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
3.7、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小数点的左边是( (1)小数点的左边是( ) 部分,右边是( 部分。 部分,右边是( )部分。 (2)小数的( 小数的( )部分表 示元,右边第( 示元,右边第( )位小数表示 位小数表示分。 角,第( )位小数表示分。 小数的性质: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 添上0 ( )添上0,或( ), 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大小不变。
)、1里面有( 0.1。 (7)、1里面有( )个0.1。 0.1里面有 里面有( 0.01。 0.1里面有( )个0.01。 0.01里面有 里面有( 0.001。 0.01里面有( )个0.001。 (8)、432.34中,前一个4是 432.34中 前一个4 432.34 后一个4 后一个4的( )倍。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 来。
51.23 50.83 52.68 50.98 52.42
•32.5-5.4-4.6 0.9+1.08+0.92+0.1 •0.34+2.16+1.84 9.35- ( 4.35+3.14)
•1、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 把小数点弄丢了,结果读成 了四万五千零一,已知原来 的小数读出来时只读一个零, 那么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不改变数的大小,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小 数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 数。 0.6=( 0.6=( ) 1.02=( 1.02=( ) 0.10000=( 0.10000=( ) 230=( 230=( )
在○里填上“<”、“=” 里填上“ 、 或“>”。 。 10.49 ○ 9.52 8.16 ○ 8.160 0.09 ○ 0.8 1.70 ○ 1.71 5.42 ○ 5.382 3.67 ○ 3.76
(4)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的方法和计算( 的方法和计算( )加减法 的方法相同, 的方法相同,但不同的是小数加 减法要对齐的是( ),这 减法要对齐的是( ),这 样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样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已学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减少运算错误。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操练(15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4.巩固(10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为《整理与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前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对加法和减法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简便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对加法和减法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新课: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和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3.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做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些可以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教学难点1. 对加法和减法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整理和复习》课件
6.乐乐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圆柱,再在圆柱中凿了四 个相同的圆柱形孔,剩余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大圆柱的底面直径为24 cm,小圆柱的底面直径 为 38.1c4m×,(2高4÷都2是)2×151c5m-)3.14×(8÷2)2×15×4=3768(cm3) 答:剩余部分的体积是3768 cm3。
(1)这个进料漏斗大约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稻谷不超出漏斗上沿,得数保留整数。)
先求这个进料漏斗的体积 × 每立方分米稻谷质量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3.14×(4÷2)2×4.2×
1 3
+
3.14×(4÷2)2×2
一种水稻磨米机的进料漏斗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4dm,圆柱高2dm,圆锥高 4.2dm。每立方分米稻谷大约重0.65kg。
×2
S表= 2πrh+2πr2
V=πr2h
图形 圆柱
底面半径 底面直径
5dm
10dm
1m
2m
20cm
40cm
高 4dm 0.7m 5cm
表面积 282.6dm2 10.676m2
3140cm2
体积 314dm3 2.198m3 6280cm3
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怎样计算?圆柱、圆锥 的体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再填写下表。
7.一管鞋油的出口直径为5 mm,爸爸每天挤出 20 mm长的鞋油擦鞋,这管鞋油可用36天。这 管鞋油有多少立方毫米? 3.14×(5÷2)2×20×36=14130(mm3) 答:这管鞋油有14130 mm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整理。
2. 针对第三单元的典型题目进行练习。
3. 分析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第三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等。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典型题目练习:选取第三单元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中的难题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作业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巩固了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37÷6=
1 14
94÷89= 2
0÷87= 0
15÷56= 18 59÷19= 5 110÷1100= 10
题型 2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 93 15÷10×2
=195×190×32 =1
7 5 21 10×16÷32
=170×156×3221 =13
131×58÷131
24÷23-24=12(人) 答: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12 人。
(3)学校体育社团中,排球社团人数是足球社团的45,足球 社团人数是篮球社团的56,篮球社团有多少人? 24÷45÷56=36(人) 答:篮球社团有 36 人。
(4)六年级少先队员人数的34比一年级少先队员人数的12多 10 人。一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
120×43-10÷21=160(人) 答:一年级有少先队员 160 人。
3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题型 1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1.填空。 (1)( 16 )米的38是 6 米;75 吨是(100 )吨的43。
(2)在 里填上“>”“<”或“=”。
163÷3
<
6 13
5 9
=
59÷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2 15÷5
>
8 15
56 9÷5
=
55 9×6
2.直接写得数。
=131×131×58 =58
15÷54×87 =15×45×87 =96
7
题型 3 分数除法的应用
4.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进橙子 500 千克,是运进香蕉的56,水果店运 进橙子和香蕉共多少千克? 500÷56+500=1100(千克) 答:水果店运进橙子和香蕉共 1100 千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整理复习》课件
3. 教材第70页例2。 要想把积木搭得又稳又高,一般把( 长方体 )和
新 课 ( 正方体 )搭在下面,把( 圆柱 )和( 球 )搭 先 知 在上面。
4. 教材第71页例3。
新
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体 );2
课 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一个( 圆柱 );4个完全相
先
知 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体或正方体 )。
( 6 )个
3.把立体图形①放在立体图形②上面,所组成的 立体图形是哪个?
✔ 所组成的是立体图形⑤。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通过拼搭活动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1.从教材72页练一练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球和横放 的圆柱易滚动。
2. 高的(
搭一搭。在搭得最稳的( )里画“√”。
○ )里画“ ”,最
○ ( ) (
√) (
)
3. 数一数,填一填。
( 4 )个 ( 4 )个
( 3 )个 ( 1 )个
4. 填。
哪两种图形可以组成左边的形状?选一选,填一
④ ③
5. 接着摆什么?圈一圈。
(1)
(
)
(2)
(
)
2. 我会按规律,圈一圈。(4 分) (1) (2)
3. 我会按要求,圈一圈。 (1)圈出能搭成左边图形的一组。(2 分)
(2)先摆一个 把摆在
,在 的左边摆一个 ,再 的上面。(圈出正确的摆法)(2 分)
四、我挑战,我会想。(共24 分) 1. 认一认,圈一圈。(找出每组中的不同图形)(6 分) (1) (2) (3)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单元 分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3 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 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 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 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4.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决和分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填一填。
8÷715=8×( ) ( )÷716 =24×167215÷34 =( )○ ( )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知识梳理出示:(师生共同总结) 倒数的意义 倒数求倒数的方法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一目了然。
三、深化知识1. 倒数。
师:(逐一出示)(1)倒数的意义是什么?(2)0 有倒数吗? 1 的倒数是多少?(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学生汇报结果)师小结:(1)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0 没有倒数,1 的倒数是1。
(3)求倒数的方法:①分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②整数(0 除外):先将整数看成分母是1 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汇报结果)师小结:(1)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生共同总结:(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题的解决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道具。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道实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实例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巩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和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和几何:点、线、面、体、角度、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4. 概率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示范:通过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练习成绩: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作业成绩: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进行定期的测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三、易错练习
2. 在里填上“>”“<”或“=”。
678 < 768 7645 > 675
2807 > 2708 4300 > 3000
8998 > 7988 4560 < 5600
三、易错练习
3.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其最高位是( A )位。
A.千
B.百
C.十
一、复习回顾
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一比)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相同 位数不同
1.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 2. 位数相同时,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这个
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一、复习回顾
三、估计(有多少个字) 估数时一般采取由部分估整体的方法。
二、基础练习
(2)当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多少? 8080 8008
四、拓展练习
2. 用 2,5,7 可以组成几个比 600 小的三位数?写一写。
4 个 257 275 527 572
3. 找规律填数。
四、拓展练习
(1)8735 8635 ( 8535 )( 8435 )
(2) 4520 4530 (4540 )( 4550 )
1. 填写数位顺序表。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个位
二、基础练习
2. 填空。 (1)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小
的四位数是( 1000 ),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 )。 (2)一千里面有( 10 )个百,一万里面有( 10 )个千。 (3)3408 =( 3000 )+( 400 )+( 8 )
第3单元“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学情分析本次片段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授课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展开复习),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理解,巩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工具本次片段教学内容的概念性知识较多,经过新课的学习,本班学生对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课后作业中经常将线段、直线、射线混淆,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之部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有难度。
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梳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感知整理与复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感知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归纳、整理知识,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猜谜游戏,看谁答得快!(播放视频)有始有终——线段、有始无终——射线、无始无终——直线。
师:又快又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线段、直线、射线。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的方式,巧设情境,给出图形谜语: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迅速思考,快速抢答,从而引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让数学回归生活,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自然地导入课堂。
二、知识梳理师:它们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十)一、复习内容分数除法的复习与应用。
(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47页练习十)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很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正确列出数量关系,掌握四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复习倒数。
(1)师: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抢答,教师板书意义)(2)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抢答)(3)师: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引导学生分整数、小数、分数回答。
2.复习分数除法及其计算法则。
(1)师:分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板书类型)(2)师:写一道除法算式,让同桌算一算。
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法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
(3)师: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算一算,说一说。
(课件出示题目)3×7=21÷3=21÷7=5/3×1/2=5/6÷5/3=5/6÷1/2=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生共同总结: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或小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板书计算法则)(4)点名学生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类应用题?它们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四种应用题类型)二、知识应用1.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同桌之间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应用题。
重点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复习,加强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通过PPT,回顾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齐声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共同解决。
例题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2/3 × 4/5b. 7/8 ÷ 3/4c. 5/6 × 7/8 × 2/3(2)应用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4的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苹果?2. 作业答案:(1)计算结果:a. 2/3 × 4/5 = 8/15b. 7/8 ÷ 3/4 = 7/6c. 5/6 × 7/8 × 2/3 = 7/12(2)应用题答案:小明现在有5/6的苹果。
第7周第3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分数除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分应用题的类型,选择正确的方法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不同题境中的应。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教法学法回忆思考交流讨论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自主预习
1.举例回顾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2)一个数除以分数。
2.小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1.出示练习题:
师:下面各题中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1)篮球的数量比足球少 。
(2)足球的数量比篮球多 。
(3)篮球的数量比足球少 。
(4)足球的数量比篮球少 。
2.我们前面学习了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大家在审题和解答时容易弄混。这节课通过比较,我们来弄清它们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尝试归纳
投影出示总结: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师: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单位“1”)
师总结并板书。
三、综合练习
1.课本47页第1—5题。
(让生独立完成,展示几名学生的答案,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解方程时分数在等于号两边移动时的变化情况。)
2.提高练习下面的题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整理与复习(一)_西师大版第3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第46页的数学文化,练习十一1,2,3,5。
◆教学提示进行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整理,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可以结合看书,想一想,议一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整理一下,用一定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清楚、明确的反映出来,表达的形式尽可能有特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建立1~9的乘法口诀的整体认识,促进认知结构形成。
2.能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熟练地解决相应的乘法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探索乘法九九表的排列规律,促进对1~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总结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一)数学文化,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动手又动脑,自己编完了整个乘法口诀表,把掌声送给自己!学生独立观察。
(2)4人小组里进行交流,最后总结,你们小组一共发现了几个小秘密。
(3)交流。
小组1:我们发现了这个乘法口诀表像一个阶梯,横着看,第1行有1句口诀,第2行有2句口诀,最后一行有9句口诀;竖着看,刚好相反,第1列有9句口诀,第2列有8句口诀,最后一列有1句口诀。
教师:这个小组首先从整体上进行了观察,像一个阶梯,并看出了口诀句数的规律,这种观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小组2:我们是竖着观察的,发现第1列的第1个字都是一,第2列的第1个字都是二……第9列的第1个字就是九。
简单点说,就是第1列是1的乘法口诀,第2列是2的乘法口诀……小组3:我们是横着观察的,跟小组2刚好相反,每一行的口诀第2个字相同。
例如第6行是一六,二六,三六……第9行是一九,二九,三九……小组4:我们是斜着观察的,我们发现斜着看的时候,后面一句口诀,它的第1,2个字都比前一句增加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看谁算得都对
1+3= 4
5+0= 5 0+5= 5 5-0= 5 5-5= 0
3+1= 4
4-3= 1 4-1= 3
三、加减法的整理
0-0= 0 1-0= 1 2-0= 2 3-0= 3 4-0= 4 5-0= 5 1-1= 0 2-1= 1 3-1= 2 4-1= 3 5-1= 4 2-2= 0 3-2= 1 4-2= 2 5-2= 3 3-3= 0 4-3= 1 5-3= 2 4-4= 0 5-4= 1 5-5= 0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1、 1~5数的认识 比大小 2、 3、第几 4、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 7、 0的认识
一、巩固复习旧知
1. 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
2. 这些数字宝宝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
第三关:写出
的数
1 2 3
5 4 3 21
2 3 4 1 2 34 5
= >
等号的两边数相同 大于号的大嘴朝大数
1
3
5
2+2=4
5-4=1
三、加减法的整理
(三)整理加减法
1. 说一说左面的加法算式和 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2. 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 得数。 3.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 了什么?
三、加减法的整理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33页练习七,第1题~第5题。 完成练习后同学间相互评价。
<
小于号的小嘴对小数
5
=
5
3
<
4
5
>
4
>
1
3>
2<
4< 4-1 < 1+3
2>
1+3 > 2+1 1+2 > 5-3
3-3 = 2-2
一、数一数
比一比
2
5
3
2 < 5 3 > 3 2 5
二、分与合
3+2
4-1
5-3
4-2
5-1
0+4
5-2
5
4
3
2
三、加减法的整理
0+0= 0 1+0= 1 2+0= 2 3+0= 3 4+0= 4 5+0= 5 0+1= 1 1+1= 2 2+1= 3 3+1= 4 4+1= 5 0+2= 2 1+2= 3 2+2= 4 3+2= 5 0+3= 3 1+3= 4 2+3= 5 0+4= 4 1+4= 5 0+5= 5