏[导读]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刘晏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序:我们改造环境,而后环境润化人的心灵城市有机更新建设的附小理解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时明确指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成都市提出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城市有机更新”应运而生。

城市有机更新,是对建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改善、优化,从而实现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的建设活动。

讲结构,讲品质,讲传承——城市有机更新本质是文化表达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这决定了:学校有机更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部分;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努力破解;是对城市公园发展价值取向的努力彰显;是对高品质教育发展文化的坚定选择。

一、学校有机更新:附小认识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在承继中前行,以问题为导向,附小人选择了“用文化成就品质、用现代化领导创新,用标准化优化治理”三条路径,并首先从学校教育文化的更新切入,引导学校系统变革,坚持“学生事大”的教育源点与归宿;坚定“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成和善创造生活家”的育人价值取向;坚守“立人·新民”的育人使命……,在现代生活教育的践行中,形成了两线交织的生态画卷:一线是,外在形象的文化大观,即“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向上向好的文化品质,行知合一的个性特质”;另一线是,内在神态的精神气韵,即“堂堂正正的育人风骨,和善创造的育人性情,立人新民的育人使命”。

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
化建设纪实
余小刚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余小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坚持六并重促进教育装备均衡发展——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教育装备工作纪实[J], 董大崇
2.擘划城乡养老新蓝图——巴中市巴州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纪实 [J], 杨志
3.服务暖万家就业路更宽——巴中市巴州区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纪实 [J], 朱爱国
4.转型教研文化深耕区域实地——巴中市巴州区教研室提升区域教研整体质量纪实 [J], 余小刚
5.唱响新时代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最强音——巴中市巴州区做实教育内涵发展纪实[J], 余小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光珍:携“真”一路飞翔

李光珍:携“真”一路飞翔

李光珍:携“真”一路飞翔作者:雷文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25期她,一身庄重得体的衣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一张平静的笑脸,如秀美的巴河之水,平凡而独具内涵,热情地浇灌着无数少年学子的心田,仿佛来自远古的馈赠。

她也曾有一段衣食难为的求学经历,饱尝过身寄穷山恶水,默默守护乡村教育的艰辛。

然而,她忠诚教育,无怨无悔,挺身教育前沿,处处挥戈亮剑,用火一样的热情告诉世人:这世界有一种东西叫“ 生命质量”。

她从一位普通的教师,铸练成为一个知名的教育管理者,一路走来,她完成了从自我卑微向知性优雅的升华,逐渐远离了虚浮,进入了人的自我本真境界。

而她在教学中,探索与创新的“以真育人,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 求真理、干真事、育真人”,引领学生“学真知、练真能、做真人”的“真教育”,已成为巴中乃至省内外基础教育中的亮点,显示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她就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光珍。

“ 真教育”理念诞生记2008年李光珍调入巴州三小后,被任命为校长,成为一艘船的舵手。

巴州三小,前身系城西小学,前临巴河,后靠南龛山,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

经过历代三小人薪火相传,在巴中,巴州三小已是一所很优秀的小学。

李光珍明白,作为一名学校掌舵人,她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她更明白,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支部书记,她不能辜负党对自己的信任。

从小学到师范毕业,从枣林八义村到巴州二小,这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上,那些挥之不去的想法,那些愈来愈明显的信念,在进入三小的一年时间里,一直挣扎于内心的取舍。

教育是灵魂工程,是一个个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基石。

李光珍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欲速则不达”。

李光珍对三小历史、现状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调研。

在搜集和学习了大量国内国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教学方法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内心所坚守的互信、诚信等价值观,在孔子、老子、陶行知、雅思贝尔斯等思想家的思想中找到了印证。

一体两翼,建设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

一体两翼,建设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

一体两翼,建设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
洪佩瑛
【期刊名称】《教育家》
【年(卷),期】2017(0)23
【摘要】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的灵魂,它渗透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中,从而深层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命,塑造生命化的教育生活,体现生命关怀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为两翼,共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总页数】2页(P18-19)
【关键词】生命成长;一体两翼
【作者】洪佩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7
【相关文献】
1.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J], 余小刚
2."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之管理策略(二)建设"体验成长快乐,实现师生自我价值"的学校文化 [J], 刘畅
3.弘扬“港口文化”,引领生命成长--港区一小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J],
张瑾颖
4.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校企文化双向融通r——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J], 张胜杰
5.建设学校文化,打造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J], 林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山教育领舞者——记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娅

巴山教育领舞者——记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娅

巴山教育领舞者——记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娅陈志敏;李益众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22()34
【摘要】那是她第一次上公开课。

刚从中学转岗到小学不到一个月,只有3天的准备时间,没有经验、没有底气的陈娅站上了那堂公开课的讲台。

那节课,陈娅要教孩子们认识周长。

为了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概念,她拿起米尺沿黑板面边沿划了一圈,告诉孩子们:这就是黑板面的周长。

她又让每个孩子用手指沿课桌面边缘摸一圈,感受课桌面的周长。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陈志敏;李益众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将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做好——记连云港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岳德秀
2.在梦想中放歌——记全国优秀教师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叶彩娟
3.回到"原点"做教育——记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校长陈松信
4.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姚文清
5.重视生命教育,打造生命体验课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师附小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剧片接受红色教育

巴师附小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剧片接受红色教育

巴师附小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剧片接受红色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四川巴中市巴师附小教育集团组织学生看红色剧片,接受红色教育,使同学们感恩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

为使同学们有效结合书本知识,和亲眼目睹过去的战争岁月。

巴师附小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加强党史教育及国情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观看红色电视剧片,并写好观后感,然后在学校进行交流。

自任务布置以后,同学们在班上的登记册里写上观看的日期、观看的片名。

一期下来就观看了几十部影片,如《长征》、《彭德怀元帅》、《战长沙》、《毛泽东三兄弟》、《虎口拔牙》等一系列枪战片和人物片,使同学们了解战争岁月,日本鬼子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搂掠,无恶不作,百般残害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同学们更加深恶痛绝日本鬼子,更加热爱领袖人物的崇高风尚。

同学们通过这些影片的观看,懂得了什么是仇恨、什么事爱戴,95年的漫长岁月,经过了无数腥风血雨的斗争,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感恩党的伟大,一定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幼儿教育)。

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传人——巴师附小“红色文化”校本化的探索与思考

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传人——巴师附小“红色文化”校本化的探索与思考

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传人——巴师附小“红色文化”校本化的探索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04-26T06:58:18.06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5期作者:赵茂森[导读]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创办的“川陕工农小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实验小学。

近年来,巴师附小挖掘整合地域资源,探索“红色文化”校本化建设路径,创新“以文化人”举措,加强校园文化课程化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

赵茂森四川省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创办的“川陕工农小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实验小学。

近年来,巴师附小挖掘整合地域资源,探索“红色文化”校本化建设路径,创新“以文化人”举措,加强校园文化课程化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红色文化”校本化的背景与内涵学校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是学校师生规范行为的纲领。

其主题不是一个有着词语表征的符号,而是一个内涵接受时间和实践荡击的枢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内涵。

(一)“红色文化”的背景巴中是一块古老文明的红色土地。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巴山,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共和国元勋战斗数年,解放巴中,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

巴师附小前身就是1932年红军入川创办的“川陕工农小学”,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和川陕少先队总部所在地。

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攻坚克难的红军精神是巴师附小弥足珍贵的财富,底蕴深厚的红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砺志教育的“主基地”。

(二)“红色文化”校本化的内涵巴师附小既着眼于学校发展历史.立足地缘优势,又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正能量等时代教育主流,将“红军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红色文化”。

“红色”具有多元意蕴,既可以指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红军精神,又可以指热情、阳光、喜庆、美好和积极向上的品质,这与教育的本真相契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璀璨的历史星空中,巴州文化以独特 的人文景观融入中国历史的博大与辉煌。 武王伐纣,有巴人部落以独特的士气,加入 正义之师的行阵;三国时,巴郡太守严颜以 “投降”的方式,诠释了“义释”的正义命题; 望王台上,至今犹有踏青的人们凭吊大唐 太子遥望帝京的一片忧心;第一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创办了第二大苏 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而播下了追求革
特别关注
余小刚 scjyyxg@
“学校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之
内涵解读•革命传统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
【编者按】 2014 年 3 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条指
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特别关注
余小刚 scjyyxg@
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 “全国体育达标先进集体”“中国名校六百 家”以及“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依 法治校先进单位”等数十个省级以上殊荣。
近年来,巴师附小因其“红色文化”建 设的广泛认同度和优质的教育质量,在巴 中,成为集群办学骨干,形成了涵盖 4 个校 区的办学集团,为当地教育均衡发展再谱 新篇。
历史的青睐,让巴师附小不负众望,近 10 年来巴师附小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承 80 余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光荣红军传
统的浸润,办学成就蜚声全国,先后荣获 “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最佳小学 500 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小
18
《四川教育》2015 年第 2~3 期
时值发展需要,学校决定拆除原来挤 塞在街面的长期锁闭的几间房子,扩建学 校不宽的操场,赵茂森和他的班级在学校 “自力更生”的倡导下,分担学校一间房子 的拆除和相应区域的三合土平砌。
拆除房子时,赵茂森发现,这间平常锁 闭的房子有很多斑驳的贴墙标语和一些有 一定保存时间的物件,校长找来文化部门 的人鉴定,才得知,原来,这里就是红军时 期“川陕少先队总部”所在地。
2004 年 3 月,赵茂森又调回巴师附小 任校长。
已经有 4 年管理经验的赵茂森此时有 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思想,他意识到,巴 师附小的学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该以怎样的切入点统摄学校文化的 “魂”“,川陕少先队总部”这个挥之不去的词 语再次萦绕赵茂森的思绪。
“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川陕工农小 学’,是红军在根据地建立的第一所学校, 红色政权、红色教育、红色学生、红色老师、 红军精神,可以说独一无二,我们就以‘红 军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赵茂 森与办公室主任陈永明交流。
命理想“红色种子”,谱写了英勇顽强的红 色正义诗篇……
地处巴中市老城中心的巴师附小就是 1932 年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创办的“川陕工 农小学”原址所在地。
彼时,红军秋毫无犯,因地制宜,在原 巴州武官衙门上,既驻下“川陕游击队总指 挥部”,又播文兴学,建起了为劳苦大众子 女学习文化的“川陕工农小学”,而“川陕少 先队总部”也因之而设在这里。
——四川省巴中市巴师附小校长 赵茂森
【新闻观察】
敞亮辉映生命成长的光芒 ——巴中市巴州区巴师附小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本刊首席记者 余小刚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整个历程的集体气质和独特风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学校既有的发展历 程,总结提炼学校独有的文化孕伏,才能建设具有广泛认同度的学校文化。
——题记
四川东北的巴中,西接陕西汉中,古为 巴郡、巴州治所。秦岭横亘形成独有的自 然风貌,让大唐诗人李白发声“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想象扩张。
把文物移交文化部门后,赵茂森和其 他老师一样,带领自己的班级去矿窑拉炭 渣,然后挖高填低,铺平、砌整地面。每当 擦汗和喝水的间歇,赵茂森脑子里就会出 现“川陕少先队总部”字样,畅想当年的少
先队活动情境,甚至想象当年的少先队服 装。
2000 年已是副校长的赵茂森调入巴州 第三小学任校长。
“那时还没有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系思 想,但想,一所学校该有自己独特的校训, 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肯定不能用于小学 的学校。”
2014 年 12 月教育部办公厅《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在“活动目的”中指出:“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 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 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聚焦“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已不用质疑。 作为学校聚精敛神的学校文化建设,该怎样自觉将革命传统与学校发展历程相结合,形成强大的精神磁场,在孩子们 心目中潜移默化,并由此而注入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元素,四川省巴中市巴师附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原声录音】 学校是教育的单元和纽结,是国家教育大生态中,具有超乎教育者个体教育情怀的文化实体和物质存在。
“既着眼学校发展历史,立足地缘优 势,又着眼当今教育哲学,以永不过时的革 命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旗帜鲜明建设学 校‘红色文化’,并以此凝聚巴师附小师生 淳朴、坚毅、阳光、上进的优良品质,是巴师 附小向优质学校迈进的‘通行证’。”全国青 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获得者、巴师附小 校长赵茂森说。
校长的每一次思想悸动,都是一次从 教育本质出发,与学校办学历史和当下师 生精神风貌的灵魂交流和对话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常常体现在文化 主题上,而学校文化的主题诞生,离不开校 长思想的敏锐和精明,但学校文化主题的 确立,也绝不能是校长思想的凭空赋予。
1983 年 7 月,庆幸自己“跳出 Nhomakorabea门”的赵 茂森从巴中师范毕业后,被来学校挑选人 才的巴师附小校长施继龙选中,由是到了 巴师附小担任数学老师。
能够留在城里工作,赵茂森十分珍惜, 所以事事不落人后。第二年就担任了学校 团支部书记,1986 年又担任学校少先队总 辅导员兼学校团支部书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