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作业16动能和动能定理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区别
机械能守恒定律1.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能叫做势能.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等.(1)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具有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 P=一mgh.式中h是物体到零重力势能面的高度.(2)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系统共有的.只有在零势能参考面确定之后,物体的重力势能才有确定的值,若物体在零势能参考面上方高h处其重力势能为E P=一mgh,若物体在零势能参考面下方低h处其重力势能为E P=一mgh,“一”不表示方向,表示比零势能参考面的势能小,明显零势能参考面选择的不同,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势能的多少也就不同,所以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通常在不明确指出的状况下,都是以地面为零势面的.但应特殊留意的是,当物体的位置变更时,其重力势能的变更量与零势面如何选取无关.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更会关切的是重力势能的变更量.(3)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而具有的势能.中学阶段不要求详细利用公式计算弹性势能,但往往要依据功能关系利用其他形式能量的变更来求得弹性势能的变更或某位置的弹性势能.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削减量W G=ΔE P减=E P初一E P末,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W克=ΔE P增=E P末—E P初特殊应留意:重力做功只能使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不能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更.3、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状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做功角度: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该物体机械能守恒.(2)能转化角度: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和外界没有发朝气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系统机械能守恒.3.表达形式:E K1+E pl=E k2+E P2(1)我们解题时往往选择的是与题目所述条件或所求结果相关的某两个状态或某几个状态建立方程式.此表达式中E P是相对的.建立方程时必需选择合适的零势能参考面.且每一状态的E P都应是对同一参考面而言的.(2)其他表达方式,ΔE P=一ΔE K,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削减量.(3)ΔE a=一ΔE b,将系统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另一部分b的机械能的削减量,三、推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首先应特殊提示留意的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等于零,例如水平飞来的子弹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内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功及合外力都是零,但系统在克服内部阻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而机械能的总量在削减.(1)用做功来推断:分析物体或物体受力状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状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2)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机械能守恒.(3)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的特殊说明,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机械能不守恒说明:1.条件中的重力与弹力做功是指系统内重力弹力做功.对于某个物体系统包括外力和内力,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作功,其他力不做功或者其他力的功的代数和等于零,则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也就是说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不能引起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只能使系统内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如图5-50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与L1、L2二弹簧相连,B与弹簧L2相连,外力向左推B使L1、L2被压缩,当撤去外力后,A、L2、B这个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因为L I对A的弹力是这个系统外的弹力,所以A、L2、B这个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但对L I、A、L2、B这个系统机械能就守恒,因为此时L1对A的弹力做功属系统内部弹力做功.2.只有系统内部重力弹力做功,其它力都不做功,这里其它力合外力不为零,只要不做功,机械能仍守恒,即对于物体系统只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转化(如系统无滑动摩擦和介质阻力,无电磁感应过程等等),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如图5-5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与弹簧相连,当弹簧被压缩后撤去外力弹开的过程,B相对A没有发生相对滑动,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但对弹簧A、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当除了系统内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了功,但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但系统的机械能不肯定守恒.如图5—52所示,物体m在速度为v0时受到外力F作用,经时间t速度变为v t.(v t>v0)撤去外力,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经时间t/速度大小又为v0,这一过程中外力做功代数和为零,但是物体m的机械能不守恒。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定理【例1】如图所示,半径R =1m 的1/4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 ,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20g 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 时速度V B =3m /s ,以后沿水平导轨滑行BC =3m 而停止.求:(1)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BC 段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跟踪练习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 ,如右图,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例2】从离地面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 (k<1)倍,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求:(1)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 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跟踪练习2〗.水平铁轨上停着一辆煤车,煤矿工人用水平力F 推动矿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了位移s 后停止推车,煤车在轨道上又滑行了3s 后停下来,那么矿车受到的阻力为 ( )A.FB.F /2C.F /3D.F /4【例3】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而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C 点,求物块从B 到C 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跟踪练习3〗质量为m 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从上部边缘由静止下滑,滑到最低点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mg ,则在下滑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 =0.2 kg 的木块放在水平台面上,台面比水平地面高出h =0.20 m ,木块离平台的右端L =1.7 m .质量为m =0.10M 的子弹以v 0=180 m/s 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当子弹以v =90 m/s 的速度水平射出时,木块的速度为v 1=9 m/s(此过程作用时间极短,可认为木块的位移为零).若木块落到水平地面时的落地点到台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l =1.6 m ,求:(1)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W 1和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W 2;(2)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答案] (1)-243 J 8.1 J (2)0.50〖跟踪联习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 后以速度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运动过程草图:如图所示,设加速位移为 x1,减速位移为 x2.
[解析] 解法一:可将物体运动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求解. 物体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为 x1,水平外力 F 做正功,Ff 做 负功,mg、FN 不做功; 初动能 Ek0=0,末动能 Ek1=12mv12 滑动摩擦力 Ff=μFN,FN=mg 根据动能定理:Fx1-μmgx1=12mv12-0
有正值,没有负值.
二、动能定理 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 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此过程 力 F 做的功为 W.
功的公式:W= 7 Fl 运动学公式:v22-v12= 8 2aL 牛顿第二定律:F= 9 ma
⇒W=12mv2 2-12mv1 2
2.动能的变化:ΔEk=12mv22-12mv12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也称作物体动能的增量,表示物体动能变化的大小.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表达式 W=ΔEk 中的 W 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2)动能定理描述了做功和动能变化的两种关系. ①等值关系: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②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 了多少由合力做的功来度量.
[答案]
F-μmgx1 μmg
[规 律 方 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 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 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 各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注意动能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嵊州中学谢可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二、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的符号、表达式、单位,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认识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难点1.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会用功的定义式求解恒力功。
学习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初步掌握了用功来定义能量的方法。
本节要学习的动能是概念教学,而动能定理又属于规律教学。
两种教学有其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动能的概念教学不能用简单的陈述,让学生记住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学生可能只是重复定义,而根本不知道概念的含义。
而必须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对动能定理的规律教学不是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和推理过程。
以人们的认知过程为主线,将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从教育与教学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编制,让学生追根溯源,把他们带到问题开始的地方,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和“准研究”过程。
在动能定理的应用阶段,明确规律应用的操作步骤及顺序,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能够自动有序执行的程度。
教学过程: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形成动能的表象,提问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能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并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回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方法来探究动能的表达式。
任务: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
2.两种关系 (1)等值关系:某物体的动能变化量 总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 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合力做功的过程 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 的过程, 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了多少功来 度量。
3.普遍性 动能定理虽然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推出, 但 动能定理本身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 也 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 的情况,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情况。
[解析] 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则 合力一定不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D 正确;物体的速度变化,可能是大 小不变,方向变化,故动能不一定变化, 合力不一定做功,A、C 错误。
[答案] BD
[点评]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1 2 (1)数值关系:Ek= mv ,速度 v 和动 2 能 Ek 均为相对于同一参考系时的数值。 (2)瞬时关系:动能和速度均为状态量, 二者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 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 的变化。 3.表达式 (1)W=Ek2-Ek1。 1 2 1 2 (2)W= mv2- mv1。 2 2 4.适用范围
不仅适用于 恒力 做功和 直线 运动, 也适用于 变力 做功和 曲线 运动的情况。
[说明] (1) 如 果 物 体受 到几 个力 的共 同作 用,式中 W 为合力所做的功,它等于各 力做功的代数和。 (2)如果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 动能增加, 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物体的动 能减少。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 象一般为单个物体)。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哪 些力做功或不做功)。 (3)确定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注意功的 正负)。
(4)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注意动能 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5)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左端固定一被压缩的绝缘轻质弹簧,一个质量0.04kg m =,电量4310C q -=⨯的带负电小物块与弹簧接触但不栓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32J 。
某一瞬间释放弹簧弹出小物块,小物块从水平台右端A 点飞出,恰好能没有碰撞地落到粗糙倾斜轨道的最高点B ,并沿轨道BC 滑下,运动到光滑水平轨道CD ,从D 点进入到光滑竖直圆内侧轨道。
已知倾斜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α︒=,倾斜轨道长为2.0m L =,带电小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
小物块在C 点没有能量损失,所有轨道都是绝缘的,运动过程中小物块的电量保持不变,可视为质点。
只有光滑竖直圆轨道处存在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5210V/m E =⨯。
已知cos370.8︒=,sin370.6︒=,取210m/s g =,求:(1)小物块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大小A v ; (2)小物块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C v ;(3)要使小物块不离开圆轨道,圆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4m/s ;(233;(3)R ⩽0.022m 【解析】 【分析】 【详解】(1)释放弹簧过程中,弹簧推动物体做功,弹簧弹性势能转变为物体动能212P A E mv =解得220.324m/s 0.04P A E v m ===⨯ (2)A 到B 物体做平抛运动,到B 点有cos37A Bvv ︒= 所以45m/s 0.8B v == B 到C 根据动能定理有2211sin37cos3722C B mgL mg L mv mv μ︒-︒⋅=- 解得33m/s C v =(3)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其大小为F=qE-mg =59.6N所以D 点为等效最高点,则小球到达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零,此时的速度最小,即2Dv F m R=解得D FRv m=所以要小物块不离开圆轨道则应满足v C ≥v D 得:R ≤0.022m2.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存在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水平面上放置两个静止、且均可看作质点的小球A 和B ,两小球质量均为m ,A 球带电荷量为Q +,B 球不带电,A 、B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L ,在电场力作用下,A 球与B 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设碰撞过程中,A 、B 两球间无电量转移.(1)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A 、B 两球的速度各为多大?(2)从开始到即将发生第二次碰撞这段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3)从开始到即将发生第二次碰撞这段过程中,若要求A 在运动过程中对桌面始终无压力且刚好不离开水平桌面(v=0时刻除外),可以在水平面内加一与电场正交的磁场.请写出磁场B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答案】(1)10A v '= 12BQEL v m='5QEL (3) 222B mL Q E t QE =⎛⎫- ⎪⎝⎭223mL mLt QE QE<≤ 【解析】(1)A 球的加速度QE a m =,碰前A的速度1A v =B 的速度10B v = 设碰后A 、B 球速度分别为'1A v 、'1B v ,两球发生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111A A B m m m v v v =+,2'2'2111111222A AB m m m v v v =+所以B 碰撞后交换速度:'10A v =,'11B A v v ==(2)设A 球开始运动时为计时零点,即0t =,A 、B 球发生第一次、第二次的碰撞时刻分别为1t 、2t;由匀变速速度公式有:110A avt -==第一次碰后,经21t t -时间A 、B 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设碰前瞬间A 、B 两球速度分别为2A v 和2B v ,由位移关系有:()()2'1212112B av t t t t -=-,得到:213tt == ()2211122A A a a v t t t v =-===;'21B B v v = 由功能关系可得:222211=522A B m m QEL W v v +=电(另解:两个过程A 球发生的位移分别为1x 、2x ,1L x =,由匀变速规律推论24L x =,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有:()125W QE QEL x x =+=) (3)对A 球由平衡条件得到:A QB mg v =,A at v =,QEa m=从A 开始运动到发生第一次碰撞:()220t mg g t Qat Et m B Q ⎛==<≤ ⎝ 从第一次碰撞到发生第二次碰撞:()2t t B =<≤ 点睛:本题是电场相关知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虽然A 球受电场力,但碰撞的内力远大于内力,则碰撞前后动量仍然守恒.由于两球的质量相等则弹性碰撞后交换速度.那么A 球第一次碰后从速度为零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发生第二次碰撞.题设过程只是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的相关过程,有涉及第二次以后碰撞,当然问题变得简单些.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固定一块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质量为m 的半圆柱体A 紧靠挡板放在斜面上,质量为2m 的圆柱体B 放在A 上并靠在挡板上静止。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 A 点以初速度
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
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
,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 (3)当 R 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 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 或 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 A 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代入数据得:Q=126 J 故本题答案是:(1)μ=0.875.(2)ΔE=90 J(3)Q=126 J 【点睛】 对物体受力分析并结合图像的斜率求得加速度,在 v-t 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物体运 动做过的位移。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足够长的平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平板左端与水平轻弹簧 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平板上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以速度 v0 向右运动,且在 本题设问中小物块保持向右运动.已知小物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弹簧弹性势能 Ep 与弹簧形变量 x 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 g.求:
6J
(3)滑块从 A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BC 间距离
mg
3r
mgs
1 2
mvc2
s 0.5m
小球与弹簧作用后返回 C 处动能不变,小滑块的动能最终消耗在与 BC 水平面相互作用的
过程中,设物块在 BC 上的运动路程为 s ,由动能定理有
mgs
1 2
mvc2
解得
s 0.7m 故最终小滑动距离 B 为 0.7 0.5m 0.2m处停下.
(1)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3)物体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Q。 【答案】(1)μ=0.875.(2)ΔE=90 J(3)Q=126 J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可以知道,传送带沿斜向上运动,物体放到传送带上的初速度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高中物理_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②.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②.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能的概念和表达式。
2、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通过本章第一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复习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和动能的定义。
重力势能:mgh P =E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例如:跑动的人、下落的重物。
二、新课教学思考:物体的动能与哪些量有关?情景1:让滑块A 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 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A 滑下时所处的高度越高,碰撞后B 运动的越远。
情景2: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同一高度滑下,与木块B 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滑块质量越大,碰撞后木块运动的越远。
师:根据以上两个情景,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且随着速度和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动能的表达式应该满足这样的特征。
另外,物体能量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力对物体做功,所以我们还是从力对物体做功来探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
(一)动能的表达式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设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速度由v 1增加到v 2,如图所示。
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用m 、v 1、v 2表示)。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F =又根据运动学规律 al v v 22122=- 得av v l 22122-= 则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21222122212221212)(2mv mv v v m a v v ma Fl w -=-=-⋅== (1)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221mv ”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它的特殊意义在于:①与力对物体做的功密切相关;②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大、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考纲要求1、动能定理 (Ⅱ)2、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Ⅱ)3、机械能守恒定律 (Ⅱ)知识归纳1、动能定理(1)推导: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S ,速度增加到V 2,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W=F ·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 22-V 13=2aS ,即aV V S 22122-=。
可得:W=F ·S=ma ·2122212221212mV mV a V V -=- (2)定理:①表达式 W=E K2-E K1 或 W 1+W 2+……W n =21222121mV mV - ②意义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ⅰ、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则E K2>E K1 ,物体的动能增加;ⅱ、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则E K2<E K1 ,物体的动能减少;ⅱ、如果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
(3)理解:①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W 总=△E K =E K2-E K1 。
它反映了物体动能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做功的因果关系。
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减少。
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力,但物体动能的变化对应合外力的功,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功。
②注意的动能的变化,指末动能减初动能。
用△E K 表示动能的变化,△E K >0,表示动能增加;△E K <0,表示动能减少。
③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4)应用:①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恒力作用且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减速运动、曲线运动和变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②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并且它只涉及到物体初末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功,它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时间和中间状态的速度、动能,因此用它处理问题比较方便。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训练与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一.功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须知了功,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的作用,在力的。
2.功的计算公式:W= ,式中θ是的夹角,此式主要用于求作功,功是标量,当θ=90°时,力对物体;当θ<90°时,力对物体;当θ>90°时,力对物体。
3.合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即W合=W1+W2+W3+W4+……4.功是过程量,与能量的转化相联系,功是能量转化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一定伴随着二.功率1.功跟的比值叫功率,它是表示的物理量。
2.计算功率的公式有、,若求瞬时功率,则要用。
3.两种汽车启动问题中得功率研究:三.动能1.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公式是,单位是,符号是。
2.物体的动能的变化,指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Ek=Ekt一Eko,若△Ek>0,表示物体的动能;若△Ek<0,表示物体的动能。
四.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 ,表达式:Ep= ,它是,但有正负,正负的意义是表示比零势能参考面上的势能大还是小,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对物体做多少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多少;重力对物体做多少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减小量。
即W G=一△Ep=一(Ep2一Ep1)=Ep1一Ep2.2.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叫。
大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及有关,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习题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符号相反D.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2.如图所示,小物块A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A.0B.μmglcosθC.-mglcosθsinθD.mglsinθcosθ(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 ( )A.0B.mglsinθcos2θC.-mglcos2θD.mglsinθcosθ(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A.0B.mglC.mgltan θD.mglcos θ(4)斜面对物体做的总功是多少? 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4.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5.物体在水平力F 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F 1的功率为P;若在斜向上的力F 2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F 2的功率也是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 2可能小于F 1, v 1不可能小于v 2 B.F 2可能小于F 1, v 1一定小于v 2 C.F 2不可能小于F 1, v 1不可能小于v 2 D.F 2不可能小于F 1, v 1一定小于v 26.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2×103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4×103NB.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6×103N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7.手持一根长为l 的轻绳的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做半径为r 、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绳始终保持与该圆周相切,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也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手对木块不做功B.木块不受桌面的摩擦力C.绳的拉力大小等于223r l m +ωD.手拉木块做功的功率等于m ω3r(l 2+r 2)/l8.一根质量为M 的直木棒,悬挂在O 点,有一只质量为m 的猴子抓着木棒,如图所示.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开始沿木棒向上爬.设在一段时间内木棒沿竖直方向下落,猴子对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在这段时间内猴子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9.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B.机车输出功率不变C.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D.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动量变化的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体B 上,斜面体B 的质量为M,现对该斜面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物体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的位移为l,则在此运动过程中斜面体B 对物体A 所做的功为( )A.m M Flm +B.Mglcot θC.0D.21mglsin2θ 11.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12.以恒力推物体使它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恒力所做的功为W 1,平均功率为P 1,在末位置的瞬时功率为P t1,以相同的恒力推该物体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相同距离,力所做功为W 2,平均功率为P 2,在末位置的瞬时功率为P t2,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W 1>W 2B.W 1=W 2C.P 1=P 2D.P t2<P t113.如图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 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点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在滑雪者经过AB 段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A.大于μmgLB.小于μmgLC.等于μmgL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某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空载时的最大速度为v 1,装满货物后的最大速度为v 2,已知汽车空车的质量为m 0,汽车所受的阻力跟车重成正比,则汽车后来所装的货物的质量是( )A.0221m v v v - B.0221m v vv + C.m 0 D.021m v v 15.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关于这个恒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相等 B.通过相同的路程做的功相等 C.通过相同的位移做的功相等D.做功情况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16.解放前后,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人们经常通过“驴拉磨”的方式把粮食颗粒加工成粗面来食用,如图所示,假设驴拉磨的平均用力大小为500 N,运动的半径为1 m,则驴拉磨转动一周所做的功为( ) A.0 B.500 J C.500π J D.1 000π J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木板与滑块质量相等,均为m,木板长为l.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木板、滑块相连,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滑块静止在木板的上端,现用与斜面平行的未知力F,将滑块缓慢拉至木板的下端,拉力做功为( )A.μmglcos θB.2μmglC.2μmglcos θD.21μmgl18.额定功率为80 kW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汽车的质量为2.0 t.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1)汽车受到的恒定阻力是多大?(2)3 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是多大?(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多长?(4)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答案 (1)4×103 N (2)48 KW (3)5 s (4)2×105 J19.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 kW,汽车的质量为4 t,当它行驶在坡度为sinα=0.02的长直公路上时,如图所示,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求:(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6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当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汽车做功多少?答案 (1)12.5 m/s (2)13.9 s (3)4.16×105 J20.如图甲所示,质量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跟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从t=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前8 s内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1)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前8 s内的v—t图象.(2)前8 s内水平力F所做的功.答案 (1) v-t图象如下图所示 (2)155 J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定理1.内容: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
物理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自学区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推导 (1)思路: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六)
物理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自学区
(2)举例: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六)
物体沿光滑斜面从 A 滑到 B. ①由动能定理:WG=__E_k_2-__E__k1__.
物理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六)
方法二 用转化式 ΔEk 增(减)=ΔEp 减(增)求解. 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轨道的 支持力,整个过程中支持力不做功,只有小球的重力做功,小 球的机械能守恒.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的动能的
物理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六)
3.机械能 (1)定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 械能. (2)注意:①因为动能和势能是状态量,所以机械能也是状 态量. ②因为动能和势能是标量,所以机械能也是标量. ③因为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机械能也具有相对性,势能 的参考面与前面的规定相同.
物理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六)
方法四 用动能定理求解
设拉力对 m 所做的功为 W,则拉力对 M 所做的功为-W,
则
对 M 由动能定理得12Mv2=Mgh-W 对 m 由动能定理得12mv2=W
解得 v=23 3gh
答案:
2 3 3gh
动力学动能定理
质点系: W Wi mi g(zi1 zi2 ) Mg(zC1 zC2 )
质点系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系的重量(zhòngliàng)与其在始 末位置重心的高度差的乘积,而与各质点的路径无关。
7
精品文档
2)弹性力的功
弹簧原长 l0 ,在弹性极限内,F k(r l0 )r0,k—弹簧的刚
度系数,表示使弹簧发生(fāshēng)单位变形时所需的力。单位
W
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
21
精品文档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dònɡ nénɡ dìnɡ lǐ)
对质点(zhìdiǎn)系中的一M质i点(zhdìd(i12ǎnm) ivi2 ): Wi
对质点系,有 d ( 12mivi2 ) Wi d ( 12mivi2 ) Wi 即 dT Wi 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
注意:功的符号的确定。
9
精品文档
5)摩擦力的功
(1) 动滑动摩擦力的功 W M1M2 F dsM1M2 f 'Nds
N=常量时, W= –f´N S, 与质点的路径有关。
(2) 圆轮沿固定面作纯滚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功
正压力 N ,摩擦力 F 作用于瞬心C处,而瞬心的元位移
d r vC dt 0
绳量相子等跨,过半滑径轮相B连同接,质皆量为为均质圆的盘m1,物此体瞬,时如物图体所的示速。度滚为子与滑轮质
v
,绳不可(bùkě)伸长,质量不计,求系统的动能。
18
精品文档
解 取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物作平动,滑轮作定轴转动,滚子 作平面(píngmiàn)运动,系统的动能为
T
1 2
m1v2
1 2
解:研究(yánjiū)OA杆,
则 W (F)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 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
转移 观点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 的是( ) A.甲图中,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若匀速升空机械能守恒,若 加速升空机械能不守恒 B.乙图中物体匀速运动,机械能守恒 C .丙图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轻弹簧将 A 、B 两小车弹开,两小车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不守恒,两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A v B A、B之间 还有伸缩 v0
公式法:Ek+Ep=Ek′+Ep′
几种常见情况: (1)水平面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其机械 能保持不变. (2)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或匀减速上滑时机 械能守恒;若物体受摩擦力或其他力作用匀速下滑或匀速上 滑,则机械能不守恒. (3)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上运动时,轨道支持力不做 功,则机械能守恒. (4)细线悬挂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悬线的拉力不做功 ,则机械能守恒. (5)抛体运动(如平抛、斜抛),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
5.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观点的理解 守恒 观点 转化 观点 (1)意义: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 (2)注意问题:要先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并且在整个 过程中必须选取同一个零势能参考平面 (1)意义:系统(或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增加(或 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 (2)注意问题:要明确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即势能 的变化,可以不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 (1)意义: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当系统的机械能 守恒时,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部分物体 机械能的减少量 (2)注意问题: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A末状态 的机械能减初状态的机械能,而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 少量等于B初状态的机械能减末状态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的几类典型问题】学案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的几类典型问题】学案及练习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7页动能定理与图像的结合分析动能定理和图像结合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图像的物理意义,要特别注意图像的形状、交点、截距、斜率、面积等信息,并结合运动图像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选择合理的规律求解有关问题。
1.四类图像所围“面积”2.解决图像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像,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长度为L=5 m的光滑斜面AB的A处连接一粗糙水平面OA,OA长为4 m。
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O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只在滑块处于水平面上时作用,并且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最后滑块刚好到达斜面顶端B,g取10 m/s2。
试求:(1)滑块运动到A 处的速度大小; (2)滑块与OA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 (1)滑块冲上斜面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mg ·L ·sin 30°=0-12m v A 2代入数据解得v A =5 2 m/s 。
(2)由题图乙知,在前2 m 内,F 1=2mg ,做正功,在第3 m 内,F 2=0.5mg ,做负功,在第4 m 内,F 3=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f =μmg ,始终做负功,对于滑块在OA 上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 1x 1-F 2x 2-F f x =12m v A 2-0代入数据解得μ=0.25。
[答案] (1)5 2 m/s (2)0.25 [名师点评]动能定理与图像结合问题的分析方法(1)首先看清所给图像的种类(如F -x 图像、P -t 图像、E k -x 图像等)。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区别)
专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一、基本知识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1)概念:物体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不变。
(2)适用条件: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3)注意事项:a、这里的势能可以是重力势能,也可以是弹性势能;b、等式的两边,左边表示初始时刻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右边为末了时刻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2、能量守恒定律:(1)概念:能量总和不变(2)表达式:(初始时刻各种能量之和)=(末了时刻各种能量之和)(3)注意事项:a、这里的各种形式的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摩擦力产生、电流的热效应产生);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功可以全部转化成热,热不可全部转化成功,热一般加在末了时刻一侧。
3、动能定理:(1)概念: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的末动能减掉物体的初动能(2)表达式:外力做功=末动能-初动能(3)注意事项:a、功有“正”、“负”之分,一定要注意力与位移的关系,同向为“正”,反向为“负”;b、等式右边是末动能减去初动能,不是初动能减去末动能,也不是初始时刻的能量减去末了时刻的能量。
二、典型习题讲解:如下图所示,光滑的半径R=10cm半圆形导轨BC与AB相切于点B,现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A点出发,其恰好能够通过C 点,若AB=50cm,其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N/kg)求:(1)物体的最小初速度v0;(2)在B点,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3)物体通过C点后,落点D与B的距离。
【解析】:(1)过程分析:在AB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可以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初动能=物体的末动能+摩擦力做功)或者用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物体的末动能-物体的初动能);在BC段,物体做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B点的动能+B点的势能=A点的动能+A点的势能);在AD段,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做平抛运动,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来进行求解。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范本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范本第1篇: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范本《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纬度作如下汇报: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实验中形成的结论;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为通过“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中物理的说课稿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和动能定理等两部分,属于掌握的范围,是在学习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的知识。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动能的概念,可结合初中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及动能定理的涵义。
动能定理贯穿于这一章教材,是这一章的重点。
课本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人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概念,能进行相关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2、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六)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对功和动能等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
B.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C.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合力对物体必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要变化D.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解析:合力做负功,则动能的变化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A正确;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说明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B错误;由功的公式W=Fl cosα知,合力不为零,但若α=90°,合力的功也为零,C错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取决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有动力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克服阻力做功时,合外力做的总功的正负不能确定,所以动能的增减无法确定,D错误.
答案:A
2.(2017·漳洲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时,做功可能为零,动能可能不变,A、B错误.物体合外力做功,它的动能一定变化,速度大小也一定变化,C正确.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答案:C
3.(2017·株洲高一检测)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 J和8 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A.48 J B.14 J
C.10 J D.2 J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ΔE k=W合=6 J+8 J=14 J,所以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4 J,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4.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整段时间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mgh,小球的动能变化
对甲物体做功多
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段,运动员水平推冰壶做的功W是多少?
时,滑块的速度大小;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