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训练入虚无(古道清)

合集下载

虚实静功人元阶段

虚实静功人元阶段

虚实静功人元阶段伍止渊张剑鸣一、虚实静功理论道家气功原本无派,到了唐宋以后,才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派;东派陆潜虚,从意守后丹田(夹脊)入手;西派吕纯阳,从意守外丹田(体前膻中到神阙之间一尺五到两尺的地方)入手;南派张紫阳,从意守中丹田(脐内前七后三,亦即中宫)入手;北派王重阳,从意守上丹田(即眉心)入手。

他们以入手方法不同而分为四大派。

道家气功虽分为四派,但它不是派系的分裂,而是为了普及。

因为它们都是以老子的“清静、无为、自然”和“毋忘毋助,若存若亡”作为功法的要领的。

所以“三千六百门”、“七十二种道”都不出四大派的范围,也都是从意守四个丹田人手的。

四派功法虽异,但一旦入门,功夫渐长渐进,后来都会相继贯通。

“神气合一”,便是这贯通的开始。

因此,四派都有“得一万事毕”的说法。

五十年代中期,经由上海市卫生局陈涛同志的介绍,我与其他七位同志到黄岩向伍止渊大师学气功。

伍止渊是南派张紫阳的嫡系后裔,他传授的气功,即虚实静功。

关于我练功的经验和心得,详见“练气功二十八年”一文。

(一)虚实静功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天之先”阶段,就是未始之始、未身之身的阶段。

什么叫未始之始、未身之身?就是当母亲怀孕前的一刹那,也叫“父母之于穆初”或“无极生”,它无形无质,所以也称为“天元阶段”。

这阶段是比较渺茫的。

第二阶段:“先天”阶段,就是母亲怀孕后的阶段。

这阶段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乾坤坎离)”的阶段。

当人的生命开始时,即生八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中所说“八脉者,大道之根,先天一气之祖”,就是指的这个理论。

这胎儿阶段,也就是先天。

胎儿在腹胞内,靠母体血液营养,以母息为息(胎息),渐长渐大,十月期满出生。

这就是先天阶段,也叫做“地元阶段”。

第三阶段;“后天中的先天”阶段,即男16岁、女14岁前的这一阶段,也叫做“人元阶段”。

第四阶段:“后天”阶段,也就是“后天中的后夭”阶段,即男16岁、女14岁以后的阶段。

古道清谈入静过程

古道清谈入静过程

古道清谈入静过程所以,我一开始我就跟你说,丹道要看你在什么层次上去修。

你为了养生,去沟通先天一气也可以。

但这个先天一气,本就自虚无中来的。

你要补充它,必须身心返虚。

这是自然之理。

那你说,你的神,是不是也合乎阴阳的模式。

有没有跟你现在这个意识体相对应存在的另一个意识体?有不?嗯,为什么你感觉不到它呢?因为阴阳还有一个规律,此消彼长。

你现在这个意识体主导着你,那个自然处在潜藏状态。

如果你把你现在这个意识体潜藏了,那个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为什么你会在偶尔的睡梦中,梦到以后的事?也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说的潜意识。

这个潜意识的作用,你应该体验过。

比如,你有没有这个现象。

你从小到大,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碰到一些问题,一直想不通。

在那想,想得发傻了,发呆了。

突然间,会觉得脑中一亮,确实有亮光似的。

好象一切都明朗了?一般人叫脑中灵光一闪。

这是什么现象?刚才已经告诉你了。

要见到这个东西。

在什么状态呢,让你发傻发呆了。

突然来了。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和尚道士,都要打坐静心吧。

一直静,静到虚极。

甚至最后虚空大定。

丹道有理法,但丹道修的是先天精气神。

你没有见元神,没有见先天精气。

你修啥?对吧?入静是为了什么,让你的元神出来。

明白吗?静到你现在这个意识没有了,元神就出来起作用了。

他就能主导虚空精气来锻炼。

明白道理了没说你现在窍都没有出来。

守什么窍?你现在只是说守身体某个部位的感觉。

而不是守窍。

或是守穴位。

这个穴位跟道家讲的窍不是一回事。

你现在守一些穴位为什么有感觉呢。

那是蓄养了一些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活跃了,刺激你身体的穴位,经络,或是神经。

你自然就有感觉了。

因为气是一种能量,能量活动起来了,刺激你的神经,你能没感觉吗?目的是入静,方法可以多你可以选择一些观想的方法。

先观后忘。

比如观想白玉啊,白莲啊。

观想蓝天白云啊。

观想清澈的溪水啊。

都行。

如果你思维比较严谨的,要守具体的事物,你可以守呼吸啊。

守窍啊,可是听一些佛乐,道家音乐慢慢忘我啊。

调息训练入虚无(古道清)

调息训练入虚无(古道清)

调息训练入虚无一、调息简述:“调息”一词来源于佛家天台宗。

天台宗认为,各门各派的功夫的修炼,都离不开三调,即:调身(形体训练),调息(呼吸训练),与调心(心意训练)。

后来三调的思想被各家广泛延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要素。

调息是养生修炼当中呼吸训练的内容。

呼吸的方法大致有这么五大类:外呼吸、内呼吸、内外结合呼吸法、屏闭呼吸、断息等。

具体的呼吸训练方法有一百二十多种。

可以说,不同的功法,不同层次的要求的呼吸方式也不相同。

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功能等。

比如,鼻吸鼻呼可以治疗鼻炎,吸闭呼的训练,可以产生胎息,文火呼吸用于养内药,武火呼吸用于炼药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调息训练,是一种通过观息而调和呼吸从而达到收心入静的目的的呼吸训练方法。

它来源于清代太医汪昂所著的《勿药元诠》中的调息之法。

虽然原于此法,但可以说各家各派都有许多类似的呼吸训练方法。

所以,汪氏在其著中写道:“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

”此法亦是我们进行先天内炼而选取的有效的入手功法。

二、调息的原理与意义:呼吸,我们称之为息。

一呼一吸为一息。

“息”者,自心也。

可见心与息是相依的。

息调则心定,息不调则心不定。

这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是有体会的。

在你心意烦乱的时候,你的呼吸就会加粗加重。

在你心意祥平静之时,你的呼吸就会轻柔和缓。

我们进行养生修炼,不管哪个法门,都离不开收心求静的内容。

你心静不下来,后面的功夫基乎没法谈。

所以,为了收心求静,我们可以从呼吸上面入手。

把呼吸调好了,心就自然静下来了,这是其一。

其二呢,观息守息,也是一个一念代万念的入静方法。

我们没有经过入静训练的人,平时心中的杂念是非常多的。

纷纷扰扰,什么念头都有。

而我们进行观息,心中专注呼吸这一处,心系一处,其它的杂念自然就消退了。

这是调息利于收心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我们先天养生内炼的要求来说,我们是要求要能进入先天的水源清的虚极静笃的状态的。

因为我们内炼的是先天的精气神。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站桩配套功法-调 息 功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站桩配套功法-调 息 功

调息功----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站桩配套功法一、动作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外侧相平行,全身自然放松,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两手自然放松于身体两侧,自然呼吸;两手缓缓抬起,立掌坐腕,手指向前,慢慢向体前合拢十指逐渐相对上提,同时用鼻吸气,到两手与肩同高时,闭息停留三秒钟,然后双手向身体两侧拉开,同时沿着体侧缓缓下压,收腹提肛,两脚跟随着下压慢慢抬起,同时用嘴缓缓呼气,当双手下压至两胯侧时,手掌是掌心向下,十指向前,之后脚跟落地,全身放松。

然后再做第二次,共做九次或倍数。

二、要领自然呼吸,全身尽量放松,呼吸要做到细、匀、深、长。

三、作用促进肌体气机出入,增强新陈代谢,加强肺的功能,加大人体摄取养的能力。

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加强心脏功能有良好的效果;脚跟的抬起、落下可以锻炼小脑的平衡能力,调息同时肝胆脾胃肠以及肾和膀胱也有较好的保健治疗作用。

调息首先相关脏器为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运行。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着,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就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肺的呼吸要靠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

肾气充足,要靠肺呼吸正常,经肺的肃降功能下纳于肾。

(肺属金,金生水,水为肾,肾纳肺气,得以充盈,水克火,火为心,肾水平衡心火,从而心肾相交,心血与肺气阴阳和合平衡)本功法调息吸气时,双手抬至与肩同高,刚好与肺的上端相平,动作时要沉肩、双肘放松端平,此时胸廓变大,吸气量也大,吸气气沉丹田时,胸腹隔膜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加大肺的空间,增加摄氧量,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得到更多的养分,腹腔变小肝、胆、脾、胃、肠等等器官受挤压;呼气时全身放松、尽量把气缓缓呼尽(呼气不要吐气,呼气是气自然的流出,是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时胸腹隔膜上升,腹腔容积变大,腹腔内器官达到极大放松;一个调息过程就是胸腔和腹腔内的所有内脏交替地由松到紧、由紧到松,由虚到实、由实到虚,阴阳转换、消长平衡;如此内脏消长运动的过程就是内脏充分自我按摩的过程,内脏自我按摩加快了新陈代谢,排掉废物,吸纳更多养分,使人体各组织器官间和谐康健。

道藏所载“静心调息养生之法”

道藏所载“静心调息养生之法”

道藏所载“静心调息养生之法”*导读:入书文稿道藏所载静心调息养生之法道藏诸经之中有关静心调息炼养的经……入书文稿道藏所载静心调息养生之法道藏诸经之中有关静心调息炼养的经文不多。

《得道了身经》是为其中一部。

以此经为范本来讲解调息入定之法。

以下是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段落拮选本文【夫修炼了身。

饮食有则。

禁口独坐。

口唇相沾。

牙齿相对。

眼不观邪色。

耳不听淫声。

洗心涤虑。

对境忘境。

万缘消息。

外想不入。

内想不出。

莫起一念。

万事俱忘。

凝耳韵。

含眼光。

缄舌气。

调鼻息。

存神定意。

一心内守。

调息绵绵。

微微轻出。

似有而无。

莫教间断。

】解一:【夫修炼了身。

饮食有则】以上此段第一点即点明此点虽是提起饮食而另一个层面即是生活有规律,凡欲修道之人生活作息紊乱,此不符自然之法,此为大要之要。

【禁口独坐。

口唇相沾。

牙齿相对。

眼不观邪色。

耳不听淫声。

洗心涤虑。

】以上此段即是明言自然调息之法,噤口、斋其心性,初入手者远离声色之触。

【对境忘境。

万缘消息。

外想不入。

内想不出。

莫起一念。

万事俱忘。

】营生处事事过不留心,不攀外缘,而后安坐之中不摄想身外种种景境,不观想身内诸多象形,妄念一起即察灭除之莫始可生,身中内外万事消亡于心。

【凝耳韵。

含眼光。

缄舌气。

调鼻息。

存神定意。

一心内守。

】耳听心息之音,闭眼安坐眼光内含,舌微卷,收下额,呼吸调匀。

心思纯净,专注观息【调息绵绵。

微微轻出。

似有而无。

莫教间断。

】呼吸之间越细密绵长越为上者,似有若无绵长柔顺莫使中断。

本文【二六时中。

常清常静。

灵台无念为清。

一念不起为静。

】解二:【二六时中。

常清常静。

灵台无念为清。

一念不起为静。

】十二时辰之中,长存清静之心。

又清静是为何者?心神之中不起一丝妄念即是为清,妄念一丝不起即是为静。

惟留清静念不留丝妄心,此名为之清静。

本文【饮食太饱。

息炁难定;眼光不凝。

神光不明;耳不绝听。

神不得住;声色不绝。

精炁不全;万缘不绝。

神不安宁。

神不安宁。

心神不灵。

】【身是炁宅。

心是神舍。

调息、调身、调心、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

调息、调身、调心、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

调息、调身、调心、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1.调息、调身、调心练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

所谓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所谓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

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

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效果有关,所以往往求静心切,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

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

所谓“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

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

丹田,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

意守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就叫做“气贯丹田”。

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而出。

这种气贯丹田法是气功产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肾。

所谓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

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

初练时,求其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

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等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后再去学习。

运气是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

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调息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了呼吸效率,虽然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但潮气量上升,肺活量增加、呼出气与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说明消耗最少的能量,获得最多的氧气。

更由于缓慢的呼吸运动,有节奏地改变着胸腹腔的压力,对内脏起了柔和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了内脏的血液循环。

所谓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

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

以八段锦中“调息”练习改善大学生心态理论研究

以八段锦中“调息”练习改善大学生心态理论研究

以八段锦中“调息”练习改善大学生心态理论研究作者:陈俊霖来源:《各界·下半月》2020年第07期摘要:健身气功为我国古代传统武术当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锻炼身体,调养生息为主要作用。

其中,在大众认知视野范围内最为普遍的当属“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本研究通过对于传统武术中调息的分析与研究,融入健身气功之内,强调“八段锦”中“调息”部分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不良情绪的理论性原理说明。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健身气功;调息一、当代社会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问题根据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约20.23%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通过查阅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一些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1)适应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3)两性关系之间的困惑;(4)情绪问题;(5)学业问题;(6)就业问题。

文献收集统计表明以上问题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92.5%。

在文献整理中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社会环境因素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作者郑祥认为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的状态,面对不同的文化与价值的抉择,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其次是家庭问题与大学生自身主观问题。

例如家庭包办式教育,导致大学生缺乏独立判断性,又或者父母经常吵架。

作者宋志英认为大学生正处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期间,一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

作者杨江水认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种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觉得生活缺乏意义,严重时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

二、选取八段锦为干预项目的缘由(一)政策上的支持在国家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多项措施,期望锻炼身体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

在2016-2020年国家推出全民健身计划,其中提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同时,还要保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太极清静训练三级境界

太极清静训练三级境界

太极清静训练三级境界太极清静训练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它能够帮助练习者提高心境,增强内力,提升修炼的效果。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内外修炼是不可分割的,而太极清静训练正是内修方面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所谓内家拳是相对于外家拳而言的,外家拳主要注重的是肌肉力量的运用,而内家拳则更加注重内部的调养。

太极清静训练就是太极拳的内修过程,通过调整呼吸、意念和身体的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练习太极拳。

太极清静训练有着三个不同的境界,分别是舒缓放松、静定安宁和虚无无为。

舒缓放松是太极清静训练的第一级境界,它强调的是身心的放松。

练习者需要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使全身的肌肉和骨骼松弛下来,心态也变得平和。

只有当身心都放松下来,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太极拳的内在力量。

在舒缓放松的境界中,练习者能够感受到身体的自然节奏,并且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环境。

虚无无为是太极清静训练的最高境界,它强调的是身心的空灵。

当练习者能够在静定安宁的境界中达到一定的境地后,就可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意念,使自己的身心空灵起来。

在虚无无为的境界中,练习者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自己内在力量的运用。

通过虚无无为的训练,练习者能够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力量。

太极清静训练的三个境界相辅相成,每个境界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舒缓放松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调整好身体的状态,使练习更加顺畅;静定安宁训练可以提高练习者的专注力和耐心;虚无无为训练则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内在力量。

只有在经过三个境界的训练后,练习者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太极拳的奥义,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太极清静训练是太极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舒缓放松、静定安宁和虚无无为三个不同的境界。

通过这三个境界的训练,练习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内力水平,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更好地练习太极拳。

太极清静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心灵的成长,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意念将全身心都放松到虚无状态

意念将全身心都放松到虚无状态

意念将全身心都放松到虚无状态,打开身体的接收装置,将整个宇宙的能源全部都收入体内,存入丹田。

最近发现用劳宫穴采能的效果也不错,气感很强,练习过后整个身体像是充满电一样。

把采气部位与采气目标用意念连成一体。

假设有一个透明的塑料软管,一端有一个巨大的漏斗,把太阳包容;另一端从印堂插入体内,垂直接到下丹田部位。

开通意念,将实态物体场气调入体内,如软管插入油桶用口猛吸导出能源,然后将出口插入油桶一样。

也可以想象这场气沿管路自动地通入下丹田。

此时,小腹向下的两腿用意念封闭。

要细细体察太阳之气在源源不断地往体内吸入,进入小腹,不断往上漫延。

无论是站、坐或卧,只要能放下万缘,全身放松,仔细体察,就会感到气往上漫延,不断向上涌现,并出现气胀的感觉。

很快胀到腹,胀到胸,并渐渐发热,继续向上漫延。

当漫延到喉咙部位时,两大腿处的“闸门”要打开,让气顺两腿往下流淌,下到涌泉。

涌泉用意念封住。

感到两腿气满发胀时,再令气重新向上漫延,一直漫延到喉咙。

不要继续往头部漫延,采到头部时效果不好。

如气已进入头部,要用意念把涌泉打开,把气往下放出去一些,然后再把涌泉封住。

气采到喉咙就足够了。

用这种方法也可采集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之气,很快就可以采满体腔。

快的人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

气就能充满。

这种方法,是修炼家不会轻易透露的密中之密。

掌握这方法,在辟谷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种方法属于无形的采聚密法,在别人不知不觉中,你已充了电,保持最高能量状态。

《洗髓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洗髓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易筋经》分二部,一曰"易筋",一曰"洗髓",托名达摩所写。

易筋主练强筋壮骨之外功,洗髓主练精气神内功。

《洗髓经》总义篇主要讲内丹之静功,里面直写内丹心法,调息、调身法,并练功得药之时间与火候次第,可谓直透天机。

一云丹丰选其中练功心法,并参以自身练功体悟注解分享。

练习"洗髓经"要在习"易筋经"功夫有基础后,于夜静子时,即晚十一点到早一点中时段。

双目微闭,盘腿 静坐 ,双手放膝上,内视返观自身,体会身体内气血变化,耳静听,若有微雨微风之声,呼吸要静柔微缓,以丹田为中心做腹式呼吸。

练功地址要选树木多,空气清新之地,每日打坐半小时,静坐时不可执功中感觉,在功态中"所见皆非真"。

洗髓经原文总义如是我闻时,佛告 须菩提 。

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

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

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

三餐食既竟,放 风水 火讫。

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

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

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

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

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

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

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

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 五蕴 并三途, 天人 阿修罗。

六道 各异趋,二谛未能融, 六度 未能具。

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

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如何知见离,得了 涅槃 意? 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

蜗角大千界,焦眼纳须弥。

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

流浪于 生死 , 苦海 无边际。

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须侯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

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

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

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

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

谦和保护身,恶疠宜紧避。

假惜可修真,四大须保固。

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

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

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著。

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

久久自 圆满 ,未可一蹴企。

调息训练述要

调息训练述要

调息训练述要调息训练述要一、调息之法原文(摘于清宫太医汪昂所著的《勿药元诠》)调息: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故迦文垂教,以视鼻端,自数出入息,为止观初门,庄子南华经曰,至人之息以踵,大易随卦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王龙溪曰,古之至人,有息无睡,故曰向晦入宴息,宴息之法,当向晦时,耳无闻,目无见,四体无动,心无思虑,如种火相,似天元神元气,停育相抱,真意绵绵,{老子曰,绵绵若存}开閤自然,与虚空同体,故能与虚空同寿也,世人终日营扰,精神困惫,夜间靠此一睡,始彀一日之用,一点灵光,尽为后天浊气所掩,是谓阳陷於阴也。

调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不倚不曲,解衣缓带,{腰带不宽,则上下气不流通。

}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呵出浊气,{不得有声}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嚥下,叩齿数通,舌抵上彧,-|-#-!-Chun齿相着,两目垂帘,令胧胧然,渐次调息,不喘不粗,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从一至十,从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如心息相依,杂念不生,则止勿数,任其自然,坐久愈妙,若欲起身,须徐徐舒放手足,勿得遽起,能勤行之,静中光景,种种奇特,直可明心悟道,不但养身全生而已也,调息有四相,呼吸有声者风也,守风则散,虽无声而鼻中濇滞者喘也,守喘则结,不声不滞而往来有形者气也,守气则劳,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气相依,是息相也,息调则心定,真气往来,自能夺天地之造化,息息归根,命之蒂也。

苏子瞻养生颂曰,已飢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我今此身,若少动摇,如毫发许,便堕地狱,如商君法,如孙武令,事在必行,有死无犯,又用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自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强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入,随之不已,一旦自住,不出不入,忽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雨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自灭,自然明悟,{定能生慧}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尽於此二、调息的主要意义:调息是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内容之一(调身、调息、调心)。

炼神功——精选推荐

炼神功——精选推荐

炼神功:达摩面壁禅功:正身盘坐,调息微微,将整个意念都凝注在室壁之上,无自无他,坚守不移。

湛然寂照,逐渐除去心头凡尘孽障,发智慧心,现真如定,经过反复修炼,面壁坐禅(每次一个时辰)达到情意不起,妄念顿失,仿佛世界与己“身”均不复存在,只有一片永恒的光明,美妙和愉悦。

修持较深入时,经常会有明点现前,此明点乃是束六和合为一精明的现象。

所谓束六和合,即我们见色时不被色所缚,闻声时亦不为声所染,乃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染六尘的时侯,自然地就会有一个自性的光明明点现前。

坐定后集中注意数息,也会慢慢地静下来。

入静后,要特别注意头面部的放松。

随着呼吸的逐渐变慢加深,心脏的跳动也会相应减慢。

这时,jing zuo者会觉得外界的声音渐远渐消,宇宙一片清静。

从前有一个人身体虚弱,后来他观想自己的头顶上有温暖的醍醐,一滴地滴入脑中,然后灌注五脏,流遍全身,滋润肢体。

果然治愈了虚劳损伤的疾病。

∙2010-1-22 11:04∙回复∙∙真理觉醒者∙15位粉丝∙3楼炼体诀缩骨功缩骨功,井非真的将骨头缩小也,是运用内气内功缩小了骨之间隙,全身之骨头有顺序地叠排紧密,人的身体自然就小了,所以称为缩身法更确切。

(一)外炼法:每日早晚在空旷无人地方,芳草地上铺上棉垫作盘腿、下腰、屈身等各种柔功修炼,使全身的筋骨关节达到柔软如棉,这是缩骨功的基础。

(二)内炼法:每日子、午、卯、酉按四正时内功心法勤炼,达到气行周天之后又行肌肉、皮肤。

然后气行脏腑。

最后气穿全身骨髓炼成混元金刚不坏之身。

达到上述混元金刚不坏之身,再修炼缩骨功则易矣!即可随心所欲地收缩筋肉,将骨骼收拢重叠,则身体各部或全身均可收放自如,则所谓缩骨神功成也。

∙2010-1-22 11:13∙回复∙∙真理觉醒者∙15位粉丝∙4楼金钟罩练法金钟罩,顾名思义即是“有一金铸之钟覆罩全身”,强调其外力难以进入攻击。

金钟罩是中国少林寺四大神功之一,由少林寺始祖达摩禅师所创,一共分十二大关,每关循序渐进。

张三丰《打坐浅训》

张三丰《打坐浅训》

张三丰《打坐浅训》1.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

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

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

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2.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

”真息之息,息乎于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

总要无人心,有道心1。

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3.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

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4.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

日充月盈2,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

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

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5.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

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

”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唯“致虚守静”而已。

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

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6.《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

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1人心死而道心生。

2原文为“盛”,应误。

7.人心者二,一真一妄。

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3。

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

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

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它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

丹诀云:“心走即收回4,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

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8.游方枯坐,固非道也。

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9.学道以丹基为本。

道乡集

道乡集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恢复默认设置默认风格默认风格qimoshenjian 重登录 |隐身 |用户控制面板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退出我的收件箱 (0) 切换用户身份新手上路修行之路论坛→修行之路→【道家丹道、修仙】→道乡集帖子评论选取类型:中立支持反对选取观点精彩,一针见血观点独到说得很对你说得有道理选取观点你说得没道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简直是胡说八道观点标题:验证码:观点内容:(不支持HTML)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您是本帖的第 976 个阅读者树形打印收藏推荐修复标题:道乡集jsdghzg等级:论坛游民文章:10积分:304注册:2005年3月19日楼主小大个性首页 | 短信 | 好友 | 信息 | 搜索 | 邮箱道乡集道乡集崂山白云洞王道长全启传授崂山道人玄中子朱文彬校阅《大成》、《道乡》修真全集序一挽近世风不古,人欲横流。

耳所闻者皆淫声,目所睹者皆邪色。

芸芸众生,非汲汲于声色,即耽耽于货利。

求一蔑视富贵利达,而能超凡越俗,卓然有以自立者,盖亦鲜矣。

吾友朱君彬,善根早具,夙慧前因。

幼即慕道,数梦崂峰。

及壮,经商青市,遇王君卓群,为授《周易》一经,颇有所获。

复归同善社,治身心性命之学。

门径既窥,渐摩益力,身心交泰,性命双修,令人望而为有道之士。

突飞猛进,尤觉歉然。

年事虽高,道心弥笃。

果也至诚感召,巧遇机缘。

偶入崂峰,邂逅赵捡院泰昌、王道长全启,慨赠丹经《大成捷要》一部、丹经《道乡集》一部。

书中所载,皆仙师秘传,不二法门。

朱君由是简练揣摩,道复大进。

虎伏龙降,坎离既济,精神焕发,身健颜童。

复乎尚矣。

癸酉冬,朱君出示全集示余,且嘱付梓,以广流传。

余循诵一过,其中奥义秘诀,玄窍天机,无不详尽。

不啻诸仙师面命耳提,金针暗渡。

噫,兹编一出,岂独有裨世道人心,行见朝天阙免轮回者,莫不以为是津梁也。

余愧谫陋无文,聊赘数语,以志朱君乐道之诚心,济世之善念。

道家恢复能量的方法

道家恢复能量的方法

道家恢复能量的方法恢复能量的方法有:一、寂照法口眼轻闭,头身中正,下颌微收,含胸沉腹,鼻对脐,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之地,朗照牛眠这地永存不散,双目犹日月之光,有夺天地造化之功,积神生气,积气生精,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精气神内敛合一,达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夹,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二、听息法入静后听自己的呼吸之声,只感觉一呼一吸往下沉,息息归根,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等,纯任自然。

开始时可以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以后逐渐达到听空间,听宇宙。

用耳根听自己鼻中呼吸的气息,这是第一部功夫“听之以身”,凡是呼吸系统正常的人,鼻中气息都不会有声音,但自己却能感知鼻中呼吸的一出一入,这是第二步功夫“听之以心”,到心息泯然合一之后,则进一步就要“以气听气”了,实际上就是着意于听,巳达到“听其自然”了,实际入则是“听止于身,心止于符”,此时心、听、息、形体、知觉一切都忘掉了,已进入虚境混沌,达到恬淡虚无,恍惚冥冥之境,真意与真气相合相化,这就是丹田之气。

三、胎息法盘坐后放松入静,凝神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中心周围缓缓扩充,同时腹壁稍往外张,略有膨胀感,吸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吸到命门,同时腹壁略内收,意念与呼吸保持一致,使呼吸毫无滞塞勉强之意,逐步把呼吸调到深、长、绵、细、匀、静、定,如此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渐渐入而渐渐柔,渐渐和而渐渐定,至闭口敛鼻,有息如无,对镜呵气不留湿痕,羽毛近鼻不见微动,气聚丹田有充实浩然之感,得大定真定者,有如龟蛇冬眠,对祛病健身大有裨益。

四、扩容法练功时充分的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充分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气收回丹田,这样持续练功,就会加大丹田的活动能量,起到快速汇聚丹田内气的作用。

五、压气法在意念集中指导下,呼气时将气向丹田,尾闾部位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的气机都活跃起来,一定要充分放松。

张三丰《打坐浅训》

张三丰《打坐浅训》

张三丰《打坐浅训》武当道始祖张三丰(明朝)著1.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

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

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

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2.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

”真息之息,息乎于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

总要无人心,有道心。

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3.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

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4.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

日充月盈,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

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

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5.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

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

”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唯“致虚守静”而已。

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

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6.《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

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7.人心者二,一真一妄。

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

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

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

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它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

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

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8.游方枯坐,固非道也。

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9.学道以丹基为本。

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

调息术引导词实践之欧阳术创编

调息术引导词实践之欧阳术创编

哈他瑜伽基础课程一、调息术冥想引导词实践:请大家选一个舒适坐姿坐于垫子上,双手呈智慧手印放于双膝上,自然呼吸,慢慢闭上眼睛,将你的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慢慢去关注你身体的每一部分,让你的身体慢慢的平静下来,体会你的能量慢慢的慢慢的流遍全身。

现在请将你的两手臂放松,双肩下沉,脊柱向上立直,下颌微收,舌尖去抵住上颚,放松面部表情,嘴角微微上扬,给自己一个会心的微笑。

每一次吸气尽量让脊柱向上去延展,每一次呼气尽量让坐骨下沉,去放松我们身体,去放松我们心灵,让我们身心完全放松下来,暂时抛开外界所有干扰,不让我们思想游离,不要与我们内心对话,此时此刻,让我们伴随缓慢而轻柔音乐,让我们慢慢沉浸在瑜伽的世界,有意识的让我们的注意力去关注呼吸上。

让你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让你的呼吸流淌平稳、循环不止,并且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保持这种呼吸方式。

下面大家跟我一起练习腹式呼吸:双手重叠轻搭于小腹上,吸气的时候,缓慢让小腹向外扩张,缓缓的呼气让肚脐去找脊柱方向,收回来,缓慢而深长的吸气,缓慢而均匀的呼气,用我们的双手去感受小腹的隆起、扩张、收缩。

瑜伽的腹式呼吸可以很好的去按摩我们的腹腔,来滋养我们的脏腹,排出体内所有的浊气和废气。

有意识的让我们的注意力收回来,让双手去合十于胸前,三声噢姆的唱颂开始今天的练习,让我们深深的去吸气,噢--姆,再来一次深深的去吸气,噢--姆,最后一次,噢--姆。

噢姆的发音尽量的均匀而深长,均匀而深长的呼吸可以延缓寿命,延缓衰老。

二、热身我们缓慢的睁开双眼,进行颈部的热身练习,大家站起来,将双腿分开一肩宽距离,双手放于腰间,四指朝前,立直脊柱,呼气低头向下,让下颌去找锁骨窝,用力伸展后颈部,缓解后颈部僵硬与疼痛,吸气抬头,呼气头向后仰,拉紧前颈部,向上兜下颌,可以减少前颈部细小皱纹和多余脂房,吸气还原,呼气头向左侧弯曲,耳朵去找左肩膀,注意不要耸我们的双肩,吸气再还原,呼气换另一侧,再次吸气还原,呼气低头,吸气头向左向后仰头向右低头,再来一次向左向后向右低头,反方向头向右去环绕向后左低头最后一次向右环绕向左低头,吸气颈部去还原正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息训练入虚无一、调息简述:“调息”一词来源于佛家天台宗。

天台宗认为,各门各派的功夫的修炼,都离不开三调,即:调身(形体训练),调息(呼吸训练),与调心(心意训练)。

后来三调的思想被各家广泛延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要素。

调息是养生修炼当中呼吸训练的内容。

呼吸的方法大致有这么五大类:外呼吸、内呼吸、内外结合呼吸法、屏闭呼吸、断息等。

具体的呼吸训练方法有一百二十多种。

可以说,不同的功法,不同层次的要求的呼吸方式也不相同。

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功能等。

比如,鼻吸鼻呼可以治疗鼻炎,吸闭呼的训练,可以产生胎息,文火呼吸用于养内药,武火呼吸用于炼药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调息训练,是一种通过观息而调和呼吸从而达到收心入静的目的的呼吸训练方法。

它来源于清代太医汪昂所著的《勿药元诠》中的调息之法。

虽然原于此法,但可以说各家各派都有许多类似的呼吸训练方法。

所以,汪氏在其著中写道:“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

”此法亦是我们进行先天内炼而选取的有效的入手功法。

二、调息的原理与意义:呼吸,我们称之为息。

一呼一吸为一息。

“息”者,自心也。

可见心与息是相依的。

息调则心定,息不调则心不定。

这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是有体会的。

在你心意烦乱的时候,你的呼吸就会加粗加重。

在你心意祥平静之时,你的呼吸就会轻柔和缓。

我们进行养生修炼,不管哪个法门,都离不开收心求静的内容。

你心静不下来,后面的功夫基乎没法谈。

所以,为了收心求静,我们可以从呼吸上面入手。

把呼吸调好了,心就自然静下来了,这是其一。

其二呢,观息守息,也是一个一念代万念的入静方法。

我们没有经过入静训练的人,平时心中的杂念是非常多的。

纷纷扰扰,什么念头都有。

而我们进行观息,心中专注呼吸这一处,心系一处,其它的杂念自然就消退了。

这是调息利于收心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我们先天养生内炼的要求来说,我们是要求要能进入先天的水源清的虚极静笃的状态的。

因为我们内炼的是先天的精气神。

而先天的精气神要得以显发,必须返归先天状态,而先天状态的特点就是虚无,虚空一体。

我们只有进入这个状态,才能与虚空感通,才能天人合一,得天地之灵气以养其身。

从们我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要进入这个先天虚无态,虽然收心的方法很多。

但调息可以说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故而,我们选用调息的方法收心求静,直入先天虚无状态。

三、调息的主要方法:1、功前准备:在正式打坐之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使调息训练得到更好的成效。

主要方面如下:A、打坐前,先净身。

先排尽大小便,以免功中憋得难受。

然后漱漱口,使口中清淡,没什么味,容易静心。

B、关好门窗,堵上风源。

可以防止功中伤风,也可以防止意外惊功。

保证室温在10度以上,亦不可过热过闷。

C、可以对室内光线进行调整。

拉上窗帘,防止室内过亮。

打坐时,要背光打坐。

D、最好坐在硬板床上或凳上,这样比较稳当,要垫上软的东西,如坐垫,利于气血运行。

E、宽衣解带,凡是不利于气血运行的,象手表、眼镜,发卡,领扣,皮带等,最好都解开,松开。

松紧带不宜过紧。

F、若功前有做较大的体力劳动或量大的体育运动。

先休息一阵,放松平静后,再开始打坐练功。

2、打坐的姿势及要领:可以采取盘坐式或普通坐式练功。

盘坐可以用单盘、双盘或普通盘。

要求要坐稳。

加个意念,不摇不动。

两手可以结定印:“两手拇指指尖相触,左手四指置于右手四指上(或相反),然后置于下丹田处。

两肩自然下沉,两肘自然下垂。

稍稍用意调整两手臂的角度,调整到百会气感最强时为度。

这是古今实修者共同总结的东西。

正确的姿势,可以采集宇宙超能。

有助于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亦可将两手置于两膝盖上,两手心向上,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虚灵顶劲:其要领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头有意识的向上顶,往虚空中顶。

好象要顶着一个东西似的。

上顶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身体自然直起的感觉。

然后再对胸背自然调整,将胸口微微内收,不要挺胸。

体会腰背在虚灵顶劲的过程中,自然拔直的感觉。

同时注意颈部,腹部以及全身放松的感觉。

具体姿势的细节问题,可以参考《气功修炼三大基本要素》一文中的调身部分。

若是自然坐,则坐于椅子边缘,这样身形自然拔直,两手心向上,放两膝盖上。

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3、辅助功法及作用:在进入正式调息之前,做一些辅助的小功法,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对正式调息也有很大的辅助功效。

建议按以下程序进行:A、盘坐后,可以先放松身体,注意呼吸。

特别是身体在活动后,呼吸比较粗重,心情比较兴奋,先放松下来,平心静气的坐一会,等心情平和,呼吸平缓后再开始吐纳。

B、吐浊纳清:可以面向东方,先行“赤龙搅海”用舌搅舌下华池(下颚,下牙以内的空腔处),来回数遍,然后吐浊纳清,先转头向非东方的地方(南方或北方),微微张口,以口呼气,想着将身中的混浊之气全呼出去,呼到天的尽头,呼气要缓和,以耳中听不到呼吸声为度。

然后以鼻柔匀细长的吸气,将东方清气吸入体内,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三息或九息以排除身中浊气。

C、舌顶上颚候津生:津,在这里就是指口水。

是略带甘甜的口水。

古人称之为琼浆玉液。

认为炼津可以化精。

古人认为这个津是非常重要的,对人体培育元气有非常好的作用。

可以滋补身体。

现代人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很多的活性酶,对人体的营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练功中,有津液产生,一定不要吐掉,要分口下咽。

下咽时,要注意感觉咽下后,其流入下丹田的感觉。

这对培养元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舌顶上颚,可以促进口中津液的生成,可以治疗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干燥综合症。

在呼出身中浊气以后,可以以舌顶上颚,并以意观照舌下玄膺穴,则生津效果更为明显。

舌顶上颚,是用舌顶住上齿后那一排似牙印的内凹的地方。

顶时要轻松,要自然,不要用力,僵直。

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

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

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

D:鼓漱咽津:在舌顶上颚观照玄膺一段时间以后,口中会津液满口,这时就开始鼓漱,象我们平时嗽口一样,来回鼓漱十几遍后,分三口咽下,每咽下之时,也有咕嘟之声,而后用意注意其下流至丹田的感觉。

E:叩齿凝神:叩齿,就是上下牙互相敲击,叩叩有声。

叩齿,古人认为有凝神的作用,也就是能聚敛较高层次的能量。

另外,现代人还认为叩齿有固齿的作用。

所以,不练功时,平时都可以适当叩齿,一则炼能,二则固齿。

一次的次数,以三十六次为宜。

以上辅助功法完成以后,则心意也相对清净,可以开始入手调息了,调息之前,先再次舌顶上颚,然后面带微笑开始观息。

这里强调面带微笑,其作用是:第一、面带微笑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愉悦,这就有利于我们修炼。

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在微笑的时候,全身都会处于松驰状态。

第三、笑是入静的法门,人在笑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有利于我们入静甚至入定。

第四、人在微笑的时候,会有提肛缩肾的感觉,是很好的强肾功法。

4、调息的方法:经过前面的辅助功法的训练,我们心意基本上清宁了,气缓神清,这时候可以开始两眼垂帘或闭上眼睛。

至于是垂帘或闭目,要根据你自身掌握的情况来决定。

如果你能垂帘观祖窍,眼皮能放松,不累不难受,那就用垂帘。

这样成效来得快,也不容易昏沉。

如果你这个掌握不了,眼皮沉重难受,很累,那就干脆闭上眼睛守息。

我们根据你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

先说说垂帘的方法:就是两眼自然下垂,微闭,但不全闭,眼留一线光,观注鼻端,眼前有虚白的一片模糊虚白光亮。

然后意会鼻前呼吸出入的感觉。

这里的要领是:心意微微注鼻端。

眼皮要松,自然下重,不要刻意半睁半闭。

为什么这么做呢?有两个原因:一则,一般人打坐,闭目,看不到光,神气就容易昏暗,特别是在比较困的时候练功,很容易昏睡。

造成神昏气暗。

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即使不睡,也是昏沉沉的,一点清灵的感觉都没有。

这叫昏沉,是静坐练功的大忌。

所以,我们眼留一线微光,这样眼睛有光线的刺激,则不容易昏沉,甚至昏睡。

二则,这是一个快速见性光见本性的妙法。

佛家的释尊顿法,道家北宗的安神祖窍都是这么训练。

在这样凝神鼻端时,心能很快静下来,配合上调息训练,能很快进入虚无的先天清源状态,加上凝神的训练,则性光能很快的显发出来。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是顿法,但一般人不容易掌握。

一则眼皮放松不好,眼睛累,难受,静不下来。

二则,要凝神要求你心要能快速清净下来,心未调好,心不静,强行凝神,不但见不到性光,还会头昏脑胀,甚至血压升高。

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倒不如把眼睛闭上,先调息入虚无,再凝神显性光。

双眼微闭以后,你就开始注意鼻端的呼吸。

如果杂念还比较重,你就可以数数。

数呼吸的次数,数上一阵,感觉杂念少了、轻了,你就开始注意鼻端呼吸一来一往的感觉。

开始,我们可以稍稍控制呼吸,让呼吸做到柔、匀、细、长,一来一往。

如果,你有鼻炎的毛病,你就注意吸气,注意气吸进来,从鼻根吸入脑部的清爽感觉,呼气只是随之而已,并不太在意。

这样可以治疗鼻炎的毛病。

如果你没有这类毛病,你就微微的控制呼吸,每一息让它归于气穴。

呼吸经细柔匀长,意念控制要轻微,不能重,意重则火重,就是武火呼吸了,容易过火伤身。

在进行这样一段时间轻微的控制呼吸后,感觉呼吸顺畅了,一来一往比较畅快,你就不要再控制,这时候呼吸可能会变得更弱,更短,不再那么深长了,也不要控制,顺其自然,你只注意它一来一往的畅快感觉。

为什么要注意这个畅快感呢?有了这个畅快感,心情比较愉悦,心意就会轻灵,就不容易昏沉,甚至昏睡。

守这个畅快感觉,心会随息再慢慢的深入下去,呼吸变得绵绵软软,细微柔弱了,你就守着这个绵绵软软,细微柔弱,并随之继续深入下去。

“顺其自然,坐久愈妙,其静光景种种奇特,直可明心悟道。

”此心在寂然灵灵之中,随意而无心的去观照静中的一切意境。

境自生动,我心不染不随,只有空明。

象静水一潭一样。

如此心息相抱,则可返入先天虚无大定之态。

总而言之,息在什么状态,心就随之守着它什么状态,心随息行。

随之而观。

从而最终进入虚无状态。

要收功之时,微微加一个意念,我要收功了。

然后慢慢的恢复神志,缓缓活动手足,活动开了,再慢慢起身走动一下。

却忌在功中或收功时突然动作。

收功以后,若身上有麻胀酸的不适的地方,用手给它揉捏开。

直至舒服为止。

特别是脊柱上有酸胀不适的地方,一定要揉开,否则时间一久,容易得柱病。

无法根治。

以上即是调息训练的主要方法。

四、呼吸的四相:呼吸有四种征相,即:风相、喘相,气象,息相。

风相:虽然呼吸顺畅,但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似呼呼风声,为风相。

守息守此风相,则气不能凝,使气散无功。

喘相:虽然呼吸无声,但鼻中似乎阻塞不畅,或是刻意为不出声而强制压低呼吸,使其无声,这样呼吸同样憋闷不畅,或是呼吸始终感觉上气不接下气,这都属于喘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